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3章 青花碗藏宝钱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3章 青花碗藏宝钱
感觉到身后有双眼睛在盯着,沐蓉下意识地转身她看到了关毅的头转向那一瞬间的动作!
人长得倒挺干净帅气的,就是长了一双贼眼!看到关毅的面前放着一只碗,沐蓉走过去看了一眼。
后接底!
哼,这人还玩假货?
沐蓉对关毅的观感更差了。
不过此时关毅的两只眼睛盯着面前的这只碗一动不动了!
刚刚第一次看到这碗的透视效果还有点模糊,可现在却是非常清楚的。这只碗底藏着一枚古币。
西夏贞观宝钱!
看到那四个清晰可见的异形字,关毅惊呆了。
他记得很清楚,嘉德秋拍成交过一枚,品相比较差的,卖了11万,这枚品相如此完整,至少也得要20万吧
这碗底是货真价实的明代官窑,钱币藏在这里面肯定是烧造瓷器的时候藏进去的。明嘉靖年间这枚古币就被人藏得如此隐秘,更是可见其的珍贵程度了。
这碗里有钱的事情要不要告诉老夏呢?关毅有些犹豫了。
就在关毅犹豫的时候,闵嘉元已经和夏建谈妥了委托拍卖的协议。
“小关,今天还是要谢谢你咦?”闵嘉元走过来对关毅道谢的时候,看了一眼关毅手中捧着的碗。
他接过那碗仔细一瞧,摇了摇头说道:“小关,这东西你从哪里收来的?后接底的冲头货啊!”
听到这话,关毅讪讪地笑了笑道:“朋友送的!”
听说是人家送的,闵嘉元也就不说什么了。
一旁的夏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表情。
这东西是真是假,他在这行做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这玩意儿就是他在地摊上花五十块钱买来的,也就只值一个碗底的钱,本来就是糊弄关毅这傻小子的,闵嘉元一语道破,幸好关毅没说是他送的,否则就要出丑了。
他们离开闵家后,夏建准备上自己的车
“老夏,我明天什么时候去上班啊?”关毅想到刚刚夏建答应他的事情随即问了一声。
听到关毅的问话,夏建阴沉着脸说道:“小关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这暴脾气,砸东西【创建和谐家园】的毛病可不好,这事情魏可达肯定会四处去说,在这行你恐怕是没法干了!”
关毅看着夏建的眼神越来越冷,他可是亲口答应的,可一转眼又反悔了,这不是卸磨杀驴又是什么?
想到夏建还答应了五千块钱的介绍费,他又问了一声:“那这单业务的介绍费呢?”
“介绍费?小关,这介绍费我们公司可没办法报销的。你手里这碗虽说是后接底的,这碗底也值点钱就抵给你作为介绍费吧!”夏建看了一眼关毅,开着车直接就走了
关毅算是彻底明白了,自己是被夏建耍了!
人心险恶!
两年多顺风顺水的经历,一直都让他蒙蔽了双眼。席小芹的爱慕虚荣、魏可达的笑里藏刀、夏建的阴阳双面这一切都真实的给关毅上了一堂人生成长课。
攥着手中的那个破碗,关毅的脸上一脸肃然,他将那碗高高的举过头顶
“啪”地一声,这只“真假难辨”的碗犹如关毅过去的人生一样摔得粉碎。从碎瓷片中捡起那枚铜钱。关毅走出了小区,打了一辆车径直往城隍庙方向去了。
城隍庙是海州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清两代城隍庙的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了近五十亩。
清末时此地香火鼎盛,海州开埠后城隍庙及其周围地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到城隍庙可以购买许多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一些日用小商品。
如今的老城隍庙市场成了海州一个集旅游购物的购物商城。市场内道路较窄,建筑多建造于1911年以前,极具浓郁的华夏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顾客熙熙攘攘,保持着华夏古老的城镇街市风貌。
城隍庙的西北角是著名的古玩一条街,以之字形“北市老街”为核心向周边扩散。和其他地方比起来,这里的人就更多了,除了街道两边的店铺,在街市中央还有好多临时摆着的地摊。
平时没事的时候,关毅喜欢到这边走走,在那些“包袱铺”上转转看看。也只有这里的东西便宜,他能买得起。不过地摊上的东西,他还是很少买,因为假货居多。
今天他来这里的时候,已经临近下午四点多了,时间上不允许他闲逛。他四下望了望,看到一间挂着“汇泉斋”的铺面,这店铺门口挂着一个刀币的模型。
关毅径直跨进了店铺高高的门槛。这店铺的装修挺雅致的,按照古代钱庄的布局,柜台上是木质栅栏。左边一排柜子的玻璃柜台下面摆着各种钱币。
他看了看柜子里的东西之后,开口问道:“请问你们这里收铜钱吗?”
原本对他还露出一张笑脸的小伙计,听到这句话之后,立刻耷拉下了脸,指了指对面说道:“找老板!”
说完后,他就自顾自地继续玩了手机。
在对面布置了一个喝茶的地方,这是接待贵宾奉茶谈生意的客堂。桌椅板凳都是仿古的红木家具,一个老者坐在椅子上正在看着一只红木盒子,盒子里放着一些珍品古币。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侍立在侧,样子甚是恭敬。
“劳驾请问,哪位是老板”关毅上前问道。
中年人转头朝关毅看了一眼,问道:“我就是!您有什么事?”
“你们这儿收铜钱吗?”关毅又问了一遍。
老板一脸不耐烦地说道:“二十块一斤,找那边的小伙子!”
关毅还没来得及说自己有枚珍品古币,老板就转头不理他了。看到这老板伙计接二连三的把生意往外推,关毅心里也有些不舒服,摇了摇头走出了汇泉斋。
正准备另外找地方,刚走了几步,一个摊位吸引住了他。
第4章 貌似是“局”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4章 貌似是“局”
摊主是个三十不到的男人,短发寸头,一脸的胡茬看上去很是憔悴,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迷彩服。面前的报纸上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旧货。
关毅粗略扫了一眼之后,立刻蹲了下来。
这堆旧货中有十几枚铜钱,大多都是些不怎么值钱的康熙通宝之类的,而且品相也差。但其中一枚覆盖着一层黄土,看不清字迹,这土坷垃下面,关毅却发现了一层浓浓的宝光。
又是一枚古钱!
“大哥,这些钱怎么卖?”关毅问了一声。
那汉子看了关毅一眼平静地说道:“五百块钱一个!”
这价格有点高的离谱了!
关毅正准备杀杀价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了一封求助信摆在男人的摊位上。
这是个退伍兵,他女儿得了骨癌在医院里等着手术费仔细的看着这封求助信,关毅又动了恻隐之心。
虽然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用这类悲惨故事骗取慈善捐款,这些事也经常在报上看到。但关毅只要碰上,不管真假总会给一点钱的。
何况这个汉子虽然写了求助信,但他却只是卖东西。有路人送钱给他,他都一概拒绝的。
想到这里关毅就想帮他一把。
他伸手将那枚满是土的铜钱拿起来,放在手里搓了搓。那些土应声落地
“大哥!你女儿治病还差多少啊?”关毅拿着那枚铜钱微笑着问道。
汉子被他这问题问得一怔,纳闷地说道:“15万,怎么了?”
关毅笑了笑说道:“大哥啊!你这是把个金元宝当垃圾给卖了啊!你看看这枚铜钱这是大泉五千啊!”
大泉五千,三国时期吴国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所铸的大钱。篆书“大泉五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五千。这是继王莽“六泉十布”之后最大的虚值钱。
“大泉五千传世极少,被称为华夏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至今罕有发现,我记得前年的南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曾经出现过一枚,当时是以港币估价35万成交的。”关毅给那汉子介绍了一下这大泉五千的由来和价值,笑着调侃道,“你如果真的把它五百块钱卖了,那可就亏大了哦!”
关毅的话引来很多旁观者,这些人将信将疑地看着他们俩如果这铜钱这么值钱,关毅干嘛不捡个漏啊!
别又是一个设局的团伙吧?
一般古玩行里的“局”,就有这么一种套路,一个傻汉子卖东西,来个客人发现“宝贝”,开始夸宝还应该有一个假冒的“专家”出来印证一下真伪的。
就在这时,那个套路中的“专家”果然出场了!
一位穿着对襟中装的老者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给我看看行吗?”
那汉子一直把那枚大泉五千攥在手心里,好像攥着自己女儿的命一样。
他警惕地看了一眼这白发苍苍的老者,将钱递了过去。
“呵!还真是大泉五千品相还不错,包在这土坷垃里倒是相当于刚刚出土的了。三十万,我要了!”
老头这话和那些诈骗套路完全一样。
旁观者中有人已经打定了主意,万一有人要上当,立刻叫市场管理人员过来!
老头说完这话之后,伸手一摸口袋,没带钱
套路演到这里就该找旁人帮忙了。
“老爷子,要我帮忙吗?”
汇泉斋的金老板?
在这里摆摊的、常来逛的都认识他自然不会是这些骗子的搭档。
立刻有人提醒道:“金老板当心!”
没想到金老板哈哈一笑道:“沐老说这是真的,那就百分之百是真的了!”
金老板说出沐老的名号,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但有些人却很是震惊沐老爷子,本名沐笙,据说祖上是滇王沐英的后人。他十二岁进入古玩行,在这行里整整干了七十个年头,这可是不折不扣的老行尊了。
有了金老板的背书,加上沐老爷子的认可,这枚价值三十万的大泉五千的身价也已经非常确定了。
人们在赞叹那汉子的运气时,更是对关毅的仗义和不贪心感到由衷的敬佩。
沐老爷子也是以这样的目光看着关毅的。
见到了好东西,老爷子自然是不会放过的。可这没带钱倒是个问题他想了想就对那汉子说道:“你跟我去那店里等一会儿,我让家里人送钱过来。”
那汉子点了点头正准备跟着去,可又停住了脚步回头对关毅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
汉子这声感谢发自内心,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可就是硬撑着没让它们流下来。
看着他们走进了汇泉斋,关毅心中一动。
一客不烦二主!
兜里这枚西夏贞观宝钱索性也卖给这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