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超陆权强国》-第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因为李汉的原因,汉口早三日起义成功,这几日又经革命军反复清剿,已是将它彻底掌握在了手中!

        因此原本历史上应该抵达刘家庙的清兵,此时却不得不在汉口二十里外的渝口车站驻扎,当汉口组织的革命军进攻的时候,驻守在渝口车站的只有将军府锡威将军、河南混成协张锡元一部不足两千人,加上清兵显然未料到革命军敢在这时主动出击,结果至晚上八点时分,河南混成协连连失去车站要地,最终丢下六百多具尸体后狼狈逃走,不过临走之前却在车站之内埋下火药,革命军不查,被炸死炸伤余数百人。

        发现新组建的民军势弱,加上军政府逐渐有人注意到了他之后,惟恐这时候将正斗【创建和谐家园】酣的共进会跟同盟会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黎元洪连忙撇清了自己跟姚金镛之间的关系,见自己夺权的时机还不成熟,黎元洪只好重新伪装起来,当起了他那谁都不得罪的黎菩萨!

      第一百零五章 武昌之议(上)

        转眼间武昌起义成功已经足足有九天了,10月18号,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许是因为昨日革命军拿下了渝口车站,给了方才抵达的清军一个巴掌,鼓舞了革命军一方的士气,今天吴兆麟起了个大早,快速的完成了洗刷之后就来到了军政府内的谋略处办公,他现在虽顶着第二协协统的头衔,不过如今指挥新成立的第二协的却是另一员清军降将——张景良。

        面上略有些晦然,这是昨日军政府方才做出的决定,由军务部长孙武提议、大都督黎元洪复议,谭人凤、居正等同盟会大佬也未像往日一样做出激烈争执,仅仅以‘城内军务繁多、离不开畏三(吴兆麟字)出谋划策’为理由,夺取了他手上的军权,叫他这个自服从了革命之后便一心为之效力的功臣心寒之极,虽然早有预料,不过真当两虎之争引到他身上的时候,心中满是苦涩之感。

        权力两字果然魅力无穷,孙武得之不过三日便行那刚愎自用之举、大肆于军政府内安插己之心腹。

        同盟会才方到来几日,就有大佬居正连连炮轰孙武跟差不多已经变成他私人的共进会,先是提案分权、又出妙招分化了他手下不少看不惯他行径的共进会会员将其收入同盟会内,又多番出招拉拢立宪派的一帮墙头草,许之以实权,借助着同盟会的这杆大旗,这些时日同盟会手上虽说兵权不如孙武,倒也逐渐与那军务会议上占据了上风,连连通过一系列不利于孙武的法案,倒是令他恼怒异常。

        通过窗户往外望去,吴兆麟叹了口气,这天气虽然明朗、但是不仅他很多人都看到了,呼啸的寒风挟裹着暴雪即将向武昌袭来,如何应付先头部队已达省内的清军大军才是军政府眼下最头痛的问题。

        外人可能不知、但是军政府内却是知道的,仅仅一个渝口车站便令混入了新征兵丁之后的革命军战力大降,以数倍之兵方才拿下渝口,却躺下了与敌人几乎相等的损失,清兵退去之前的一手果然狠毒,落到革命军手中的仅是一个已经被炸得面目全非无法使用的废墟。

        “他倒是走得洒脱……嗯?又成立了鄂中分军政府……好手段,当真是好手段……”

        方才刚到谋略处办公地,就有几个一连稚气的测绘学堂出来的为他整理好了办公室,桌上还有些被整理出来需要他阅览的情报资料!翻看被列在第一张的情报一看,吴兆麟顿时面露感慨,早些时候他也曾经对这出走鄂中的第一标、准确的说是第一标的统制李汉心中有些怨恨,不过这几日见多了生死离别、尔虞我诈之后,加上自己也彻底接受了现在革命者的身份,心中倒是多了几分洒脱,原本一丝不待见也淡去了许多,因此看到这封昨夜才接到的情报之后,却是口上由衷的赞了一句,心中也是多有佩服。

        又翻开了其余几张情报,无非都是些省内清军调动,汉口、汉阳两镇兵力运作,以及各省革命者发来的问候语支持电函。

        眼见清军即将大举犯境,可这军政府内的形势却越发冷得让人寒心了,望着早几日还跟在自己身边的一队参谋,此时却不知道又被划到那位军政府大员麾下去了,低头正在处理手上的文件,突然来了军务部的传令兵,却是孙武等不知道什么什么原因让其速去开会,说有要事相商。

        吴兆麟有些摸不着头脑,军务会议什么的不是昨天才方落下吗?军政府三镇兵力调动都已经做好了布置,还要再开什么会议?

        心中便和颜悦色地问道:“可知会议究竟所为何事?”

        “请大人赎罪,这军务会议小的不敢妄自打听……”得,那传令兵倒是会说话,吴兆麟心中叹气,又是一个原清政府出身的,口里说着一概不知,眼睛却是“滴溜溜”地乱窜,心神不定。显然旧年的恶习未除……

        这般模样的公差嘴脸吴兆麟却是见得多了,也不计较,他心中也确实对会议很感兴趣,便摸了摸口袋从一衣兜里摸出一枚银元递了过去:“这么早就要起来为军政府工作,想必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吧,来,小哥儿,这钱拿去吃顿早……”

        话还没说完,那传令兵已一把接过,一瞄之后马上换了嘴脸,谄媚地笑着:“倒是让大人费心了!”看了看四周没人,凑上来小声道,“卑职一早便接了军务部的命令,去给城中各位大人传信,卑职耳漏……只模糊的听大人口中念叨什么‘鄂中’,可能跟新成立的鄂中分军政府有关。”

        “鄂中?难道军政府想对鄂中下手?对了小哥儿,你之前还去了那些地方传信?”

        “这……”那传令兵犹豫了一下、口中却只是沉吟不语,显然是感觉吴兆麟好说话,想要多讨些好处。

        吴兆麟会意,心里却是对这迅速腐化的军政府大是不满,不过手上却又摸出一枚银元递给了他。有了银元开道,那传令兵终于说道:“卑职方才去过外务部见过居正大人……又去给大都督送了信,大人是第三个……跟卑职一起被派出去送信的还有几人,大人还是快些的好,别让其他大人等得急了……”

        “有劳了,我这就准备一下,马上赶过去……”

        “是,大人。卑职还有工作,这就退去了……”

        传令兵很快就消失不见了,吴兆麟面上表情阴沉不定,不知是为那才方组建的军政府内迅速学会了满清的那一套做派而气愤,还是为同盟会、共进会两巨头的争权夺势,给一帮趁机浑水摸鱼混入革命阵营的投机者留下可趁之机而担忧,总之那传令兵离开了一阵之后,他方才起了身,在屋内来回走了一阵之后,这才拿起桌子上自己的帽子,往会议大厅赶去。

        谋略处跟军务部同在原湖北资议局大楼处办公,因此虽然他一路慢慢思考却是走得缓慢,不过等到吴兆麟感到会场的时候,却也没用去几分钟的时间。孙武、居正、谭人凤、黎元洪、汤化龙和蔡济民等都已落座。

        一阵寒暄之后,孙武站起来拍了拍手掌,将大家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临时请各位到来,还请不要见怪。闲话少说,不知道各位对新成立的鄂中分军政府有什么看法,请大家畅所欲言!”

        他面上伤势未好,因此有些地方还裹着绷带,也难怪前几日居正炮轰此人的时候会用出‘见不得人’这个字眼。

        吴兆麟翻开手边一份文件,上面分明写着:“集我国民之力,共诛窃我华夏神器之【创建和谐家园】。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强国之路,唯在共和!共和之途,唯有革命!今我革命党人举事反清,非为一族之私怨,实为一国之强盛!……满清无道,祸国殃民,尸位素餐之辈高居庙堂,忧国忧民之士偏处江湖,乾坤颠倒,人神共愤!吊民伐罪便在此时!唯愿天下齐心,戮力以赴,推翻满清!四民平等,创建共和!……某李汉于此宣布,鄂中革命军分政府正式成立。”

        “这不是鄂中军政府成立时的通电吗?”

        吴兆麟心中一紧,将它拿在手中只看了一眼就放下了,来之前他已经见过一份了。只是,心中微微泛起一丝不安,难道军政府打算对鄂中出手了吗?如果真是如此,他绝对是一场灾难!

        鄂中分军政府如今实力如何他尚不清楚,但是其领袖李汉之手段,他已多番见识了,至今城中市民还在传颂,言到那革命第一功臣——第一标正是遭了某些小人中伤,才不得不出走武昌。

        这小道消息若说背后没有推手,吴兆麟是打死不相信的,不仅他,就连与李汉从未见过面得孙武也是如此认为。

        他虽未与李汉碰过面,不过对于他之手段却是从共进会的一群人口中知道了不少,早前共进会试图上位时还曾因为这小道消息遭遇军民【创建和谐家园】,最终才通过了他的意见,推了更有威望的黎元洪登上了军政府大都督的宝座。

        因此对于李汉跟他的第一标,孙武早就想要对付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机会罢了!

      第一百零六章 武昌之议(下)

        吴兆麟正在思考,旁边的邓玉麟已经率先出声附和了:“我湖北因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如今革命成功之因,但同时一旦军政府与清军交战,势必这种地理优势将为敌人所掌握。这时候鄂中之地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

        他离开了自己的位子来到会议室内悬挂的地图前,说道:“各位请看……鄂中北临河南、又可阻省内另一屯兵重镇襄阳清军进犯,西可觊觎鄂西、鄂北之地,一旦满清【创建和谐家园】自陕西、四川调兵,也可于此处广布城防,坚决不令我军政府面临腹背临地之险境!因此按某的意思,鄂中当掌握在我军政府手中,可遣一员大将驻守,然后整顿兵权、安抚民心,广征壮丁、修筑城防……”

        邓玉麟为屋内众人详细介绍道,他说的简单明了,想必之前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准备,不过令吴兆麟心中更加不安的是,会场内的多数人都点头听他介绍……一种叫做阴谋的气氛弥漫……

        邓玉麟并没有提及湖南,屋内也没有人质疑,原因无他,在座的各位均属军政府的高层,自然知道那湖南党人早就联络上了军政府,约定了与本月24号发动起义!

        “大家的意思呢?”

        孙武淡声问道,这几日居正没少向他开炮,虽然不耐……至少表面上他要比以前好说话的多了!话也比以前少了许多,以免又遭居正炮轰……倒不是真怕了这居正了,相比较居正,他更在意的反而是一直都表现的十分淡然的谭人凤,这位才是同盟会中地位仅次孙黄的重量级大佬,他自来到湖北之后便隐于幕后,反而任由更加年轻也有冲劲的居正‘打天下’,令他心中忌惮到了极点。

        汤化龙眼珠一转,心中便有了想法了……只是,他又隐晦的看了黎元洪一眼,发现对方也正在看他,见他眼神过来,黎元洪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便是闭目不语,像是在养神一般。

        汤化龙心中大叫一声“果然”,顿时明白了在这几日的两虎相争中得了不少好处的黎元洪必是事先有人通了气,或者干脆说是有人过来拉拢了一番,看他这般做派显然是得了不少的好处,嘴角笑意更浓,这位黎菩萨最近可是学足了菩萨做派,两方都不得罪大捞好处。

        两人乃是一派,既然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了,他当下便率先站了出来:“鄂中之地既然如此重要,免不了当潜一员大将坐镇。我与那第一标……不,现在的第一镇统制李汉并不相熟,不知道此人可堪大用?鄂中肩负四战之责,他若能力不足,当换一员大将驻守,免得我军政府与清军交战之时落入腹背受敌的两线交战之中……”

        汤化龙说完之后便落了座,他现在乃是闲职在身,能够参加军政府的会议,完全是党人为防民心生变,加上他又是省内立宪派的领袖之一。政治经验十足的他自然能够拿捏的准自己的位置与分量,所以加上这一次发言,他也不过在军政府的军务会议上开了两次口罢了。

        邓玉麟接口道:“第一标皆是新军出身,战力倒是不俗。只是其统制李【创建和谐家园】方回国,于国内之军制、之政务多有不了解。况且此子桀骜,吾恐其为我革命军政府再招恶敌,当遣一员文武双全又素有德望之臣代之掌握鄂中,方才能安军政府之危!”

        “只是……此人对于治军颇有些手段,加上鄂中乃是第一镇攻下之地。若此时换将……先不提鄂中方面反应,岂不坐实了我革命之军政府乃是无量之政权,打压我革命之同志吗?”

        吴兆麟的脸色却不太好看,他担心引起连锁反应,本不欲干涉,但观会场内的形势,孙武乙方不依不饶,显然已经打定了决心要拿下鄂中了,同盟会不知道什么原因、无论是居正还是谭人凤等竟然都没开口,眼观鼻鼻观心……好似会议摆设一般。领教过李汉手段的他也算对此人有些了解,他可不认为这厮会放任瞧不上眼的革命党夺权,到时候若真起了争端、内乱,可真是白白便宜了一旁觊觎的清政府了,只能出口提醒一番。心中却是对这争权夺势的军政府更加失望。

        “为我革命之成功,难免要行些非常之手段……济武、世泰说的对,鄂中如此重要,我军政府对于李汉此人之底细又不熟知,何况军中素有传言,此人曾经对待革命同志恶语相向,更有甚之还曾囚禁我革命之骨干,这般卑劣行径与清兵有何不同,军政府断难将鄂中如此重要之地交与他驻守……”

        等了半天发现再无人发言之后,孙武这才站起身来,慷慨激昂的说道。

        下面一群人心中暗骂,如今在李汉的一番背后推动之下,三镇谁还不知共进会为了夺取第一标的控制权曾经派人暗杀与他,之后的第一标出走更是验证了众人的猜测。他孙武倒是不在乎,做了第一次了,还会在乎再来一次吗?何况第一标拿下鄂中之时未收到武昌方面半天支援,共进会下令断去了第一标的补给之后,若不是他另有手段从洋人那里置换到补给,如今能不能拿下鄂中还是未知数,更何况单立一军。

        吴兆麟心中不屑,面上却不露出半天表情来,心中却在寻思孙武等人着急拿下鄂中是不是还有其它的意思!

        “等等……”

        清兵大军压境,这几日省内物价飞涨,尤其是食盐更是有价无市,关于这些他是知道的。他乃是湖北本地人,自然知晓省内现已探明的出盐点只有应城县一处,而应城赫然就在鄂中之地,传闻如今已成鄂中军政府的临时驻地。而且他自熊秉坤处也隐约听到了些风声,军中曾与李汉接触过得人都在传此人回国之时曾带有海外千万华侨援助巨资,若传闻是真实的话,也不怪掌握军政府又囊中羞涩孙武等人要打他主意了!

        “何人可担如此重任?”

        居正旁观了许久,终于开了口。不过与其说他询问,倒不如说走个过场来的更加明显。

        孙武答道:“京山刘英堪当此任……此公乃我军政府副都督,于省内颇有功望,加上又有京山起义之功,其所帅之第二镇虽方组建、如今却已显威力,据京山电报……昨日业已拿下重镇钟祥,由他坐镇鄂中再合适不过!”

        刘英乃是共进会元老,资历说来与孙武相当,加上两人私交甚笃,推他执掌鄂中也在情理之中。

        “嗯!”

        出乎意料之外的,寻常会议之上很少发言的谭人凤却出声附和了起来,“丹书(刘英字)素有大志,堪当此职!”

        刘家乃是京山大族,家中富庶、此人对于同盟会也多有接济,因此不但大老黄兴与他私交甚佳,谭人凤也与他见过几面,对他隐有好感。

        两位大佬都同意了,会上哪里还有人会不开眼的跳出来生事,吴兆麟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摇头不语了。

        之后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军政府决定任命刘英为鄂中革命军分政府总指挥,京山分军政府并入鄂中,又派出以参谋处参谋李济臣为首的一行三十多位新军军官出身的团队赶赴鄂中辅佐刘英,至于李汉又许了他一个苦差事——襄江河游击将军,督令其尽快进攻襄阳南下的刘温玉大军。

        可惜……一行人想不到的是,就在新任命被送出后的几天内,鄂中形势巨变……武昌彻底失去了对其掌控……

      第一百零七章 摩擦

        鄂中革命军分政府的成立很突兀,也比较尴尬。因为除了汉川方向的梁家兄弟发来祝贺电文之外,无论武昌还是京山方向都没有任何消息,好在李汉倒是不在乎这些,他知道至南北议和之前的这段时间乃是最佳的发展时机。打定主意暂时稳住了武昌那边之后,羽翼尚且还未丰满的他才将注意力投向了京山方向跟随州方向。

        拒绝了服从京山方向的命令之后,虽然李汉极力避免,不过两处还是如他所料般的矛盾变得激化了起来。

        京山乃是大县,比起他之前占下的应城、孝感、甚至加上安陆都不差多少,加上刘英本家就在县内,此处经营了多年,实力又未被分散各处、也难怪他要头痛一番,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鄂中一方面要小心戒备汉川方向,又在随州、广水布下了两标重兵,现在的应城县内除了仅招收了不足两百人而保存了战力的炮一营之外,就只剩下还在教官带领下训练左右、行军以及跑步、刺杀的新编8个标的新兵了。值得一提的是,才不过经过了三天的高强度训练,就有将近三千多新征的兵丁因完不成训练任务而被剔除,如今还剩下的仅有一万两、三千人左右了!

        虽说人数众多,不过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也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至少昨日下面的乡镇发现有流匪出没时,有教官带了一个营的新兵前去清剿时仅仅只付出了两人重伤、七人轻伤的代价,虽然对方仅有七十余人,而且只有十几杆枪!不过经历了一场战斗之后,很明显的虽有新兵不太适应,身上却多出了几分老兵才有的肃杀之气,倒是不用他再指点,当下有练兵之教官便将这种以战养战的方法推广到了全军,数日内以营为单位的新兵共出动十三次,一时之间鄂中革命军分政府辖地之内治安大好,便是几处盘横多年的马贼之流也在打听到了他炮轰彭水社的壮举之后纷纷为这革命军政府之手段胆寒,除了少数自仗势力大不愿离开之外,多数都纷纷夹带了多年抢夺的细软之物朝周围地区转移,其中尤以逃往京山、汉川两地者最多。

        对于这种情况李汉自然心中欢喜,这几日越来越多的乡绅之流加入了鄂中军政府,倒是令他手上的活儿越来越轻松,逐渐的脱离了寻常政务的困扰,开始着眼于战略层次上的布局了!

        不过,这几日京山与应城交界处多有些摩擦,对于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又不听从指挥、还传言得罪了共进会的伪革命者,京山方向的革命党人显然有几分敌视,加上副都督原本定下的夺取天门、仙桃等镇县的计划连连被他得了先手,这火气积攒了下来也就逐渐变得旺盛起来。碍于武昌那边没有表态,虽说有巡逻到此遇到的两处革命军均是对对方有些戒备,好在目前最危险的一次也不过互相举枪威胁,倒是双方军官都比较克制,没有因此再大的摩擦了。

        反倒是随州方向,伴随着鄂中革命军分政府的成立之后,盘卧襄阳的刘温玉部得清兵明显紧张了不少,很明显的一点便是最近随州附近经常会有枪声响起,好在此处铁路不通、加上朝廷连番下令督促刘温玉南下配合进攻武昌,因此只来得及调上张楚材的一营进驻随州阻敌,压力也还不大。

        当然,他的这种好心情仅仅维持了两天不到。

        继两日前,武昌军政府主动出击创造了‘渝口大捷’之后,兵力已扩至六协、三营巡防合计共35000余众。在得知了安襄勋讨伐使—李汉攻占‘安陆、孝感、应城、天门、仙桃、潜江、广水、随州’等地,并组建了鄂中革命军分政府之后,不需要别人提醒的,他也感觉到了武昌那边多了不少觊觎的目光。

        恰此时他那百担食盐暂时解了武昌缺盐之危,到叫一帮坐镇武昌的大佬们认识到鄂中之重要性,也觉察到了将此地置于他这个不明来历之人手中太过危险,于是,便有了某些人跟某些掣肘。

        “李济臣、张鹏程、冷映奎、尤洪胜、李青莲。”

        手上捏着一份刚刚接到的电报,李汉脸上明显有些不愉,揉了揉自己的脑门。

        “属下失职,由于武昌那边最近混入了不少的朝廷细作,加上自谭人凤、居正赶赴武昌之后,吴兆麟明显手上权力已经没了多少,属下拿到这封情报的时候,他们至少启程有一天多了!”

        旁边李东来的脸色也不甚好看,虽说情报司才方组建,但是他手下数百成员,加上又从大帅那里提了十万银元的活动经费,结果在武昌城中活动了这么些天之后,一份可能会对鄂中不利的情报,居然在通过了两天之后才得到!

        “这不怪你,不过情报司还要加强情报的刺探跟收集。古怪了,一个前文学社会员、两个共进会成员、两个同盟会成员,数十人还带了三百多杆枪。武昌那边在想什么?他们怎么说?一路京山、一路鄂中?这都一天多了为什么还没有一点消息?东来,你怎么看?”

        把玩着手上的电报,李汉问道。

        李东来脸上一肃,“先生,属下看来只怕对方没有直接来到咱们应城,也不知道因何原因却没有急着出现!等会属下就吩咐下去,这么多的陌生人,真要打听起来应该不会多难!至于对方打的什么主意,暂时想不出来。”

        李汉点头。

        “对了,武昌那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回先生,自谭人凤、居正入鄂以来,武昌形势开始变得有些混乱了起来。有消息称,那位梅川先生(居正别称)与孙武很少说话,而且一旦两人交谈说不了几句必起冲突。有人称曾听见他跟谭人凤交谈时斥孙武欲将军政府变为一言堂,又有消息称居正二人抵达武昌的时候,包括黎元洪在内的军政府要员全部抵达码头迎接,唯有孙武借口军务繁忙没有前去。昨日会议之时,居正借口‘政令不一、帮派林立’(确实)向孙武开炮,称革命若要成功,必须制定严格的组织条例,将权力集中于一有大威望的人手上,实现政令统一、军事统一、财务统一,方才能令军政府击败满清【创建和谐家园】,获得全国革命之成功!那孙武虽然反斥与他,不过这提议却意外获得军政府大多数高层支持,听说正在制定什么纲领、条例!”

        他回答道,末了还加了一句:“另外城中先生让盯着的那位还是没有动静……”

        李汉叹了口气,“这孙武到底是一方豪杰,奈何功利之心稍重了一些,又喜欢揽权,革命未成功之前倒也罢了,时间久了怕是连他的心腹也受不了他什么都要管上一管的作风。武昌那边现在不太平,叫你的人好生小心了,可别在这个时候出了事。黎元洪……那个老狐狸倒是能沉住气,不必管他,叫你的人继续盯紧那边便是了……还有同盟会,把孙武那边的人撤几个,盯住了同盟会那边……”

        “是”,李东来点头应下来,不过他的脸上似乎有些犹豫,问道:“先生就如此不看好孙武跟同盟会吗?那黎元洪虽然才学也算上佳,不过以目前看来胜负怎的也轮不到他来执掌军政府,还望先生指点。”

        “难道要跟你说这段历史后世国人无人不知吗?”李汉有些犹豫,毕竟他总不好跟对方说道这黎元洪虽然运气差一些,不过手段比起老袁跟孙大炮也不差多少,更是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曾经连任过两任大总统加三任副总统的投机者。

        不过心中沉吟了一下,他突然的来了主意!

        只听他说道:“如今的军政府因为清兵压境而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别看最近吃了些盛仗,其实却不然。朝廷……朝廷的实力还不是如今的军政府所能抵挡的。这混乱之局面必须有一在革命军中有大威望之人才能收拾了去,孙武不行,武昌举义时他并未参加,多少不能服众,而且威望也不敌同盟会的一众大佬。居正、谭人凤也不行,理由同上。现在武昌那边再传孙黄将要回国指挥革命,我看这消息有几分可信度。不过他二人谁人回国,以二人之威望,到时同盟会必能携此之风彻底扳倒孙武,夺去军政府的指挥权。”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揣测的东西,而政治则是这个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只看共进会跟同盟会之争便明白了。那孙武乃是心高之人,他若被夺去了军政府指挥权,心中必然对那同盟会生出不满,做出些举动也不奇怪了。都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其实正是此理。黎元洪才是新军统帅出身,不但于军中虽有威信,省内也颇有些名望,正巧他又与汤化龙走近,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同盟会遭遇一大败,倒是即便是他不愿,也会有人推他上位的。要知道,这军政府之中可不乏立宪派跟旧官僚之流……”

        话到这里便打住了,他回过身来,“尽快查明李济臣等人现在何方,注意不要打草惊蛇,给他们发现了……”

        “是,属下这就去办……还有……”

        “嗯?”发现李东来并没有离开,反而面上有些犹豫,显然有事情在心中颇为犹豫,便出口问道:“东来,还有事情吗?”

        “先生,东来有一计可以解决京山那边,也不会影响到先生的名声,不过因为手段上不了台面,还望先生能允许东来便宜行事!”

        李汉身体一震,心中却隐隐的感觉到了他要使用什么手段了。京山的确在他心中颇为重要,因为此地刚好堵住了第一镇的西征方向,因此这几日他没少心中琢磨对策,奈何自己身上现在还披着一身‘革命党’的皮,有些手段却是用不上来。

        沉吟了一阵,感觉的确不能再被京山阻住了西征之锋后,他艰难的点了点头:“罢了,战争时期、非常手段。我只要结果、其余你看着办去吧,有需要就去找张炳乾……”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9: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