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揉了揉太阳穴,昨天一晚上第一标便枪决了97个妄图趁乱抢劫之人,不过也是拜他们所赐,此时的城内黑雾基本上已经完全散去,因为交战时为了尽量减少伤亡,李汉命令动用了大炮强攻待人困兽之建筑,加上不少溃败的兵丁为了逃走不惜放火制造混乱,同时应城县内的不少建筑都是土木结构,结果短短维持了一半钟头的战事已经给这个杯酒残破不堪的县城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城内完全就是一副世界末日的景象。
公元1911年10月12日晚7点半前后,经过一个多钟头的激战,在第一标拥有的重型火力轰击之下,原本曾经一度将三营留守守军困于原县城城防队驻地内的两伙歹人均属授首,在那轰鸣的炮声中,三营掌握了县衙,并占领了城内一座空空如野的军械仓库,拿下了警察局、藩库院,虽然夜间因为又有青皮、无赖生事导致城中革命军奔波了几乎一夜,不过目前原本隶属应城县的47个乡镇村落全都掌握在了他的手中,再加上孝感、云梦、安陆几处,大半个鄂中已经尽数落在了他的手中了!
神情开始变得有些激动起来,就连他端着茶杯的手儿有微微有些打颤,他心里在想无论这以后的路能走多远,但是几十年或者百年之后,历史书上或许会多出这么一句吧“伴着冲天火光,在革命的炮声中,在武昌起义中走出来的新军进步将领李汉跟第一标的士兵们高呼着‘革命万岁’的口号,手握钢枪、推着大炮,成功的攻陷了整个鄂中地区,巩固了武昌起义之胜利、为辛亥革命之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呵呵,自嘲的笑了笑,不管怎么说历史,已经在这一刻彻底改写了!因为他,已经将本该在明年年初才落入军政府统治下的鄂中提前两个多月拿在了手中!
遥望府衙外迎风飘扬的铁血十八星旗,李汉松了一口气。
别看他一幕很轻松的样子,实际上,他才不过刚从外面回来罢了!
因为体内的麻醉剂药效已经完全散了去,今天的李汉天还未启明便醒来了。一个早晨的时间足够他去做很多的事情了,比如对这两日战事中战死或立功的一众新军士兵给与嘉奖跟补偿,所有的在昨日战事中战死的合计四十七位新军士兵,李汉全部命令为其收尸、并亲自出钱为他们购买了上等的棺材之后,在城郊选了一处风水旺地将他们合葬在了一起,请城中的并花了数百两银子请城中的刻碑【创建和谐家园】为其树上一块巨大的碑石,上面【创建和谐家园】上了几个大字——‘辛亥年革命英烈永垂不朽’,碑后还命人刻下了没人的性命与战死的年龄,并统计了每一位战死士兵的情况,好在这里的士兵大都来自湖北,而他手下战死的士兵十人中就有七人来自武昌附近的黄陂,于是便命人快马加鞭的携带了重金赶回老家报丧,又命人询问家中可有老【创建和谐家园】儿愿意前来鄂中,今后一并由军政府照顾。
许是因为军人世家出身的缘故,他对军人的感情特别深,也知道从古至今,古人都将军人看得十分低贱,导致原本付出了自己生命的军人本该享受的荣誉被那些打了胜仗的将军们得了去,‘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的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他准备日后专门拿出一笔前来,为战死的士兵的家人们购买一块田地什么的,减免十年的税务,也足够他们过上好日子了吧!
不能让英雄们流了血泪、甚至成为了无名英雄得不到他们应该享受的荣誉之后,还要祸及家人后代。
参加完了集体葬礼之后,心思有些沉重的他这才将一众在聚义中表现英勇的212人每人发放了5枚银元,以及昨夜临时拜托城内几座银楼帮忙雕刻的一枚18K纯银的二级勇武勋章,并奖励每一位参加了起义的新军将士2银元,军官的奖励则是由他私下发放。
又是感情牌、又是物质保证。这一番动作做完了,看着各营新军激动面容以及心中压抑不住的感激,李汉知道,这只军队终于完全被他所掌握住了!
考虑到城内新安。这一番动作做完了之后,又安排了1个营的士兵今天加强戒备、轮值守夜,李汉亲自带上了一个班的士兵,将那辆他从后市带来的防弹押运车开进了城中军营里,这才松了一口气。没办法,里面的东西太珍贵了!
做完了这些,已是日上三竿,县城内也在死寂一般的安静中度过了一个上午之中,终于午时前城中各处躲藏在家中不敢路面的老百姓见到革命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之后,主要还是因为昨日三营攻占县城太过突然,不少人家中都没有足够的吃食,因此这才斗胆走出了家门,到县城中各地的米行、粮行准备抢购些粮食,唯恐自己晚上一些就要买不到粮食了。
不过,他们的担忧很快就解除了!提起军事,李汉除了一【创建和谐家园】法之外,其实并没有多少军事方面的才能,但是若要比起经济,他无疑要比这个年代的中国所有人都要高明的多。
今早早起之后他做的几件事之中,其中便有一件乃是拜访了城中所有的米面粮行,嗯,带着士兵搬运着刚从应城藩库提出来的十数口装着库银的大箱子一起。一番不算威逼利诱的威逼利诱之后,成功以昨日八成的价格买下了城中所有的粮食,并且还通知了安陆跟孝感、云梦那边也是如此,当老百姓们走出家门妄想在城中粮价未疯长之前抢购一些之时,才发现城中的各处粮行门前均有持枪荷弹的士兵把守,并且粮价还比昨日便宜了两成,不过没人只得购买二十斤,如有多买或阴谋抢购者一律遭逮捕之后,大家伙儿顿时安安静静的排起了队,然后美滋滋的带上低价买来的二十多斤大米或面粉回了家去。
民生的稳定令鄂中几处新占之地民心顿时安稳了下来,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就是最好满足的一群人,见到新占领了鄂中的革命军政府纪律严明,而且境内粮食等物价格比以前更加低廉之后,虽然心中依旧担心清政府再攻来之时会如何如何,不过却也不再敌视这个新生的政权,至三日后,鄂中几处便民心彻底安稳了下来。
第九十四章 上海滩
就在李汉方才拿下鄂中,正忙着忙着安抚民心的时候。
却说这一日午时方过,就有一马车稳稳在在的驶进了上海英租界,这几年国力日退、表现最明显的便是在这租界之上以华人为贱,有印度巡捕当下便挥舞着手上的警棍跑来要挡,猛然间瞧见了马车之上的印的字符,突然脸色一变,连忙悻悻的退了下去。显然是认得这马车里的人,哦不,应该是马车上的古怪中国字了——裕祥钱庄!
提起裕祥钱庄,这印度巡捕或许还不甚清楚他到底做的是何买卖,但是拥有这家裕祥钱庄之人,却远远不是他们这些小小的红头巡捕能够招惹的起的,原因无他,因为那位主叫做——席立功,洋人喜欢称他为‘席’,说他是这租界内乃是上海滩十里洋场最有权势的华人之一也不为过。
席立功,字裕成,江苏苏州东山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继父亲席正甫在上海任汇丰银行买办。后开办久源、正大、裕祥钱庄,并投资大清银行,任大清银行分行经理。宣统二年(1910年),投资公益纱厂,参与筹设中国华商银行,还开设3家钱庄,并经营银楼、金号和绸缎庄号。任江苏银行董事与上海商务总会议董。
不仅如此,他还有个身份,那就是洞庭商帮的大佬,跺跺脚上海乃至江苏沿海几省都要抖三抖的人物。不仅朝廷需要卖他几分面子,连洋人也要高看他几眼,原因无他,只因这人手上掌握的庞大商圈不但垄断了朝廷历年借款的大半,甚至连各地筹建的新军粮饷武器都需要他多多出力,也难怪那印度阿三要掂量掂量了!
马车停在了一处西式医院,立刻便有几人下了马车匆匆步入了医院之中,约莫几分钟之后,又有两辆马车停靠在了这里,马车上一样匆匆走下几人,他们中有年龄不过二十的华衣贵公子,有看上去已经年近古惑的威严老者,甚至还有一【创建和谐家园】,一群人好似相熟一般,互相点了点头,便急急忙忙的往那医院内走去。
“先生,出事了!”
“叔父,您已经知道了吧?”
“席兄,王某不请自来还望不要责怪!”
一群人拥拥嚷嚷的吵杂着打探了一番之后,推门步入了其中一间装潢的明显要富丽豪华多的病房之中,此时的病房内早有几人侯在了那里,不过大家伙的眼神也仅仅只在几人身上稍微停留了一阵,然后齐齐的集中在了那个躺在病床上的中年男子。
“厚生,去再添些椅凳”,那中年人微微咳嗽了一阵,声音也微微有些沙哑,显然他们前来打扰的时候,此人正在这医院内养病。不过此人话语之间带着一股浓重的上位者之气,他才一说话,顿时屋内没有一人再出声了,具是看向了他,等他的下文。
“你们坐吧……事情我都听建侯说了,建侯你也留下来吧,学点东西”,他淡淡的说了几句,顿时喜得身边立着的一年轻人脸上激动不已,连连鞠躬答谢“是,大伯!”
扬了扬手上的电报,那中年人——席立功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哦?陆军部刚刚下的命令,还热乎着呢,看来京城那边一年数万两的供奉可不少呐,几位,买卖来了!咳咳……”
“裕成兄,您的意思是!”
旁边有人忍不住开了口,席立功冲他点了点头,老王家的人,算是半个本家,这买卖算他一个也无妨。
“老规矩!”
他伸出右手比划了个数字,顿时屋内不少人的脸上都变了个色,席家独占五成有点高了!
“咳咳……”
忍不住咳嗽了两声,旁边就有给他斟了一杯水,席立功点头接过,小饮了一口。
“还是老规矩,货物咱们按份出、货船席家出大头,丑话说前头,朝廷的水师可不是吃素的,总得有人出来摆平了。那帮子乱党这次倒是能耐了,居然拿下了武昌三镇,不过旁边可有徽州佬盯着呢,想要白花花的银子,成,免不了要跟那帮徽州佬比比狠……”
将手上端着的茶杯放下,他看了一眼那个被他留下的年轻人,“建侯,你命武昌附近的钱庄分号立刻星夜兼程赶往湖北打探局势,要最快……最详细的!”
“回老爷,赶来前侄少爷已经安排下去了!”
旁边就有一老者恭声回答道。
“很好。”满意的看了一眼面前的年轻人,席立功点了点头,不过心中却是有些惋惜,这孩子倒是个合适的接班人,不过他是老三的儿子,当年两人争夺汇丰买办位子的时候结下了怨,若不是这几年老三因病早逝,也轮不到他来照顾这孩子。
“你们几个如何?”
看了一眼手上的电报,席立功微微眯起了眼睛,朝廷终于下令要解决武昌的革命党了,不过,以他们的能耐能够撑多久还是个问题,沉吟了片刻,突然抬头对其中一个年龄与他相当的中年人询问道:“你们沈家的洋行里还有些洋货吧?最近有没有西边来的买主有兴趣……”
他口中的洋货乃是枪械等物,均属于朝廷禁售的东西,可惜这命令在上海尤其是在租借就是一废屁,别说屋里的这些人不理会,便是上海滩上稍微有些能力的买办没几个把这命令放在眼里的。
席家跟着汇丰银行,这营生可没少干,不过最近买主不多,手上的存货也不多,比不得专营这一行的沈家。
“表兄,还有一些。最近的确有革命党过来询问,但是价钱太低了,没谈妥!”
这一代的沈家子弟跟席家过世的老爷乃是亲兄弟,不过早年被过继给了没有子嗣的沈二爷,算来他们还真是表兄。
“嗯……”席立功点了点头,“朝廷既然下令要断了湖北一省之盐,自然是革命党闹腾的越厉害,咱们赚的银子也就越多。你去派人通知那帮革命党,低价卖他们一些,但是要估着量卖,有朝廷在咱们赚的才多,万一他真给这帮乱党整趴下了,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说了。”
见他连连点头,他又低头沉吟了片刻:“这两年失了李鸿章之后,那帮徽州佬又被西商跟山东那帮土老帽联手赶了回来,咱们山上帮虽然不惧,但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厚生,你立刻派人前去邀请青帮的曹爷,请他帮忙邀请几位还在上海滩的绩溪客出来,楚地毕竟乃是淮盐引地,咱们夺了这么大的一笔买卖,少不了要被道上朋友骂一句虎口拔牙,若能联手买卖最好……”
“咳咳,不过他们若还揪着胡雪岩的事情不放……”
他猛地眼神一厉,“到时候可真要让他们瞧一瞧为什么都说‘徽帮人最狠、见了山上帮’,还得忍一忍了!”
“是……”
第九十五章 应城某处
外面是风起云涌,鄂中境内目前显然也不安静!
再把镜头拉到应城县内某处。
“小姐,老奴无能,那人身边警卫众多,老奴几次想要摸进都被阻在了外面,甚至还差点引起了对方身边警戒士兵的怀疑……”
一个声音响起,是个中气十足的老者。
屋内短暂的一沉沉默,良久,方才有一好听的女音响起:“罢了……九叔,赵家命中当有此祸,家道中落也是无奈,还要九叔这几日为我奔波,诗嫣这里谢过了……”
“小姐何出此言,早年老奴犯事,若是没有老太爷出手帮衬,又收留了老奴,哪里还能获得今日,早就入土归西去了……不过小姐还是听了老奴一句为好。自古言民不与官斗,更不与兵斗。老奴这几日几次试图摸进,都为其手下士兵所阻。昨夜见县衙之中多有暗哨,比之我赵家庄园更加严谨,甚至多处还有小炮架设……于这般缜密之布置中妄想偷出东西来,无疑比登天还难……”
屋内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静了一阵之后方才响起另外一个柔和的女声:“小姐,恩公与奴家有救命之恩,可否让奴家说两句?”
“哪里的话,田姐姐为我们赵家受尽了委屈,有什么意见就说吧!”
“那么,奴家就直说了!”
第二个女音微微顿了顿,像是在整理言辞一般,很快就开了口:“奴家跟随老夫人这么多年,蒙老夫人待我不薄,打小也读过几本书。请恕奴家多嘴,正如这城中如今宣传的一样,这是最好的世界,最适合革命的年代。前几年西太后跟光绪爷先后都走了,小皇帝无能、摄政王无德,否则也不会让奎盛这般畜生、小人得了朝廷庇护!小姐学识远胜奴家,想必应该知道,这几日省内之局势……”
“这……省内清军怕是抵挡不住武昌军政府的攻势……只是……”
“只是朝廷大军即将南下,武昌军政府恐怕抵挡不住是吧?奴家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前几日恩公救下奴家的时候,奴家还曾听他分析过日后革命之局势,再看这几日奴家所见、所闻无不应验了恩公之言,心中方才松了口气,想必最多一个月,以恩公之手段,必能横扫鄂中之地……”
“哦?!说来听听……”
她这番说辞不但引起了第一个女音的注意,甚至屋内的另外一人也侧耳倾听,看她口中的恩公到底什么说辞。
“恩公当时所言不多,无非国内、国外两方面。先说国内,经历了同光重臣‘李鸿章、张之洞’先后离世,国内原本就进展不快的洋务运动遭到满清一群早就腐朽到骨子里的一帮权贵们的阻碍,致使最后一点能够不令国力继续衰落的妙方也失去了药力。再说西太后跟光绪帝离世,朝廷失去了掌舵人之后,仅靠性格懦弱的摄政王断难像早些年的西太后一般,一场保路运动不过是这个老大帝国崩溃的前兆罢了,真正要命现在方才要开始罢了!因此恩公断言,武昌大旗一举,不要三月革命之火必燃尽国内诸省……”
“洋人恐怕也不会允许朝廷倒下去吧……”
第一个女音沉吟了一阵,方才柔声问道。赵家乃是湖北望族,棉锦生意做了这么多年,跟洋人打过的交道不在少数,族中早有老人看透了洋人本质,究其根本不过两个字‘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才不会顾虑国人的死活呢!
“还请小姐容奴家说完,方才奴家还有一部分没有说,那就是恩公口中的国外因素了!恩公曾言,革命若要成功只有一次机会,那便是宣统三年至四年,也就是洋人口中的公元1911跟1912两年。先提我们的两大邻国日本跟沙俄帝国。自前几年日俄战争中,日本便有消息传—明治【创建和谐家园】的身体可能撑不住了,但是真正到消息确定却是今天处才传出来的。据恩公所言,这两年随着明治【创建和谐家园】病重,国内政局也隐隐出现不稳,国内新崛起的海军派联合立宪派联手对抗陆军诸派系。加上这两年日本刚刚吞并了朝鲜,因此一两年之内腾不出手来威胁我国,给革命留出了最好的时机。朝廷的四大助力英、俄、法三国因与德国交恶,如今双方正与欧洲重兵相左,短时间之内也只能眼看我东方风起云涌,腾不出手来……恩公曾经游历欧美各强国,正是做出了一番考证之后方才回国,愿意为我【创建和谐家园】之革命而出力……”
顿了顿,“奴家虽只跟随恩公一日,却也看出此人非是歹人,所以,奴家希望小姐若真想重振我赵家之声势,不妨趁他如今声势还未壮大,不如依附于他麾下……一来我赵家经三年前一劫之后如今小姐手上依旧还记着赵家好处的就只剩下十来人了,二来他如今乃是革命军一镇大将,我赵家所失之财务想要从他手上夺回实属不易……还请小姐多多思量!”
屋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没多久之后,突然传来一重两轻三声叩门声,屋内三人一惊,就听那外面有人低声疾呼:“小姐,不好了快走,咱们的一兄弟漏了马脚,叫军政府的巡警发现了问题,他们就要搜到这里来了,大家快从后窗逃走吧……”
“什么……”
屋内几人顿时一阵惊慌,不过很快便应了下来,匆匆收拾了屋内的行囊,一阵匆匆的木窗吱扭声之后,再也没了声音……
第九十六章 盐业(一)
战后的应城显得格外安静。
有些弹痕还很明显的街道上,一些新军士兵正抬着大筐前进,一边敲锣一边吆喝。
“共和馒头!共和馒头!一根辫子换五个大馒头喽!”
人们纷纷好奇的望去,见那大筐里装满白面大馒头,个头只比碗口略小一些,与一般的大馒头不一样的是,这些馒头上还写着字,“民主万岁”。
当新军抬着馒头经过的时候,问着馒头的香气,顿时就有一些小乞丐【创建和谐家园】不住那个诱惑,他们互相帮忙弄断了彼此的辫子,提着辫子上前换了五个大馒头,这一吃才知道,原来那馒头上的四个大字是用红糖加蜂蜜写上去的,甜甜的,不比糖包差。
很快,已经落入了李汉手中鄂中各县城的人都知道了这样沿街叫卖的队伍,“馒头换辫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使城里更加热闹起来,一筐筐的馒头分发出去,换来得是一根又一根的辫子,等辫子将那筐装满之后,早早等候在一旁的年轻劳力将他装走,头发可是好东西,剪下的头发可烧灰当止血药品,也可用来为土地沤肥当肥料,它还可做炸药、毛纺品的原料,更是欧美工业强国用来生产胱氨酸药剂(营养强化剂)的重要原料、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价格不菲,这也是为什么李汉愿意掏出一笔钱来买下了城中大部分米面店的白面,用来雇了上百位大婶蒸起了‘共和馒头’的原因,反正这东西汉口区的洋行就收,价钱也还算合理,足够支付馒头钱的了!
望着城中越来越多的短发,少数保守深受满清毒害的人士也只敢对着那手握钢枪护卫在旁边的新军将士摇头叹息,不敢公然对抗,因为这是举义新军的规定。没听到连那湖广总督—瑞澄都成了阶下囚了吗?这革命军政府了不得,某些老人甚至想起了当年席卷了半个中国甚至曾经影响到湖北的发匪之乱,脸上更是连连变色,赶忙护住自己头上的辫子,虽然不敢反抗这刚刚血腥镇压了城中一些流氓、泼皮闹事,身上血腥味子都还没散去的新军。毕竟谁敢对抗,谁就是满清走狗,抄家杀头毫不含糊。好在这鄂中革命军的大帅—李大人并没有强行下令剪辫,不然的话,城里的一些士绅或许该考虑一下逃亡其他地方躲避的事了。
县城东门不远的知县衙门前竖着一根旗杆,上面迎风飘扬着一面铁血十八星旗,李汉的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第一标的参谋部也在这里。
司令部门禁森严,出入的军官或参谋必须要有第一标的腰牌才能通过门口处的盘查,而其后至少还有两道审查并搜去身上的枪械、刀具,只有全部通过了之后才能见到李汉,嗯,见到在警卫连严密保护下的李汉。
倒不是李汉胆小,只是这个年代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同盟会甚至清政府都有自己的暗杀队,甚至寻常势力也有培养死士的习惯,历史上多少清末民初的豪杰之流折损在了这些无名杀手的手中已经不可统计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李汉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去赌!
“大帅,除了三营跟四营的军官外,大家都已经到齐了,您看是不是……”
李汉还在品着他喝不出什么境界来的苦茶,听到敲门声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呆坐时间就过了半个钟头,虽然已经感觉身心疲惫,不过他知道自己需要去做的事情还有许多,当下便应了一声,端起那杯已经变温了的茶水,给自己斟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
今天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比方说要制定刑法律令惩戒妄图生乱者,要安抚百姓、稳定民心,鄂中地区刚刚光复,恢复社会秩序、搜捕城内潜伏细作、整顿军纪、维持民生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他现在需要操心的事情,尤其是无论他还有手下的一帮年轻的参谋们都没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若不是他曾经接触过这一方面的知识,也不能临时肩负的起大局,不过饶是如此,才不过几个小时,就给他累得头晕脑胀,也算是忙得四脚朝天了。
尤其最重要的还是征兵问题,相比较其他人,李汉比所有都更清楚自己现在的无线局面,手上仅有两千不到的新军却被分散到了孝感、安陆、应城三块地方,期间无论是云梦还是德安府分散的各处乡镇都要留些人手,征兵已经成了他迫在眉睫必须考虑的事情,仅仅只列在民生之下!
不过这事却要从长计较,早晨他以命令参谋处起草征兵令,考虑到之前打掉了尤老四跟鬼头六这两个盘卧膏都应城数十年的势力为他贡献了七十多万两的珠宝、银两等物件,还有被没收的矿井、盐洞等更是价值不可【创建和谐家园】。至于孝感、安陆、云梦几处他还没有得到详细的资料,仅是接到了情报司内线发来的电报,三地府库存银不下四十万两。这时他手上的银两还有些富足,征召8000到15000左右兵丁完全不在话下。
考虑到三地经济荒废,因此多有富裕之劳力,若放任其于三地,恐成为江湖社团成员,不仅不利于当地社会不说,还有可能对军政府之统治造成威胁。于是经过了参谋处的韵色加补充之后,改成了统一征兵18000人,其中安陆、孝感、云梦负责征召12000人,应城今年因盐而起,这些年来发展虽说不错、也吸引了大量的社会闲余劳动力,不过自从朝廷下令重开湖广两省为淮盐口岸之后,这十数年来应城方才发展起来的盐业顿时遭到了打击,因此才有那么多的闲余壮丁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加入哥佬、洪门之流的江湖组织!
李汉在今天早晨的一番翻阅府衙的户籍才知道的,原来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内竟然云集了不下二十万人口,其中社会闲散劳动力更有约莫两万余众,也难怪彭水社能纠集那么多的青皮,到底还是这盐惹的祸!
对于新兵,李汉给出了一个月五块银元的饷银,而且上面写出了一天管饱三顿饭,其中午饭每人补济三两肉食的待遇。不过要求也很高,身高要在1.60米以上,不吸大烟、身体健康、不残不瘸、不聋不瞎,年龄必须在十五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懂得服从命令,这番圈画之后找他看来最多还能凑齐五千之数。
只不过,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应城毕竟不是什么大县,因此左右算来只能临时拆除了原本用来差审犯人的大堂,又有工程营出身的士兵搬运来木板临时组建了一处会议厅,才不至于连个会议的场地都没有!
李汉这番为了安抚民心,又邀请了应城跟云梦、安陆、孝感几处的资议局议员加上一些乡镇内素有公望之人,当然来的并不是很多,不过德安府接到了他邀请的商界人士倒是来了不少,尤其是应城县内的盐商几乎全员到齐,他们先前要受到朝廷跟尤老四等垄断私盐矿洞的上游压迫,如今鄂中换了新任统制,加上所到之人皆有自己的信息来源,自然知道武昌三镇都被这革命军攻占了下来,都说商人是把脑袋别在腰间的一类人,其实这么看来倒是不假,最起码,他们表现的确实如此!
第九十七章 盐业(二)
“大帅到,起立!”
随着已经换上了一身连夜赶制出来的新军统制军装的李汉、身负武装带,腰挎指挥军刀,一副威武大将军的模样步入临时会堂之中,顿时已经侯在那里等候多时的马荣成等一批被他精挑细选筛选出来的军政府代表齐声起身敬礼,他们身边的那些资议局的乡绅老爷们倒是不甚情愿,不过回来这里的多少都是些比较开明的立宪派人士,这几年朝廷的手段越来越不得人心了,所以听说有革命之新军攻下了大半个鄂中,又亲眼见到了第一标过境后的秋毫无犯,甚至掏钱购买米面等物平稳民生、物价,心中觉得这新政府倒是个不错的临时政府,这才答应了他的邀请,或备上快马、或顺流而下,早晨时分便陆续赶到了应城县,被李汉安排的人请去吃了顿早饭之后,便来到了这里等待。
不过虽说有些不情愿,一干开明乡绅们倒是最终还是随着马荣成等军官站起来鼓了鼓掌,不过比起不太情愿的他们,德安府地界上的商贾们倒是不甚在意这些礼仪,他们或有些随着鼓掌,有些干脆学期那些军官敬了个歪歪的军礼,李汉面无表情的微微点了点头之后,出声说道:“各位均是我德安府之杰,军政府乃是我国民争取民主、富强、自由与权利的斗争中诞生的产物,日后说不得诸位在我新政府之中官阶还在李某之上,这些礼节便不必了!咱们直接进入主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