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足球之召唤千军》-第6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徐教授也笑呵呵的说道:“哎哟!小张你还知道影响因子啊!不愧是国外留学回来的。不过我看你带的龙腾队才是真的名声远扬啊!”

      在和徐教授互相吹捧了一阵之后,张升连忙去看望自己的两个受伤球员。

      应该说舒俊和刘星的情绪还是非常的稳定的。毕竟刘星之前已经有过受伤的经历了,那次在张升的关心下,他恢复的很快,复出后的状态也是非常的不错。

      这次在张升去看望他时,刘星显得很平静,虽然知道自己伤的不轻,而且受伤的位置很麻烦,刘星还是显得足够的乐观:“没事,教练,不用担心我。我还年轻呢,才18岁,医生也给我说,说我还在身体发育期,只要配合治疗,会好的很快。”

      听到刘星反过来安慰自己,张升特别的感动:“那你可要好好的配合治疗啊。球队里还缺你这个预言家呢。”

      听到张升叫自己的外号,刘星乐呵了起来:“那是!以后我还是每场都预言我们球队获胜。嘿嘿!我还能预言教练马上有个大胖儿子。”

      听到刘星的话,张升也笑了:“那就承你吉言啦。你这小子,好好治疗养伤,别操心这些有的没的。”

      离开刘星的病房后,张升来到了舒俊的房间,其实张升担心舒俊远比刘星多。虽然刘星受伤比舒俊更严重,但是刘星的心情和情绪的好坏可以从他的脸上一目了然,而舒俊则太过于内敛,你很难从他脸上获得他的心理活动。

      不过在来到舒俊的房间后,舒俊从表面上看,还是非常的平静的,面对张升的规劝,舒俊显得很坦然:“教练。我知道了。我这伤也不重,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小拉伤而已。我会好好的配合医生的。”

      张升还是不放心的说了一句:“腹股沟的拉伤很麻烦的。非常的容易复发。如果第一次拉伤我彻底的治好,后面可就不是小事情了。”

      舒俊点点说道:“恩。之前医生也是这样和我说的。我会权衡利弊的。毕竟我的职业生涯还很长,不会为了一时的复出而影响我自己的前途。我也相信只要我努力表现,我不会输于任何竞争对手,即使他们也很强。我并不畏惧竞争。”

      听到舒俊这么说,张升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还是那个沉稳的舒俊,随时在自己心里都有一个判断。自己也不用担心舒俊因为主力位置的竞争而冒险复出了。

      张升拍拍舒俊的肩膀,说道:“那好,好好治疗养伤,等你伤彻底好了,我就派你上场。我这段时间可能会有点忙。自己照顾好自己吧。”

      就在张升告别要出门的时候,舒俊突然笑道:“我也知道教练最近会很忙哦。回来的时候就听李云说您马上要有孩子啦。恭喜恭喜啊。”

      张升不禁扶了下额头,这个李云,天生八卦嘴。啥东西都往外乱说,看来得给他点教训:“谢谢你的恭喜。好好养伤吧。”

      等张升刚回到俱乐部,自己的秘书就送过来了几份传真。其中有份传真来自美国,显然是对陶文涛的事情的一个通报。传真中显示陶文涛定于下个星期回国,希望有俱乐部派人去美国办理交接事宜。

      看到这份传真,张升心里乐开了花。龙腾队可能在中场又要获得一名大将了。一个身体健康的陶文涛,实力还真的是不错的,毕竟当初身体上的病那么严重,他都能有将近60的能力值,可见这位当时才16的小将的天赋有多高了。

      对于即将归队的陶文涛,张升还是决定先给他报名中甲预备队联赛,让他先在足校的梯队和预备队里参加训练和比赛。毕竟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陶文涛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训练,刚回来的他肯定是不能直接参赛的,除了身体上的原因之外,并且他还需要熟悉一线队的战术,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需要半年的左右才能有上场的能力。

      张升立刻叫来了俱乐部的工作人员,让他们赶快办理签证,到美国去处理陶文涛的交接工作。

      但是当张升翻到下面的几份传真时,不禁有点烦恼,因为这将近10份传真都是关于收购龙腾队的球员的传真。并且有很多都还是来自外国的,这个事情就不好处理了,毕竟球员的留洋是一个非常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未完待续。)

      64.留洋

      留洋,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一直都是一个绕不开的热门话题。

      中国足球最早的留洋历史还要追溯到50年代的国家队,那时全队留学当时的足球强国匈牙利,在该国接受先进理论和训练,甚至在热身赛和其国家队打平过,结果据说现在国内很多地方梯队训练还是延续50年代匈牙利那套早就过时的理论。

      之后因为众所周知的特殊的历史原因,1958年中国足协曾宣布退出国际足联,中国足球和外界基本失去了交流,中国足球的留洋历史出现了长时间的中断。直到那段历史过去之后,中国足球才慢慢的恢复了国际足球的交流。

      在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支持下,中国于1979提出重回国际足联的愿望,于1980年正式的批准了这一请求(此君对中国足球的帮助还是非常卖力的,也是在他的支持下,中国于1991年主办了第一届的女足世界杯,对于这个刚刚于前两个月去世的中国足球的老朋友,谨以此怀念。)。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一大批的中国球员开始出国踢球,那批球员基本上都获得了试训俱乐部的认可,包括最早出去的谢育新,当时只有19岁的他应邀到荷兰的兹瓦鲁俱乐部试训,经过半年的试训,本来就要签订合同时,因为全运会谢育新选择回国,没能正式登上欧洲赛场。

      但是接下来古广明,贾秀全和柳海光等球员开始纷纷奔赴德国和南斯拉夫等国参加欧洲的联赛,中国球员算是有了正式的欧洲比赛记录。

      当然也有另辟蹊径的球员,1990年宫磊到南太平洋的法国属地塔希提效力,效力7年中,帮助球队获得8个联赛、杯赛冠军,他本人也6次获得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的称号。1993年,宫磊获得塔希提代表队教练提名为世界足球先生候选人。同时他后来也被球迷们戏称为“塔希提球王”,当时与他同去的还有后来因故猝死英年早逝的陶伟。

      但是真正开始正式的留洋的还要算到中国足球的正式职业化之后。以杨晨加盟德甲法兰克福队开始,在1998年到2001年这短暂几年间,李金羽、范志毅、孙继海等球员纷纷加入留洋的大潮中,掀起了第一波留洋热潮。

      中国球员第二波留洋热潮发生在2002年世界杯前后。2002年,孙继海以200万英镑转会英甲曼城俱乐部,创造了当时中国球员国际转会的最高身价,一年之后随队升入英超,成为第一个能够在英超进球的中国球员。

      除了孙继海,那几年还有不少中国球员在国外顶级联赛效力,特别是2006-2007赛季,共有13名中国球员留洋,在五大联赛踢球的就有6人,其中英超有4人,董方卓和孙继海分别代表曼联和曼城,郑智和李铁则分别在查尔顿和谢菲尔德联队效力。

      这个时期,董方卓随曼联队捧起过英超和欧冠的冠军奖杯,孙祥拿过荷甲冠军并且在欧冠赛场上有过出场纪录,孙继海在欧洲联盟杯上进球……中国留洋球员的名词频频出现在欧陆媒体,代表着中国足球曾经难得的辉煌瞬间,但可惜,昙花一现过后便是渐渐凋零。

      最后一名在欧洲效力的中国球员则是2011从德甲沙尔克04返回山东鲁能的蒿俊闵,至此之后中国球员在欧洲五大联赛进入了空白期。

      而被一直拿来和中国比较的则是同处东亚的日韩两国。在中国球员留洋之路跌跌撞撞时,日韩球员留洋之路却越走越平坦。中田英寿、香川真司、本田圭佑、中村俊辅等大批日本球员成为各大赛场中的风云人物。孙兴民、寄诚庸、金珍洙、池东沅等韩国球员也都书写了自己的辉煌历史。

      本赛季,五大联赛共有17名日本球员、8名韩国球员,如果算上欧洲二流联赛和五大联赛的次级联赛,日本球员总数达到31人,韩国球员人数也达20人。若计算欧洲各级别联赛,日韩球员数量则更为可观。

      其实留洋的人数的多少,相对应的也就是东亚这三个国家的国家队的水平的高低。日韩两国球员在欧洲如鱼得水,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日、韩国家队水准的稳中有升。相比之下,近些年来,中国足球持续走低,连续三届无缘世界杯,中国球员展现给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也使得中国球员无法被及时发现和认可。留洋也处于断层阶段。

      所以虽然龙腾队接到如此多的球员询问的传真,但是肯真正的提出购买需求的国外球队却是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都是提出的试训,唯一直接提出购买的只有一家俱乐部--里斯本竞技,他们求购的球员正是徐明宇。被提出试训最多的则是秦明浩和李云这两名球员。

      里斯本竞技的购买请求显得非常的有诚意,他们给出了100w欧元的购买请求。这对一名还差5天才18岁的非足球强国球员可以算是非常的厚道了。

      只不过这次的求购,张升还需要咨询徐明宇以及徐明宇父亲的意见。毕竟早在上一次的里斯本竞技的询价阶段,张升就已经和徐明宇的父亲徐昂然有过了交流,留洋这样的事情还真的需要以球员本身的意见为主。

      在收到传真的第二天,张升叫来了徐明宇和徐明宇的父亲,开始一起商量这次留洋的问题。

      面对张升讲到的欧洲球队的购买请求,徐明宇还是显得非常的激动,毕竟每一个球员心里都是有一个留洋梦的。徐明宇在小的时候,就曾经有过一次葡萄牙的留学经历。但是那次的留学和这次的被求购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因为在中国国内,留洋也是分很多种的。

      中国球员早期的留洋基本上都是以对方球队的求购为主。但是到了2010年之后,因为留洋球员的稀少和珍贵,中国的留洋有在有心人的操作之下,变得有点变味了。

      早期的留洋多为个体留洋的模式,也就是球员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来获得国外球队的关注,而随着中国球员能力的下降也开始渐渐转向经纪公司负责运营、俱乐部集体委培的模式。

      所以即使我们现在看不到国家队层面的球员有留洋的情况,但是在各种新闻以及传闻里听到无数的炒作,不是今天谁谁谁去了哪个国家踢球,就是明天又有哪只俱乐部或者省足协的人又带着一大票球员去了欧洲哪个国家进行留学。而且这些留学的事情到了2015,2016年达到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

      仅以万达西班牙留学项目为例,截至到2015年12月该项目在西班牙的受训球员总数就达到了112人,而当年球员的留洋总数也才125人。正因如此,此类集体项目的培训效果也备受质疑。

      而实际结果也确实不佳,在当年的9月,阵中拥有多名万达球员的中国U15国少在亚洲U16锦标赛预赛上表现欠佳,无缘正赛。而在更早的当年7月潍坊杯上,巴西培训归来的鲁能·DB联队的表现更为糟糕,不仅在欧洲球队面前不堪一击,甚至还输给了平均年龄小近2岁的99国青选拔队。

      根据今年五月生效的最新版国际足联转会规定,只有年满18周岁以上的球员方可进行国际转会。这条言简意赅的规定无疑拆穿了不少媒体包装下的留洋项目真面目,也就是说按照FIFA规定,不论是鲁能收购的DB俱乐部国内球员还是万达集团入股的马德里竞技俱乐部学员,在未满18周岁之前一律不能进行国际转会。

      因为不具备在当地足协正式报名注册的资格,因此他们在国外的是没有正式比赛可以打的,无非就是在球员身上多一个留洋的光环而已。

      其中徐明宇当初的留洋经历就是以上的一种,即家里花钱找关系让当地的足协选派到葡萄牙参加留学,他们普遍都只是参加梯队的跟训,很难打上正式的比赛。

      以徐明宇去的葡萄牙为例,在2010-11赛季还仅有5名中国球员在葡萄牙联赛效力,到2015-16赛季这一数字已增长为惊人的79人次。这不仅和中国足协曾经主导的葡萄牙留洋项目有关,同时葡萄牙发达、完善的青训体系和相对停滞的经济状况都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这些葡萄牙留洋球员基本由7至8家不同的体育团队或经纪公司管理。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有旅葡华人华侨组成的商人团队,也有具备官方背景的经纪公司,更多的则来自国内资深经纪人的团队运作。

      这也是徐明宇当初去葡萄牙之后,被别的球员轻视的原因,毕竟一个从足球弱国,通过金钱和人际关系被送过来的球员肯定是要受到队友的鄙视的,即使球员本人年纪小,自己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未完待续。)

      65.经纪人

      谈到中国球员的留洋,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和球员留洋密切相关的一个职业--足球经纪人。

      说到足球经纪人,估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在欧洲和南美足坛呼风唤雨,利用手段辗转腾挪的经纪人们。

      在足球经纪人中既有门德斯这样虽然生意做的超大,但是人品口碑却是有口皆碑的;也有拉伊奥拉这样在足球圈子里臭名远扬的。但是在欧洲足球经纪人的规范和发达是有目共睹的。只不过在中国,足球经纪人却显得很沉寂,当然这也和中国特(luo)殊(hou)的足球环境有关。

      因为早期的中国足球是不存在所谓的经纪人的。在职业化的早期,中国足协为了规范中国国内球员的转会工作能够得以顺畅进行,而不得不强行组织职业俱乐部采取摘牌制转会形式。但是这样的摘牌制度只能解决国内的球员的转会,那么各个俱乐部外援的引进,则基本依赖于足球经纪人作为桥梁进行操作。中国足球经纪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2003年7月28日国际足联才正式颁发经纪人证书给中国足球经纪人,搞了10年的所谓职业联赛,才破天荒地有了七名够资格的经纪人。正所谓:十年经纪帐,一把糊涂泪,都云足协痴,谁解其中味?

      而之前没有正经资格的经纪人,转会摘牌、洋将洋帅引进、国脚留洋等等居然也无照驾驶地玩了十年。

      在摘牌制期间,1998年的三大转会风波,1999年的新转会三大风波一次又一次的打脸中国足协,以至于摘牌制成了万众唾弃的罪魁祸首。直到到了2005年,摘牌制已经到了【创建和谐家园】人怨的地步才被足协慢慢的废除掉,而职业足球经纪人的人才匮乏问题也浮出了水面。截止到06年,在中国,拥有《中国足球协会足球经纪人许可证》的只有9个人(保证金35万元人民币),国际足联颁发的《国际足联球员经纪人许可证》的有14人(保证金20万瑞士法郎)。而当年有转会需求的光国内球员则有将近上百名之多。至于外援的引进也是正逐步的增多。

      随着国内足球对足球经纪人的需求的猛增,足球经纪公司也大量的成立,在这其中由于市场的不规范,法律的不健全,这些公司也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这样就和“劣币驱逐良币”一样,在足球市场上,“不懂行的”、“不规范的”对“懂行的”、“正规的”有一种近乎天然的排斥。因为“懂行的”谨慎,所以有时候就显得“胆小”、“放不开”,从而被具有“决策权”的有关领导轻视乃至放弃。不少中国人,在思想深处不重视合同条文,认为在权力面前,那些东西都不算数。

      以至于到2013年的时候中国拥有国际足联颁发证书并认证的“正规足球经纪人”一共有24个,但现在还“吃这碗饭”的不足十人。国内著名的足球经纪人邢健在被记者采访时就说道:“咱们中国就是个人情社会,经纪人手头有好球员的信息、具备专业知识,没有用,还是得搭关系、找朋友。一些简单的事情,做出来也变得很复杂,不少人觉得挺累的,就都不干了。”一方面是正规经纪人紧缺,一方面是外教、外援源源不断“组团”来华,中国足球界的“不平等条约”,就这样多了起来,而且有一些“怪得离谱”。

      不过随着国内俱乐部的管理越来越规范,等到大量的体量庞大管理规范的公司进入中国足坛后,情况有了一定的好转。

      而张升对经纪人的了解就要从他和著名的巴西华人经纪人李誉鸿的联系开始说起。

      说起李誉鸿,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球迷,估计没什么印象,但是如果是真正在中国的足球圈子里讨生活的教练或者俱乐部官员,这个人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因为在国内很多转会的背后,都有着他的身影,里皮、孔卡由他引入中国。早期在1998年他成功化解四川全兴队队的“马麦罗风波”,奥斯瓦尔多多、奥兰多多、巴力斯塔塔、马克斯、蒂亚戈也是由他引进的。巴里奥斯最开始报价是1200万欧,因为他的面子恒大850万欧拿下了,之后巴里奥斯状告广州恒大的事情,也是他一手摆平的。

      此外他所创立的麒麟足球经纪公司还操作过巴西国脚埃尔南内斯以转会费2000万欧元从巴西圣保罗转会至意甲拉齐奥队队,之后埃尔纳内斯由他操作从拉齐奥转会国际米兰,可见他的触手已伸入到了亚平宁半岛。

      李誉鸿的祖籍是鄂省天门,但他从小在香港长大,1982年的时候他【创建和谐家园】巴西。在巴西,他依靠着华人特有的勤奋努力,勤俭持家不停的拼搏,渐渐的有了自己的餐馆、车行以及贸易公司。

      并且在香港这个足球氛围很浓的地方长大的他非常的热爱足球。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他组建了自己的业余球队,并且在圣贝纳多城的业余比赛里成绩还不错,但是早期他的足球经纪生意主要是把巴西小球员输送到各个俱乐部,没想到和中国足球会产生利益关系,因为当时国内根本没有职业联赛。

      不过当张升当时所在的魔力水青年队到了巴西后,他的人生轨迹也在那时发生了悄然改变。之前就经常接待国内过来的足球队的李誉鸿并没有抢到魔力水青年队的第一期接待生意。直到魔力水青年队第一次回国时,对在巴西的锻炼并不满意,还与负责生活服务的公司产生了巨大矛盾之后,他适时的站了出来。

      那也是张升第一次和李誉鸿的接触,作为同为鄂省人,李誉鸿对当时魔力水青年队的几名鄂省球员非常的照顾。李誉鸿后来也给张升透露了当时魔力水青年队之所以找到他的内幕:“魔力水队和当地的一个华人闹翻了,原因就是他们只收钱却让小队员吃不饱。魔力水第二次来巴西的时候,中国足协领导特意给我打电话,希望我接手魔力水在巴西的衣食住行,并让我找一个好的农场,让小球员封闭训练。这被我否决了,搞农场不如交培训费,让中国小球员到巴西的俱乐部里,和巴西孩子们一起住一起吃,脚对脚的训练。”

      但是真正和张升有商业上的接触则要回溯到年初老科斯塔他们来中国的时候。在巴西国内耳目灵敏的李誉鸿在听说张升有意拉上老科斯塔他们准备建立球员渠道时,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张升。

      因为在这里面李誉鸿闻到了竞争的味道,并且竞争力度还非常的大。因为近些年随着中超甚至中甲的水平稳步提升,李誉鸿从之前每年送16个到23个巴西球员前往国内这样的球员操作,慢慢的向输送高品质球员这方面看齐了,孔卡的转会就是他的得意之作。而张升和老科斯塔之间的高水平球员的输送协议真正的威胁到了他的发展。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李誉鸿的球员主要依靠圣保罗俱乐部,而老科斯塔则有科林蒂安和帕尔梅拉斯两只巴西传统强队和几只巴甲俱乐部的效力经历,在球员方面有更多的人脉关系。

      李誉鸿的经纪公司现在已经开始脱离低级的球员买卖阶段,他和国内俱乐部的合作不仅仅只是外援的事了,还有俱乐部间合作,包括青训合作,青训基地等事宜的牵线搭桥等等。而当关系更深的巴西本地人老科斯塔出现后,他首先找到的就是张升,因为毕竟张升才是老科斯塔在中国的合作关键人物。

      面对这个事情,张升也不敢怠慢,他很快联系上了老科斯塔,一起商量这个事情,毕竟如果两家做恶性竞争,吃亏的还是自己。老科斯塔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加上年前的转会天津泰达的外援达尼洛·加布里埃尔表现很受泰达俱乐部好评,准备大干一场的老科斯塔也联系到了李誉鸿,科斯塔父子和李誉鸿专程的来到了中国。

      经过面谈之后,大家最后的决议是合资成立一家经纪公司,三家分别占有三分之一的股份,然后通力合作南美球员的转会事宜(仅限于南美地区),大家约定好各自旗下球员的转会分成比例。可以说这是一个三赢的策略。并且这家取名为五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表之后的远大目标。

      这个公司的成立得到了张志军的大力支持,因为一心想打造体育产业,并且将体育产业做大的龙腾集团早就想把自己的触手从仅仅拥有足球俱乐部之间走出来了。

      经纪公司成立后,李誉鸿留在江城仔细的观摩了龙腾俱乐部的规模和球员,已经非常有专业眼光的他看到龙腾俱乐部的这些年轻球员真的是垂涎欲滴,对中国足球很了解的他知道这些球员对缺乏好球员的中国足坛来说是一笔超大的财富。

      同时李誉鸿也给了张升很多青训上的经验,比如在他的建议下,张升开始扩张龙腾足校的选材点,在鄂省的多个地市准备筹备龙腾足校的分校,而不再是盲目的扩大江城龙腾足校的规模。首家的分校就开了天门市,并且李誉鸿还投入了100wRMB作为赞助费,同时还承诺帮忙引进巴西的高水平青训教练。当然这些分校的规模就小了很多,但是对龙腾集团在这些地市拿地有了很大的帮助。(未完待续。)

      66.第一人

      这家经纪公司的成立还有个好处就是在成立之后招揽了几名持有国内和国际足球经纪人证书的经纪人,并且和龙腾俱乐部的绝大部分的球员都签订了经纪合同。因为张升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国内球员的价格飙升,好球员却屈指可数,很多俱乐部不择手段的勾引球员,加上某些经纪人和各种掮客在中间上下其手,比如国内足坛非常出名足球名记肇真,很多球员的转会中都有他的身影。特别是2016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吴曦的三停就和他有关。

      其中徐明宇的经纪合同就是同五洲签订的,这次面对里斯本竞技的求购,张升就以俱乐部和他们谈判,经纪公司和他们谈合同为主。

      奥雷里奥-佩雷拉在获得龙腾队的回应后第一时间拜访了龙腾俱乐部,可见他对徐明宇的急切心情。因为在刚刚结束的世青赛,国际足联和很多的专业体育媒体都发布了这届世青赛的最佳阵容以及替补阵容的球员评选。

      做为世青赛的最大黑马,并且因为球队有其他低水平球员拖后腿的中国队,外界非常的关注。其中秦明浩,李云和徐明宇在这些媒体的评选中都经常是榜上有名,比如在国际足联的最佳名单中就有秦明浩和李云,而法国的《队报》,德国的《踢球者》,英国的BBC则分别对秦明浩和徐明宇做了替换。毕竟在他们看来还********的徐明宇从年龄上来说比已经20岁的秦明浩具有更大的后发优势。

      在世青赛上有3个进球2个助攻的徐明宇也是受到了很多欧洲俱乐部的关注,马上就要满18岁的他被当做了世界足坛的希望之星。只不过鉴于中国球员过往的失败经历,询价和提出试训的多,直接报价的少。反而是一直关注徐明宇有将近半年的里斯本竞技直接提出了报价。

      佩雷拉在和张升的见面中显得非常的有诚意吗,在得知张升会葡萄牙语后,他直接说道:“我很看好徐明宇的未来。里斯本竞技会重点培养他的。”

      “但是你们不会给他一线队的上场机会,对吗?”张升反问道。

      面对张升的诘问,佩雷拉有点尴尬,但是他回答的也很坦然:“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一个球员的一线队位置,毕竟这些要靠能力和状态来决定的。但是我们能保证徐明宇受到最好的训练。”

      张升摇摇头说道:“但是我认为年轻球员更需要大量的正式比赛才能获得足够的成长。而且并不一定得是葡超的比赛。”

      听到张升的话里有话,佩雷拉问道:“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张升说道:“据我所知,很少有中国球员能在欧洲获得成功。”

      佩雷拉傲然道:“确实是如此,恕我直言,欧洲的联赛远比中国国内联赛的水平来的高。但是我也相信我的眼光,我认为徐明宇是一名有天赋的球员,在我们里斯本竞技的培养下,他会有好的未来。”

      面对佩雷拉的自傲,张升也同意他的说法:“确实是这样。但是我听说里斯本竞技的B队能够参加下个赛季的葡甲联赛?”

      佩雷拉很快抓住重点:“是的,确实是这样。上个赛季我们俱乐部的B队就参加了葡甲联赛了,并且获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我想徐明宇到了我们俱乐部后,如果他在一线队暂时没有位置,我们会把他放在B队进行比赛的,毕竟他才刚刚18岁。而我们B队里面也有很多的年轻人,我想他应该能适应球队的氛围。”

      张升笑道:“那么我想我们已经在徐明宇的参赛机会上达成了一致。”

      佩雷拉也很开心的恭维道:“张教练,您真是一位肯为年轻球员的未来着想的人,很多时候对方的俱乐部想到的都是转会费的问题,而只有您提出了参赛的问题。”

      张升则没有被忽悠到,他还是开始了另外一轮的谈判:“我们确实不会转会费上设置多少难题,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在现有的报价上获得一定的二次转会出售的分成,分成的比例我们希望是50%。同时,我们希望有回购条款,如果徐明宇并不是很适应欧洲的足球环境,我们希望能以溢价20%的价格来回收他。”

      当张升说出这些条件时,佩雷拉明显非常的不满意,嘴里一直喊道:“no!no!no!”

      当张升说完自己的条件后,佩雷拉很快说道:“这样可不行,我们是里斯本竞技,并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小俱乐部。我们对球员的培养是一心一意的,通过球员的转卖来赚钱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是欧洲的豪门球队。二次出售的分成是不可接受的。”

      面对佩雷拉的夸张的反应,张升并没有被迷惑:“据我所知,贵俱乐部的很多球员在出售的时候都有着第二次出售分成的条款,包括刚刚前段时间你们一直和波尔图在争吵的穆蒂尼奥就是这样。”

      因为就在5月份的时候,法甲的摩纳哥想7000w打包波尔图双星穆蒂尼奥和罗德里格斯,而穆蒂尼奥的老东家里斯本竞技将得到穆蒂尼奥二次转会的25%分成,于是波尔图把穆蒂尼奥标价为100w,罗德里格斯6900w,于是里斯本只能得到100w的25%,罗德里格斯则有幸荣升为历史身价第4高的球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7 00: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