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超级能源强国_精校版by:志鸟村》-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回到宿舍已是天黑,苏城没着急睡觉,而是将笔记本拿了出来,一边整理一边思考,并将做事的步骤给记录下来。

        他的优势在于熟知未来的走向,清楚哪些手段是可用的,哪些手段是没前途的,只要不犯错误,手段自然可以激烈一点。苏城并不需要像同时代人那样,瞻前顾后,相反,勇往直前,提高自己,才是适应时代的最好方法。

        “砰砰”

        宿舍的脆门在夜晚尤其响。

        苏城犹豫了一下,收好笔记本,打开了门。

        “苏科长,您好。”这是个有点秃顶的老男人,手里提着两瓶酒和两条烟,正是用来攻陷处级以下干部的绝好武器。

        “您是哪位。”苏城站在门口,并没有让他进去的意思。

        “鄙人王学兵,是市管道阀门厂的。王学明是我三弟。”老男人侧了侧身,似乎想要钻进门里。

        “哦?什么事。”苏城依旧堵住那里,没有让他进去的意思。

        “这个,我们到里面谈吧。”

        苏城坚定摇头,道:“不好意思,今天不太方便,有事就在这里说吧。”

        他住的是机关宿舍,放两瓶酒和两条烟进去,明天不等上班,所有人都会听说了。

        “这个……”王学兵有点傻眼。他原本以为苏城会提起今天付钱的事,他特意让三弟付钱,自己来拜访,就是避免对方拿钱打发了自己。按照他的想法,苏城收了他的好处,怎么也应该露点笑脸,让他进门吧。

        然而,苏城不仅没有把百多块钱的一顿饭放在眼里,而且秉承21世纪干部的优良传统,绝不会因为吃了你的一顿饭,就给你办事。

        他对王学兵淡淡的一笑,道:“你要是有什么事,明天一早到我办公室说吧。我要先休息了。”

        “苏科长,我们厂是非常有诚意的。”王学兵咬咬牙,将一个红包从门里塞了进去。

        红包很厚,怕有一百张。不过,现在的第四版人民币刚发行,人们习惯的最大面额钞票,仍是10元的。100张十元钞就想换到一个大工程,只能说这个时代的干部很朴实。

        “你弄错了。”苏城这次直接转身关门了。

        王学兵用钱挡在门上,又掏出一个红包,重重的道:“苏科,我现在能展示的诚意只有这些,但我们是非常有诚意的厂子,只要您给我们的留一线机会。”

        苏城低头看看他的红包,笑了笑,“嘭”的一声关上了门。

        王老板想了很久,也没弄明白他那笑容的意思。

        总不能是白吃一餐饭就笑了吧。

        王学兵只是第一个来公关的企业主、随着基础五小的细节曝光,越来越多的人回过味来。他们看中的不仅是孤东指挥部的这点业务,而是放眼全油田的。因为林副书记在会上说的非常清楚,孤东指挥部仅仅是基础五小的试点。

        孤东指挥部有30多个井站,另有计量站、配水间,转接站、变电所和注水站等等,五小的数量将在50套左右,建筑面积过万,工程规模足以让好几家小公司吃饱。全油田则有数个指挥部,近200个井站,已是好大一块蛋糕。

        接下来几天,不断的有人来拜访苏城。

        这个年代,正是走后门向贿赂转型期。一些老派的人物,还以烟酒开道,请客为辅。某些私人老板则比较有“闯劲”,丢下一叠钱就跑的已经出现。

        连续遇到两位有闯劲的老板,苏城只得关门闭户,找上林永贵。

        见面后,林永贵就哈哈大笑道:“是不是不堪其扰?”

        “您知道?”苏城接着又惊讶的道:“他们也来找你了?”

        “百来万的业务,他们找我做什么。”林永贵摇摇头,笑道:“倒是我听说,你根本不让送礼的人进门?这样可不好,人家会说你跋扈。”

        苏城半真半假的笑道:“我不怕得罪人,但不想连累您。不管怎么说,我住机关宿舍,送礼的人来来往往,总是影响不好。”

        “嗯,这种跋扈是好事。”林书记挺高兴的,问道:“那你考虑好,怎么推行了没有?先说好,各个部门的关系,要你自己去协调,建设的速度还不能太慢,最晚在结冰前,要把工程做完,让工人们过一个暖冬。”

        他说的部门关系,其实就是建筑部门的关系。在这个时代,国企的建筑队是非常牛的。并非苏城拿钱出来,他们就按时干活。相反,必须先将钱划到建设指挥部的账上,他们才会安排工程。这里面,如果派的人多了,自然工程速度快,派的人少了,自然速度慢。如何掌握,全看关系。

        苏城是做惯了消费者的人,很不习惯他们的做法,直说道:“我觉得,如果用咱们建设指挥部的工程队,请请客吃吃饭,总还是能够完成。但要想做的快,做的好,不能靠他们。”

        “哦?”

        “我们将项目分包成一个个小项目,然后找外面的小工程队,各地同时开工……外面的小工程队虽然弱,但只要有做建筑的经验,就总有一些熟悉和擅长的部分,例如做过厕所的就做厕所,做过澡堂的就做澡堂,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要求他们包揽所有的工程,甚至不要求他们包揽某一个井站的工程……”

        林永贵打断他道:“这样肯定是快了,但质量如何保证?管理怎么做?”

        “做不好不给钱。”苏城干净利落的回答。

        “你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林永贵点点手指,沉吟了一下,道:“这样一来,你的责任可就大了,嗯,去做吧。”

        苏城告辞离开。

        他知道,林永贵是希望他以传统方式解决问题的,这也是官员们所认为的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方式。

        但苏城不想就这样妥协。

        他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让老刘开着吉普,将其送到党委宣传部,找了上次见过的干部高忠,请他协调广告。

        “竞标!”看到题目,这位干部犯傻了:“何必呢,人情是自己的……”

        他后半句没说:成本是国家的。

        竞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货色了,政府时不时作秀一把,公务车辆采购,重型机械的购买,成套工厂的建设……但那多是针对国外企业的,国企内部生产活动中,竞标就极少出现了。

        苏城却无所谓。有些人,得罪也就得罪了。

        干部劝说了他一会儿,见苏城坚持,最后还是盖了章。只有经过了宣传部门的批准,广告费用才能走账。

        苏城投桃报李,当着他的面,写了七八封信,寄到不同的报社和杂志社,请同学和学长帮忙刊登广告。

        这些都是苏城的媒体资源,宣传部若是想用,就可以通过苏城来沟通。

        87年的大学生之所以幸福,就在于前几届学长的付出。恢复高考后的那些学生,不仅做了教育探索的试验品,而且要自己努力拼搏,为大学生正名。

        正是有这批人的闪耀,才有了80年代对大学生的推崇。

        享受这些成果的,正是之后的几届学生。就是现在,学长们好不容易坐到了舒服椅子上,还自觉有照顾学弟学妹的职责。

        三天后,大幅的招标广告就放了出来。

        就像是这个时代的名片一样,苏城在半版报纸上,将竞标流程和内容,详详细细的给列了出来,没有任何的花哨,只是密密麻麻麻的字。

        38个基础五小,生生被他分成了190项工程。每个厕所,每个洗澡间都是单独的一标,且根据井站的需要,做出不同要求。

        这里面的要求,靠的就是计划处全体的努力了。

        整个冷衙门,三个科室20余号人,经年累月的看报纸,终究是有看烦的时候,尚处长一声令下,大家就自愿奔赴各井站。

        两人一组对井站进行全面分析,一个星期下来,38个基础五小就有了详细方案的配合。

        未来,检查工作也将由他们来负责。

        光是这份权力,就让众人心潮澎湃。

        尚处长捧着《大众日报》,眼圈红润,道:“咱们计划处,终于开始做计划了。”

        更多的人,则紧盯着电话机,耳朵直竖着,等人拨号进来。

        ……

      第二十二章 标的

        叮铃铃。

        叮铃铃。

        往日嘈杂的电话【创建和谐家园】仿佛也变的优雅起来了。

        小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拿起电话,用前所未有的客气道:“您好,这里是孤东计划处。”

        “你们,不是政府机关吗?”电话那头的男人饱含着不信任。

        “是政府机关。我们隶属于胜利油田指挥部孤东指挥部。”

        “不可能,政府机关会说你好?唉,挂靠就挂靠呗,咱们谈事。”男人很大度的说:“你们是不是弄了一个广告在报上……”

        老冯用我早说过的眼神望着苏城。

        后者无奈的蒙上眼。他想要服务于人民,孰料改组前的胜利油田是正儿八经的政府机构,各个直属部门是板正的机关单位,计划处的大部分人顶的都是行政人员的名头。

        这样的牌子,咋能说“你好”呢?

        “好的,你要投注27标是吗?第12,16,17,18,25……119……是的,我记下来了。好的,到时候来东营就可以了,具体地点和时间我们会专门通知,并在报纸上发布广告的。是的,放心吧……”小齐放下电话,高声道:“青岛人就是有钱,好家伙,27标。”

        “我刚才是33标。”另一个小伙子按住了话筒。

        须臾,又一部电话叮叮作响。

        留在广告上的三部电话,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1987年正是中国第二次下海狂潮,所谓“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苏城拆分出来的小项目,正好适合资本不多的小型企业。

        下午,每标3人的基本要求业已完成。电话仍在不间断的打进来,一些是才看到报纸的人,更多则是从朋友那里得到消息。

        对于私人工程队来说,胜利油田是个庞大无可企及的山峰。

        哪怕是它们的厕所,也应该是高耸入云的。

        亟待破冰的民营资本,老早就有着进入国企地盘的愿望,像是胜利油田这种占据着一个城市的家伙,更是他们希望啃食的对象。

        苏城不介意他们啃食。

        给私人小老板喝汤,还是给国企硕鼠吃肉,他的选择是很明确的。

        林永贵也被招标的热闹情景给打动了。

        他并非不知国企建筑队的弊病,但却想不出办法来解决。苏城的招标,让他大为惊讶。

        首先,将38个基础五小拆成190个标的,就是一个创举。【创建和谐家园】机关,还习惯进行统一招标,这虽然有集中采购的优势,但经过官僚习气的冲击,最终能剩下的,也就是省时省力了。

        其次,苏城的品质管理简单有效。以两人为单位,且交换巡检的制度,要比责任人制度好用的多,后者被银弹攻陷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

        林永贵不知道,现在并不热门的招标方式,在经过20年的改进发酵后,会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花钱手段。苏城仅仅是提取了一些片段,也足敷使用。

        毕竟,他用的原本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式招标。

        林永贵的位置决定了他不能轻易做出决定,所以只是默默的观察着苏城的实验,心里的评价却慢慢的改变。

        签订了厚厚的合同后,以私企为主的工程队开工了。

        由于招标的关系,每个标的价格都会有所区别,要求亦略有变化,唯一不同的是,非常短的时间要求。

        一周、10天、25天等等,是常见的单位,45天几乎就是最大的数字……

        比起国企建筑队而言,他们快了岂止三五倍。

        建筑每天都在变化,不仅是孤东指挥部,其他几个地区的采油厂,也眼热不已。

        干净的厕所,舒服的热水澡,方便的篮球场和乒乓球桌,这些平时只在厂部有的东西,井站就有,等于一下子迈进了90年代,说不定是21世纪。

        也因此,许多采油工下班后,就围在建筑队跟前,递烟送水帮忙,指望着工程完成。

        苏城同样忙的脚不沾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