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超陆权强国》-第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们知道我在鄂中各处都有些产业……”

        “是啊……是啊,盲公的诚实火柴倒是越来越响亮了……”

        盲公挥了挥手,顿时就没人在说话,具是静下来等他开口了!

        “蒙大家瞧得起,我刘家(盲公本家姓刘)在鄂中各处都有些产业,因此对于旁边卧着的这只大虫(老虎)也不陌生,前几日原还以为瞧了个分明的,不想他一出手,才知道原来那位爷还在藏拙,一日紧吞天门、仙桃、潜江两县加一地,手段堪称高明,彻底断了刘家小子东进之路,只能为他打前哨,前去与那朝廷大军打交道!除非他想背上攻击友军之罪争夺鄂中……”

        都说人老成精,果然古人诚不欺我。这盲公虽然不懂军事,却凭借着几十年的经历,竟然猜了个八【创建和谐家园】九。

        若是定下了此招的李汉、马荣成、李东来三人在此,定当对此人刮目相看,竖起大拇指道一声‘佩服!’

      第一百四十章 沙洋失陷

        “还不仅仅只是这样呢!”

        他的语气中,说不出的是佩服还是别的,倒是加上了一些不知名的情绪。

        笑一笑,“我与应城杜家乃是亲家,杜家之名诸位想必不会不知道吧……”

        “哪能……应城杜家当年可是汉口一巨……”

        “杜老太爷乃是我鄂中名人,我等岂能不知……”

        “呵呵……咳咳……”

        盲公一阵咳嗽,旁边就有人赶忙上前为他抚胸顺气。半天他方才止住咳嗽。

        “老喽,这身子骨是越来越不争气了……”

        叹了一口气,盲公接着说道:“我那亲家公这几日倒是没少书信往来,也多提到了这位鄂中之王,他们杜家虽然在鄂中有些实力,不过最近却是连以前经常的家丁训练都免了……应城对于拥有枪械的马贼、土匪之流以及祸害乡邻的恶霸甚至拥有大量武装家丁的世家都隐隐有些敌意……听说军政府用了几天的时间,出动了至少一万以上的军队,扫清了鄂中境内的全部马贼之类,杜家前段时间不知道因何犯了事情,结果惹得军政府不喜欢,听说杜家为此不得不强制解散了大部分的兵勇。可是军政府目前还在杜家大院的不远处驻扎了一队新军,听说周围至少还布下了数门大炮,一旦杜家有些风吹草动,或是想要投降朝廷,铁定就要走上尤老四他们的老路了……”

        “这……说到这大炮,诸位可曾注意到方才的炮声……”

        一谈到这方才再次击败了朝廷鄂中军政府,明显的大家话多了起来,方才那一阵炮鸣不仅彻底震慑了城中原本打算死守的清兵,还令一众原本还打算坐山观虎斗的乡绅、商贾们吓了一跳,纷纷心叹这朝廷所编练的新军不愧为效仿西方列强所练,倒是实力不凡。

        有人接口道:“前几日我被困在汉川之时,曾经幸见识了一番革命军之威,数十门火炮一同开炮,那声势何止夺目惊人……据说当时汉川围城的还是原第八镇的统制——张彪大人,结果还不是最后败下了阵去了……这革命党兵锋甚甚,我家中有多有老幼,才在刘家立府时捐了一千两银子……如今看来却是站对了地方了……”

        商贾所行甚远,这京山诸位也有不少经常往返武昌三镇、北都襄阳的,见识却是不凡。

        当下便有一中年人点头附和道:“原民兄所言甚是,这世道混乱,我等商贾还要寻个安全庇护才是。这襄阳我多有往返,那朝廷领兵大将——刘温玉我也有些耳闻,听说乃是巡防营出身,早年父亲曾是朝廷招安的马贼一流,不过其父子都善经营,这刘温玉又素有伏虎之力、倒也称得上勇武,加上他虽然心贪傲慢却着实有些功绩,襄樊之地经他多年精英,马匪、山贼之流都已销声匿迹、不敢盘卧两地,我等往来商旅虽然每年需要孝敬些银子却比其他处要损失的少多了。此人这二十年来倒是节节高升,官至襄阳城防官、又为一协统制,好在他虽善战,不过手下多是勇营、巡防之流,此番他且来袭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

        见没人注意这边,一众人具是点头称是,脸上表情却也舒缓了不少。

        “所以,我方才劝诫各位还是别多妄想,这天下一年之后姓孙还是姓觉罗还说不定呢,咱们即将迎来的这位爷可是位非常有手段的狠角色,这段时间想必大家对于旁边的情况也多少有些了解了,我也就不多说了,咱们今天点到为止,各位多多思量……多多思量……”

        “多谢盲公指点……”

        “多谢……”

        ……

        “叫各位先生好等了……真是抱歉,前方军情生变……大帅暂时挪不开身子来叨扰各位先生了,与诸位京山名流见面可能要推迟一阵,还请勿怪……大帅已命人在城中寻了一处酒楼吩咐了去,午时一定设宴好好款待各位……”

        一行人最终还是没能等到李汉却只等到几个新军的参谋军官。

        “这位大人……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盲公眼下心不盲,他在这里等待了半天,不想竟然突然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又听那前来报信的参谋军官话中语气虽然急促却礼貌十足,显然不是这鄂中方面怠慢,必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这……”

        那参谋军官明显有些为难……

        “咳咳……大人若是不方便就算了……”

        盲公刚要开口,突然猛然感觉胸口一阵气闷,连忙抚胸咳嗽了一阵,方才顺过了起来,与他说道。

        那参谋军官犹豫了一下,想到大帅方才提醒他前来的时候还特别提醒要带人亲切、诚恳一些,只要对方询问不涉及到一切机密,不妨与他说了也罢,便整了整身子,点头跟向他询问的老人说道:“老先生说哪里的话,我革命军政府没有什么大人不大人的说法,那些都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叫法。罢了,大帅并没有提到这事不能与各位交代,陈某说出来也没什么。方才我军政府接到前方细作情报,言到沙洋失守,被清军攻下了……”

        ‘沙洋失守了!’

        宛若晴天霹雳一般,顿时震惊了一群人。

        要知道这京山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沙洋虽然只是小镇,但是刘英未防南下清军先攻击京山军政府,便想出了两手妙招,一是排名西进拿下沙洋镇后命人于此处广设城防,又命人率领五千民军驻守,令小镇沙洋成为了固守京山军政府的一道重镇。这第二手则是自己亲帅大军北上攻陷钟祥,拿下钟祥之后只要半日脚程便能西击荆门,断了南下清兵回军之路。

        因此这般,沙洋对于京山之重要性可想而知。

        见不少人面上都有些阴沉不定,这位被李汉临时启用的参谋军官到底有几分才学,他叫陈天祥,字伯庸,乃是马荣成的副手,经过这几日的考核,马荣成发现此人颇有些才学,尤其对军事指挥之上的才能更在他之上,加上他性格沉稳,便在今日被委以重任之后,将这副手推荐给了李汉,给他做个临时副官。

        陈天祥笑道:“各位不必如此惊慌,沙洋方面乃是突然闻知京山生变,加上民军多为新兵,方才临时起乱,给那清兵得了好处,一番恶战之后失去了沙洋镇。不过这沙洋城防甚为重要,因此一直都交给第二协统制刘铁驻守,他昨日因新兵与老兵冲突,早早离了城去,结果不想反而逃过了一劫!在他的指挥下,自沙洋溃散下来的民军已经退至五十里外的一家岭驻防,虽然手下有些损失,不过却也暂时挡住了清兵……大帅已命第二标携第一标一部前往支援……二十里外我军还有近五千大军即将赶至……京山……京山安全着呢!”

        他笑着跟一行人说道,无论自己心中是不是这么想,但只是他面上这一副成竹于胸不以为意的轻松姿态顿时打消了不少人心中的担忧,面上重新多了些许笑意。

        “到叫大……大人见笑了……既然大帅暂时忙于军务,老夫便代这诸位应下来了,请大……大人先带我等前去酒楼静候……”

        “如此,诸位先生请这边……”

        “请……”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个坏消息(上)

        不提那边的陈天祥暂代李汉应付着京山县内的诸豪杰,城中某处临时昨夜遭了清兵毒手的城中富户庭院,此时包括李汉在内的熟人位于其中一间大厅内,有几位参谋军官忙碌着将一幅幅的测绘学堂的学生兵们刚刚完成的形势图挂在墙上,然后退到了一旁,等候召唤。

        李汉负手站与一张刚刚悬挂上的武昌形势图前,眉头紧锁、面上阴沉不定。

        在他背后低头站着两人,其中一人一腿之上赫然还绑着绷带、打着石膏,正是他的情报司司长——李东来,而另一人……却是李东来手下的几员干将之一的青犬,也就是之前负责清理城中漏网之鱼的。

        “先生请将罚……属下自作主张却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此时的李东来面色冷黑如铁,眼中更是隐隐有些慌乱的神色,自从先生知道了那个消息之后便一直站在屋内一句话也不说,便是随李汉最长的他也隐隐心中有些慌乱,摸不准先生此时到底什么想法。不过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先生此时心中想必应该积了不少怒气吧!

        “……”

        一阵沉默,李汉皱眉看着面前的地图,半响都没有开口的意思。

        良久他方才深叹了一口气,转过身来:“说吧……跑掉了谁!”

        面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甚至连语调都是十分的淡漠,令李东来、青犬二人心中更是不安,额上隐隐密布上一层汗珠。

        “回……回大帅,是李济臣……”

        心中虽然不安,不过青犬还是站出来回答了他的问题,他一招手,远处正候着的一参谋军官顿时就来到了三人身边。

        “把上面标了血色小箭的文件袋给大帅……”

        他知道大帅对李济臣不甚熟悉,方才他来的时候便带上了这几日刚刚整理齐的有关李济臣的资料。

        “是!”

        那参谋将文件袋递给了李汉,李汉挥手示意没他的事情之后,便到了一旁候着。

        “李济臣……参谋长。”

        李汉口中念叨一句,接过了资料之后解开了已经用蜜蜡封上口的文件袋,取出了几页小纸……仔细的看了起来……

        他看的很快,面上却越加阴冷,末了突然冷哼一声:“同盟会……居正,好手段……好狠的心……”

        将看完的小纸重新整理齐,又放回文件袋内之后,脸上方才和缓了一些,说道:“你们两个也坐下吧……同盟会还真瞧得起我,湖北暗杀团的首领……有意思……有意思,说吧……情报司是什么时候打探到的消息……”

        对于那几页小纸上的信息,他看过之后便信了几分,知道历史上同盟会作为的他完全相信纸上的信息可能就是事实,孙大炮能因为某位光复会巨头有独立出去的想法便暗示手下暗杀了他,还有几桩说不清道不明死因的暗杀,难保居正不会因为纸上的信息而开始打他的主意!

        他心中也是一凛,没想到自己派人于湖北散发的自己乃是归国华侨,身负国外千万华侨同胞的期待,竟然引起了同盟会的注意。

        他更没想到的是,他与卡尔之间的军火交易居然走漏了风声,引起了军政府那边的关注,不过心中却更为那位叫做‘卡尔’的奥匈帝国军火商身上的巨大能量震惊,居然惊动了朱尔典等几位列强驻华公使而不是租界领事亲自询问,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发现自己似乎无意间撞上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由于实力跟信息的不对等性,这个年代想跟洋人打交道,可不是一句小心就能图个安稳了。

        不过马上就把他扔到一边去了,冷哼一阵,就因为他的一句谎话跟一点风声,一直将海外视为主要捐款地的同盟会竟然对他起了敌意,其目的可想而知,还是钱闹的!

        “回大帅,是十九日属下买通了刘英府上的一家丁探到的风声,得到风声之后属下就冒险的谈了一趟李济臣的临时住处,从他住处翻出了几封武昌方面的书信……”

        青犬回答道。

        手指轻敲在桌子上,半响他才再一次开了口:“情报司这一次太莽撞了……东来,回去写份检讨给我。漏下这么大的遗漏,我们鄂中虽然跟同盟会、共进会不对付,但是并不排斥革命者,这件事情一旦走漏了风声,或叫武昌那边知道了,到时候又要生出一番乱子来。之前还好借口与共进会交恶而略有些排斥武昌安插人进来,但是事情败露之后,鄂中必然彻底成为革命之敌,再没有一点回转余地,除非咱们先将一军,但是革命这面大旗,暂时还是要撑着的……罢了,这次的事情就此揭过。东来,李济臣虽然因为心口在右躲过了一劫,不过他身上也是受了重伤,料及跑不了多远……派人严密巡查,周围十里……不,二十里之内所有曾经经过过的行人、行商,附近的村落都不要放过,还有附近所有大夫、药铺……情报司这一次的行动我不反对,我只看结果不想询问过程,为了计划能够成功,有些时候有些手段是必要的,但是下一次再不能如此莽撞又有疏漏了……下去吧……”

        “是……”

        青犬松了一口气,他意外的没有受到责罚,心中庆幸的同时对大帅更是感激,便拿起桌上的文件,退了下去,只留下李汉跟李东来两人……

        很明显,青犬跟李东来两人都明白他是让谁出去的。

        “下不为例!”

        青犬走远了之后,李汉方才对着一直盯着他的李东来说了一句,老实说之前他看到那份文件的时候,心中还真是吓了一跳,不知道手下这个自己没怎么去问过的情报司是不是成了别人的工具,心中暗骂自己疏忽的同时,却也隐隐警惕,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可没少发生,中国最近的就有军统跟中统两大情报机构,苏联的克格勃跟它的前身‘契卡’,甚至美国于二战期间组建的联邦情报局,那位胡佛局长手上可是曾经连第一夫人的‘【创建和谐家园】’都有一抽屉,曾经统治美国【创建和谐家园】几十年之久……

        权力集中是一个弱小新国家建立初期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否则除非拥有美国那样不可【创建和谐家园】的地理优势,否则只有败亡跟混乱一途。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个坏消息(下)

        说到底还是因为手上人才不够用,李汉皱眉叹气。这个年代国内本就因为种种不足,导致教育以及人才的培养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每年虽有不少学子或公费或自费出国留学,但是学成之后多数受到朝廷的拉拢,暂时不是他能奢望的。还有少部分又心向革命,他并不是大威望之人,就算拉拢来了几个培养出来,但是只要孙黄回国,几个月后的南京临时政府一句话,没准他又为别人做了嫁衣。

        “这事就此揭过吧,让情报司清理干净了……还有,为防止消息走路引起武昌反击,命令武昌那边的所有情报人员就地潜伏,吴兆麟……吴兆麟身边的那人不能再联系了,刚刚买通的几人也要注意把尾巴清理干净,同盟会……同盟会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一个不可匹敌的庞然大物……”

        “是……先生……”

        拿下京山的短暂好心情顿时散了去,事实上他收到的坏消息可不只有沙洋失守跟情报司出了个大纰漏两件,还有一件对他而言谈不上好坏的‘坏消息’。

        “武昌那边到底在想什么?降将张景良出任汉口民军统制吗?嗯?所协第二协?……我记得第二协归吴兆麟统帅……这么说来,开始排挤武昌起义的一批功臣们了吗?看来黄兴赴鄂之日不远了!”

        随手拿起方才送来的一封电报,这是应城方面刚刚发过来的,方才李东来手下情报司的干将青犬派人前去毁尸灭迹时却意外的发现少了一具尸体之后,一行人经过一番辨认之后发现凌乱的草丛中隐隐有些血迹延伸往很远的地方,才知道竟然有人逃了去,青犬亲自跑过去查看了一下之后,顿时就明白了跑了个李济臣,虽然不解他中了自己正中心口的一枪后为什么还能活下来,不过已经不重要了!

        在派人搜遍了附近,都没有找到他的痕迹之后,青犬顿时意识到了不好,立刻便赶去通知了当时正陪着李汉入城的李东来,所以,李汉也只来得及看了粗略的看了一眼应城那边刚刚发过来得两封电报。

        电报是两天前的情报了,武昌最近不太平,初组建不久的情报司到底底蕴不足,吴兆麟失了势之后,之前花了大功夫才打通的他身边的线如今作用也不比之前了,要不是李汉知道武昌重要,又挤出了些银子让情报司重新拓宽了情报网,如今可能很难拿到武昌那边的第一手情报,尤其是军事跟同盟会、共进会高层动向。

        “先生,这张景良有什么不妥吗?”

        刚刚情报司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李东来明显比之前显得谨慎了许多,发现大帅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那封电报之前他也看过,并没有发现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这张景良虽然是清军降将出身,不过他在军中素有威望,虽然较之黎元洪差上不止一筹,却也称得上鄂军一员大将。传昨日他指挥民军曾在渝口东五里遭遇清兵,一番交战令清兵留下两百多尸体,军政府有意思让他接管汉口城防……大帅认识此人?难道他身上有什么不妥吗?”

        李汉摇了摇头,这位主在历史上可是大大的漏了一把脸,在民国初年甚至成了‘汉奸’和‘大清忠臣’这两个矛盾词组的代名词,他身为【创建和谐家园】却对满清朝廷愚忠到了极点,甚至不惜以妻儿为保证,像军政府求来了汉口司令官的位子,在小小的对清作战取得一些胜利,打消了革命政府的怀疑之后,就在随后的大战中背后私通清军,不惜出卖民军汉口布防,甚至在战至正酣时强令民军撤退,自乱本家阵脚,可以说,历史上汉口的陷落以及阳夏战争的惨烈、战事的不利局面,此人至少要附上一半以上的责任。

        当然这些都不是让李汉记住他的原因,据说这位生前在当代文人中声誉不佳,说其骂声一片都不为过的名人,没想到却在死后快一个世纪之后,堂而皇之的进入了某地方政府的当地名人堂之中,更有官员为私利,不惜请一些专家、学者为其歌功颂德。

        若只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吹嘘什么‘促进民族融合’在和谐的天朝还算能够说得过去,但是请人称赞其品质卓越,堪称古人忠君之典范就有些过了,竟然还有人为其作序,利益一词果然诱惑,竟然能将黑白颠倒,可怜数千亡魂哀嚎无人闻听,果然古来可笑。

        说来不巧,李汉的父亲,在国内文人界颇有些名望,他之所以能够记住这些,完全是因为,当时受邀请的学者之中就有他父亲,不过被很有民国文人风骨的老头子拒绝罢了!

        摇了摇头,他回答道:“我听说他被俘之时甚至曾漏死志,宁可为满清【创建和谐家园】掉了脑袋也拒绝接受军政府的半碗饭……没想到几天之后又不惜将妻儿老幼为人质,结果借同盟会、共进会之争夺了汉口民军总司令之职,个中之变……兴许也只有武昌那边已经红了眼睛的一群人才会相信吧!”

        他脸上有些无奈,后世他家的老头子拒绝为其立传的时候,他家的老头子,那位国内资深近代史教授曾经详细的为他介绍过此人历史上的大过,说句不夸张的话,当时因他一场愚忠,几乎折损了两千以上的新生的武昌军政府的精锐老兵,要知道这一批人可都是经过朝廷训练多年的精兵,而当时的军政府手中掌握的这样的新军也不过四五千上下,一下去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又要分散三地驻守,才造成了历史上军政府自他之后一直未能夺回汉口的劣势,并损失了数千军政府士兵。而战事上的失败又影响到了政治上,才致使南方革命势力普遍患上了恐袁症,导致南北议和时北方占尽好处。

        毫不夸张的称呼此人乃是历史的罪人也不为过。

        李东来不是笨人,眼睛微微一眯就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隐隐脸上多出了一缕算计之色,不过很快就褪去了,毕竟才刚犯事,他心中也明白,先生虽然不说,但是对于情报司越过自己私自行动的做法有些不安了起来,当下便躬身请示道:“先生的意思是武昌那边要吃亏?”

        李汉点了点头,起身来到屋内悬挂的地图前,默默计算起了鄂中方面的得失起来。

        “需要属下想办法通知武昌那边吗?”

        李东来有些拘谨的问道。

        李汉头也不回的摆了摆手:“不必了,你当武昌那边都是傻子吗?熊秉坤、蔡济民等人都曾经是军政府巨头,要说没提醒军政府注意此人是不可能的,结果还不是一样……武昌那边的水深着呢,我有感觉……孙黄二人就要来了,甚至袁世凯……看朝廷的意思也将要出来重掌大局了,让他们输一场打醒某些人也是好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7: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