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事实却是,这样的买卖不仅做的人多,还十分的抢手。要是没有出口的配额,你还拿不到这样的单,想要出口都找不到门路。所以,用官方汇率来看,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
别说那些打破头皮都要争取出口的工厂傻,因为如果能有外汇的出口配额,你亏损多少,国家就会补贴多少,多数时候,还会多给予补贴。相对于做国内的买卖,做出口根本就不用担心亏本的问题。只要你能够换回来外汇,那一切都好说话。
工厂的生产资料想要更新换代?有出口配额?那绝对没有问题。厂子里的人要升迁,因为他对于出口有着很大的贡献?那升迁就升迁,也绝对没有问题。在这个全民赚外汇的年代,能赚到外汇那就是真有本事。
国内现在缺的不是人民币,而是美元。所以,就算是亏点,上面也不会介意。但是你要是赚不到外汇,那事情可就大了。上面下面都不好交代。所以,美元这个玩意,绝对是重中之重。
在这个年月,美国人还没有弄出什么倾销反倾销一类的条例,他们还十分享受这样外来的物美价廉的东西。所以,对于这样不计成本的输出,持着赞同的心思。
但到了九十年代,美国人虽然打赢了第一次海湾战争,但国内的经济形势却恶化了起来。有着国外源源不断涌入的廉价质高的产品,弄得美国某些产业被打压的抬不起头来,就连本土市场都保不住。
因为工厂大量倒闭,无业人员越来越多,照成了社会的安定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到了这个时候,美国人才发现,物美价廉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享受的,这样会挤压国民的劳动市场。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祭出了倾销反倾销这样的法宝,为的就是让国内的某些行业不受到外界过度的冲击。
但现在,这样的事情还没发生,国内还可以这样亏本卖东西,来赚取那宝贵的外汇。国家都这么重视外汇了,但到了刘东这里却反了过来。
不但对外汇不重视,每次大包小包提东西回来,都要花个几十万。这也就算了,毕竟那钱是刘东自己挣的,想要怎么花,别人也说不着他。
但是,国内明明那么缺外汇,刘东却在日本砸下十个亿美元,要买日本的土地。这样的行为,在老爷子和刘胜利的眼中,那就是十足的败家。日本那点土地,凭什么就比国内的土地要金贵?花费那么多钱去买那根本没用的土地,不是败家是什么?
这一刻,刘胜利再也忍不住,不顾老爷子在场,对着刘东就开始吼道:“你个小兔崽子,太败家了。十个亿美元啊!那个是十个亿美元啊!凭什么要便宜小日本?你就不能少投入一点?就算你不能把钱弄回国内,但也不能就这样便宜了小日本啊。你就算把钱花在机器上,做工业,那也是能提升实力的啊。买他们的地能赚几个钱啊?”
刘东正在侃侃而谈,没想到自己老爸居然这么激动,一下就把他的思绪给打断了。再听到刘胜利这话,差点没背过气去。他这哪里是在便宜小日本,明明就是在继续钝刀子割肉,老爸怎么就不明白了?
“我说老爸,您觉得我会做亏本买卖么?我之前不就说了么?日元上涨会让日本这几年经济得到大力的发展,日本人有钱了,自然会买房,我要是把他们的地都买下来,他们盖房子没地,不还得找我么?那个时候,我就可以坐地起价,想要卖个什么价格,就能卖个什么价格,间接的推动日本房地产这样不创造实际价值的东西高速上涨,最后【创建和谐家园】了,不还是小日本倒霉么?这也能算便宜他们?”刘东郁闷的说道。
刘胜利要说到工业这一块,那是个高手,什么样的工程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他都门清。但对于其他行业,他就抓瞎了。尤其是这类资本为王的游戏,他就更不擅长了。明明是赚钱的事情,他却偏偏认为刘东去扶贫。这文化水平,还得要提高啊!
听到刘东这话,刘胜利明白,刘东说的可能就是事实。但一想到刘东投入房地产就用了十个亿的美元,依旧感觉十分肉痛。这花钱比流水还快,动不动就是十个亿美元。要他能有十个亿美元,那得多建设多少工厂出来?现在的那些老机械,都能给他更新换代了。
看着刘胜利还想说点什么,老爷子在一旁不乐意了:“你叫什么叫?你能有你儿子这样的魄力么?一下就砸了十个亿下去,这得拿到多少日本的地皮,到时候刘东慢慢的推高他们的房价,最后绝对会大赚特赚。你懂个屁!小子,你继续说。”
虽然老爷子也很肉疼,但他好歹也是副国级的领导,自控能力比起刘胜利来强多了。听到刘东的解释,他就知道,这件事情是大有可为。越多的资金投入下去,刘东就越是能够控制局面。
这就叫一力降十会,有了越多的话语权,刘东就越是不会亏本。要真小家子气的仅仅投入个几千万或者一两个亿,那样话语权就没有了,别人想要弄出点什么动静,刘东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所以听到刘胜利那话,老爷子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听到老爷子的话后,刘东继续说道:“国内公司这边,虽然有好项目,但并不适合更大规模的投资,至少现在来说不适合。所以在国内这块,我不会多追加资金。但是,我手里毕竟还有那么多资金,不可能就白白的闲置在那里,所以,我打算让资金去美国走一圈。”
现在的美国,可是遍地是黄金。虽然里根总统提出的那个星球大战计划有着很明显的表演成份。但不可否认,美国的确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研究这些东西。虽然最后的成品没有研究出来,但并不代表美国一点研究成果都没有。
如果没有现在美国投入的巨量资金,也不会有后面克顿上台后美国经济的繁荣,纳斯达克创业板块的辉煌成就。这一切的基础条件,基本上都能算得上是托了星球大战计划的鸿福。
现在趁着他们的计划刚刚开始,正好刘东有时间也有精力,如果不去美国市场上逛一圈,简直是对不起刘东那多出的记忆。至少刘东就知道,现在像后世那些美国高科技支柱型企业,才刚刚开始蹒跚学步。
就比如后世的庞然大物苹果,现在还是在卖组装山寨电脑的小公司,虽然他们现在的产品销量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比起后世的辉煌,就像是小蚂蚁一样的存在。
还有思科公司,他才成立不到两年,而他们的拳头产品,还要过一两个月才会出现。可能思科公司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他们公司一个伟大的发明,改变了世界网络的发展史,尤其是对于个人电脑来说,这个东西简直就像神器。而这个产品的名字,叫做路由器。
甚至于后世美国的巨无霸企业,微软公司,现在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依旧是非常值得投资的公司。尤其是今年微软会转为公营公司,正好给刘东创造了进入的条件,虽然可能能拿到的股份不多,但依旧非常让人心动。
这么多以后的巨无霸,现在正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刘东又怎么会不对他们流口水。就算不能成为他们的大股东,但就算成为一个小股东,对于刘东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这几家公司,基本上都是现金奶牛级别的。要是真能够弄到他们的股票,那以后每年的分红都是一笔天文数字,刘东以后想要大力发展自己的工业帝国,这些现金奶牛就会源源不断的把巨额的资金投入到刘东的口袋里面。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刘东以后就算躺在床上,也会有源源不断的钞票砸在他的身上。要是不努力的想着如何把这些资金花出去,他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被钱给堆死。
第90章 远方的苏联
对于美国这些高科技产业,刘东是相当看重的。要不是因为怕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他早就大肆收购这些公司的股票了。可惜,这也就只有想想,像思科微软这些企业,刘东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拿到多少股份,这无关于金钱,而是政治。
所以,就算刘东去美国转转,也就仅仅能喝点汤,肉是肯定吃不上的。但就算一点汤,也是无数人争抢的东西。
刘东打算把资金弄去美国,老爷子也没什么意见,说到底,对于金融方面,老爷子的发言权还没有刘东大。再说美国现在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刘东去美国历练一下,也是好事情。
现在国内的那些人,就算是想要去闯荡,也没有那个资本。至少老爷子不知道,除了刘东,国内现在哪一家的人在美国混出了多大的名堂。
所以,老爷子听了刘东的话,轻轻的点了点头,示意刘东继续说。
看到老爷子那模样,刘东就知道,对于自己的资金去美国,老爷子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刘东继续把自己的计划给说了下去,去美国的资金仅仅是为了圈住几头现金奶牛,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才是重头戏。
“老爷子,我们公司接下来的一个动作,就需要老爷子您的帮助了。不知道对于苏联,老爷子您有什么看法?”
听到刘东提起苏联,老爷子的脸变得严肃起来。对于苏联的态度,他们这样老一辈的人心情是相当的复杂。苏联的前身沙俄,对于华夏的伤害比起日本人来都还大。
但是当红色苏联建立后,双方的关系又变得十分的复杂,尤其是到了建国后的前几年,苏联对于华夏的帮助是相当巨大的。虽然当时他们把日本人建立在伪满洲上好东西基本上都给拆完了。
但是,后面他们又援建了许许多多的项目。建国后的华夏,要是没有苏联的援助,那完整的工业体系,想要建起来基本上就是遥遥无期的事情。虽然后面双方交恶,援建的项目也停止了,但已经建立好的东西,却支撑起了华夏的钢铁脊梁。
就算到了现在,全世界工业体系完备的国家,仅仅只有三个,一个是苏联,一个是美国,还有一个就是华夏。所以,对于苏联人的感情,尤其是像刘老爷子这样老一辈的人,感情是相当的复杂。
苏联老大哥叫了那么多年,苏修也叫了那么多年。对于苏联,那是一个极端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但无论如何,苏联人的实力是相当的强劲,华夏来至陆地的威胁,仅仅只能,也只有他们。至于其他的周边国家,那还是算了。
神奇的阿三用事实告诉全世界,他们的战斗力是仅仅只有五的渣渣。还有世界第三军事大国越南,现在也被南巡首长打了【创建和谐家园】,被各大军区轮训的大兵,弄得【创建和谐家园】。
所以,苏联这个国家,老爷子也不知道是该感激他们,还是该憎恶他们。
“你刚刚不才谈到美国么?怎么一下就把话题弄到苏联去了?小家伙,饭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的,不能太过心急。那样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先把美国那边的事情搞好再说,不要好高骛远。”很明显,就算是在这么私密的场合当中,老爷子也不怎么想提起苏联。
但刘东却并不想浪费这么个好时机,所以继续说道:“老爷子,当年援建的时候,那些苏联专家和专管工业这一块的苏联人,您应该很熟悉吧?”
谈到这个话题后,老爷子的眼神亮了起来。虽然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对于苏修,是要坚决【创建和谐家园】的。就算是现在,和苏联那边的关系有所缓解,但双边的高层依旧没有什么相当重要的共识,来往并不密切。
但要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老爷子对于那些毛子,还是相当有好感的。想当年,他才出任机工部的首长时,看到那战后的数据,那可是愁白了头,打了那么多年仗。就算是最应该发达的军工业,也是十分的落后。
要不是靠着苏联的援建还有收缴的那些武器装备,正规军都有可能还在大批量的用大刀长矛。对于当时那一穷二白的环境,老爷子的体会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尤其是那个时候,他还是机工部的首长。上面主席给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苏联人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他们这个援助之手,并不是毫无代价的人道主义援助,而是近乎于【创建和谐家园】。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依旧足够让人欢欣鼓舞。
国家层次的问题不多说,但那些过来援建的苏联专家,的确是很认真的在教授华夏的第一代工业人才,没有一点藏私的说法。那几年,对于华夏的专家,和苏联的专家,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至今刘老爷子都还记得,他们在去那些苏联专家驻地做客时,那些苏联专家,拿出的面包和盐巴,那份诚挚的笑容,非常令人怀念。
虽然这段美好的时光非常短暂,但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坚实基础,才有了后面华夏工业从无到有的高速发展。
“那些苏联专家,我怎么能够不熟悉呢?当年我还当过谢尔盖一段时间的徒弟。那个老家伙,太能喝酒了,最喜欢喝二锅头。没事儿的时候,他一个人能喝三斤。我那时还常常沾他的光。因为那个时候我的配额也不多,就常常去他那蹭酒喝,是个豪爽的家伙。要是他现在还活着,也快九十岁了吧?”说到谢尔盖,老爷子的脸上现出缅怀的神情。
那个时候的阶级友谊,不是现在的人能够体会得到的。虽然两个人是不同的民族,但相同的话题还是有不少。刘老爷子虽然是首长,但谢尔盖当时的职务也不低。两个人关于工业方面的看法,都非常的接近。
看到老爷子的神情,刘东连忙说道:“爷爷,过段时间我可能就要去苏联一次,如果有机会,我会把您的问候带给他。就不知道您还有他的联系方式没有?”
“联系方式?那个东西肯定是没有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当时我们双方的关系闹得有多僵,像谢尔盖这样的老家伙,苏联肯定是要保密的,就算有联系方式,也不可能能够联系得上?怎么的?你还真想去苏联走一趟?”老爷子诧异的问到。
自己这个孙子,现在可是钻钱眼里面去了。苏联的经济情况虽然他了解得不太多,但也知道那个地方,不是什么好的投资地点。没有利益的地方,刘东去那里干嘛?
“我当然要去了,我们公司里面有个人,在苏联那边混得还算不错。前不久,他告诉我,有些苏联的高层对于我们公司很感兴趣,叫我如果有时间,可以去苏联看看。”刘东一下就把周青富给抬了出来。
“叫你去?这个不太好吧?虽然现在双方的关系有所缓解,但依旧有很大的分歧。你在这个时候去,有点敏感了。就算是有生意要做,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虽然你这两年没有在国内活动,但高层对你的关注程度,并不低。就是老首长前段时间,都还提起过你。你的身份有些敏感啊!”老爷子语气低沉的说道。
如果刘东没有刘家这个身份,那去去苏联,对于双方民间关系的推动,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再怎么说,刘东现在的身价不菲,要是暴露出来,也是一个重要角色。
但是,刘东却偏偏是刘老爷子的孙子。而刘老爷子现在的身份地位在华夏也不低,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刘东只是去旅游一下,也是个大事情。必须得要上报才行,到底能不能行,还要上面的人点头。
要是仅仅为了一点小生意,就弄得那么麻烦,明显的有点得不偿失。所以,老爷子对于刘东去苏联的态度,不怎么支持。
刘东自然是知道老爷子的顾忌。要是戈尔巴乔夫没有上台,那他去苏联的确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现在却没有那么严重,对于老戈这个人物,刘东也是有着一定的认知。
说实话,这么一个人物居然能当到苏共的主席,是比较奇葩的。他虽然出身于苏共,但是他的中心思想却是反对苏共的,也就是他,结束了苏共统治苏联的事实。就算刘东来至后世,也很不明白,老戈到底是想要干什么。说他是理想主义者,都太过肤浅了。
但无论如何,现在刘东去苏联,却是刚好合适,老戈现在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有着很大的困难。虽然刘东去苏联肯定是见不到这个最高领袖,但他如果知道自己去了苏联,那肯定也是持着欢迎的态度。
毕竟,他们现在远东的精力很大一部分都牵扯在阿富汗,对于华夏,那就要以交好为主,防备华夏对他们背后捅刀子,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如果能够交好,还是以交好为主。
刘东的身份和地位,对于推动双边友好,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第91章 私人的力量
当然,刘东的想法是基于对老戈的了解上才做出的这个结论。可惜,这个结论是后世下的,现在的老戈,华夏的高层对于他并不十分熟悉。
由于双方高层之前的一些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对于苏联的情况了解得不多。华夏高层对于苏联的印象就是强大,非常强大,无论是远东地区的兵力威胁,还是世界上两个阵营之间的对掐,都表现出了苏联的强大之处。
尤其是近几年,华夏改革开放之后,对于美国的了解也越发的深入,完全能感受得到美国那滔天的气焰。可就是这么强大的美国,在欧洲的势力都不断受到苏联的威胁,全球局势也处于防守阶段。
从这点就能看出,苏联到底有多么的强大。对于这么一个强大的近邻,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是一个很高深的课题。虽然这两年,苏联对于华夏的态度有所改变,老戈也不时的发表一些友善的言论,但单就靠这点,并不足以认为,苏联和华夏的分歧变小了。
所以,对于刘东主动提出去苏联活动,老爷子的心里也没有底。当然,刘东这个建议也不是不可行,关键就在于,刘东到底需不需要冒这么个险。去了苏联到底能够得到多大的好处,这才是关键。
如果他过去,仅仅是做一两件平常的买卖,那根本就不划算。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如果做生意没有一点政治利益,仅仅是单纯的买卖,并不足以让他们动心。
看到老爷子顾虑重重,刘东开口说道:“爷爷,可能你们对于苏联的重点观察是在军事和国力上。但我作为一个商人,我对苏联的观察却在于民生上。在我看来,苏联的民生问题,处理得并不好。如果我过去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麻烦,那么,对于双边关系的推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顿了顿,刘东又说道:“老爷子您应该知道在交界线上,活跃着一批人,他们叫做倒爷。就是倒卖一些民用物品,像什么食物生活物品之类的东西,在苏联会卖的很好。”
“倒爷?你说这些家伙干嘛?前些年的时候,这些家伙可没有少抓。他们对于经济秩序的破坏,可是很大的。我记得你手下就有这么一个人,难道这些人还能对于双边关系有贡献不成。”老爷子不怎么高兴的说道。
对于这些歪门邪道,老爷子本能的不怎么喜欢。尤其是投机倒把一类的东西,最是可恶不过。
看到老爷子不高兴,刘东继续不紧不慢的说道:“对于这些人我不发表意见。我看重的是这里面的商业规律,那就是市场。如果苏联人不是对于这些东西有着巨量的需求,那这个市场也不会繁荣起来,既然有市场,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市场。”
“利用这个市场?难道我老刘家的人还去当那些倒爷?你开什么玩笑。你现在好歹也是身价不菲,怎么就想些这么不靠谱的东西?”听到刘东的话,老爷子更加不高兴了。
“老爷子,这可就是您没把观念放正确了。要是我仅仅想要倒卖写东西,至于么?那点利润还不够我发工资的。您觉得我会看得上?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把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如果开放了双边的贸易,那么对于我们两国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刘东开口说道。
“开放贸易?你小子的胆子不小啊。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以我们两国现在目前的态势,要开放双边贸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居然打这样的主意,难道你现在脑子里面,就只有赚钱,而没有一点政治的敏感性了么?”老爷子勃然大怒。
由不得老爷子不生气,要真是把这个口子给打开了。那华夏的民用物资就会源源不断的输入到远东地区,那样,远东地区的生活环境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生活环境改善了,对于军事力量也会有一定的加强。
华夏本就有一句话,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老百姓都能明白的道理,难道他们这些高层反而不明白了?对于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轻工业和民用物资的短缺,作为苏联邻居的华夏会不知道?那绝对不可能!
这其实就是一种制衡苏联的武器。苏联人在远东陈兵百万,对于华夏东北地区的形成了多大的压力。整个华夏,东北地区的兵力都算是非常强盛的。
华夏把这么多兵力拉到东北去感受严寒,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对面的苏联兵力强盛么?要不是由于远东地区物资紧缺,补给困难,这些年来,双边的挑衅行动绝对会升级几个档次。哪里能像现在这样不温不火?
但现在刘东却要老爷子在高层提出开放双边贸易的意见,岂不是让这条无形的牵制手段白白浪费么?别说老爷子本就不同意,就算老爷子同意了,在高层也不可能通过。
老爷子发怒的模样刘东很少见到,但是每次发怒,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就像后世那句台词一样: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现在老爷子的情况比起那个黎叔来,还要严重许多倍,要是刘东没有什么足够的理由,那他以后在刘家的地位,就要直线下降了。对于刘家这样的政治家庭来说,一个没有政治敏感性的人,赚再多钱都上不得台面。
好在刘东的心里早就有了腹稿,所以,尽管老爷子现在十分生气,刘东依旧信心满满。
“爷爷,您说,现在苏联那边,每年能从我们国家边境线上得到多少物资?能够满足他们多少要求?”
“多少要求?要是没有那些倒爷,他们一粒粮食都拿不到。这些投机倒把的家伙,就应该拉去统统枪毙。好好的策略,全被这些家伙搅乱了。”老爷子没好气的说道。
“有市场,自然是有买卖。而我所谓的通商,不是要把这个口子放开。而是要把这条通道放到我们所能控制的局面当中来,这样,到底多少东西流入那边,我们的心里就有个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那些私人掌控这条渠道,对于我们的控制,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与其让那些私人掌控这样的通道,还不如让官方掌控,到时候,到底能流入多少东西过去,就由我们说了算。”刘东解释到。
老爷子听到刘东这话,面色依旧不怎么好看,并且嗤笑到:“小子,你是不是在外面呆久了,连国内的一些事情都变得不太敏感了?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们早就考虑过了,不再需要你参合。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就和那边签订了协议了。一些物资,由我们官方交易。你要是现在才打这个主意,晚了!”
说到这里,老爷子不解气,继续说道:“你去苏联要为了这个事情,大可不必,因为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你再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听到老爷子这话,刘东一下变得尴尬起来。他还真不知道,这个关于贸易的协议已经签订了。虽然他对于历史熟悉,知道这几年华夏和苏联那边的关系缓解得很快,关于贸易一类的事情,变得不再是雷区。
但他确实没想到,事情居然发展得这么快,关于贸易的协定居然已经签订了。要真是这样,那他去苏联还真就没什么意义,华夏和苏联关系的破冰者也不是他。
“老爷子,那协定里面有说是怎么样交易的么?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刘东连忙问到。
“当然是官方的,私人怎么可能承接这样的任务?再说了,私人去哪里弄到那些苏联需要的物资,没有官方实力做保证,你觉得那些苏联人会看得上私人的东西么?”老爷子不屑的说道。
听到这话,刘东算是松了一口气。还好,现在签订的协议仅仅是官方的事情,还没有涉及到私人。要不然他去苏联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私人怎么了?私人就不可以做买卖了?老爷子你这话是瞧不起私人啊。我要是去苏联,也能算得上是私人,那你能说我没有实力和苏联人做买卖?”老爷子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刘东哪里能不明白。
虽然老爷子的观念已经改变了不少,尤其是被刘东影响之后,对于私人公司的态度也有所缓和。但是,在这样国家之间的贸易上,老爷子依旧不认为,私人的力量有什么正面的作用。就像那些倒爷,对于双边的贸易就没有任何好处,而他们,就是私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