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资治通鉴全译第二册》-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己未(初八),东晋实行大赦。刘裕招募百姓,充实兵力,酬赏的数量同当年从京口发兵讨伐桓玄时所酬赏的数量相同。又发动百姓营建石头城。有人议论说,应该分出兵力去把守各个交通要道,刘裕说:“敌人兵多,我们兵少,如果分开兵力据守各地,就容易把我们的虚实暴露给敌人,况且一旦一个地方失利,就会使全体军队的士气受到打击。现在我们把部队全部聚集在石头,按照情况的需要,应变行事,这样,既可以让敌人无法知道我们的实力多少,又可以使军队的力量不致分散。如果各地的军队都能够及时地辗转集结,那就以后再说吧。”

        朝廷闻刘毅败,人情惧。时北师始还,将士多创病,建康战士不盈数千。循既克二镇,战士十余万,舟车百里不绝,楼船高十二丈,败还者争言其强盛。孟昶、诸葛长民欲奉乘舆过江,裕不听。初,何无忌、刘毅之南讨也,昶策其必败,已而果然。至是,又谓裕必不能抗循,众颇信之,惟龙骧将军东海虞丘进廷折昶等,以为不然。中兵参军王仲德言于裕曰:“明公命世作辅,新建大功,威震六合,妖贼乘虚入寇,既闻凯还,自当奔溃。若先自遁逃,则势同匹夫,匹夫号令,何以威物!此谋若立,请从此辞。”裕甚悦。昶固请不已,裕曰:“今重镇外倾,强寇内逼,人情危骇,莫有固志;若一旦迁动,便自土崩瓦解,江北亦岂可得至!设令得至,不过延日月耳。今兵士虽少,自足一战。若其克济,则臣主同休;苟厄运必至,我当横尸庙门,遂其由来以身许国之志,不能窜伏草间苟求存活也。我计决矣,卿勿复言!”昶恚其言不行,且以为必败,因请死。裕怒曰:“卿且申一战,死复何晚!”昶知裕终不用其言,乃抗表自陈曰:“臣裕北讨,众并不

        同,唯臣赞裕行计,致使强贼乘间,社稷危逼,臣之罪也。谨引咎以谢天下。”封表毕,仰药而死。

        东晋朝廷听说刘毅被打得大败,人心慌乱不安。这时北伐的军队刚刚回来,将士不是受伤便是有病,而留在建康的战士又不超过几千人。卢循攻克江州、豫州之后,战士达到十几万人,战船战车浩浩荡荡,绵延一百里,仍然看不到头,大的楼船高达十二丈。官军战败跑回来的人都争着传说敌兵的强盛。孟昶、诸葛长民打算护卫安帝渡长江向北撤退,刘裕不同意。当初,何无忌、刘毅迎击从南方袭来的敌军时,孟昶估计他们一定失败,过后果然失败。到了这个时候,他又以为刘裕一定抵挡不住卢循的进攻,大家对他的话都很相信,只有龙骧将军、东海人虞丘进在朝廷中驳斥孟昶等人,以为不是那么回事。中兵参军王仲德对刘裕说:“明公您受上天之命,当国家的辅佐,又刚刚建立了大功,声威震动天下。这些妖贼乘我们国内空虚,公然进犯,听到您带兵胜利归来,自会奔逃溃散。我们如果首先自己逃跑,那么其实就和一个没用的蠢才一样了,蠢才下令,又用什么建立威信呢?这个渡江避难的建议如果被采纳,就请您允许我就此告辞。”刘裕非常高兴。孟昶一直坚持自己的请求,刘裕说:“现在,我们的重要藩镇在外地失败,强大的敌人又步步近逼,人心恐惧不安,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心。如果我们一旦向北移动,便自然会土崩瓦解,长江以北的地区又哪里能赶得到!即便是到了那里,也不过是拖延一些时日罢了。现在,我们的兵士虽然很少,却也足够作最后一次决战,如果真的克敌制胜,那我们君臣一同庆幸,如果恶运一定要来,我也应当死在晋室宗庙之前,实现我长期以来以身报国的志向,但决不能逃窜到荒草林野之间只想保全个人的性命。我的决心已经下定,你不要再多说了!”孟昶因为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纳而恼羞成怒,又因为认定自己这一方必定失败,所以请求先杀了自己。刘裕大怒说:“你打完这一仗,再死也不晚!”孟昶知道刘裕一定不会采纳他的意见了,于是呈上奏表,表明自己的想法:“刘裕北伐的时候,文武百官都不同意,只有我赞同刘裕出兵的计划,致使强大的敌人乘虚而入,使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这是我的罪过。我只好承认自己的罪责,用以告慰天下人。”把奏表封上之后,他便喝下毒药【创建和谐家园】了。

        乙丑,卢循至淮口,中外【创建和谐家园】。琅邪王德文都督宫城诸军事,屯中堂皇,刘裕屯石头,诸将各有屯守。裕子义隆始四岁,裕使谘议参军刘粹辅之,镇京口。粹、毅之族弟也。

        乙丑(十四日),卢循大军抵达秦淮河口,东晋朝廷都城内外【创建和谐家园】。琅邪王司马德文都督宫城诸军事,住在中堂大殿处理军务,刘裕则在石头驻扎,其他各位将领各有自己的防地。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只有四岁,刘裕派谘议参军刘粹辅佐他,镇守京口。刘粹是刘毅的同门族弟。

        裕见民临水望贼,怪之,以问参军张劭,劭曰:“若节钺未反,民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裕谓将佐曰:“贼若于新亭直进,其锋不可当,宜且回避,胜负之事未可量也;若回泊回岸,此成禽耳。”

        刘裕见到许多百姓站在江边看着江中的敌军,觉得很奇怪,问参军张劭这是怎么回事,张劭说:“如果您没有回来,百姓奔逃溃散还嫌来不及,又怎么能站在那里观望呢?现在当然是不再害怕了。”刘裕对各位将领说:“贼兵如果从新亭直接挺进,那么他们的锋芒就不可阻挡,应该暂且回避一下,是胜是负也就不可推测了。他们如果回到西岸去停泊,这就可以擒获了。”

        徐道覆请於新亭至白石焚舟而上,数道攻裕。循欲以万全为计,谓道覆曰:“大军未至,孟昶便望风自裁;以大势言之,自当计日溃乱。今决胜负于一朝,乾没求利,既非必克之道,且杀伤士卒,不如按兵待之。”道覆以循多疑少决,乃叹曰:“我终为卢公所误,事必无成;使我得为英雄驱驰,天下不足定也。”

        徐道覆请求从新亭进军白石,然后烧掉战船登陆,分几路进攻刘裕。卢循打算以尽可能保险为目的,对徐道覆说:“我们的大军还没有到,只听见一些风声孟昶便被吓得【创建和谐家园】,根据大趋势来说。敌人自会在几天内崩溃散乱。现在,决定胜负也就是一个早上的事,一味凭侥幸在战场投机取利,既不是一定能战胜敌人的办法,又能损伤我的士卒,我看不如按兵不动,等他们上来。”徐道覆因为卢循疑心太重又缺决断,于是叹息道:“我终将被卢公耽误,事情一定不会成功。如果我能有幸为一位英雄卖命奔波的话,天下早就平定了。”

        裕登石头城望循军,初见引向新亭,顾左右失色;既而回泊蔡洲,乃悦。于是众【创建和谐家园】集。裕恐循侵铁,用虞丘进计,伐树栅石头淮口,修治越城,筑查浦、药园、延尉三垒,皆以兵守之。

        刘裕登上石头城,遥望卢循的部队,最初看见他们向新亭方向移动,刘裕看看两旁随从,脸色稍变。后来他看见敌军船只回到蔡州停泊下来,这才高兴起来。于是,他调动各路军队转移集中。刘裕恐怕卢循发动突然袭击,所以采用了虞丘进的建议,砍伐树木在石头城和秦淮河口等地全部立起栅栏。同时,他命人尽快整修越城,兴筑查浦、药园、廷尉三座堡垒,都派兵在那里把守。

        刘毅经涉蛮、晋,仅能自免,从者饥疲,死亡什七八。丙寅,至建康,待罪。裕慰勉之,使知中外留事。毅乞自贬,诏降为后将军。

        刘毅战败以后,穿过蛮族和汉族地区,历经艰险,仅仅保住一条活命,跟随他的人连饿带累,十个人中也死了七八个。丙寅(十五日),终于赶回建康,等候定罪。刘裕对他善加鼓励安慰,并让他担任知中外留事。刘毅自己请求贬谪,安帝下诏把他降为后将军。

        [11]魏长孙嵩至漠北而还,柔然追围之于牛川。壬申,魏主嗣北击柔然。柔然可汗社仑闻之,遁走,道死;其子度拔尚幼,部众立社仑弟斛律,号蔼豆盖可汗。嗣引兵还参合陂。

         [11]北魏长孙嵩征讨柔然,到了大漠以北才回来,柔然军在牛川追上长孙嵩部队并把他们包围。壬申(二十一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向北进军攻击柔然。柔然可汗郁久闾社仑听说这人消息后,急忙逃走,结果死在路上。他的儿子郁久闾度拔年纪还小,大臣们便拥立郁久闾社仑的弟弟郁久闾斛律,叫做蔼豆盖可汗。拓跋嗣带兵回参合陂。

        [12]卢循伏兵南岸,使老弱乘舟向白石,声言悉众自白石步上。刘裕留参军

        沈林子、徐赤特戍南岸,断查浦,戒令坚守勿动;裕及刘毅、诸葛长民北出拒之。林子曰:“妖贼此言,未必有实,宜深为之防。”裕曰:“石头城险,且淮栅甚固,留卿在后,足以守之。”林子,穆夫之子也。

         [12]卢循把伏兵布置在秦淮口南岸,命令一些老弱将士坐船向白石进发,并声称全部大军准备从白石登岸作战。刘裕留下参军沈林子、徐赤特戍守南岸,切断通往查浦的交通,命令他们坚守阵地,不要轻举妄动。刘裕和刘毅、诸葛长民等向北出兵迎击敌军。沈林子说:“贼兵这样说,却不一定真这样做,应该多加防备。”刘裕说:“石头城地势险峻,而且淮口的栅栏很坚固,把你留在后方,足可以守住了。”沈林子是沈穆夫的儿子。

        庚辰,卢循焚查浦,进至张侯桥。徐赤特将击之,林子曰:“贼声往白石

        而屡来挑战,其情可知。吾众寡不敌,不如守险以待大军。”赤特不从,遂出战;伏兵发,赤特大败,单舸奔淮北。林子及将军刘据栅力战,朱龄石救之,贼乃退。循引精兵大上,至丹阳郡。裕帅诸军驰还石头,斩徐赤特,解甲久之,乃出陈于南塘。

        庚辰(二十九日),卢循火烧查浦,进兵到张侯桥。徐赤特准备迎战,沈

        林子说:“贼兵声言去了白石,却几次来到这里挑战,他们的险恶用心,我们可以猜到。我们的军队人少无法抵敌,不如坚守险要,等待大军回来。”徐赤特却不听从,于是出兵交战,敌兵的伏兵突然出现,徐赤特被打得大败,乘着一条船逃往秦淮河北岸。沈林子及将军刘钟据守栅栏奋力作战,朱龄石又率援军赶来相救,敌军才撤了下去。卢循带着一支精锐部队急进,到达丹阳郡。刘裕率着几路部队立即赶回石头,斩了徐赤特,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带兵到南塘列开战阵。

        [13]六月,以刘裕为太尉、中书监、加黄钺;裕受黄铖,馀固辞。以车骑中军司马庾悦为江州刺史。悦,准之子也。

         [13]六月,东晋任命刘裕为太尉、中书监,加授黄铖。刘裕接受了黄铖,其他的职位却坚决推辞。朝廷又任命车骑中军司马庾悦为江州刺史。庾悦是庾淮的儿子。

        [14]司马国及弟叔、叔道奔秦。秦王兴曰:“刘裕方诛桓玄,辅晋室,卿何为来?“对曰:“裕削弱王室,臣宗族有自修立者,裕辄除之;方为国患,甚于桓玄耳。”兴以国为扬州刺史,叔道为交州刺史。

         [14]东晋叛将司马国和他的弟弟司马叔、司马叔道投奔后秦。后秦国王姚兴说:“刘裕刚刚剿灭了桓玄,辅佐晋朝宗室,你们为什么还要到这里来?”他们回答说:“刘裕削弱王室的力量,我们宗族之中如果有自己发奋成才的人,常常都被刘裕除掉。他这样正是为国家制造祸患,甚至比桓玄还厉害。”姚兴任命司马国为扬州刺史,任命司马叔道为交州刺史。

        [15]卢循寇掠诸县无所得,谓徐道覆曰:“师老矣,不如还寻阳,并力取荆州,据天下三分之二,徐更与建康争衡耳。”秋,七月,庚申,循自蔡洲南还寻阳,留其党范崇民将五千人据南陵。甲子,裕使辅国将军王仲德、广川太守刘、河间内史兰陵蒯恩、中军谘议参军孟怀玉等帅众追循。

         [15]卢循进犯掠夺了几个县,什么也没抢到,对徐道覆说:“军队出来时间太长,已经疲惫不堪,我看不如回到寻阳,合力攻取荆州,这样,我们占据了三分这二的天下,就可以慢慢地再与建康的东晋政权争强斗胜了。”秋季,七月,庚申(初十),卢循从蔡州向南撤退回寻阳,留下他的部将范崇民带领五千人据守南陵。甲子(十四日),刘裕派遣辅国将军王仲德、广川太守刘钟、河间内史兰陵人蒯恩、中军谘议参军孟怀玉等人带兵追击卢循。

        [16]乙丑,魏主嗣还平城。

         [16]乙丑(十五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平城。

        [17]西秦王乾归讨越质屈机等十余部,降其众二万五千,徙于苑川。八月,乾归复都苑川。

         [17]西秦王乞伏乾归讨伐越质屈机等十几个部落,收降当地的士民二万五千人,并把他们迁到苑川居住。八月,乞伏乾归恢复苑川为自己的都城。

        [18]沮渠蒙逊伐西凉,败西凉世子歆于马庙,禽其将朱元虎而还。凉公以银二千斤、金二斤两赎元虎;蒙逊归之,遂与结盟而还。

         [18]北凉王沮渠蒙逊讨伐西凉,在马庙把西凉公李的嫡长子李歆打败,生擒西凉将领朱元虎,回师。西凉公李用二千斤白银、二千两黄金赎救朱元虎。沮渠蒙逊归还了他。于是,与李结下了联盟之后便回去了。

        [19]刘裕还东府,大治水军,遣建威将军会稽孙处、振武将军沈田子帅众三千自海道袭番禺。田子,林子之兄也。众皆以为“海道艰远,必至为难,且分撤见力,非目前之急。”裕不从,敕处曰:“大军十二月之交必破妖虏,卿至时,先倾其巢窟,使彼走无所归也。”

         [19]东晋刘裕回到东府,大规模建设水军。他派遣建威将军会稽人孙处、振武将军沈田子率领部众三千人从海上绕道,前去袭击番禺。沈田子是沈林子的哥哥。大家都以为“海上行军艰难遥远,一定要抵达那里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而且分出现有兵力去进攻广州,也不是当务之急。 ”刘裕却不听从,命令孙处说:“朝廷的大部队在十二月初一定会打败贼兵,你到那个时候,首先把他们的老窝捣毁,让他们逃跑也无家可归。”

        [20]谯纵遣侍中谯良等入见于秦,请兵以伐晋。纵以桓谦为荆州刺史,谯道福为梁州刺史,帅众二万寇荆州;秦王兴遣前将军苟林帅骑兵会之。

         [20]西蜀谯纵派遣侍中谯良等人去到后秦诣见,请求出兵讨伐东晋。谯纵任命桓谦为荆州刺史,任命谯道福为梁州刺史,率领二万人的军队进犯荆州。后秦王姚兴派遣前将军苟林率领骑兵和他们会合。

        江陵自卢循东下,不得建康之问,群盗互起。荆州刺史刘道规遣司马王镇之帅天门太守檀道济、广武将军彭城到彦之入援建康。道济,祗之弟也。

        江陵自从卢循东下之后,便再也没有得到京都建康的消息,因此一群群的强盗蜂涌而起。荆州刺史刘道规派遣司马王镇之率领天门太守檀道济、广武将军彭城人到彦之进兵去救援京都建康。檀道济是檀祗的弟弟。

        镇之至寻阳,为苟林所破。卢循闻之,以林为南蛮校尉,分兵配之,使乘胜伐江陵,声言徐道覆已克建康。桓谦于道召募义旧,民投之者二万人。谦屯枝江,林屯江津,二寇交逼,江陵士民多怀异心。道规乃会将士告之曰:“桓谦今在近道,闻诸长者颇有去就之计,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若欲去者,本不相禁。”因夜开城门,达晓不闭。众咸惮服,莫有去者。

        王镇之到达寻阳,被后秦将军苟林打败。卢循听到了这个消息,任命苟林为南蛮校尉,分出一些兵交给他统辖,让他乘胜讨伐江陵,并声称徐道覆已经攻克了建康。桓谦在路上招集了一些讲究恩义的旧部下,投奔他的达到二万人。桓谦屯扎在枝江,苟林屯扎在江津,这两伙军队交相逼迫,使江陵城中的许多士人百姓在心中都做好了另外的打算。刘道规于是把将士们【创建和谐家园】在一起,对他们说:“桓谦现在就在附近,听说先生们很多都有去投靠他的打算,我们这些从东方过来任职的文武官员足以应付各种事变。如果有打算去的人,我绝不禁止。”

        于是,当夜打开城门,一直到早晨也没有关闭。众人都非常害怕佩服,没有人离去。

        雍州刺史鲁宗之帅众数千自襄阳赴江陵。或谓宗之情未可测,道规单马迎之,宗之感悦。道规使宗之居守,委以腹心,自帅诸军攻谦。诸将佐皆曰:“今远出讨谦,其胜难必。苟林近在江津,伺人动静,若来攻城,宗之未必能固;脱有蹉跌,大事去矣。”道规曰:“苟林愚懦,无他奇计,以吾去未远,必不敢向城。吾今取谦,往至便克;沈疑之间,已自还返。谦败则林破胆,岂暇得来!且宗之独守,何为不支数日!”乃驰往攻谦,水陆齐进。谦等大陈舟师,兼以步骑,战於枝江。檀道济先进陷陈,谦等大败。谦单舸奔苟林,道规追斩之。还,至涌口,讨林,林走,道规遣谘议参军临淮刘遵帅众追之。初,谦至枝江,江陵士民皆与谦书,言城内虚实,欲为内应;至是检得之,道规悉焚不视,众于是大安。

        雍州刺史鲁宗之率领部众几千人从襄阳赶赴江陵。有人说,鲁宗之的意图还不可预料,但刘道规却单人匹马前去相迎,鲁宗之既感动又高兴。刘道规请鲁宗之留在这里坚守,把他当做心腹之人,自己则统帅几支军队进攻桓谦。那些将领们说:“这次您到很远的地方去讨伐桓谦,能否胜利还很难说定。苟林就在很近的江津,等待着我们的动静,如果他来攻打这座城,鲁宗之也不一定能守住。一旦有什么闪失挫折,那么,我们的情况可就糟了。”刘道规说:“苟林愚蠢懦弱,没什么惊人的计谋,他以为我离开得不远,一定不敢攻城。我这次进攻桓谦,一到那里就可以胜利,就在敌人犹豫不决的时候,我已经回来了。桓谦失败,那么苟林便会被吓破胆了,哪里还有闲心到这里来!况且鲁宗之独自率兵在这里坚守,怎么还不支持几天!”于是他火速进军攻击桓谦,水军、陆军同时发动。桓谦出动了几乎所有的水师船队,用步兵骑兵相配合,在枝江双方会战。檀道济抢先冲锋陷阵,桓谦的军队大败。桓谦坐着一条船逃走去投奔苟林,刘道规追上把他杀了。他们又回军,到达涌口,进攻苟林,苟林逃跑,刘道规派遣谘议参军临淮人刘遵率众人前去追击。当初,桓谦抵达枝江时,江陵的各阶层百姓,都给桓谦写信,告诉他城内的情况,打算在桓谦攻城时做内应。到这时,在桓谦大营搜检到了那些信,刘道规却命令人把信全部烧了,一封也不看,江陵的百姓从此人心非常安定。

        [21]江州刺史庾悦以鄱阳太守虞丘进为前驱,屡破卢循兵,进据豫章,绝循粮道。九月,刘遵斩苟林于巴陵。

         [21]江州刺史庾悦任用鄱阳太守虞丘进为前锋,几次打败卢循的部队,开进到豫章据守,切断了卢循的运粮通道。九月,刘遵在巴陵斩杀了苟林。

        桓石绥因循入寇,起兵洛口,自号荆州刺史,徵阳令王天恩自号梁州刺史,袭据西城。梁州刺史傅韶遣其子魏兴太守弘之讨石绥等,皆斩之,桓氏遂灭。韶,畅之孙也。

        桓石绥因为卢循的进犯,自己也在洛口拉起一支队伍,自称为荆州刺史,徵阳令王天恩自称为梁州刺史,他们攻占了西城。梁州刺史傅韶派他的儿子魏兴太守傅弘之征讨桓石绥等,把他们全部杀了。桓氏家族从此彻底灭绝。傅韶是傅畅的孙子。

        [22]西秦王乾归攻秦略阳、南安、陇西诸郡,皆克之,徙民二万五千户于苑川及罕。

         [22]西秦王乞伏乾归进攻后秦略阳、南安、陇西等几个郡,都攻克了,把那里的百姓二万五千家迁移到苑川和罕居住。

        [23]甲寅,葬魏主于盛乐金陵,谥曰宣武,庙号烈祖。

         [23]甲寅(初五),把北魏国主拓跋安葬在盛乐的金陵,谥号宣武,庙号烈祖。

        [24]刘毅固求追讨卢循,长史王诞密言于刘裕曰:“毅既丧败,不宜复使立功。”裕从之;冬,十月,裕帅兖州刺史刘藩、宁朔将军檀韶、冠军将军刘敬宣等南击卢循,以刘毅监太尉留府,后事皆委焉。癸巳,裕发建康。

         [24]东晋刘毅坚决要求追击征讨卢循,长史王诞偷偷地对刘裕说:“刘毅既然已经战败,丧失了队伍和权力,就不应该再让他立功了。”刘裕接受了这个建议。冬季,十月,刘裕率领兖州刺史刘藩、宁朔将军檀韶、冠军将军刘敬宣等向南进军攻打卢循,任命刘毅监太尉留府,把后方的杂事全交给了他。癸巳(十四日),刘裕从建康出发。

        [25]徐道覆率众三 万趣江陵,奄至破冢。时鲁宗之已还襄阳,追召不及,人情大震。或传循已平京邑,遣道覆来为剌史、江、汉士民感刘道规焚书之恩,无复贰志。道规使刘遵别为游军,自拒道覆于豫章口,前驱失利;遵自外横击,大破之,斩首万馀级,赴水死者殆尽,道覆单舸走还湓口。初,道规使遵为游军,众咸以为强敌在前,唯患众少,不应分割见力,置无用之地。及破道覆,卒得游军之力,众心乃服。

         [25]徐道覆率领三万部众,直指江陵,突然抵达破冢。这时鲁宗之已经回到襄阳,刘道规派人去追赶他,召他回来,已经来不及。因此江陵人心异常震惊恐慌。有人传说卢循已经扫平了京邑,这是派徐道覆来做刺史,但是江、汉地区的各阶层百姓却感激刘道规焚烧书信、不计前嫌的恩德,都不再有二心了。

        刘道规派刘遵分兵到外地去做为游击部队,自己则在豫章口抵抗徐道覆的进攻,结果,他的前锋部队失利。刘遵这时从外围拦腰横击徐道覆军队,把他们打得大败,杀死一万多人,其余的跳水淹死很多,敌军几乎死光。徐道覆仅坐一条船逃回湓口。当初,刘道规派刘遵去做游击军,众人都认为现在强大的敌人在前,本来担心兵力太少,就不应该再把现在本来就不多的兵力分割,安排在没有用处的地方,等到打败徐道覆之后,全是依靠这支游击军的力量,大家的心中才感到佩服。

        [26]鲜卑仆浑、羌句岂、输报、邓若等帅户二万降于西秦。

         [26]鲜卑族仆浑部落,羌族句岂部落、输报部落、邓若部落等,率领二万户居民向西秦投降。

        [27]王仲德等闻刘裕大军且至,进攻范崇民于南陵;崇民战舰夹屯西岸。十一月,刘钟自行觇贼,天雾,贼钩得其舸。钟因帅左右攻舰户,贼遽闭户拒之,钟乃徐还,与仲德共攻崇民,崇民走。

         [27]东晋辅国将军王仲德等听说刘裕的大部队就要到来,便在南陵进攻范崇民的军队。范崇民的军舰呈夹击长江的形势,屯泊在两岸。十一月,刘钟亲自去侦察敌情,天降大雾,敌人把他的船用铁钩钩住,刘钟于是领着左右随从进攻敌舰的舱门,敌兵只好飞快地把舱门关上挡住他们,刘钟于是从容而回。他与王钟德一起进攻范崇民,范崇民逃跑。

        [28]癸丑,益州刺史鲍陋卒。谯道福陷巴东,杀守将温祚、时延祖。

         [28]癸丑(初五),东晋益州刺史鲍陋去世。谯道福攻陷了巴东,杀死那里的守将温祚、时延祖。

        [29]卢循兵守广州者不以海道为虞。庚戌,孙处乘海奄至,会大雾,四面攻之,即日拔其城。处抚其旧民,戮循亲党,勒兵谨守,分遣沈田子等击岭表诸郡。

         [29]卢循留下镇守广州的军队,不认为海道上会有什么危险。庚戌(初二),孙处等人带兵在海上乘船突然来到,正好赶上大雾迷漫,便从四面围攻广州,当天就攻克了这座城池。孙处安抚那里旧有的居民,杀死了卢循的亲朋党羽,并在这里时刻备战,严密防守。他又分别派遣沈田子等人带兵进攻五岭以南各郡。

        [30]刘裕军雷池。卢循扬声不攻雷池,当乘流径下;裕知其欲战,十二月,己卯,进军大雷。庚辰,卢循、徐道覆帅众数万塞江而下,前后莫见舳舻之际。裕悉出劲舰,帅众军齐力击之;又分步骑屯于西岸,先备火具。裕以劲弩射循军,因风水之势以蹙之。循舰悉泊西岸,岸上军投火焚之,烟炎涨天;循兵大败,走还寻阳。将趣豫章,乃悉力栅断左里;丙申,裕军至左里,不得进。裕麾兵将战,所执麾竿折,幡沉于水,众并怪惧。裕笑曰:“往年覆舟之战,幡竿亦折,今者复然,贼必破矣。”即攻栅而进,循兵虽殊死战,弗能禁。循单舸走,所杀及投水死者凡万馀人。纳其降附,宥其逼略,遣刘藩、孟怀玉轻军追之。循收散卒,尚有数千人,径还番禺;道覆走保始兴。裕版建威将军褚裕之行广州刺史。裕之,裒之曾孙也。裕还建康。刘毅恶刘穆之,每从容与裕言穆之权太重,裕益亲任之。

         [30]刘裕在雷池驻军。卢循扬言不去进攻雷池,而要顺江水直接东下。刘裕知道他打算进行一场决战。十二月,己卯(初一),他带兵进军到大雷。庚辰(初二),卢循、徐道覆统帅几万部众涌满长江,向下游进发,前后都看不见船队的头尾。刘裕出动自己所有的轻型战船,率领几路大军一齐奋力进攻敌人。他又分出一部分步兵骑兵驻扎在长江西岸,事先准备好火攻的用具。刘裕下令用强劲的弩箭射击卢循的军队,配合着大风和水流的情势逼迫敌军。卢循的军队战船只好全部停泊在西岸。这时,岸上埋伏的东晋军队纷纷把火投向敌船,焚烧敌人,顿时浓烟四起,火焰冲天,卢循的部队大败,只好逃回寻阳,他们准备赶到豫章,于是全力在左里路上构筑栅栏等工事。丙申(十八日),刘裕的大部队抵达左里,不能前进。刘裕挥旗指挥军队准备战斗,他所拿 的旗竿突然折断,指挥旗落入水中,大家为此感到奇怪和恐惧。刘裕笑着说:“当年,在覆舟山那场战役中,我的指挥旗竿也折断了,现在又是那样,敌人一定失败了。”便突破栅栏路障等向前进军。卢循的军队虽然拼命决战,但是也无法阻挡。卢循坐着一只船逃走,他的部下被杀和被淹死的有一万多人。官军收降了敌军的一些士兵,并宽释了那些被逼参加的人。刘裕又派遣刘藩、孟怀玉带领轻装部队追击逃跑的敌人。卢循收拢逃散的士卒,还有几千人,想直接回番禺。徐道覆逃回始兴固守。刘裕指派建威将军褚裕之代理广州刺史。褚裕之是褚裒的曾孙。刘裕回建康。刘毅讨厌刘穆之,经常对刘裕怂恿说刘穆之的权力太大,刘裕却对刘穆之越加信任亲热。

        [31]燕广川万泥、上谷公乳陈,自以宗室,有大功,谓当入为公辅。燕王跋以二藩任重,久而弗征,二人皆怨。是岁,乳陈密遣人告万泥曰:“乳陈有至谋,愿与叔父图之。”万泥遂奔白狼,与乳陈俱叛,跋遣汲郡公弘与张兴将步骑二万讨之。弘先遣使谕以祸福;万泥欲降,乳陈不可。兴谓弘曰:“贼明日出战,今夜必来惊我营,宜为之备。”弘乃密令人课草十束,畜火伏兵以待之。是夜,乳陈果遣壮士千余人来斫营,众火俱起,伏兵邀击,俘斩无遗。万泥、乳陈惧而出降,弘皆斩之。跋以范阳公素弗为大司马,改封辽西公;弘为骠骑大将军,改封中山公。

         [31]北燕广川公冯万泥、上谷公冯乳陈,自以为是北燕国宗室的人,又立有大功,所以应该入朝担任要职,辅佐朝政。可是北燕王冯跋却认为他们镇守的地方非常重要,过了很长时间也不把他们征调回来。两个人都满腹怨气。这一年,冯乳陈秘密派人告诉冯万泥说:“我有一个很好的计划,愿意和叔父一起商量着办。”冯万泥于是跑到白狼,与冯乳陈一起叛变,冯跋派遣汲郡公弘与张兴带领两万步兵骑兵,前去征讨他们。冯弘先派人告诉他们祸福利害,冯万泥打算投降,冯乳陈却不同意。张兴对冯弘说:“他们决定明天来决战,今天夜里就一定会来进攻我们大营,应该准备对付他们。”冯弘于是秘密命令每个人都准备好十把草,收好火种,埋伏好了之后,等待敌兵的到来。当天夜里,冯乳陈果然派遣精壮的士兵一千多人,前来劫营,官军的火把一起点燃,伏兵冲出,前后截击,把叛军杀的杀,俘虏的俘虏,全部歼灭。冯万泥、冯乳陈恐惧异常,出城投降,冯弘把他们全部杀了。冯跋任命范阳公冯素弗为大司马,改封辽西公;任命冯弘为骠骑大将军,改封中山公。

      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六卷(回目录)

        晋纪三十八 安皇帝辛义熙七年(辛亥、411)

         晋纪三十八 晋安帝义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

        [1]春,正月,己未,刘裕还建康。

         [1]春季,正月,己未(十二日),刘裕回到建康。

        [2]秦广平公弼有宠于秦王兴,为雍州刺史,镇安定。姜纪谄附于弼,劝弼结兴左右以求入朝。兴征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弼遂倾身结纳朝士,收采名势,以倾东宫;国人恶之。会兴以西北多叛乱,欲命重将镇抚之;陇东太守郭播请使弼出镇;兴不从,以太常索棱为太尉、领陇西内史,使招抚西秦。西秦王乾归遣使送所掠守宰,谢罪请降。兴遣鸿胪拜乾归都督陇西·岭北·杂胡诸军事、征西大将军、河州牧、单于、河南王,太子炽磐为镇西将军、左贤王、平昌公。

         [2]后秦广平公姚弼,受到后秦王姚兴的宠爱,担任雍州刺史,镇守安定。姜纪投靠姚弼,极尽谄媚,他劝说姚弼结交姚兴身边的人,争取回到朝廷任职。姚兴征召姚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姚弼于是谦恭地与朝中官员交往结纳,树立名望,培植势力,以此排挤太子姚泓,国内官民,对他非常讨厌。正赶上姚兴因为西北地区的叛乱层出不穷,打算派一名重要的将领到那里镇抚,所以陇东太守郭播便请求派姚弼去镇守。姚兴并不听从,任命太常索棱为太尉、兼陇西内史,让他去招扶西秦。西秦王乞伏乾归派使节送还被他俘虏的守、宰等地方官,承认罪过,请求投降。姚兴便派鸿胪拜乞伏乾归都督陇西、岭北、杂胡诸军事及征西大将军、河州牧、单于、河南王,封太子乞伏炽磐为镇 西将军、左贤王、平昌公。

        兴命群臣搜举贤才。右仆射梁喜曰:“臣累受诏而未得其人,可谓世之乏才。”兴曰:“自古帝王之兴,未尝取相於昔人,待将于将来,随时任才,皆能致治。卿自识拔不明,岂得远诬四海乎?”群臣咸悦。

        姚兴命令大臣们寻找荐举贤能的人才。右仆射梁喜说:“臣几次接受诏命却没有得到一个那样的人,可以说世上的确缺乏人才。”姚兴说:“自古以来,帝王之业兴起的时候,从不曾在古人的行列中借取宰相,也不曾等待在将来出生的人中选拔大将,他们都是随时随地在当世选任才俊,却也都能使国家得到较好的治理。你自己缺乏识才拔才的眼光,怎么可以诬蔑说广大的四海没有俊才呢?”大臣们都很高兴。

        [3]秦姚详屯杏城,为夏王勃勃所逼,南奔大苏;勃勃遣平东将军鹿弈干追斩之,尽俘其众。勃勃南攻安定,破尚书杨佛嵩于青石北原,降其众四万五千;进攻东乡,下之,徙三千余户于贰城。秦镇北参军王买德奔夏,夏王勃勃问以灭秦之策,买德曰:“秦德虽衰,藩镇犹固,愿且蓄力以待之。”勃勃以买德为军师中郎将。秦王兴遣卫大将军常山公显迎姚详,弗及,遂屯杏城。

         [3]后秦安远将军姚详屯扎在杏城,被夏王刘勃勃逼迫,向南逃奔大苏。刘勃勃派遣平东将军鹿弈干追上他并把他杀了,俘虏了他的全部部众。刘勃勃向南进攻安定,在青石北面的原野,击败尚书杨佛嵩,收降他的部众四万五千。随后,他又进攻东乡,攻克那里,把当地的三千多户居民强行迁到贰城。后秦镇北参军王买德投降夏国,夏王刘勃勃向他询问消灭后秦的办法,王买德说:“后秦的德势虽然已经衰败,但是地方势力却还很稳固,所以我希望您暂时积蓄力量等待机会。”刘勃勃任命王买德为军师中郎将。后秦王姚兴派遣卫大将军、常山公姚显前去迎救姚详,没有来得及,于是便屯扎在杏城。

        [4]刘藩帅孟怀玉等诸将追卢循至岭表,二月,壬午,怀玉克始兴,斩徐道覆。

         [4]东晋兖州刺史刘藩率领孟怀玉等几位将领追击卢循到达五岭以南。二月,壬午(初五),孟怀玉攻克始兴,杀死了徐道覆。

        [5]河南王乾归徙鲜卑仆浑部三千余户于度坚城,以子敕勃为秦兴太守以镇之。

         [5]后秦刚刚加封的河南王乞伏乾归,把鲜卑族仆浑部落的三千多户居民强行迁往度坚城,任命儿子乞伏敕勃为秦兴太守,镇守那里。

        [6]焦朗犹据姑臧,沮渠蒙逊攻拔其城,执朗而宥之;以其弟为秦州刺史,镇姑臧。遂伐南凉,围乐都,三旬不克;南凉王檀以子安周为质,乃还。

         [6]南凉将军焦朗还占据着姑臧。北凉沮渠蒙逊攻克了这座城市,活捉焦朗,又把他宽释了,并任命自己的弟弟沮渠为秦州刺史,镇守姑臧。于是,他们继续征伐南 凉围困乐都城,过了三十天也不能攻克。南凉王秃发檀用自己的儿子秃发安周作为人质交给了北凉国,沮渠蒙逊才撤兵。

        [7]吐谷浑树洛干伐南凉,败南凉太子虎台。

         [7]吐谷浑可汗树洛干讨伐南凉国,打败了南凉太子秃发虎台。

        [8]南凉王檀欲复伐沮渠蒙逊,邯川护军孟恺谏曰:“蒙逊新并姑臧,凶势方盛,不可攻也。”檀不从,五道俱进,至番禾、苕,掠五千余户而还。将军屈右曰:“今既获利,宜倍道旋师,早度险厄。蒙逊善用兵,若轻军猝至,大敌外逼,徙户内叛,此危道也。”卫尉伊力延曰:“彼步我骑,势不相及。今倍道而归则示弱,且捐弃资财,非计也。”俄而昏雾风雨,蒙逊兵大至,檀败走。蒙逊进围乐都,檀婴城固守,以子染干为质以请和,蒙逊乃还。

         [8]南凉王秃发檀打算再一次征伐沮渠蒙逊,邯川护军孟恺劝阻说:“沮渠蒙逊刚刚吞并了姑臧,凶猛的势头正在极盛的时候,不可以去进攻他。”秃发檀不听,兵分五路,同时进军,抵达番禾、苕,抢掠了五千多户居民回军。将军屈右说:“这次既然已经得到了好处,就应该火速班师,早点摆脱危险的环境。沮渠蒙逊善于指挥军队,如果他派一支轻装的部队突然来到,强大的敌人在外围步步威逼,我们裹胁的这些迁移百姓在里面叛乱,这可是危险的事呵!”卫尉伊力延说:“他们步行我们骑马,按道理他们是赶不上我们的。现在如果我们加速回去,就是向敌人显示我们懦弱,而且要扔掉许多军用物资,不是好办法。”不久,天气昏暗,大雾弥漫,风雨交加,沮渠蒙逊的军队大批出现,秃发檀败退而走。沮渠蒙逊进军围困乐都,秃发檀绕着城池,坚持防守,最后又用儿子秃发染干作为人质,向对方请求和解,沮渠蒙逊才收兵回去。

        [9]三月,刘裕始受太尉、中书监,以刘穆之为太尉司马,陈郡殷景仁为行参军。裕问穆之曰:“孟昶参佐谁堪入我府者?”穆之举前建威中兵参军谢晦。晦,安兄据之曾孙也,裕即命为参军。裕尝讯囚,其旦,刑狱参军有疾,以晦代之;于车中一览讯牒,催促便下。相府多事,狱系殷积,晦随问酬辨,曾无违谬;裕由是奇之,即日署刑狱贼曹。晦美风姿,善言笑,博赡多通,裕深加赏爱。

         [9]三月,东晋刘裕开始接受太尉、中书监的职务。他任命刘穆之为太尉司马,任命陈郡人殷景仁为行参军。刘裕问刘穆之说:“孟昶手下的人谁可以到我这里做事?”刘穆之荐举前建威中兵参军谢晦。谢晦是谢安的哥哥谢据的曾孙。刘裕便命他为参军。刘裕曾经亲自去审问囚犯,那天早晨,恰好刑狱参军有病,便让谢晦去顶替。谢晦在车中,只把各种诉状口供看了一遍,催促令立刻就能下达。宰相府的杂事繁多,讼案更是堆积了很多,谢晦随着询问便进行安排分辨,从没有发生过错误。刘裕因此认为他是一个奇才,当天便调他任刑狱贼曹。谢晦风度优美,善于言谈逗趣,见多识广,刘裕对他非常欣赏喜爱。

        [10]卢循行收兵至番禺,遂围之,孙处拒守二十余日。沈田子言于刘藩曰:“番禺城虽险固,本贼之巢穴;今循围之,或有内变。且孙季高众力寡弱,不能持久,若使贼还据广州,凶势复振矣。”夏,四月,田子引兵救番禺,击循,破之,所杀万余人。循走,田子与处共追之,又破循于苍梧、郁林、宁浦。会处病,不能进,循奔交州。

         [10]卢循在撤退的过程中收集残兵败将,来到番禺,于是把番禺包围,孙处在那里抵抗坚守了二十多天。沈田子对刘藩说:“番禺城池虽然险要坚固,但是却本来就是敌兵的老窝,现在被卢循围困着,或许城里会出现变乱。况且孙处的军队少,力量弱,不可能坚持太久,如果让这些贼兵回来占据了广州,那么他们的凶恶势力就要重振了。”夏季,四月,沈田子带兵去援救番禺,进攻卢循,并把他打败,杀死一万多人。卢循逃跑,沈田子与孙处一起去追击他,又在苍梧、郁林、宁浦等地几次打败卢循。正巧此时孙处病倒,大军不能继续前进,卢循乘机投奔交州。

        初,九真太守李逊作乱,交州刺史交趾杜瑗讨斩之。瑗卒,朝廷以其子慧度为交州刺史。诏书未至,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帅州府文武拒循于石,破之。循馀众犹三千人,李逊馀党李脱等结集俚獠五千余人以应循。庚子,循晨至龙编南津;慧度悉散家财以赏军士,与循合战,掷雉尾炬焚其舰,以步兵夹岸射之,循众舰俱然,兵众大溃。循知不免,先鸩妻子,召妓妾问曰:“谁能从我死者?”多云:“雀鼠贪生,就死实难。”或云:“官尚当死,某岂愿生!”乃悉杀诸辞死者,因自投于水。慧度取其尸斩之,并其父子及李脱等,函七首送建康。

        当初,九真太守李逊起兵叛乱,交州刺史交趾人杜瑗前去讨伐,并把他斩杀。杜瑗去世,朝廷任命他的儿子杜慧度为交州刺史。诏书还没有到达,卢循已经攻占了合浦,一直奔向交州。杜慧度率领州府的文武官员在石迎击卢循,把他打败。卢循剩下的残兵还三千人,李逊的余党李脱等人也结集俚獠族人五千多响应卢循。庚子(二十四日),卢循早晨到达龙编南面的渡口,杜慧度把自己家的财产全部散发给军士们做奖赏,与卢循展开决战。杜慧度军队投掷许多雉尾炬,用来焚烧对方的战舰,又用步兵在两岸开弓射箭进攻敌人,卢循军队的那些船全部着火,部众彻底溃散。卢循知道自己这次难免一死,于是先用毒酒毒死妻子,然后把那些歌妓、小妾等召集在一起问道:“你们谁能跟我一起死?”这些人都说:“即使是一只麻雀、一个老鼠也都贪生,跟你一起死,实在太难。”但也有的说:“您都要死了,我怎能愿意再活下去!”卢循于是把那些不愿死的全部杀掉,随后自己也投水【创建和谐家园】。杜慧度把他的尸体涝上来,割下人头,再加上他父亲、儿子以及李脱等共七颗人头,装在木盒中,送往都城建康。

        [11]初,刘毅在京口,贫困,与知识射于东堂。庾悦为司徒右长史,后至,夺其射堂;众人皆避之,毅独不去。悦厨馔甚盛,不以及毅;毅从悦求子鹅炙,悦怒不与,毅由是衔之。至是,毅求兼督江州,诏许之。因奏称:“江州内地,以治民为职,不当置军府雕耗民力,宜罢军府移镇豫章;而寻阳接蛮,可即州府千兵以助郡戍。”于是解悦都督、将军官,以刺史镇豫章。毅以亲将赵恢领千兵守寻阳;悦府文武三千悉入毅府,符摄严峻。悦忿惧,至豫章,疽发背卒。

        [11]当初,刘毅在京口居住时,家庭很贫困,一次与熟人在东堂比赛射箭。庾悦当时是司徒右长史,后来到这里,夺用了这个射箭的大堂。别的人全都回避走了,只有刘毅不走,庾悦在这里大摆宴席,酒菜非常丰盛,却不给刘毅吃。刘毅跟他要一块烤小鹅肉吃,庾悦大怒,没有给,刘毅从此对他怀恨在心。到了现在,刘毅请求兼管江州,安帝下诏允许。于是,他便呈上奏章说:“江州属于国家的腹地,江州刺史应该以治理民间事务为主要职守,不应该再配置一个军府消耗百姓的力量,应该解除军府,移到豫章镇守。寻阳接近蛮夷地区,所以也可在州府的部队中分出一千名兵丁加强该郡的防卫。”于是解除了江州刺史庾悦的都督、将军等官职,仅以刺史的身分镇守豫章。刘毅派亲信的将领赵恢带领一千名士兵去戍守寻阳,而庾悦府中的三千名文武官员等全部并入刘毅的府中办公。刘毅对庾悦不断下达严苛的命令又催逼甚紧。庾悦既愤怒又惧怕,到豫章后不久,后背上生疽痈,去世。

        [12]河南王乾归徙羌句岂等部众五千余户于叠兰城。以兄子阿柴为兴国太守以镇之;五月,复以子木弈干为武威太守,镇城。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3: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