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超级电力强国_校对版by:给您添蘑菇啦》-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家这才发现,原来总工也来看热闹了,心下不觉有些尴尬,被发现偷懒来这里看戏了,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心中更多的还是震惊。

        张逸夫真的答对了,他真的把整个资料室……都背下来了。

        “啪。”邱凌手中资料掉在地上,他依然抱有最后一丝希望,面色空洞地指着张逸夫问道,“简式磨煤机……你还没有说……”

        “国产,上海重型机器厂-HP583。”

        “磨煤电耗……”

        “27千瓦时每吨。”

        “转速……”

        “15-25圈每分钟,可调节。”

        “……”

        邱凌彻底死心了,他甚至没有拿起地上的资料来对照。

        牛小壮哼了一声,走上前来:“邱科长,还有要问的么?”

        邱凌长吁一声,事到如今,这个结果,已经无可辩驳了。

        “张逸夫搬回办公室吧。”他无力地抬了抬手,就此低着头穿过人群,径自顺着走廊飘飘悠悠地回到了办公室。

        就此,高下立分!

        这不仅仅是争取了一个办公室,一个自由那么简单,张逸夫已经在所有人面前展现了孰强孰弱。无论是在气势还是与今后的交流上,他都不用再顾及这个名义上的领导了。

        而邱凌,掩面扫地,也再也无法压制这个名义上的下属。

        撕破脸的战斗,带来了撕破脸的结局。

        邱凌一走,牛小壮整个人都爆炸了,一把搂过张逸夫大笑道:“逸夫!你太他妈的厉害了!!”

        其它人虽没有太子爷这么大胆,敢正大光明地表明态度,但表情中的赞叹与仰慕又升上了一个台阶,他们本以为张逸夫只是受不了新人“熬”的这个阶段,狂妄闹事而已,却不料他腹中真的有惊天之才,如此三番展露,绝不可能再是侥幸。

        此时,段有为面露微笑,冲周围人不紧不慢地说道:“好了,好了,热闹看完了,大家也快回去工作吧。”

        老总发话,大家这才各自回到自己科室,这三问三答,足够成为他们很久的谈资。

        人皆散去,仅剩下了技术科的人和牛小壮,段有为这才悠悠上前,平和问道:“逸夫,刚才的回答很精彩,我光看着不过瘾,能不能让我也提一个问题?”

        张逸夫这才觉得,自己刚才的表现也过头了,总工面上虽然在笑,却不知心里作何感想,目的已经达成,张逸夫不愿再生枝节,连忙起身谦道:“段总,我跟邱科长有些意见不一致的地方,刚刚也有些不冷静,闹出丑事给咱们科丢人了,望您海涵。”

        非要说的话,技术科是归总工段有为管的,只是他没什么权利欲,悠然混退休,这才让邱凌拿捏了很多事情,可不管怎么说,段有为依然是技术科的主管领导,且德高望重,张逸夫必须尊敬且尊重。

        “呵呵,哪里的话,技术问题没有丝毫马虎,该讨论就讨论,不能糊弄。”段有为依然是满脸微笑,没有丝毫的敌意,“我想提问没别的意思,逸夫你也不用多想,就是纯粹从咱们搞技术人的角度出发,交流一下。”

        “交流”两个字一出口,旁边几位不禁瞠目结舌。

        段有为搞了一辈子电力了,虽然不是正统的大学生,学历是后来培训出来的,但他毕竟是出生在30年代的人,参与了许多大工程,积淀了一生的知识,所谓的老专家也不过如此。他此时说出的词竟然是“交流”,这就证明他肯定了张逸夫的学识,认定了张逸夫同他是一个层面的人物,至少在学识上是如此。

        张逸夫同样受宠若惊,他清楚自己的知识难免有些浮夸,经验尚且有限,在邱凌面前刷一刷是可以的,在真正的专家面前还不该叫嚣,他连忙再次谦道:“交流不敢当,段总若是有指教,我必当谨记。”

        “哈哈,不用搞得这么严肃,我这就问了啊。”段有为轻轻拍了拍张逸夫的肩膀,“问题很简单,如果现在要建设一座百万千瓦大厂的话,你认为该如何安排机组,采用哪家的设备。”

        老专家提出的问题就是不一样,完全不是那种细枝末节的,是极其宏观的,三两句之间见真知,见眼界。

        但如此宏观的问题,其实并非现在的张逸夫能答上来的,他如若想的话,大可在资料库中查找90年代兴建的大电厂数据,而后报给段有为,此方最为稳妥,且后事该能证明。

        可这一次,张逸夫放下了那个资料库。

        那是历史,可以借鉴,却不应盲目遵从,人总该有自己的想法,对也可以,错也可以,做就是了,历史不也是这样,在一次次对对错错间徘徊,去伪存真,稳固向前。

        张逸夫从未打算重复那个历史,做一个历史中的人物,他希望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奋斗而来,错过来的路。

        “段总,我在这方面的想法有些偏激……”张逸夫长舒一口气,面对老专家,吐露出了真实的想法,“我希望由2-3台60万千瓦的机组组成,大机组,大容量,高效率。”

        “60万的机组?现在全国……也只有两台吧。”段有为面露惊色,不禁问道,“那都是实验性质的,功率太高,设备太昂贵,万没有10个15万的机组实惠。”

      第31章 不能再放小李鸽子了

        “是,但低功率机组将来会面临淘汰,同时牵扯到太多的用工量,效率提不上去。长久来说,60万的机组人力成本和能耗都会降低许多,运行几年便可以弥补一次投资这方面的成本,而且60万机组可以保证几十年不被淘汰。您方才说是要建设百万千瓦的大厂,这一定是一个国家级工程,一个先进且具有开创性的工程,这一步迟早要迈出,电厂施工周期长,即便是现在开始设计,投产恐怕也要四、五年后,段总,人生有几个五年?”

        张逸夫无心而言的一席话,不偏不倚地正中段有为下怀。

        不知不觉,段有为已经度过很多个五年了,他运转过几万千瓦,甚至几千千瓦的柴油发电机,他同样也参与过几十万千瓦、上百万千瓦大厂的设计与管理,人生已经足够辉煌,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自己穷尽一生的时间,在赶日追美的口号中奋斗,然而到快退休的时候,这个目标依然遥遥无期。

        他清楚,这个目标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总有,总有那么一点点不甘心。

        我这辈子,能见到那一天,多好啊。

        60万千瓦的机组,那是只有日美欧发达国家才拥有的技术,就连他们,现今都不舍得投产太多的,倘若有一天,中华大地上都是这样的机组,有着比日美还要发达的技术与电力产业,那该是多么自豪的景象。

        看着张逸夫的双瞳,段有为仿佛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在期盼着那一天,并且会如自己一样,用一生的时间去追赶那一天。

        夸父逐日么?段有为不知道。

        牛小壮见段有为呆滞许久,连忙上前问道:“段总,身体不舒服么?”

        “没,没。”段有为慌了个神儿,收敛情绪,继续问道,“逸夫,那你认为该采用哪家的设备?”

        “就国情而言,三菱和东芝更着重于细节效率,西门子和ABB虽然质量同样过关,但在多项参数和生产寿命上,有所不如。”

        “大学里有研究进口电机的课程?”

        “没……这方面的知识我主要是去图书馆和新闻得来的。”

        “你可知道那种规模机组的成本?”

        “这个我就真的不知道了。”张逸夫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段总,很多事,可能是我想的太理想化了,总觉得用一下他们的核心部件,其它部分咱们自己做的话可以节约很多。”

        “嗯,我明白了。”段有为陷入了沉思,进入了技术人员特有的那种思考模式,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回身默默向外走去,默默呢喃,他想不到,张逸夫的很多话,竟然会给他带来一番新的指引。

        现在的国产设备生产商还是有一些的,但机组功率不高,使用寿命也短,质量上明显不如日美的机组,好在成本低,更换方便,如果是小容量机组的话,完全可以采用。而刚刚张逸夫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概念,就是只用进口机组的核,由国产厂商完成其他部分的制造,这件事不是没有人想过,但由于技术和材料所限,难免会发生大马拉小车的情况,设备在使用中各个部件质量差距过大,十分影响生产,固没有大范围采用,尤其是大功率的昂贵机组,这么折腾容易暴殄天物。

        现在张逸夫,好像瞄准了这个方向,这让段有为再次思考起如此做的可行性,思考起大功率高效电力的生产。

        当然,简短的对话中,也只有段有为能想到这一层,牛小壮等人听得完全是云里雾里。

        “我的天……”牛小壮看着段有为若有所思离去的身影惊道,“逸夫,你连总工都给忽悠了。”

        “我这是真知灼见。”张逸夫挠头笑道。

        “行啦,别渗着啦!”李伟峰上前率先搬起了主机,“搬过去吧!”

        “等等!我扯下线!”张逸夫连忙上前低头拔下接线,同时小声冲李伟峰道,“刚才多谢了,放心,你将来吃不了亏。”

        “啊?”李伟峰一愣,不明所以。

        “晚上打乒乓球啊,别忘了。”张逸夫此时已换上笑脸,轻轻在李伟峰肩膀一拍。

        “哦……”

        李伟峰并不知道,他刚刚的抉择,也许是这辈子做出的最正确的一次。

        ……

        一天的时间,张逸夫算是在新办公室安顿下来了,有人气终究好一些,这边也亮堂一点,外加暂时搞定了邱凌,让他心情舒爽。牛小壮那边执行任务也十分迅速,在下班前便完成了管道改造,这离不开他广阔的人脉。

        下班时间,张逸夫不好再放李伟峰鸽子,自己也该放松一下了,便跟着他来到了活动室。

        对他来说,这是一天工作的结束,对于李伟峰来说,这一天才刚刚开始!

        活动室本是个大仓库,一直空着没用,便干脆搞了几十台兵乓球案子摆上,这正好给了年轻人活动的空间,刚刚五点,车间的人还来不及赶过来,空闲案子较多,李伟峰如往常一样挑了最中央最耀眼的一个兵乓球台。

        “嘿嘿,这是我御用的案子。”李伟峰笑着放下几个球拍,“你用直拍还是刀拍。”

        “直的吧,瞎打。”

        “来来,先过两个球。”李伟峰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球,在台子上弹起来。

        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打了。

        于是,张逸夫被虐了21比0。

        “我还是去试试别的吧……”张逸夫深知自己的实力,李伟峰已经很让着自己了,奈何自己抽球不是没过往就是直接飞了。

        “……嗯……你兵乓球确实还得练练。”李伟峰赢了也没有耀武扬威,术业有专攻,张逸夫不可能什么都行,“你看,电脑上,你是我师傅,兵乓球就让我当回师傅吧,咱们从握拍开始聊……”

        没办法,已然如此了,人活着总要有活动和轻松,这年代还没什么电脑游戏,一年也只上映十几部电影,娱乐生活恐怕也只有兵乓球了,张逸夫也便认了这个师傅,跟着学了起来。

      第32章 女人伤感情·眼红伤感情

        不觉间,车间换班,大部队也已经拥进了活动室,这让局面变得相当紧迫,有的案子甚至围了七八个人,轮流来打。如同李伟峰所说,还真有不少女工也参与了这项活动。下了工,她们各自换上了裙子或者仔裤,一下子就亮了,比之车间的样子不知好了多少。

        李伟峰并未虚言,他貌似是厂子兵乓球方面的泰斗,占着一个案子【创建和谐家园】弟,也没人来说,反倒是不少人围拢过来,想从中偷师学艺。

        李伟峰一面教,一面小声冲张逸夫道:“关键的技巧……咱们找机会再说,不能被这帮家伙学了。”

        张逸夫暗觉好笑,您老还真是敝帚自珍啊。

        正玩着,几个女孩围了上来,为首的一个正是王小花,厂花果然无处不在,要当厂花,先要有知名度懂炒作,看来这道理从90年代就有人参透了。

        此时的王小花比之车间里要靓丽许多,长发散下,穿着小粉花点缀的连衣裙,颇有味道,张逸夫也明白为什么牛小壮老说她骚气了。

        “好你个李伟峰!我拜师你不教,刚来的大学生你就教了!”厂花上来便是一通劈头盖脸的埋怨。

        “哎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了。”李伟峰一见王小花,连忙放下球拍,红着脸傻乎乎笑道,“我在技术方面已经拜他为师了,总要回报人家不是?”

        “不行!”王小花强行插入,也拿起一个球拍,“教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教,一起来。”

        “这……”李伟峰有些不好意思,但又不好拒绝厂花,只得冲张逸夫道,“逸夫……你看……”

        “没事,我就是来玩的。”张逸夫此时完全是放松的心情,根本就没指望真的学出什么名堂,不过是让脑子歇一歇,身体动一动,他便也冲厂花道,“这么一看,我是不是该叫你师妹啊?”

        “凭啥我就吃亏?”王小花嫣然一笑,直接问道,“你哪年的?”

        “应该是……68的吧。”

        “还真的比我大……”王小花心里发气,但就是不想吃亏,“那你就叫我师姐吧。”

        “这不符合伦理。”

        “不行,那就叫小花,反正我不能吃亏。”

        “还是师妹吧,叫着舒服。”

        “不行。”

        李伟峰无奈地站在二人中间:“大哥大姐,咱还学不学了。”

        就这样,张逸夫莫名其妙地和小师妹开始学习武功。

        这年代国人的兵乓球技术普遍高端,就连王小花一介女子水平貌似都在张逸夫之上,李伟峰觉得这二人倒有的一拼,教了半个多小时后,进入实战演练,便干脆让二人对局,自己指点。

        这一次,面对不似李伟峰那么强大的对手,张逸夫拼尽全力,终于拿了一分,以1-21光荣的输掉了比赛。

        “哇哈哈哈哈!!”赢得比赛的那一刻,王小花激动地扔下拍子,边蹦跶边鼓起掌来,“我赢大学生啦!!好开心!”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8: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