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资源帝国》-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到老首长这样说,刘老爷子也笑眯眯的回答到:“首长,好的,明天下午我带那个小家伙来见你。要知道,那个小家伙可是很崇拜你的。要是我告诉他这个消息,还不知道他会高兴成什么样。”

        首长一听,笑着摆摆手说道:“老刘啊,可不兴这个,我有什么好崇拜的。小家伙要崇拜也是崇拜技术,我这个老头子,有啥子好崇拜的嘛。哦。对了,你上次给我说的事情我考虑过,还是要缓一缓,现在的形势还是要你们刘家稳定一下。上边的人先不要动,下面的小家伙倒是可以走出来两个。要缓,不能急,急了就会有破绽。我会妥善安排的!倒是你们家老大可以动一下,毕竟你们家这次功劳很大。”

        老首长的话刘老爷子自然明白,看来小家伙这次真的是看穿了事实的真相,要不然刘家真的可能有危险。于是,也不多说,和老首长告别后,就和刘胜利出去了。

        第二天下午,刘老爷子带路,让刘东第一次踏上了中南海,这个国家的权利中心。当在一个会客厅,面对面的见到了南巡首长后,刘东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要说前世,刘东不是没见过这位老人,但那个时候,刘东是陪客,路人甲的角色。就这样,刘东也没多少面对面的见老人家的机会。何时能想到,会真正的以主角的身份,面见这位伟人?

        而现在,他却实实在在的站在这位伟人面前,激动的心情就是外人都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第12章 提出要求

        见到刘东后,老人家的第一映象就是,这孩子不错,不骄傲,很谦逊,很踏实,是个做事情的料子。

        于是笑呵呵的对着刘东说道:“小家伙,就是你搞出来的材料哇?好,英雄出少年,你们刘家又出了一个人才。不要紧张,坐。我和你爷爷是老战友,你就是我孙子辈的人,哪里有见长辈这样的?”

        听到伟人的话,刘东赶紧立正,声音洪亮的回答到:“报告首长,我不紧张,就是看到您老人家特别激动。您是我的偶像!我小时候,爷爷常常说你的故事。”

        刘东这话,让伟人更加开心,摆摆手,示意刘东坐下后,拉着刘东的手说道:“小家伙,你这个是在拍马屁哦。但是我接受了,要是你每拍一个马屁,就能弄出个好东西,那我还希望,你天天跑到我这里来拍马屁,到时候赶超英美,就不是困难的事情咯。”

        老首长幽默的话语让刘东激动的心情有所缓和,再次说道:“首长,您放心,为了我国的发展,我以后一定弄出更好更多的东西,来回报国家的养育之恩。”

        “那就好,那就好嘛!你这可是在我面前打包票哦。我记着了,以后要是有什么好发明,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让我晓得,你到底有没有完成任务。”南巡首长笑眯眯的对着刘东说道。

        老首长这话一出口,可把刘东高兴坏了。要是其他人听到老首长这样重视,绝对会感到压力山大,科研是严肃的,谁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出发明,老首长这话就是要保证,谁的压力会不大?但他不一样,他现在弄出来的新型耐磨钢板,也仅仅是他学识当中的一个小份子。他现在的脑海里,有着多出这个时代二十年的材料科学知识。

        二十年的知识,代表着什么,可能除了这一行的人都不太清楚,但是,作为这一行的先知,刘东知道,那是一笔无法想像的财富。尤其是经济进入快车道的这二十年,科技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美帝的里根总统,虽然是放了一个大骗局骗垮了苏联,但那些已经研究出来的成果却并不是绣花枕头,那些东西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实用地域。

        而来自后世的刘东,对于那些已经应用的技术,也算是了如指掌。这样算来,南巡首长给他的不但不是压力,而是一块护身符。有了南巡首长这句话,谁以后要是想动他,都要先看看首长的意思,首长不发话,谁敢动他?这就相当于现代的免死金卷,可谓珍贵无比。

        “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刘东脑子在想事情,但并不妨碍他很快回答问题。

        得到刘东的保证,老首长兴致很高,又开口说道:“小家伙,你看你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说说你想要什么?只要不违反原则的事情,我就答应你。这也算是给你的奖励。”

        听到南巡首长开口说起奖励的问题,刘东面色一正,说道:“首长,您放心。为了我国的国防建设,我一定努力完成您下达的任务。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希望您能答应我。”

        “哦?小家伙胸有成竹嘛,看来你是想到我这老头子这打秋风来了。你说说,你的条件是什么?”南巡首长有些意味深长的问到。

        看到南巡首长并没有拒绝,而是让自己说出条件,刘东的心马上就火热起来。到这个时候,事情基本上是走到了最后阶段,成与不成,就看这次了。

        于是,组织了一下语言的刘东,开始说了起来:“首长,您应该知道,我上交的资料其实是有两份的。一份资料就是耐磨钢板的资料,这个现在已经出了成品。而另外一份资料,却是钨钢、锰钢的资料。”

        “钨钢、锰钢:硬度很大,制造金属加工工具、拖拉机履带和车轴等。这类型的钢材在我国也是属于先进性的特种材料,尤其对于机床和汽车轴承和底板,有着很重要的应用。我相信这份资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所以,我希望能用这份资料来开办公司,出口创汇。”刘东先是说了一下那份资料,然后又说了他的应用范围,说得这么详细,相信首长的心中就有了印象,这是为之后要谈的事情做铺垫。

        “办公司?出口创汇?小家伙,你这可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南巡首长缓缓的开口说道。

        刘东很明白南巡首长说的难题到底是什么。无外乎就是办公司,这个东西现在还是个雷区,虽然到了年底的时候,南巡首长还为傻子瓜子的老板年广九翻过案,说明南巡首长一直有着这样的考虑。

        但是,刘东要开的公司明显和年广九的事情不一样。年广九做得再大,他也就仅仅是一个卖瓜子的。成为不了支柱型产业。而刘东要开的公司,那可是钢材领域。这个东西,可是关乎于重工业,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南巡首长就是再有魄力,也很难在这个领域给刘东开口子。所以,南巡首长说是个难题,一点不过分。

        刘东自然知道,这个东西很难动摇,所以他有着另外一种解决方法。这个方法也是参照外资进入国内而专程定制的法规。既然外国人可以,那他说不定也有机会。

        所以,刘东听到南巡首长的话后,并没有泄气。继续开口说道:“首长,我开的公司并不是说要插手这一行业,而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这个在我们国内,也是有着先例的,虽然这个先例是开在外国人身上,但又为什么不能适用于我们自己人呢?”

        听到刘东这个提法,南巡首长有些糊涂,示意刘东继续说下去。

        看到首长点头,刘东说道:“我开办公司的用意就是为国家创汇。现在那些外汇,必须要用我们自己的资源来换取,像燃油、煤炭等等资源,要么就是那些农副产品,这些东西虽然有价值,但是产品的附加值并不高,也创不了多少外汇。我们可能要卖上百吨煤炭,才能获得一点点的外汇。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心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首长您是最了解的了。”

        “是嘛,我朗格晓不得,这些东西在国外卖不起价格来。但没得办法。我们要买他们的先进技术,我们要发展,所以这些东西就不得不贱卖。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啊。哪个不心痛嘛?我还是心痛,他们要卡脖子,我们也没得力量反抗。这次你弄出来这个耐磨钢板,要是用外汇,花钱都买不回来。所以你的功劳很大。”听到刘东说起卖资源的事情,南巡首长也是一脸无奈。

        国外的人不认同人民币,要想买他们的先进技术,就必须拿美元英镑这些钱来换。但这些东西国内也不可能凭空拥有,国内又没多少先进技术可以出口,那只有拿原材料来换。这事情能不让人心痛么?

        “首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要用先进的技术去换取宝贵的外汇。我查了一下资料,我弄出来的这个资料,国外的人还在实验室里面研究,可能会在一年后就能出成果。我需要的就是打这个时间差,抢先注册专利,然后让那些实验室的东西就算弄出来,也卖不出去。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抢他们的钱了。”刘东说道。

        这个解释,让南巡首长都有些发笑:“抢那些资本家的钱?你这个小家伙有志气。但是你觉得这样做可能么?还有,关于技术的问题,会不会导致泄密的可能?会不会对国家照成危害?如果会对国家照成危害,那就算不赚外汇,也不能把这技术流出去。”

        “首长放心,这绝对不会对国家照成危害,因为就算这项技术我们不出口,国外的那些实验室,最多也就会在一年后就应用这项技术,所以,我们仅仅是抢占了一个先机。至于您说能不能抢到那些资本家的钱,那就更没问题了。这项技术对于那些汽车公司来说,是一项应用很广泛的技术,他们如果不用,再去开发新的技术,那不仅仅是损失金钱,也损失时间。他们耗不起。就算一两家公司坚决不要,全球那么多的汽车公司,不可能每一家公司都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有钱,却没有这项技术的公司来说,我们这项技术,完全算得上是福音书。只要我们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申请了专利,那么他们就绝对绕不开我们,到时候,不论我们是卖技术专利的使用权,还是直接生产出售成品,都是一项好买卖。”刘东自信的回答到。

        不怪他这么自信。这样的手段,在国内可能还没人应用,但在国外资本世界,这样的手段完全就是常规手段,应用范围广泛,实践能力极强。国内不在乎的专利,曾经让国内蒙受过巨大的损失,典型的就象中国的商标,中药材,还有四大发明等等。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

      第13章 抢钱计划

        因为对专利和商标等东西的认知严重不足,对于知识产权的漠视,就连南巡首长都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所以刘东说出的话,老首长都很疑惑,难道这样就能赚钱?

        刘东因为有着后世的经验,所以对于南巡首长的疑惑没有表露出惊讶。因为是两种社会模式,所以价值观念有着根本性的不足。国外的资本社会,对于知识产权等等问题十分重视,但国内,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像建国以来,多少先进的技术,都大力推广,根本没有保密的意识。那些这个会战,那个会战,哪次不是举国之力,建设完成的?

        这样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让很多秘密技术几本都共享。哪里会想到这些技术,在国外,就算是一个财团下面的两个公司,需要用到技术,都必须要花钱买,这样的事情,在国内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就连老首长这样睿智的人,听到这项技术居然能拿去抢钱,都觉得非常稀奇。

        刘东看到南巡首长一副不信的神色,立马就解释到:“在国外,像我这样的知识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假如我这项技术在国外申请专利通过,那么这资料就是我的私有财产,谁要想用,那就必须要支付我的专利费,要不,我完全可以告他,他也会赔得倾家荡产,完全得不偿失。所以,我所谓的抢钱计划,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

        听到刘东的解释,南巡首长难得的沉默了一会儿。好半响,才说道:“小娃娃不简单啊。这个事情说得好哇。我们都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既然要改革开放,就要按照规矩来。你说的这个事情很重要,这样的事情,以后我们会遇到很多,要是没有一点印象,以后对外,肯定是要吃亏的。关于这个问题,你记得给我写个报告上来,到时候我们再好好研究一下。”

        南巡首长很睿智,听到刘东讲了一段关于知识产权的事情,马上就意识到,这个事情对于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既然那些外国人对这个问题都很重视,那我们也得重视起来。要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吃亏。

        当然,现在的南巡首长肯定想不到,以后关于国内加入世贸组织,在这个问题上就被卡住很久。即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认知方面的原因。现在被刘东这么提出来,以后会不会有着更好的解决方案,还未可知。

        “你说你开公司不会涉及到钢铁行业,那你又怎么弄出那种特种钢来用于出口呢?你给我详细的说说你的计划,如果不违反原则,那我们就可以试一下。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我们既然走了这条路,就要敢于尝试。”南巡首长很肯定的说道。

        听到南巡首长询问自己的具体意见,刘东开始说道:“首长,我的打算是这样的,我需要的是能够运用这项技术的权利。也就是说,要保证我对这项技术的应用有发言权。尤其是国外,这关系到是否能够抢到那些大资本家钱的问题。至于国内,我的意思是,把这项技术交给企业,为国家创造利益,尤其是这项技术对于汽车轴承和底盘来说,是个好东西,汽车企业比较需要。至于我的利益,可以给我分红,具体多少,到时候再讨论。这就是我的打算。”

        南巡首长一听完刘东的话,马上就笑着说道:“外国人弄个技术入股,你也来个技术入股。你这个条件可以考虑,但是仅仅限于这个钨钢、锰钢的资料,我给你特事特办,利润分配问题,保证不让你吃亏,但是,如果这钢材要出口创汇,那外汇就不给你,换成人民币。你卖那个专利的钱,如果没什么用,那就换成人民币,你也知道国家现在外汇紧缺。至于你那个耐磨钢材的资料,就不用想了,你知道我的意思。”

        南巡首长这一开口,刘东的心算是彻底的放了下来,公司的问题算是解决了。耐磨钢材的问题,他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份资料,绝对不可能换成钱一类的东西,那绝对是在贱卖。换成资本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南巡首长说的特事特办,那就是给刘东的奖励了。

        再怎么说,那份资本刘东现在也用不上,还不如给刘东一些实际性的好处。至于外汇的问题,刘东就只有苦笑了。南巡首长还没有看到钱,就打起了他的主意,这外汇什么的,还真那么烫手。但这东西他可不能拿出来,以后可是要靠这点原始资金来操作市场的,要是全都换成人民币,那他还怎么去抢劫日本啊?

        话说离广场协定的日子也不远了,也就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要是不准备好美元这些外汇,那他拿什么东西去捞钱?人民币?小日本可不缺这个。

        自从1972年建交以来,虽然在动乱年月经济方面两国没有什么太大发展,但改革开放以来,来国内投资最多的不是美帝,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日本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日本在国内的投资都是相当多的。

        而他们赚取的利润,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对于人民币,他们除了购买原材料,其他的基本上就是作为储备。在日本国内,想要用人民币来结算资金,那肯定是行不通的。要是没有美元一类坚挺的外汇,那想要进入日本的金融市场,简直就是白日做梦。没看到买个日本的产品,都必须使用外汇结算么?

        所以,对于南巡首长打着自己外汇的主意,刘东马上就开始诉苦:“首长,我要赚点外汇也不容易啊。您就高抬贵手,放过我这点资金吧。缺外汇,我们以后再想办法,但现在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行的。我还准备用这点外汇去弄点好东西回来呢。”

        “你个小娃娃,用得着外汇么?你今天要不说出个理由,你这外汇就要充公。”听到刘东对外汇有意思,南巡首长愣了一下说道。

        虽然他对于那个什么专利授权的事情还不是那么接受,但有外汇毕竟是好事,国内现在缺的就是这个东西,又怎么能让刘东毫无理由的拿在手中。这个资料他大略看过,要是按照刘东所说,能卖钱,那怎么的也应该有个十万美元吧。虽然不多,但这得多少资源才能换到?要是被刘东给浪费了,那还不如收上来的好。

        看到南巡首长一脸坚持,刘东无奈之下,开口说道:“首长,这外汇我是真的有用。我开个公司您是同意的,我这公司主要就是对外的,不说注册专利需要花费外汇,就是以后和外国人打交道,这也是需要外汇的。到时候要是我们公司引进外国的人才,您觉得他会用人民币么?

        要是外汇上缴了,我拿什么去招人啊?就算到时候有事儿您给我特批外汇,那也不知道要等多久,做生意讲的就是实效性,过了时候,黄花菜都得凉了。所以,我手上保证有一批外汇,绝对是很重要的事情。”

        听到刘东这样说,南巡首长才放过他,有些悻悻的说道:“那好吧,我给你特批,有外汇不用上缴。但是,你要是做不出成绩,我可是随时要收回这个特批的。”

        南巡首长终于不在这外汇上的事情墨迹了,刘东也松了一口气。要知道,这年月国企收到外汇都要上缴,就更别提个人了。他这也算是开创了一个先例,足够自豪了。但是,这也有可前提,可能首长并不知道这专利费会得到多少外汇,以为没有多少,才看不上这点小钱。

        要是刘东宰那些外国人宰狠了,弄到大量的外汇,就不知道老人家还会不会这么大方。到时候应该也免不了要扯皮。只不过那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嘛,先把这个承诺弄到手才是正题。

        解决了外汇的问题,剩下的基本上就是一些小的细节。这样的事情,自然用不着南巡首长来讨论这些问题,他的时间可是宝贵的,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还是留给下面的人来办理。只要大方向不错,刘东的那个所谓的公司,算是有了正经的身份了。

        刘老爷子一直在一旁看着刘东和南巡首长谈话,看到南巡首长难得的和这样的年轻人说了这么久,而且是在工作时间。不由得满意的笑了,要知道,这个时候,别说刘东这样的小字辈,就是刘东的爸爸刘胜利那一辈的人,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刘东能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说了这么久的话,明显的就是老首长给予的肯定,算是入了老首长的眼睛。刘家的三代,也算是有一个人出头了,对于刘家以后的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南巡首长和刘东再说了一会儿后,南巡首长的秘书就进来报告,首长的一个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希望首长抓紧时间。刘老爷子听到这话,自然就带着刘东告辞了,今天的收获不可谓不大,再占用老首长的时间,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第14章 公司成立

        最近这段时间,四九城里面上层人士圈子,一直流传着一个消息。说机工部老刘家的小孙子,居然在首长那里弄了一个特批,要开什么公司。

        这事儿新鲜的,弄得四九城里面的那些顽主们都忍不住到处打听,这老刘家到底想干什么?公司这玩意,在四九城里面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国外的那些公司,大多数可不都是在四九城里面开设个办事点么?

        要仅仅是公司,那还引不起那些顽主的好奇心。要说这年月,国内最追寻时尚的,真算起来,还就得那些红二代、红三代,当年二代们玩的是军装,捆的是红袖章。那造型一摆出来,羡煞多少旁人。为了那些军装,当时那些二代们可没去军区家属大院晃荡,至于做什么,那就是秘密了。

        而三代嘛,现在也都是刘东这个年纪,军装这些玩意儿是过时了,但这时候也有他们玩的东西,收音机,跳舞,牛仔裤,这些都是好玩意,但谁也没见过有人玩开公司的,而且还是国内明面的私人公司。

        多新鲜,不是大家不想玩这么高档的东西,实在是这玩意儿就是一根红线,不是说你想开就能开的。没有家里老爷子发话,没有上面点头,那些顽主们,谁敢这样干,谁能干得起来?他们爱玩那是真的,但爱玩不代表他们傻,犯禁的玩意儿,是那么好玩的么?现在可好,老刘家不声不响的居然弄出这么个玩意儿来,可不就是新鲜么?

        惹得某些无法无天的顽主们,也跟着在家里闹,他们也要开公司,他们也要赚外汇。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那个顽主们,个个都被家里上一辈儿给骂了一通,就没了下文。那些关系硬朗的都知道,这是首长给的奖励,你没个功绩就想弄这个,不是扯淡是什么?当然,这话是不会给那些顽主三代们说的,他们还够不着这个级别的事情。

        所以,对于刘东这个原本不怎么出名的人,那些顽主们也都开始认识了。千方百计的想要和刘东拉拉关系,顺带的看看能不能占点便宜。这不都开公司的人了么?那绝对有前途,提前打声招呼,那以后开口不就有话说了么。

        对于这些顽主的心理,刘东自然明白。但明白归明白,这人却不能得罪。顽主们算不上什么,但这些顽主背后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再说了,现在的顽主,说不定过两年就抖起来了,或从商,或从政。现在要把关系给弄僵了,以后他们老刘家日子绝对不好过。

        所以,在有心结识和有心发展的前提下,顽主们和刘东相处得也比较融洽,这其中,刘东还结识了以后主政一方的赵建铭,胡力,齐赫仁这些未来的大佬,尤其是胡力,虽然他们家族并不算显赫,家里的老家伙最后坐的位置也不过是农业部的部长。

        但胡力这个人,刘东却不敢小觑,后世,这个家伙逆天到四十五岁不到就正印省委书记,更上一步的呼声也很高,并且,最后还真就以五十之龄入主中枢了。可谓是政界奇才,和这样的人物交恶,刘东可没那么傻。

        现在有这么个机会结交,自然要来个宾主尽欢,尤其是在这些人还没有发迹的时候,结交好了,对于以后可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虽然刘东没有打算这辈子进入官场,但他们家族进入官场的人那么多,到时候相互照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这样,虽然刘东因为开公司的问题弄得四九城里面满城风雨,但并没有因为抢了一个风头而成为全民公敌。不但如此,他还趁此机会,和那些三代们上进的人们建立起一层薄弱的友谊,以后再多走动走动,这关系说不定就能稳定下来。

        这可就算是一笔相当巨大的人脉财富。当然,这其间并不是没有嫉妒的人,但就因为这样的小事而嫉妒的人,注定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那刘东又为什么要在意他们的感受?

        等到好不容易把那些人都打发完了后,真正准备找个地方把公司的办公室办起来时,刘东才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居然大意到没有招人。

        当然,不是说刘东连个开业撑门面的人都没请到。而是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能做事情的人,尤其是这关于公司事务的掌舵人,他还真就没有找到。

        不但这样的人没有找到,就是以后对外谈判的人,还有关于公司运行的人也是一个都没有。除了几个能够吃苦耐劳的劳动工人,其他能真正运作起公司的人,除了刘东自己,那绝对是再也拉不出一个人来了。

        公司合法性问题解决了,但运行公司的事情却没个章程,这样的公司开起来,可就是一个空壳,别说赚钱了,就连房租都不够。这下,刘东真心纠结了。

        耐磨钢板的利益,刘东是自动放弃的。也就是说,这块儿是白送给国家的。钨钢、锰钢的资料,虽然有利益分配,但资料才交出去没多久,首钢那边还在实验生产,也没有效益产出。

        再说了,这利益是分配了,也就区区百分之五,也就是意思一下,虽然以后肯定会有很多钱流入,毕竟这个项目是很赚钱的,但现在,这一块要看得到效益,那最少还得等半年。这办公室的钱,都还是家里给的。现在的刘东,那是空顶着一个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在玩空手道。

        资金的问题虽然比较难,但并不是很急切,现在最需要的却是人才,一个能够撑起局面的人才,一个能在之后谈判的时候有作为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在现在,真是很不好找。

        尤其是改革开放还没几年,人才的培养没有跟上步伐。另外一个就是,这些人才,基本上要么被国家部委收了,尤其是商业部,外交部,外经贸部等等部门,这类人才绝对稀缺。另外就是那些大型的国企,也是这类人才的选择方向,至于流落在外的,刘东找了这么久,还真就没找到一个。

        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那也是基于有那么多人才的时候说的,有底气。但在这个八三年,这人才都是稀缺资源,尤其是精通商业谈判的人才,哪里能轮得到刘东?

        所以,经过了一个月,刘东把门面都撑起来了,却迟迟不敢开业,就因为没有震场的人。到最后,他也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那些有公职的人才身上,拐弯抹角的借用了两个人,终于是把盘子顶起来了。

        为了这事儿,刘东不仅欠了自家大伯一个人情,还欠了外经贸部一个司长的人情。好在是这年月,要再早个六年,他非得被人抓起来,判个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罪名不可。

        紧赶慢赶,刘东的公司终于在一个半月之后开张了。说是开张,也就是把公司所在的大门打开,弄了一串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几分钟,就算完事儿。

        这其中,自然是有些人来道贺,但都是一些三代过来凑热闹。至于二代,刘东还没那个面子,想象中的那些花篮,也是一个都没见着。除了鞭炮响的喜庆之外,刘东幻想的公司外一排红幅,上书什么冶金部、机工部、中科院、什么前来道贺的横幅,那是压根没见着。

        看着那光秃秃的墙面,刘东忍不住呸了一口口水,暗暗骂道:“大爷的,这就是我第一个公司?好歹是伟人钦点,居然一个道贺的部委都没有,连个花篮都舍不得送。哥们这公司开得也够寒酸的。”

        虽然刘东对于公司开张的情况不甚满意,但公司好歹是开了起来。现在别人叫他,也该叫个刘总经理了。虽然这个总经理手下只有虾米两三只,就连唯一两个用来撑门面的人才,那也是在外经贸部借来的,用完了还得还回去。

        等一群人打闹玩笑之后,公司的开张仪式算是完成了。因为还没有收入,原本打算请大家去京都饭点吃一顿的想法也没有了,最后只好拉着一大群人跑到一机部的食堂去吃了一顿,算是开张庆典。

        好在现在的顽主们还是比较好打发的,没有在意到底是在食堂吃还是在饭店吃,尤其这顿饭还是这两个月四九城赫赫有名的刘东请的,能被叫上的也算是倍儿有面子。一行人浩浩荡荡小二三十人,也算是极为壮观的。

        好在早就给食堂打过招呼,当中午刘东带着一群人来的时候,饭菜已经摆上了。每个桌上的菜并不多,也就六菜一汤,这还是因为一个桌要坐十个人,要弄四菜一汤,那就不够吃了。算得上是勤俭节约了。当然,这也和这笔饭钱是由刘东向家里借的有着最直接的原因。

        等到大家都入座了,看着这二三十个在以后能够呼风唤雨的主,刘东心里忍不住暗暗发笑。

        好家伙,要是现在有个照相机,把这场面给拍下来,放个二十年,再拿出来看看,肯定能惊倒一大片人。一群以后的大企业家,封疆大吏,现在居然都安安静静的坐在这个机工部的小食堂里面,那场面绝对要多雷人就有多雷人!

      第15章 开始布局

        由于是在食堂里面,刘东自然不会叫酒水上来,那样影响就太不好了。在私下里大家怎么玩都没事儿,但在这样的公众场所,该做的样子也要做一下。

        于是,刘东拿起一个茶杯,站了起来,对一帮子顽主们说道:“今天刘东我的公司开张,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多谢大家来捧场,我刘东记下了,我在这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祝愿大家早日完成自己的心愿,进体制的都前程远大,不想进去的,以后也有个好出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0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