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资治通鉴全译第三册》-第7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东魏的颍州长史贺若统抓住了刺史田迄,率领全城军民投降西魏,西魏的都督梁迥进入并占据了这座州城,以前的通直散骑侍郎郑伟在陈留起兵,攻打东崐魏的梁州,捉住了梁州刺史鹿永吉。从前的大司马从事中郎崔彦穆攻打荥阳,捉住了荥阳太守苏淑,接着与广州长史刘志一起投降了西魏。郑伟是郑先护的儿子。西魏丞相宇文泰任命郑伟为北徐州刺史,崔彦穆为荥阳太守。

        十一月,东魏行台任祥帅督将尧雄、赵育、是云宝攻颍川,丞相泰使大都督宇文贵、乐陵公辽西怡峰将步骑二千救之。军至阳翟,雄等军已去颍川三十里,祥帅众四万继其后。诸将咸以为“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雄等谓吾兵少,必不敢进。彼与任祥合兵攻颍川,城必危矣。若贺若统陷没,吾辈坐此何为!今进据颍川,有城可守,又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遂疾趋,据颍川,背城为陈以待。雄等至,合战,大破之,雄走,赵育请降,俘其士卒万余人,悉纵遣之。任祥闻雄败,不敢进,贵与怡峰乘胜逼之,祥退保宛陵;贵追及,击之,祥军大败。是云宝杀其阳州刺史那椿,以州降魏。魏以贵为开府仪同三司,是云宝、赵育为车骑大将军。

        十一月,东魏行台任祥率领督将尧雄、赵育、是云宝攻打颍川。西魏丞相宇文泰派遣大都督宇文贵、乐陵公辽西人怡峰带着二千名步、骑兵前去救援。西魏部队到达阳翟的时候,尧雄等人的部队已距颍川只三十里远近了,任祥率四万兵马紧继其后。西魏的将领们都认为“敌军人多,我方人少,所以不可交战”。宇文贵则对大家说:“尧雄等人觉得我们的部队人数少,一定不敢进攻他们。要是让他们和任祥联合起来攻打颍川,这座城必定危险了。如果贺若统真的落了个城破人亡的结局,那我们坐在这儿干什么?现在我们要是能够占领颍川的话,有城可以防守,又能够出乎敌人的意料,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败他们。”说罢,他便指挥部队快速进军,占领了颍川,然后背靠城墙,严阵以待。尧雄等人的部队来到,宇文贵的部队迎战,使敌人遭到了惨败。尧雄逃跑,赵育请求投降,这一仗共俘虏了一万多名东魏的士兵,宇文贵把他们全部遣散了。任祥听到尧雄失败的消息,不敢继续前进,宇文贵与怡峰乘胜向他发起进攻,任祥撤退到宛陵进行防守;宇文贵追到了宛陵,向任祥发起进攻,任祥的部队被打得一败涂地。是云宝杀掉了他所在的阳州刺史那椿,和全州军民一道投降了西魏。西魏任命宇文贵为开府仪同三司,是云宝、赵育为车骑大将军。

        都督杜陵韦孝宽攻东魏豫州,拔之,执其行台冯邕。孝宽名叔裕,以字行。

        梁朝都督杜陵人韦孝宽攻打东魏的豫州,占领了州城,俘虏了行台冯邕。韦孝宽本名为韦叔裕,以字行于世。

         [18]丙子,东魏以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万俟普为太尉。

        [18]丙子(十五日),东魏任命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万俟普为太尉。

         [19]司农张乐皋等聘于东魏。

        [19]梁朝司农张乐皋等人到东魏聘问。

         [20]十二月,魏行台杨白驹与东魏阳州刺史段粲战于蓼坞,魏师败绩。

        [20]十二月,西魏行台杨白驹与东魏阳州刺史段粲在蓼坞交战,西魏的军队大败。

         [21]魏荆州刺史郭鸾攻东魏东荆州刺史清都慕容俨,俨昼夜拒战,二百馀日,乘间出击鸾,大破之。时河南诸州多失守,唯东荆获全。

        [21]西魏荆州刺史郭鸾攻打东魏东荆州刺史清都人慕容俨,慕容俨日夜抵抗,持续了二百多天之后,他乘机出击,打垮了郭鸾。当时东魏黄河以南地区的各个州大多数失守了,唯独东荆州得以保全。

        河间邢磨纳、范阳卢仲礼、仲礼从弟仲裕等皆起兵海隅以应魏。

        河间人邢磨纳、范阳人卢仲礼,还有卢仲礼的堂弟卢仲裕等人都在海边起兵,策应西魏。

        东魏济州刺史高季式有部曲千余人,马八百匹,铠仗皆备。濮阳民杜灵椿等为盗,聚众近万人,攻城剽野,季式遣骑三百,一战擒之,又击阳平贼路文徒等,悉平之,于是远近肃清。或谓季式曰:“濮阳、阳平乃畿内之郡,不奉诏命,又不侵境,何急而使私军远战!万一失利,岂不获罪乎!”季式曰:“君何言之不忠也!我与国家同安共危,岂有见贼而不讨乎!且贼知【创建和谐家园】猝不能来,又不疑外州有兵击之,乘其无备,破之必矣。以此获罪,吾亦无恨。”

        东魏济州刺史高季式有部曲一千多人,战马八百匹,铠甲与兵器统统齐备。濮阳的百姓杜灵椿等人干起了强盗勾当,纠集了将近一万人,又是攻城又是在野外抢劫。高季式派出三百名骑兵一仗就捉住了杜灵椿,又袭击了阳平的盗贼路文徒等人,将那些盗贼一一平定,于是远近的盗贼都被肃清了。有人对崐高季式说:“濮阳、阳平的两个郡属于京城管辖,你没有得到讨伐盗贼的命令,盗贼也没有侵犯济州的土地,你为什么这么着急,派出私家军队出远门作战,万一失利的话,岂不是要白白承担罪责?”高季式回答说:“您怎么会说出这种不忠的话来?我和国家同安危,共命运,哪有见到盗贼不去讨伐的道理?而且盗贼知道朝廷军队仓促间不会到来,又不疑心别的州郡的官兵会攻击他们,所以乘他们没有作准备,我们一定能够消灭他们。即使因为这事而承担罪责,那我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八卷(回目录)

        梁纪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戊午、538)

      梁纪十四 梁武帝大同四年(戊午,公元538年)

         [1]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辛酉朔(初一),发生日食。

         [2]东魏砀郡获巨象,送邺。丁卯,大赦,改元元象。

        [2]东魏的砀郡捕获到一头巨象,将它送往国都邺城。丁卯(初七),孝静帝下令大赦天下,并把年号改为“元象。”

         [3]二月,已亥,上耕藉田。

        [3]二月,已亥(初十),梁武帝在藉田耕作。

         [4]东魏大都督善无贺拔仁攻魏南汾州,刺史韦子粲降之,丞相泰灭子粲之族。东魏大行台侯景等治兵于虎牢,将复河南诸州,魏梁迥、韦孝宽、赵继宗皆弃城西归。侯景攻广州,未拔,闻魏救兵将至,集诸将议之,行洛州事卢勇请进观形势。乃帅百骑至大隗山,遇魏师。日已暮,勇多置幡旗于树颠,夜,分骑为十队,鸣角直前,擒魏仪同三司程华,斩仪同三司王征蛮而还。广州守将骆超遂以城降东魏,丞相欢以勇行广州事。勇,辩之从弟也。于是南汾、颍、豫、广四州复入东魏。

        [4]东魏大都督善无人贺拔仁攻打西魏南汾州,南汾州刺史韦子粲向贺拔仁投降,西魏丞相宇文泰听到这一消息后,屠杀了韦子粲的全部家族。东魏大行台侯景等人在虎牢整顿部队,准备收复黄河以南的各州,看到势头不对,西魏的梁迥、韦孝宽、赵继宗都放弃他们所守的城跑回西部地区。侯景攻打广州,没有取得成功,他听说西魏的救兵将要赶到,就召集全体将领一道商议对策。兼管洛州事务的卢勇请求去前方观察形势,在征得侯景同意后,他便带领一百名骑兵来到大隗山,在这里,他们遇上了西魏的部队。当时已是黄昏时刻,卢勇叫人在树木的顶端插上许多旗帜,表示兵力很多,等到夜里,他把手下的骑兵分成十队,大家吹着号角直向前冲去,抓获了西魏的仪同三司程华,杀死了仪同三司王征蛮,然后返回。广州的守将骆超于是打开城门向东魏投降,东魏的丞相高欢下令让卢勇再兼管广州的事务。卢勇是卢辩的堂弟。从此,南汾、颖、豫、广这四个州重新划入东魏的版图。

         [5]初,柔然头兵可汗始得返国,事魏尽礼。及永安以后,雄据北方,礼渐骄倨,虽信使不绝,不复称臣。头兵尝至洛阳,心慕中国,乃置侍中、黄门等官;后得魏汝阳王典签淳于覃,亲宠任事,以为秘书监,使典文翰。及两魏分裂,头兵转不逊,数为边患。魏丞相泰以新都关中,方有事山东,欲结婚以抚之,以舍人元翌女为化政公主,妻头兵弟塔寒。又言于魏主,请废乙弗后,纳头兵之女。甲辰,以乙弗后为尼,使扶风王孚迎头兵女为后。头兵遂留东魏使者元整,不报其使。

        [5]当初,柔然国的头兵可汗刚被放回国的时候,对北魏毕恭毕敬,礼仪周全。到了永安年间之后,头兵可汗在他所占据的北方开始称雄,于是对北魏渐渐地变得傲慢起来,虽然仍旧和北魏保持书信与使者来往,但是不再自己称臣了。头兵可汗曾经到过洛阳,心里仰慕中原,就按照北魏的官制设置了侍中、黄门等官职;后来他得到了北魏汝阳王的典签淳于覃,非常亲近宠信,十分重用,委任为秘书监,使其主管文书。在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之后,头兵可汗变得更加傲慢放肆,多次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西魏的丞相宇文泰考虑到刚在关中地区建立新都,同时正和东魏发生摩擦,就想用联姻的办法来安抚头兵可汗。请文帝将舍人元翌的女儿封为化政公主,让她嫁给头兵可汗的弟弟塔寒为妻。宇文泰又劝说文帝,请他废掉乙弗皇后,娶头兵可汗的女儿。甲辰(十五日),文帝叫乙弗皇后削发为尼,又派遣扶风王元孚去迎接头兵可汗的女儿来当西魏的新皇后。头兵可汗于是扣留了东魏的使者元整,不派使者回报。

         [6]三月,辛酉,东魏丞相欢以沙苑之败,请解大丞相,诏许之;顷之,复故。

        [6]三月,辛酉(初二),东魏的丞相高欢由于沙苑战役失利,请求解除他的大丞相职务,孝静帝颁下诏书,表示同意;没过多久,高欢又重新担任大丞相。

         [7]柔然送悼后于魏,车七百乘,马万匹,驼二千头。至黑盐池,遇魏所遣崐卤簿仪卫。柔然营幕,户席皆东向,扶风王孚请正南面,后曰:“我未见魏主,固柔然女也。魏伏南面,我自东向。”丙子,立皇后郁久闾氏。丁丑,大赦。以王盟为司徒。丞相泰朝于长安,还屯华州。

        [7]柔然国终于将悼后送往西魏,陪嫁品有七百辆车、一万匹马、二千头骆驼。到达黑盐池的时候,遇上了西魏派来迎接新皇后的仪仗队与侍卫队。柔然人宿营时,门户与席子都朝向东方,扶风王元孚请他们朝向正南方,悼后说道:“我还没有见到魏主,依然算是柔然国的女子,你们魏国的仪仗队面向南方,我自己面向东方。”丙子(十七日),文帝正式册封郁久闾氏为皇后。丁丑(十八日),大赦天下。封王盟为司徒。丞相宇文泰来到长安朝拜文帝之后,又返回华州屯兵。

         [8]夏,四月,庚寅,东魏高欢朝于邺;壬辰,还晋阳。

        [8]夏季,四月,庚寅(初二),东魏的高欢来到邺城朝拜孝静帝。壬辰(初四),高欢返回晋阳。

         [9]五月,甲戌,东魏遣兼散骑常侍郑伯猷来聘。

        [9]五月,甲戌(十六日),东魏派遣兼散骑常侍郑伯猷到梁朝聘问。

         [10]秋,七月,东魏荆州刺史王则寇淮南。

        [10]秋季,七月,东魏荆州刺史王则侵犯淮河以南地区。

         [11]癸亥,诏以东冶徒李胤之得如来舍利,大赦。

        [11]癸亥(初六),由于东治的犯人李胤之得到了如来佛的舍利,梁武帝颁下诏书,大赦天下。

         [12]东魏侯景、高敖曹等围魏独孤信于金墉,太师欢帅大军继之;景悉烧洛阳内外官寺民居,存者什二三。魏主将如洛阳拜园陵,会信等告急,遂与丞相泰俱东,命尚书左仆射周惠达辅太子钦守长安,开府仪同三司李弼、东骑大将军达奚武帅千骑为前驱。

        [12]东魏的侯景、高敖曹等人在金墉包围了西魏的独孤信,太师高欢率领大军跟在后头;侯景放火焚烧了洛阳城内外所有的官衙与居民住宅,只有十分之二三的房子得以幸存。西魏的文帝正要去洛阳祭拜列祖列宗的园陵,刚好收到独孤信等人的告急文书,就和丞相宇文泰一道东行。文帝命令尚书左仆射周惠达辅佐太子元钦守卫长安,又令开府仪同三司李弼、车骑大将军达奚武率领一千名骑兵作为先头部队。

        八月,庚寅,丞相泰至城,侯景等欲整陈以待其至,仪同三司太安莫多娄贷文请帅所部击其前锋,景等固止之。贷文勇而专,不受命,与可朱浑道元以千骑前进,夜,遇李弼、达奚武于孝水。弼命军士鼓噪,曳柴扬尘,贷文走,弼追斩之,道元单骑获免,悉俘其众送恒农。

        八月,庚寅(初三),西魏丞相宇文泰到达城,侯景等人准备排列好军阵等待宇文泰前来,仪同三司太安人莫多娄贷文请求带领自己的部属去袭击宇文泰的先遣部队,侯景等人坚决阻止了他。莫多娄贷文生性勇敢而执拗,不接受上司的命令,和可朱浑道元两人领着一千名骑兵向前方进发。夜间,他们在孝水遇见了李弼、达奚武。李弼命令士兵们擂鼓呐喊,在地上拖树枝扬起尘土,莫多娄贷文以为对方是大部队,转身逃跑,李弼追上去杀掉了他。可朱浑道元单人匹马逃了回去,手下的人都被俘虏,被送往恒农。

        泰进军东,侯景等夜解围去。辛卯,泰帅轻骑追景至河上,景为陈,北据河桥,南属邙山,与泰合战。泰马中流矢惊逸,遂失所之。泰坠地,东魏兵追及之,左右皆散,都督李穆下马,以策泰背骂曰:“笼东军士!尔曹王何在,而独留此?”追者不疑其贵人,舍之而过。穆以马授泰,与之俱逸。

        宇泰进军水东部地区,侯景等人在夜里解除了金墉之围离去。辛卯(初四)宇文泰统率轻装骑兵追击侯景直到黄河边上,侯景布置军阵,在北面占据了河桥,在南面连接邙山,与宇文泰交战。宇文泰的战马中了流箭,受了惊,于是胡乱地狂奔起来。宇文泰从马上跌了下来,东魏的士兵追到跟前,身边的人都逃散了。都督李穆见到这种情景,跳下马来,挥鞭抽打宇文泰的后背,骂道:“你这狼狈不堪的小兵,你们的头子在哪里,为什么你一个人呆在这儿?”追赶的东魏兵也就没想到宇文泰是贵人,放弃了他从旁边过去。李穆将自己的马让宇文泰骑上,两人一起逃掉了。

        魏兵复振,击东魏兵,大破之。东魏兵北走。京兆忠武公高敖曹,意轻泰,建旗盖以陵陈,魏人尽锐攻之,一军皆没,敖曹单骑走投河阳南城。守将北娫ブ荽淌犯哂览郑吨幼嫘肿右玻氚讲苡性梗彰挪皇堋0讲苎龊羟笊不得,拔刀穿阖未彻而追兵至。敖曹伏桥下,追者见其从奴持金带,问敖曹所在,奴指示之。敖曹知不免,奋头曰:“来!与汝开国公。”追者斩其首去。高欢闻之,如丧肝胆,杖高永乐二百,赠敖曹太师、大司马、太尉。泰赏杀敖曹者布绢万段,岁岁稍与之,比及周亡,犹未能足。魏又杀东魏西兖州刺史宋显等,虏甲士万五千人,趟河死者以万数。

        部队重新振作之后,又向东魏的部队发起了攻击,东魏遭到了惨败,将士们纷纷逃往北方。京兆忠武公高敖曹心里轻视宇文泰,他树起旗盖以显示军阵的威风,西魏的将士们都迅猛地攻过去,打得对方全军覆没,高敖曹单人匹马跑去投奔河阳南城。该城的守将北豫州刺史高永乐,是高欢族兄的儿子,与高敖曹有怨仇,关紧城门不放高敖曹进去。高敖曹仰头大喊要求上面放一根绳子下来,见不被理睬,就拔出腰刀凿门,可是门还没有凿开,追兵就赶到了,高敖曹只好趴到桥的下面。追赶的西魏兵看见他的奴仆手里拿着一条金带,就问高敖曹的下落,奴仆指出了主人藏的地方。高敖曹知道自己已无法免除一死,便昂起脑袋对追兵说道:“来吧!送给你一个当开国公的机会。”追兵砍下他的脑袋离去了。高欢听到这个噩耗,好象丧失了肝胆一样,打了高永乐二百大棍,又追封高敖曹为太师、大司马、太尉。宇文泰奖赏杀高敖曹的人一万段布匹与绢帛,每年给他一部分,一直到北周灭亡的时候,还没有给足。西魏的部队又杀死了东魏西兖州的刺史宋显等人,俘虏士兵一万五千人,至于淹死在黄河里的东魏兵更是数以万计。

        初,欢以万俟普尊老,特礼之,尝亲扶上马。其子洛免冠稽首曰:“愿出死力以报深恩。”及邙山之战,诸军北渡桥,洛独勒兵不动,谓魏人曰:“万俟受洛干在此,能来可来也!”魏人畏之而去,欢名其所营地为回洛。

        当初,高欢因为万俟普爵位高年龄大,所以给予他特殊的礼遇,曾经亲自扶他上马。万俟普的儿子万俟洛摘下帽子向高欢叩头,说:“我愿出死力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在邙山战役中,其他部队都跨过河桥向北方逃跑,唯独万俟洛命令自己的部属停留在原地,他对西魏的将士们喊道:“我万俟受洛干在此,你们能过来的就来吧!”西魏的将士都感到害怕,离开了。后来,高欢将万俟洛安营扎寨的地方命名为回洛。

        是 西魏的日,东、西魏置陈既大,首尾悬远,从旦至未,战数十合,氛雾四塞,莫能相知。魏独孤信、李远居右,赵贵、怡峰居左,战并不利;又未知魏主及丞相泰所在,皆弃其卒先归。开府仪同三司李虎、念贤等为后军,见信等退,即与俱去。泰由是烧营而归,留仪同三司长孙子彦守金墉。

        这一天,东、西魏布置的军阵都非常庞大,头尾相距很远,从早晨到晚上,双方一共交战了几十次,直打得烟雾尘土四处弥漫,相互都看不清楚。西魏的独孤信、李远处在右面,赵贵、怡峰处在左面,交战过程中都失利了;他们又不知道文帝与丞相宇文泰在哪里,于是都扔下了自己率领的士兵先跑回来。开府仪同三司李虎、念贤等人属于后续部队,看到独孤信等人退却,就和他们一道离开了战场。宇文泰因此只好烧掉营帐返回,留下仪同三司长孙子彦镇守金墉。

        王思政下马,举长左右横击,一举辄踣数人。陷陈既深,从者尽死,思政被重创,闷绝,会日暮,敌亦收兵。思政每战常著破衣弊甲,敌不知其将帅,故得免。帐下督雷五安于战处哭求思政,会其已苏,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夜久,始得还营。

        王思政跳下马来,举起长矛左右出击,一抬手就得倒下几个人。慢慢地,他陷入敌人的军阵已经很深,跟随着他的人都死光了,他自己也身受重伤,昏迷过去。此刻已临近夜晚,敌人也开始收兵了。王思政每一次打仗都穿着破旧的衣袍与盔甲,敌人看不出他是将帅,因此他幸免于难。他的帐下督雷五安在战场上哭着寻找他,刚好他也已经苏醒过来,雷五安就从衣服上割下一块布,为他包扎好伤口,然后扶他上马,入夜很久了,他们才返回营地。

        平东将军蔡下马步斗,左右劝乘巴以备仓猝,怒曰:“丞相爱我如子,今日岂惜生乎!”帅左右十馀人合声大呼,击东魏兵,杀伤甚众。东魏围之十余重,弯弓持满,四面拒之。东魏人募厚甲长刀者直进取之,去可三十步,左右劝射之,曰:“吾曹之命,在此一矢,岂可虚发!”将至十步,乃射之,应弦而倒,东魏兵稍却,徐引还。平东将军蔡跳下马徒步格斗,身边的部属都劝他再上马,以便遇上紧急情况时赶紧离开,蔡怒气冲冲地说道:“宇文丞相就象爱他自己的儿子一样爱我,今天我怎么能在乎自己的性命!”说罢,他带着身边的十几个人齐声大喊着,向东魏的将士冲击,杀伤了许多人。东魏的部队把他们围了足足十几层,蔡拉弓搭箭,抵抗四面八方的敌人。东魏出重金悬赏,身穿厚甲手持长刀的人一直向前猛冲,想要捉住他们,大约只有三十步远了,蔡身边的部属都劝他放箭,蔡回答说:“我们的性命,全在这一枝箭上头,怎么可以随便射出去?”直到敌人离他只有十步远的时候,蔡才将箭射出,随着弓弦一动,打头的东魏兵倒在地上,后面的人向后退了一些,蔡慢慢地带领自己的部下返回营地。

        魏主至恒农,守将已弃城走,所虏降卒在恒农者相与闭门拒守,丞相泰攻拔之,诛其魁首数百人。

        西魏的文帝来到恒农的时候,守将已经放弃该城逃跑了,城里原来被西魏俘虏的东魏兵一同关闭城门,进行抵抗,西魏丞相宇文泰攻下了该城,杀掉了几百名领头的人。

        蔡追及泰于恒农,夜,见泰,泰曰:“承先,尔来,吾无忧矣。”泰惊不得寝,枕股,然后安。每从泰战,常为士卒先,战还,诸将皆争功,终无所言。泰每叹曰:“承先口不言勋,我当代其论叙。”泰留王思政镇恒农,除侍中、东道行台。

        到处寻找宇文泰的蔡一直追到了恒农,在晚上终于见到宇文泰,宇文泰叫着蔡的表字说道:“承先,你一来,我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宇文泰由于受到惊吓无法入睡,枕了蔡的大腿之后才平静地进入梦乡。蔡每次跟随宇文泰作战,总是身先士卒,打仗回来,其他将领都争着邀功请赏,而蔡不说一句表现自己的话。宇文泰常常感慨地说:“承先嘴里不提自己的功劳,可我应当替他把一切谈明白。”宇文泰留下王思政镇守恒农,任命他为侍中、东道行台。

        魏之东伐,关中留守兵少,前后所虏东魏士卒散在民间,闻魏兵败,谋作乱。李虎等至长安,计无所出,与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奉太子钦出屯渭北。百姓互相剽掠,关中大扰。于是沙苑所虏东魏都督赵青雀、雍州民于伏德等遂反,据长安子城,伏德保咸阳,与咸阳太守慕容思庆各收降卒以拒还兵。长安大城民相帅以拒青雀,日与之战,大都督侯莫陈顺击贼,屡破之,贼不敢出。顺,崇之兄也。

        西魏这次东伐,在关中地区留守的兵员很少,前前后后俘虏的东魏士兵都被分散在民间,他们一听说西魏的部队遭到了失败,纷纷图谋作乱。李虎等人来到长安,想不出好的对策,便和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人侍奉太子元钦出城,到渭北地区驻防。百姓们相互掠夺,关中地区惊扰得非常厉害。在沙苑战役中被俘虏的东魏都督赵青雀,雍州的百姓于伏德等人趁机造反,占据了长安所属的小城,于伏德又占有了咸阳,与咸阳太守慕容思庆各自召集东魏的降兵,以便抵抗从战场上返回的西魏将士。长安主城中的百姓互相组织起来,共同抵抗赵青雀,每天同他交战。大都督侯莫陈顺袭击了东魏的那些降兵,多次打败他们,吓得降兵们不敢出城。侯莫陈顺是侯莫陈崇的兄长。

        扶风公王罴镇河东,大开城门,悉召军士谓曰:“今闻大军失利,青雀作乱,诸人莫有固志。王罢受委于此,以死报恩。有能同心者可共固守;必恐城陷,任自出城。”众感其言,皆无异志。

        镇守河东的扶风公王罴大开城门,叫来所有的将士,对他们说道:“今天我听说咱们的大部队在前线失利,赵青雀在京城作乱,许多人已经丧失了信心,而我王罴受委托守卫河东,决心以死来报答皇上与宇文丞相的恩德。你们中间能够跟我同心协力的人可以和我一道坚守此城;实在害怕本城陷落的可以随便出城。”大家都被他的话感动了,就一心与他守城。

        魏主留阌乡。丞相泰以士马疲弊,不可速进,且谓青雀等乌合,不能为患,曰:“我至长安,以轻骑临之,必当面缚。”通直散骑常侍吴郡陆通谏曰:“贼逆谋久定,必无迁善之心,蜂虿有毒,安可轻也!且贼诈言东寇将至,今若以轻骑临之,百姓谓为信然,益当惊扰。今军虽疲弊,精锐尚多,以明公之威,总大军以临之,何忧不克!”泰从之,引兵西入。父老见泰至,莫不悲喜,士女相贺。华州刺史宇文导引入咸阳,斩思庆,禽伏德,南渡渭,与泰会,崐攻青雀,破之。太保梁景睿以疾留长安,与青雀通谋,泰杀之。

        西魏的文帝留在阌乡。丞相宇文泰考虑到士兵与马匹都已经疲惫不堪,不再能快速前进,并且认为赵青雀等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成为大的祸患,就说道:“我到达长安,让轻装的骑兵直冲进去,赵青雀这些人一定会自缚而降,向我当面请罪。”通直散骑常侍吴郡人陆通劝告说:“那些奸贼很久之前就已图谋叛乱,一定没有改恶从善的心意,蜂、蝎是有毒的,怎么可以轻视?况且那些贼寇欺骗百姓,说东魏人将要到达,我们现在如果派轻装骑兵冲进城去,老百姓就会觉得情况真的象那些贼寇说的那样,于是就会更加惊慌不安。眼下我们的部队虽然已经疲劳,但是精锐兵马还比较多,凭着您的威望,带着大部队进长安城,哪里用得着忧虑打败不了敌人呢?”宇文泰听从了陆通的意见,带领部队向西入城。城里的父老们看见宇文泰回来了,没有一个不是悲喜交加,男男女女们都相互庆贺。华州刺史宇文导带领人马攻进咸阳,杀掉了慕容思庆,捉住了于伏德,又南渡渭河,与宇文泰汇合,然后向赵青雀发起了进攻,挫败了对方。西魏的太保梁景睿因病留在长安,与赵青雀一同密谋叛乱,宇文泰杀掉了他。

        [13]东魏太师欢自晋阳七千骑至孟津,未济,闻魏师已遁,遂济河,遣别将追魏师至崤,不及而还。欢攻金墉,长孙子彦弃城走,焚城中室屋俱尽,欢毁金墉而还。

        [13]东魏的太师高欢带领七千名骑兵从晋阳赶到孟津,还没有开始渡黄河,就听说西魏的部队已经逃走,于是立即渡过黄河,又派遣其他将领追击西魏的兵马,一直追到崤县还没有赶上,这才返回。高欢向金墉发起了进攻,长孙子彦放弃该城逃跑,临行前把城里的房屋烧得干干净净,高欢拆毁了金墉城之后回到东魏。

        东魏之迁邺也,主客郎中裴让之留洛阳;独孤信之败也,让之弟诹之随丞相泰入关,为大行台仓曹郎中。欢囚让之兄弟五人,让之曰:“昔诸葛亮兄弟,事吴、蜀各尽其心,况让之老母在此,不忠不孝,必不为也。明公推诚待物,物亦归心;若用猜忌,去霸业远矣。”欢皆释之。

        东魏将国都迁往邺城的时候,主客郎中裴让之留在洛阳;独孤信在邙山之战中失败以后,裴让之的弟弟裴诹之跟随西魏的丞相宇文泰进入关中,被任命为大行台仓曹郎中。高欢囚禁了裴让之兄弟五人,裴让之对高欢说:“昔日诸 葛亮兄弟二人,一个帮助吴国,一个为蜀国服务,各自都尽心尽力。何况我裴让之还有老母亲在这里,不忠不孝之事我是绝对不会干的。您要是诚心诚意地对待一个人,他自然也会把心交给您;如果您喜欢猜疑人,那么就很难建立起霸业。”高欢听罢,将裴让之兄弟都释放了。

        九月,魏主入长安,丞相泰还屯华州。

        九月,西魏文帝返回长安,丞相宇文泰也回到华州屯兵。

         [14]东魏大都督贺拔仁击邢磨纳、卢仲礼等,平之。

        [14]东魏的大都督贺拔仁袭击并消灭了邢磨纳、卢仲礼等人的兵马。

        卢景裕本儒生,太师欢释之,召馆于家,使教诸子。景裕讲论精微,难者或相诋诃,大声厉色,言至不逊,而景裕神采俨然,风调如一,从容往复,无际可寻。性清静,历官屡有进退,无得失之色;弊衣粗食,恬然自安,终日端严,如对宾客。

        卢景裕本是一位读书人,太师高欢释放他之后,把他叫到家里,让他开设书塾,教自己的几个儿子。卢景裕的讲解议论精辟入微,和他辩论的人有的诋毁呵斥他,大声嚷嚷,表情严厉,言语很不礼貌,但是卢景裕依然神情庄严,风度不变,从容不迫地辩论,看不出一点情绪受到影响的痕迹。他生性喜欢清静,为官生涯中多次被提升或降职,可从来不表露出得意或失意的样子;平时,他穿劣质的衣服,吃粗陋的食物,恬淡安然,整天端庄严肃,好象老在面对宾客一样。

         [15]冬,十月,魏归高敖曹、窦泰、莫多娄贷文之首于东魏。

        [15]冬季,十月,西魏将高敖曹、窦泰、莫多娄贷文的头颅归还给东魏。

         [16]散骑常侍刘孝仪等聘于东魏。

        [16]梁朝散骑常侍刘孝仪等人到东魏聘问。

         [17]十二月,魏是云宝袭洛阳,东魏洛州刺史王元轨弃城走。都督赵刚袭广州,拔之。于是自襄、广以西城镇复为魏。[17]十二月,西魏的是云宝向洛阳发起攻击,东魏洛州刺史王元轨丢弃该城逃跑了。都督赵刚袭击广州并攻克了该城。于是,襄州、广州以西的城镇重新归属西魏。

         [18]魏自正光以后,四方多事,民避赋役,多为僧尼,至二百万人,寺有三万余区。至是,东魏始诏“牧守、令长,擅立寺者,计其功庸,以枉【创建和谐家园】。”

        [18]北魏自从正光年间之后,四面八方经常发生各种事端,百姓为了躲避赋税与徭役,许多人出家当了和尚与尼姑。整个国家的出家人达到二百万,寺庙也足有三万多处。到此时,东魏颁下诏书给各级地方官,凡是擅自建立寺庙的,根据所花费劳工的多少,以枉【创建和谐家园】处。

         [19]初,魏伊川土豪李长寿为防蛮都督,积功至北华州刺史。孝武帝西迁,长寿帅其徒拒东魏,魏以长寿为广州刺史。侯景攻拔其壁,杀之。其子延孙复收集父兵以拒东魏,魏之贵臣广陵王欣、录尚书长孙稚等皆携家往依之,延孙资遣卫送,使达关中。东魏高欢患之,数遣兵攻延孙,不能克。魏以延孙为为京南行台、节度河南诸军事、广州刺史。延孙以澄清伊、洛为已任,魏以延孙兵少,更以长寿之婿京兆韦法保为东洛州刺史,配兵数百以助之。法保名,以字行,既至,与延孙连兵置栅于伏流。独孤信之入洛阳也,欲缮修宫室,使外兵郎中天水权景宣帅徒兵三千出采运。会东魏兵至,河南皆叛,景宣间道西走,与李延孙相会,攻孔城,拔之,洛阳以南寻亦西附。丞相泰即留景宣守张白坞,节度东南诸军应关西者。是岁,延孙为其长史杨伯兰所杀,韦法保即引兵据延孙之栅。

        当初,西魏伊川的当地豪强李长寿出任防蛮都督,后来积累了不少功劳,被提升为北华州刺史。孝武帝西迁的时候,李长寿率领手下的步兵抵抗东魏的部队,西魏又任命他为广州刺史。侯景攻克了他的营垒,杀掉了他。他的儿子李延孙重新召集起他父亲的人马,继续抗拒东魏,西魏显贵的大臣广陵王元欣、录尚书长孙稚等人都携带了家眷前去投靠他,李延孙送给他们钱财,又派了卫队护送,使他们安全到达关中。东魏的高欢对李延孙的存在感到忧虑,多次派遣部队攻打他,都没有取得功。西魏任命李延孙为京南行台、节度河南诸军事、广州刺史。李延孙将平定伊、洛地区作为自己的责任,西魏朝廷认为他的兵力不足,又委派李长寿的女婿、京兆人韦法保任东洛州刺史,配置数百名士兵来帮助李延孙。韦法保的本名叫韦,通常以表字相称。他到达东洛州之后,与李延孙把各自的部队合到一块,在伏流城安营扎寨。独孤信进入洛阳的时候,曾经打算修缮已经荒废的宫殿,他派遣外兵郎中天水人权景宣带领三千名步兵出去采伐树木,然后运入洛阳城。不久,东魏的部队赶到,河南各州郡都反叛了,权景宣抄小路向西逃跑,与李延孙会师。他们一同攻打并占领了孔城,洛阳以南的州郡也都连续不断地归附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随即留下权景宣镇守张白坞,让他统管东南地区的军队中响应关西的人马。这一年,李延孙被他手下的长史杨伯兰杀害,韦法保马上指挥部队占据了李延孙的营盘。

         东魏将段琛等据宜阳,遣阳州刺史牛道恒诱魏边民。魏南兖州刺史韦孝宽患之,乃诈为道恒与孝宽书,论归款之意,使谍人遗之于琛营,琛果疑道恒。孝宽乘其猜阻,出兵袭之,擒道恒及琛,崤、渑遂清。东道行台王思政以玉壁险要,请筑城自恒农徙镇之,诏加都督汾·晋·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行台如故。

        东魏将领段琛等人占据着宜阳,他们派遣阳州刺史牛道恒去引诱西魏边境地带的百姓。西魏南兖州刺史韦孝宽对此感到忧虑,就伪造了一封牛道恒给自己的信,其中谈到有归附西魏的意思,又派间谍故意将信遗留在段琛的营地,段琛果然对牛道恒产生了怀疑。韦孝宽趁他胡乱猜疑的时候,出兵袭击宜阳,活捉了牛道恒和段琛,于是崤山与渑水地区都得以平定。东道行台王思政认为玉壁地势险要,请求在那里修筑新城,并要求从恒农前去镇守,文帝颁下诏书,加封他为都督汾、晋、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原先担任的行台职务不变。

         [20]东魏以高澄摄吏部尚书,始改崔亮年劳之制,铨擢贤能;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凡才名之士,虽未荐擢,皆引致门下,与之游宴、讲论、赋诗,士大夫以是称之。

        [20]东魏委任高澄代理吏部尚书的职务,他开始改变崔亮制定的按待选年限提拔官员的制度,根据品德与才能提拔官职,又淘汰原有的尚书郎,精选出门第才能合适的人来充当。凡是有才能与声望的人士,即使没有推荐提拔,他娨捕及阉钦兄碌阶约旱拿畔拢胨且坏烙未σ疲倒诺澜瘢词鞲常士族官员因此都称赞他。

        五年(己未、539)

      五年(己未,公元539年)

         [1]春,正月,乙卯,以尚书左仆射萧渊藻为中卫将军,丹杨尹何敬容为尚书令,吏部尚书张缵为仆射。缵,弘策之子也。自晋、宋以来,宰相皆以文义自逸,敬容独勤簿领,日旰不休,为时俗所嗤鄙。自徐勉、周既卒,当权要者,外朝则何敬容,内省则朱异。敬容质悫无文,以纲维为己任;异文华敏洽,曲营世誉:二人行异而俱得幸于上。异善伺候人主意为阿谀,用事三十年,广纳货赂,欺罔视听,远近莫不忿疾。园宅、玩好、饮膳、声色穷一时之盛。每休下,车马填门,唯王承、王稚及褚翔不往。承、稚,之子;翔,渊之曾孙也。

        [1]春季,正月,乙卯(初一),梁武帝任命尚书左仆射萧渊藻为中卫将军,丹阳尹何敬容为尚书令,吏部尚书张缵为仆射。张缵是张弘策的儿子。从晋、宋以来,凡是担任宰相的,都以文章、义理而自娱,唯独何敬容勤勉于各种文书,日夜不停,受到当时的嗤笑鄙视。自从徐勉、周去世以后,掌握国家大权的,在三公、卿、监、尚书这些外朝官员中要算何敬容,在门下省里则是朱异。何敬容本性忠厚而缺少文才,以维护国家的法纪作为自己的责任;朱异文思敏捷,见多识广,善于用各种手段,博得世间的赞誉。他们两个人的品行不同,但是都得到梁武帝的宠信。朱异善于迎合皇帝的意思,进行阿谀奉承,在掌权的三十年里,广泛地收受别人的贿赂,欺上瞒下,远近没有不痛恨他的。他的园林住宅的气派,古玩珍宝的华贵、饮食的精致、还有音乐与妻妾的美丽动人,都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准。每到他从省中还家休息的日子,各类车马多得把家门都堵塞住了,只有王承、王稚以及褚翔不去他那里。王承、王稚是王的儿子;褚翔是褚渊的曾孙子。

         [2]丁巳,御史中丞参礼仪事贺琛奏:“南、北二郊及藉田,往还并宜御辇,不复乘辂。”诏从之,祀宗庙仍乘玉辇。琛,之【创建和谐家园】也。

        [2]丁巳(初三),梁朝御史中丞参礼仪事贺琛向梁武帝递上奏折,建议:“皇上往返都城南郊、北郊以及去藉田举行耕种仪式时,应该都乘坐辇而不应乘坐马车。”梁武帝同意了,去祭祀宗庙时仍旧乘坐玉辇。贺琛是贺的侄子。

         [3]辛酉,东魏以尚书令孙腾为司徒。

        [3]辛酉(初七),东魏任命尚书令孙腾为司徒。

         [4]辛未,上祀南郊。

        [4]辛未(十七日),梁武帝在南郊祭天。

         [5]魏丞相泰于行台置学,取丞郎、府佐德行明敏者充学生,悉令旦治公务,晚就讲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5 16: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