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还望苏总给我们解惑一二。”米大丰也觉得好象有点不对头。
“唐总,咱们全国现在采用日本高炉技术的占到多少比例了?”苏明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做开场白,这样可以让这些什么也不懂的家伙理解的更容易些。
“大概有百分之六十了吧。”
“未来有可能达到多少?”
“别的国家又不向咱们转让技术,百分之百都有可能。”现在全国剩下的钢铁厂用的都是老式的技术,如果不进行技术改造的话,根本竞争不过人家。
“那么国内的铁矿石品位都是多少的?”
“多少的都有,但基本上没有超过40的。”
“这就是说,如果全部普及是日本的技术后,咱们国内的铁矿石就没用了。”
“这倒是,不过外国的铁矿石也不贵。”唐和平觉得自已好象领悟了点什么,可是仔细想想又什么也没有。
“象铁矿石这种资源性物资,你以你专业的眼光判断一下,未来是涨价的预期多呀,还是降价的可能性大?”
“这个?涨价的预期多。”唐和平已经知道苏明要说什么了,但日本人这样做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呢,铁矿石又不是只有一家有。
“品位超60的铁矿石一般都产自那里?”蓝天运脑筋转的快,立刻想到了这点,就问唐和平。
“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巴西,印度好象也产,不过产量不大。”唐和平沉吟了一下,接着回答,听到的人放才松了口气。
“苏总,听明白了吧,这跟日本人没有什么关系,你想的太多了。”刘田夏轻蔑地看着苏明。
“那大家你知不知道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矿石都在什么公司手里呢?”
“啊?”大家这才一起感觉出不对头来,习惯了什么都是国产的,忘了外国是私有制社会了。
“不管是巴西的淡水河谷还是澳大利亚的力拓和必和必拓,这三家公司后面都是三井物产的影子,而三井物产又是向中国提供技术的东日铁的股东,也是提供贷款支持的三井住友银行的股东,换句话说,这一切都是三井在中国布的一个局,下了一盘很大的棋。”这些都是从费子俊嘴里听来的,苏明现学现卖,忽悠的所有人都一楞一楞的。
“可是,这次提供技术的不是新日铁呀,是往友金属。”刘田夏半天了才醒悟过来,急忙向大家解释,不然的话大家看他就象看汉奸一样。
“住友金属是住友财团的企业,三井住友银行也有他们的一半,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自个想去吧。”苏明对他毫不客气,他要是没有收日本人的好处,那才叫让难以相信呢。
“苏总,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蓝天运不敢相信地问,这一家公司就想把整个中国的钢铁产业玩弄于鼓掌之中,这胆子该有多大呀,实在是太难以致信了。
“我骗你们干吗,这都是一打听就知道的事。”
“那国家有关部门为什么就没有发现呢?”罗江淮也失去了一向的镇定,说话都有点颤抖了。
“这就是责任心的问题了。”苏明心说,有关部门里面懂经济的才有几个了,再说了这是全国各地不同时间内发生的,谁有心去留意这个呢。
“那你不准备报告给上面吗?”罗江淮突然问到,刘田夏知道,唐和平不知道苏明还有一重身份,心里奇怪这个上面是谁。
“我回去就向上面报告。”
“那我们这边是不是先停了。”
“你们该继续继续,该跟对方接触接触,等上面有了决定再执行也不晚。”唐和平看着苏明指挥罗江淮就象指挥部下一样,而罗江淮没有一点反抗的意思,难道说这小子是【创建和谐家园】,故意隐藏身份下来体查民情的,也不象呀。
会议就此不欢而散,连晚饭都没有吃,刘田夏就坐上车子离开了平阳,罗江淮等人考虑到他的心情也没有强加挽留,谁兴匆匆地来了,遭到这样当头一棒都不会有心思吃饭的。
苏明回去在电话里跟李庆华一说,李庆华也觉得事态比较严重,让苏明去安京一趟苏明又不愿意,只好让苏明把细节尽量说清,然后他记下来带着就去了中南海。
第135章 某些官员的智商很成问题
这个时候主管经济事务的是副总理铁容沙,听完李庆华的介绍之后立刻皱起了眉头,这个事情可不是小事,钢铁行业是四个现代化的支柱行业,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规律,谁的钢产量世界第一,谁就是世界第一强国,虽然有点不靠谱,但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整个钢铁行业沦为别人之手,特别还是日本这样从来不能忽视的国家手里,那可是等于把命脉交给了人家,还谈什么国家崛起呀。
“这个情报是总参那边传过来的吧,不错,有功,记得奖励人家。”不过既然已经发现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铁容沙显的很是高兴,不错情报部门还能重视到这方面的事,那么多活动经费可以说没有白花。
“不是总参,是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顾问。”李庆华不好意思地向铁容沙回答道。
“国务院这边的顾问什么有这样的大才了,我怎么不知道呢,而且他是国务院的顾问,这材料怎么到你这了,他叫什么名字?”铁容沙把脸一板,凶恶的脸上不怒自威,让李庆华有点忐忑不安起来,人家虽然比自已年轻,可是人家是常委,自已连委员都不是呢。
“是这样的,他是国务院和中央下面那个政策研究室的顾问,平常跟我们来往多一点,他还有自已的事业,上次跟你说的那个数控机床就是他那里搞出来的。”
“那可不简单呀,要技术有技术,要眼光有眼光,这种人现在打着灯笼都难找,他叫什么名字,以后再有他的材料让他递到我这里一份。”铁容沙顿时起了爱才之心。
“他叫苏明,就平阳那个投资好几亿的苏氏工业园就是他的,这小子懒的很,这是他在电话里说我记的。”李庆华不满意地打着小报告。
“他那个工业园搞的怎么样了,好象听说发展的不错,可惜是私人的性质的,想扶持一下都不行。”一个主持国家事务的副总理,能听说苏氏工业园,可以想到确实是发展的不错,苏明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期工程有一个机械加工厂,就是制造数控机床的,有一个服装厂,还有一个热电厂,都已经投产了,现在正在进行二期开发,国防科工委跟他合作在那边搞了一个炼钢厂,准备生产特种钢。”对于苏氏工业园的资料,李庆华是了解的滚瓜烂熟。
“上次你说的那个特种钢的价值,是不是也是他发现的,现在三水钢铁就成他的了,对不对?”铁容沙又想起了一件事跟苏氏有关的事。
“对,就是他,现在两个地方准备分担不同的任务,正在研究着其它几种钢种的开发。”苏明曾经跟他说过,平阳那边建成以后,主要生产机床用钢和甲板用钢,而三水这边则是装甲用钢和飞机骨架用钢为主。
飞机厂和坦克厂都在北方,而造船厂大多都在南方,这样一来可以节省运输成本,李庆华也佩服苏明不愧是商人,斤斤计较到了极点。
“那你注意一下,等他那里有什么好事要完成了,提醒我过去视察一下,也好让我跟这个大才见见面。”意思就是苏明那里有什么庆祝活动了,提醒说一声,他好过去参加一下。
“好,材料我放这了,您慢慢看。”李庆华放下材料就离开了,铁容沙拿过来看看想想,然后就叫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一下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由于苏明说的大多数事情都是很公开的,只要稍一验证就能知道真假,然后经过讨论,很快下了一个紧急通知,全国所有钢铁企业在内,不得接受日方只能炼制品位60以上铁矿石的技术改造。
“啊!”看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刘田夏立刻出了一身冷汗,这小子果然是手眼通天之辈,这才过去两天,通知就下发过来,说明人家至少在国务院里,认识巨头式的人物,自已去得罪这样的人物,岂不是故意找死。
不过这件事还得通知日本那边一声,儿子已经办了入学手续,一百万日元也到了他帐户手里了,难道说事情办不成还能要回去不成,再说又不是自已不办,上面下了命令。
刘田夏拿起电话就拨了过去,不过不是往日本打的,他又不会日语,牵线的是一个中日友好协会在川平市的办事处。
“刘伟主任,我刚接到上面的通知,咱们这个合作可能无法进行下去了,你看这个?”两个人都是主任,又都姓刘,所有喊的时候刘田夏总是要加上名字,不然总觉得是在喊自已。
“刘主任请放心,通知我也看到了,我现在正在等待国内的意见,不管情况如何变化,能否合作与否,都无损我们之间的友谊。”
对方的话就象给刘田夏吃了一个定心丸似的,心立刻安宁下来,儿子入学了赶回来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万一对方让把钱退给他们,刘田夏可不知道怎么了,孩子花了不少不说,光凭自已的工资,那供得起儿子在日本的花费。
“好好好,有什么问题咱们再交流。”刘田夏不自觉的就换成了对待上级的态度,原来很讨厌这个家伙动不动就是我们国家、国内什么的自称,明明还是一个中国人,还没有入籍呢,就已经忘了本了,现在也不觉得讨厌。
“下面的工作你们该继续进行还继续进行,万一事情有什么改变,也不用再浪费时间。”对方立刻感受到了他这边的改变,以前跟他说话绝对不会用这种口气的,现在刘田夏已经感觉很正常了。
挂了电话之后,刘田夏才感觉出来自已刚才的低声下气有多么丢人,不就一百万日元,十来万人民币的事,怎么就把自已吓成那样。
虽然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元,但是一年归他个人支配的办公经费就有好几万,还有单位的财政大权,项目审批时经手的款项,十来万真感觉不是钱,可是为什么这钱到了自已手里就觉得是钱了呢。
还是古人说的好呀,无欲则钢,自已立身不正,自然就钢强不起来,刘田夏坐在那里想了半天,自已为了儿子违反原则,落到现在这种地步,到底值不值得。
他一直以为自已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在牺牲国家利益,这只是一种双赢的交易,自已所做的只是把它推动了一步,这一切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那天听了苏明的介绍后,然后又看到国务院迅速下发的通知,才认识到自已可能真的做了日本人的帮手,可是接下来怎么办?
日本人绝对不会白白让自已沾这个便宜,可是继续推动双方合作就意味着对抗上级,权力和地位同样是他不想放弃的,不知道有没有两全的办法。
接到上面通知的还有罗江淮,看了这个通知,他也惊叹上面对苏明意见的重视,也认为合作肯定成了泡影,可是又接到刘田夏让继续准备资料的消息,难道说还有合作的可能?
想着苏明对日本颇为了解,就把苏明叫过来询问他的意见,苏明听了以后也觉得很奇怪,日本人真的钱多了花不出去,还是说日本真的没有包藏祸心,真的象他们宣传的那来,纯粹来支持中国发展来了。
苏明看了看各个单位报上来的项目,都三四百万,甚至几十万的都有,最多的一个是交通局修建一条一级公路的项目,才一千二百多万。
“这是干啥,看不起日本人吗,如果这样的项目报上去,日本人就该笑话咱们了。”苏明把项目哗地扔到一边,怎么这么小家子气,拿出来只能让人家小看。
“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呀,要的多了,人家不给咱们怎么办?”米大丰接过来看了看,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听苏明话的意思是嫌少,就出言解释。
“米市长,是这样的,你没有贷过款,你不知道银行的想法,或者说你没有为自已贷过款,咱们国内的银行也不属于真正的商业银行,你不知道银行人的想法,如果他相信你的偿还能力,他就只嫌你贷的少,如果他不相信你,你一分钱也甭想从他那里拿到,而且你看这些项目,什么鸡笼厂都有,人家给你贷款就是让你办鸡笼厂?”
“那你的意思这些项目都太小了?咱们把数字都加上一个零?”米大丰的习惯性思维差点把苏明的鼻子气歪了。
“人家不是慈善家,人家也不是傻子,你以为人家都跟你们似的,下面报过来什么就相信什么,你们再往上报的时候加零也加习惯了,人家还要经过专业评估呢,然后还有考察这一步。”对于某些官员的智商,苏明已经彻底失望了。
“苏总,既然把你叫来,自然是让你来给我们提意见的,那你说怎么办吧?”蓝天运见再说下来米大丰的脸面就挂不住了,立刻站了出来,作为副市长,维护市长的面子也是他的责任之一。
“你们不是准备依托苏氏工业园搞一个大型开发区吗,就拿开发区的基础建设当项目报过去,把开发区划的大一点,电力、交通、水利、标准化厂房、绿化这些通通打包装到里面,把交通局规划的那条路也加长连到这上面,标准要尽可能的高,把这个项目弄成三五个亿,这样拿出去才不丢人呢。”
第136章 三十六计的应用
“三五个亿日元?”被苏明大手笔吓的三个人都傻了,蓝天运大着胆子问了一句。
“人民币,不是实在没有可吹的,我都想弄成美元,对了,再弄一个污水处理厂单列出来,小日本对于环保类项目比较喜欢,投其所好咱们就弄这个,本来我想自已建的,让他给咱们建吧。”
现在苏氏工业园生产的污水还不太多,但随着项目的增加,特别是炼钢厂和电子元器件厂建好以后,苏明下一个要建的就是污水处理厂,不然的话这一片的环境就要受影响,可是既然有日元的贷款,苏明就想省了这笔开支。
“这是贷款,还用还的。”米大丰在旁边提醒着苏明。
“三十年的贷款,头十年还什么也没有,这不跟白送的差不多,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有几亿让你用,还又不用你还,你管那么多呢。”苏明教训的米大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是呀,建设的功劳都是自已这一届的,还钱的时候还不知道是谁呢,跟自已有什么关系,自已操那么多心干啥。
“这个污水处理厂建多大规模的,预计资金投入呢?”蓝天运负责这件事的具体执行,所以他在旁边记着。
“这个项目小日本肯定让采购他的污水处理设备,那就弄的大一点,争取五十年不落后,按三亿算。”苏明可算是狮子大张口,现在建一个污水处理,一般都是几百万的规模就够不错了。
“这他们会批吗?”罗江淮都觉得不可能了,小日本又不是傻瓜。
“你做成三期的规划,只要他答应第一期,就不怕后面他不投入,小日本对环保是很重视的,说不定他还会无偿支持一部分呢。”
“苏总,我们可是相信你的专业眼光,可别到时候弄的鸡飞蛋打就行。”米大丰怎么想怎么觉得不靠谱,可是自已又没有理由否决,只好希望能用话把苏明套上。
“米市长,这我可不管,你们可以按你们这个报,刚才那些话就当我没说。”苏明才不吃这一套呢,小日本批不批的在他们手里,自已又管不了,这个责任谁愿意背谁来背。
“米市长跟你开玩笑呢,听说前一段时间你那里遇到资金难题了,用不用我出面给你协调一下。”罗江淮瞪了米大丰一眼,这人怎么这么不识相呢,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身份了,摆什么市长的谱,再说了这小子滑不留手的,想抓到他的把柄,想也别想。
“不用,我在香港那边贷了8个亿,现在发愁的是没锅下米。”苏明一句话把在场的三个砸的谁也说不出话来,八个亿呀,整个平阳市所有的银行加一块,也贷不出来八个亿,还出面给人家协调,这不是笑话吗。
日本那边很快就传来了消息,住友金属同意转让品位30以上铁矿石的熔炼技术,商量好的合作可以继续进行,只要把贷款的额度增加一些就够了。
同时对方也答应帮着关说对华援助贷款项目向平阳市倾斜,一时间皆大欢喜,平阳市把两大项目报上去之后,刘田夏见了都咋舌,这是平阳市的人疯了还是我的眼花,怎么一座污水处理厂就要两亿多。
打电话问了是苏明的意见,同时平阳市坚持以这个上报,刘田夏也没有办法,没想到递到日本那边之后,很快就回复了,两个项目都获得了通过,特别是污水处理厂那个项目,更是获得了百分之二十的无偿资金援助。
另一个项目日方也做了更专业的修改,所需资金也多了很多,听到这个消息,刘田夏和平阳市的所有人都觉得不敢相信,这都尽量往上多写了,没想到日本还嫌不够呢。
项目里很多材料都是按最高的规格和最贵的价钱来计算的,没想到人家还嫌不够,不过大家也很快发现,日方改动之后,很多原材料只能从日本进行采购了。
再加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设备也都必须买自日本,基本上大半的钱还是人家的,只是在这里过了过手,这下大家算是认识到日本人的真面目了,天下确实没有免费的午餐。
但是你也不能说人家的坑骗了你,一个愿打一年愿挨,就这各地还争破了头呢,好多城市给刘田夏施压,问他为什么这么照顾平阳,这是相宁省第一次拿到日元贷款,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甚至还有人把主意打到这笔资金上头,提前跟罗江淮打招呼到时候借用,罗江淮只好把日方的监控措施一说,这才死心。
同时展开的还有平钢那边的谈判,这边倒是静悄悄的,没有露出什么风声,不象那边大张旗鼓的,平阳市想着力宣传一下,反而受到了日方的拒绝。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大伙说起来这件事的时候,苏明想到了三十六计,日本人果然精明,把三十六计用的活灵活现的,光彩的一面拼命地宣传,唯恐别人不知道他在援助中国,这边却遮遮掩掩的不让人知道,不是有鬼是什么。
日方过来考察的时候,副省长计华成全程陪同,他就是跟罗江淮打招呼的人里面其中的一个,陪同的过程中,他还想看看能不能把这笔资金弄到其它地方呢,可是日方代表死板的一点人情都不近,气的他失望而归。
苏明想着没有自已什么事,也没有这方面的操心,这天正躲在厂里面修练呢,蓝天运打电话通知他说,日方的代表想跟他见个面,希望他能答应。
日方代表?会有什么事,苏明过去一问才知道,这个日方代表还是平钢那边谈判的代表,是住友商事的一个课长,叫什么渡边贞一。
那就见见吧,有什么不能见的,渡边贞一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标准的日式谦躬作风,上来就点头哈腰的,满口苏明君什么的。
会汉语却不太精,说了半天苏明才明白,原来是有一批机械加工件想委托给苏氏机械,苏明不解地扭头问蓝天运:“这种事找我又没有用,把我叫过来干什么?”
“渡边先生非要见你,我怎么知道。”蓝天运小声跟他解释着,一边向对方陪着笑脸。
“他怎么知道我的,还知道苏氏机械?”苏明感觉有点不太对,自已的身份平阳市知道的人就不多,怎么他一个刚来这里没有几天的日本人就知道了,而且苏氏机械现在又没有大规模公开承揽加工业务,光军方的业务还干不过来呢。
“前一段时间米市长带他去苏氏参观,你不知道,听说到了苏氏机械那里不让进了,大概引起了他的怀疑吧,你的身份估计也是老米告诉他的。”蓝天运知道米大米也没有操坏心,只不过招待客人总要往光鲜的地方去,整个平阳就苏氏能拿得出手,不领到苏氏领到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