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创建和谐家园】笑得花枝乱颤,道:“行吧,小弟弟你有理,盐市米九毛五对吧?帮我送个五十斤。”
“好的,好的。”张爱国连忙答应了下来。
第一桩生意成了!
张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现在还是空闲时候,相信等到傍晚的时候,生意一定会不错的。
让他意外的是,即便下午空闲时候也不时有客人来买米,只能说这门面位置实在太好了。
“新开的店?三十斤!”
“哟,比另外两家便宜点,帮我店里送个两百斤米。”
“秤个十斤先吃吃看,好的话再开。”
张伟看着父母忙碌,结果还没到高峰期已经卖出去了四五百斤米了,这让他更加期待高峰期的时候了。
四点以后。
菜市场的人流量逐渐增多,生意渐渐步入了高峰,张伟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前来买米的人,这生意也太火爆了一点吧?
“便宜啊,秤个二十斤。”
“三十斤,不要送,我有车,快点。”
“省的往里走了,拿个一百斤。”
从下午四点到临近六点半左右,张伟家米店生意好的都排队了,当然也苦了他父母辛勤的忙碌。
尽管不打折了,张伟还是惊喜的发现,在菜市场里生意不是一般的好,从中午到晚上半天时间,已经足足卖出去一千二百斤,如果算上谢胖子的得有一千七百斤了,这都快比得上摆摊时一天的量了。
“想不到呀,半天就赚了230块,这半天都抵得上摆摊一天了。”程琳感慨。
“是呀,如果一天不得赚460块?”张爱国开玩笑道。
张伟也笑了起来,说道:“我们家不打折了,赚的肯定多了。”这半天赚的钱都快比得上摆摊时候一天的了。
一家人都忍不住开心,做生意的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三个人又讨论着晚上买点什么吃吃,赚钱了就要对自己好点,吃好住好穿好样样好!
……
富民小区,家中。
一家人围在桌子旁准备吃晚餐,张伟是个吃货,看到桌子上有排骨汤、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青椒炒肉以及熟菜牛肉片后,忍不住馋欲大动,拿着筷子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慢点,别噎着了,没人和你抢。”程琳道。
张伟把牛肉咽了下去,说道:“妈,我们家菜越来越多样化了,以后我非得吃成胖子不可。”前世里太瘦了,主要就是小时候营养不良,现在吃得好,长大了还真有可能变胖子,不过也无所谓了,先让舌头过瘾了再说。
“这也多亏了赚钱了呀。”张爱国喝着黄酒,感慨道:“没想到上午进了城管所,下午就租到门面赚钱了。”
张伟吃着饭,说道:“说起城管所,今天还多亏了杨爷爷帮忙,待会吃完饭我们买点东西去拜访感谢一下。”
如果不是经历城管事件,张伟家就算能租到门面也得一段时间后,就算租到门面了也没位置这么好,自然而然的也不可能赚这么多钱。
“对呀,只是我们买点什么送过去好?”程琳有些苦恼。
张爱国憋了半天,才冒出来一句:“人家当的官好像很大,如果买便宜的东西,恐怕拿不出手。”
张伟用排骨汤泡饭,随意道:“你们也说人家这么大的官了,肯定会洁身自好的,如果买太贵的东西送过去未必肯收,还不如随便买点水果什么。”
“拿的出手吗?”张爱国有些担忧,道:“要不买条中华再买瓶茅台?”
“你钱烧得慌啊!”程琳立刻反对,她就是省钱的性格。
张伟也跟着说道:“真的不用麻烦,他这么大的官估计中华茅台也不缺,还不如送点实在的,礼轻情意重。”其实他也看出来了,杨志峰不是那种贪官污吏,就算买中华茅台也不见得会收,与其浪费这个钱,还不如买点实在的送过去。
张爱国夫妻俩商量了一阵,始终觉得光是水果送不太出手。
看父母有点苦恼,张伟也懒得烦了,反正家里赚钱了,买茅台和中华就买呗,说道:“要不这样,水果买个一箱,中华茅台也买,不过我事先说明,如果送不出去你们别心疼钱。”
嗯,不差钱!
第30章 认亲戚
等到用过晚餐,张伟跟随着父母前去杨志峰家里。
好在父亲送米去过一次,大致还记得杨志峰家在哪,虽然找了一阵,最终还是顺利找到了。
夜色下,杨志峰家门口。
一家三口站在门口神态各异,张伟神情处之泰然,好像即将见到的杨志峰不是市里大佬,而是普通邻家老爷爷一样,这也多亏了后世信息大爆炸见识面太广,所以除非特别位高权重,否则他也不会动容。
抱着一小箱荔枝的程琳有些惶恐,而拎着烟酒的张爱国显得有些忐忑,在不知道杨志峰大官身份前,他们还没什么感觉,但现在忍不住有些敬畏。
咚咚咚。
张伟看父母还在犹豫,主动敲响了门。
里面传来了杨志峰的声音:“谁呀?等会儿,我马上来开门。”
“杨爷爷,是我和我爸妈。”张伟叫喊了起来。
吱嘎。
门开了,杨志峰像一个邻家老伯伯那样出现在众人面前,笑吟吟的摸了摸张伟的头,道:“这孩子。”他是发自内心喜欢张伟这个孩子,主要原因是程琳和张伟长得像他故去的妻子。
一般说来,像杨志峰这种级别的都住在市委大院里,可是他还是喜欢住自己家里,毕竟这里有他和已故妻子的回忆。
这也是他一再出手帮张伟家的原因。
“杨……叔。”张爱国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没有想到更好的称呼。
程琳也跟着叫了一声。
杨志峰脸上带着笑容:“来来来,进来坐。”
张伟跟着父母走了进去,程琳和张爱国对视了一眼,这才将东西放下。
“你们这是干嘛。”杨志峰看见送东西有些不满意地说道:“心意我领了,东西待会带回去。”
“叔,今天真的谢谢您。”张爱国有些紧张:“也没什么东西,一点小小的心意。”
“对对对,您就收下吧,否则我们睡觉都不安稳。”程琳跟着说道。
张伟打量着杨志峰家里的,房子不怎么大,估计最多也就七八十个平方,两室一厅,如果一家三口住可能会显得拥挤,但杨志峰似乎是一个人住的,那就绰绰有余了。
在大厅的最里面放着一张香案,两只蜡烛的中间一樽擦的干干净净的铜香炉,而在香炉的后方放着一张遗照,照片里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女子,面容和蔼可亲,只是张伟怎么看都有些眼熟,这女子和母亲长得有点像,和外婆就更像了,张伟自小就和母亲长得像,和这遗照上的女人倒有七分像。
“水果我收下了,烟酒拿回去。”杨志峰的态度很坚决。
看着父母有些尴尬,张伟回过神来,道:“爸妈,烟酒收起来吧。”他已经隐隐预感,遗照上的女人可能和自己家有关。
杨志峰给张伟家三人倒了茶,还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健力宝给张伟。
张伟一家人赶忙道谢。
杨志峰慈爱的看着张伟,轻声道:“听你们口音也是江北那块的人,老家哪里的?”
张伟喝了一口健力宝,这种饮料在后世已经看不见了,又一个时代物品,他接口说道:“杨爷爷,我们家是海通的。”
“哟,你们也是海通的?”杨志峰一下来了兴致:“海通哪的?”
张伟早察觉到了,一点也不惊奇,听这语气只是完全确认杨志峰也是海通人。
“海通民强乡的。”张爱国道。
杨志峰眼光更加闪亮,道:“那离我老家很近了。”
“不知道您老家哪的?”程琳道。
“就民强旁边的四乙镇,杨家村知道吧?”
“知道知道,我家还有个亲戚在那边呢。”程琳略有所思地说道:“我表姨就嫁到了那边。”
“你表姨叫什么,说不定我还认识呢!”杨志峰目光有些波动。
程琳想了一会:“好像叫周琴什么的,我也没见过,听我妈说的。”
“周琴梅?”杨志峰声音有点颤抖。
“对,就是这名。”程琳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还没出生她就嫁过去了,后来一家人搬走了,我也是偶然听我妈说到的。”
“你妈叫什么?”杨志峰死死的盯着程琳。
张伟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个姨婆婆,不过他已经非常确定了,遗照上的女人很有可能就是周琴梅,也就是他的姨婆婆。
“杨爷爷,我外婆叫周琴兰。”这个张伟知道。
“想不到啊!”杨志峰长长的吐了口气:“小伟啊,你前两天叫我爷爷也没错,我那去世的老太婆和你外婆是堂姐妹。”
“啊?”张爱国夫妇都惊讶了起来。
张伟倒是先前有了猜测,所以并没有惊讶什么,只是感觉有点古怪,经历过城管事件,居然找到了一个当大官的亲戚,最关键的是这个亲戚关系还不算远,算得上五服之内。
杨志峰慢慢的解释了起来,几十年前他结了婚就来上海工作了,一家人就离开了故土,再加上他父母去世的早,家里也没什么亲戚了,所以也很少回老家了。
周琴梅活着的时候,逢年过节还偶尔会回去一下,只是杨志峰公务繁忙很少回去,就连张伟的舅姥爷的银行行长还是杨志峰帮忙坐上去的。
“老太婆去世的时候,我不想劳师动众,就喊了她几个兄弟姐妹,怪不得没见过你们。”杨志峰感叹着。
“怪不得有一年我妈来了上海,我当时刚嫁出去,也没跟着来。”程琳道。
张伟这才明白为什么没见过这个姨婆婆一家了,原来她去世的时候自己还没出生呢!
“不怪你们,当时也是我不好,小辈里谁也没喊。”杨志峰摆摆手说道,其实并不是他不想喊,而是他不想让小辈们知道有他这么个当大官的亲戚,当初张伟的舅姥爷求到他的时候,他也很想拒绝,可是都一家人,他根本没法拒绝啊。
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员,杨志峰最怕的就是家里亲戚求过来,心里不想帮,可不帮又不行,这才没有让小辈们过来奔丧。
认了亲以后,张伟一家人和杨志峰生疏感消散了不少,说说笑笑很快就一个小时过去了。
杨志峰突然说道:“小伟上学了吗?”
“姨姥爷,我还没上学,年纪不够才五周岁呢!”张伟回答道。
“五周岁够了,先从幼儿园上起,这些天我帮你们问问,就在这附近幼儿园上学吧。”杨志峰道。
张伟虽然不想上幼儿园,但总不能拂了姨姥爷好意,只好道:“谢谢姨姥爷。”
张爱国夫妇也连忙道谢。
“很晚了,我们就不打扰您休息了。”张爱国道。
杨志峰也没有挽留,站起身来把一家人送到门口:“你们呐,有空多过来坐坐。”
“好的,姨姥爷。”张伟立刻答应了下来,能和这个姨姥爷增加感情,他是一点也不拒绝的。
张爱国夫妇也应声答应,只是他们不敢信以为真,毕竟人家这么大的官摆在那。
谁知杨志峰是真心的:“这个礼拜天我有空,到时你们一家三口过来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