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萧权一跃而上,跳上吟诗台,姿态随和平淡:“今天高兴,我萧权也给大家来一首吧。”
第一十章 一鸣之人
萧定?
不就是那个秦家的破落户姑爷?
众人这是第一次见萧权,眼神里立马都是玩味的表情。
秦府是何等人家,那可是京都的一等世家,竟会选了这样的人当女婿?
“这样的人能入赘到秦家,也是奇怪了,我都比他强上几分!”
“也难怪要入赘,这种人在寻常人家能活活饿死,听说他家无米下锅是常事!”
“听说还去考乡试,这已经第四回了,又要落榜了!哈哈!世上竟真有这么可笑的男子。”
“还男子呢,你都说他是没骨头的,怎么会是一个男子?”
“哈哈,所言极是!”
文人尖酸刻薄起来,可比泼妇的话还难听。
萧权满脸不在意,堂堂一个男人,区区几句恶语相向,伤不了他分毫!
秦舒柔握着拳头,萧权这是疯了么?区区凡品,竟然敢上吟诗台?
萧权是秦家姑爷,萧权丢脸,就是秦家丢脸!
朱衡瞥到她,本来呢,他可以放过萧权,可他偏偏要萧权名誉扫地,给秦家添堵。
到时候,这么个不受待见的人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哪里,秦府也不会追究。
到时候,秦舒柔便又能收入他的囊中了。
“既然萧兄有作品,但请赐教。”朱衡假惺惺地让出了吟诗台,他一脸真诚,众人对朱衡更加敬佩了,有才却不傲物,实在是高洁之士。
朱衡都开口了,陶闻柳行了一个礼,白了萧权一眼就下去了,连他都比不过朱衡,萧权真是胆大妄为!
朱衡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言语虽有礼,却十分不友善:“萧兄请,作诗词的时间,只有半炷香的时间。时间若过……”
朱衡还没有警告完,萧权一拂袖:“不必半炷香了,我现在就来。”
萧权站上了吟诗台,他今天就要用华夏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明,好好去一去这群文人上不了台面的懦气,洗一洗他们小门小户的酸气!
萧权对在场的人作揖,道:“如今外敌环伺,萧某不才,虽是一介布衣,却不自量力,有上阵杀敌之愿。今日作词一首,以表萧某读书时心心念念的志愿。”
录诗的女子本来见他有勇气,还多加赞赏,后来听说是赘婿,眸里都是不屑,提着笔的手也分外不耐烦。
底下的人窃窃私语,笑个不停,都在看萧权的笑话。一个吃软饭的,上阵杀敌?分外可笑!
秦舒柔捏着拳头,可恶!萧权竟真的大言不惭,丢秦府脸面!他如何比得上朱衡?
只见萧权胸有成竹,声音浑厚吟道: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原本看好戏的文人雅士皆一震,手里的扇子忘了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萧权脚步轻移动,声如洪钟,众人窃窃私语的声音已经全无,全场雅雀无声。
萧权昂首挺胸,仿佛破旧的河山就在他脚下,而他是誓死保家卫国的忠将,雪耻若渴!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此首《满江红》,乃宋代的忠臣勇将——岳飞所作,九百年来,激励着华夏千千万万儿女的爱国之心!动人心魄!
其开篇凌云壮志,气盖山河,读来气势磅礴!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此十四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全词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一鸣惊人!
读书何用?大魏的文人读书读得伤春悲秋!
读书本应洗涤骨子里天生的懦弱和狭隘,成为为国为民的有识之士,而不是为了平步青云,或者天天舞文弄墨,在这里显摆!
男儿的战场,岂能是这数尺吟诗台!
男儿的天地,应在浩瀚的国土上,在锦绣江河上!
这时,陶闻柳和朱衡皆脸色一变,众人更是被震得无话可说。
众人不得不承认,这首词远胜朱衡,远远胜过……
听完全词,又琢磨了数遍的秦舒柔一怔,她在家中听过萧权吟诗,首首卓然。
她原来也不信萧权有此才情和雄心壮志,现在更是不信是萧权所作了,怎会有人首首都神采飞扬?任是朱衡也做不到。
众人惊愕之后,开始眉头一皱,开始胡说八道起来:“这诗一定不是他写的!怎么可能!”
“就是就是,不可能!他不是交白卷的人吗!”
第一十一章 全力以赴
众人嘲讽不止,指指点点,极尽刻薄之词奚落,想逼迫萧权认怂。
萧权却心若止水,笑话,萧权可没输,岳飞这首词举世无双,他凭啥要认输!
大魏文人个个自视过高,他不借用诗词警示他们一番,都对不起华夏数千年来的精髓文化。
见群情汹涌,朱衡摇了摇扇子,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只要萧权识趣,现在低个头,认个输今天这事便能过了。这么多文人雅士看着,量萧权也不敢再信口雌同,瞒天过海。
就在这时,铃铛三响,清脆悦耳。
只见录诗那姑娘站起来,惊讶地道:“拜见同方书。”
文人雅士一惊,不约而同行礼:“见过同方书。”
知义堂历来由一女官执掌,她职位是三公之一——御史大夫底下的方书。
方书这职位负责掌管大魏的档案、书籍以及地方上报的材料。
大魏鲜少女官,听闻这个女官是西域女子,从外国出使来大魏,她在西域中身份尊贵,而且知识渊博。
为了在大魏方便行事,皇帝赐姓为同,教导皇家子弟西域的知识,顺便掌管知义堂。
于是大家只知她姓方,却不知她芳名,人人唤她同方书。
同方书是外来人士,不与朝中任何势力牵扯,只忠于陛下,所管文书直达天听,所以京都的文人雅士对她颇有敬意。
只是这位方书鲜少露面,今日出来,估计是听到知义堂人声鼎沸,与往常不一样,这才出来一观。
同方书入乡随俗,带着面纱,外人不见其真貌,但眉眼美颜俊冷,若隐若现的威仪,令人不敢不敬。
朱衡得意不已,如今惊动了同方书,萧权别说是在知义堂名誉扫地,恐怕朝廷明天都能看到他的笑话了。
同方书一出来,深深地看了一眼萧权,刚才萧权之诗,文采精绝,神思飞扬,立意深远,令她赞叹之余,还十分好奇。
好奇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公子,到底是何等模样。
一见,萧权眉目俊朗,一身正气,高大如山中翠竹,果然有他所吟之诗的精气神。
她身后,还有几位女子托着五个玉碟出来了,每个玉碟上,各有十个词牌名。
同方书看向萧权的时候,冷眸微微缓和些,她行礼道:“萧公子,如今文人士子如此不服,本官做主,再来一轮,不知萧公子可同意?”
众人哗然,同方书明显就是在偏袒萧权!
吟诗台,从未有过一比再比的先例!
“同方书,他就是一个吃软饭的赘婿!岂能开了知义堂的先例?”
同方书眼珠子一转,没训斥一句话,刚才说话的人吓得闭上嘴,文人士子更是不敢说话了。
萧权心里有一丝触动,这位女官倒是个公平公正之人,在场这些人还不如一个女子有肚量。
萧权淡然点头,回礼道:“萧某自然愿意再比,不让方书和知义堂为难。”
“好!”同方书点点头,赏识极地笑了笑。
台上的秦舒柔见两人互露欣赏之意,共识又达成一致,心中暗暗犯了酸气。
同方书转而问朱衡:“朱公子,可同意?”
“我……”朱衡看了一眼一脸淡然的萧权,心中不忿,可如今正是骑虎难下的时候。他哪能预料到同方书也来凑热闹,这么多人看着,绝不能输给这赘婿!
他微微一笑,装作和萧权一样淡然:“朱某同意。”
同方书面向众人,高声道:“既然如此,今日由本官亲选词牌,由萧公子和朱公子就同一词牌作词,以论高下。五十个词牌,不知翻到哪一个。”
“朱公子,本官亲自盲翻词牌,你可觉得公平?”
这言语之间,有几分鄙夷之意。朱衡一心恋战,却没有听出来:“同方书亲自点题,朱某岂敢不服?”
同方书面无表情,只点点头。只见她玉手轻移,众人伸长了脖子。
同方书拿起一块牌子,翻过来,示以众人:“词牌名:菩萨蛮。接下来两位公子有半炷香的时间,请。”
菩萨蛮,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华夏历来名作极多。
其中以李白和、温庭筠、辛弃疾等人最为出挑。哪一首拿出来,吊打朱衡不在话下。
半炷香的时间里,朱衡时而望天,时而踱步,时而摇头晃脑,嘴里叨叨叨,似乎有惊世佳作要出来似的。
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在朱衡身上,只有狠狠地打击一下萧权的嚣张气焰,他们方能解气!
萧权只静静地站着,等着半炷香的时间结束。
本来他可以立马站出来,可太欺负朱衡也不好,万一这输不起的朱衡被气哭了,也不是君子所为。
半炷香时间未到,朱衡眼睛一亮,众人跟着窃喜,朱衡的词出来了!看萧权那个草包样,估计连第一句都没有琢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