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国内,做钻井的厂虽然不算太多,但也还是有几家。虽然技术实力的确赶不上那些国外的大公司,但是和刘东合作,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这些厂子,和机工部也是有联系,凭着刘东的身份,合作的问题还是比较好说话的。
把视角转回到叶利钦的办公室内,当叶利钦听到刘东的解释后,就对刘东询问到:“那你究竟打算做什么工厂?”
“钻井,石油钻井。这样的设备相信伟大的苏联不会陌生。我所想要采购的机械,就是想拿来制造钻井的!”刘东很肯定的说道。
虽然钻井技术苏联并没有对华夏封锁或者是限制出口,但一般人去买和叶利钦介绍去买,绝对是大不相同。虽然苏联的大型国营厂的大佬很有地位,但是面对叶利钦这样的实权人物,那也得低下高贵的头颅,而不会像对待一般人一样。
听到刘东说要做钻井,叶利钦惊奇的问到:“刘东先生,不得不说,你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石油这东西,销路非常好。连带着石油的钻探设备,也是不愁卖的。所以,你选择的行业非常正确。就不知道你打算做钻井的哪一个部分?要知道,一个钻井的诞生,并不是仅仅靠一个工厂就可以办到的。”
“原来叶利钦先生对于工业这一块那么熟悉,既然这样,我也就不说废话了。我对于顿钻的设备不感兴趣,但是对于旋转钻的设备,却非常感兴趣。而我需要买的设备,就是准备拿来制造旋转钻井的。”刘东答道。
听到刘东说要买旋转钻井的设备,叶利钦的面上虽然没有多达的表情,但心里却没那么平静了。旋转钻井的设备,他们苏联不是没有,而且相当的多,因为旋转钻井的效率比起顿钻来,要好很多。
要是苏联的石油不丰富,这效率不效率的就没什么讲究。但苏联是产油大国,而且原油资源丰富。要是不用效率更高的钻井平台,对于产量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
虽然旋转钻井比起顿钻来,设备相对复杂很多,而且起下钻比较繁琐。但毕竟效率高很多,所以在苏联这边,虽然依旧还有顿钻,但苏联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旋转钻井上面。
顿钻的剩余升级价值已经不多了,但是旋转钻还有许多地方可以改进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是华夏人懂,世界人民也懂,作为华夏的老大哥苏联,肯定也是懂的。
虽然对于刘东要购买旋转钻井生产设备并不意外,但是叶利钦现在却很纠结。不为别的,就因为旋转钻井生产设备在不久之前,做了最新的一次技术更新。而那次,叶利钦才知道苏联旋转钻井设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要不然,叶利钦也不是上帝,什么玩意他都能懂,刘东一说起钻井平台,他马上就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儿。要不是之前开过这么一次会,而且是在他刚升职不久,映象特别深的时候。鬼才知道钻井平台有那么多讲究。
叶利钦纠结在于,到底要卖给刘东什么样技术范畴的设备。苏联现在的设备生产技术,在国际上绝对是领先范围。虽然苏联的钻井设备,很少出售到北约这些盟国手里面,但是老萨那边,却卖出去了不少。
由于苏联对于中东地区也很是眼馋,对于老萨这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刺儿头那是非常有爱的,不但军火装扮卖的不亦乐乎,就连那些石油钻井也是没有少卖。而且卖给老萨的,都还是先进的产品。虽然最新一代的东西还没来得及卖给老萨,但想来老萨想要买,苏联也不会拒绝。
但现在,刘东也需要买钻井,那就让叶利钦头疼了。要是刘东买的仅仅是钻井设备,叶利钦马上就可以批条子,让刘东买最新的钻井设备。可是,刘东却偏偏要买的是钻井制造设备。
别看仅仅是多了两个字,但那个意义绝对大不一样。就像鱼一样,别人要买鱼,就必须得去渔民那里买。可刘东倒好,直接就买渔网了,以后想要吃鱼,直接撒网就可以了。
苏联不是不能卖制造设备,就连老萨那边,苏联也卖过。但是,那卖过去的制造设备,技术就不那么讲究了。要把苏联现有的制造设备画上一个指标,苏联现在大概有四个指标。
第一个是最原始的那种,现在已经淘汰了。而第二个就是现在国际通用的那种,虽然不是最好,也能达到大众水准,而苏联卖给老萨的,就是这种制造设备。
第三种就是国际先进水平,之前苏联最高科技也就是达到这样的程度。而那些资本主意国家,也大概就是这个范围,反正相差不大。而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东西,一般情况下,仅仅只会卖成品设备,而不会制造设备。
毕竟,这么先进的东西,要是把制造设备卖给别人了,那别人又何必花费大价钱来买你的设备,还不如买制造设备来生产,那样还划算很多。这种钻井,并不是一套就能行天下的。
要是刘东早来两个月,叶利钦不知道钻井设备技术上了一个大台阶,他肯定会直接卖给刘东第二代的制造设备,但第三代的制造设备,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可现在的情况却是,第四代的制造设备都出来了。而且相比起地三代制造设备来,先进很大一节。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到底要不要卖第三代的制造设备?
有了第四代的制造设备,第三代的制造设备就成为了鸡肋。但是这个鸡肋仅仅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有了第四代技术的苏联,这个第三代技术绝对看不上,但要是不把苏联算进来,现在国际上第三代技术就是最先进的技术,把这样的制造设备卖给刘东,好像也有点亏本。
所以,想来想去,叶利钦有些拿不定主意。要是刘东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叶利钦也不至于这么纠结,但关键是,刘东现在是带着使命过来的。
虽然双方的高层根本就没有提及这个问题,但事实上却是如此。要不然,叶利钦这样的副国级人物,就算想要认识刘东,也不可能给予考察团那么高规格的待遇,那可关系到国家的颜面,不是叶利钦想要干嘛就能干嘛的。
这个来至华夏的商业考察团,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刘东。要是能把刘东这边的事情办妥了,在华夏的高层自然会有很高的评价。而对于推动双边的友谊,也有着很大的好处。
要知道,刘东自身条件虽然也不算差,但是对于苏联来说,他背后所代表的势力,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要是把第三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给予刘东,华夏方面自然会看出苏联的诚意,而这次考察团,也会有着良好的开端。
苏联都拿出了诚意,难道华夏还会无动于衷?
可是,就这么把第三代的技术给刘东,叶利钦也很不甘心。要知道,虽然现在第三代的技术对于苏联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但对于华夏来说,绝对是个好玩意。
就目前而言,华夏所用的钻井制造设备,第三代的技术根本就没有,大部分的都还在使用第二代技术,甚至于有些国营厂,还在生产第一代技术的设备。这三代技术到了华夏,对于钻井工业设备的换代,绝对有着巨大的好处。
所以,叶利钦现在就非常纠结,到底要卖第几代的钻井制造设备技术?
第112章 会谈结束
叶利钦的纠结自然不会表现在脸上,所以一旁的刘东根本就不知道叶利钦心中在想什么。但是,刘东也在盘算着,要向叶利钦申请去考察设备制造工厂。
虽然不知道苏联到底打算卖给自己哪一代的设备生产技术,但是刘东相信,苏联绝对不会把第一代的设备制造技术卖给自己。要真卖第一代设备制造技术,那可就真是在打脸了。这第一代的技术,华夏早就吃透了,而且创新能力也不错,甚至弄出了一个一代半的技术,虽然达不到二代的技术,但好歹比一般的一代要强上那么一些。
苏联要想真心实意的做生意,怎么的也得把第二代的技术设备拿出来吧?而苏联的第二代制造设备技术,那也是相当不错的,虽然国内现在主流的技术也是在这个范畴之内。但那些依靠国产产出来的产品,和苏联的二代技术,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点差别,就在于思路上。
要知道,华夏的第一代设备制造技术,原本就是苏联的技术,但后面苏联的专家全都撤回国了,没有那些专家,虽然依旧把第二代的技术给弄出来的,但还是有一些弯路。现在既然有第二代原产的设备制造技术可以买,当然要挖过来,就算和国内的那些厂家的产品对比,也是很好的事情,说不定就能找到第三次技术的突破口。
而对于第三代技术,刘东根本就没指望能够染指,第三代的技术,现在是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除非苏联人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想把这么好的技术给拿出来,要真拿出来的,依靠成本优势,刘东能在国际上大杀四方。
当然,刘东根本不会想到,叶利钦还真有卖出第三代技术的打算。因为有了第四代产品,苏联自然不会对三代的产品还有很大的兴趣。要刘东的价值足够大,他们倒还真不介意出卖这样的产品生产技术。
苏联的第四代技术出来了,刘东是真不知道。虽然有着多出二十多年的宝贵经验,但像这样的琐碎事情,刘东实在是记不住,能够记住那些大事件,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事情了。再加上苏联解体后,档案管理十分混乱,别说这样的小技术突破,就算是那些实用价值非常大,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技术,都有许多不知道去向,刘东哪里能知道这个技术苏联是什么时候突破的?
其实,要说刘东最适合选择的工业行业,莫过于钢铁厂。因为他金属材料科学研究,在钢铁厂绝对有着巨大的用途。单单那些特种钢铁的资料,就足以让刘东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特种钢铁在国内的销售情况,那是相当的理想。虽然华夏也算是钢铁生产大国,但算不上是强国。华夏炼出来的钢铁,大部分都是粗钢,而特种钢的比例,小得可怜。
但华夏又是特种钢的消耗大户,因为国内产出的特种钢不够,每年还需要大批量的进口,小日本就最喜欢做这种买卖,他们在华夏进口大批的粗钢,然后再用自己的技术把这些粗钢炼成特种钢,然后再高价卖给华夏,仅仅是精炼一下,他们所得的报酬就比华夏累死累活把钢炼出来要高出多少倍。要是刘东真的开钢铁厂,就算弄个千万吨年产量的钢铁厂,依旧会供不应求。
可惜,现在华夏虽然改革开放好多年,民营资本也开始蓬勃发展,但很多的项目,根本就没有向民间开放。而这些众多的没开放的项目,就包括了钢铁行业。刘东就算再有钱,爷爷也是身居高位,但在这样的国家原则上面,依旧没有任何的用处。
就算是刘东以外资的名义参股那些国营的钢铁厂,那能拿到的股权最多不过是百分之四十九,根本就拿不到控股权。而且那些能让刘东参股的国营钢铁厂,也绝对是报废得不成样子。必须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还有庞大的资金流,才能让这样的钢铁厂起死回生。
这样累的生意,刘东哪里能去做?反正离开放这样的行业,时间也不远了,还不如等个几年,到时候就算是凭空建造,也会比那些老厂有优势。
既然暂时进入不了钢铁行业,那刘东也就只有在别的地方消磨时间。生产钻井,就是不错的东西。到时候给两桶油,也就是现在的石油工业部拉上关系,然后积累一下经验,还能去中东转转,卖卖钻井,打探一下情报。甚至可以去买两个油井玩玩,那绝对是非常享受的生活。
叶利钦再怎么纠结,现在也要做一个选择了。刘东现在既然摆明了车马要买东西,难道还能把这吃进嘴的东西吐出来不成?反正现在刘东连考察都还没有开始,有足够的时间供他们商量,到底卖给刘东哪种技术。
想到这,叶利钦微笑着说道:“亲爱的刘东先生,谢谢你对我们苏联机械的青睐,既然你想要购买钻井制造设备,那就应该亲自去工厂看看。以你对于机械的了解,想必有着自己的见解。到时候你看上什么机械,只要是可以出口的,我们绝对不会推迟。希望你能在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叶利钦都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了,刘东当然知道他是要送客了。毕竟,叶利钦好歹也算是副国级的领导人,而且还是现在貌似强大的苏联的领导人,能陪自己聊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是相当厚道了。
别说叶利钦,就算是自家老爷子,能陪刘东说一个小时的话,都是非常好的待遇。也就是这两年刘东开始发迹,要在之前学校里面,就算半年回家一次,陪老爷子的时间也常常不过五分钟。
自家老爷子尚且如此,更何况叶利钦?所以,刘东很自觉的对着叶利钦说道:“多谢叶利钦书记的款待,我就不打扰您了。我会在这两天,去考察一下钻井设备制造工厂。希望能有不错的收获。”
“好的,刘东先生。我会给他们打招呼。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去那些工厂,当然,我会给你安排向导的。如果看上了什么设备,你就和他们领导说,我们自然会派人来接洽。”叶利钦说道。
得到了叶利钦正面回复的刘东,带着人走出了叶利钦的书记办公室。接下来,就应该为参观那些工厂做准备了。至于考察团的其他成员,刘东并不是那么关心。
因为那些人,自然会有团长带着。虽然他们过来苏联不过是陪衬,但是知道苏联困境的刘东,知道那些团员们,绝对会有意外收获。既然有人带着,刘东自然不会关注那些人,反正也不熟,以后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
第二天,苏联方面派来的工作人员,带着刘东一行人,逛了一圈莫斯科。虽然这月份的莫斯科,必须要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才不会感觉到寒冷,但刘东团员们,除了周青富之前来过之外,其他的人都没见识过莫斯科的风光,所以格外兴奋。
这年月,没有互联网,所以别说国外的城市有哪些地方好玩,就算是国内的城市有哪些旅游景点,都没有多少人能搞得清楚。现在旅游这么时髦的事情,还没有在华夏大地上兴起。
就算是刘东这群人见多识广,但对于莫斯科这异域风情也万分好奇。第一个到达的景点自然是位于莫斯科的红场,就算是在苏联解体以后,这个地方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更何况是现在强大的苏维埃。
尽管,路上的雪还没有融化,但在红场上的人也不少了,那些苏联人,无论老幼,在红场上走过的时候都是昂首挺胸。刘东完全可以臆想到,以前在斯大林时期的时候,这红场上的雕塑,每天会受到多少人的朝拜,那虔诚的信仰,让苏联变得不可战胜。
而过了红场,就是昨天刘东所见过的克里姆林宫,虽然这座宫殿对于苏联人来说,是一个奇迹。但对于看惯了故宫,小时候没少进去祸害的刘东来说,反倒是不怎么稀奇。
接下来,那个苏联官方派遣过来的导游,很是熟练的带着刘东在莫斯科里面转悠。由于有专车,所以看完一个景点到下面一个景点,花不了多长的时间。
尽管这样,刘东他们依旧花费了一天的时间,来欣赏了莫斯科的美景。像什么瓦西里升天教堂,阿尔巴特街,中央列林体育馆,奥斯坦基诺电视塔,刘东他们是一个不漏的看了个遍。
该拍照的地方也拍了照,相信刘东要是把这些相片洗出来,拿回去京城,肯定会羡慕死很多顽主。虽然那些顽主在京城玩得很嗨皮,但是他们想要出国,并不是像刘东这样方便。尤其是像刘东这样相当于度假的事情,他们绝对羡慕嫉妒恨。
直到第三天上午,休息也休息好了,玩也玩好了的刘东一行人,才踏上了去工厂考察的路。
第113章 考察工厂
苏联的重工业发达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一国首都的莫斯科,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工业项目。所以,刘东想要参观工厂,就必须得去列林格勒,也就是后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列林格勒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是苏联对外联系的门户和最大港口。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陆地面积512平方千米,人口495万。圣彼得堡港建在河口两岸三角洲近百个岛屿上,水域面积58平方千米,涅瓦河自东南分别流人,自南向北主要有大涅瓦、小涅瓦和大涅夫卡河,以及小河和运河60多条,由400多座桥梁相连接,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主要港区位于城市西南部,有50多个泊位,可停靠吃水10.5~11.5米的海轮,年吞吐量1000多万吨,从芬兰湾经波罗的海可直通大西洋,通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通往国内广大地区。与北欧、西欧有定期航班相连。受气候影响冬季(11月下旬至翌年4月)结冰,靠破冰船通航。圣彼得堡兼有海港与河港,又是俄罗斯最大河港之一,是波罗的海——白海运河和波罗的海——伏尔加运河的起点,轮船可通白海、伏尔加河、里海、黑海和亚速海。
这些还是俄罗斯的数据,但在这年月的苏联时期,列林格勒的战略位置更高。列林作为苏联的创始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在苏联的地位更加凸显。
由于之前刘东一行人坐怕了火车,于是苏联方面就准备了一架飞机,作为刘东一行人的专机。反正刘东一行人不多,二十个人都不到,相比起整个商业考察团两三百号人来说,一架飞机足以搞定刘东他们。
对于坐惯了波音或者空客飞机的刘东,苏联飞机的舒适度着实不怎么样。继承了苏联工业产品傻、大、黑、粗传统的苏联飞机,虽然看起来非常结实,但那粗狂的风格,也就只有苏联人能感觉到自豪,而且最重要的座舱,看起来比这年月的波音727要狭窄很多。
但是,无论刘东如何吐槽,图—154这玩意,以华夏现在的科技水平,基本上是不可能造出来的。运十这玩意,也淹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也不知道华夏的大飞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反正刘东前世,是没有看到过。
到了列林格勒,刘东一行人依旧受到了非常高规格的接待,虽然列林格勒的第一市委书记并没有到场,但二号和三号人物依旧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刘东一行人。
虽然刘东一行人能够动用的资金并没有能放入列林格勒高层的眼中,但是刘东的到来就代表着一个信号,那就是华夏和苏联的关系有可能复苏。
其他的东西列林格勒的高层管不了,但是他们很清楚的认识到,虽然华夏的大工业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的,但是所运用的技术,比起苏联来说,差得不止一筹。如果两国关系复苏,华夏绝对会大肆采购苏联的工业设备和技术。
而作为能够占据整个苏联相当大份额工业体系的列林格勒,肯定能够发挥极其有用的作用。那个时候,他们这些官员能得到什么好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更何况,刘东的背景他们也十分了解。
作为刘老爷子的嫡亲孙子,刘东在华夏工业界也能有所作为。要是和刘东打好关系,以后机工部的那些采购,能多一个百分点留在列林格勒都算是胜利。而且现在华夏人好像也慢慢开始变得有钱起来,相比起现在略显窘迫的苏联来说,能够得到来至华夏的订单,那是相当不错的一件事情。
有了利益,苏联人的热情也发挥了起来。在莫斯科,由于叶利钦身份的缘故,不可能做出灌酒这样的举动,好歹也是副国级的大员,身份自然是要矜持一些。
但是来自列林格勒的官员,就没有那么多顾忌,晚上立马就举行了隆重的招待宴会。虽然宴会上面的菜肴是绝对没有莫斯科那么丰盛,但是伏特加的威力就要比莫斯科的来得大。
老毛子喝酒的本事,就算是东北的爷们也有些头疼,刘东虽然也能喝个一斤二锅头,但比起这些原装酒桶,那就是天差地别。伏特加就像水一样的灌下去,谁都顶不住。
原本周青富也算是个角色,但【创建和谐家园】的苏联人却搞起了车轮战,最后,周青富也不得不湮灭在人民的汪洋之中。等下了酒席,除了陈洁等少数女同志,其他的人都已经神志不清。刘东甚至于一直拉着陈洁的手叫老婆,弄得陈洁十分尴尬。
早晨,宿醉的刘东被阳光弄醒。摸着还迷糊的脑袋,刘东骂骂咧咧的起了身。他准备下次再来苏联的时候,一定要弄几个国家级陪酒员,这群苏联的孙子,简直是想把人往死里灌。
一番折腾下,直到十点钟的时候,刘东一行人才【创建和谐家园】到了一起。苏联派来的翻译却是早就到了,跟随翻译来的,还有一个叫做伊娃的女性政府人员。
¡¡¡¡¿´×ÅÉí²ÄÃçÌõ£¬Æ¤·ô°×𪣬Á³µ°åüÃĵÄÒÁÍÞ£¬Áõ¶«ºÜ»³ÒÉÕâ¸öËùνµÄÕþ¸®ÁªÂçÔ±£¬Æäʵ¾ÍÊǿ˸ñ²ªµÄÈË¡£Òª²»È»£¬Õâô´óµÄÊÂÇ飬ÔõôÄÜÓÃÕâô¸öÄêÇáö¦ÀöµÄÅ®ÐÔ£¿
看到刘东看向自己,伊娃用纯熟的汉语对着刘东说道:“刘先生,您所要考察的工厂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动身?”
对于一个身材苗条脸蛋妩媚的斯拉夫美女,能够说出一口正宗的京片儿,刘东也觉得好奇。但想想后世苏联解体后,大批这样的女孩到华夏的夜总会去讨生活,也就理所当然了。
“就现在动身吧,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看更多的工厂。就不知道你们准备卖给我们的机械技术到底是哪一代的?”刘东有些好奇的问到。
“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我仅仅是一个联络员,对于这些专业的东西,并不十分了解。这个就只有你们到了工厂以后,和他们的专业人员询问了。”伊娃一脸无辜的说道。
既然在这个妞身上掏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刘东也不再浪费时间,招呼了一下大家,就跟着伊娃上了一辆专用的大巴车。
由于苏联的重工业一向发达,而作为一个工业城市的列林格勒,自然是有非常多的工厂,沿着一条大路,刘东就看到了无数的工业企业在这里扎根,那高耸的烟囱是一个接着一个,还有各式各样的大铁罐。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装的原油还是工业原料,反正来来往往的重型卡车,是络绎不绝的。
看到刘东对路上的那些企业好像很有兴趣,伊娃这个联络员就在刘东的耳边介绍到:“这个是我们列林格勒第二大的石油化工厂,他们主要生产燃料油,润滑剂,溶剂油,还可以生产苯,乙烯,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工原料,他的产品覆盖能够覆盖到东欧各个地区。”
听着耳边那纯正的京腔,虽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依旧能感受到身旁这个斯拉夫美女那身体惊人的弹性,再加上那若有若无的香味,刘东觉得,这女人不是来给他介绍项目的,而是来引诱他犯罪的。
苏联人以前没少干过这样的事情,用美女来腐蚀一些国家的人员,他们做得比日本人都毫不逊色。而之前就有些怀疑这个女人身份的刘东,现在也隐隐有些确定了。
至于苏联为什么会派这么一个女人到自己身边来,刘东很明白。单单自己的身家就不菲了,而自己的商业天赋想必苏联也很垂涎,如果能为苏联所用,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而更重要的是,刘东红三代的身份也有着相当的便利,如果苏联人还没什么动作,那克格勃就浪得虚名了。
刘东虽然很想和这位美女发生一些很有爱的事情,但在一旁的陈洁已经是黑着一张脸了。为了这么一个不知底细的人,却忽视了陈洁,那才是犯罪。
再说了,这个红色帝国已经没落了,清楚知道苏联分裂的刘东,可不想这个要死的帝国把自己当作陪葬。所以,虽然这个斯拉夫美女很符合他的审美观,但刘东依旧要和她拉开距离。
要真想那个啥,还不如等苏联解体后再看看,那个时候,这些女人绝对能把人挑花眼。而且最重要的是,刘东对于女色的爱好,并不是那么强烈,没有什么种马的爱好,全世界国家都有丈母娘,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所以,刘东很礼貌的和这个美女拉开了一些距离,顺便把自己的右手放到了陈洁的手背上,然后轻轻的握了一下。这样的小动作自然是瞒不过专业的女人,所以,接下来的路上,伊娃虽然依旧在给刘东介绍一些沿途的工厂,但却有了公事公办的味道,并不像之前那样子。
一路开车用了两个小时,才到达了第一个需要参观的工厂。苏联人也算是很厚道,并没有把刘东拉到那些中小型工厂,而是直接拉到一个大厂来。看着那气派的大门,和那旁边看不懂的长长的厂名,刘东一行人感觉非常满意。
第114章 列夫捷特
这个名叫戈巴契夫化工设备制造厂的工厂,比起刘东以前在国内机工部看到的那些下属的工厂来,气派得太多了。一片片苏联风格的厂区,让刘东感觉是走进了一个工业园。
但这个庞大的工业园,仅仅是属于这一个工厂的。人比人气死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国内的那些工厂,虽然占据的面积十分巨大,但是整个厂区能够完全利用起来的,仅仅是少数,多数的厂,能用去一半多的地方,就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