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赘婿最新》-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稍稍顿了顿,拿起粉笔,在一边的小黑板上画出个三角形:“我朝原本以武立国,立国之初,武力强盛,只是随后的几次叛乱让太祖看清此事弊端,随后抑武崇文,以强干弱枝的方式治理我朝,此等方法令我朝消弭了内乱之因,一度令国民富庶,国祚延绵。可到得如今,却也造成诸多弊端,令我朝难敌外侮,诸多的压力之下,为保强干仍强,却也令得弱枝更弱,财富仍然流向尖端。武力原本便因强干弱枝而被抑制,如今便更加虚弱,武力愈弱,外来压力也愈大,压力愈大,武力再愈发弱,由此形成循环,不得解脱……”

      李频吐出一口气,看着那黑板:“若能解决商业上的问题,稍微估计一下弱枝,我朝自然有余裕顾及武力,此为任何富民之策皆需解决的问题……若能让武力强盛,外侮不敢侵,我朝自然也能得喘息,此为强兵之策需解决的问题。取士也是为富民、强兵、令国祚延绵……可惜,皆是空话。”

      他扔掉粉笔:“若单说一策,似是谁都有方法,便是几策并行也毫无问题。可我朝强干弱枝局势已成,譬如是棵大树,强干未饱,稍有养分,弱枝这边也被那强干夺取一空。如何引导这强干,让其自然而然地将养分流往弱枝,这才是问题所在。立恒认为呢?”

      宁毅想了想,笑着点头:“嗯,很有道理,而且你是在说……让那些已成强干的大地主、大商人——就好像我们苏家这样的——还有那些皇亲国戚啊,富贵闲人啊,把他们赚到的钱心甘情愿地拿出来,还富于民……”

      李频笑着,并不否认:“确是有些书生意气,不过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当然,世事皆是向前,不可能退后,世人皆言恒帝、惠宗之时我武朝兴盛,国富民强,可想着后退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它到达下一步,让这些人心甘情愿拿钱出来,不成循环,不切实际,也无甚大用,凡事皆需考虑一环环的推行流动。因此,需得有个方法,让这些人拿钱出来,投入贫穷之所,然后必须得保证双方皆能赚钱,然后继续下去,生生不息,不令强干财富减少,却可令弱枝情况得以缓解……或许,可以考虑让朝廷先做介入。”

      “王安石变法了……”宁毅微微皱了皱眉,喃喃低语,李频自那边转过头来:“嗯?”

      武朝没有王安石,但是数十年前有一位名叫谭熙谭子雍的宰相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变法试图让朝廷介入诸多生意,以盘活经济,宁毅笑笑:“德新此言岂非与当年谭相想法类似了么?”

      李频点点头:“我确曾反复思索当年谭相变法之事,启发甚多,当年谭相所想,或许也是如此,只是他当年未曾料到阻力之大,政令不行,下方阳奉阴违,所以国事之首,终是肃清吏治……”

      更}新o最快]“这句话倒没错。”宁毅点头,“不过办法错了,经济不能这样玩的。”

      “嗯?经济?”

      “呃,也就是商业体系,货物的流通、货币的流通,整个体系……”宁毅笑着解释一番,“任何让特权介入的商业体系,都不是正常的商业体系,特权在这里,只能是毒药,特别是朝廷、官府这样的特权。”

      “立恒也认为不该与民争利?”

      “不是这种原因。”宁毅摇摇头,“你不是要有基本规则吗?经济的基本规则就是贪婪,商人逐利,目的只能是利,其余的都可以含糊以待。贪婪这种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是积极的,我在店里做事,我想要买件衣服,于是我努力做,努力想办法赚钱,或者得到主家赏识赚更多的钱。这就是好的贪婪。他其实有很多办法的,偷啊抢啊,可是那要坐牢,划不来,所以只能按照游戏规则来办,我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它值那么多钱,就值那件衣服。能让人留在游戏规则里的贪婪,才是好的贪婪……”

      “可朝廷不在游戏规则里,他们还在当着裁判,你却让他们加入这个游戏,到头来别人就都玩不下去了……前面说过,商人逐利,目的只能是利,你让一个人看见了利,教会了贪婪,他们一回头,看见手上有块免死金牌,有把刀。如果我简简单单就可以把利益拿回去,你凭什么让我不去拿呢?如果真能这么理想,那么不也跟直接让大地主大商人们拿钱出来一样了吗?”

      他稍稍一顿:“谭公变法并非因为法治不够,人总会钻空子的,贪婪太强大,一旦有这种情绪,那么他眼中除了利益就什么都没有了。这种情绪可以让人很积极,它的推动力很大,可唯一的关键是:最好别让有特权的存在有了这种情绪,如果这特权抑制不够,到最后就谁都玩不下去了……”

      “只要有任何小空子可以钻,那这法治就永远不会有够的时候,特权阶级做生意,只能是放狼入羊群。与其考虑让更多特权介入,不如打掉原本就已经进来的特权,或许反而会有些促进作用……简单来说也就是一句话,让裁判下场玩游戏,那这游戏怎么玩?要说监督,也只会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更复杂,破坏不可避免。”

      窗外,一对姐弟蹲在窗台下的走廊上偷听,男孩点了点姐姐的肩膀,小声道:“姐姐姐姐,他说的是不是应该打掉我们家的生意?”

      “这蛮子……”周佩眨了眨眼睛,有些气恼,随后看了弟弟一眼,“不过他说的有点道理,你要好好记住想想,不可轻信,但也不可因人废言,这样将来才能做成大事。”

      君武点了点头,随后解开腰上的口袋,拿出一只糯米糕来,小口小口地吃着,周佩在旁边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他。

      “让裁判下场玩游戏……”房间里,李频沉默良久,随后笑了出来,神色有些复杂,“立恒这句,确是正中那基本原则了,我若是裁判,一旦下场,那的确是……”

      他是会想事情的人,虽然未必会放弃关于经济引导的想法,但宁毅说了这句话,他却多少能想到其中的后果:“倒想不到我苦思几年,立恒倒是一眼便看出其中最难解决的一点,或许,这也是立恒见事方法的不同?”

      “这毕竟是个很有趣的事情,我朝每年交予辽国数十万岁币,通商所赚,却有数百万之多。到头来,却还是我们占了便宜。商人之重要,商业之益处,如今不光是德新兄明白,许多人都已经明白。我朝与之前数朝都有不同,我朝并不抑商,谭公的变法,虽然有问题,但也正表示了朝廷对商业的重视,可是……”宁毅想了想,忽然道,“哦,对了,我刚才在想,那个傅英如今怎么样了?”

      宁毅说着商业,忽然转到这句话,李频也愣了愣,片刻后,陡然大笑起来:“立恒果然厉害,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了你,吏部侍郎傅英今年三月因贪墨被查,上月已被大理寺判流放。待到这次水患之事过去,我大概……”他微微有些惆怅,但终究是高兴的,“我大概也打算再去东京一趟,上下打点一番,看能否得补实缺。此时已等了五年,立恒莫要说我官瘾太重才好。”

      宁毅也笑了起来:“既是如此,恭喜德新兄了。”

      “尚早、尚早……倒是立恒何以看出此事的?”

      “商业机密。”宁毅只是从对方表情察觉一些端倪,于是随口问一句,此时开个玩笑。李频在那边摇头笑一会儿,喝了口茶:“言归正传、言归正传,立恒既能明白其中利害,不知可有想过,若只让朝廷引导一番,有何折中之法呢?”

      “那……玩笑之语。”

      “便是玩笑之语。”

      “好吧,反正你要去当官了,讨论一下也好。”宁毅笑着点点头,“我个人认为,有,也没有。”

      “何出此言?”

      “其实很简单,让朝廷让儒家有意识地提升商人地位,那么行商之风自然更加盛行,若要主动引导,而又不去干涉破坏,这是唯一的途径……”

      这话说出来,李频皱了皱眉:“商人地位……这事……毕竟商人重利……”

      “不在于商人重利,”宁毅喝了口茶,“国家也重利,这些年来,商业发展,商人的地位比之前几朝也有改善。若然主动放开一点,商业必定增长,可这也是没有可能的地方……他们不敢。”

      “谁?”

      “上面的人、朝廷、圣上、儒家……你我,或者所有人,都不敢放开……”

      窗外的走廊上,蹲在墙边的周君武微微愣了愣:“姐姐,他又胡说八道了,我才没不敢呢,我们家就也在做生意啊,驸马爷爷家做得更大……”

      “闭嘴。”周佩小声地何止他的说话,随后想了想:“我也没不敢……他这是激将法。”

      然后他们听见里面传来宁毅微带调侃的声音。

      “若然放开,砰的一下,武朝、这个国家……就都没了。”

      今晚11点前会发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时局(下)

      若然放开,砰的一下,武朝、这个国家一一就都没了。,房间里,宁毅做了个“砰”的手势,李频皱起眉头:“岂会如此?”

      宁毅沉默了一会儿:“李兄可有想过,儒家发展这数千年来,为何要一直重复商人逐利的说法吗?”

      “圣人提倡德行,反对自私逐利行径,岂非理所当然么?”

      “一部分是这样没错。”,宁毅点点头”“可另一部分,在于商贾之学不利于统治,三个字:不好管。一个人一辈子,你在山村之中种田,没什么,按照祖祖辈辈的方法去过,成亲、生子,死了葬在山里。可有一天你进了县城,看见那些huāhuā绿绿的”又有一天你进了省城”看见更多让你反应不过来的东西”就好像你看见了那件衣服,你想要”你就去想办法……贪婪哪……

      宁毅笑了笑:“当然大部分情况下你会老老实实打工赚那买衣服的钱,可一旦你有了**,有空子你就总会去钻的。李兄,你觉得到底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农民好管,还是一个心中已经有了**的人好管?我朝数千万子民,李兄,我朝的法治,真能管住的有多少?他们有多少人,其实就是这样安安分分过一辈子的?商业再往前发展一步,要多出多少**来?”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系统。自诸子百家开始,便有法治与德治之辩”法治之说应该能占上风,可一直以来,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再慢慢过来”你就会发现一件事:以前的法治,能管住多少蝶呵,其实多数靠自觉”民风淳朴啊,小乡村里自己有一套规矩就成了,若将现在的江宁放去秦朝,李兄,你觉得,以那时的律法和手段,能太太平平管住这里多久?也许秦朝很严苛,可江宁聪明人太多了,可钻的空子也太多了……”

      “儒家是个很伟大的东西”数千年的发展”李兄,商人的好处,不是直到武朝才会有人发现的,若放开了商贾”那滚滚而来的利益,肯定也不是个天才有人知道。陶朱公的例子都摆在那里了。可为何千年以来,举世皆抑商,其深层理由”他们看见了后果。法治能力……跟不上。”,“我朝也是如此,意识形态。”宁毅点了点脑门,“世人越有**”行为越是难测”越受诱惑”越是逐利而往,有空子就钻。我朝不抑商,有其好处,可文官贪钱武官怕死”民众贫弱,官兵得过且过,焉知不是这甜头带来的些许后果?其实……,至少也要占一部分原因吧。”

      李频瞪了眼睛,在那儿愣着,此时就连“意识形态”,这种词汇的意思都没什么心思去问子,只是能够听懂的部分,就足以让他震撼,过得好半晌他方才说道:“立恒此言可是指那商人逐利之学,才是我武朝积弱的罪魁祸首?”

      “没有。”宁毅喝了。茶,“绝不是这样,这是一种发展,我朝底蕴有了,法治规条在商人发展过程中也在跟着发展,这本身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只能说,很多东西没能配合着跟上来,这就很麻烦,太复杂……要解决如今武朝的问题”再盯着商人、货币这些,希望国家介入经济”把什么岁入翻一番翻几番,国富民强然后解决所有问题,这个不可能。

      总不能在商业上尝到了甜头就死盯它一个,再发展下去,整个平衡只会更加倾斜,这太畸形了,迟早出事的……”

      宁毅摇摇头,李频在那边想了好久:“那么,立恒觉得若要寻其关窍,应当注重哪里呢?”,“若真要实干”我不知道,可若只当做玩笑,不负责任的话,呵…………”宁毅笑笑,“何不从儒家入手呢?”

      “儒家立恒莫非是指如今的冗员冗生?”李频想想笑起来”“以往常与人聊,也有说过,我朝的问题根源,可能就在于这学子官员真是太多了,是个大问题,不过此事若要解决,只怕比商事更难……”

      “若我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呢?”

      “啊?”

      李频眨眨眼睛,一脸迷惑。宁毅扭头示意了一下课室的方向。

      “李兄觉得,那些学子读了书,将来可以干些什么?”

      “以立恒的教法,不光教其学识,也教其见事、决断之法,其中数名将来为一方良吏,当无间题。”

      李频说得认真,宁毅坐在那儿忍不住笑出来,然后喝了。茶,拍拍手。李频疑惑道:“不知立恒所想”他们能做何事?”

      “这里面,那苏文义大概可以当今小官”他成绩不好,但性格最为跳脱”与人来往交际不错,其余的人,我其实将他们当成掌柜或者伙计来教的,当然,读了书”既然有机会当官,也大可前去试试,毕竟当官福利好……”,宁毅掰着指头算:“正傣、禄粟、职钱”春冬服、从人衣粮、茶酒,厨料、薪炭、牲畜饲料,这年月一旦当官,衣食住行,家眷从人的开销全都国家包了,国家还会发给良田数倾。工作轻松,刑不上士大夫,不以言治罪,三年一磨锄无大错便可谁不想当官呢一一一一一……

      李频沉默半晌:“立恒竟说,此等学生”只能当掌柜?”

      “并非只能当,而是适合当。他们的性格多半木讷老实了”当官很难。为官之道,审时度势与人来往最重要”若再加上有能力有抱负,方可为能吏良吏。德新知应对进退,有能力抱负,有权衡辨别的能力,可为良吏,他们多半不行,这些事情可不简单。”

      宁毅摇摇头:,“富民、强兵,接下来是取士。取士之道其奂专人专用便可解决,为何不能开些专业学堂?凡有技艺无需敝帚自珍,可安排人学木工,安排人学冶铁,安排人学厨子”安排人学管理一也就是当掌柜。最重要的是”可安排人学军略,安排人学水利”安排人学采矿……”,李频明显疑惑,不怎么认同这个:,“若能有钱读书者,谁又愿学这些?”,“这便是问题所在了,当官多好,有的都冲着当官去了。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如今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冗生冗员?古时候有的只是一小拨人,识字的人不多,学问要传承下去,国家需要他们来治理、千金易得一士难求,因此,这士只存在于最高的那一团,因为本身便没多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太忙了……”

      “可如今呢?几千年了,世事在发展譬如说世上有许多事情等着人去做”有一件是最重要的,我们首先做这一件”于是一直提倡。但现在,德新,做这件事的人已经多出来了啊,我并非指儒学”而是说为官。为何不能分出一些去做其它事情了呢?读了书,他们就会想事”如今水患到此等地步,若能有专人去研究水利,整理一套学说”后人再继续学习、研究,这些人若不研究其它,就专研水利,儒学只当修身养性”如今每年水患还会至于此吗?”

      “专人专用,任何事情效率都可提高,少走许多弯路,譬如说以往织布,娘亲教给女儿,那些农妇在家中弄个机器慢慢织,有快有慢”质量参差不齐,如今布行皆有作坊”聘请女工在其中做事,有人教她们如何用那机器,有何等诀窍可以更快,另外还有人在考虑织机该如何改造。一个人可以发挥以前几个人的作用,质量统一,效率翻上好几倍。若任何事情的效率都能翻上好几倍,那如今的武朝,会是什么样子?强兵岂非也是易如反掌?”

      “当然,这也只是玩笑。其中的困难,大到你无法想象,你说儒生多了,我说能读书之人少了”若真专人专用,那就实在太少。如你所说”家中有能力上学之人,不会去学这些商贾、匠人的学问,儒学也不会做这种如同放开其地位一般的事情。不过,既然已经饱和了”多了,这武朝若真要往前走一步”或许就只能考虑从这里走,譬如说”渐渐烘托舆论,先将军略、水利这等迫切的项目先做上来,抵御外来压力,保证民生,到大家不那么苦的时候,更多的人可以读书的时候”再考虑专人专用。这个不像那些呆板的强兵之策,他们的地位一上来”自然会有懂的人去想、去做的”如今其余事情皆无地位,大家当然只能都读书……”房间内外静悄悄的,李频低头苦想,房间外蹲着的姐弟都托着下巴有些苦恼。宁毅拿过来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

      “儒学是很伟大的体系,除了修身之外”它也是管人、权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十数万的学子,如此之多的官员,隐形层面上,全国数千万的子民,都在它的权衡、掌控之中,特别是在我朝,冗生冗员已经明显超出,佛家道家各种学说的冲击,它稍稍转变之后弄出的这个游戏规则,不仅让这超多的官员之间的利益联系得以平衡,还能不断壮大,让众多学子前仆后继地朝这上面扑来,十年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近乎完美的权衡……”

      他深深了吸了一口茶香:,“我很崇拜这种学问,无论其功过,能记录一些人以某种形式在某地生存过的东西,可称为艺术。儒学绝对是古往今来众多艺术中最为伟大精巧的一项,如此大的一片土地,如此多的人”以如此极端而又和谐的方式将他们统合在一种游戏规则之下,几千年的智慧,高山仰止……”

      他举杯过去,在李频的茶杯上碰了一下:“适逢其会,你我,且品尝之吧。

      茶香其实已然淡了,李频还在想着,此时站起来,退后两步,深深地鞠了一躬,宁毅只好无奈地站起来。

      “立,恒所言,许多我还未能想通,不过”仅就已想通之处而言”立恒已胜我远矣,此事当受我一拜。”

      “只是玩笑。”宁毅回了一礼,随后笑道,“若非本朝不以言治罪,你我此时又无足轻重,都不敢跟你说的,玩笑,且做闲聊罢了……”!!

      第九十八章 儒

      出房间的时候,宁毅叹了口气。

      李频还在房间里呆着,可能是在消化那些想,甚至可能记下一些。那也无所谓了,说出来的一些东西,便不存乎他去想,将来去推敲,那也是李频的思想和路了。

      有些想他说了,有些想他没说,如同他所说的那样,“都是玩笑。”这并非只是一句故作姿态的避嫌的话,而是这一切,在他看来真的只是玩笑,不负责任的玩笑。

      要在眼前的这个政体里弥补缺陷和漏洞,近乎痴人说梦。当然,若纯粹去说面临的问题,他自然也有想过,例如商业,商业在武朝不是迫切需要发展的短板,它已经是一块长板了,而且比谁都长,以平衡发展的观念来说,其余的许多制度眼下已经跟不上商业的发展,再发展商业,就算能尝到甜头那也是畸形,对一个国家来说,这个畸形直是太危险。

      而儒学已经到了眼下这个饱和溢出的地步,若直有可能积极地往前走一步,细化分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一方面合理分流溢出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迎接接下来可能的工业**m当然看上去很美问题在于,这就是个玩笑。

      一切的原因也就在于儒学。

      宁毅说他崇拜儒学,这不是什么奉承话或是反话,这是发自内心的高山仰止。他以前是做惯管理的,能够看清楚各种管理学科的优劣。一个公司几干人几万人,他可以将制度完善,将人管好,大家照着制度去做,循环建立起来,一切无事,可人生不是这么简单,一个国宗也绝非如此肤浅。

      儒学不是什么孔老二的迂腐无用的学问,孔子的论语,只是教人修心养性的道理,一些人生的规律。而后来的统治者们在这样的规律里找出了关窍,找到了如何去制定规则,利用和引弄这此规律的方。然后一代一代的完善、增补,若遇上了问题,就修改、微调,找出折中的方,数千年来,每一个,朝代的顶尖人物都投入到这套统治暂学的完善中来,如同大浪淘沙……

      撕去表层看来温和迂腐的外皮之后,这是一套真正实干到极点的统,治系统。现代的管理哲学中,譬如一个公司,能够培养出公司文化。让人产生归属感就已经要花极大的力气,几平已经悬终极目标。如果说现代管理学是一套八位的计算机程序,儒学就县一整套的基因树图。它管的是几干万的人心,而且根本让人感觉不到,人们只会带得理所当然。

      几千年的发展,进化,物尽天择适者生存,如果将汉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这几乎就是他发展出来的其中一道基因束。即便是此后十年,任何人统治这片大地,最终都只能变化式的使用儒学,并不县说谁谁谁真的心慕汉族文化,而是不用这个模式,就只能被淘汰,在其精巧与复杂的程度上,无论欧洲君主立宪、议会制、教会统治,日本的武士道,或是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等,与儒学相比都远有不如。

      像是一个大的蜘蛛网,你动一下,旁边的人就会拉着你,一环扣一环层层叠叠。想要内部改良,谁也不知道要往哪里,谁也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气才能达到成果,好像你一拳打在水面上,溅起再高的水花它们最后也会推回来。一个人想要改革,面临的甚几千万人组成的巨网,是数千年来每个朝代每今年月最顶尖的人物智慧的**体,一个硕大无朋的太极图,这等若是一个人的力量想要在这样的体系中翻个花绳。

      作为宁毅来说,他会坐在那儿思考和欣赏这样的体制,甚至为其中的精巧绝伦感到战栗,他将之当成一种艺术品来看,可是要让他在其中做改革,他也不存在这样内部革新的自信。有些朝代会有些天才绝伦的人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可到底那关键点对不对,没多少人能有信心。北宋的王安石变,一个天才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坚持了许多年,最后还是被反馈过来的巨大压力压死,秦朝的商鞍变找对了一个关键点,他成了,但作为个人的一部分,他还县得罪了太多人,最终被五马分尸。

      中国的哲学中有太极阴阳,越大,反馈回来的力量越大,想要在儒学体系中做大力改草的人多半没有好下场。当然,有一定想的人,可以以自己的努力在这个体系中推一下,李频有这样的资格,想做就去做,因此宁毅才会跟他随口说出那此东西。

      不过在宁毅本心之中,内部改革吃力不讨好,他就算再擅长勾心斗角权力斗争,有现代理论支持,或者可以耍着太极拳带动一个朝廷乱跑,但当这力量反馈回来,他也没有自信能挡住。

      当然,何必去挡呢。如果真要做些什么,宁毅只会考虑成为另一个辽、金,从外部将整个武朝打垮,统治体系一定要依附于人的存在,国家被打垮之后,儒学体系陷入僵化状态,人便能趁机将想要塞讲去的一些东西塞进这个体系里,顺便这个统治系统运行这么多年产生的诸多沉冗也能一扫而空。就像是电脑系统重装,然后……看它耳度运行起采的时候慢慢消化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是宁毅真心觉得最简单的改革方,当然闲的无聊,也不可能跟李频说这个。李频想要的是有关内真的一些手段,他便说说内部革新的看,李频不是那种盲从而不懂思考的人,即便自己危言耸听,他被吓到一次,此后自然也今渐渐消化,转化成他自己的观念。若将来这人真能有所建树,宁毅士概也会在旁边看着这一切的变化,感到有趣罢了。

      无非闲聊而已,时间只是下午,他也只朵个闲散无聊的商家赘婿。空谈的话说完之后,也就抛诸脑后,一路朝书院外走去到得豫山书院门口时,看见两匹马车便停在外面路边的墙角下一此踉班护卫大概在等人。雍王府的车,宁毅微微疑惑,回头朝书院那油看了看a

      那对姐弟莫非又跑来踢馆,跟自己错过了9

      错过就好。宁毅坏心眼地摇头笑笑,径自离开,他这时环没吃午饭,准备去书院附近街道的酒楼上吃些东西,走过道路转角时,正看见小婵自道路那边过来,经过路边一棵大槐树的树荫训看贝他,便笑着挥了挥手:“姑爷。”阳光从槐树上方照射下来a

      跟着小婵过来的还有一名家丁,手上棒了些盒子。最近忽然进城的灾民不少,虽然治安基本还好,不过苏府还是叮嘱了女眷丫鬟出门必须有人陪同,免得出事。这家丁大概是被小婵支使着一路过来当跟班和保镖的,此时已经看见了宁毅、小婵便回头说了几句,随后微微点头躬身道谢,将对方打发回去。那家丁也有些受宠若惊心情好的时候,小婵一向是最为有礼貌的,对谁都是很和气亲切的样子。

      与此同时,宁毅方才离开的豫山书院门口,一对姐弟才鬼鬼祟祟地从那边出来,见不到宁毅的身影,才又光l明正大起来。周君武看着两边的街道,垮下了肩膀:“姐姐,那个宁毅很厉害啊一

      周佩微微有些沉默,皱着眉兴,过了许处才憋弟弟一眼,“我也知道很厉害。”

      “那我们还考他吗?”

      “当然要问他。”周佩想了想,朝马车那边讨去“不讨等到准备好了再来。”

      “嗯嗯。”周君武在后面跟着,赞同地点头“他居然能让那个李频都甘拜下风,太厉害了,到底有多厉害呢……不过他说的我也有些不太懂……姐姐姐姐,你懂了吗……”

      “闭嘴。”

      “哦……可是我觉得呢………

      姐弟俩的声音随着马车的起步消失存这动的街头,初秋的午后。白云悠悠,另一边的街道上,宁毅与小婵正去往附沂的酒楼。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20: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