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赝医》-第8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说了几句掩盖这事所需的细节,李正隆和宇文武略便告辞离开,宇文武略回家凑钱去了,希望能通过用钱来堵住王【创建和谐家园】他们的嘴,而李正隆则去见他的父王,将作监的主官要换人了,这不能算是小事,他得和相王以及王府的幕僚,商量一下对策才好,毕竟又一个衙门落入到了长公主的手里。

        杨泽又抄写了一篇刚才写的文章,稍加润色之后,打算给侯自镇送去,要侯自镇盖上印章才行,这才能落档封存。

        等一切都办好了,杨泽去了大堂,对王【创建和谐家园】道:“王大人,这案子就算结案了,只等侯大人用印即可,便由你给侯大人送去吧,今天不是排衙的日子,估计他是不会来的,只能辛苦你了。”

        王【创建和谐家园】刚刚得到消息,宇文武略打算出钱堵他们的嘴,心里正高兴着呢,听了杨泽的吩咐,他奇道:“杨大人,这便要结案了?下官感觉有点太仓促了吧!”

        他凑到杨泽的跟前,小声道:“不如再拖拖,那宇文大人既然肯出第一笔,那就必会出第二笔,只要再拖拖,说不定能把他全部的家产都弄出来呢,反正是他自愿交出来的,又不是咱们逼他的!”

        杨泽心想:“这还不算是逼哪,那真的逼得啥样!”他道:“也行,那咱们就拖拖,不过得你去和临淄王解释,还有宇文家以后我也不打算去了,你去催他出家产吧,得到的财物,全归你好了!”

        王【创建和谐家园】一咧嘴,赶紧摇头道:“这个……下官倒不是多事之人。也罢,就算结个善缘吧,该结的案子早结为妙,大家也好落个轻闲。”

        “你明白就好!”杨泽把公文交给王【创建和谐家园】,又道:“去侯大人那里,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你要心里有数,如果说了不该说的,你的嘴要是堵不住,那宇文大人可就不会出钱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懂的!”

        王【创建和谐家园】笑道:“懂的,下官当然懂的!”事情瞒是肯定瞒不住的,但他却明白什么叫做避重就轻,含糊其辞才是上策,再说临淄王都出面了,就算侯自镇有什么想法,也是白想,只要长公主不发话,光凭侯自镇能翻出几朵浪花来。他拿着公文,去找侯自镇了。

        杨泽正要离大理寺,却听门外响起马蹄声,那个叶校尉竟然去而复返,又跑了回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 面见女皇

        叶校尉进了大门,见杨泽还在,大声道:“还好,杨大人你还在,省得我再去你家找你了。长公主殿下要见你,你和我一起去公主府吧!”

        这么快就又要见我了,看来长公主对这案子还挺上心的。不过,将作监的大将官位,有这么重要么,似乎不是什么重要的位子吧!

        杨泽跟着叶校尉,第二次去了公主府,这回却没有绕道,上马小跑,不大会儿的功夫就到了。

        等进了公主府,却见长公主一身朝服,看样子是要出门。长公主还是那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可见着杨泽后,说出来的话却是一点都不慈祥了。

        长公主道:“事情办得如何了,宇文武略打算走人了吧!”她用的是肯定的语气,而非疑问口吻,显见是对宇文武略滚蛋一事,相当地有自信,或者说她已然知道李正隆去找杨泽了,既然李正隆出面了,那么就代表宇文武略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自然也就要退步了。

        对于无法掩盖的事情,杨泽当然不会去试图遮掩,也没这个必要。他道:“回殿下的话,刚才临淄王去找了下官,是带着宇文武略一起去的,他们表示愿意让出将作监大将这个位子,但希望此事能到此为止。”

        长公主冷笑一声,道:“识趣就好。那么,你是怎么吓唬住他们的?”

        杨泽想都没想,道:“下官没有吓唬他们,他们是先到的,叶校尉是后到的,在下官和叶校尉说话的时候,他们躲在侧厅,都听到下官怎么答应叶校尉的了,明白下官是站在殿下这一边的,所以知难而退了!”

        长公主看着杨泽,点了点头,道:“李正隆去找你的事,孤已知晓。算你明智,不耍小聪明,对孤也算是忠心,此事这么办也好,过程孤不问,只要这个结果就成了。”

        杨泽心想:“果然是纸包不住火,也幸亏你只要结果,要不然你让我编个过程出来,还挺费脑筋的!”

        长公主拍了拍杨泽的肩膀,道:“你的官服,孤叫人连夜赶制了出来,倒是不用等吏部给你做了,那宇文武略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指望他给你做,那你可有得等了,官服就在此,你换上吧,跟孤一起进宫,面见皇上,把事情的经过说给皇上听!”

        杨泽一怔,这就要去见独孤女皇了,自己还没做好准备呢呀!他忙道:“殿下,此案的经过,还容下官说一遍,免得下官到时说错了话。”

        长公主哼了声,道:“这么简单的事你要是还会说错话,那你……孤相信,你懂得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的。”

        这话听起来,怎么和我吓唬王【创建和谐家园】的差不多啊!杨泽只好道:“是是,下官懂得,下官这就去换官服!”

        有小宦官拿来官服,杨泽换上了五品官服,官服很合身,就如同裁缝专门给他定做的一般。

        长公主带杨泽出了门,杨泽忍耐不住,问道:“殿下,将作监很重要吗,依下官看,不就是做做官服,制做官印啥的,顶多也就是做点宫里用的器物,大将的官名虽然好听,但也就是个工匠头儿吧?”

        长公主猛地回头,很惊讶地看向杨泽,吃惊地道:“你不知道将作监是干什么的?你真以为将作监大将只是个工匠头儿?”

        杨泽稍有尴尬,装做很谦虚好学的样子,道:“下官刚来京城不久,对各个衙门的职责还不太了解,请殿下教我!”

        长公主还是很吃惊,她看着杨泽,道:“就算你刚来京城,也不能不知道将作监是干什么的啊!”不过,她还是告诉了杨泽将作监是干嘛的,那将作监大将也不是工匠的头儿。

        原来,将作监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起码在大方帝国这个时代,它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主管的是帝国所有公共设施的建设,还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和纱罗缎匹的刺绣,以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甚至还掌管着新式武器的开发,比如说改进弓箭等武器,怎么能锻造出更锋利的刀枪,从这点上看,将作监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技术研究院,当然只是个最最初步的雏形。

        长公主当然不会解释得这么详细,她只是告诉杨泽,将作监这个部门很重要,因为掌管着建筑和奢侈品的制造,所以总是会得到大批的拨款,她说了这些也就够了,更深的没和杨泽说。

        但杨泽一听就明白了,将作监这个部门几乎可以说是富得流油,谁掌握了这个部门,那手头的资金当然就多了,而且也可以通过供应商来筹集资金,比如说回扣什么的,当然这年头还不叫回扣,只能算是好处费,或者寿礼啊什么的,总之在这个部门捞钱很容易。

        杨泽心想:“看来,想要成为女太子,还真是需要钱啊,连长公主都不得不出手捞钱了,可是她这样做,女皇能不知道么?如果女皇知道了,她的女太子就更不可能得到了。但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她没钱去办事,那女太子就直接不可能得到了,没钱去拉拢同盟,还混什么啊!”

        长公主坐进了銮驾,杨泽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叹气,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惦记着当下一任女皇,也不嫌累得慌。

        朝着皇宫方向走去,这回长公主没有绕弯,很快便到了皇宫门前,长公主下了銮驾,让杨泽在门口等着,她独自进宫去见独孤女皇了。

        门口的侍卫们见杨泽又来,可却换了文官的服色,他们仍旧很是热情,又把杨泽请去了侍卫房,不当值的侍卫们一拥而上,问杨泽宇文家的事,京城之中无秘密,何况是宇文家的大事,他们全都知道了,非常八卦地想知道具体情况。

        杨泽当然不会说真实的情况,他只能痛述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对死去的宇文宝轩表示同情,侍卫们事不关己,只是听个热闹,对宇文宝轩的“遭遇”大表唏嘘,而且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把当时新房里发生的事,都补充完整,各种细节,就如同他们亲眼目睹的一般,而且随着来听热闹的侍卫越来越多,各种情节便也更加神奇,连柳如烟和宇文宝轩当时的对话,他们都给补充了出来。

        正说得热火朝天之时,里面有内侍来到,叫杨泽进宫去拜见独孤女皇,杨泽立即起身,整理了下衣冠,跟着内侍进宫去了。

        走在半路上,杨泽从怀里掏出一把金瓜子,塞到了内侍的手里,笑着问道:“敢问公公如何称呼?”

        这内侍只是宫里的一个小宦官,虽算不上最底层的,可也算不上什么人物,他猛地见杨泽给了他一把的金瓜子,手一哆嗦,差点把金瓜子掉到地上,他还从来没有收过这么重的带路费呢!

        这内侍道:“咱家姓郭,在听含露殿里当差。杨大人你好生客气,听宫里的人说,你少年有为,为人豪爽,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杨泽笑道:“公公谬赞了,下官哪有那么好。对了,不知皇上召见下官,是有什么事啊?”

        郭内侍道:“倒也没啥事,就是皇上听说了宇文大人家的事,所以要召你进去问问,到时你如实回答就好!”

        他捏了捏金瓜子,心中满意,赶紧揣入了怀中,感觉这么多的金子,只回答一句,似乎不够,他便又道:“皇上今天心情不是太好,杨大人得小心些才成。嗯,还有,听韩太夫人说你会医术,要是皇上问起,你照实说就好,可千万不要吹牛啊,万一皇上想要考较你一下,那时就可露底了,皇上最不喜欢油嘴滑舌的人了!”

        杨泽道:“下官是从来都不吹牛的。韩太夫人可是那韩大将军的母亲,以前在宫里当女官的那位?”他想起来了,自己给韩太夫人治过病,当时韩太夫人手里不抱东西就没法走路,治好了病后,她还给了自己一个玉葫芦。

        郭内侍点头道:“正是,韩太夫人便在京里,时常进宫陪皇上说话的,她提起过杨大人,直夸你医术高明呢!”

        杨泽哦了声,忽道:“皇上是见了长公主之后,才宣下官进去的吧?那她们在刚刚谈了什么?”

        他这么个问法,有点类似探听宫中秘辛的味道了,这种事郭内侍主动和他说没关系,可他要是主动问,就不合宫里的潜规则了。

        郭内坐微一犹豫,没有直接回答杨泽的话,杨泽立即又从怀里掏出一把金瓜子,拉过郭内侍的手,塞了进去。

        郭内侍咽了口唾沫,这钱算是给得十足了,反正又不是什么秘密,说了也就说了吧,他道:“刚才皇上和长公主殿下说了关于案件重演的事,可能叫杨大人你进去,就是问这个的吧!”

        这是很重要的信息,杨泽立时知道待会见着独孤女皇该怎么应对了,他不再问郭内侍,低头走路,在心里组织语言,想着怎么说案件重演。

        又走了一会儿,来到一座宫殿前,郭内侍道:“杨大人,请稍等片刻,咱家进去给你通禀。”说着进了宫殿。

        杨泽站在宫门外,一边打量院子,一边放松心情,虽然这段日子他经历了很多,但面见女皇必竟是大事,得慎重对待才好,这可关系到他以后的荣华富贵,以后吃肉还是喝粥,全看今天能给独孤女皇留个什么样的第一印象了。

        不大会儿的功夫,郭内侍出了来,对杨泽道:“杨大人,皇上宣你进殿。”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听八卦

        杨泽忙又整理了下官服,跟在郭内侍的后面,进了宫殿,穿过外殿,转过一座巨大的屏风,到了内殿。

        内殿之中,香烟缭绕,殿内站着两排宫女,一个个如同木雕泥塑相仿,除了眼珠之外,一动不动,而宫女们的目光全都看着进来的杨泽,目光中全带着好奇的神色。

        杨泽有点小紧张,手心微微出汗,他两世为人,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可见皇帝终究是第一次,颇有点儿上考场的感觉,说不紧张,那实是太自夸了!

        郭内侍用微细的声音道:“不要抬头,再往前走两块金砖,跪下磕头便是!”

        杨泽轻轻点了点头,再往前走了两块金砖,他便跪倒在地,大声道:“臣大理寺少卿杨泽,拜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管想不想给别人磕头,现在也必须得磕,这可不是讲自由平等的地方,就算是给长辈磕头拜年吧,他心里这么想着。

        巨大的龙书案后,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杨爱卿平身,抬起头来,让朕看看你!”

        杨泽听了,站起身来,抬头向前面看去,在独孤女皇看清他的同时,他也看清了这位女皇!

        就见独孤女皇保养得很好,虽然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上了无法掩盖的痕迹,但看上去精神却很矍铄,很有威严,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不怒自威,比坐在一旁的长公主看上去并不老多少,而且更有气势,但却看不出什么慈祥的样子,相貌上也和长公主差别很大,如果不是知道长公主是她的亲生女儿,几乎猜不出她俩是母女。

        独孤女皇也看着杨泽,她心想:“长得倒也不丑,却也算不上英俊,有点瘦弱了,不是女儿喜欢的类型,看来女儿是真的看中了他的才华,而不是其它方面。”

        对于自己的大女儿,独孤女皇可以说太了解了,别看长公主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实际上强悍着呢,而且虽然年纪不小了,可却精力旺盛,尤其喜欢壮男,越是相貌威武的壮年男子,长公主就越喜欢。

        长公主的这种嗜好,都给独孤女皇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是长公主推荐的人,她这个做母亲的人都要先以貌取人一番,猜猜被推荐的人,会不会和长公主有一腿,猜推荐的原因是私情方面多一点呢,还是公事方面多一点。

        万幸,杨泽身体比较单薄,绝对算不上是肌肉男,既然不是很壮,那也就不会和长公主有啥私情了,这一关算他过了。

        独孤女皇道:“赐座,杨爱卿坐下说话。”

        有宫女抬过一只绣墩,杨泽规规矩矩地坐了下去,只坐了半个【创建和谐家园】,以示诚惶诚恐,他嘴里说道:“谢主隆恩!”

        独孤女皇忽地一笑,被逗乐了,一般她给臣子赐座,大臣们只说谢皇上,也就可以了,还从没听哪位大臣说谢主隆恩呢,这孩子倒可真是实诚,看来没人教过他这些礼数,他是平常从戏文里看到的,有什么就说什么,倒也不是油嘴滑舌之人。

        杨泽刚进京时,吴有仁便教过他见女皇时该说什么,他当然知道用不着说谢主隆恩,可刚才郭内侍不是提醒他了么,不要油嘴滑舌,那他就装傻充愣呗,这么一装成没见识的乡下少年,要不就得到一个实诚的评价了,朝中有人好做官,宫中有人更好做官!

        独孤女皇对杨泽的第一印象大好,这是个好孩子,只是年纪太小了,如果不是他会案件重演,她还是不会让他当大理寺少卿的。

        看了一会儿杨泽,见杨泽的额头上冒出了细细的一层汗,独孤女皇更满意了,这孩子对自己是很有敬畏之心的,不是假装的!

        杨泽轻轻抹了把额头,心想:“这殿里也太热了,我都冒汗了!”

        独孤女皇道:“宇文武略家出了事,是你去处理的吧,怎么个经过,说来给朕听听!”

        杨泽咽下口唾沫,从头到尾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没有半点夸张之处,完全是照实说的。

        独孤女皇听罢,笑了笑,道:“正隆那孩子,替宇文武略找你了吧,他怎么说的?”

        杨泽忙道:“临淄王确实找过微臣,想让宇文家的事儿到此为止,毕竟是家丑,不想让宇文大人家被看笑话。”

        独孤女皇轻轻叹了口气,道:“宇文武略也算是老臣子了,他家出了这事儿,就到此为止吧,朕并不想深究。”可说完之后,她却皱起了眉头,道:“但他为什么要辞官呢,家丑而已,并不影响他的官声。”

        独孤女皇虽然厉害,但太过离奇的事她是想不到的,她只是为宇文武略告老还乡的行为,有点疑惑,认为其中定有蹊跷,但蹊跷是什么,却要杨泽来说了。

        杨泽没有回答,他刚才说的都是事实经过,没有夸张,所以也就没有猜测,可现在独孤女皇问的是宇文武略为什么辞官,这就有主观的意思在里面了,独孤女皇不直接问他,他是不会猜来猜去的,否则就显得自己轻浮急躁了。

        长公主在一旁听着,她一直没说话,可现在问到宇文武略为什么辞官了,她就得说话了,宇文武略为什么辞官,就是她逼的啊!

        长公主道:“可能是这个家丑,太过严重了吧,而且知道的人多,也没法隐瞒,所以他没脸在朝堂上立足了,只能离开。不过,他这么做也是对的,要不然这种人还待在朝中,对朝廷的名声,就是一种损害了。”

        独孤女皇每天的事非常多,不但要处理国家大事,还要防着自己的儿女篡权,虽然女儿篡权的可能性不大,儿子们也被她打压得抬不起头来,可朝中大臣们却还是心向李氏皇族,都希望结束女主当朝的现状,各种事情综合在一起,让这位独一无二的女皇心力交瘁,很少有时间关注八卦,但爱八卦是女人的天性,独孤女皇再伟大,却也难以避免。

        听女儿说这个丑事很大,独孤女皇很难得地问道:“什么丑事这么严重,不就是儿子觉得对不起父母,所以羞愤,一时想不开吗?”

        从刚刚杨泽的表述中看,很容易让人往这方面联想,独孤女皇又对臣子家的私事没什么太大的兴趣,所以便就这么认为了,可现在听长公主一说,她便忍不住对臣子家的事情,有了那么点儿兴趣。

        长公主冲杨泽打了个眼色,意思是现在轮到你说了,把你玩案件重演的本事,表演出来给大家看看啊!

        杨泽轻轻咳嗽一声,道:“启禀陛下,臣略懂案件重演之术,对宇文公子的事在心里重演了一遍,但尚未对人提起过,皇上要问真实的情况,还容微臣将此案重演。”

        独孤女皇哦了声,道:“这么说刚才你只是说了案子的经过,却没有说出真实原因了?”

        “皇上问什么,微臣便说什么,微臣不敢把自己的猜测,当成是案件经过来说的!”杨泽道。

        独孤女皇点了点头,道:“朕之所以让你做了大理寺的少卿,主要看的便是你有案件重演的本事。正好,借这个机会,你说说看吧,宇文家的这个案子,如果重演的话,该是怎么个情况?”

        杨泽这才说起他的猜测来,这个猜测他没有对任何人讲,这还是头一回说出来,他很相信只要自己说出结果,那就算是独孤女皇,也会被震惊的。

        他道:“微臣在案发当晚,便进入了新房,在仔细检查案发现场时,曾在桌子底下捡到半块玉佩,听人说这是并蒂莲式样的玉佩!”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了那半块玉佩,放到了龙书案上。

        独孤女皇拿起玉佩看了看,道:“这是块打碎了的玉佩,并蒂莲式样的玉佩一般都是男女定情之物,出现在新房里这不奇怪啊!”

        杨泽又取出另外半块玉佩,道:“微臣在给新娘子检验时,又找到了另外半块玉佩,并经过证实,这两个半块的玉佩,分别属于宇文宝轩和柳如烟,并且他们二人在没有进入新房前,都是不知道对方有玉佩的,二人都很重视各自的半块玉佩,不到真正成为夫妻之后,都没有告诉过对方。”

        他把柳如烟的那半块玉佩也放到了龙书案上,但却没有说这半块玉佩是从柳如烟尸体上找到的,以免引起独孤女皇的反感,毕竟死人的东西不吉利。

        独孤女皇倒也没有多问,她把两块玉佩往一起对上,道:“这明明就是同一块玉佩,被打碎之后分开的,可怎么半块在宇文家,半块给了新娘子呢,那新娘子不是个歌舞姬么?”

        杨泽清了清嗓子,道:“微臣这便用案件重演的方法,把这案子说出来听听,请陛下为微臣指正。”

        独孤女皇皱起眉头,片刻功夫,她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但却没有说出来,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道:“你说吧,看看是不是和朕想的一样!”

        杨泽道:“这个案子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如果要追根溯源,那就从时间上就得从二十年前说起了,或者说从那个新娘子柳如烟出生前的一年说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7 01: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