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超级军工霸主》-第6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乔说得不无道理!”既然乔俊峰没有追问,杨立民也恢复了之前的神色,不过他还是感激的看了卢嘉栋一眼,但即便如此,听了乔俊峰的话,他还是怎么想怎么说:“可咱们现在面临生产任务削减,开工不足已然成为必然,再加上新式研发项目被砍,咱们有什么办法来维持现有生产量呢?”

        “这个……”听了杨立民的话,乔俊峰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而坐在他旁边的厂长陈震则沉思片刻后,然后抬起头来看着病床上的卢嘉栋:

        “小卢,你有什么意见说来听听!”

        见陈震问起,卢嘉栋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眉头紧锁的想了一会儿,见卢嘉栋半天不说话,急性子的乔俊峰便坐不住了,面色焦急的对着卢嘉栋说道:

        “嘉栋,咱们厂就你点子最多,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咱这儿也没什么外人,没啥好顾忌的!”

        “老乔说的没错,小卢,咱们都是为了厂子的发展,想到什么你就大胆的说!”乔俊峰话音刚落,一旁的陈震也不禁拍着椅子鼓励道,而坐在他对面的杨立民也推了推眼眶上的黑色眼镜向卢嘉栋鼓励的点了点头。

        陈震、乔俊峰还有杨立民之所以这样劝着卢嘉栋,是因为在他们心里卢嘉栋在万山厂除了技术全面,能力超群外,还一直以思想大胆,敢作敢为著称,枪挂榴弹发射的报批申请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当他们看到卢嘉栋沉默不语,都以为他想到了什么大胆的想法或是有禁忌的解决方式,因此才这样鼓励卢嘉栋说出来。

        其实卢嘉栋确实有一套解决方案,而这套方案更是酝酿已久,之所以要思考一下,不是说卢嘉栋害怕或是有所顾忌,而是他在想用什么语言和方式说出来才能让面前的三位接受,正因为如此,他才要沉思片刻,直到面前的三人都有些急不可耐时,卢嘉栋才淡淡的点了点头:

        “我这里确实有两个办法!”卢嘉栋一开口,面前的三人眼睛不由得同时一亮,而卢嘉栋的话却没有因此停下,而是举起右手的食指继续说道:

        “第一个就是改造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

        “改造劳动服务公司?”听了卢嘉栋的话,乔俊峰便疑惑的看着他:“劳动服务公司目前只能部分弥补咱们因产能不足而导致的亏空,就算改造也解决不了大问题!”

        “我所说的改造并不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小修小补,而是将咱们劳动服务公司借此机会索性扩大!”

        “索性扩大?”卢嘉栋话音刚落,乔俊峰不由得一愣,而坐在他旁边的厂长陈震则听出一点端倪,于是赶紧肯定的点了点头:

        “继续说下去!”

        听了陈震的话后,卢嘉栋的脸上不由得露出淡淡的笑容,然后扫了下眼前的三人便继续说道:

        “咱们现有的军工车间是归国防科工委和总参装备部双向管理,日常监督管理是归属省国防科工厅,机构如此繁杂,这让军工车间想要稍稍转个弯都被盯得死死的,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咱们的厂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自【创建和谐家园】。

        但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则不同,他是咱们厂的三产,设立它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咱们厂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正因为如此它并不在军工车间的管理范畴之内,而是所生产的产品也都是轴承之类的民品。

        虽说也由三林市工业局进行统购统销,可咱们都知道民用产品可比军品的可选空间大得多,至少咱们在最初生产的方向可以自己去定,而且民品更看重的是效益,只要生产的产品好卖,效益高、为地方带来更多的利润,地方工业局就会全力支持!”

        听了卢嘉栋的话陈震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兴奋:“你的意思是说,直接将劳动服务公司扩大,让它不仅仅作为军工亏空的一个补充,更是扩大成为一个跟咱们军工车间相等,甚至超过军工车间的主营业务车间?”

        不止是陈震,乔俊峰和杨立民也是眼前一亮,其实无论是陈震、乔俊峰还是杨立民,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人,只不过是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束缚住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一直以来觉得劳动服务公司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三产,或是军工车间产值亏空的有益补充,但经过卢嘉栋的提点,几个人便立刻醒悟过来。

        只不过这样的醒悟只停留了片刻,便被陈震的一句话泼了冷水:“嘉栋的想法好是好,可是就算咱们劳动服务公司今后的效益好,将咱们军工车间的亏空彻底弥补,或略有超出,可是仅仅生产轴承这样小物件儿的话,咱们军工车间的熟练工人们还是会荒废自己手中的技能!”

        “所以咱们要寓军于民!”没等陈震说完,卢嘉栋便脱口而出!

        “寓军于民?”

        “没错!”看着面带诧异的三人,卢嘉栋脸上不由得淡然一笑:“要知道国外先进国家的军工厂都采用这种模式,比如说美国的波音公司,在为美军生产军用飞机的同时,也在生产民用客机;再比方说通用汽车公司,除了生产美军的坦克外,还有大量的民用车辆再生产;再有德州仪器美军最大的芯片提供商,同样也是最大的民用芯片制造商。

        而说到咱们万山厂,最重要的产品就是枪械,所以劳动服务公司也应该生产那些能应用枪械生产技术的民用产品,我为此也想了一下,觉得摩托车最为合适,无论活塞的镗孔、车体的整体冲压、部件的热处理以及必要部件的镀铬等,都与咱们的枪械生产十分接近,不过介于现在实际情况,摩托车咱们可以先预研,在这之前可以用自行车试试水!

        至于生产线改造也很简便,再说咱们以前军工车间淘汰的机械设备也可以就此利用上,这样也不占用军工车间资源,如此一来就可以在维持生产线的同时,还不至于让咱们这些熟练工人就此荒废!”

        “哎呀,小卢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卢嘉栋话音刚落,坐在他旁边的乔俊峰不由得拍了下大腿,整个人都兴奋的叫起来:

        “这样一来,咱们厂既保住了生产线,又不至于让熟练工人荒废,而且自行车还是紧俏产品,所以还有可能增加效益提高全厂职工的待遇,小卢这个想法可谓是一举三得呀!”

        说着,乔俊峰便难掩兴奋的看了看身旁的陈震:“厂长,我觉得小卢的意见可行!”此时的陈震也是含着欣喜的笑容,但作为厂长他会想得更多,于是在听了乔俊峰的意见后,便抬起头看了看对面的杨立民:

        “老杨,你的意见是什么!”

        “小卢说得没错,人家美国人确实在做军品的同时,也做着相同技术的民品,人家能搞咱们怎么不能搞?再说咱们现在使用的质量认证体系最初也是从劳动服务公司出来了,可见军民产品在本质上有通用之处,所以我觉得小卢的意见可行!”

        杨立民话音刚落,陈震不由得点了点头,而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厂长陈震的身上,而此时的陈震也环视了下众人,脸上不由得露出欣喜的笑容:

        “我也同意小卢的意见!”听了陈震的话,在场的三人不由得松了口气,而陈震却没有就此停下,而是带着略有深意的笑意,打量了下病床上的卢嘉栋:

        “小卢,你是不是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难怪嘉栋极力保着劳动服务公司!”听了陈震的话,乔俊峰立马反应过来:“我还以为是嘉栋他对劳动服务公司感情深才……没想到竟然是为了……”

        说着说着,乔俊峰不由得向卢嘉栋竖起大拇哥:“嘉栋,你真是太厉害了,没想到你居然能想得这么深远,可是嘉栋你怎么会能想到……”

        “这也不奇怪!”没等乔俊峰把话说完,杨立民便开口说道:“嘉栋这是职工之爱厂则为之计深远,其实在对越战争结束时,生产削减就已经出露端倪了,只不过咱们没有留心罢了!”

        说完,杨立民便把头转向卢嘉栋,带着满心的疑惑再次问道:“嘉栋,那第二个办法是什么?”

        “销售咱们产的武器装备!”

      第144章 销售军火的好处

        “第二个办法就是销售咱们生产的武器装备!”

        卢嘉栋这句话刚说出口,无论是陈震还是乔俊峰、杨立民,无不惊得目瞪口呆,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至于乔俊峰不由得诧异地问道:

        “小卢,你……你刚才说卖武器装备?”

        “恩!”听了乔俊峰的话,卢嘉栋很肯定的点了点头:“没错,就是卖武器装备!”

        得到卢嘉栋的这个答复后,陈震等人才确认自己的耳朵没有出毛病,不过他们并没有为此而感到庆幸,反而把忧虑满满的写在脸上,而作为跟卢嘉栋关系更进一步的陈震更是带着一份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不无担心的对卢嘉栋说道:

        “小卢,销售武器装备可不是开玩笑的事,你还年轻,可不能犯这种原则性错误!”

        “是呀,嘉栋!”陈震话音刚落,一旁的乔俊峰赶紧把话接过去:“这种事情可不是咱们拍着脑袋说干就能干的,再说咱们国家也没有相应政策,所以,嘉栋你听老乔我一句劝,赶紧打消这个念头!”

        “老乔说得对,嘉栋,有些事情可开不得玩笑!”杨立民说这话的时候,神色更是紧张得不得了,连说话的语调都有些许的走音。

        卢嘉栋见三人对自己无比担忧的神情,听着他们所说的话,卢嘉栋知道陈震等人是真心为他着想,心里更是既亲切又温暖,但即便如此,陈震等人对出售武器装备的态度也没有让卢嘉栋感到很意外,毕竟这个时候国家还没有对外军售的政策和先例,长久以来中国的武器装备更多的是以对外援助的形式走出国门,对军售这个词汇更是敏感至极,别说是普通的军工厂了,就是在高层也不敢轻易提及,因此陈震等人才会如此谈虎色变。

        虽然陈震等人对军火销售唯恐避之不及,但卢嘉栋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他清楚的知道今后军火销售将成一个发展的必然,不但成为中国军工系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在某些领域,军火销售不但支撑着这些关键军工厂度过了难关,还为我军几型重点发展的武器装备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

        正是知道这些原因,卢嘉栋并没有回答陈震等人的话,而是环顾一圈后露出淡淡的笑容:“现在咱们国家的政策已经调整为改革开放,其重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想必咱们也看到其中的变化,农民可以卖多余的蔬菜、水果和鸡蛋了,街面上也有倒卖电子表的了,别的不说,就说咱们厂出去的罗浩罗胖子,现在也不像之前那么战战兢兢,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了。

        我讲这些,就是想说国家的政策将会一步步逐渐开放,商品也逐步开始流通,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政策都会更加宽松,最近一段时间,地方工业局不就在编制出口创汇名录嘛,既然民用产品可以出口创汇,那么作为咱们军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同样也是商品,为什么就不能出口创汇呢?”

        “可咱们这些武器装备跟民用商品根本不是一码事儿,它有着它的特殊性……”

        “我觉得正是咱们所生产的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国家更会开放军售这条路!”没等乔俊峰把话说完,卢嘉栋便斩钉截铁的判断道,而此时坐在旁边的陈震和杨立民不由得眼前一亮,脸上担忧神色也略微少了几分,但卢嘉栋话音并没有为此而停下来:

        “刚才老杨也说了,武器装备的新式项目被砍了,整个军工技术有可能停滞不前,更可怕的是会造成研发人才的断档,虽说咱们可以利用民用产品来维持生产线运转和熟练工人的生产制造能力。

        但作为军工产品的研发人才却无法用这个方法来维持,军工技术更是无从谈起,而当下各研发项目被砍的被砍,下马的下马,依靠之前的机制体制来维持研发队伍的情况依然行不通,如此一来,只能寻求外部解决!”

        “外部解决?”

        “对!就是外部解决!”杨立民话音刚落,卢嘉栋便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咱们国家的武器装备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不算最先进的,但也并非最落后的,而在世界范围内却又很多国家别说是步枪了,就连不同的子弹都造不出来,这样的国家自然是成品武器装备的倾销地。

        可除了这样落后的国家外,还有一部分国家,他们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也有着本国独有的武器装备使用特点,这些国家就不希望要那种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武器装备,他们更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本国的一些特色,甚至直接会要求根据他们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设计,从而得到只属于他们的定制军火。”

        说着说着,卢嘉栋拿起桌子上的水杯,轻轻的喝了一口后便继续说道:“之前我去过的B国就是这样,因为他们常年与邻近的Y国敌对,部队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所以他们武器装备的性能和使用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坦克和作战飞机上,他们的理念跟咱们的很不一样。

        而依靠着这些不同的理念,咱们可以为其定制专用的武器装备,要知道这些武器装备可不是在原有装备基础上修修补补那么简单,有时候跟研发一款新式装备没什么两样,而咱们既可通过这样的装备来维持研发队伍,培养后备人才,也可以通过获取购买国的某些先进思维方式和战术理念反过来审视咱们现有装备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此取长补短,对咱们今后武器装备的研发也有着极大的裨益!”

        听了卢嘉栋的话,一直认为技术至上的杨立民不禁皱着眉头略微的点了点头,而走稳健路线的陈震和乔俊峰原本担忧的神色也稍退几分,但忧虑的神色依旧挂在脸上,而卢嘉栋也只是稍稍停顿一下然后接着开口说道:

        “当然咱们给别人定制武器装备的目的除了维持研发队伍外,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创建和谐家园】火后所得的外汇,现在外汇这东西是最稀缺的资源,不但咱们需要,军队也需要,国家更需要,而军火贸易又是这世上最暴利的行业之一,无论是咱们批量出口的成品装备,还是为他国研制的定制装备。

        都会换取大量的外汇,而这些宝贵的外汇不但可以支援国家建设,还对军队和咱们军工体系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有如此多的好处,我想咱们国家不会再搞只要面子没有实效的军援了,在国家允许范围内的军售将会成为今后的主流,要知道现在咱们国家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就是那四个字:实事求是!”

        一句实事求是让陈震不由得为之一震,进而嘴边不断嘟囔着“实事求是……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同时,手指在有节奏的敲击着椅子上的扶手,脸上那深思的表情更是溢于言表,而乔俊峰和杨立民也同样陷入深深的思考。

        卢嘉栋见此并没有再说一句话,因为他知道陈震等人已经有些心动了,而这个时候最好什么都不要说,因为卢嘉栋知道凭着陈震等人多年风雨来雨里去的丰富经验,心中自然能够判定对外军售的好与坏。

        而其中的事实也和卢嘉栋猜测的一样,要知道陈震等人所经历的风霜雨雪也不少,政治敏感度也十分敏感,对国家政策的走向自然有着清晰的判断,所以他们当然知道虽然国家削减军工体系的生产任务和科研项目。

        但并不意味着国家就会放弃这块重要的国之基石,正因为如此,国家在削减国内生产任务的同时,必将寻求其他解决之道来弥补军工系统,而对外军售就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而这也很可能成为今后军工系统改革的重点!

        虽然想通这个关节,但陈震心中还是有所顾虑,卢嘉栋所说的一切听上去很合理,但大部分都属于猜测,国家更是没明确的政策说可以这么做,既然如此这么做会出现何等情况就不得而知了,想到这里,陈震的眉头再次皱起来:

        “小卢,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国家毕竟没有相关政策,咱们这么做会不会……”

        陈震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卢嘉栋却听得明白,于是脸上那副淡淡的笑意又加重了几分:“虽说国家没有政策,但咱们最好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一旦国家在这方面政策有所松动,咱们厂也可以立刻抢占先机,要知道咱们厂的78式、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130mm底排榴弹可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拿到国际军火市场上绝对能把大把大的外汇换回来!”

        “嘉栋说得有道理!”卢嘉栋话音刚落,乔俊峰不由得点了点头:“一个是军民融合,一个是对外军售,两个办法都既大胆又富有可操作性,如果政策真有所松动,确实是咱们军工体系两剂不可多得的良方呀!”

        听了乔俊峰的话,杨立民带着一丝欣喜的笑意,不无赞同道:“嘉栋的想法虽然不拘一格,但却又在情理之中,所以说咱们早有些思想准备为好!”

        说完,在场的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集中到厂长陈震的身上,而陈震则用眼睛扫了下在场的几个人,脸色变得异常坚定而严肃,语气更是铿锵有力:

        “小卢说得没错,虽然没有政策,但确实要这样的思想准备,要不然也体现不出咱们敢为人先的万山精神!”

        陈震的话可谓是一锤定音,屋内的几个人在这一刻都露出灿烂的笑容,而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被再次轻轻叩响,随着陈震允许开门的话音传过去,一位看起来大约三十多岁,身材瘦高、面色冷漠的陌生男子走了进来,然后对着陈震用一种平淡却不失恭敬的口吻说道:

        “厂长,时间差不多了!”

      第145章 军队的困难

        听到这个陌生男子的说话,卢嘉栋不由得一愣,而坐在病床旁的陈震则看了看手上的表:“哎呀,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待会儿省领导还要来新厂视察,小卢……”

        陈震正说着,抬头看向卢嘉栋正准备向他道别时,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因为卢嘉栋的眼神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刚刚进来的那位陌生男子,陈震见此立马明白过来,赶忙指着那位陌生男子笑着向卢嘉栋介绍道:

        “忘了跟你介绍了,这位是新调到咱们厂的保卫科长,曹晓东,我们开会的时候,正赶上他去省厅办理手续,经军工质检处刘处长介绍我们才知道,所以就一起回来了!”

        说着,陈震站起身来,招呼了下站在门口的曹晓东,然后脸上带着些许自豪的神色指了指病床上的卢嘉栋:“小曹,这就是路上一直跟你提起的卢嘉栋!”

        “卢副厂长您好,我是曹晓东,以后就叫我东子!”听了陈震的话,曹晓东赶紧走上前去一边说着,一边向卢嘉栋伸出右手,而此时的卢嘉栋看着带着满脸笑意的曹晓东,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悸动,不知道怎么的卢嘉栋总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同寻常,尤其是那双笑弯的双眼,虽然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可是卢嘉栋却从他那漆黑深邃的瞳孔中,读出一种无尽的神秘。

        曹晓峰身上这种独特的气质,总让卢嘉栋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是偏偏就是记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为此稍稍有些走神,以至于曹晓峰的手都已经伸到卢嘉栋的面前时,卢嘉栋还没反应过来,还是站在另一旁的杨立民轻轻捅了捅他,才让卢嘉栋反应过来于是赶紧伸出手去,与曹晓峰握在一起:

        “不用那么客气,叫我小卢或者嘉栋就行!”

        “这个小曹也跟小卢你一样,谦虚的紧,之前让他一起进来他总说不合适,非要守在门外帮我们看着时间。”说着陈震再次看了看表,脸上露出一丝急切:“哎呀!现在得赶紧赶到新厂去了,小卢,你先好好休养,等你回厂后咱们再商量具体事宜!”

        说完,陈震不由得拎起公文包,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帮地方上的领导,唉……”说完便大步流星的朝门口走去,杨立民等人也跟卢嘉栋匆匆道别,也随后跟着陈震走出了病房。而作为病人的卢嘉栋也没有在这间病房内呆太久,毕竟只是小小的风寒感冒,经过医院的精心治疗,卢嘉栋很快便痊愈了,所以在陈震等人离开的第二天,卢嘉栋也办理的出院手续,匆匆赶回了万山厂!

        回到万山厂的卢嘉栋立即投入到劳动服务公司的扩大和改造当中去,跟卢嘉栋预想的一样,劳动服务公司的改造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厂里面对这种能够提高待遇的项目都是举双手支持,不仅是厂里,就连省国防科工厅也给了一道谨慎的绿灯,让万山厂作为一个试点,先试先行!

        正是在这种有力条件下,劳动服务公司的改造正式进入快车道,因为军工车间接收了大批从越南缴获的新式机械设备,因此将之前的老式设备全部移交到劳动服务公司,使得劳动服务公司的产品制造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作为卢嘉栋试水民品的自行车,对于这些造过枪,修过炮的万山厂的工人师傅们来说,比小孩子过家家还要容易,于是没过多久,第一辆万山牌自行车就顺利下线了。

        万山厂劳动服务公司出产的万山牌自行车很快便得到三林市工业局领导的认可,于是首批一千两的生产任务很快便下达到万山厂劳动服务公司,这一千两自行车在投放到市场后以其卓越的质量,高效的品质和独特的结构,立刻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一千两自行车眨眼的功夫便销售一空,见到销售如此火爆,各地供销社、百货大楼的主任和经理们也坐不住了,纷纷跑到三林工业局索要万山牌自行车,也正因为如此,工业局给与万山厂的生产任务也是一加再加,最后足足加到了两万辆!

        正是在这些大额自行车订单的带动下,万山厂非但没有因为军工产品生产任务削减而开工不足,反而整个厂区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不过卢嘉栋并没有为自行车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组织厂内的技术骨干开始投入到摩托车的试制当中去。

        万山厂这种以民品维持生产线和熟练工人的做法,很快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对此上级组织多次调研组深入万山厂进行调研,探究万山厂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就在今天由总参装备部武器规划处主任王传琛带队,联合桂溪省国防科工厅副厅长李铭,组成联合调研组,来到万山厂进行实地调研。

        这样的高级调研组来到万山厂,自然得到万山厂高度重视,整个厂领导班子全程陪同,卢嘉栋更是作为主讲人,将万山厂民品发展的思路介绍给王传琛和李铭,而王传琛和李铭听得也十分认真,在最后还对万山厂这种寓军于民的做法给与了高度评价,就这样调研组在万山厂盘亘了一天,当开完总结会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于是调研组索性就住在万山厂,等到明天一早再驱车离开!

        忙了一整天接待工作的万山厂干部职工们,也在调研结束后纷纷回去休息,不过卢嘉栋却没有就此闲下来,而是在调研总结会后,被王传琛和李铭叫到招待所去聊天,美其名曰叙叙旧,毕竟三人也都是老相识,公事结束后聚一聚也并不为过。

        “老李,你看看我当年的决定有多正确,这才多长时间,小卢就让这万山厂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招待所一处位置较好的房间内,王传琛带着一份欣慰和自豪,向着坐在身旁的李铭夸耀着,而李铭则推了推眼眶上的黑框眼镜,略显黝黑的脸颊上显出一份独有的固执:

        “我还是觉得当年让小卢去科研所比较好,如果要是在科研所,凭小卢这身本事不知道会取得多大成就呢!”

        “多大成就我不知道!”王传琛说着,向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然后放在嘴里轻轻的吸了一口便继续说道:

        “但在科研所,小卢绝对不会把那儿搞得这么红火,老李,我想你比我更清楚,万山厂制造的可不是简单的民品,那可是将整个生产线和数百熟练工人给维持下来,这意味把这套做法在全军工系统推广,不知道能保住多少厂子和工人,这样的成就可不是在科研所搞个一两件武器装备所能比的!”

        听了王传琛的话,李铭也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抬起头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卢嘉栋,脸上也露出欣喜的笑容:

        “小卢的这个做法确实是当下应对国家政策调整的一个好办法,尤其是小卢在刚刚的总结会上说的那番寓军于民的思路,对咱们也很有启发!”王传琛一边听着李铭的话,一边微微的点着头,可没想到说着说着,李铭的话锋便一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