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赘婿最新》-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姑爷自己谢吧。”小姑娘嘻嘻一笑,又跑上楼去,宁毅摇了摇头,端了围棋回房,这边又没什么认识的人,跟谁下呢?

      娟儿回了房间,几个搬货的人已经从院子里出去,她学了宁毅的声音:“小姐,姑爷说‘替我谢谢娘子了’。”随后被正在看账册的苏檀儿顺手敲了一下额头,主仆几人算是从小一块长大的,虽然讲着尊卑,但一向也有着如同姐妹般亲昵的感情,不过苏檀儿在忙碌的时候,倒也不好开太多的玩笑,看完账册,苏檀儿仔细看了看那些布匹,这时候婵儿、杏儿也进来了。看见婵儿,她倒是笑了笑:“今天又跟着姑爷出去看下棋了?”

      “嗯。”婵儿小脑袋摇了摇,“看不懂。”

      “围棋我也不喜欢。”苏檀儿晃了晃脑袋,出门回家地忙了一个上午,这时候才稍稍能休息一下,顺手拿起桌上摆着的一张宣纸,皱起了眉头问婵儿:“这真的是姑爷写的诗?”

      那宣纸是婵儿早上顺手拿过来的,这时探头看了看,便即确认:“是啊,我看见姑爷写的,说练字呢。”

      苏檀儿又皱眉看了几眼,方才放下来,这诗是婵儿早上仓促拿过来的,随后苏檀儿便准备出门,到处跑了半个上午,回来才有时间看,方才在下面的杏儿也还没有看过,见小姐表情丰富,感兴趣地过来瞧。三个丫鬟其实都有学过诗文算数,这时拿在手中,却也将小脸皱成了包子。

      “三藕浮碧池……筏可有嫒思,露珠……湿沙壁,暮幽晓寂寂……什么意思啊?”

      另一边的房间里,宁毅站在桌前整理着宣纸稿,准备拿去扔掉或烧掉,他昨天练字写了十页,这才发现少了张,略想了想,却是摇头笑了起来:“你们能看懂就怪了……”

      随后,下起雷雨来。

      夏季的大雨来的就是猛烈,漫天声响中,天色暗得像是到了傍晚,不过这样的天气里推开了窗户,看着外面浸在大雨中的那一片园林宅邸,倒也颇有悠闲的意味,从这边看过去,偶尔也能瞧见苏檀儿与几个小丫鬟在对面房间里走动的情景。不一会儿,婵儿拿着一些颜色的布料过来时,宁毅正在书桌前打开那盒围棋看:“姑爷,小姐说这是新进的丝绸,让婢子给姑爷量量,做身衣服呢,姑爷看看喜欢哪种颜色吧。”

      “随便。”

      “做新衣服可不能随便。”小姑娘嘟嘟囔囔地说着,拿起软尺给宁毅量了身高体长。宁毅看着外面的大雨,随后看看身边的小姑娘。

      “下午有事吗?”

      “没什么事呢。”

      “来下棋吧。”

      “婢子不会围棋。”

      “不下围棋,我教你下五子棋。”

      “五子棋?”小姑娘抬头望着他,眼中闪过迷惑的神色,没听说过这种棋啊……

      于是,这个向来有些安静的小院落,到得下午,便常常能听见有小姑娘的欢呼声响起来了,虽然平日里还算得上安静沉稳,但苏檀儿十八岁,她身边的三个小丫鬟都只是十四十五岁的年纪,真遇上有趣的事情,也难免有些忘形。另一边的房间里,苏檀儿坐在窗前看书,杏儿与娟儿两个小丫头正排排坐在小板凳上刺绣,偶尔听见对面的雨声中隐约传来“我赢了我赢了”的欢呼声,就免不了好奇地抬头望望,如此重复几次,杏儿被针扎破了手指,将指尖吮在嘴里疑惑地往那边张望。

      “婵儿这丫头,怎么了呢……”

      第三章 群像:老叟、小婢与二世祖

      日子过得无聊,说好听一点当然便是悠闲,连续下雨的时间里,跟小姑娘下下五子棋,偶尔练练毛笔字,看看古文书籍,虽然在娱乐性上与现代的小说无法相比,但他一向是耐得住这种单调的人,既然来到了古代,端着一本没有标点符号的书看上半天,一字一句地弄清楚意思,在他来说,也算不上有多痛苦。

      当然,其它乱七八糟的事情,几个月里,自然也有。

      新姑爷进门,又是入赘,这个年代里,一向是没什么地位的,苏家的情况,其实又比较复杂。如今苏家真正的掌权者是苏檀儿如今仍然在世的爷爷,一般人叫他老太公,老太公有三个亲生儿子,分成了大房二房三房,对外掌权的是大房,也就是苏檀儿的父亲苏伯庸,而苏伯庸又只有苏檀儿这一个女儿,偏偏苏檀儿在经商上颇有能力,直接压倒了其余两房的男丁,成为了这复杂关系的主因,其余两房的男丁一向希望苏檀儿将来能嫁出去成了泼出去的水,他们就有机会在将来继承苏家,如今来了个入赘的家伙让他们希望破灭,平日里见到了,就算收敛着不做冷嘲热讽,一个白眼总是少不了的。

      除了主系的这三房,苏老太公同样也有兄弟姐妹,苏氏一族如今开枝散叶规模庞大,单是与苏檀儿攀得上堂兄表妹身份的就不下三四十,无论关系亲疏好坏,对于他这个入赘姑爷,多半都称不上热络——当然若是热络他反而很伤脑筋,单是大家大族的,每天晚上在一块吃饭,情况就变得比较尴尬,他只能坐在一边数绵羊,除了他的岳父、岳母、两个姨娘以及苏檀儿,大抵不会有人跟他说话,颇为无聊,而这几个人说话也没什么营养,令他更感无聊,吃个饭嘛……端回房吃多好……

      他自然不会怕这种被孤立的无聊感,曾经的阅历足以让他如今轻松面对一切情况,但退一步说,当然也没人喜欢或是追求这种感觉,他如今看下围棋看得津津有味,若有得选择,自然还是大家一起打麻将更爽快。

      利益纠结、勾心斗角,至少暂时还没有波及到他的身上来,当然,若是留在这里迟早总会有些风浪,但问题并不大,苏太公、苏伯庸都健在,一个家族的小大小闹再怎样都是有限,当然,他如今寄居苏家,眼前的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工作。

      醒来的时候是因为脑袋上被敲了一板砖,他又有些记忆丧失的样子,许多事情都暂时搁置了,后来渐渐康复,苏家人没对他有什么期待,但若真的太过无所事事,当然也不好,到了最近,才有人提起他想干点什么的问题。这问题他也不清楚,经商,到某个分店当当掌柜、账房——当然更有可能是当当监督之类的——这些其实很没必要了,他也懒得再去接触,看岳父那边的态度,似乎是有意让他去苏家自办的私塾当个先生,自己也可以做做学问,毕竟他以前给人的形象就是个傻读书的穷书生。

      这件事情提出来之后,被苏老太公暂时的否决了,说是再过段时间,让他自己看看想干什么,不过在宁毅看来,过段时间去当教书先生的事情,大概已经能够确定。他跟苏老太公也有过几次谈话,大抵是老太公说说祖上的交情,叙叙家常,但老人家能够撑起这样一个大家族,自然也是个精明人物,大抵是看出了他最近的气质跟以前那个书呆子有些不同,才将时间放长了一点。

      他最近当然也没有刻意掩饰太多,非要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个傻书呆,日子还长,掩饰不是办法,他一直用着观光的心态来看着这一切。当然,从气质举止上大概能看出一部分的性格,但要就这样确定某某人如何如何,适合经商还是适合教书,或是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那就如同下围棋观人品一样,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要不作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来,如此持续一段时间,老太公观察得无聊了,大抵也会安排他去教书。

      挺好的。

      虽然上辈子并非什么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来了这里,古文总是看得懂,他以前的身份也不是什么大儒,应该没人对他抱太高的期待,若要教书,保守一点就是让学生摇晃着脑袋每天背文章,也就勉强及格了,兴致好的时候拿点现代知识出来忽悠人也没什么问题,如此住在苏家,也算是名正言顺了。若是要离开,在一个人都不认识的现在,那是完全不用去想的,就算在现代,要过得好一点,都要有相当的关系,古代就尤其如此,哪怕曾经建立起那样巨大的商业帝国,他也不会认为自己到古代拿了几两银子就能“天下任我去得”,无论如何,苏家目前还是个最好的避风港。

      雨连续下了好几天,也就在家里呆了几天,偶尔看见对面小楼的三名主仆撑了油纸伞匆匆忙忙地出去,也能看见她们在雨里回来的身影,廊院阁楼,园林亭台,细雨潇潇,将白石青瓦冲刷得格外清澈,她们就从那边过来,或湖绿或白皙或淡红色的衣裙,这年头的仕女才是真正有仕女气质的,与现代经过包装的女人不同,无论如何表演,那些女人都有着烟火或铜臭的气息,这时候看了,才会觉得一切犹如水墨画中一样,她们从外面赶回来,避过了滴水的屋檐,在楼梯边轻拍着被打湿的衣物,随后上楼……到得天色夕暮,也有一盏盏的火光从延绵的院落间亮起来,深红、暗红色的光晕,有的固定了,有的游动着,黑夜间格外有着古代深宅大院的气息。

      当然,这本就是古代的深宅大院。

      五子棋上手简单,要精通也不难,小婵很快就学会了并且成为【创建和谐家园】,在此后的几天里,宁毅再跟她下,就一直是输多赢少的局面,并且这种娱乐以极快的速度“传染”到了对面的小楼里,三天后的傍晚,宁毅点了油灯看书,小婵来看了好几次,确定他没有吩咐方才离开,宁毅和上书卷到廊道上走动的时候,便看见下方的院廊中,少女捧着围棋棋盘往对面小楼走的情景,随后与杏儿娟儿进了对面一楼的房间,灯光亮起来,便能看见三人在里面下棋的情景,偶尔便有剪影指手画脚,雀跃不已,小婵那丫头大概在叽叽喳喳地教两位姐妹方法。倒也不由得好笑。

      这大雨的天气持续了好些天方才停了。虽然之前跟小婵说不好再去秦淮河边看围棋,但自然是一句笑言,果然,这次过去那摆棋的秦姓老者便注意到了他,打个招呼。

      不久之后,这老人与朋友下完一局,笑着冲旁边观战的宁毅招手,先是将他与那对战的朋友做一番介绍,然后自然便是宁毅与那人的互相打招呼,基本的礼数到了之后,便让他也大概说说对方才那盘棋的看法,虽然不至于太认真,但每盘棋过后,若有妙手,棋友之间检讨或显摆一番那也是必要的,性质也就等同于下完后说几句“若我不这样就不会输……”之类的话。老人既然邀他参与,自然算是认可了他的围棋水准,随后便也做出了邀请。

      ¡°Äþ¹«×Ó¿ÉÓÐÐËȤ£¬ÔÙÀ´¶ÔÞÄÒ»¾Ö£¿¡±

      宁毅笑着点头答应,一边收棋子,老人一边笑着说话。

      “这些日子下雨在家,曾与几位好友回忆当日的那局棋,宁公子颇多妙手,发人深思。为此老朽已心痒多日,今日雨停出门,公子果然来了,哈哈……”

      虽然那一天多少有些认为宁毅的下棋方法不够“君子”,但他毕竟也没有把这个太放在心上,反倒作为棋手来说,陡然看见这样新颖的下棋手法,时间越久,越在心中回忆、推演,越是有些“耿耿于怀”起来。就这样一边闲聊一边下了一局,老人却又是输了,宁毅与他稍稍做了一番推演,再下了一局,见天色不早方才回家。

      第二天继续过来,而没过多久,他将来的“工作”问题,也终于定下来了。

      七月初一全家人一块吃饭,苏老太公便问起了宁毅有关养伤的事情,随后提起书院有一位老师即将远行,询问宁毅愿不愿意去书院任教。老人家态度和蔼,但以他在家中的地位,话一出口,基本也就是定了,宁毅之前也有了心理准备,自然点头答应下来,随后老太公便叫来掌管家族中书院的老二苏仲堪,让他待之前的老师离开后便代为安排。

      距离那位老师离开还有一段时间,主要消磨时间的方法还是跑去下围棋,其余便是看书、练字、与小婵下五子棋之类的。如此又是一个多月下来,与苏家人的关系没什么大的发展,跟那秦淮河边街道上的一些人倒是熟悉了起来。

      这边街道风景还好,绿树成荫,但地处稍偏,没什么大的商铺,除了旁边的茶铺稍稍固定,早上也会有几个卖早点或是买菜的小贩过来,周围的房屋稀稀疏疏,一些沿河而建的房屋一头会伸出水面,如同河边的吊脚楼一般,偶尔看见有人下到河边洗衣取水之类的。

      秦姓的老者家境应该不错,是颇有学问的渊博之士,见多识广,说是古代学人迂腐,但这老人家倒并不是这样。绝不会满口之乎者也,也不会动辄圣人有云,说话、见事极懂变通,但若细细咀嚼,中心却是不离孔孟之道,这才是真正懂孔孟的人。

      孔孟之学若脱去为统治而变的那层外衣,核心的部分其实还是古人总结归纳的人生道理,哲学层面上许多东西都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宁毅跟这老人算是说得上话,偶尔闲聊倒也不必顾忌太多,这老人以前估计还做过官,这时老了,便每日里无聊出来摆棋摊。他家就住在附近,有个五十多岁的妻子,另外还有个大概三十多岁长得漂亮的小妾,偶尔会出来送午饭,宁毅便也见了两面。

      老人也有些固定的棋友,大抵也都是有学问的老者,有家境殷实的,也有看来两袖清风的,起先宁毅大都是坐在一旁看,后来便也渐渐能参与进去在检讨的时候说上几句。自然也会有人自持身份,对他一个小辈的说法做出批评的,譬如有个姓董的老者就对他那些不择手段的小技法做出过批评,他态度倨傲,宁毅也就懒得理他,跟这种老人家争辩原则上的东西最没意思。

      每日坐在那茶摊边,自然要吃些东西喝些茶,与那茶摊的老板一家倒也熟了。小婵无聊,偶尔会跟那茶摊老板的女儿坐在一边叽叽喳喳地说话,最初一段时间那茶摊老板的女儿据说还有些害羞地打听过宁毅的背景,待知道宁毅是苏家赘婿的时候才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因为看起来,宁毅算是个家境很好的贵公子,每日可以带着个丫鬟到处走就是证明,而他能跟秦老说上话聊上天,偶尔还会说些旁人听不懂的东西,就证明他很有学问,如果能嫁给他……可惜是个入赘的。

      下棋的时候聊天,最初的时候自然还是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两个星期以后便算是熟悉了,老人或许会觉得宁毅随口说的一些话发人深省,但当然也有觉得离经叛道的时候,这个算是风俗的不同。宁毅不拘小节,两人便一边下棋一边议论一番,一个月后,便又认真地说起了有关他身份的问题。

      宁毅对于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多少掩饰,之前也有说起来,老人只是“哦”地点了点头,那时候仅仅是当做新认识的棋友,这时候大家能聊得来,勉强算是个忘年之交后,再提起的意思自然便不一样了。

      “你这人倒也算是不学有术的,入赘的事情……真是可惜了……”

      宁毅对于经史子集并没有过多涉猎,死记硬背的功课不佳,不算科班出身。秦老在这方面算是个大儒,双方接触了这么久,自然便看出了这一点,因而给了个“不学有术”的评价,实际上已经是很高的赞誉了,宁毅却也是笑笑。

      “入赘也没什么不好的,你看我每天出来喝喝茶,下下棋,钱有小婵给,吃住待遇都不错,过些日子去当老师,教教一帮学生又没什么负担,我这人好吃懒做,已经很不错了。”

      话是这样说,但这年头赘婿的身份比一般人家正妻的身份都要低,妻子进门,过世后灵位可以摆进祠堂,赘婿连进祠堂的资格都没有,与小妾无异,真是做什么都被人低看几眼,基本已经断了一切追名逐利的道路,只能作为苏家的附属品打拼。宁毅前世阅尽铅华,但一般的年轻人哪有这样的心境,秦老大抵是见他有些才学,不免为之扼腕。

      “……何况,那苏家又是商人之家,商人逐利之余,虽也好名,但是便算你有才有识,功名利禄之事,怕是终究落不到你的身上了。”

      老人说这话,自是因为他看得深入,先且不论外界对一赘婿的态度,就算宁毅真有才学,苏家也不会希望他跑去应试中了功名。当初让他入赘过来,本就是见他是个书呆子,苏老太公是个重义之人,记着与宁毅长辈的约定,而宁毅也算是沾些文气,但不至于是真有多博学,入赘过来苏檀儿也能压得住,即便在宁毅的角度看来,以往的那个书呆子其实也是沾了光的,对苏家并无腹诽之意,便只是一笑置之。不过,听得老人家议论苏家是非,坐一旁无意间听到的小婵倒是涨红了脸,忍不住凑过来了。

      “老……老爷爷,姑爷到苏家之后,小姐可没亏待过姑爷呢,小姐是很好的人,以后也不会亏待姑爷的!”

      小丫头神情紧张,认真得一塌糊涂。她从小在苏檀儿的身边长大,情同姐妹,这时候不见得能听出老人说话背后的深意,只是大概知道老人家是在议论苏家的不是。一般的家庭主人跟外人交谈是小丫鬟大抵没有说话插嘴的余地,但赘婿身份特殊,有很给面子的,也有丫鬟都不屑一顾的,但小婵跟在苏檀儿身边,教养极好,自然不会是后者,只是紧张着小姐乃至于苏家的声誉,也不知鼓了多大勇气才说出这中带着反驳意思的话来,双手在身前握起小拳头,紧张兮兮。

      以往小婵总是安安静静地呆在旁边,乖巧懂事,秦老倒也已经习惯了这小丫鬟的存在,这时候微微愣了愣,宁毅那边望了小婵几眼,却已经笑了出来,举手落下一子。

      “哈哈,你这老头,咸吃萝卜淡操心,这下可是得罪小婵了吧。你这话要是在苏家传出去,吃亏的可就是我了。”

      老人也笑了起来:“哈哈,失言了失言了,好教小婵姑娘知晓,老朽此言,并没有指责苏家的意思在其中,不过妄论他人家事,的确是老朽失言了,抱歉抱歉……”

      他豁达地向小婵道歉一番,小婵倒也不见得生气,只是认真,那紧张认真的表情直到与宁毅离开都没有褪去,甚至像是更浓了几分,一路上低着头跟在宁毅身后,本就娇小的身体似乎因为那沉默变得更小了一些,宁毅无奈地撇了撇嘴,回头安慰:“怎么了啊?还生气呢。”

      话还没说完,便见小婵肩膀一缩,小嘴一扁,眼泪如断线珍珠一般自眼中滚落出来了。

      事情似乎挺严重……宁毅愣了愣,随后放柔和了声音:“到底怎么了?”

      “小婵……”那小丫头哽咽一声,抬起头望着他,“小婵虽然是个什么事都不懂的小丫鬟,可也不会拿这种事情乱嚼舌根的,姑爷你说要是话会传开,那就是指小婵、指小婵……不本分……”

      小婵耸动肩膀,哽咽更甚,宁毅望她半晌,原本以为这小丫头一路上都为了那老头的说话在闷闷不乐,谁知道是为了自己的那句玩笑而感到委屈,随后也是忍不住失笑出声。

      “姑爷……你还……咕——”

      小丫头哽咽的话还没说完便漏了风,却是宁毅忽然伸出双手,掐住她的两边脸颊将她的脸拉成了一张大饼,这下子轮到小丫头愣在那儿了,两只眼睛都瞪得圆了,如同灯笼一般,眨了两下,宁毅放开她的脸,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走了。”转身离开。

      过得片刻,小丫头跟了上来,一脸受到惊吓的样子,同时也是满脸的彤红色:“姑爷、姑爷,你……”她想要声讨宁毅方才的行为。事实上这事可大可小,之前几个月的时间里,两人算得上是朝夕相处,偶尔小婵帮忙他量衣服,更多的是穿衣服,身体的接触其实是有的,但那都算得上是无意间的触碰。

      宁毅来的这段历史基本已经走岔了路,但武朝与宋朝其实非常类似,虽然程朱理学没有丝毫不差的出现,然而到这时候,男女大防也已经颇多讲究了。小婵是个丫鬟,要服侍身边的人,不可能跟一般女子那样要求,若苏檀儿是嫁给宁毅,她作为三个丫鬟之一,以后是宁毅的侍寝小妾几乎是可以确定的事情,那就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宁毅是入赘到苏家,一切其实是苏檀儿说了算。

      赘婿毕竟身份地位低下,就民间来说,普遍认为稍稍有骨气或有坚持的男子都不会入赘,这也是因为许许多多的家庭中赘婿的地位其实与奴隶无异,多数女子的家人对于入赘的男子只当养个长工。当然,各家各户的情况多有不同,夫妻感情若好的,或是赘婿其实有些本事的,在家里自然也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也并不出奇。

      在苏家,苏老太公惦记着前几辈的交情,对宁毅其实蛮照顾,家里人也就不会明着鄙视他。苏檀儿虽然曾经对这亲事表示过反抗,不过这时对待宁毅的态度也算得上平和。但即便是这样,或者以后两人的关系再有发展,成了真的夫妻,她日后会允许宁毅跟婵儿有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也不高。虽然三个丫鬟都是从小跟着苏檀儿,苏檀儿日后做事,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放开这三个家养的小丫头,但更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许是将她们许配给某些忠心也比较有前途的下人,同时将她们一辈子留在苏家。

      当然这只是个随手的恶作剧,宁毅未必会想这么多,小丫头自然也想不到太复杂,但就算她不生气,毕竟还是有几分害羞,此时面红耳赤又气鼓鼓地冲上来,努力归纳着足以形容宁毅这登徒子行径的话语,最后也只是说道:“姑爷你、你欺负人!”

      “嗯。”宁毅点点头,耸了耸肩,“就欺负你了,你怎么滴吧?”

      “滴吧……”婵儿眨了眨眼睛,随后又生起气来,“又说婵儿听不懂的话……”

      “哈哈。”街道边,宁毅有些开心地笑了起来。

      刚刚到这里时,心情其实还是蛮阴郁的,不过最近无聊了这么久,阴郁的心情也就渐渐散开,感觉到古代就是欺负人来了,拿围棋欺负一下老学究,现在再欺负一下小丫头,其实蛮有趣的。

      如此一路朝回家的方向走去,小婵在身后蹦蹦跳跳地跟着说话,起先还有些害羞,然后便碎碎念碎碎念地说到其它方面的琐事上去了,一路走到距离苏家不远的相对繁荣的街道时,倒是有一个人陡然走过来打招呼,将两人拦住了。

      苏家家人众多,每日从这边回来,也常常会遇上一些苏家人,有愿意跟宁毅打招呼的,也有不屑跟他说话的,少数的时候还会遇上苏檀儿从这边回去,因为街道旁就有一家苏氏布行。此时那男子正是从苏家的布行出来,年纪也是二十出头,拿着一柄折扇,风流才子的模样,远远的哈哈一拱手:“宁兄,真巧。”随后带着两名小厮走过来了。

      估计是以前这身体的主人认识的人,这时候宁毅却认不出来。疑惑中目光一扫,却见苏檀儿的马车也停在不远处的道旁,布行当中有一颗小脑袋晃了晃,朝这边看一眼,旋即又跑到里面去了,那是跟着苏檀儿的杏儿,看见了宁毅与婵儿,于是跑去叫苏檀儿出来。

      那男子笑着逐渐走近,宁毅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应付这种事情非常简单,正准备笑着打招呼,身后的婵儿拉了拉他的衣角:“姑爷,那是大川布行的薛公子。”言语之中,微微有些心神不宁。

      宁毅反应过来,人虽然没见过,但这人倒的确是听过了。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装作失忆,对于之前自己的身份问题,打听过一些,总归是一段简单的人生,但苏家人例如婵儿杏儿说起来的时候,总有些避讳的地方,例如成亲那天晚上苏檀儿跑掉的事情,他被人敲了一板砖的事情。

      但就算避讳,几个月下来,宁毅对该知道的东西也是已经知道,当初偷偷摸摸拿板砖敲这一下的,应该就是眼前这大川布行的薛进吧,小婵此时心神不宁,估计也是害怕宁毅生气,做出什么事情来反而吃了亏。

      不过宁毅哪里会把什么复杂的表情摆到脸上,这时候之事笑着点了点头:“哦,薛公子吗,你好。”

      他笑容自然,态度平和,对面的薛进倒是微微愣了愣,望望身边的两名跟班,随后又笑起来:“听说宁兄在成亲那日不慎受伤,竟然有些失忆。小弟那日原本也在,因为有事提前离开,后来抽不出空,倒是未曾前去探望,怎么……真有失忆之事?宁兄莫非真的记不起小弟了?”

      对面,宁毅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带着诚恳的、浓浓的歉意,露出赔罪的笑容:“以前的事情,真是……呵,薛兄见谅、见谅……”

      薛进带着复杂的目光狐疑地瞪他,这时候,对面的店门口,苏檀儿也已经皱着眉头赶出来了。

      第四章 没关系的人

      街道上行人来往,苏檀儿带着娟儿与杏儿,宁毅带着婵儿,薛进则带着两名小厮,正在友好地交谈着。

      江宁一带经济繁荣,织造业发达,在这方面,附近最大的三家布行分别是苏氏布行,薛家的大川布行以及作为行首的乌氏布行,薛进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跟苏檀儿谈论在淮南一带一笔生意的合作事项。不过苏檀儿这时候在苏家还只做着小部分的管理,江宁以外的大部分生意还是二叔与三叔在负责,于是让薛进找二叔苏仲堪谈这件事,而薛进则表示有熟悉人在比较好说话,几日之后设宴与苏仲堪谈生意的时候,希望苏檀儿能一起过来云云……话是这样说啦。

      薛进对苏家的苏檀儿一直有意思,大家老早就知道,曾经薛家也对苏家提过亲,但一来苏老太公对这薛进不怎么喜欢,二来苏家这一代人才凋零,也不打算把苏檀儿直接嫁出去,再者双方毕竟是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亲事未成,成亲那日苏檀儿又跑掉了,薛进抓住混乱的机会,偷偷摸摸的一板砖把宁毅给砸晕跑掉,由于没有有力的证人,这狗屁倒灶的事情追究起来也很复杂,到最后终于还是不了了之。

      事情过了这么久,又有苏檀儿逃婚的事情,这时候薛进又跑来找苏檀儿,自然还是不死心。尽管苏檀儿这时候已为他人妇,不可能再嫁到薛家,但苏檀儿美丽聪慧又有本事,认为自己有两把刷子的男人就喜欢征服这样的女人,倒是想不到看见了一路回家的宁毅,他虽然之前砸了宁毅一砖,但对这书呆子实在没放在眼里,于是跑过来主动打招呼,准备让宁毅憋屈一番。

      苏檀儿跟着出来自然也是因为知道薛进的想法。她对宁毅的感觉其实简单,不讨厌,而且对方已经是自己的丈夫,没办法了,总归来说还是认为宁毅跟自己是绑在一起的。薛进这人没什么大的本事,跟苏家那帮二世祖三世祖没什么两样,她是讨厌的,但无论如何,有薛家的后台,就得生意归生意,个人好恶放一边。

      这时候得到杏儿传讯,苏檀儿匆匆出来,毕竟害怕宁毅书生意气,经不起挑衅,跟对方起什么冲突,真冲突起来到最后势必变成苏、薛两家的事情,她对宁毅的感情可还远远没到愿意拿家族利益来为了丈夫出气的程度。可是不管也不行,这是她相公,起了冲突不管就是水性杨花,若是冲突未起,要劝解也很难拿捏。虽然这几个月下来跟宁毅相处和谐,但男人啊,最在乎的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彼此还不算熟悉,自己若是让他稍稍退让,谁知道他会不会认为自己跟薛进有点什么,以致心生芥蒂。她希望事情能做到完美,即便宁毅是入赘过来,她也希望日后能尽量避免家宅不宁什么的,当下一阵头痛。

      谁知道赶出来,才发现宁毅正态度自然地跟对方讨论着失忆的事情,看起来真像是连薛进这个名字都完全没有感觉了……莫非这几个月来,真的没人在他面前一丝一毫的提起这件事?她有些疑惑地将话题拉开,不一会儿与那薛进告辞,带着宁毅与几个丫鬟上了马车。

      “对了,中秋节秦淮赏灯,濮园诗会大家可携家眷前往,听说宁兄饱学,不知可会与檀儿妹子一同参加吗?”

      眼见两人离去,薛进在这边笑着大声问道,此时已是八月初,中秋将至,秦淮河上节目无数,有只许单身男人参加的,也有多是女性参加的,濮园诗会在以往名气较大。无论在哪个年代,满足温饱之后附庸一下风雅总是常态,说是诗会,各种表演节目自然也多,苏檀儿往年就常常参加,这时候却是放下了马车的帘子:“再说吧。”

      “啧、再说……”望着马车离去,薛进在这边磨了磨牙,随即又疑惑起来,望着旁边的跟班:“你们说那姓宁的到底是装的还是真失忆了?不会装得这么像吧!”纳闷不已。

      他原本就是想刻意的提醒宁毅“我打了你,你拿我没辙”,甚至还故意说了“最近竟有人造谣说是小弟当日袭击宁兄,宁兄不会相信吧?”这样的话,就是为了让对方生气,谁知宁毅言语诚恳平和,也看不出半点死撑的样子,他俨然一拳打在了空处,迷惑之余,感觉自己演了这么久对方作为观众一点预期应有的反应都没,有些难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5 18: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