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他徐忠耀可不是刘东,没那个底气。单单就刘东简化的那些东西,他都弄不出来。这样的主意,他又怎么能接受得了?
于是,徐忠耀叹气的说道:“东子,哥哥我可不像你这样财大气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说的这个会所,就算再赚钱,哥哥我也弄不起来啊。你还是换个主意吧!”
第100章 给点甜头
不是人人都能像刘东这样,抓住国外的机会,一下创造出那份惊天的财富。现在这些顽主们,虽然个个都有自己的本事,但是,他们原始积累的过程却才刚刚开始,想要一下拿出那么多的资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刘东这个建议,徐忠耀并不是很热衷。再加上这个叫做会所的玩意,他根本就不知道是拿来干嘛的,赢利到底如何,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再加上要投入那么多钱,徐忠耀自然没多少兴趣。
看到徐忠耀那样子,刘东就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说实话,会所这玩意,对于现在的国内来说,是太早了一些。前世最早的会所,也是在九四年才开办的。现在整整提前了八年,别人能不能接受得了还真是个问题。
但是,徐忠耀这样的人,开会所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只要他把会所开出来,然后经过宣传,肯定能一炮而红。而且,如果他真要开会所,安全一类的事情就没有任何问题。只要安全能够保证,会所的生意绝对不会太差。
当然,现阶段,开办会所,还是有很大的不足之处。第一个就是客源的问题,在会所的消费可不便宜,现在国内的那些老板,都还在原始的积累当中,还没有一夜暴富。说白了,就是消费不起,这就是一个问题。
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会所的服务。别看会所好像就是要弄得够大气,然后硬件设施齐备,基本上就可以开业。但实际上,会所最重要的事情却是服务。硬件的实力仅仅是让人知道这个会所的底蕴,像服务这类的软实力,才是真正关系到会所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别人进入会所是来消费的,当大爷的。但要是没有服务这个概念,别人想要当大爷都当不了,钱却花了出去,这样的情况下,哪里还会有回头客?就算很多人想要攀附关系,然后主动送钱,那对于会所的印象也不会很好,除非必要,别人也不会上门。
所以,这两大类问题,要解决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于资金的问题,刘东却没有一点担心。因为他原本这个计划,就没有打算让徐忠耀一个人来做。
会所的利益是很巨大的,虽然现在的刘东已经看不上眼了,但对于其他的人,却是一块大肥肉。要刘东只让徐忠耀一个人入局,等到会所开始赚钱后,那其他的人肯定会对刘东很不满。
尤其是那些想走商业路线的三代们,刘东也不是不认识。单单就给徐忠耀一个不太熟悉的人出点子,让其他的人怎么看?到时候,说不得刘东还要另外想办法。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过麻烦。
所以,刘东就计划,把那些纨绔们也加入进来,越是多人进入这个局,那这个会所以后的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越大,就会越赚钱。这么一个聚宝盆给刘东抛出来了,就不信那些人不满意。
有了这样的打算,刘东就开口对着徐忠耀说道:“钱不是问题,你一个人不够,可以叫大家一起来做嘛,就像胡力,他虽然现在是从政了,但如果有赚零花钱的机会,相信他也不会错过,还有其他的一些人,有赚钱的机会也应该会来。这么多人,一人挤一点出来,就有足够的资金了。”
听到刘东这样说,徐忠耀皱着眉头说道:“东子,你就那么看好这个叫做会所的项目?哥哥我倒是能叫到那么多人,但是,要是这玩意不赚钱,叫那么多人来,可就是让哥哥我头疼了。后果你有没有想过啊?”
“徐二哥,这个会所项目,要说赚钱,那肯定是能赚钱的。关键的问题不是在于钱,而是在于服务,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士,估计这玩意也搞不起来。现在我也就是这样和你提一下,反正我对于这个项目,是很看好的。要不是我现在忙不过来,说不定我都要亲自搞这么个项目。但现在我实在是没有精力来搞这个,所以也就把这个创意给了你,希望能在你的手里面发扬光大。”刘东解释到。
刘东这意思很明确,会所能赚钱,但是需要一定的底蕴。硬件方面的东西不用太过考虑,关键就是软件实力。而且,刘东本人对于这玩意也很看好,把这么个创意给了徐忠耀,算是很给他面子。至于徐忠耀到底做不做,这就无关于刘东了。
反正刘东的主意已经出了,以后徐忠耀想要再在刘东这里要项目,那基本上算是不可能。这样,也算是堵住了徐忠耀的嘴巴。
徐忠耀自然是明白刘东的意思,但是关于这个会所的问题,他是真不知道该不该听刘东的。要拉人入伙一起干,对于徐忠耀来说,并不困难。
人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圈子,徐忠耀这样的顶尖顽主,自然也有。关键的事情就在于,这东西靠不靠谱。虽然刘东已经说过了,这玩意要弄起来,肯定很赚钱。
但这仅仅是刘东的一家之言,算不得数。虽然刘东没有理由害他,但是这个圈子里面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要是没有实际的考察,他就这样匆忙的上项目,他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不够赔的。所以,这事情,现在仅仅算是个臆想,实际的行动,还得多方面的考证一下。
今天和刘东的见面,要说收获,肯定是有收获的,但是并不能让徐忠耀满意。徐忠耀之前想的是,让刘东把他公司的业务,分润一点给他。可刘东却偏偏没有提这一茬,而是直接就抛出一个新的东西。
而这个新的东西,他并不熟悉。到底如何,他的心里也没有底。可是,刘东已经提了一个建议,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归根到底,刘东的实力让徐忠耀并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最后徐忠耀只得对着刘东说道:“东子,你这个建议,哥哥我还要好好的考虑考虑,今天是真的麻烦你了。如果你以后有个什么事儿,打个招呼给我,能给你办的,我绝对不推迟。”
“行,徐二哥你既然这样说,那我刘东多谢了。今天也不早了,我就和我哥先回去。如果你真的对会所感兴趣,那就尽快的规划出来,到时候,我也好参谋一下。要过了这段时间,可能我又要去忙别的事情了。你也知道,我在国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如果等到我去了国外,联系就没有那么方便了。”说完,刘东就和徐忠耀道别,然后带着刘辉开着车出了酒吧的范围。
在车上,刘辉对着刘东问到:“老弟,你给徐忠耀说的那个会所,真的能赚大钱?”
“那当然,你当我忽悠他呢?这玩意要是做好了,是真能赚钱。比起他现在这个酒吧来,那是好得太多了。”刘东一边开着车,一边回答到。
“真能赚钱?那老弟你干嘛要把这个项目说给他做?留给自己不好么?你和他的关系好像还没有近到这种程度吧?”刘辉很不解的问到。
“我和他的关系是没有近到这种程度,但是我也没说让他一个人做啊。这事儿,摆明了只有大家一起做才能发财,要单单就靠徐忠耀,能是能行,但底蕴毕竟没那么雄厚。我把这项目抛出来,是为了打发那群顽主们。”刘东开口到。
“打发顽主?”
“那当然,你当那些家伙不眼红我啊?现在我是不用惧怕他们,但以后呢?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别小看这些顽主,在应景的时候给你来上那么一句,你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我现在把这东西抛出来了,也算是给他们找了条来钱的门路。我不在的时候,他们也能想到我这份人情,多少会顾忌一些。”刘东说道。
刘东抛出这会所的项目,就是想打发一些豺狼。虽然这个玩意要做好了,真的很赚钱,尤其是在那么多顽主的支持下,绝对能够蓬勃发展。但是,他也不缺这点钱。正好就能打发一些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刘辉听到刘东这样说,摇着脑袋道:“老弟,你现在这脑子,是越来越好用了啊。这么多弯弯绕,你都能处理得好。怪不得现在老爷子对你另眼相看,要是我能做出这样的成绩,老爷子也能这样对我。哎,可惜啊,我是实在没有这个天赋。就连当官,现在也什么起色。”
“大哥,你也别泄气。你现在还一直在机工部待着,所以见识阅历一类的东西,就很贫乏。我看哪,你这两年就下到基层去,在基层,才会有出路。我们家,我是指望不上官场的事情了,现在就得靠你。你要是阅历丰富了,自然会有处理事务的能力。”刘东打气到。
听到刘东这话,刘辉沉声说道:“希望吧,我现在对于官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这条路,不好走啊。在机工部还好一些,要是下到基层去,我是真的要抓瞎了。”
第101章 商业考察团
刘辉那个抓瞎的想法,并不只有他一个人。说实话,对于基层,别说刘辉这样的三代,就是二代刘胜利他们,都做得不够好。因为刘家的人,升迁一直都是在国家部委里面,别说基层的乡镇,就是地级市,刘家的人也没有下去过。
这样的情况以前来说,并不怎么致命。但以后,就不行了。到了高层,没有基层的工作经验,基本上就上不去。十年之后,在中政局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基层的工作经历。
而这个,现在来讲,就是刘家人的硬伤。老爷子现在固然是副国级的领导,但那是在特定时期的特定事件,就是这个副国级,也是算在二线的,真正的权利并不比那些一线的人强。而现在刘东的大伯虽然是上了正部级,但要想跨越那条线,已经非常的艰难了。
所以,刘家要想在国内政治方面保持这种影响力,就必须要有人下基层。二代们的事业是已经定型了,所以想要下去也很不容易。因为按照他们这样的级别来说,就算下去,也是省部级的,处级厅级这个阶段,是已经丢失了的。
好在现在刘家的三代们的级别并不高,下去也能真正的下到底层去,这样对于履历的丰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就是因为二代们没有这方面的经历,所以刘家的三代就算是想要取经也没有对象,间接的有碍于基层的工作发展。
这个问题,在刘东重生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但在当时,就算说出来也没有任何的用处,因为刘家的嫡系二代,已经走到了高位,说出来也没有任何的意义。而他们的升迁,虽然也有过下基层,但那所谓的基层仅仅是机工部内部的那些部门基层,地方上基本就没有经历过。
这也算是刘家的一个薄弱环节,好在现在老爷子听取了刘东的意见,把刘家的势力慢慢的挪出了机工部,然后三代顶头的那几个人,都已经下去了。而刘辉,还要在部委里面熬一下资历,等到他上了正处,就应该会下放了。
那天晚上之后,刘辉和许浩算是彻底的闹翻了。许浩在面对强势起来的刘辉,也没有任何的优势。不但没有优势,而且他还要向刘东道歉。那天晚上他回去,原原本本的把自己怎么得罪刘东的事情告诉了他老子,他老子当时就给了他两巴掌,说他不识好歹,后面,还带着许浩给刘东道歉。
虽然刘东并不想拿大,但是知道刘东厉害的许浩老爸,还是在京城饭店给刘东摆了一桌。由于刘东并不是体制里面的人,这样的道歉也就算过得去,这个过节也算是了了。
对于许浩这样的纨绔,刘东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这两天的注意力放在了老爷子那里。之前给老爷子说过要去苏联谈谈贸易的问题,老爷子也是真下了功夫去联系。而且对于刘东的提法,他在一些会议上也说了出来。
原本不怎么感兴趣的那些大佬们,听到私人企业合作有那么多好处后,也觉得,这私人企业掺合进来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他们之前也有想过这个问题,但限于他们所知道的那些私人企业条件不够,也就没有开放这个市场。
之前他们入眼的那些私人企业,要么就是港商,或者东南亚的那些华商,虽然资本是够了,但却不是那么容易让他们放心。最主要的就是,政治因素。但如果是刘东的企业,那政治方面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计。
刘东好歹是根正苗红,有些国家不方便出面的事情,要是交给刘东来处理,是比较让人放心的。而且,刘东也有那样的资本来运作一些事情。虽然老爷子并没有把刘东所有的老底都给翻出来,但也介绍了一部分。
而就是这么一部分的资产,也让哪些原本想要看刘东笑话的人闭上了嘴巴。两年前哪些人还说,刘东贸然持有那么多外资,害怕他不会打理。但两年后,刘东却用事实甩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不然资金没有亏损,还进入了良性循环,并且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面,有了很大的斩获。
这样的成绩,他们自己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够完成。
现在刘东自己提出和苏联贸易的事情,对于国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虽然国内和苏联的关系开始解冻,但由于多年没有联系,苏联现在具体的情况如何,国内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要是仅仅只有国家资本的参与,很多东西苏联方面都会隐瞒,对于具体的事务就没有很好的判断依据。可如果让刘东这样的私人资本进入苏联,苏联官方的抵触情绪就会大大的降低。
比起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在这个领域上面,更有着先天性的优势。虽然双边贸易是为了赚钱,但是如果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些国内的大佬们也不会反对。
所以,刘东的提议让那些大佬们也十分感兴趣。虽然马上就要过年了,但国家大事这个层面,并不会因为节假日而有所懈怠。
就在春节前夕,高层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资本,进入到苏联贸易这个领域之内。虽然这其中刘东占据的因素有着很大的原因,但是,对于其他的那些人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那些常年活跃在边境线上的倒爷们,现在也算是有了一个正经的身份。而不会像之前那样,被苏联方面抓到就是走私,被国内抓到就是走私加投机倒把。
当然,为了响应这个政策,国家准备了一次商业考察团。前往苏联,试探一下苏联的反应。而刘东,就是这个考察团的第一个代表。至于其他的,那就要好好安排了。
当刘东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老爷子的家里。
听到老爷子说要弄个商业性质的考察团去苏联,刘东也觉得这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所谓考察团,那就是可以先看看,不一定会投资,也不一定能够做成生意。
这所谓的不确定性,就应该是看苏联的反应。如果苏联方面对于这商业考察团没有感觉,那考察团就真的是考察团。但如果苏联方面对于考察团很热烈,那这个考察团肯定是有些实际的意义。
“老爷子,那这个考察团,我是不是也要服从大局呢?”刘东问到。
“当然得要服从大局,你还是不是个党员?连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如果那边没什么回应,你也不能热脸去贴他们的冷【创建和谐家园】啊?难道就只有苏联才有好东西?你只能在苏联扔钱?要是苏联方面热情不高,你完全可以回到国内来嘛。相应的条件,肯定不会差。那些老家伙们,还巴不得你在国内投资,十亿美元,放到哪里都是个大数目。”老爷子答道。
老爷子说刘东是党员,这也不是玩笑。像他们这样的人,在大学四年,要是还不能入党,那就成了笑话了。
“服从大局就服从大局吧,但我想,苏联方面肯定不会错过这次机会。他们现在也算是内忧外患,前几年被美国人在国际黄金市场上抄了个底,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元气。再加上这几年又在阿富汗搞风搞雨,日子也不好过。就算军工强大,但没饭吃也是个大问题。”刘东嘲讽的说道。
对于苏联,他可没有老爷子那样的敬畏心理。老爷子这一辈的人,和苏联人打交到不少,在细节方面,就能看出苏联的强大。就是刘东的父辈,也是听《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红莓花儿开》长大的。
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苏联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苏联就没有不能战胜的敌人。虽然国内当初也和苏联有着小规模的摩擦,但那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想扩大的意思。
后世刘东就知道这么一件事情,有记者问苏联人,问他们当初和华夏关系紧张的时候,做过什么有效的防范措施么?就比如挖防空洞一类的。但当时那个苏联人却反问到:“我们为什么要挖防空洞?难道华夏的飞机还能开过来么?”
单单就是这么个平民的想法,就知道苏联对于华夏很蔑视。根本就没有把华夏当成同一个级别的对手。双方都对自己的身份深信不疑,所以就照成了这个年月,老爷子这样的人物都对苏联非常忌惮,并没有感觉到苏联已经快要走到末路了。
而刘东,却算得上是个过来人,他很明确的知道,要是没有什么外来因素,苏联会在一九九一年解体。这个庞大的帝国,在二十年后,就会变成人们的记忆,而这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淡忘。
一个庞大的帝国,在时间的流逝下,变得微不足道。只有那些怀旧的人们,才会在茶余饭后的有限时间里,去诉说那个帝国的过去。所以,对于苏联,刘东没有多少畏惧的心理。
第102章 在路上
八六年的春节对于刘东来说,注定是不会过得太好。虽然家里的长辈们,对于刘东这个在商业上有着巨大天赋的三代足够的照顾,在春节期间拉着刘东给他介绍媳妇。
但是,想着马上就要去苏联,刘东也就只有放下这些儿女情长的事情。原本没想到那么急切的事情,却因为考察团的事情,变得忙碌起来。一些之前没有准备充足的资料,现在也要尽快的补充,要不然,等到队伍开拔了,什么东西都没有弄齐全,苏联那边就算想要和你合作,也找不到项目不是?
在某些事情上,国家机器的效率绝对不是吹的。就算是在过节期间,像这样高层都讨论过的商业考察团的组建工作,都不会有一刻的停歇。所谓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也就是现在这么个情况。
由于之前没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国务院那边也是很头疼。以前有过别国过来援建的,也有国家去别国援建的。但是这没有官方代表的私人商业考察团,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想要有现成的经验都找不到地方。
但是,不得不佩服别人的效率,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内,国务院那边就拿出了一个计划。关于商业考察团的事项,也算是敲定了。虽然这个计划在刘东的眼里,还带着浓厚的行政痕迹,但好歹算是把这玩意给弄了出来,虽然有些不伦不类。
也难怪刘东看不上眼,实在是这个所谓的商业考察团里面,除了他一个人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国企,当然,这些国企也不可能是搞机械的,而是那些搞日用品为主的国企,还有几家所谓的乡镇企业。对于这种挂着羊头卖着狗肉的时代性产物,能在这个考察团里面出现,也算是一种奇迹。
当然,最奇葩的事情在于,这个商业考察团带队的人,居然是一个正厅级别的对外经济贸易部的官员,正厅级别,在华夏的官场上,也算得上是一个【创建和谐家园】了。再往上一步,就是封疆大吏那个级别的人物了。
但是,这次的商业考察团,原本的定义是私人性质的。被这么一搅和,也算不得是私人性质的了。好在,这个对外经济贸易部的官员,仅仅是带队的作用,而不是有拍板团员正常商务贸易是否能够进行下去的那种人物,要不然,刘东还真不打算去苏联了。
正月十五日,刘东没能在家里吃上一口元宵,就和自己公司的人踏上了去苏联的列车。原本准备好好去陈洁家表现一下的他,最后也只有在初五的时候匆匆的拜访了一下陈洁的家人。
虽然是匆匆拜访,但刘东的身份摆在那里,就算他不想以势压人,陈洁的父母也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刘顾委的孙子,刘主任的侄子,在他们这样的家庭面前,本就有着先天上的优势。
越是在京城官场混的人,越是知道刘东这样的人到底有着怎么样巨大的能量。陈洁的父母对于刘东能亲自上门,都感觉到万分的惊奇。虽然陈洁也算是刘东的手下,但刘东的手下可不止陈洁一个人。
别家没去,却偏偏到了陈洁家,怎么看怎么诡异。所以,到最后,陈洁的父母隐隐约约觉得,这陈洁和刘东之间,恐怕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雇佣关系。但想到他们之间的身份问题,陈洁的父母也只有叹气。
虽然刘东各方面的条件都足够优秀,但就是太过优秀了,弄得他们家的陈洁却配不上刘东。这样的女婿,他们还真要不起。但现在刘东明显和陈洁有些关系,而这大年上门,更是有着一些别样的目的。
陈洁的父亲好歹是在官场上混了那么多年的老油条,又如何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虽然并不看好这段无终的恋情,但既然刘东隐隐有这样的表示了,他们这做老人的,也不能无视。
尤其是刘东这样春风得意的年轻人,就更不好打发。要是这个事情处理不好,刘东那边也不好交代。所以,陈洁的父母最后也模糊的说了几句话,那意思就是说陈洁以后的婚事,还是应该让她自己做主。
但是,刘东这样的大好青年,也应该找个属于自己的爱人,不能老和陈洁纠缠不清。要不然,刘东给不了陈洁一个美好的家庭,却耽误了陈洁一生,对于陈洁来说,也不公平。
虽然陈洁的父母对于刘东和陈洁并不看好,但总算是让陈洁暂时不用面对来至家庭的压力。虽然这个事情,肯定会导致陈洁家人的不满,但这时间实在安排的过于紧凑,刘东也只好等以后再慢慢的把这个事情化解开来。
由于这商业考察团,在高层中都挂了号的,所以,刘东他们一行人,也得到了特殊的关照。铁道部专程给他们弄了一个专列,把他们往东北和苏联交界的地方上送。一行一两百人,坐上那长长的专列,倒并不显得拥挤。
这个月份的东北,大雪把地上扑得厚厚的,在专列里面往外看,所有的地方都是一个颜色,随便一看,不论是哪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就算行使在那林海之中,也看不到多少绿色。
偶尔有野兔,也被火车那巨大的声响弄得到处乱跑。倒是有些狍子,在林间,时不时的还伸出头来看着列车,好像看西洋景一样。
周青富以前就是在这一片地方混的,所以,对于这些景象,并没有感觉多么的惊奇。而刘东以前也是在这边上学的,每年回家也没少看这样的场景,所以,他也没有什么感觉。
反倒是陈洁和陈志豪,对于这样的场景很是稀奇。陈洁虽然也是在北方长大,但一直都是在京城,并没有在这边晃荡过,就算是工作,也是到炎热的香港,对于这白雪皑皑的原始丛林,并没有见识过。
而陈志豪比起陈洁更为不堪,虽然在京城也见过雪,但是京城的雪比起这些地方来,都还要差好多。看着那厚厚的雪层,即便是在这温暖的车厢里面,依旧感觉十分冰凉。时不时的把他的羽绒服裹一下,好像这样就能祛除他心中的冷意。
看到陈志豪这模样,周青富打趣的说道:“老陈,怎么样,这里的风景不错吧?”
“不错是不错,就是太冷了。也不知道在这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天啊,那么大的雪,在香港简直是不可想象。你在这边那么多年,就没有感觉到冷么?”陈志豪哆嗦的说道。
听到陈志豪这样说,周青富笑了:“这算冷?冷的时候你还没有见过呢?给你说吧,现在下雪的时候还不算最冷,在室外活动还可以,要到了最冷的时候,家家户户如果没有必要,基本上都不会出门。”
“这么大的雪,还不是最冷的时候,你不是在开玩笑吧?那什么时候才能算得上是最冷?”陈志豪好奇的问到。
周青富指着外面的雪,开口到:“什么时候这雪化了,就是最冷的时候。那时候,要吹风,能把树都给冻死。我给你说,在这边,你在外面走,如果没有戴帽子,耳朵露在外面,一阵风吹过来,你知道会有什么情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