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资治通鉴全译第二册》-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36]十一月,以琅邪王德文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征虏将军元显为中领军,领军将军王雅为尚书左仆射。

         [36]十一月,东晋任命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征虏将军司马元显为中领军,领军将军王雅为尚书左仆射。

        [37]辛亥,魏王命尚书吏部郎邓渊立官制,协音律,仪曹郎清河董谧制礼仪,三公郎王德定律令,太史令晁崇考天象,吏部尚书崔宏总而裁之,以为永式。渊,羌之孙也。

         [37]辛亥(二十三日),魏王拓跋命令尚书吏部郎邓渊制订官制,协调皇室的音乐;命令仪曹郎清河人董谧制订国家的礼仪制度;命令三公郎王德制订国家的法律规章制度;命令太史令晁崇考察天象。他又派吏部尚书崔宏统管裁定,用以作为永久的制度。邓渊是邓羌的孙子。

        [38]杨轨、王乞基帅户数千自归于西平王乌孤。

         [38]杨轨、王乞基率几千户居民,主动归附了西平王秃发乌孤。

        [39]十二月,己丑,魏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天兴。命朝野皆束发加帽。追尊远祖毛以下二十七人皆为皇帝;谥六世祖力微曰神元皇帝,庙号始祖;祖什翼犍曰昭成皇帝,庙号高祖;父曰献明皇帝。魏之旧俗,孟夏祀天及东庙,季夏帅众却霜于阴山,孟秋祀天于西郊。至是,始依仿古制,定郊庙朝飨礼乐,然惟孟夏祀天亲行,其余多有司摄事。又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二千家于代都,东至代都,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皆为畿内,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师以监之。

        [39]十二月,己丑(初二),魏王拓跋正式登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天兴。他命令朝廷内外所有官员百姓都必须把头发系在一起,再戴上帽子。他把很遥远的祖先拓跋毛以下的二十七个人都追尊皇帝;尊奉六世祖拓跋力微谥号为神元皇帝,庙号始祖;尊奉他的祖父拓跋什翼犍为昭成皇帝,庙号高祖;尊奉他的父亲拓跋为献明皇帝。按照北魏的旧习俗,每年的夏初都要祭祀天神和宗祖庙,每年的夏末都要率领部众去阴山作退霜的祈祷,每年的秋季刚开始时要去西郊祭天。到了这一年,北魏才开始依照汉族的古代传统,制订了在祭庙、朝会使用的礼仪音乐。然而,只有每年初夏的祭祀天神的活动,拓跋才亲自参加献祭,其余几次,多是由有关部门负责执行。拓跋又采纳了崔宏的建议,自称是黄帝的后代,以土德作君王。他把六州二十二郡的官员和豪族大户二千多家,迁移到代都居住。把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至阴馆,北至参合陂的地区,全都划入京畿范围之内。京师之外的四方、四维,设置了八部帅,分别加以监督、管辖。

        [40]己亥,燕幽州刺史慕容豪、尚书左仆射张通、昌黎尹张顺坐谋反诛。

         [40]己亥(十二日),后燕幽州刺史慕容豪、尚书左仆射张通、昌黎尹张顺,以谋反罪被处死。

        [41]初,琅邪人孙泰学妖术于钱唐杜子恭,士民多奉之。王恶之,流泰于广州。王雅荐泰于孝武帝,云知养性之方,召还,累官至新安太守。泰知晋祚将终,因王恭之乱,以讨恭为名,收合兵众,聚货钜亿,三吴之人多从之;识者皆忧其为乱,以中领军元显与之善,无敢言者。会稽内史谢发其谋,己酉,会稽王道子使元显诱而斩之,并其六子;兄子恩逃入海,愚民犹以泰蝉蜕 不死,就海中资给恩。恩乃聚合亡命得百馀人,以谋复仇。

         [41]当初,东晋琅邪人孙泰向钱塘人杜子恭学习妖术,土人、百姓都很信奉他。左仆射王很讨厌他,把孙泰流放到广州。广州刺史王雅却 把孙泰推荐给孝武帝,说孙泰知道修身养性、长生不老的药方。于是,孝武帝把孙泰从广州征召回京,并逐渐 升官做到了新安太守。孙泰估计到晋朝的气数就要结束,他假借王恭兴兵引起战乱,以讨伐王恭为名义,大量收集征召士兵部众,聚敛财富无数,三吴地区的居民,大多数都依从了他。有些见识的人都担忧他将来会制造动乱,但因为中领军司马元显与他关系亲密,没有人敢说。会稽内史谢揭发了他的阴谋,己酉(二十二日),会稽王司马道子让司马元显把他诱骗来之后,杀掉了他,同时杀了他的六个儿子。孙泰的侄儿孙恩逃入东海躲藏在小岛上,愚昧的百姓还以为孙泰像蝉一样,脱掉了一层壳,而真人并没有死,因此到海中去为孙恩送粮食等资助。孙恩于是又聚合了一百多名亡命之徒,谋划复仇。

        [42]西平王秃发乌孤更称武威王。

         [42]南凉西平王秃发乌孤改称武威王。

        [43]是岁,杨盛遣使附魏,魏以盛为仇池王。

         [43]这一年,归附东晋的杨盛,派遣使节请求归附北魏。北魏封杨盛为仇池王。

      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一卷(回目录)

        晋纪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己亥、399)

         晋纪三十三 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

        [1]春,正月,辛酉,大赦。

         [1]春季,正月,辛酉(初四),东晋实行大赦。

        [2]戊辰,燕昌黎尹留忠谋反,诛;事连尚书令东阳公根、尚书段成,皆坐死;遣中卫将军卫双就诛忠弟志于凡城。以卫将军平原公元为司徒、尚书令。

         [2]戊辰(十一日),后燕昌黎尹留忠阴谋叛变,被处死。事情牵连到了尚书令东阳公慕容根、尚书段成,也都被处死。慕容盛派中卫将军卫双去凡城诛杀留忠的弟弟幽州刺史留志。任命卫将军平原公慕容元为司徒、尚书令。

        [3]庚午,魏主北巡,分命大将军常山王遵等三军从东道出长川,镇北将军高凉王乐真等七军从西道出牛川,自将大军从中道出髯水以袭高车。

         [3]庚午(十三日),北魏国主拓跋去北方巡视,分别命令大将军常山王拓跋遵等三支军队从东路向长川进发,镇北将军高凉王拓跋乐真等七支军队从西路向牛川进发,拓跋则自己带领大军从中路在髯水出发,准备袭击高车部落。

        [4]壬午,燕右将军张真、城门校尉和翰坐谋反,诛。

         [4]壬午(二十五日),后燕右将军张真、城门校尉和翰因谋反罪被杀。

        [5]癸未,燕大赦,改元长乐。燕主盛每十日一自决狱,不加拷掠,多得其情。

         [5]癸未(二十六日),后燕大赦,改年号为长乐。后燕国主慕容盛每隔十天,亲自审理判决一次讼事,虽然并不加以严刑拷打,但也能获得很多真实情况。

        [6]武威王乌孤徙治乐都,以其弟西平公利鹿孤镇安夷,广武公檀镇西平,叔父素渥镇湟河,若留镇浇河,从弟替引镇岭南,洛回镇廉川,从叔吐若留镇浩;夷、夏俊杰,随才授任,内居显位,外典郡县,咸得其宜。

         [6]南凉武威王秃发乌孤把都城迁到乐都,派遣他的弟弟西平公秃发利鹿孤镇守安夷,广武公秃发檀镇守西平,他的叔叔秃发素渥镇守湟河,另一个叔叔秃发若留镇守浇河,堂弟秃发替引镇守洪池岭以南的地区,另一个堂弟秃发洛回镇守廉川,派堂叔秃发吐若留镇守浩。对于其他夷族和汉族的一些贤俊杰出人士,也都根据他们的才能分别任命职务,或者在朝中官居显要位置,或者在地方上掌管郡县的事务,都得到了合适的安排。

        乌孤谓群臣曰:“陇右、河西,本数郡之地,遭乱,分裂至十余国,吕氏、乞伏氏、段氏最强,今欲取之,三者何先?”杨统曰:“乞伏氏本吾之部落,终当服从。段氏书生,无能为患,且结好于我,攻之不义。吕光衰耄,嗣子微弱,纂、弘虽有才而内相猜忌,若使浩、廉川乘虚迭出,彼必疲于奔命,不过二年,兵劳民困,则姑臧可图也。姑臧举,则二寇不待攻而服矣。”乌孤曰:“善!”

        秃发乌孤对大臣们说:“陇右、河西,本来不过就是几个郡大的地方,经受动乱之后,分裂成了十几个国家,吕氏、乞伏氏、段氏这三家势力最强大。现在我打算去攻取他们,应该先打哪一个?”杨统说:“乞伏氏本来是我们的一个部落,终究会归附我们。段业是一介书生,根本没有什么能力制造祸患,而且跟我们有很好的关系,进攻他不合道义。吕光衰老不堪,他的儿子吕绍又懦弱无能。吕纂、吕弘虽然很有才能,但内心互相猜忌。我们如果派浩、廉川两个郡的兵力乘虚轮流不断地进攻,吕氏一定会疲于奔命,不超过二年,就会军队劳累,百姓贫因,到那时,姑臧就可以谋取了。姑臧被我们拿下之后,乞伏氏和段氏这两伙强盗,不用等我们去攻打就会向我们投降了。”秃发乌孤说:“好!”

        [7]二月,丁亥朔,魏军大破高车三十余部,获七万余口,马三十余万匹,牛羊百四十余万头。卫王仪别将三万骑绝漠千余里,破其七部,获二万余口,马五万余匹,牛羊二万余头。高车诸部大震。

         [7]二月,丁亥朔(初一),北魏北征的军队将高车的三十多个部落打得大败,俘虏七万多人,缴获马三十多万匹,牛羊一百四十多万头。卫王拓跋仪另外带领三万骑兵,深入沙漠一千多里,攻破了高车的七个余部,俘虏二万多人,缴获马五万多匹,牛羊二万多头。高车的各个部落非常震惊、恐慌。

        [8]林邑王范达陷日南、九真,遂寇交趾,太守杜瑗击破之。

         [8]南方的林邑国国王范达攻克了东晋日南、九真两个郡,于是进犯

        交趾郡。交趾太守杜瑷领兵将他打败。

        [9]庚戌,魏征虏将军庾岳破张超于勃海,斩之。

         [9]庚戌(二十四日),北魏征虏将军庾岳在勃海攻破了张超率领的变民部队,并把张超斩首。

        [10]段业即凉王位,改元天玺;以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右丞。

         [10]段业即北凉王位,改年号为天玺。任命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尚书右丞。

        [11]魏主大猎于牛川之南,以高车人为围,周七百余里;因驱其禽兽,南抵平城,使高车筑鹿苑,广数十里。三月,己未,还平城。

         [11]北魏国主拓跋在牛川以南的地方大规模打猎,让高车人作为围子,周围七百多里。这样,他把圈子里的走兽向南驱赶到平城,又让高车人修筑起鹿苑,鹿苑方圆达数十里。三月,己未(初三),拓跋回到平城。

        甲子,分尚书三十六曹及外署,凡置三百六十曹,令八部大夫主之。吏部尚书崔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事。置五经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合三千人。

        甲子(初八),拓跋将原尚书三十六曹以及一些京外官署整理划分为三百六十曹,派设八部大夫主管。吏部尚书崔宏负责统领原来的三十六曹,像令、仆射那样管辖事务。又设置了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生的名额,共达三千人。

        问博士李先曰:“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对曰:“莫若书籍。”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从之,命郡县大索书籍,悉送平城。

        拓跋向博士李先询问说:“天下什么东西最好,可以用来补益人的智慧、精神?”李先回答他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书籍。”拓跋说:“书籍一共能有多少,怎么样才能把它们搜集到一起呢?”李先又回答说:“自从文字产生,一直到现在,图书的数量每代都有发展增加,已经不可能准确统计了。如果陛下有这方面的爱好,何必忧虑不能搜集呢?”拓跋听了他的话,命令各地郡县大规模索求、搜集书籍,全部送到平城。

        [12]初,秦王登之弟广帅众三千依南燕王德,德以为冠军将军,处之乞活堡。会荧惑守东井,或言秦当复兴,广乃自称秦王,击南燕北地王钟,破之。是时,滑台孤弱,土无十城,众不过一万,钟既败,附德者多去德而附广。德乃留鲁阳王和守滑台,自帅众讨之,斩之。

         [12]当初,前秦王苻登的弟弟苻广率兵众三千人投顺了南燕王慕容德,慕容德任命他为冠军将军,安置在乞活堡。正赶上火星侵入井宿,有人说这种星象表示前秦应当复兴,苻广于是自称秦王,进攻南燕北地王慕容钟,并将他打败。这时,南燕慕容德驻地的滑台势单力薄,所辖治的地方不到十个城池,军队也不过一万人,慕容钟失败之后,依附慕容德的人大都离开了慕容德而依附苻广。慕容德留下鲁阳王慕容和驻守滑台,亲自统帅兵众去讨伐苻广,并把他斩了。

        燕主宝之至黎阳也,鲁阳王和长史李辩劝和纳之,和不从。辩惧,故潜引晋军至管城,欲因德出战而作乱。既而德不出,辩愈不自安。及德讨苻广,辩复劝和反,和不从,辩乃杀和,以滑台降魏。魏行台尚书和跋在邺,帅轻骑自邺赴之,既至,辩悔之,闭门拒守。跋使尚书郎邓晖说之,辩乃开门内跋,跋悉收德宫人府库。德遣兵击跋,跋逆击,破之,又破德将桂阳王镇,俘获千余人。陈、颍之民多附于魏。

        国主慕容宝来到黎阳的时候,鲁阳王慕容和的长史李辩劝说慕容和接纳他,慕容和不同意。李辩非常害怕,就暗地里招引东晋的军队来到管城,打算趁慕容德出外作战时发动叛乱。后来慕容德并没有出外作战,李辩心里更加焦虑不安。到这次慕容德出兵讨伐苻广,李辩再一次劝说慕容和反叛,慕容和仍然不听,李辩便杀了慕容和,献出滑台城,投降了北魏。北魏国行台尚书和跋正在邺城,便带领一支轻装骑兵部队,从邺城奔赴滑台,赶到的时候,李辩却又后悔了,赶忙关紧城门拒绝他们进城。和跋派遣尚书郎邓晖前去劝说,李辩开门把和跋迎入城内。和跋收缴了慕容德的所有姬妾宫女、府库资财。慕容德派兵进攻和跋,和跋反击,把燕军打败,又击败了赶来增援的慕容德的大将桂阳王慕容镇,俘虏了一千多人。陈郡、颍川郡的民众大多数便都归附了北魏。

        南燕右卫将军慕容云斩李辩,帅将士家属二万余口出滑台赴德。德欲攻滑台,韩范曰:“向也魏为客,吾为主人;今也吾为客,魏为主人。人心危惧,不可复战,不如先据一方,自立基本,乃图进取。”张华曰:“彭城,楚之旧都,可攻而据之。”北地王钟等皆劝德攻滑台。尚书潘聪曰:“滑台四通八达之地,北有魏,南有晋,西有秦,居之未尝一日安也。彭城土旷人稀,平夷无,且晋之旧镇,未易可取。又密迩江、淮,夏秋多水。乘舟而战者,吴之所长,我之所短也。青州沃野二千里,精兵十馀万,左有负海之饶,右有山河之固,广固城曹嶷所筑,地形阻峻,足为帝王之都。三齐英杰,思得明主以立功于世久矣。辟闾浑昔为燕臣,今宜遣辩士驰说于前,大兵继踵于后,若其不服,取之如拾芥耳。既得其地,然后闭关养锐,伺隙而动,此乃陛下之关中、河内也。”德犹豫未决。沙门竺朗素善占候,德使牙门苏抚问之,朗曰:“敬览三策,潘尚书之议,兴邦之言也。且今岁之初,彗星起奎、娄,扫虚、危;彗者,除旧布新之象,奎、娄为鲁,虚、危为齐。宜先取兖州,巡抚琅邪,至秋乃北徇齐地,此天道也。”抚又密问以年世,朗以《周易》筮之曰:“燕衰庚戌,年则一纪,世则及子。”抚还报德,德乃引师而南,兖州北鄙诸郡县皆降之。德置守宰以抚之,禁军士无得虏掠。百姓大悦,牛酒属路。

        南燕右卫将军慕容云斩杀了李辩,率领将士的家属共二万多口人冲出滑台城,去投奔慕容德。慕容德打算进攻滑台,部将韩范说:“过去魏人是客人,我们是主人;现在我们是客人,魏人却变成了主人。我们军中人人都非常害怕,不可以再让他们去打仗了。不如先据守一个地方,自己重新创立根本基业,然后才能再筹划考虑发展壮大进取的事情。”部将张华说:“彭城是西楚霸王的旧都城,可以把它攻下来占据它。”但是北地王慕容钟等人都劝说慕容德进攻滑台。尚书潘聪说:“滑台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地方,北有魏,南有晋,西有秦,居住在那里没有一天感到是安全的。彭城地广人稀,一片平原,没有什么险要可以据守。而且那里是晋的旧有重镇,未必很容易就可以攻取下来。这地方又距长江、淮河很近,夏季、秋季降雨很多。乘舟在水上作战,那是吴地之人所最擅长的,而恰恰又是我们的短处。青州既拥有二千里的肥沃土地,又拥有十多万精锐的部队,左边有紧挨着大海的富饶,右边有依靠高山大河的险要,广固城是当年曹嶷所兴筑,地势险峻,足可以作为帝王的都城。三齐地方的英才俊杰,希望得到一个圣明的君主,拥戴他在世上建立宏伟的功业,已经有很长时间了。青州刺史辟闾浑以前也曾是燕的臣子,现在应该派遣能言善辩之士赶到他那里游说,紧接着再派遣大军进逼,如果他不听从我们的奉劝,击败他并夺取青州也不过像弯腰拣草那么容易罢了。得到那里之后,封锁关隘,养精蓄锐,等待时机而有所建树,这才是陛下的关中、河内呀!”慕容德犹豫再三,委决不下。一个叫竺朗的和尚一向善于占卜征候,慕容德遣使牙门苏抚前去探问,竺朗说:“我恭敬地看了他们提出的这三种策略,潘尚书的建议,才是兴邦立国的言论。而且今年年初的时候,彗星起自奎宿、娄宿,其尾扫过虚宿、危宿。彗星的出现,乃是消除陈腐、新机将布的星象,奎宿、娄宿天区为鲁国疆域,虚宿、危宿天区为齐国疆域。应该先去夺取兖州,再去安抚琅邪,到秋天的时候再向北攻占齐地,这是上天的旨意呀。”苏抚又偷偷地问他燕国的寿命如何,竺朗根据《周易》推算之后说:“燕国将在庚戌年衰亡,寿命为一纪,并可以把王位传给儿子。”苏抚回去向慕容德汇报,慕容德才率领大军向南进发,兖州以北偏远地区的郡县都投降了他。慕容德分别设置地方官员安抚百姓,严禁军队到处虏掠抢夺。百姓们非常高兴,一路上不断地有人送来慰劳大军的牛肉美酒。

        [13]丙子,魏主遣建义将军庾真、越骑校尉奚斤击库狄、宥连、侯莫陈三部,皆破之,追奔至大峨谷,置戍而还。

         [13]丙子(二十日),北魏国主拓跋派遣建义将军庾真、越骑校尉奚斤率兵袭击库狄、宥连、侯莫陈三个部落,并且把它们全部击破,追击奔袭到大峨谷,在那里安置了守卫部队之后才返回。

        [14]己卯,追尊帝所生母陈夫人为德皇太后。

         [14]己卯(二十三日),安帝追尊他的亲生母亲陈夫人为德皇太后。

        [15]夏,四月,鲜卑叠掘河内帅户五千降于西秦。西秦王乾归以河内为叠掘都统,以宗女妻之。

         [15]夏季,四月,鲜卑族叠掘部落的首领河内率他所辖属的五千户居民,向西秦投降。西秦王乞伏乾归任命河内为叠掘都统,并把自己宗族的一个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16]甲午,燕大赦。

         [16]甲午(初九),后燕实行大赦。

        [17]会稽王道子有疾,且无日不醉。世子元显知朝望去之,乃讽朝廷解道子司徒、扬州刺史。乙未,以元显为扬州刺史。道子醒而后知之,大怒,无如之何。元显以庐江太守会稽张法顺为谋主,多引树亲党,朝贵皆畏事之。

        [17]会稽王司马道子有病,而且又嗜酒成癖,没有一天不酩酊大醉。他的嫡长子司马元显知道他在朝廷已经没有声望。于是便委婉地劝说,请求朝廷解去了司马道子的司徒、扬州刺史职务。乙未(初十),安帝任命司马元显为扬州刺史。司马道子清醒之后知道了这件事,虽然忍不住暴跳如雷,但也没有办法。司马元显把庐江太守、会稽人张法顺作为自己的主要谋士,并且大量地引用亲信,树立党羽,朝中地位显贵的官员都以畏惧的心情对待他。

        [18]燕散骑常侍馀超、左将军高和等坐谋反,诛。

         [18]后燕散骑常侍馀超、左将军高和等人,以谋反罪被杀。

        [19]凉太子绍、太原公纂将兵伐北凉,北凉王业求救于武威王乌孤,乌孤遣骠骑大将军利鹿孤及杨轨救之。业将战,沮渠蒙逊谏曰:“杨轨恃鲜卑之强,有窥窬之志,绍、纂深入,置兵死地,不可敌也。今不战则有泰山之安,战则有累卵之危。”业从之,按兵不战。绍、纂引兵归。

         [19]后凉太子吕绍、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北凉王段业向南凉武威王秃发乌孤求救,秃发乌孤派遣骠骑大将军秃发利鹿孤,与杨轨一起前去救援。段业准备迎战,沮渠蒙逊劝阻他说:“杨轨这个人依仗着鲜卑人的强大,有对我趁机动手的野心,吕绍、吕纂此次敢于率军深入,已经把军队置之死地,我们抵挡不过。现在我们不出战,还有像泰山那样的安稳,出战,就会有累卵之危。”段业听从了他的劝告,按兵不动。吕绍、吕纂只好带着大军回去。

        六月,乌孤以利鹿孤为凉州牧,镇西平,召车骑大将军檀入录府国事。

         六月,秃发乌孤任命秃发利鹿孤为凉州牧,镇守西平,召回车骑大将军秃发檀,叫他入朝处理国家的大事。

        [20]会稽世子元显自以少年,不欲顿居重任;戊子,以琅邪王德文为司徒。

         [20]会稽王的嫡长子司马元显,知道自己还年轻,不打算马上担负起国家的重大责任。戊子(初四),朝廷任命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司徒。

        [21]魏前河间太守卢溥帅其部曲数千家就食渔阳,遂据有数郡。秋,七月,己未,燕主盛遣使拜溥幽州刺史。

         [21]北魏前河间太守范阳人卢溥统率他手下的人几千家到渔阳谋生,于是占据了几个郡的土地。秋季,七月,己未(初五),后燕国主慕容盛派遣使节任命卢溥为幽州刺史。

        [22]辛酉,燕主盛下诏曰:“法例律,公侯有罪,得以金帛赎,此不足以惩恶而利于王府,甚无谓也。自今皆令立功以自赎,勿复输金帛。”

         [22]辛酉(初七),后燕国主慕容盛下诏书说:“法令判例规定,公、侯如果犯了罪,可以用金钱、布帛来赎罪,这不能达到惩罚罪恶的目的,却有利于王府,因此,毫无意义。从今往后,犯罪的人必须立功才能赎清自己的罪责,不得再收取金钱、布帛。”

        [23]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卒。

         [23]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去世。

        [24]秦齐公崇、镇东将军杨佛嵩寇洛阳,河南太守陇西辛恭靖婴城固守。雍州刺史杨期遣使求救于魏常山王遵,魏主以散骑侍郎西河张济为遵从事中郎以报之。期问于济曰:“魏之伐中山,戎士几何?”济曰:“四十余万。”期曰:“以魏之强,小羌不足灭也。且晋之与魏,本为一家,今既结好,义无所隐。此间兵弱粮寡,洛阳之救,恃魏而已。若其保全,必有厚报;若其不守,与其使羌得之,不若使魏得之。”济还报。八月,遣太尉穆崇将六万骑往救之。

         [24]后秦齐公姚崇、镇东将军杨佛嵩进犯东晋的洛阳,河南太守陇西人辛恭靖围 绕城池加固防守。雍州刺史杨期派遣使节向北魏常山王拓跋遵请求援助,北魏国主拓跋派散骑侍郎西河人张济作为拓跋遵的从事中郎前往。杨期向张济问道:“你们魏国去征伐中山,有多少军士?”张济说:“四十多万。”杨期说:“就你们魏国如此的强大来说,姚崇一伙小小的羌贼实在不值得你们去消灭。况且晋与魏之间,本来就是一家,现在既然已经结成友好关系,便不应该有什么隐瞒的。我这里兵力微弱,粮草也很少,救助洛阳的事,就依赖你们魏国了。如果洛阳可以完美无缺,对你们一定会有丰厚的报答;如果坚守不住,与其让羌人得到,还不如让你们得到!”张济回国汇报了杨期的态度。八月,拓跋派遣太尉穆崇带领六万骑兵前往援助杨期。

        [25]燕辽西太守李朗在郡十年,威行境内,恐燕主盛疑之,累征不赴。以其家在龙城,未敢显叛,阴召魏兵,许以郡降魏;遣使驰诣龙城,广张寇势。盛曰:“此必诈也。”召使者诘问,果无事实。盛尽灭朗族;丁酉,遣辅国将军李旱讨之。

         [25]后燕辽西太守李朗,担任郡守十年,在郡内威信很高,他害怕后燕国主慕容盛猜疑忌恨,因此几次被征召都不去。因为自己的家眷全在龙城,没有公开叛变,只是私下里招引北魏大军前来,答应统领全郡向北魏投降。他于是派遣信使跑到龙城去禀报,夸张辽西那里受到寇贼侵犯的形势。慕容盛说:“这一定是骗局。”把那个信使召来仔细审问,果然没有那么一回事。慕容盛把李朗的家人全部杀掉;丁酉(十四日),派遣辅国将军李旱前去讨伐。

        [26]初,魏奋武将军张衮以才谋为魏主所信重,委以腹心。问中州士人于衮,衮荐卢溥及崔逞,皆用之。

         [26]当初,北魏奋武将军张衮因为才干出众、谋略过人而得到北魏国主拓跋的信任与重用,把他当做心腹。拓跋向张衮询问中州的读书人谁比较有名,张衮荐举了卢溥和崔逞,拓跋都加以任用。

        围中山久未下,军食乏,问计于群臣,逞为御史中丞,对曰:“桑椹可以佐粮;飞食椹而改音,诗人所称也。”虽用其言,听民以椹当租,然以逞为侮慢,心衔之。秦人寇襄阳,雍州刺史郗恢以书求救于魏常山王遵曰:“贤兄虎步中原。”以恢无君臣之礼,命衮及逞为复书,必贬其主。衮、逞谓帝为贵主。怒曰:“命汝贬之而谓之‘贵主’,何如‘贤兄’也!”逞之降魏也,以天下方乱,恐无复遗种,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州,逞独与幼子赜诣平城,所留妻子遂奔南燕。并以是责逞,赐逞死。卢溥受燕爵命,侵掠魏郡县,杀魏幽州刺史封沓干。谓衮所举皆非其人,黜衮为尚书令史。衮乃阖门不通人事,惟手校经籍,岁余而终。

        那时,拓跋围困中山城很长时间也没有攻克,部队的粮食非常缺乏,向群臣询问办法,当时崔逞是御史中丞,他回答说:“桑椹可以用来做辅助粮食。飞来飞去的猫头鹰吃了桑椹而改变了叫声,这是诗人说的。”拓跋虽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允许百姓用桑椹充当地租交纳,但是却认为崔逞有意侮辱轻慢自己,记恨在心。后来后秦的军队进犯襄阳,东晋雍州刺史郗恢写信向北魏常山王拓跋遵求援说:“贤兄像猛虎那样纵横中原。”拓跋认为郗恢没有遵奉君臣之间的礼法,让张衮和崔逞代写回信,一定要贬斥东晋的君主。但张衮、崔逞在信中称东晋皇帝为“贵主”。拓跋见此,勃然大怒说:“我命令你们贬低他,你们却称他为‘贵主’,这怎么能和他叫我‘贤兄’相比呢!”崔逞投降北魏的时候,天下正处在动乱之中,恐怕不再能遗留下后代,所以让他的妻子张氏和四个儿子留在冀州老家,崔逞自己与最小的儿子崔赜来到平城,他的妻子张氏和四个儿子便投奔了南燕。拓跋把这几件事加在一起责问崔逞,下令让他【创建和谐家园】。卢溥接受后燕的官位和命令,侵犯袭掠北魏的郡县,又杀了北魏幽州刺史封沓干。拓跋认为张衮所举荐的人都不好,因此把张衮贬为尚书令史。张衮于是从此紧闭大门,不与外边来往,只是整天地校勘经史典藉,一年多之后去世。

        燕主宝之败也,中书令、民部尚书封懿降于魏。以懿为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问懿以燕氏旧事,懿应对疏慢,亦坐废于家。

        国主慕容宝失败的时候,中书令、民部尚书封懿向北魏投降。拓跋任命封懿为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拓跋向封懿询问燕氏政权过去的一些事情,封懿在回答时,疏略而且傲慢,也被免去一切官职,在家闲居。

        [27]武威王秃发乌孤醉,走马伤胁而卒,遗令立长君。国人立其弟利鹿孤,谥乌孤曰武王,庙号烈祖。利鹿孤大赦,徒治西平。

         [27]南凉武威王秃发乌孤醉酒之后,骑马奔驰,伤了肋骨而死。留下遗命让年纪大的人为国君。国人拥立他的弟弟秃发利鹿孤,追谥秃发乌孤为武王,庙号烈祖。秃发利鹿孤下令大赦,把都城迁到西平。

        [28]南燕王德遣使说幽州刺史辟闾浑,欲下之;浑不从;德遣北地王钟帅步骑二万击之。德进据琅邪,徐、兖之民归附者十余万。德自琅邪引兵而北,以南海王法为兖州刺史,镇梁父。进攻莒城,守将任安委城走。德以潘聪为徐州刺史,镇莒城。兰汗之乱,燕吏部尚书封孚南奔辟闾浑,浑表为勃海太守;及德至,孚出降,德大喜曰:“孤得青州不为喜,喜得卿耳!”遂委以机密。北地王钟传檄青州诸郡,谕以祸福。辟闾浑徒八千余家入守广固,遣司马崔诞戍薄荀固,平原太守张豁戍柳泉;诞、豁承檄皆降于德。浑惧,携妻子奔魏,德遣射声校尉刘纲追之,及于莒城,斩之。浑子道秀自诣德,请与父俱死。德曰:“父虽不忠,而子能孝。”特赦之。浑参军张瑛为浑作檄,辞多不逊,德执而让之。瑛神色自若,徐曰:“浑之有臣,犹韩信之有蒯通。通遇汉祖而生,臣遭陛下而死,比之古人,窃为不幸耳!”德杀之。遂定都广固。

        [28]南燕王慕容德派遣使节前去游说东晋幽州刺史辟闾浑,打算拿下幽州,辟闾浑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慕容德派遣北地王慕容钟率领步、骑兵共两万人进攻辟闾浑。慕容德向前推进占据琅邪,徐州、兖州的百姓归附他的有十多万人。慕容德带兵从琅邪向北进发,任命南海王慕容法为兖州刺史,镇守梁父。然后又进攻莒城,东晋守将任安放弃城池逃走,慕容德任命潘聪为徐州刺史,镇守莒城。当年兰汗之乱时,后燕吏部尚书封孚向南投奔辟闾浑,辟闾浑向朝廷奏报,任命他做了勃海太守。慕容德来到的时候,封孚出城投降,慕容德非常高兴地说:“孤得到青州并不觉得是大喜的事,可喜的是我得到了你。”于是,把朝廷机密要事交给封孚掌管处理。后燕北地王慕容钟向青州的各郡传布檄文,向他们申明祸福、利害关系。辟闾浑把八千多户居民迁徒到广固去据守,又派司马崔诞去戍守薄荀固,派平原太守张豁戍守柳泉。崔诞、张豁接到慕容钟的檄文后,都向慕容德投降。辟闾浑非常害怕,便携带着妻子儿女,向北魏奔逃,慕容德派遣射声校尉刘纲前去追赶他,追到莒城把他杀了。辟闾浑的儿子辟闾道秀,自己去面见慕容德,请求让他与他的父亲一块死。慕容德叹息说:“父亲虽然不忠,但是他的儿子却能尽孝。”特地赦免了辟闾道秀。辟闾浑的参军张瑛曾经为辟闾浑草拟檄文,文中措辞大多不逊,慕容德把他抓住后谴责他。但张瑛神色自然,慢慢地说:“辟闾浑有我,就好像韩信有蒯通一样。蒯通遇到了汉高祖刘邦而能生存,我与陛下遭遇却要死,与古人相比,我只能觉得是一种不幸罢了!”慕容德把他杀了。于是,南燕定都在广固。

        [29]燕李旱行至建安,燕主盛急召之,君臣莫测其故。九月,辛未,复遣之。李朗闻其家被诛,拥二千余户以自固;及闻旱还,谓有内变,不复设备,留其子养守令支,自迎魏师于北平。壬子,旱袭令支,克之,遣广威将军孟广平追及朗于无终,斩之。

         [29]后燕辅国将军李旱,讨伐李朗行进到建安,后燕国主慕容盛把他紧急召回,大臣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九月,辛未(十八日),又派他出征。李朗听说他的家眷全部被杀害,便集结二千多户居民,用以固守自己的城池,等到听说李旱突然回去,认为后燕国内部一定出现变化,所以不再设防,只是留下他的儿子李养据守令支,自己却去北平迎接北魏军。壬子(疑误),李旱袭击并攻破了令支,马上又派广威将军孟广平去追击李朗,在无终追上并把他杀了。

        [30]秦主兴以灾异屡见,降号称王,下诏令群公、卿士、将牧、守宰各降一等;大赦,改元弘始。存问孤贫,举拔贤俊,简省法令,清察狱讼,守令之有政迹者赏之,贪残者诛之,远近肃然。

         [30]后秦国主姚兴因为天灾和异兆多次出现,降低名号,由皇帝改称王,并下达诏书,命令诸公卿、将帅、地方官吏,全部降职一级。下令大赦,改年号为弘始;安抚慰问孤寡之人与贫苦百姓,选举荐拔贤才俊士;简化缓和法令制度,清正明确地处理诉讼案件。地方官吏有政绩的奖赏,贪婪残暴的人诛杀。国中无论远近,秩序井然。

        [31]冬,十月,甲午,燕中卫将军卫双有罪,赐死。李旱还,闻双死,惧,弃军而亡,至板陉,复还归罪。燕主盛复其爵位,谓侍中孙曰:“旱为将而弃军,罪在不赦。然昔先帝蒙尘,骨肉离心,公卿失节,惟旱以宦者忠勤不懈,始终如一,故吾念其功而赦之耳。”

         [31]冬季,十月,甲午(十一日),后燕中卫将军卫双因罪被赐死。李旱回朝之后,听说卫双已死,非常害怕,便抛下军队,只身逃亡,到板陉之后,又回去自首认罪。后燕国主慕容盛恢复了他的爵位和职务,对侍中孙说:“李旱作为将军却抛弃了自己的军队,他的罪过绝对是不可饶恕的。但是过去先帝遭受挫折、流亡的时候,自己的骨肉都离心离德,公卿们失去节操,只有李旱一人,虽然身为宦官,却能忠贞勤勉地护佑先帝,始终如一。我正是感念他的这些功劳,所以才赦免他的呀!”

        [32]辛恭靖固守百馀日,魏救未至,秦兵拔洛阳,获恭靖。恭靖见秦王兴,不拜,曰“吾不为羌贼臣!”兴囚之,恭靖逃归。自淮、汉以北,诸城多请降,送任于秦。

         [32]东晋辛恭靖在洛阳坚守了一百多天,北魏的救援部队仍然没有到。后秦军攻克了洛阳,抓获了辛恭靖。辛恭靖被押解去见后秦王姚兴,不肯跪拜,说:“吾决不做羌贼的臣民!”姚兴把他囚禁起来,辛恭靖趁机逃了回去。这样,从淮河、汉水以北地区各城,有很多都请求投降,并向后秦送去担保。

        [33]魏主以穆崇为豫州刺史,镇野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6: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