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资源帝国_校对版by:蒹葭苍苍》-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样的实力底蕴,简直不可想象。而这还仅仅是研究员级别的,没有达到这样级别的一般科研人员,那就更多了。可以说,这次的招聘,直接就让刘东的科技实力底蕴上升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就连现在国内华夏的那些特大型企业,也没有刘东的底蕴强。

        尤其是陈志豪还特意挑选过,这些人涵盖的科学种类,从材料科学到精密加工,从机床设计到材料应用。要是这些人开始工作,刘东的工业项目能从材料到机床生产,甚至于现在国内还处于原始状态的数控机床,陈志豪新招收的这些人里面,都能够设计出来。

        虽然那些一线的出名的专家是一个都没有挖到,但是二线的那些专家陈志豪也没有少挖。因为资金充裕,陈志豪也舍得下本钱,那些原本不怎么得意的二线专家,也得到了相当丰厚的待遇,比起在大公司来说,待遇平匀要高三层,并且,在东方工业公司,那些二线的专家能够发挥的余地,比在大公司要强很多。

        这样的条件下,还是很能够吸引一部分有抱负有理想的日本专家。因此,东方工业公司的科技底蕴,一下就上升了好几个档次,虽然依旧不能和那些屹立多年的日本本土大型企业媲美,但对于在这些行业相对比较薄弱的国内来说,东方工业公司所拥有的底蕴就太强了。

        就在陈志豪在日本疯狂挖墙角的时候,香港这边,刘东也没有闲着。深感人才储备不够的他,这次决定下大力气来招收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刘东有着后世的经验,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有着相当深刻的认知。

        虽然后世电影里面葛优葛大爷所说的那句:“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话有些搞笑,但却道出了实情。

        后世大学扩招了,看起来人才是多了不少,就连现在相当抢手的大学生,在后世根本就是烂大街的货色。但刘东知道,这仅仅是表象。那些纯粹是在学校混日子的大学生是没有多少人待见,但真正有底蕴的大学生,依旧是非常抢手。

        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刘东还不能够真正的正视这些问题,那他所创建的公司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完整的规划,和强大的执行力,一个公司想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当中获得一席之地,那是不可想象的。当然,这并不代表后世国内的那些垄断性国企,那些企业,就算做得再垃圾,依旧财源广进,这个确实没办法做对比,只能说是这种事情是特例。

        在香港招收人才,自然不会像是在日本那样,能够招收到很多工业研究方面的人才。因为香港的地域特征和规划,就不能够存在这样的大工业范围。

        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方面的人才就会少。一个公司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就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要仅仅是只有科技底蕴,那就成了纯粹的研究院了。产品研发,销售,再反哺研发,才是王道。

        现在刘东所拥有的科技研发能力已经不弱了,但是在行政管理和销售这个环节,刘东所需要的人才就不够看了。虽然到现在,刘东的第一份产品都还没有做出来,但也不得不现在就开始打磨团队。要不然等到产品出来了,却突然发现根本就没有人员来管理和销售,那就悲剧了。

        对于管理和销售人员,香港所有的人才就比较多了。由于香港地少人多,研发人员和工厂放在香港明显很不划算,所以这年月,香港很多公司,和东南亚联系比较紧密,基本上稍微大一些的企业,都是把自家的工厂设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亦或者是泰国。而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是在香港。

        这样就照成了,香港本土其他人才可能不太突出,但是管理和销售专业方面的人才,就如过江之鲫。再加上香港大学这些高等学府每年都输出大量的人才,让香港变得人才济济。

        有这么好的人力资源,要说刘东招聘应该算不上多困难。但实际上,这其中却有一些小小的不方便。因为刘东的公司是要面向大陆的。

        去年在香港因为发表了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回归闹得沸沸扬扬,很大一部分香港人对于回归这个严肃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当局有意无意的煽动下,这种讨论的对立性更加强烈。

        延伸到香港的普通民众,对于这种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就更让人有些无所适从。刘东要基于大陆来招收人才,就弄得有些不太好办。因为对很多人对于大陆没有安全感,尤其是在英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那些精英们,对于刘东公司就更加抗拒。

        刘东招人,居然没有多少人前来应聘。这样的情况,弄得刘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这观念问题,并不是钱就能解决的。而且现在香港的发展前景还是充满希望,虽然受到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影响,但那些精英要想找个好工作并不是很困难的。所以,对于刘东的公司,就表现的兴趣缺缺。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人来刘东的公司应聘,因为很多聪明人都看到了来自大陆的商机和诱惑,对于一家主打大陆的公司,还是相当有认同感。但是,这样的明白人,在这个时候的香港毕竟不多,远远达不到刘东预计当中的期望。

        尤其是陈志豪在日本高歌猛进的时候,他这个真正的老板却在香港连人都招不到,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但成绩却是实实在在的,骗不过别人。

        虽然大多数的时候,老板的理念是有事秘书干,没事儿干秘书。只要学会放权,让有能力的人去做他所擅长的领域,这样就是一个好的老板。但是,刘东好歹也是真心想做一件具体的工作,谁能知道香港人民居然那么不给面子。给他们工作机会都不要,弄得这两天刘东的心情那是份外不爽,连对陈洁都顾不得发展发展小暧昧,玩玩小情调。

        最后,还是非专业性女秘书陈洁给刘东指了一条明路。既然现在这些香港人那么信奉英国人,那就联合渣打银行开个招聘会,就不信这样还不能够成事。反正刘东的公司从创建以来,就没少麻烦渣打银行,他们之间的业务来往也比较频繁,对于香港人来说,渣打银行这块牌子,可比刘东的环亚国际有名气多了。要是能拉上渣打银行,想来很多问题都是能够迎刃而解的。

        被陈洁这么一提醒,刘东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钻进了死胡同。放着渣打银行这个大牌不打,却偏偏要玩什么自力更生。他的公司虽然在香港上层社会不是什么秘密的存在,都知道刘东的公司很生猛,但是在香港平民社会当中,却声明不显。

        单单就把自己公司的牌子打出来,那些应聘的人谁知道你是干嘛的?虽然刘东的公司是在中环,但高级皮包公司也是能舍得下本的。对于那些不了解刘东公司底蕴的聘请人员,当然不会觉得刘东公司多么有实力。

        这才是刘东招人最大的障碍。一个没多少知名度的公司,想要招收到大量合格的人才,那需要花费的工夫不大才怪。想明白这点的刘东,终于放下了自己心中的小清新格调,而选择华丽丽的和渣打银行等在香港知名度很高的公司开始联合招聘。

      第73章 万事俱备

        放弃了小清新路线的刘东,才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他的公司在香港上层居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一扒拉下来,居然发现可以合作的不仅仅是渣打银行、太古、还有霍家。作为一个华人家族,能在香港这个地方混得风生水起,本来就是一种能力。

        有了这么多大佬可以利用,刘东的招聘工作一下子变得顺利了很多。不管是听没有听说过刘东的环亚国际,都不妨碍那些求职者知道,刘东的公司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虽然他们公司面向的工作是在大陆,但一个强力的公司在大陆发展的前景,应该也会很不错。

        对于那些有志于闯出一番业绩的香港精英们,刘东的公司突然变得极具诱惑力起来。谁叫他们搞个招聘都能把渣打银行、太古、霍家这样在香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势力给拉过来?

        一时间,刘东这里的招聘工作居然比在日本的陈志豪还要忙碌。大量的管理人才和销售人才的加入,让刘东的公司不断的开始完善,以前仅仅是一个框架的公司结构,现在有了明显的缓和,那些各个部门,都开始有大量的人员涌入。

        无形之间,分担了之前那些员工很大的压力。对于这点,刘东公司的元老们是感触最多的。以前的公司,福利待遇什么的都非常不错,但就是有一点,工作压力太大,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尤其是香港这边的金融主业,最开始仅仅只有林家兄弟和新组建的团队。虽然效率很高,但有时候工作忙碌得连饭都吃不上,最艰苦的就是刘东大赚一笔的时候,眼看着六千万的投资完全打了水漂,当时那些团队的人员别提有多大的压力。虽然命令是刘东这个老板下的,但具体的执行工作却是他们这些人来完成的,眼看着亏损,他们的压力又怎么能不大。

        等到一切结束的时候,那些人平均瘦下来二十斤。原本的胖子成了瘦子,瘦子简直就像是营养不良。虽然压力过大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却是刘东公司的员工人数不够,没有那么多人来分担工作,一个人要做好几个人的工作。

        现在好了,刘东开始大规模的招聘员工。作为现在香港主业的金融部,得到补充的人数也非常的多。原本显得非常忙碌的元老们,现在都变得轻松起来。

        而且进入金融部的那些人,也都不是庸手,只要磨合一下,马上就可以派上用场。

        大肆招人,让刘东公司一定程度上,知名度也提高了不少,公司的无形资产,也增加了不少。为期两个月的招聘,最终为刘东带来的就是一个完善的,可以再次扩充的公司。

        因为这次招聘,给刘东带来了足够丰富的后备人才储备。要不是刘东觉得公司发展太快,不利于公司以后的发展。他完全可以一边招人,一边扩张。

        虽然前世刘东没有开公司的经历,但也知道快速无节制的扩张对于一个公司的危害性。后世国内很多企业都不懂这个道理,因此沉沦下去的大公司并不少见。

        刘东要打造的是一个巨无霸,而不是昙花一现的那种耀眼公司。所以,对于内功的修为就必须要跟得上。不把自身打磨好了,步子迈得太快,那就是把自己的公司往火坑里面推。

        反正现在所招收的这些人才,已经足够应付一段时间了。再继续扩张下去,说不定就会出现大问题。本来公司就没有几年的发展历史,要是突然遇到了大事件,很有可能就会遇到雪崩效应,那样,公司的损失就大了。

        建立一个抗风险能力强大的公司,并不是说有钱就能办到。那需要把公司不断的完善,还要投入巨大的精力,慢慢理顺条理,加强凝聚力,形成自己的公司文化品牌力,打造独属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成为商业届的一方霸主。

        就像可口可乐,他们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就非常巨大。他们的总裁曾经口出豪言:就算我们公司所有的工厂都完蛋了,但只要我们这个品牌还在,我们就能在废墟中再弄起一个巨无霸的可口可乐。

        这样的公司,才是刘东所需要的。而突然之间急速扩张起来的那种公司,要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化解公司发展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险境,那崩塌就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现在经过第一【创建和谐家园】扩张的行动,刘东觉得,是时候收手了。这些新加入公司的人,现在仅仅是为了一份足够利益的工作,而对于自己的公司,却没有任何的认同感。他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认同感这东西,植入那些新加入公司的员工。

        而认同感这东西,就很考校公司的执行力了。这东西是个无形但存在的事务,你不重视他,他就会在你最危险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所以,要想公司能够真正的沉淀下来,这东西就不能不重视。

        而对于这种管理方面的东西,刘东可以说是一个门外汉。他自己虽然明白这认同感凝聚力的重要性,但如何把这些东西让每一个进入环亚的员工都认同,那他就抓瞎了。但好在之前的招聘,刘东也的确是招到了不少的人才。公司管理这块,也有能人的加入,对于如何把一个急速扩张起来的公司打造成钢铁长城这样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那些能人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反正现在距离日本签订广场协定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刘东还有充沛的时间把这扩张起来的公司拉向正轨。几个月的磨合过后,相信公司的软实力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而到了那个时候,刘东相信自己的环亚国际公司,就会变成一只疯狂的豺狼,在日本这个大胖子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肥肉下来。

        对于刘东的环亚国际,这段时间弄出的风雨,香港业界也有着不小的讨论。刘东是过江龙,那些上层的香港本土人士都是知道的。尤其是那些和大陆联系紧密的香港华人家族,对于刘东的底细就了解得更为清楚。也就是因为这个,霍家和刘东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其他的那些亲大陆的香港家族,也或多或少的和刘东有着交到。

        之前刘东只身来香港的时候,那些知道底细的人并不怎么看好他。虽然刘家在大陆是个不小的势力,但这个势力却影响不到香港,至少现在是影响不到。这样的情况下,叫一个三代带着大笔的资金来到香港试水,本来就不是一个稳重的提议。

        当时很多家族都在猜测,刘东到底能在香港待多久?香港可不是大陆,没那么多人会照顾到刘东。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世界,别看刘东是有钱,一个多亿的美元,就算是放在香港也算是不小的数目。

        但是这钱要发挥他真正的威力,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别说刘东这样在大陆出生,大陆生长,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三代。就算是刘东父亲那一辈,要想在香港靠着这笔庞大的资金有所作为,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当初刘东来香港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看好。刘东到了香港之后,做事情也非常的低调,虽然有着大笔的资金,但在香港也没有闹出多大的动静出来。要不是刘东来到香港的第一天把齐家的小少爷给打了,很多香港的家族都还不会知道刘东的底细。

        就这么一个虽然待在香港,但生意好像却没有在香港做的家伙,却突然开始大规模的招聘人才。而且是在现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很是惹人注目。都在猜测大陆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动作。

        因为刘东的公司,在香港根本就没有多少的业务,却突然做出这么个动作。很容易让那些敏感的香港人联想到大陆是不是给了刘东什么指示。对于一般的香港人而言,他们并不明白刘东和【创建和谐家园】的联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有这样的想法算不上多离奇。

        但刘东在招聘了那么多人之后,却又在香港商业界沉寂下去,这就更让人看不明白,不知道刘东到底想要干什么。别说香港商业界的人了,就是现在的港督,也对刘东的事情有所耳闻,虽然他没什么好紧张的,但对于刘东也不得不加大关注。

        当然,这些事情,现在的刘东完全不予考虑。他要做什么事情,还用不着香港这边指手画脚。反正他在香港又没有任何的劣迹,官方想找他麻烦也比较困难。再加上他和香港这边的联系着实不怎么多,也犯不着看那些人的眼色。所以,那些香港家族们的揣测,对于刘东来说,一点压力都没有。

        他现在虽然把招聘的事情忙完了,但公司新进的员工磨合工作,才刚刚开始。他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这些人给打造成自己公司的可靠员工。那样,才能在之后的饕餮盛宴中享受到一份丰厚的美食。

      第74章 只欠东风

        一晃眼,八五年已经过了一半。刘东在日本的东方工业公司也渐渐的饱和起来,那些能够拉来的人才基本上都到位了,没能拉过来的也基本上拉不过来了。

        这么大的动作,自然是会有一些后遗症,就比如日本的那些工业企业主来说,对于东方工业公司就恨到了骨子里。尤其是那些实力不太强的企业,有的甚至被东方工业公司把自己所有的底蕴给挖走。好在刘东本就没有在日本生根的打算,要不然,那么多日本企业的【创建和谐家园】,也是一件麻烦事情。

        七月中旬,完成了任务的陈志豪和吴一平,坐飞机赶回了香港。就连远在苏联逍遥的周青富,这个时候也回到了香港。刘东的整个团队,终于又团聚到了一起。

        在新的大办公室内,刘东看着做满的人群,开始说话:“这半年来,辛苦各位了。尤其是陈志豪和吴一平,他们两位在日本可算是劳苦功高,小日本们被他们弄的没有脾气,在此,我代表公司全体人员,向你们说句,谢谢了!是你们的辛勤工作,让我们公司的科技软实力有了巨大的提高,从无到有,一个完善的科研团队已经开始出现,以后公司的发展,就离不开他们。再次感谢你们。”说完,刘东就是一个鞠躬。

        吴一平作为一直在日本工作的元老,赶忙说道:“老板,您可别这样说。要是没有老板你,我现在都还不知道在哪里混日子。哪里能像现在这样痛快,拿着大把的美元,挖着日本人的墙角。老实说,这简直就像是梦里啊。”

        作为一个老工业人员,吴一平对于日本人并不陌生,在华夏工业当中,日本人扮演的角色也十分重要,虽然华夏建国以来,苏联援助让华夏的工业从无到有,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日本人的工业技术,对于华夏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说,苏联的技术是华夏工业撑起的脊梁,那些重型工业,基本上沿袭的都是苏联的技术。但是,其他分支技术,还有新型技术,用的技术大多数都是采用的日本人的技术。尤其是钢铁行业,对于日本人的技术应用得就更为广泛。因此,吴一平所做的工作对于实际应用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日本和华夏建交之后,他的经济触手就开始接触华夏的方方面面,虽然在政界,两国的交流一直不太和睦,不温不火。但是在商界,日本对于华夏的影响力非常大。以前吴一平在国企做事的时候,有时候日本的技术人员过来,总是百般嘲讽。当时吴一平没有能耐,只能老实的受着。

        而现在,他不但不用看那些日本工程师的眼色行事,那些日本人却反而要看他的眼色行事,吴一平要不爽某个日本人,直接就可以把他从东方工业公司给踢出去。这样的待遇就是刘东给的,所以,对于刘东感谢他,他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做大爷的滋味,可不是一般的美妙。

        刘东谢过吴一平和陈志豪之后,又对着黄三水说道:“三水兄弟,虽然你对公司不算是有直接的帮助。但你所做的工作却是非常的重要。这一年多来的努力,大家都看到了,可以说,吴一平他们在日本的行动,你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你的及时有效的信息,他们的工作也不好展开,所以,在这里,我也对你说一声谢谢,感谢你所建立的情报网络。”

        黄三水所掌控的信息,对于在日本挖墙脚的行动,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要是没有黄三水的努力,吴一平他们挖墙脚绝对没有那么顺利。所以,刘东的感谢那就成为必须的了。

        黄三水对于刘东的感谢,也十分谦逊的说:“老板,你可是夸大了我的作用。要是没有老板你的金钱开路,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用处啊,还是要感谢老板你的大力支持。”

        谢过了黄三水,刘东就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周青富。虽然直到现在,周青富负责的苏联这一块,还是只有付出,并没有得到多少回报。但是,刘东很明白,现在这一点付出,相比起以后的收获来,根本就是毛毛雨,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前些日子,周青富的工作居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虽然他还没能够和戈尔巴乔夫扯上联系,但他却和另外一个大人物有了比较好的交流。而这个人物,就是后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叶利钦。

        对于叶利钦,可能大多数国人对他评价都不怎么高,因为他上任俄罗斯总统后,对于俄罗斯的改革并没有做出多么有力的成效。并且还让俄罗斯陷入了混乱,他所提出的“休克疗法”,就是压在解体后的俄罗斯身上最后的一根稻草,差点就直接把俄罗斯的经济弄崩溃。

        对于这样眼高手低的角色,国人自然不会对他有多大的评价。可能他唯一为俄罗斯做得好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强势人物普京给弄上台。

        当然,不论如何,叶利钦过几年后的权利,的确是大得惊人。能和他拉到关系,对于以后掠夺俄罗斯财阀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像刘东这样熟悉俄罗斯历史进程的人物来说,就更能明白叶利钦的妙处。

        当时周青富打电话给刘东的时候,无意当中给刘东提到的叶利钦,一度让刘东喜出望外。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周青富的工作居然那么出色,现在就把叶利钦的关系拉上了。

        要知道,现在的叶利钦,不过是刚刚当选了苏共委员会建筑问题的书记,虽然叶利钦现在的地位并不算多高,但是刘东也绝对没有想到周青富能够和他拉上关系。因为刘东很明白的知道,周青富现在的主要工作,仅仅是围绕着苏联的高级军官。对于政府方面的人物,着实谈不上有多么的认真。

        就这样的情况下,周青富却能无意当中结识叶利钦,简直就像是中了【创建和谐家园】一样幸运。当时刘东就给周青富下了命令,全力交好叶利钦,只要叶利钦提出条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要给予他支持。

        虽然周青富一直没有明白刘东为什么会要他结交这么一个看起来职位并不算多高的政治角色,但他还是很努力的完成刘东所交给他的任务。到现在,周青富和叶利钦之间,虽然谈不上是多么亲密的交流,但是也算是混了个脸熟。

        叶利钦对于一向出手大方的周青富,也有着相当的好感。对于这样的情况,刘东自然不会亏待周青富。能和以后俄罗斯第一任总统打好关系,就是周青富成功的表现。

        现在日本这边的事情还没有忙完,还没有多少精力去参合苏联的事情,等到这边的事情忙完了,刘东肯定是要叫周青富加强关于叶利钦的工作事情。那个时候,公司大部分精力就应该会放到苏联去了。

        照例,刘东依旧对周青富表示了感谢。虽然现在周青富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面对刘东了,因为他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产出来回报公司。刘东又没有打算做军火的事情,周青富唯一的赚钱路子也被堵死了。所以,很多时候,周青富都觉得对不起刘东的培养。

        谢过了周青富,刘东面色一正,对着林家兄弟说道:“林大哥,今天我把大家聚在一起的目的,相信你已经知道了。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谈谈日本的问题。”

        “好的,老板。日本这小半年来,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在政治和经济上面,都被美国死死的压制着。根据我们的判断,日本政府,包括他们的财团,现在已经开始流露出柏乡,只要美国政府再加一把劲,日本政府方面就应该顶不住了。所以,我们分析认为,我们的收获季节应该到了。但具体在什么时候,现在还不太清楚,这样大的事情,必须要有准确的情报,我们才能够分析出来。而现在我们所掌控的情报来说,还是有些艰难。”林天豪说道。

        虽然到现在,对于日元升值的问题,已经差不多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事情,只要是到了一定程度的势力,都知道这次日本不得不服从美国人了。但是具体的时间,可能除了有限的一些人之外,其他的人都不太清楚。就连林天豪这样身在局中的人,都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

        对于林天豪的话,刘东点点头表示认同。然后认真的说道:“林大哥,我虽然不太懂的金融方面的东西,但是其他的地方我却可以有一些了解。日本到现在,已经是没有多少退路了。美国已经露出了獠牙,不可能不吃肉。根据我的内幕消息,大概就在两个月后,日本就应该会做出选择。你就把这个消息作为我们动手的依据,从现在开始,就进入市场。争取一战功成!”

        “一战功成,一定要把小日本的肉给狠狠的割下两块来!”办公室里面,一群人眼中冒着狼一样眼光的人,大声的附和到。

      第75章 广场协定

        准备已久的刘东,从发出命令开始,很快就把自己的触手给伸出去了。由于日本人在这个阶段,反抗的力量已经极其低落,虽然日元上涨的趋势仍然不太明显,但在刘东这样一直观察当中的人眼中,已经知道,日本人不过是强弩之末了。

        刘东现在所能运用的资金,大概有五个多亿美元的资本。本来应该还要更多的,但由于之前一系列的投资,现在刘东自身能够动用的现金就这么多。

        好在五个多亿美元的资本,在这场战争当中,已经算是比较雄厚了。要知道,那些美国人虽然资金流庞大,但是要分到每个人的头上,很多人未必会有刘东的多。所以,这笔钱并不算少。

        要是之前刘东的资金还能够很好的隐藏下去,那么现在,这五个亿美元的资金就不是那么好掩饰了。现在能站到这个巨大餐桌上的人们,每个都不是傻子。刘东要还想要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掩饰不了,刘东也就不费那个心思,干脆就叫林天豪光明正大的入场。当然,这个所谓的光明正大,仅仅是把之前做好的外壳给抛出去。刘东真正的根脚,还是不能够暴露。

        对于这点,倒是比较好做到。因为这个时候的瑞士银行方面,还没有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巨大的压力,对于匿名的资金,也有着非常完善的服务。只要你肯花大价钱,瑞士银行也不会介意做做洗钱的工作。

        虽然洗钱这个行业,本就不那么光彩。但由于瑞士银行的制度,这洗钱也是可以做得光明正大。当然,这是要看你是否有足够的能耐,能让他们为你做事。恰好现在的刘东,偏偏能够办到这个事情。

        于是乎,在七月末的时候,国际期货和金融市场上,各大外汇交易平台,突然涌现出了一笔来至南非的巨额资金。主要针对的就是日本的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并且都是做的中短期交易。

        这么大一笔单给抛出来,立即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大风波。虽然最近日元升值的形势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这仅仅是线下的操作,摆在明面上的,却是日元开始趋于平稳,每天的成交量都开始缓缓下降。这突然冒出来的资金,就像是茅坑里面丢下一块大石头,那引起的连锁反应,是相当强烈的。

        对于南非方面的这股资金出现,不仅是日本人很恼怒,就连美国人都非常意外。因为这笔资金来得太过突然,明显不属于他们之间所知道的任何一家势力。

        南非方面有钱,那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就在那里,还有丰富的钻石矿藏,他们能拿出这么一笔资金来,不算很困难。

        可但是,但可是,这日本和美国的事情,离南非可是隔了十万八千里。之前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南非的资金涌入到这次汇率大战来,这完全是毫无道理的。要说南非和美国的关系并不怎么亲近,他们的势力范围,能算在欧洲国家,英国对他们的控制能力算是最强的。

        这么一股资金流,却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段,突兀的出现在了日本的期货和汇率市场,本来就透着一股子诡异。虽然五个亿美元的资金在汇率市场上算不的多恐怖,但在这个时候,却能够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美国人对此,那是相当恼怒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4: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