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边戎》-第5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林翼又点了点头。

        曹广弼笑道:“在七将军身边好好学本事吧,将来长大了,到我军中来闯天下。”朗笑声中,与副手石康绝尘而去。

        林翼望着飘扬未落的尘埃默然,回过神来,才发现杨应麒在看着自己,连忙请罪:“昨晚未归,请先生责罚。”杨应麒在管宁学舍是老师的身份,因此学生们在学舍内都称他先生。

        杨应麒却没有责罚他的意思,只是看着林翼的眼睛道:“一天不见,似乎长大了不少。”

        林翼不知该如何回答,杨应麒已经笑了起来:“很好,很好。咱们管宁学舍第一个能办事的人出来了。”

      第六十六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

        曹广弼和石康追过辽口,这才望见大宋使团的尾巴,但他却忽然停了下来,石康问道:“二将军!不上去么?”

        曹广弼迟疑道:“现在过去,却是拿什么身份去和他们相见?”

        石康无语,曹广弼道:“罢了!回辽口吧。我想来看看大宋使者,也只是一时冲动。如今望见了也算是聊慰相思,那什么赵良嗣不是大宋名臣,不会也罢。”带了石康径回辽口。日后大宋使团从北方南下路过辽口时,他反而避而不见,只让辽口官员好生接待而已。

        赵良嗣并不知道汉部二将军曾追着他们使团的尾尘徘徊良久,他一路北上,津门的繁华、半岛中部的宁静、辽口的喧嚣都让他感到陌生——这真是自己所知道的辽东么?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复州、辰州百余里路走来,竟然未见过一个饥民。这两个地方还说不上富庶,也还没有鼎盛的文物,可百姓们似乎都已经能吃饱饭了。

        不过渐行渐北,赵良嗣终于找到了那个自己熟悉的辽国故土。等过了银州,北大荒的苍凉更是扑面而来!

        大宋的官员开始惧怕起来: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女真啊!往来行人不再有津门的温文,所有人展现出来的都是【创建和谐家园】裸的野性,这里是虎狼成群的世界,是未被文明【创建和谐家园】的世界,是离茹毛饮血未远的世界!

        虽然在夏天,但那个宦官却在风中瑟瑟缩缩的,心里咒骂着马政,哀叹自己当初怎么会迷了心窍信马政的话,以至于在听到出使的消息后不去走后门推脱。

        马政则在经历了一开始的害怕之后定下心来,细细体察沿路的民情,发现见到的那些女真贵族大将论豪富论奢侈远在津门官员之上,那些有军功的将士活得也还可以,但最底层的那些无土平民则过得十分艰难,沦为奴隶者更是活得猪狗不如。

        大宋使团华丽的衣饰一路来不知惹得多少人眼红,幸好有杨朴带领才保无恙,过了鞍坡后狄喻又派出一队骑兵护送。

        萧铁奴本来想亲自送他们到会宁,但和杨朴见面后望了宋使两眼,便冷笑着回鞍坡了。

        和往来的女真人相比,就是作为使团武卫的大宋禁军也个个显得细皮嫩肉,都用不着打仗,只是站在一起便强弱立判!那是羊和狼的区别,不是在羊角上绑一把百炼钢刀就能弥补的区别!

        使团在津门时,饮食供应与大宋略无异。但一过咸州,吃的便是胡法饭菜:将极肥的猪肉或脂润切成大片,用一小盘子虚装架起,插青葱三两根,叫做“肉盘子”,连同炒面、半生米饭一起端上——这是款待赵良嗣、马政、杨朴和那个宦官的盛宴了。至于其他武卫、文员则等而下之。下层的将士只能用木盆乘粥干吃。

        赵良嗣也就罢了,那宦官却受不了了。他在汴京吃的都是精细食物,见到那片大肥肉几乎就想呕吐,怒冲冲要去找杨朴,赵良嗣连忙拦住,告诉他这等伙食在这里已经十分难得。那宦官不信,冲到杨朴帐中,只见他也正在吃饭,桌上却只有半盆米饭,一片胡饼,以豆为酱,旁边放着几个松子,如此而已。

        杨朴抬头见那宦官闯进来,问他有什么事情,那宦官恹恹地甩了一下衣袖,出帐而去。杨朴见他来时盯着自己桌上的食物看,脑子一转就明白了,对护送自己来的汉部武官道:“大宋官兵都惯坏了!也不想想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那样的伙食还不知足!哼!难怪他们打不过大辽!”

        过了黄龙府以后伙食就更加难堪了,那个宦官连续好几天吃喝不下,杨朴看在眼里只是冷笑。赵良嗣来找杨朴想办法,杨朴道:“办法?有什么办法?我跟你说,打仗的时候,我大金就是皇帝吃的也是这些!别人不知道,你赵大人也不知道么?”

        赵良嗣叹道:“我原知北地蛮荒,只是看津门那般气象,以为这里也好起来了。”

        “好起来?哪有那么快!津门富得快,是因为地方小,人民少。但一个二千里大国想整体富裕起来,谈何容易!”说到这里杨朴便停住了,似乎觉得自己说的太多了,只是劝道:“你们再忍忍吧,到了会宁就好多了。”

        使团渡过拉林河后,忽然北面一彪军马从一片森林后冲出,那蓦然出现的数千军马便如旷野猛兽从天而降,马上的人披着兽皮、挥着刀棒,也如猛兽一般。

        那宦官和他身边的文吏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大叫一声“妈呀”便逃了。他这一逃,许多文员、官吏、仪仗甚至武卫也跟着逃,赵良嗣和马政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一句话:“真是丢脸!”面对迎面而来的大军其实他们也十分害怕,但想这里是大金腹地,若对方真要害自己又能逃到哪里去?想到这里两人都凑着马紧紧跟着杨朴,知道只有傍紧了他才最安全。

        杨朴张望了一下,知道是国相撒改所部,并不是流寇,因此便安了心,对马政道:“去把你们的人收拢好吧。怎么说也是大国使者,怎么弄得这样难看!”策马走上几步,对着冲过来的军马挥手示意。

        那彪军马慢慢停了下来,一个大将纵马出阵,大声道:“杨朴!这群软手软脚的家伙,就是宋朝的使团么?”却是大金国相之子、女真族杰出的将帅完颜宗翰。

        杨朴回答道:“没错!将军是出来渔猎么?”

        宗翰哈哈一笑道:“我是来看看这拨人是怎么回事!”指着缩着脖子逃回来的那个宦官和他的从人道:“【创建和谐家园】都是这个糗样么?我现在可真怀疑彦冲他们到底是不是【创建和谐家园】。”

        杨朴笑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大宋林子太大,自然什么鸟都有。大将军是天上飞的雄鹰,这几个是沼泽里爬的病鹑。”

        那宦官羞得无地自容,杨朴和宗翰却一起放声大笑,宗翰道:“要是像彦冲那样的英雄,我还真要结识一下,要是像眼前这几个家伙,嘿!却实在让人倒胃口。大宋怎么派这么些人过来!是看不起我大金吗?”

        马政就要抗辩,宗翰却已经挥了挥手,领军东去。这几千人来去如风,铁蹄过处,就是猛虎狼群也要退避三舍。赵良嗣和马政都看得暗暗心惊,马政心道:“怪不得大辽会连连败北!这群女真不是人,都是野兽!是虎狼!”

        那宦官跟了上来,对着杨朴喋喋不休,指责他刚才侮辱自己。杨朴冷笑说:“中使大人!这里不是大宋!道君皇帝的诏令可到不了这里!你要是想活得长些最好少说两句。”吓得那宦官噤声无话,躲在赵良嗣背后使眼色让他圆场。

        杨朴不等赵良嗣说话,便指着北方道:“再走几十里就能望见会宁了!快马加鞭,天黑之前兴许能到!别耽搁了,走吧!”

      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选(上)

        杨应麒敲着地图上的会宁,喃喃自语:“谍报无误的话,只怕辽使习泥烈刚好也在会宁,这下可热闹了……”

        会宁这个“皇帝寨”在吞并汉部九村以后,终于像个城了。虽然在汉部主体南迁以后,北来的商人便明显少了许多。但这里毕竟是新兴大国的都城所在,亲贵豪强都聚集于此,因而人口物流都十分繁庶——当然,这种繁庶也是相对于东北大地而言,若放在大宋,这里仍然只能算是个二三流的城镇罢了。

        吴乞买、斜也、斡鲁古、宗干等人占据了汉村以后,其部族家人住着汉村的砖房,种着汉部的田地,对于主子占到这么一个好地方十分得意。

        但杨朴这次回来一看,发现原汉村的各处庄稼长势都不如往昔,想来是女真人经营不善的缘故。

        汉部在会宁还保有一个西村,是当初不愿南迁者的聚居点。折彦冲在会宁时候也住在这里。西村除了村民外,还驻有折彦冲的亲兵五百人——这五百人的队长大多是从当初起兵一百六十骑中挑选出来,不但精锐,而且忠诚。

        大宋使团在日落后才到达会宁城外,折彦冲派了外甥蒲鲁虎来迎接。蒲鲁虎是宗雄长子,宗雄的几个儿子都仰慕他们这个英雄了得的姑父,日常无事时常缠着折彦冲不放,宗雄也不禁涉。蒲鲁虎十五岁后,折彦冲便在西村挑了十个勇士,让蒲鲁虎做队长,日常无事时就跟他讲演兵法武艺,又答应下次若有大战一定带他上阵。

        蒲鲁虎得折彦冲、狄喻教导,小时候又常在曹广弼、杨应麒身边转,和平常女真少年大为不同——身上胡气甚少,但刚勇溢面,出迎的人马在他指挥下一丝不苟,和杨朴马上对答又甚有条理,隐隐然有乃父文武双全之风。

        听了蒲鲁虎的话赵良嗣等才知道折彦冲夫妇傍晚时进宫去了,不过对使团的到来西村内部早有安排,便由蒲鲁虎代姑父接进村去安顿好,杨朴料理惯了汉村庶政,这时却不插手,且看蒲鲁虎如何行事。蒲鲁虎年纪虽小却把一切都处理得有条不紊。赵良嗣、马政等人见蒲鲁虎这样一个女真少年也如此强干,心中各有感触。

        这一晚折彦冲彻夜未回,第二日完颜希尹前来过问,互致殷勤之意。赵良嗣促请完颜希尹,盼能早日得见金主,完颜希尹道:“今日我主另有要务,明日定然召见。”

        晚间赵良嗣和马政商量道:“今日这个完颜希尹有些推诿,莫非是出了什么变故?”要找杨朴来问,侍从却回说杨大人也进宫去了。

        西村外部到处是往来胡骑,赵良嗣和马政心中惧怕,不敢出村。女真人对他们虽然保持礼貌,其实看管得甚严,初到异族之地,赵良嗣也没法出去打听。

        马政等人忽然想念起津门了——那里虽然也是“外国”,但一切都让宋朝来的人感到舒服。而在这个地方,似乎连空气中飘荡的风都有胡味!他们就是和完颜希尹这个还算比较汉化的女真人交流也甚感吃力,不仅因为完颜希尹那一口的北国口音,更因为他那不失女真本色的朴直思维和大宋官僚化的政治语言格格不入。

        赵良嗣和马政都不知道,此刻身在会宁的使者其实并不止大宋一家。

        他们还没到达会宁时杨应麒就已经在恶意地想象着:如果赵良嗣和马政忽然听说辽使习泥烈就住在他们隔壁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杨应麒在千里之外想象着这一“趣事”的时候,金国方面也正考虑着用什么样的规格来接待宋使。完颜希尹主张用盛礼,谙班勃极烈吴乞买却不以为然。因为宋国此次出使目的显然就是要说服大金联手攻辽,而大金现在已经决定和大辽停战,所以这个时候与大宋走得太近并不合适。

        阿骨打问折彦冲的意见,折彦冲却反问道:“叔叔心中,是否准备就此与契丹东西并立为北国双雄?无心再图西进?”

        阿骨打道:“自然不是!”

        折彦冲又问道:“然则我大金与大辽之间,只是暂时停战了?”

        阿骨打还没回答,斜也哼了一声道:“这还用说!等把领土内的事情料理清楚,我就领军马冲过去!”

        吴乞买、宗翰、宗望等听了斜也的话都点头称是。折彦冲道:“我们和大辽也打了几年的仗了,越是往西、往南,阻力就越大!前两年本来是契丹人千里远征,我们有在家门口打仗的便利。但到了中京一带,千里劳师的就换成我们了。大辽剩下的领土是他们的菁华所在,不能轻忽。如能与大宋联手夹击,对我们大为有利。”

        阿骨打道:“彦冲所言在理。”

        折彦冲又道:“既然如此,我们与大宋联合便是迟早的事情。宋使到此,当妥善接待。”

        吴乞买道:“可如今习泥烈也在这里,他要和咱们讲和,宋人却要我们和契丹开战!两家所请不两立。以当前的形势看,暂时和契丹停战势在必行,大宋的要求,我们只能先推了。”

        折彦冲道:“五叔所言极是,不过这两家所求未必完全矛盾。对大宋我们也不用推。两国联军乃是大事,不是一次就能说清楚的。从会宁到汴京路途万里,又不能走陆路,得由海路迂回来往——这一来一回就要一年半载。不如这样:我们且许了他,却不把话说死,只是要派人去和大宋谈条件。几番来回,怕不要费两三年!有两三年时间,还不够我们料理内政么?”

        宗翰闻言附和道:“彦冲所言正中要害!”

        吴乞买也微笑道:“好小子!亏你想得出来!只是这出使大宋之人,却派谁去好?”

        折彦冲道:“大宋皇帝还不清楚我大金兵威,这时候若派重臣去只怕未必能得他们礼遇。”

        宗翰道:“便让希尹为正使,杨朴为副,如何?”

        “希尹去不得。”阿骨打道:“我们族内善战之将成千上百,能如希尹这般文武皆通的却不过三五个!会宁少他不得!”女真新兴之族,有时候行事类于强盗,常常做出扣留其他国族使者做人质的事情,他们以己度人,也怕大宋扣押使者,因此阿骨打意下颇不愿派遣亲贵宗族前去。何况他们此时对大宋所知不深,也不愿派不可或缺的重臣前去。

        吴乞买道:“那便让杨朴去吧,这个渤海人也还算老实。”

        阿骨打点头道:“反正也就是传个话,让赵家天子知道我们的意思就行。该决断的事情,让赵家天子再派人来会宁跟我谈。能联手自然最好。不过天下的城池,最终还得是用刀杀出来的才实在!”

      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选(下)

        第三日阿骨打仍不接见宋使,只是让人送来细酒十罐,羊肉二十斤,驴肉十五斤,松子两盆,以及白面、油、盐、醋、粉、野蒜等物,甚至还有个血淋淋的狼头!

        那个宦官见了这狼头吓得三魂不见七魄,加上水土不服,竟然由此病倒,此后再干不了正事,直拖到回汴京便一命呜呼。

        拖到第四日上,赵良嗣为人机敏,终于探到一些端倪,和马政道:“昨夜我托故派出去冒险探察的心腹回来,说临村竟有契丹语。我这心腹懂得契丹话,依稀听说是女真要和契丹议和。”

        马政听得大惊,两人商议良久,马政说道:“此事不能再拖,否则只怕有变!”

        赵良嗣道:“他们不肯接见,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马政道:“这村里的人显然事先得了戒令,不许和我们说话。但这两日我暗中留意,还是发现了此村枢纽所在。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西北那间大屋子应该就是那位汉部大将军的居室!”

        赵良嗣闻言惊道:“你要做什么!”

        马政说道:“君子奉令在外,当置生死度外,但求不辱使命!班超之举,就在今日!”

        赵良嗣听得眉头紧皱,然而扭不过马政,只好答应。两人挨到吃饭时分,抛下饭食不顾,带了几个人直闯折彦冲的居室。居室外的护卫上来阻拦,双方冲突起来。当汉部的人拔出刀来后,赵良嗣不由得大为后悔,幸好里间有个声音喝道:“什么事情这么吵闹!”跟着便走出一个【创建和谐家园】来,头插荆簪,身穿粗布,怀里抱着一个两岁大的孩子,正是完颜虎。

        侍卫长禀道:“公主!这两个宋人忽然闯来,意图不轨!”

        赵良嗣和马政对望一眼,心中都想:“这女人是公主?怎么穿的和一个农妇差不多。”他们却不知这位大金公主从不在意穿着,杨应麒虽然给她准备了许多丝绸衣裳,她却嫌不耐穿,“一碰就裂!”便一直穿着粗布衣服,折彦冲也从来不管妻子的这些小事。

        完颜虎走近两步,扫了赵良嗣和马政两眼,问道:“你们不好好在屋里呆着,闯这里来干什么?”她的汉话已经说得颇为流利。

        马政高声叫道:“我们来这里已经四日了,折大将军却天天推诿,今日也不在,明日也不在!我等虽然文弱,却也是大国使者!如此对待,岂不令人寒心。”

        完颜虎皱了一下眉头,看了一下周围的人,那侍卫长道:“这等大事,我们不敢问,也轮不到我们问。”

        若是两年前的完颜虎,早就嚷着让人去折彦冲那里问个明白,这时却沉吟片刻,对赵良嗣和马政道:“大将军此刻确实不在,你们先回去,他回来了我让人去请你们。”

        马政道:“这样却还是要我们空等!还请公主娘娘给我们个实讯!”

        完颜虎哼了一声道:“实讯?我的话就是实讯!”转头对一个侍卫说:“去叫杨朴来见我!”又对赵良嗣马政道:“先回去吧!大将军也是【创建和谐家园】,算来是你们本家,还会诓你们不成?”

        赵良嗣扯了一下马政,两人见好就收,施礼离去,回到所住房内,都各自捏了一把冷汗。方才若不是完颜虎出来及时喝止,两人便是身死刀下也未必没有可能。

        完颜虎派出去的人找到杨朴时也见到了折彦冲,这人将西村发生之事原原本本说了,杨朴不悦道:“他们急躁不安可以理解。可是胆敢冒犯公主鸾驾,这算什么!”

        折彦冲想了想道:“行了,也是时候见他们一下了。不过如今天色已昏,不适合与他们见面。你安排一下,让他们明天来议事堂相见。”又对那侍卫道:“回去告诉公主,我自有安排。”

        杨朴换了一身胡服来见赵良嗣马政,面责他们不该冒犯大金公主。赵良嗣马政据理力争,说了半天杨朴才道:“实不是大将军不愿见你们,只是朝中议论未定,大将军不宜私自与你们会面。”

        马政冷笑道:“是因为大金又想与契丹议和么?”

        杨朴微微一怔,马政又紧逼一步道:“常闻契丹与女真有宿怨深仇!如今局势稍安就要纳仇寇、拒友邦!大金豪酋何短视如此!”

        杨朴脸色一变道:“大胆!”

        赵良嗣忙道:“马大人说得太过了。只是大金将我们晾了这么久,怎能叫我等不起疑心?”

        杨朴沉默半晌,见左右无他人,小声说道:“既然两位已经知道,我也便不再隐瞒。没错!辽使习泥烈也在会宁。”

        赵良嗣和马政都是心头一凛,杨朴道:“此事我不宜多说,否则便是不忠!只是我朝也正为此事大起纷争。和辽攻辽、联宋拒宋,几位当政者都是各执一词。”

        马政道:“辽仇宋友,自然是拒辽亲宋才是正途——却不知大将军意下又如何!”

        杨朴小声道:“若非大将军,此事已不可为!如今大将军已说得国主意动,只是未决而已。这样吧,明日大将军回村后我安排两位面见大将军,有什么话,请两位直接和大将军说!”

      ¡¡¡¡ÕÔÂí¶þÈËÏàÊÓò¥Êס£

        第二日杨朴引两人来西村议事厅,赵、马二人进门,便见一个男子面墙而立,两人心中都想:“这大将军却不知生的什么模样。”

        杨朴朗声禀告后便出去了,折彦冲回过头来,指座请坐。

        赵良嗣心道:“此人好生年轻,只怕还不上三十岁。”其实折彦冲不过二十出头,只是胡须多日未剃,赵良嗣却把他的年纪估量得大了。

        马政心中却想:“此人气度沉稳,和胡将的蛮横大大不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