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超级黄金手_校对版by:小小羽》-第8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要知道,李阳买这对红釉碗只花了一万块钱,而且是刚刚买到手,连地方都没动就有人愿意用十万来收,如果李阳卖了的话,等于转手赚十倍,这不是大漏是什么。

        郑凯达轻轻摇了摇头,刘刚表情则很自然,两人都见过了李阳身上惊奇的事,这种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那两个来自和田的新朋友则张大了嘴巴,靠在古玩店门口的那年轻人更不争气,居然不断的揉着眼睛,仿佛见鬼了一般。

        “不好意思,我还是不准备卖。”

        李阳再次摇头,这个佟老板越急,李阳的心反而更稳。这证明这对小碗还是有来历的,这佟老板既然能知道一点,李阳相信自己也能查到。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身份可不是个摆设,更何况还有何老在他的背后,李阳相信什么事都不会瞒的过何老。

        “不,不卖。”

        突然有人惊叫了一声,几个人的目光瞬间转移到这惊叫的人身上,居然是古玩店门口的那年轻人,此时他正满脸不可思议的张着大嘴巴,像是见到了外星人一样。

        “凯子,真是凯子,这佟老板也是,怎么会花这么多钱买这样的东西?”

        年轻人心里不断的大叫着,十万块钱他要辛苦积攒好几年才能赚下来,此时这年轻人十分后悔刚才自己没买下那对红釉小碗,对捡漏了的李阳更是嫉妒和生气,都十万了还不卖,傻子一个。

        见到这年轻人脸上复杂的神色,几个人都轻笑摇摇头,那佟老板脸上则不断的变换着颜色,最后重重地叹了口气,道:“这位小兄弟,这是我的名片,你若是改变主意了还可以再来找我,我依然给你这个价。”

        佟老板从身上掏出张名片递给了李阳,犹豫了一下,又问道:“小兄弟,你能不能给我张你的名片,我们也算有缘相识一场。”

        “实在抱歉,我现在没有名片。”

        李阳轻笑摇摇头,这人对这对红釉小碗还没有死心,不过自己是不打算给他机会了,这碗可是真正的南宋瓷器,而且还是顶级精品,这样的东西李阳怎么可能会放弃。

        也许只有像那店伙计一样不懂的人,才以为李阳是在犯傻,不过那店伙计也不想想,这碗要真没价值,一个卖古瓷器的老板,会花这么大的价钱来收购吗?

        “要不,您写个电话吧?”

        那佟老板还不死心,继续缠着李阳要电话号码,一旁的刘刚突然走到了李阳的面前,从身上拿出个小本本,写了个电话号码交给那佟老板。

        “谢谢,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要联系。”

        佟老板急忙收起纸条,感激地看了一眼刘刚,李阳脸色则有些古怪,刘刚写的这个号码非常的陌生,李阳根本不知道是谁的。

        佟老板终于离开了,等他走远之后,李阳才凑到刘刚的身前,小声地问道:“你刚才给他写的是谁的电话?”

        “我一个战友的。”

        刘刚耸了耸肩膀,又接着说道:“我那战友现在是北京公安宣武分局的稽查科长,有时候会查一些走私文物什么的。”

        刘刚话音一落,李阳他们几个脸色都变的异常古怪,不管是不是合法经营的古玩店,恐怕都不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走吧,肚子饿了,先找个地方吃饭。”

        李阳急忙说了一句,刘刚这招也真够狠的,那个佟老板不打电话则没事,真打了电话又知道对方的身份,恐怕会气得吐血。

        琉璃厂附近的饭店不少,没走多久就找到了一家差不多的饭店,这个差不多是李阳的看法,在郑凯达的眼里就不入档次了。

        不过李阳坚持要在这里吃饭,郑凯达也没有反对,李阳还邀请了秦勇和赵民一起,让两人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急忙跟了过去。

        午餐吃的很丰盛,不过并没有喝酒,李阳终于了解到了这两个一直跟着自己的和田人身份,这两个人居然的是老板,而且身价都不低。

        两人像郑凯达和李阳一样,也是合作伙伴,他们共同在和田拥有一座玉矿,规模虽不大但资产已经过亿。除此外,两人在和田还有着自己的玉石公司和雕工师傅,整个公司的总资产有两亿多,算起来两人都是亿万富豪,不过他们的资产大都是矿源,真正的现金并没有那么多,比不过郑凯达。

        两人都爱好古玩和玉石,对赌石也颇是喜欢,这让几个人都有了共同的语言,餐桌上聊的非常开心。郑凯达还和他们交换了名片,李阳也留了自己的真实号码,他是真没名片,原来的名片是安氏的,离开之后就全留在安氏了。

        郑凯达友好的向他们发出了邀请,请他们一定来参加新公司的秋拍,两人知道那拍卖公司有李阳的股份后连连表示到时候一定会来,李阳算是无意中为新公司找到了两名质量非常不错的潜在顾客。

        吃过午饭,几人便先分开了,李阳和刘刚要回何老的那里,李阳现在非常想知道这对小碗到底是什么来历,想拿回去让何老给掌掌眼。

        秦勇和赵民继续留在琉璃厂,他们这次到北京来是谈生意的,上午已经耽误过去,下午自然要抓紧时间工作。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上午的收获很大,特别是认识了李阳这样年轻的专家又见证了月影灯的神奇,即使今天没有做成生意他们也一点不后悔。

        等回到车上,郑凯达和李阳也分开了,两人约好明天再联系,郑凯达知道明天李阳要给北京这些拍卖公司验证古玉后强烈要求跟着。同行是冤家,但是不和同行打交道也不行,这对郑凯达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有李阳的影响力在他可以很快的融入到这个圈子里,帮助新公司在行内站稳脚步。

        灯罩,古玉和那对红釉小碗都被李阳小心的放在红旗轿车里,灯架则放在了后备箱,对于这对月影灯来说,最重要的则是那灯罩上的贴片,没有那贴片那迷幻的效果就不会出现。

        司机开着车,沿着原路返回,李阳本想带着这名司机一起吃饭的,只可惜被他拒绝了,对这个像木头人一样的家伙李阳是丝毫没有办法。

        车子顺利的返回了‘小区’,别墅门口的人告诉李阳,何老还没有休息,不过再过半个小时就是何老平时每日休息的时间,如果李阳想见何老要尽快。

        何老家里的人现在对李阳都很熟悉,知道李阳是何老非常看重的一个人,把李阳当作孙子一样的在对待。这些人对李阳自然不敢有半点怠慢,平时这个时间若有人要找何老,肯定被他们委婉的给劝走。

        何老没在一楼大厅,李阳让刘刚帮忙抱着灯架,自己则拿着小碗,快速上了二楼。

        “李阳,回来了。”

        何老正在二楼书房看书,看到李阳进来马上摘下了眼镜,露出了笑容,李阳今天在荣宝斋里所做的事他都已经知道。

        “何老,我回来了,有件东西想让您帮忙掌掌眼。”李阳立即点头道何老看着后面跟来的刘刚,突然笑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月影灯吧,真没想到这种灯真的还存在,刚才几个老朋友都给我打电话,想看一看这月影灯是不是如同传说中的那样神奇。”

        李阳微微一愣,急忙说道:“这月影灯的确很神奇,点亮的时候如同身在幻境,没有体验过的人是绝对想象不到的。”

        李阳明白,何老肯定是误会他请何老掌眼的东西是这月影灯,不过这月影灯本就有让何老看看的打算,先看灯还是先看碗倒不重要了。

        李阳把手上的小碗放在桌子上,何老起身去身后拉窗帘,并没有在意李阳手上的那对小碗。

        刘刚又急忙跑出去找蜡烛,对月影灯的如同奇迹般的幻景刘刚也很是赞叹,在体验一遍绝对不会反对。

        没多久,昏暗的房间里重现了上午的那神奇的一幕,不仅李阳他们置身于这海市蜃楼之间,就连房间的书柜,椅子,沙发等,都仿佛成为了这山水中的一体。

        何老也呆住了,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真见到这月影灯的效果之后心脏忍不住的加快跳动了起来,这种神奇的景象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太神奇了,古人的智慧真是伟大,几百年前咱们就能制造出比现代立体电影还是神奇的宝贝,很可惜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古代伟大的智慧成果都消失了。”

        何老不断地注视着环绕而动的立体画面,忍不住感叹了一句,他的脸上有震惊,有赞叹,不过更多的却是痛惜。

        对何老的感受李阳很能理解,古代手艺向来都是传子不传女,怕被别人学走自己的家传宝贝,可世代家传的过程中万一出点问题,一样绝顶的手艺就会彻底的失传,中国历史上失传了的可不仅仅只有月影灯。

        想到这里,李阳又看了看那对红釉小碗,这对红釉小碗无论釉色还是工艺都属于上乘,至少目前流传的宋元瓷器中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瓷器,或许,这对红釉小碗也是历史长河中被掩埋的一项智慧成果。

      第159章 小碗的来历

        十几分钟之后,李阳轻轻吹灭蜡烛,刘刚急忙跑去拉开了窗帘。

        何老已经满是感慨的坐在了椅子上,李阳能捡漏遇到这月影灯是李阳的运气,同时也是中国古文化的运气,手艺虽然失传了,但至少还有完整的月影灯存世,可以鉴证中国古代劳动者的智慧水平。

        “李阳,我有一个请求。”何老突然坐直了身子,很严肃地看着李阳。

        李阳急忙摇头,道:“何老,您别这样说,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您吩咐就是。”

        “我想借你这月影灯三个月的时间,让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观摩看一看,有没有重新恢复老祖宗这神奇手艺的办法,不过你放心,我只让他们观摩,绝对不会对这灯有一点的损害。”

        何老欣慰地笑了笑,看着竖立在一旁的月影灯,又感叹地说道:“这可是国宝啊,哪怕有一点损失我们都是罪人,好在你及时发现并买了回来。”

        “这是小事,何老,这对月影灯您要是喜欢送给您也没有关系,更不用说三个月的时间了。”

        李阳轻微舒了口气,他还以为什么事呢何老这么慎重,不过是借灯而已,对李阳来说这真的是小事。

        就像李阳自己所说的一样,何老喜欢的话这灯送给何老也没关系,何老帮了他那么多,李阳早就想找机会报答了。况且这灯只要不卖,在何老的手上和在他的手上没啥区别,何老的收藏向来都是直接对李阳敞开的。

        “你的东西我不会要,三个月后肯定还你,不过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去感受一下月影灯的神奇。”何老微笑摇了摇头,李阳的态度让他也很是感动。

        “对了,我这还有件好东西想让您帮忙掌掌眼。”

        李阳又想起了那对红釉小碗,急忙走过去把碗拿了过来,放在何老面前的书桌上。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阳突然有一丝触动,第一次见何老的时候是张鹰带他去的,当时张鹰见何老的第一句话好像就是这么说的。只不过当时的他还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而现在,在古玩方面的个人能力李阳恐怕都不弱于张鹰,名声上更比张鹰强多了。

        何老带上眼镜,看到这对红釉小碗,微微一愣,下意识地拿起其中一只放在眼前仔细地观察着。

        何老又拿起放大镜看了看,看完之后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这红釉小碗有点意思,不过我好像在哪见过。”

        “您见过,那太好了,这造型奇怪的东西我还以为没有来历呢,有来历就好。”

        李阳惊喜地叫道,何老果然没让他失望,这东西只要何老见过就行,找到了来历,又能确定是宋代的瓷器后,这对红釉小碗的价值就会大大地提升了。

        “来历?”何老眉头轻皱了一下,突然站起身走到一旁的书柜前,打开书柜下面的储物柜,从里面拿出一大叠的图片资料来。

        拿出资料的何老没有坐回书桌旁,而是拉着李阳一起到了沙发那边,李阳顺势看了一眼何老手上的那叠资料,最上面是一张很大的图片,居然是一艘破败的沉船。

        坐下后,何老专注的在这些图片中搜寻了起来,不到两分钟,何老突然抽出其中一张足有两个笔记本屏幕大的彩色纸张。

        “找到了,就是它,这些图片昨天才给我送来,我粗略地看了一下,记得有这种红釉碗,果然在这里。”

        何老手指使劲的指着那彩纸,李阳急忙凑了过去。

        这张彩纸上应该是几张照片,其中一张照片里面有个黑色木箱子,不过这箱子已经腐烂,重点是箱子里面的东西。

        在箱子里面,凌乱地摆放着一摞红釉小碗,从照片上来看,这些红釉小碗和李阳今天收购来的一模一样。

        “你等等,我打电话问一下。”

        看了看这张照片,何老起身到书桌前打起了电话,李阳则仔细的观察起面前这些彩纸。李阳发现,每一张彩纸上面都有几张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不同的东西,有些是破碎的瓷器,还有些精致的金银首饰,另外还有些船上的用品,不过都很破旧。

        没一会,何老就打完电话回来了,并且把书桌上的那两只红釉小碗也给带来了。

        “李阳,你这一对红釉碗是从哪里得到的?”何老放下小碗,先问了一句。

        “今天去琉璃厂,从荣宝斋出来后见有人在古玩店卖这碗,古玩店不收,我看这碗像是宋代的红釉碗,就用一万块钱把它们买了下来。”李阳抬起头,慢慢的回答道,何老看着李阳,突然摇了摇头,脸上居然带有一丝羡慕,道:“你的运气,连我都没办法说了,这对碗的确是宋代的红釉碗,现在还不确定是哪个窑口烧的,不过根据目前的推断很有可能是钧窑烧出来的。”

        李阳微微愣了一下,何老都开始称赞他的运气了,现在来看,李阳的运气确实很不错,无论是那月影灯还是这对红釉小碗,都是李阳比别人早一步到手的。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李阳忍不住拿起其中一只红釉小碗,他的家里有一只汝窑青釉笔洗,这对小碗如果真是钧窑烧出来的话,宋代五大名窑之中其中两个窑口的东西他都有了。

        “没错,但是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等做了技术鉴定后差不多就能知道了。”

        何老边说还边古怪地看了李阳一眼。

        刚才何老电话里面已经问的很明白,这种红釉小碗是刚刚才被世人发现,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而且这种红釉小碗还是刚从南海打捞上来的一艘古代沉船中发现的。

        在那艘沉船里面一共有十八只同样的红釉小碗,只可惜其中有十七只都有了缺损,而其中六只红釉小碗已经完全破碎,真正完整的只有一只。

        那艘沉船的来历已经考察出一部分,是南宋当时一位海客的商船,这艘商船主要跑东南亚地区,有时候也会到印度那边,甚至到西洋。

        那红釉小碗在船上有印记,是这位海客为西方朋友特意准备的礼物,不料这艘商船发生了意外,最后沉没在南海,直到两天前才从海底打捞上来。除了那种红釉小碗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精美的瓷器,甚至有几种是现代从来没有见过的。

        按照目前的资料来看,这样的红釉小碗存世很有可能只有二十个,有十七个还都已经毁了,剩余的三个居然有两个到了李阳的手上,这李阳的运气连何老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所以才会那么古怪地看着他。

        过了一会,何老又大叹了一句:“若没有那艘沉船,恐怕就是我也不敢相信这对红釉小碗一定是宋代的,不过你这对红釉小碗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则需要慢慢地去考证。”

        李阳默默地点了点头,何老这句话的意思李阳很明白。这对红釉小碗开门是到宋了,但是宋元留下来的瓷器中,却从没有出现过这种高技术的红釉,以至于让大家都不敢相信,在没有绝对的证据之前,谁也不敢说这是宋代的瓷碗。

        李阳知道,红釉技术起源在宋代,按照现代的理解,宋代的红釉技术极不成熟,绝不可能烧出如此精美的红釉碗,李阳手上这对红釉碗,基本上快要达到了郎红釉的水平了。

        郎红釉清代康熙年间才出现,而且郎红釉代表着古代红釉技术的一个顶峰,又称‘牛血红’或者‘鸡血红’,目前存世的郎红釉也不多。

        可想而知,水平不符合,样式也不符合,还是从没出现过的奇异造型,这样的东西即使能看到代,可谁又敢去相信?也只有李阳这样用特殊能力准确断代的人才会毫不犹豫的买下这样的东西。

        “何老,要不这对红釉小碗就先和这月影灯一起放在您这,等它的来历全部弄清楚之后我在来拿。”

        李阳想了一会,抬头对何老说道,此时他已经明白,那个佟老板肯定是见到了这样的彩图才急忙来收这对小碗,毕竟沉船已经打捞上来了两天,一些有办法又有消息的人造就可以弄到沉船的图片资料了。

        “也好,老黄那家伙看到你这些东西的话估计又该蹦脚啦,哈哈。”

        何老想了一下,便大笑着答应了下来,老黄是何老的一个朋友,李阳直到很久才知道何老口中的这个老黄到底是什么身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