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此话一出,萧母和婧儿一愣。往日他说奇奇怪怪的话也能理解,可萧权一直住在京郊,这道菜从来没有过,又何谈特色?
萧母漆黑的眸子闪过一丝落寞,却没有多言,依然笑意盈盈地他们倒酒装饭。
萧权给阿石夹了块红彤彤的辣椒:“这就是辣椒,入口有灼烧感,入喉鲜麻,入身发热,等一下你就会浑身发麻、飘飘欲仙,吃过以后,你再也忘不了。”
阿石以为,以前姑爷说的话都是在诓他,如今竟是真的有此等妙物。
众人下筷品尝,纷纷吐舌散辣,吃下后又狂喝水,一顿饭下来,个个辣得眼红耳赤,汗流浃背。
可也真如萧权所说,此妙物的确让人欲罢不能,十分下饭。
萧家院子外,一个窈窕美丽的身影在外紧紧地揪着手帕,方才萧权大喊他已不是秦府什么人的时候,秦舒柔便已经到听了。
如今萧权明目张胆地不住秦家,又狂放不敬之言,恼怒之余,她看着紧闭的萧家门,竟莫名生了一分怯意。
“小姐,我们回去吧,夜里太寒,小心着凉了。”阿香为难地道,萧家大门一直关着,刚才敲了门,里面喝酒猜拳声太大,根本听不到。
上次和萧权大吵一架,气得秦舒柔不轻,而萧权不知怎的害得秦南大病一场,她对萧权便十分厌恶,再也没理过他。
秦老太太劝秦舒柔,即使不愿意,也要装得恩爱、举案齐眉,毕竟已经是夫妻,被外人知道两人分居不仅不好看,还损了秦家的面子,对秦舒柔名声也不好。
原本以为萧权做了这些腌臜事,这些天一定生了悔意,秦府毕竟是高门大户,离开秦府是萧权的损失!如今看来,他吃得好喝得好,还风风光光收了一个昆仑奴。
哪像秦舒柔这些天气得茶饭不进?她气得把手里的包袱扔在地上:“走!”
包袱里是一件华贵的婚服,正是萧权拿到当铺当掉的那件。
第三十七章 青园书房
萧权在京都的名头一天比一天响,不可避免的,他过往的历史都会被好事者扒出来。
其中,他当掉婚服这件事,在秦府耳朵里尤为刺耳。
大街小巷里,百姓们摆上一碟花生米和一杯小酒,议论纷纭。堂堂秦家的姑爷,当初竟然穷到要把婚服当掉,难道秦府连饭都不给一口,他才打起了婚服的主意?
在古代,无论贵族或是平民,结发夫妻的婚服象征着白头偕老、举案齐眉,等到百年之后,婚服会随着主人一起下葬。
婚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对于夫妻而言,还是至高至圣至爱的象征。
偏偏萧权当掉了!
众人猜想纷纭,猜的情况不过就是那几样,一饿、二难、三穷,却从未想过他是为了病母才不得已而为之,当掉的钱除了买些笔墨纸砚外,其余全部都花在家人身上,萧权未用一分。
萧权当上解元后,陛下赏赐黄金百两,赎回一件婚服轻而易举,他却迟迟未去,难道是忘了?
不管萧权为何没赎回婚服,他当掉婚服便是下了秦府的脸面。前几日,秦老太太前去赴宴,被多嘴长舌的贵妇人暗暗奚落一番,老太太这才知道自家姑爷竟把婚服当掉了。
宴会上,秦老太太的脸没有地方搁,一会青,一会儿白,筷子都拿不稳,饭菜皆无法入口。
她实在坚持不住,提前从宴会归来,一回秦府便对秦风和秦舒柔大发雷霆,堂堂一个秦家,竟因为五十两落人口实!被人耻笑为富不仁,还仗势欺人!
秦风见老太太盛怒,命人不动声色从当铺赎回婚服。不料,掌柜以萧权当上榜首为卖点,引来不少人竞标逐价,最终,秦府不得不咬牙花了三千两,才把婚服买回来。
五十两当掉,三千两买回,秦老太太肉疼不已,心中更是火大。
秦舒柔今日带这件婚服来,一来是想问责,二来借着婚服的由头,让他将功赎罪,命他回秦府住,否则秦府被人这般指指点点,说秦府这么苛责姑爷,秦府的脸面以后往哪里放!
谁料,秦舒柔连萧家的门都没进、也进不了,就这么被气得回了秦府,连婚服都当垃圾一样扔在他家门口,萧权爱要不要。
任性的秦舒柔万万没有想到,婚服没被萧权捡到,而是被两个常日盯着萧家的【创建和谐家园】偷走了。
吃饱喝足的萧权,每天练练书法,过得充实自在。他哪知道自己早就抛到脑后的婚服,竟气得秦府跳了脚,秦风更是恨不得将他拳打脚踢一番,打得他七窍冒烟才解气!
萧权对婚服没有古人这么有执念,婚服,难道他还能穿第二次?
以后他重新再娶,必然是风光大婚,也不会穿件旧婚服。何况和秦舒柔成亲那天,萧定那天还死了,不吉利。
一天,萧权睡到日上三竿,阿石一声惊慌失措的叫声,把他吵醒。
他翻个身,阿石匆匆推门而进,手脚并用地扑过来,仿佛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姑爷!不不不!大哥!快醒醒,出事了,出大事了!”
“什么?”萧权睡眼惺忪,顶着蓬松的头发坐了起来,什么君子正衣冠,在萧权这里压根不存在。
“酒!我们的酒被偷光了!我们报官吧!”阿石又愧疚又焦急,今日他起来去院子一瞧,全部酒坛子都被贼搬空不说,连压酒坛口的瓦片都没有留下。
这些酒光原料就花了十几两,还花了这么多时日精心酝酿,都是大哥的心血啊!
萧权还以为是家人出事了,心一下子吊了起来,原来是几坛酒。被偷了,岂不是正好?最怕的是没人偷,萧权翻个身,迷迷糊糊道:“白起,把阿石拉下去。”
“是!”一直候在门口的白起,轻而易举地将弱小无助、又欲哭无泪的阿石拉了出去。
“大哥,酒可贵了,好歹想想办法……”阿石一边出去,一边哀求道。
萧权闭着眼睛,忍不住打个哈欠道:“以后你再为这等小事大呼小叫,我便揍你。”
“哦……”
“既然酒被偷了,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再酿十坛。”
“是……”
萧婧看着哭唧唧的阿石出了门,笑道:“兄长欺负阿石,以大欺小。快起来,娘给兄长熬了醒酒茶,娘说,喝完茶就该温书啦。”
这些天阿石酿的酒,萧权都会亲自把关,不知觉喝得多了些,身体虽没有不适,贤惠的萧母还是雷打不动地给他熬好醒酒茶。
萧权一个鲤鱼打挺起了来,困意全无,再过半个月便是会试,是该好好准备才是。
在华夏古代,乡试叫秋闱,会试称为春闱。乡试是省考,而会试是国考。
乡试后的次年三月,通过乡试的举人,会从全国各地来到京都参加会试,到时候更是文才汇聚,群雄逐鹿。
可大魏科举频率一年一度,所以会试时间很紧,乡试过后两个月就要会试。
会试半个月后,便是殿试。
大魏没有公路火车,可胜在水路运输还可以,各地的举人大多从水路出发,前往京都,不靠水的地方便快马加鞭,连夜奔袭,历年来为了进京赴考,举人跑死的马数不胜数。
一年一轮的科举,时间紧凑,举人们能准备的时间都不多。京都外的举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大多在赶路。
京都内中了榜的举人,都在自家府上或者书房精进算学和书法,唯独萧权这个连算学都不懂的人,不好好在家温书,还在知义堂外面收了个昆仑奴。
许多举人暗地里耻笑他破罐子破摔,果然门第不高的人,见识也不过如此,小小一个解元便知足了。
京都最著名的书房,名叫青园书房。
青园书房是官府办的学校,京都中绝大多数世家子弟,都在青园书房念过一两年书。
大魏有名的学士,历代状元、榜眼和探花,会时不时在在这里开课。开课时,便是京都世家子弟们最兴奋的时候。
谁都想得到大学士和进士们的指点,以提高自己的学识,平步青云。
能进青园书房的人非富即贵,有不少寒门子弟求知若渴,可都被挡在了门外。寒门子弟被拒绝在门外,已算客气,若纠缠不休,被打个半死也正常。
这天,下学的世家子弟们从青园书房一涌而出,还没有上马车,就被一股浓烈的酒香吸引上。
他们寻着香气而去,原来是两个酒贩子在卖酒。
“走过路过,莫要错过!此乃京都第一酒,喝上神仙也不走!”
世家子弟一听,好狂的口气!京都第一酒楼都不敢拿出神仙的架子!
第三十八章 闻香下马
世家子弟自认见多识广,世间好物岂有他们没有见过的?
这两个酒贩子拍了拍胸口,自信十足:“爷,小的跟你保证,若几位爷不满意,半文不收!”
酒,是最引人入胜之物。
这些浸泡在富贵场的公子,最会品酒。他们向来瞧不上街边的小摊小贩,若是有几分能耐,还用在路边讨食?
街边小贩在这群富家子弟的眼里,和要饭的乞丐差不多,为了一口吃食,对人笑脸相迎,将低劣的产品卖给路人。他们是天之骄子,岂会上这些粗野之人的当?
富家子弟们没有一个动,眉目里皆是不屑,京都的小贩最擅长察言观色,只见瘦小一点的小贩笑呵呵地道:“爷,我哥俩是有商牌的,店铺就在朱雀街尽头。这酒是我们哥俩新得的,想着京都只有青园书房的爷最会品酒,所以哥俩才琢磨着推个板车来这边出摊。果然,青园书房的爷果然比旁人识货,小的还没有吆喝呢,几位爷就过来了。”
这么阿谀奉承一番,这几个公子得意洋洋,他们摇着扇子,虽未品尝,可这酒香沁人心脾,肚子里的馋虫都在蠢蠢欲动。
不过,他们乃富贵之人,再好的酒,岂能屈尊降贵在此地品酒。可若不品,这酒香实在诱人……
见他们有所动摇,会来事的小贩拿出一个上好的杯子,倒上了七分满的酒。
小贩说青园书房的爷最会品酒,虽有三分恭维,但七分是实话。
能征服青园书房的爷,在京都一向都能大卖,所以小贩才不辞辛苦,跨越半个京都来等着公子们品尝。
所谓品酒,先要观色,色泽绵绸而没有杂质,晃动杯子,杯子上感觉有挂杯的感觉,那么此酒必定绵软悠长。
接下来便是寻香,轻轻地将杯子倾斜,然后用手轻扇出气体,则会闻到酒香扑人。
好的酒,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上等的酒,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便是细酌慢饮。品的时候,一定要先小口,让酒在口中舌头的不同部位来回转动,这样就能全方位品到酒的味道。酿造工艺十分好的酒,口感敦厚,绵软悠长。
小贩的酒一倒,富家子弟的眼睛便一亮。
此酒色泽纯净,挂杯效果良好。
领头的世家子弟,是一位高大俊秀的举人,刚刚通过了乡试,眼力劲极好的小贩双手举起倒好的酒,毕恭毕敬:“小的为爷献上这杯酒,祝爷在会试金榜题名!”
“承你吉言,这酒看来不得不喝了。”
举人摇了摇扇子,酒香迎面而来,实乃上品。
不远处,街边有一个人在看着,发出一声冷哼,明明想喝极了,却找了这么多借口,似乎喝一杯酒身份就会降低几格似的。
“公子请!”
举人悠悠地接过,低头闻了闻,轻抿了一口。醇厚的酒浆一入口,竟有几分辣喉,和寻常酒十分不一样!
可这份【创建和谐家园】过后,达到了上品好酒的特点,醇香幽雅,回味无穷!京都的酒和这酒相比,就像白水!
“好酒!”他忍不住一声惊喝,果然对得起小贩说的,此酒神仙喝过都会回头!
“朱公子,此酒如何?”其余几人,就差口水没留下来了。
原来此人是朱衡,他眸子明亮,道:“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这是古代人对佳肴美馔的盛誉。
朱衡大袖一挥:“这些酒,都送到我府上!”
小贩哥俩,惊喜地连连点头,他们尝的时候,便大吃一惊。如今得到了青园书房公子们的认可,他们更加坚信这酒定能大卖!
寻常的酒,一坛一斤多,卖十五文钱。原本这十几坛美酒,哥俩打算一坛卖五十文,可见朱衡这么认可,小贩临时起意,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地道:“爷,酒十两一坛。您看……”
十两对于富家公子不多,但和其他酒相比,简直是天价。
公子中有秦南,中举之后,他便整日和朱衡混在一起。他上前一步,喝道:“你这是卖的什么酒?竟敢在我们面前坐地起价,就地还钱?”
秦南一哼,敲诈勒索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