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资源帝国_校对版by:蒹葭苍苍》-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到刘东说是用外汇结算,周秘书长一下就高兴起来。他就怕刘东是用人民币来结算,虽然人民币一千万也是不小的投资,但没有外汇来得震撼。尤其是他身上也有任务,现在刘东要是用外汇来结算,他不但今年的任务会完成,而且还有很大的剩余。对于他们这一级的官员来说,能拉到外汇就相当于政绩。而且还是一次性相当于一千万人民币的外汇。

        并且,刘东还说有多种外汇,这就更让周秘书长高兴了。这年月,只要是外汇,甭管是英镑美元、日元马克,都是好东西,都是能够换来稀缺资源的好东西。刘东还可以让他选择,这样好的事情,周秘书长还是第一次遇到。

        于是,周秘书长开口问到:“你现在手里有几种外币,我好记录一下,等下回去汇报,看领导如何决定。”

        “我手里现在有日元和美元,如果你们要换英镑或者德国马克,我也可以给你们换,至于苏联的卢布,那玩意就不怎么好换了。当然,我想你们也应该不会要求要卢布。”刘东说道。

        就在这时,郝书记拉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进了办公室,看到大家,连忙介绍道:“这就是我们红星纺织厂的厂长,张毅。张毅,这些领导你都认识,我就不给你介绍了。这边这几位是东方科技公司的老总。这位是刘东,刘老板,就是他想要买我们厂子的地皮。”

        那个叫做张毅的人看了看刘东,有些怀疑的说道:“郝书记,你可不能开玩笑。这刘老板真的想要买我们厂的地皮?还出一千万?我怎么就不知道我们厂子的地皮有那么值钱呢?”

        虽然张厂长没有明说刘东是个骗子,但那话里话外的语气和他透露出来的神情,都表明了一个态度,他根本就不相信这回事儿。要不是有那么多领导在,他早就对着刘东开口喷了。他好歹是一个几千人大厂的厂长,可没时间来陪着这么一个小年轻玩猫腻。

        看到张厂长不相信,刘东对着周秘书长说道:“这个还要周秘书长你来解释一下,要不然,我可就被人当骗子了。好歹我是买家啊,这待遇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张毅,你可别不识好歹。刘老板可是个高级知识份子。去年的时候,就是他从那些外企手中,弄来了一个多亿的外汇。我可以担保,他要是真心想要买这地皮,就绝对会拿出钱来。”周秘书长脸色不太好看的说道。

        对于周秘书长,张毅可没有郝书记那么圆滑,马上就顶了上去:“周秘书长,我不管这刘老板到底是不是想要买我们厂的地皮,买了固然好,我们厂子有活路。就算不买,我们厂子还能撑得住。这些事情都太遥远了。我现在就想问问周秘书长你,我们厂的那些库存怎么办?现在大笔的流动资金都压在了上面,要是再没销路,那可就全毁了。你先把这件事情解决了再说其他的。”

        听到张毅这么说,周秘书长的脸色更不好了。要不是知道张毅本就是这么个脾气,周秘书长肯定会认为张毅是在针对他。但张毅提到的那些库存问题,也着实让周秘书长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玩意要是能卖出去,这事情早就解决了。哪里还会拖到现在?那些东西品质的确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偏偏首都人民不买账,他周秘书长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就那么卖出去了。

        要是能弄到外地去,那些东西卖出去是没有问题,但这事儿就是红星纺织厂的上级部门,轻工局都不好协调,他这个外人,又怎么能把这事儿弄好?又不是能强行派发的东西,行政效力对于这些东西,完全没有多大的用处。

        就在周秘书长为难的时候,刘东却开口问到:“张厂长,我想问一下,你们积压的产品都是什么类型的?什么季节穿的?”

        看到刘东说话,虽然张毅依旧不怎么相信刘东,但还是开口回答到:“都是大衣,冬天穿的。那质量绝对保证,都是好东西,就是款式不怎么样。要不然也不会卖不出去。怎么的,刘老板你对这些东西有想法?”

        “的确有些想法,就不知道你们积压的货物有多少件。看数额大不大。”刘东问到。

        “多少件搞不清楚,因为实在是太多了。但我们做过统计,货物的价值大概在五十万人民币左右。刘老板可以想想,价值五十万的衣服,那得多少。”听到刘东真的有意这些积压货物,张毅的语气好了很多。

        五十万人民币的货物,按照现在人民币的坚挺程度,刘东马上就联想到一列火车皮,全拉的都是这些玩意。想到这,刘东倒是挺满意的。

        要是这东西多,还真能够派上用处。周青富过不了多久就会去苏联联络感情,要是有这么一份礼物,相信那些毛子肯定高兴。他们那边虽然重工业发达,发达到山姆大叔都视为巨大威胁。但要说到这棉衣一类的轻工业产品,那绝对是供不应求。

        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那些当兵的,棉衣供应也是个大问题。由于远东地区远离产棉地点,尤其是像共青城这些地方,本就处于永冻层,别说棉花,就是粮食也常常不够。要想有崭新的大衣穿,那困难不是一般大。

        就算有边境线上的倒爷来回折腾,那也是杯水车薪。不能够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要是周青富能把这些东西弄过去,那份人情绝对够份量,就算远东军区的那些高层,也不会不卖这份面子。对于周青富进一步打开苏联的局面,有着巨大的好处。

        正好红星纺织厂有这么多积压的货物,不用刘东再去其他地方安排,买下来就刚刚好。首都人民看不上的东西,不代表苏联人民不喜欢。只要是能抗冻的东西,他们都会热烈欢迎。

        想到这,刘东开口说道:“张厂长,五十多万的货物,对于我来说是刚刚好,如果你们的确找不到买家,可以把这些东西给我,我拿去正好有用。”

        听到刘东这话,张毅先是一愣,然后惊讶的问到:“刘老板,感情你还真想要啊?我还以为你开玩笑的。这么多棉衣,可不是那么好卖的。你可别因为要买我们厂的地皮,就把这些东西给买下来。这是两回事儿,地皮只要你真心想要,价格又那么合适,我们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但棉衣这东西,又不能拿来当饭吃。你买那么多回去,可别浪费了。”

        “我说了有用,那就是真的有用。国内没人要,难道国外就没有人要?你别老是把目光放在国内,国外还有那么多地方,你也需要看看。现在改革开放,就需要企业走出国门,源源不断的把外汇给挣回来。我就是做外国人生意的,现在不是过得挺好。所以啊,眼光要放长远些,对自己有好处。”刘东意味深长的说道。

        走出国门,才是华夏以后需要走的道路。君不见,后世,不管是在美洲,亦或者是在欧洲,甚至是非洲,Made-in-China的东西都能够找到。

        虽然大多数东西都是初级产品,但不可否认,正是这些初级产品,撑起了华夏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

      第67章 周青富的任务

        在红星棉纺厂,刘东给了周秘书长一个大大的惊喜。而红星棉纺厂这边,郝书记和张毅张厂长也原则上同意了刘东的提议。没办法,刘东的提议太过诱人了,他们实在抵挡不住。

        之前郝书记的心理期望仅仅是希望能有个三百万,差不多就能把厂子重新弄起来。要人力有人力,要机器有机器。要是还不能把红星纺织厂弄活,他们两个就不用活了。

        现在刘东给的钱,那是远远的超乎了郝书记的想象。这么多钱,就算到时候轻工部这些主管单位来化缘化走一些,他们也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发展,以后前途光明。这样的情况下,要不是他们两个也没有最终拍板的权利,早就拉着刘东把合同给签订了。现在,他们就希望自己的上级部门,能够特事特办,把这件事情尽快的落实下来。

        由于刘东的突然袭击,弄得原本的行程已经派不上用处了。所以,在把合同议题敲定后,周秘书长这些官方人员就急急忙忙的赶了回去,向上级的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而郝书记和张厂长,却带着刘东到他们厂的仓库去看那批货物。当郝书记叫人把仓库的门打开时,饶是刘东知道这批货不少,但看到满满一仓库全都是棉衣时,那个震撼也是相当强的。

        红星纺织厂的仓库,大概有五百平米的样子。而刘东定下来的货物,几乎就把这个仓库装了三分之一。可以想见,要是用火车皮来拉,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么多的棉衣拿去给周青富打关系,绝对绰绰有余。

        看了实物,时间也不早了。原本打算回去的刘东一行人,却被郝书记强拉去他们的职工食堂喝酒。在轮番轰炸下,刘东一行人终于被郝书记一群人给放倒在了红星纺织厂的职工食堂。

        接下来的几天里,不论是明面上没有多大关系的樊以君他们,还是刘东手下的人,都忙活得四脚朝天。刘东要买地皮的事情,已经由周秘书长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了。鉴于这笔交易额比较大,他们专程开会讨论这个事情的可行性。

        由于刘东的支付手段是外汇,就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特事特办下,关于刘东买地所要牵扯到的部门和单位,都以最快效率展开了自己的工作。樊以君他们的东方科技公司,也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迅速的拿到了开办工厂所需要的那些繁杂的手续。

        就在刘东他们忙活了一个星期之后,周青富和几个苏联人来到了首都,见到了刘东。

        对于这几个苏联人的底细,刘东是一清二楚。他们当中,不是官二代,就是军二代,其中最牛的一个,是苏联远东军区副司令弗拉基米尔.万尼亚中将的大儿子,伊万.万尼亚。

        别看仅仅是一个中将的大儿子,这可是周青富自己搭上的关系。对于一个倒爷来说,能拉上这么一个关系户,简直可以烧高香了。当然,对于伊万来说,能有周青富这么大方的朋友,他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刘东虽然对于伊万这样的角色不是很上眼,但还是和他们建了一面,好歹这些是周青富拉来的人,自己也要给他们些面子。虽然对于自己的帮助不是特别大,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这种事情,是谁也说不清楚的。

        对于刘东的高眼界,周青富也很了解。刘东所能接触到的层次,和他不一样。周青富接触这些人,也是为了练习如何更好的融入苏联的上层体系。要是连伊万这样的小角色都搞不定,那刘东以后又如何放心让他和那些真正的苏联大腕接触?那些人,才是能真正做主的人。

        等周青富和刘东单独见面的时候,刘东才把自己弄到那批棉衣的事情告诉周青富。

        听到有价值五十万的棉衣让他去争取好感。周青富发现,老板就算在国内,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这么大的手笔,他之前都没想到。虽然棉衣这东西是个小玩意,但在苏联轻工业不发达的前提下,这些小玩意绝对是能够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尤其是这些东西数量巨大的时候,更加能发挥效果。

        虽然周青富以前也是做倒爷的,但也没有那么大本事,直接就搞来这么一批海量的物资。首都的东西,倒腾得最多的,还是二锅头。这玩意,苏联那边的毛子是最喜欢的。

        周青富比刘东更为了解价值五十万人民币的棉衣到底有多少,所以,当他听到这消息后,就开口到:“老板,这可是大买卖。要这东西能弄过去,别说那边毛子的老百姓,就是那些军区的人,也得眼馋。我听伊万说,他们军区的被服,现在严重不足,最近一次发棉衣,都是在两年前了。听他说,本来他们应该有的军需,现在都被弄到阿富汗去了。弄得下面的士兵们很不满。”

        “所以啊,我就把这些东西拿下来了。正好给红星纺织厂那边清理库存。既然这货是好东西,你就要注意着点,别随便什么人都能弄到这些东西。要把利益最大化,这才是你的目标。远东那么多的军区,你也要看准了才下注。别对我们没有多少利益的那种军区多关注。你需要多多观察。等你观察好了,才是这批货出手的时候,钱可以不要,但关系必须得弄得牢靠。”刘东很认真的对着周青富说道。

        “这老板您就放心吧,我周青富可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哪些关系有用,哪些关系没用,我都清楚。这批棉衣,我会放到最合适的时候才会出手。保准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对了,老板,那个伊万说,如果我们有需要,他可以弄来这个。”周青富一边神秘的说,一边比出一个手势。

        那个手势刘东看得很清楚,代表着枪。

        对于伊万这样的说法,刘东还是很相信的。毕竟,他身为副司令的儿子,能弄到枪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尤其是在苏联,造这些东西的兵工厂可不少。在后世,全球的军火交易当中,俄罗斯的武器出口那是相当火爆的。就连【创建和谐家园】,他们常用的武器都是AK74,这就足以说明,苏联的武器有多泛滥。一个副司令的儿子能弄到这玩意,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但是刘东却没有打算沾这东西。军火这玩意,虽然是三大暴利行业。但对于刘东来说,却没有沾手的资格。这些东西,要小批量的买卖,那是没有多少问题,但那点钱刘东又看不上。要是大批量的买卖,国家第一个就饶不了刘东。所以,这项买卖对于刘东来说,就是个鸡肋。

        刘东摇摇头,对着周青富说道:“这玩意我们不能沾,沾上就会有【创建和谐家园】烦。就算是武器装备,我们要买也只能买废弃的,像那些废弃的飞机,坦克什么玩意的。那些钢铁对于我们来说,才能算是有用,现成的武器,那是万万不能弄的。这个你就要回绝那个伊万。”

        既然刘东不想要这玩意,周青富也不再多言。又换了另外一个话题:“老板,您叫我注意的那些研究院,我已经派人在观察了。由于收集资料比较麻烦,所以到现在具体的情况还不是太了解。但就从现在有的数据上来看,苏联的那些研究院,日子也非常不好过。由于苏联把大笔的经费投入到战争里面,那些研究院的经费就非常紧张,尤其是不重要的那些部门,现在能在里面工作的都是很有关系的人。真正的人才,现在都流落到了民间,对于我们的挖掘行动,很有帮助。”

        听到有人才,刘东忍不住咽了下口水。他现在真心希望那些人才都到自己这里来,因为他有太多的工作需要这些科学人才参与。但是,现在却不是最好的时机,要刘东现在敢动这些人,还没彻底完蛋的苏联肯定有所警觉,对于这么一头巨无霸来说,捏死刘东不比捏死蚂蚁更简单。

        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刘东也不得不忍下马上挖人的冲动。吩咐周青富道:“这些人,你给我统计一下就行了,现在还不能动他们。还有,他们的那些研究院里面的人,你给我盯紧一些,尤其是材料科学和机械设计这类的人才,重点关注。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点,你千万不要引起克格勃的注意。那些家伙,不好对付。”

        刘东对于克格勃的映象,仅仅是停留在资料上面,他并没有直接面对过。但是,仅仅是资料上显示的东西,就不得不让刘东重视,克格勃的手段可谓是无孔不入,他们的能力极其强大。就是以后俄罗斯某个强力人物,也是出自于这个地方。

        要是周青富被这么一个部门盯上,那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而且,刘东都把人捞不出来。这个才是苏联目前最需要注意的部门。虽然刘东对于苏联的军火不感兴趣,但他感兴趣的项目,也是克格勃重点关注的对象。

        现在的苏联,还没有走到黄昏时刻,就更加要注意这些问题。一个不注意,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68章 奠基典礼

        有事情做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在首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刘东想要得到红星纺织厂那块土地的意愿,被很快的通过了。在刘东姑丈王卫红的全程陪同下,轻工局那边也罕见的高效率起来。

        红星纺织厂的问题,其实是个小问题。只要领导点头同意了,那其他的事情都好办。关于职工搬迁的问题,也算不得大问题,充其量仅仅能算是挺麻烦。

        但由于刘东的金元政策,这些小麻烦都算不得是麻烦。因为红星纺织厂搬迁以后,虽然不在三环以内了,交通也没有那么便利。但是,由于刘东给的钱多,红星纺织厂这边,完全可以多盖两栋职工宿舍,还能够解决关于住房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上层还是下层,都有一个好交代。

        周青富那边,现在正想方设法的把那批价值五十万人民币的棉衣给弄到苏联去。由于这批物资走的是正规渠道,所以,手续什么的就很麻烦,就算有远东军区打招呼,苏联地方上也办得比较拖沓。

        刘东倒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还不就是地方上也看上了这批物资,也想占点便宜。如果这些地方上的人对刘东有用处,刘东也不介意做一回人情。可关键是,这些家伙也混不了多久,等到过些时候老戈尔上台了,这些家伙都是被清理的对象。在他们身上投资,完全收不回成本,那刘东为嘛要做这样的亏本生意?

        所以,那边地方上想要占点便宜,刘东一概不允许。反正他们也只能拖一段时间,却不敢不让这批物资通过。要知道,这些东西可是军区要的,他们地方上就算再牛,也得考虑军区的意思。要是军区和他们叫真,那就得不偿失了。

        反正这事儿拖着,最着急的并不是刘东,而是那边的人。东西刘东是送出去了,至于你们拿不拿得到手,那就不关刘东什么事儿了。

        首都市委市政府的效率快,刘东这边也不慢。虽然这次拿下地皮的明面上是两家公司,一个是东方科技公司,另外一个是环亚国际集团公司。但实际上,这两家公司的老板都是刘东一个人,所以,要两家公司取得一致的看法,那是相当容易的事情。在首都市委市政府原则上同意签订合同后,刘东这边两个公司的代表也马上就回应了这个提议。

        在春节前夕,签订了关于红星纺织厂土地转让的合同。这一次成果的合作,让刘东手下的两个公司,可谓是一炮而红。要知道,这合同签订的仪式,可是在中央台上报道的。

        在这个媒体行业还不发达的年月,中央台的地位,可不是后世所能比拟的。那些地方性的电视台,和中央台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并且,这年月的中央台,公信力也是很强的。就算说第二天外星人要攻打地球,老百姓们也都会相信。

        可以想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东手下两个公司能【创建和谐家园】台,那得有多露脸。当然,中央台并不是刘东安排的,没那个必要,白白的浪费资源。

        因为两家公司所涉及到的行业,并不需要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不需要这些知名度。研究所就不用说了,这个地方是个完完全全只有投入,不会卖产品的地方。就算卖产品,也是卖技术,而不是卖一般的用品。这样的东西,根本就用不着打广告,行内人自然会关注。

        而刀具工厂,面对的消费群体也是特定的,仅仅是机械行业需要这个玩意。以刘家在机工部的关系,也用不着打这个广告。所以,刘东不会做这个无意义的举动。

        当然,刘东不做,不代表首都市委市政府不做。在这个全民招商引资的时代。有这么大一笔上千万的投资,首都市委市政府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给其他地方的人做个表率。把首都市委市政府做成招商引资的典范,也符合时代的旋律。所以,这次合作能【创建和谐家园】台,也就毫无意外了。

        反正是免费的广告,刘东自然不会说什么。好歹现在给大家留下个好映象,对于以后招人的工作,应该会有好的效果。

        等到合同签订了,红星纺织厂那边的事情也要开始马上做。争取在年前,把地先给弄起来,那样,等过完年之后,工程就可以很顺利的接着干下去。不用再去弄那些批文,省去许多麻烦。

        由于红星纺织厂这边还有接近三千亩的空地,为了节约时间,市委市政府那边,干脆就叫刘东他们先开工。反正红星纺织厂老厂区那边搬迁工作,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

        要全都弄完了,至少也得两三年的时间。要是到那个时候才开工,时间就白白的浪费掉了,刘东他们既然是商人,当然不能不讲究效率。所以,先在那些空地上开工,那就是必然的事情。

        之前的红星纺织厂,虽然占据了那么多土地,但是规划的时候,并没有胡乱设计,东边弄一个厂房,西边又弄一个仓库。在那个时候是不可能的。所以,红星纺织厂那边的厂区,设计很合理,并没有胡乱的建设。这样一来,刘东他们要建设新的厂房和办公楼一类的东西,就比较好规划。

        因为要按照国外的标准来生产产品,所以,刘东并没有打算要国内的设计院来设计厂房的图纸。因为国内的那些设计院,设计出来的东西根本就达不到刘东的要求。对于厂房的设计虽然很专业,但这专业仅仅限于十年前,亦或者二十年前的那种老式的厂房。

        对于这种精加工的厂房设计,国内的那些设计院,还需要一段路要走。所以,到最后,刘东也只有在国外找设计师来设计这类厂房,而不能交给国内的那些设计院。

        而那些设计院,因为有着现成的图纸,只要稍稍更改一下,适合于红星纺织厂这边的土地,就能搞定。所以,出图纸的时间也很快,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那个樊以君所委托的公司,就把设计图纸交给了樊以君。

        有了设计图纸,剩下的工程就可以交给国内的那些公司。国内设计院不行,不代表那些工程队不行。能请国内的工程队,也是会节省很大一笔开支,对于以后还要建设更多工厂的刘东来说,国内公司能做好的工程,他都不会要国外公司来赚钱。

        一片刀具生产厂房,外加一栋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这个工程量绝对算不上小。而且刘东还要的是高标准,高标准就代表了高要求,高要求就代表了高利润,对于这点,国内的那些建筑公司,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到樊以君那里去打关系,希望樊以君能够把工程给他们做。

        虽然现在这年月,建筑公司并不讲究什么服务意识,因为能拿到这样项目的建筑公司,都是属于国企。在国企里面,对于业绩不是那么看重,尤其是大型的国企,这两年国内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很多工程都需要用到他们。一般的建设,都是别人求着他们来做的。

        但是,刘东的工程不一样,刘东由于手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民币,所以支付方式只能使用外汇。而外汇这玩意,不仅那些国企需要,就是这些建筑公司也需要。所以,刘东的工程,那些国企的建筑公司,也得眼巴巴的望着刘东,希望把工程弄给他们。

        最后,还是铁路八局有能耐,不知道怎么拐弯抹角的找到了红三代齐赫仁,齐赫仁亲自对刘东说到了这个事情。对于齐赫仁的未来,刘东是相当看好的。反正建筑这东西,只要能够按时交付,交给谁都是一样。现在既然有齐赫仁出面,那卖给齐赫仁一个面子还是需要的。

        由于建筑公司是铁路八局,建设的工厂也是属于外资,地皮这些玩意也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签字转让的。所以,要开始动工,就必定要弄一个规模浩大的奠基仪式。

        对于这点,刘东心里虽然不怎么喜欢,但这么多大有来头的人都要求要弄个奠基仪式,刘东也不好拒绝。于是,在腊月二十号,宜动土的那天,一行浩浩荡荡的人,在原本人气不怎么旺盛的红星纺织厂,进行了一次相当隆重的奠基仪式。

        刘东虽然是东方科技集团的幕后老板,但这天他也要在现场参与奠基仪式,因为开工的不仅仅是东方科技集团的厂房,还有他环亚国际集团的办公大楼。

        刘东再是低调,这个时候也不得不走到前台亮亮相,虽然他很自觉的尽量让自己显得很低调。但那些来参加典礼,真正知道内幕的人,也不会傻兮兮的放过他。一时间,他的人气居然比樊以君这个高科技公司的总经理都还高。

        对于这些人,刘东也不能拒绝。要知道,今天能够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有一定级别的人。只要以后不犯错误,那绝对是能爬到高位的,这样的人,要是拒绝了。以后刘东要在国内遇到什么事情,那就不那么好办了。所以,刘东也不得不像一个合格的社交人员一样,和这些人扯着一些无聊的话题。

      第69章 美国新动作

        奠基典礼之后,国内的事情差不多就算告一段落了。工程不是一步就能够建成的,尤其是这地盘那么大的情况下,分成几批做工程,才是正途。

        而现在的奠基仪式,不过是第一批厂房的第一栋厂房开工,距离完成整个工程来说,才仅仅是一个开头。这样的情况下,刘东不可能每天都在这里照看着,所以,干脆他拜托樊以君全权处理这些事情。在过了春节之后,他又飞到了香港。

        正好山姆大叔的第二波攻击也到来了,刘东是刚刚赶上时候。于是,到了香港的刘东,比起在内地来,更显得忙碌了许多。

        由于第一次攻击失利,那些财团们不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还损失惨重,要不是后面有政府撑腰,他们早就退退回来了。以前他们是没有见识过三井的手段,自然而然的忽略了来自三井的威胁。但是,这次三井耍了一手,让这些银行家和财团们都损失惨重。再二的人都能够吸取教训,又何况是他们这些聪明人。

        要是依照平常的手段,损失了这么大一笔的财团们,肯定会偃旗息鼓,老实一段时间。但是,这次不仅仅是他们参与,还有政府的意思在里面,就算损失大了一些,但行动依然会继续,而不是找到破解办法后才开始行动。因为那些财团明白,跟着政府走,就算这个方面有所损失,但其他的方面,政府也会补偿他们,就相当于政府给他们买单。

        既然有人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那些财团又怎么能不出大力气呢?

        所以,在华夏的春节刚过几天,美国人又开始了新一波的攻势。这一次的攻势,不但有金融方面的,还有来自政府方面的行政攻势。

        三井的金融能力很强,这些财团的人们也承认。三井对于日本政府的控制能力也很强,这点大家也明白。但是,三井有一点比不了这些银行家,那就是,日本政府没有美国政府强大。单就只因为这点,那些财团就处于不败之地。而三井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事倍功半。

        别看第一波攻击三井带领着日本的财团打了一次大胜仗,让这些银行家们损失惨重,好像很好的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但事实上,三井的动作并没有让那些银行家们望而却步,而是更加心动日本的财富。仅仅一个三井财团所爆发出来的金融能力都那么强大,更何况是整个日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4: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