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超级能源强国_精校版by:志鸟村》-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苏城同样忙的脚不沾地。

        他不仅要协调私企老板之间的关系,还要应对国企。

        管道、塑料、蓬头等等,都被各种筷子拨来拨去。这是他特意留下来的一点残汤,真要是和小工程队竞争,那些结构臃肿,福利多多的国企,又哪能活得下来。

        舒浩也弄到了30个淋浴器的份额。

        每份赚到50块钱,就比他一年的薪水高了。见到苏城的时候,他满身都是灰尘的道:“我准备做一年时间,一年以后,要是不行的话,我就回厂里去。”

        苏城知道,他回不去的。

        80年代是个黄金的年代,只要有一个开头,很少有做不下去。舒浩又年轻又有技术,经过一年时间的历练,恐怕很难再适应国企的老迈。

        而且,到那个时候,国企的开工不足,也无法提供舒浩所需的岗位了。

        ……

      第二十三章 明星工程

        孤东地区的基础五小,进展极快。

        大约两个月时间,工程差不多就进入了尾声。此时,也到了计划处众人最紧张的时间。

        因为要评断工程质量了。

        在评断之前,工程质量的缺陷属于工程队,而在评断之后,工程质量的缺陷将属于计划处。

        坐冷板凳的时候,计划处诸人就没考虑这等风险——不曾拥有,又何谈失去。

        如今,情况则大不相同了。无论是三科的小齐老冯,还是尚军处长,都尝到了久违的权力味道,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担心失去了。

        “小苏,你看,咱们真的得在上面签字?”尚军望着面前的一叠合同,很不情愿。

        “您放心签吧。”苏城笑着坐在尚处长对面。

        “我是担心那些私企的家伙一心赚钱,万一骗了咱们,让建筑指挥部的人找到把柄,那就麻烦了。唉,其实,咱们当时找他们就好了……他们自己做的活,总不能找自己的麻烦。”

        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有这桩好处,苏城嗤了声,道:“找他们,现在连10个基础五小都做不完。这样吧,我把他们带上。”

        “怎么带上?”

        “要是把基础五小搞成什么……政治任务,那就算出了什么事,他们也只能帮忙掩盖,不能找麻烦揭盖子了,对不对?这年月,还是讲究官官相护的吧。”

        尚处长呵呵的笑了起来,却道:“怎么说话呢。不过,是不是政治任务,咱们说了不算。林书记愿意出面?”

        苏城摇摇头,道:“不必,我们把基础五小做成政治明星,上面保护都来不及,又怎会容他们破坏。”

        政治明星是每个官员都期望的事儿,连日来的接触,已经让尚处长很相信他了,一下子兴奋了道:“好,你放心去做,我们全力支持。”

        第二天。苏城带着出差任务,直奔济南而去。循着记忆,找到了两年前毕业,目前在《大众日报》工作的学长崔红国。

        《大众日报》是山东省委的机关报,总共八版。能在上面占一截豆腐块,可以说是本地官场人的梦想。许多火箭干部,就是先在这里露脸被省领导看中,才蹭蹭的往上升的。

        报社内的记者编辑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苏城在楼内见到崔红国的时候,周遭诸人皆是一副行色匆匆鼻梁朝上的姿态。

        这时候,正是媒体最风光的年代。宽松的国内环境,开放的精神,最重要的是不断提高的销售数量——在民众最渴望知识的时候,报纸和杂志是他们最容易获得信息的渠道。电视的普及还要好几年,然后才是网络。自那以后,地方报纸就每况愈下了。

        崔红国依旧带着些学校的气息,见到苏城亲切的叫他“苏才子”,听了他的要求,稍显为难的道:“我们已经报导过一次基础五小了,这要是再报导一次,怕是总编那里很难通过。这样吧,我帮你问一问。能不能成,还不好说。”

        正说着,里面有个女人跑了出来,喊道:“小崔,赶快准备一下,到火车站,迎接外宾。”

        “哪里来的外宾?”

        “美国的,小苑和小李都不在。”女人说着又补了一句,道:“人家是从北京过来的,身边有翻译,你跟着就行了。”

        崔红国应了,对苏城苦笑道:“你看看,现在的人都觉得大学生无所不能,我都快成国际部的了。早知道,我就在学校好好学外语了。”

        苏城拍拍手,笑道:“你先去忙吧,等闲下来,我再找你。”

        “得,我送你下去。”崔红国一边道歉,一边将苏城送到楼下,正考虑着是坐公交车还是出租车,却见苏城掏出把钥匙,跳进了一辆吉普内。

        崔红国瞪大了眼睛,道:“好家伙,你竟然有车了?油田就这么有钱?怪不得你连中央部委都不呆,一门心思的下基层……咱们几届学生里,你可要做头把交椅了。”

        “古代那些京官儿,也羡慕坐轿子的外省官,但要他们去外省,又不愿意了。”苏城笑着拍拍座椅,道:“要不要我送你一程?”

        “那就太好了。你稍等一下,叫我们的摄像记者一起。”崔红国就站在楼下,高声喊了起来。

        两分钟后,抱着照相机盒子的王耀武就跑了下来。

        “出发了。”苏城一脚油门下去,吉普车便无规则的甩动着尾巴飙了出去。

        这个动作,令崔红国和王耀武迅速担心起来。

        他们的担心是正确的。

        没有驾驶证的苏城,一会儿左歪,一会儿右歪,速度也是又快又慢。但他本人是感受不到的,因为当车左歪的时候,他人也在左歪,当车加速的时候,他也在前倾。

        所谓的人车合一,大约就是这种颠簸程度。

        至于崔红国和王耀武,早就脸色黑青,双眼无神了。

        车停,崔红国第一时间跳出吉普,守着路边的大树,哇啦哇啦的倾泻。

        王耀武动作慢了一些,只能趴在地上,面对小树浇灌人家不一定想要的肥料。

        苏城长叹一声,心想,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坐车太少,坐一会儿就不行了,好像最近蹭坐的几个人,都有晕车的毛病。

        ……

        火车站的外宾团浩浩荡荡。

        崔红国和王耀武见人都出来了,一抹嘴也冲了上去,苏城好奇的跟在后面。

        在没有好莱坞电影、美剧和【创建和谐家园】的世界里,有段日子没见金发碧眼的帅哥和美女了,也怪想的。

        外宾团周围也有警察保卫,但围观的普通人更多,大家都是站远了指指点点,苏城也找到个好位置,踮脚远眺,并对旁边的煎饼师傅道:“麻烦您嘞,给我做个,酱多料多辣椒多。”

        “没问题。”煎饼师傅利落的举起面勺,在油桶做的锅上浇出个饼来,又摊上一只鸡蛋。

        看那鸡蛋粗壮的个头,苏城好一阵感慨,如今的人,真是实诚啊。

        “8毛钱,你拿好了。”

        苏城找了硬币给他,旁边的人却听见了他们的对话,道:“现在的物价,真是一天一个样,前两年还是5毛钱的杂粮煎饼,现在成8毛了,真要活不下去了。”

        他们感受到的,大约是去年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不过,再过一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还等着呢。

        煎饼师傅笑笑,道:“如今鸡蛋都要4块钱了,要说还是人家老外好,住友谊宾馆。”

        苏城听见了,鬼使神差的向友谊宾馆去了。他能报销差旅费,住个好房间,至多自己添一点而已。

        他的吉普速度快,虽然晚走了一步,但还是与外宾团遇到了一起。

        由于是开着吉普的关系,外围的几名干部并未拦他,直到苏城打开热腾腾的纸袋,掏出煎饼叼在嘴里为止。

        旋转玻璃门前,苏城在无数人的注目下,咬着煎饼与外宾一起站了进去。

        ……

      第二十四章 自由人

        “你好。”抹着厚厚头油的乔治,向苏城打了声招呼。

        自从来到中国,他见过严肃板正的中国男人、严肃板正的中国女人、严肃板正的中国小孩,唯独没有见过满不在乎的中国人。

        苏城自如的表情和动作,并非是装出来的,这让乔治很有好感。中国正式场合的礼仪很不错,但永远生活在正式场合就是悲哀了。

        苏城抬起头来,向他笑了笑,指指自己的煎饼,用英语道:“一路开车过来的,早饭都没吃,饿了。”

        听他一下子吐出这么长串的英文,而且包含开车这种熟悉的事情,乔治高兴极了,马上英语开口道:“这是你们的小吃吧?我吃到了很多味道纯正的面包,但还没有机会尝试本地食物。”

        国内官员,向来是要让外商宾至如归的。在他们眼中,国内的美食实在不值一提,远不如提供对方熟悉的西式餐点。

        苏城笑笑,道:“门外就有卖各种小吃,你也可以打电话叫客房服务。”

        他在大学里的英语普普通通,属于非天才、但尚算刻苦的孩子。不过,这一世的北大苏城,却是个记忆天才,脑袋里装了近2万的词语,某些专业词汇生僻而无聊。

        当然,与乔治交谈的思维模式是后世的,苏城习惯性使用的语法也是后世的。

        两者相加,倒是让他的英语水平跃升了一个层次。

        乔治则因为能够正常谈话而高兴,翻译毕竟是翻译,又有外事纪律,很是无聊。另外,她使用的词汇极其怪异,很多都是冷战开始前的老词,听起来有老电影的感觉。

        几位领导面面相觑,又不好在外宾面前发作,直到苏城去办房间手续的时候,才有人向服务员使眼色。

        于是,服务员机警的对苏城道:“不好意思,我们已经没有空房间了。”

        “真的没有了?”苏城也看到了领导的眼色。不过,他是石油系统的,根本不用理睬本地官员。

        “苏城,怎么了?”乔治突然开口询问,他见苏城眉头紧皱,以为是自己惹出了麻烦。在中国的一周时间里,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了。

        苏城耸耸肩,道:“他们说没有房间了。”

        “怎么会,我那一层楼,就有好几个房间空着。”乔治对着旁边的省委官员说。

        后者无奈解释道:“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没有在那层安排人。”

        “我相信中国是个非常安全的国家,中国人也是友好善良的,不需要特意为我准备什么。既然没有房间了,就让苏城先生住在我层吧。”乔治呆了几天,套话说的无比熟练,又问苏城:“可以吗?”

        “没问题,多谢几位了。”苏城再次递上介绍信。

        在某人的示意下,服务员总算是办理了登记入住的手续。

        苏城向陪同的官员眨眨眼,继续笑对乔治,问道:“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吗?”

        如果说刚开始,他只是无意遇到这个老外,闲聊两句兼测试英语水平的话,熟悉之后,他就有意亲近了。

        这年月,中国依旧有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很多事情自己办,难如登天,通过外国友人,简单的像是放屁。认识一个海外亲戚,或者有位外国朋友,是极方便的事。

        乔治也有聊天的兴致,笑道:“他们都去考察工厂了,我们生产和进口化工产品,主要是各种油,以及乙烯丙烯等等。”

        “那我们是同行。哦,忘了介绍,我在胜利油田工作,是一个大型的采油炼油企业,我们生产原油、粗柴油、润滑油等等,丙烷乙烯等也有涉及……”说这些话的时候,苏城有意带上几个化工的专有名词,以证明自己的确是行内人。

        这些都是他上学时用过的。

        乔治果然眼前一亮,他原本就是来探路的,此时马上道:“我已经去过你们的大庆油田了,这次确有去胜利油田的意向,你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吗?”

        “当然。”

        两人问答间,就说了起来。

        乔治所在的公司是化工产品进口大户,每年都从中国市场采购大量的原油、乙烯等石化产品。他这次来中国,就是出于考察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他们一向是通过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进行购买和销售的。但这种做法,明显透明性不够。

        自从离开北京,乔治在火车上就在思考,如何能够更多的接触当地人和当地的企业。

        苏城正好送上门来。

        对乔治来说,聊天是什么成本的,要是能因此多了解一点中国,那可是再好不过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5: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