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超级工业强国》-第9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其实,赵东升心中十分理解施密特人的这种感情,如果换作是他,也不愿意目睹曾经奉献过青春和汗水的奥德莱矿业公司由国营企业转变为私人公司,这种特殊感情是无法割舍的。

        可是,由于东德经济的恶化,在并入西德后,西德政府对东德大量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改造,以振兴东德的经济,奥德莱矿业公司就是其中被私有化的企业之一,这是一种潮流和趋势,施密特等人根本无法阻挡。

        鲁亮虽然在收购奥德莱矿业公司的时候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以他的年龄无法理解施密特等人对奥德莱矿业公司的感情,进而忽略了施密特等人的感情因素。

        在赵东升看来,由于施密特等人对奥德莱矿业公司的这份感情,即使别的符合施密特等人要求的公司来谈收购事宜,恐怕也会铩羽而归,因为施密特等人在心底深处排斥收购。

        所以,如果想要顺利完成这次收购任务,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打开施密特等人的心结。

        于是,赵东升在弄清楚了奥德莱矿业公司的现状、历史以及与施密特等人的关系后,正式领着鲁亮去镇政府拜访施密特。

        赵东升这次不是空手去的,他给施密特带去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华威集团对奥德莱矿业公司的一份详细的规划书。

        施密特早就知道赵东升来了,他对赵东升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赵东升两年前在巴黎电子产品展销会上勇得金奖,而且华威集团在赵东升的带领下在国际电器产品领域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因此对这个年轻人也充满了好奇。

        对于赵东升带来的规划书,施密特看得非常认真和仔细,在赵东升的这份规划书里,华威集团将对奥德莱矿业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新的生产设备,改善矿工的待遇,并且还有发展计划,准备逐渐使得奥德莱矿业公司逐渐吞并比克郡的其他矿业公司,成为比克郡的矿业霸主。

        “为什么你会对我们矿业公司感兴趣,以你的实力,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收购对象。”施密特看完了规划书后,不动声色地抬头看向了赵东升,与赵东升在一起的话,沟通起来没有丝毫的障碍。

        “因为你们矿业公司具有国际采矿业一级资质,我将来可以在别的国家收购矿山。”赵东升微微一笑,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目的,“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矿产品的价格会上涨,这是一个非常划算的投资。”

        “如果你能收购我们的矿业公司,会带来什么改变?”对于赵东升的这个回答,施密特非常满意,沉吟了一下后问道。

        所谓无利不起早,如果赵东升说是来帮助陷入困境的奥德莱矿业公司或者与奥德莱矿业公司一起进步的这类套话的话,恐怕只会引起施密特的反感。

        还有一点原因赵东升没说,不过施密特心里也清楚,那就是奥德莱矿业公司的境况十分糟糕,华威集团成功收购它的可能性将非常大。

        “管理层肯定要调整。”赵东升感觉施密特的心中已经认可了自己的规划书,于是不动声色地说道,“至于名字,我认为叫做‘奥德莱矿业集团’比较合适,当然了,它是我们华威集团下属的公司,但是单独挂牌。”

        “奥德莱矿业集团!”施密特闻言,眼前顿时就是一亮,他没有想到赵东升竟然会保留奥德莱矿业公司的名字,这意味着奥德莱矿业公司在这次收购后依然存在。

        “镇长先生,我们华威集团对这笔收购是非常有诚意的。”赵东升微笑着望着施密特,“希望镇长先生能促进这一对我们双方都有益的收购。”

        “赵先生,我希望你能遵守你今天所说的话。”施密特沉吟了一下,站起身向赵东升伸出了手去,准备促进收购事宜。

        不可否认,赵东升的收购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不仅保证了矿工的利益,而且还使得奥德莱矿业公司延续了下去,施密特无法拒绝这样的条件。

        “中国有句老话,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赵东升闻言微微一笑,握住了施密特的手。

        在施密特的推动下,赵东升很快就完成了对奥德莱矿业公司的收购,鲁亮代表华威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与施密特签署了收购协议。

        签字仪式结束后,赵东升离开了奥德莱镇,前往柏林,准备返回黄州,鲁亮则留下处理一些收购的细节问题。

        柏林的办事处已经给赵东升定好了回国的机票,随同赵东升一同登机的还有十六名原东德机械制造业领域的专家,这些专家是办事处以华威集团的名义从东德聘请来的。

        由于受到苏联的影响,东德工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机械制造工业是核心部门,占据了工业产值的百分之三十。

        东德并入西德后,伴随着一大批企业的私有化,东德技术人员生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有的被裁员、有的失去了科研主导权、有的研究的项目被中断等等,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的冷落甚至排挤。

        赵东升看准了时机,以优厚待遇为条件,大力吸引那些专家来华威集团工作。

        华威集团现在也算是国际上的一家知名企业了,虽然要远赴中国工作,但面对着赵东升开出的那些优厚的待遇,一些技术人员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选择了到华威集团工作,成为了华威集团重要的科研力量。

        这十六名专家只是第一批去华威集团的人员,以后还相继有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等领域的专家分批前去中国。

        因为人才难得,所以赵东升不管那些专家的领域是否与华威集团现在的产业对口,只要是专家他都收拢过来,现在用不上可以留到以后再用嘛,华威集团迟早会向那些领域发展的。

        况且,赵东升可以将那些暂时用不上的专家支援国内的那些对口的企业,既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又能收获那些企业的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回到黄州后不久,这天上午,正当赵东升在办公室里向几名中层干部交待工作的时候,秘书前来报告,说五洲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石天下前来拜访,问赵东升什么时间见石天下。

        “让他进来吧。”赵东升闻言微微笑了笑,让那几名中层干部回去工作,然后向秘书点了一下头。

        “赵老弟,你这里真是气派呀。”不一会儿,一个中年国字脸男子走了进来,笑眯眯地向赵东升说道,他正是石天下,赵东升两年多前在去南海市的列车上认识的朋友。

        赵东升办公室在华威集团新建成的办公楼里,这栋办公楼一共二十九层,历时一年零五个月完工,外部气派宏伟,里面豪华大气。

        “石哥,几个月不见,你可瘦了不少。”赵东升笑着走上前,倒了一杯水给石天下。

        “在苏联东奔西走的,就是想胖也胖不起来呀。”石天下接过水杯后喝了一口,然后自顾自地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笑着冲赵东升说道,“总算是不辱使命,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

        “总共贷到了多少钱?”赵东升在对面的沙发坐下,微笑着问道。

        “我打着开发的名义注册了三家空壳公司,从苏联的银行那里一共贷了二十亿卢布投资他们的矿山和油田。”石天下闻言,不无得意地向赵东升说道,为了获得贷款,他可没少与苏联银行和地方政府的人打交道,又是喝酒又是塞红包。

        “二十亿卢布,石老哥真是辛苦了。”赵东升闻言,双目闪过一丝意外的神色,随后笑着说道。

        依照现在美元与卢布的汇率大概在1:2,也就是说石天下现在拥有了至少十亿美元的实业,这个数目超过了他的想像,他果然没有看错石天下,石天下确实是一个做生意的人才。

        “一点儿小事儿而已。对了,赵老弟,我不明白,你怎么想起来投资苏联的矿山和油田了,你不知道现在那里可黑得狠,做什么都要用钱来打点。你可不知道,为了得到回扣,银行的那些家伙们竟然一直怂恿我继续贷款,完全不考虑我能不能还得起。”石天下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有些不解地看着赵东升,在他看来苏联现在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投资场所。

      第172章 代理人

        “银行的人不是傻子,他们可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一群人,你贷款的钱都直接用来购买矿山和油田,不存在骗贷的可能,对银行来说可谓是零风险,是最稳妥的借贷方式,等到你还不了贷款的时候他们就直接收回你的矿山和油田,一点儿损失也没有。既然如此稳妥,那么里面的好处不赚白不赚。”

        赵东升笑着向石天下耸了一下肩头,对他的疑问进行了解释:“对于商人而言,有风险才有利益,以苏联现在的经济状况,我觉得卢布在未来可能会大幅度贬值,届时我们只要用小于那些矿山和油田实际价值的价格,就能偿还掉银行的贷款,获得它们的所有权。”

        “你这完全是在赌博,如果卢布明年只进行小额贬值的话,不要说本金,光利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石天下闻言,双目闪过惊讶的神色,赵东升的想法实在是太大胆了,要知道那可是二十亿卢布,在他看来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投资手段,如果用股市上的专业术语来说,它叫‘做空’,高价卖出,低价买进。”见石天下如此震惊,赵东升笑着向他说道,“如果银行的人还希望你继续贷款的话,那么你就继续贷,能贷多少就贷多少。”

        “还……还要贷款?”石天下愕然看着赵东升,虽然赵东升解释了“做空”,可他完全没听懂,不过看上去挺赚钱的样子,他现在没有精力与赵东升探讨做空的意思,注意力被贷款给吸引了。

        说实话,二十亿卢布已经超过了石天下心理承受的底线,他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实在无法想像赵东升到时候拿什么来偿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就算卢布届时贬值一倍,那么赵东升也好准备好十亿卢布,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字。

        而且,虽然苏联的卢布近几年一直在贬值,但都是小幅度贬值,一年贬值一倍的话在石天下看来已经是一个极限了,很可能届时卢布贬值不了这么多,这意味着赵东升将准备更多的资金。

        “机会难得!”赵东升笑着点了点头,“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会让人给你汇去一笔资金用来疏通银行和各方面的关系。”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你的资金一到账,我立刻飞莫斯科。”石天下闻言想了想,一拍大腿,冲着赵东升宏声说到。

        石天下也是一个有着赌徒心理的商人,既然赵东升的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么他也不再犹豫,反正他在苏联疏通关系的资金都是来自赵东升,他只不过出个面而已,届时即使不能偿还银行的贷款,那些矿山和油田被银行收回去,损失的也是赵东升的钱,跟他的影响并不大。

        “这件事情不急,你这么长时间没回国,好好陪陪嫂子和侄子。”赵东升笑了起来,他之所以选择石天下合作,除了石天下讲义气和有能力外,也非常有胆色,正好符合他的要求。

        石天下现在的角色相当于职业经理人,赵东升提供计划和资金让他去实施,届时给他百分之二十的分红,石天下这次去苏联就是按照他的规划从苏联的银行贷款,然后收购当地的实业。

        说实话,石天下并不清楚赵东升为什么要这么做,更不清楚赵东升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不过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创建和谐家园】的挑战,故而他接受了下来,并且很好地完成了。

        “对了,我已经找到一个符合你要求的人。”听到赵东升提到妻子和儿子,石天下笑了笑,目光中闪过一丝温馨的神色,随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资料袋递给了赵东升。

        赵东升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苏联男人的照片,包括单人照和家庭照,以及该苏联男人的资料信息。

        根据资料显示,这个苏联男人今年三十岁,名叫莱万伊夫斯基,莫斯科经济大学毕业,现在是莫斯科市政府的一名副主任科员。

        “赵老弟,我跟这个莱万伊夫斯基打过交道,这个家伙非常聪明,为人世故圆滑,社会经验丰富,而且很有野心,帮了我不少忙,非常符合你的要求。”赵东升看资料的时候石天下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向他说道。

        “就他了,你跟他多接触。”赵东升看完了资料后,将那些资料还给了石天下,沉声说道。

        “好,我会跟他做朋友的。”石天下闻言,笑着向赵东升点了点头,就如同赵东升为什么让他去苏联收购那些实业一样,他对赵东升要寻找莱万伊夫斯基这样的人也是疑惑不解,不过他是一个聪明人,对于不该自己知道的东西绝对不会胡乱打听的。

        赵东升知道石天下心中会有疑惑,不过他实在是不方便告诉石天下太多的信息,难道他要告诉石天下苏联会在今年年底解体?恐怕不要说石天下,就是全世界的人都不会相信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会解体。

        如果说石天下是赵东升的职业经理人的话,那么莱万伊夫斯基就是赵东升在苏联寻找的代理人。

        石天下并没有在黄州多待,第二天就回南海市陪家人,他的这次苏联之行十分顺利,使得赵东升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赵东升给石天下的钱当然不可能来自华威集团,一是因为相关条文不允许他这样做,二是他也不希望别人知道这件事情与自己有关。

        能给赵东升提供那笔资金的人,而且赵东升愿意使用的,那么就只有秦雨凝和秦雨凝了。

        利用海湾战争,秦雨凝从期货市场豪赚惊人的十亿美元,在华尔街声名鹊起,结交了一些合作伙伴,石天下需要的资金对于她来说不过是一些“毛毛雨”而已。

        秦雨凝的为人处世非常低调,从来也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一切与媒体有关的事务都由她的女助理进行处理,给外界一种神秘感。

        就在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秦雨凝和秦雨凝正式成立了一个对冲基金――零点基金。

        这个名字是赵东升起的,在赵东升看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的事情都是从零开始的,进而给起名为“零点”。

        零点基金的资金规模达到了三十亿美元,在这三十亿美元中,秦雨凝和秦强占据了十亿美元,其他的二十亿美元都来自她的那些合作伙伴。

        那些合作伙伴信任零点基金,愿意将手中的资金交给秦雨凝来打理。

        零点基金成立后,秦雨凝全权负责打理,秦强则回国,奔波于深州与香港之间,在两地的股市中纵横捭阖,获利匪浅,成为了两地股民口中的“股神”。

        四月底,赵东升去了河东省省城东平市,参加每五年一届的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随他一起前去的还有华威集团书记牛保国、副厂长周军和厂长助理吴雯,四人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和省级先进个人称号。

        华威集团纪检书记祁泰和工会主席赵红伟获得了省级先进个人的称号,两人留在总部坐镇,届时让赵东升代两人领奖。

        除了个人荣誉外,华威集团还获得了河东省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五月一号,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省政府大礼堂举行,省长周浩然领着一众省领导出席。

        赵东升排在第一批上台的十名省劳动模范的中间,他上了领奖台后正好对着坐在主席台中央的周浩然。

        周浩然亲切地与赵东升握了手,对他表示了祝贺,并勉励他再接再厉,使华威集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随后,周浩然将省劳动模范的证书和奖章交给了赵东升,两人握着手,微笑着面向了台下,让台下的记者拍照。

        省缝纫机厂的厂长谢长天也获得了省劳动模范的称号,只不过他领奖的顺序要比赵东升靠后,省缝纫机厂生产的洗衣机现在已经顺利打入了中南地区的市场,销售势头良好。

        赵东升原本想省劳模表彰大会结束后就回黄州,不过在谢长天和省建委主任丁健的热情邀请下不得不推迟了回去的时间。

        在谢长天的陪同下,赵东升参观了省缝纫机厂的洗衣机生产车间,上次赵东升来的时候这里正在搞基建,现在厂房已经建起来了,工人们在生产线前紧张地忙碌着。

        “与你们集团相比,我们这个车间简直就是乡下的作坊。”走在生产车间里,谢长天笑着向赵东升说道,他去黄州看过华威集团在市郊的工厂,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建造,无论是规模还是配套措施都不是省缝纫机厂所不能比的。

        “这个车间在国内来说,已经是非常先进的了。”赵东升闻言笑着向谢长天说道,“我们集团是运气好,你们厂假以时日肯定超过我们集团。”

        “赶不上喽!”谢长天笑了起来,冲着赵东升摆了摆手,“你们集团是全国的标兵企业,打进了国际市场,我们就是使上吃奶的劲儿都赶不上了,最多在国内市场上混口饭吃。”

        “这可不像你的风格呀,还没开战就先认输了。”赵东升也笑了起来,在他的印象里谢长天是一个勇于进取的人,不会轻言失败。

        “我说的是实情,我们厂与你们集团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赶是赶不上了,只有尽量可能缩短差距。”谢长天停下了脚步,笑着望着赵东升,“赵老弟,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

        “什么想法?”赵东升也站定了身子,微笑着问道。

        “我是这样想的,你们集团是电器行业的巨无霸,将来肯定会生产洗衣机,届时我们厂的洗衣机肯定会被你们集团挤出市场,与其等到那个时候陷入被动,不如现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麻烦。”谢长天微微一笑,向赵东升说道,“我把这个洗衣机车间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给你们集团,你们提供技术并参与管理,我们提供场地和资金,咱们双方合作经营。”

        “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赵东升微微一怔,随后笑着说道,“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占了你们很大的便宜。”

        “不,其实我们才占了大便宜,你们集团的技术会使我们车间生产的洗衣机拥有更加广泛的市场,这是千金也难买来的。”谢长天可不认同赵东升的这个说法,笑着摇了摇头。

        “既然你给出的条件这么丰厚,那么我想我没有拒绝的理由。”赵东升闻言,笑着向谢长天伸出了右手,“合作愉快。”

        “谢谢!”谢长天没想到赵东升竟然如此痛快就答应了下来,有一个微微的愣神,随后握住了赵东升的手,有些激动地说道。

        其实,谢长天提出与赵东升合作,心中并没有底,因为华威集团有技术和渠道优势,又不缺钱,完全没有必要跟他合作,那样的话将赚取更多的利润。

        可是出乎他的意料,赵东升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令他先是感到愕然,随后就是感动了,很显然赵东升这是在帮助他。

        赵东升的想法很简单,谢长天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他今天帮了谢长天,肯定会收获到谢长天的友谊,进而得到一个可以信任的盟友。

        与此同时,赵东升的这个做法也会使得东平市市政府对他产生好感,拉近双方之间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说到底,赵东升并不是一个喜欢吃独食的人,让大家利益均沾才是为人处世的王道。

        由于赵东升和谢长天都是一把手,因此两人很快就商定了合作生产洗衣机的事宜,并且决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Ò²¾ÍÊÇ˵£¬Ð»³¤ÌìÒÔºó¿ÉÒÔ´ÓÕÔ¶«ÉýÄÇÀïµÃµ½ÆäËûÁìÓòµÄ¼¼ÊõÖ§³Ö£¬Õâ¶ÔÊ¡·ìÈÒ»ú³§µÄתÐÍÊÇ´óÓÐñÔÒæ£¬Ê¹µÃл³¤Ìì¶ÔÊ¡·ìÈÒ»ú³§Î´À´µÄ·¢Õ¹·½Ïò¶à³öÁ˲»ÉÙÑ¡Ôñ£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9 03: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