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资本大唐》-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过还没等李愔他们求情,又听老夫子接着说道:“不过念你年幼,又是初次上学,夫子就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只要你能将刚才教你的四句千字文背出,这十下戒尺就免了。”听到这里李愔三兄弟同时松了口气,心想以兕子的聪慧,四句千字文应该难不倒她,想到这里他们同时看向了兕子。

        在三位兄长鼓励的眼神下,聪慧甚至有点早熟的兕子止住眼泪,吞吞吐吐的开始背道:“天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盈……”

        小丫头背到这个盈字,却怎么也背不下去了,因为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是‘昃(ze)’,和前两句不压韵,读起来有些绕口,兕子的小脑袋瓜一时想不起来。最后小嘴一扁看样子就想大声哭出来,但良好的教养还是让她生生忍住了眼泪,小模样楚楚可怜之极。

        显然李愔他们都高估了一个三岁女童的心理承受能力,看到自己的三位兄长先后挨打,现在又轮到自己,小丫头被吓坏了。如果换做其他的孩子,估计早就被吓的哇哇大哭找妈妈了,而兕子之所以还能保持只掉眼泪不出声的状态,这还要归功于严格的宫廷幼儿教育。

        “哼,千字文乃蒙学基础,平白如话,易诵易记,仅仅四句你就背不下来,可见你根本只顾玩耍,伸出手来!”孔老夫子也是勃然大怒,本来他也存了放兕子一马的心思,毕竟对一个粉雕玉琢般的三岁女童,他也有些下不去手。但没想到一向以聪慧著称的晋阳公主连四句千字文都没背下来,这可就怪不得他了。其实老夫子还存着另一层心态,对于兕子来上学这件事,他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有伤风化。但既然太宗陛下下旨,他也无力反对,如果能让晋阳公主自己知难而退的话,对他来说倒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兕子的眼泪像水珠帘似的不停的滴,鼻头眼睛都是红红的,但仍乖乖地把手伸出来,孔老夫子抬起戒尺就要打。

        “且慢!”正在这时,一个坚定的声音高声喝道。

      第十章 三字经

        “李愔,你想要替晋阳公主求情?”老夫子眉头立起,一脸怒气的说道,还没人敢在打断他处罚学生,就算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也不行。因为他行的是儒法,代表的是整个儒家,就算是代表着皇权的皇帝也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兕子的确有错,但夫子却也错了!”李愔面对老夫子的怒火,却依然面不改色。本来他还正在发愁怎么救下兕子,忽然听到老夫子的一句话让他灵光一闪,心中立刻有了计较,这才高声喝道。

        “噢?”老夫子怒极反笑,指着李愔气道,“那你说说,本夫子错在哪里?”

        “夫子,如果我说的有理,那兕子是不是可以免于处罚?”李愔深施一礼道。

        “好~好~好~!本夫子答应你,如果你说的有理,晋阳公主可以免于处罚!”老夫子气的直哆嗦,在他看来,这个被摔成废人的梁王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如果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那才真的是见鬼了呢?

        “夫子果然深明大义!”李愔微微一笑赞道,却惹来孔老夫子一声冷哼。

        “刚才夫子说‘千字文乃蒙学基础,平白如话,易诵易记’,这句话本来没错。”李愔清了清嗓子,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但是错就错在,这句话对我或在坐在其他学子来没错,但对于年仅三岁的兕子来说,却是大错特错。”

        李愔说到这里面色一整,表情肃穆的继续说道:“兕子年仅三岁,无论是文字基础还是理解能力,都比入学要求的六岁孩童要差的多,再加上千字文虽然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是给幼儿的启蒙读物,但本身却是文采斐然,就算是六岁的孩子理解起来也很困难,更何况兕子这三岁的女童,所以愔以为,夫子现在就教兕子学习千字文本身就是错的!”

        “哼~!你……你简直是强词夺理!千字文是南朝大儒周兴嗣所做,其文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最宜蒙童记诵,岂容你这等黄口小儿肆意诋毁?”老夫子被李愔的满口狂言【创建和谐家园】的怒火冲天,牛脾气上来再也不顾及李愔的身份,连黄口小儿这种称呼都用上了。周围的小屁孩包括李治,都被李愔的话震的目瞪口呆,自从上学开始,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敢和夫子正面叫板的人,这让人不得不佩服,看向李愔的目光也不由得崇敬起来。

        “精思巧构不错,但知识丰瞻却未必,音韵谐美也对,但宜记诵嘛……”李愔说到最后故事瞟了一眼老夫子,下面的话不说别人也明白。

        “好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黄口小儿,你要是能找出一篇比千字文更好的蒙学教材来,老夫立刻告老还乡!”孔老夫子咬牙切齿地说道,他倒要看看,这个被摔成废人的梁王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夫子言重了,学生这里刚好新作了部《三字经》,虽然不能说比千字文更好,但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内容也浅显朴实深入浅出,虽然文采比不上千字文,但的确比它更适合兕子这样的幼童。”千字文虽然经典,但若论蒙学教材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首推《三字经》,后世都称它为“蒙学之冠”,所以李愔的话并不是他自己凭空杜撰出来的。

        至于把三字经的作者【创建和谐家园】的安到自己头上,李愔也有自己的打算,他现在需要用一个全新的面目,以洗刷李愔原来的恶名,改变世人对自己的看法,最重要的是改变他那个皇帝老爹对他的印象,争取把自己封到一个好地方,然后自己就可以安乐无忧的混吃等死了。而以文出名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即快捷又方便,反正自己对古典的诗词记的不少,不拿出来用用岂不是太浪费了?

        噗~!老夫子差点一口鲜血喷出来,看向李愔的目光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本以为他会拿出什么大儒的作品,却没想到竟然是他自己写的,以你这种边字都认不全的家伙,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而且还大言不惭的以‘经’命名,能称的上经的只有《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小子简直是无知者无畏。

        “好~!那你背一下你的大作,让夫子看看它到底哪里比千字文强?”老夫子有气无力地说道,老头子忽然发现自己很可笑,想他一个学富五车的当代大儒,竟然和一个连字都不认识几字的小子辩论千字文的优劣,这不是可笑是什么?

        李愔看着老夫子的表情,大概也猜出了他现在的想法,于是也不再废话,开始了三字经的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从李愔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出口,老夫子就感觉精神一振,接下来老夫子的表情越来越震惊,直到李愔背到‘人不学,不知义’时,老夫子激动的满脸通红,轻抚着胡须的手都在微微颤抖。看向李愔的目光从最初的不屑到震惊再到狂热,因为他看到一个真正的天才正在自己眼前诞生。

        接下来老夫子完全沉浸在三字文丰富的内容之中,随着李愔极俱层次感朗诵,老夫子开始摇头晃脑,脸上也开始慢慢浮现一丝陶醉的笑容。他是当代大儒,数十年来一直做的是儿童儿启蒙教育,几乎所有的启蒙教材他都十分熟悉,但从来没听过如此朗朗上口直白易懂的文章。

        李愔背到‘此十义,人所同’时,忽然停了下来,三字经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现在他已经把前三部分给背完了,但他想到自己现在扮演的,是一个大字不认识几个的梁王李愔,如果一下子把整部书都背出来,是不是表现的太过妖孽了?

        虽然李愔停了下来,但老夫子仍然摇头晃脑沉浸其中,过了好半天才清醒过来。周围的学子大部分都有深厚的底子,李愔背诵的三字经他们也能听懂不少,再加上李愔说这是自己所做,所以看向李愔的目光都带着崇拜的神色。就连兕子也不例外,虽然她一句也没听懂。

        “夫子,这三字经一共有六大部分,但学生现在只写出前三部分,后面还有诸子百家经典著作、历史以及学子学习的态度三大内容,只是学生还没想好怎么写。”

        低调!低调!李愔虽然极力想表现出谦恭的姿态,但眉目中的得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说话时嘴角不自觉的露出自得的笑意,终于能把这个顽固的老夫子给镇住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错!不错!文字精炼且内容丰富生动,的确是一篇能和千字文相比肩的启蒙教材。”正在李愔得意时,忽然窗外一个耳熟的声音赞道。紧接着外面响起不少人的脚步声,不一会的功夫,一个身着龙袍的中年人带着一帮人进到了学堂,正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原来今天朝堂之上难得没什么大事禀报,处理完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后,李世民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兕子第一天上学,于是心血来潮带着帮文武大臣来探望。其实在李愔给兕子折纸玩时,李世民和群臣已经到了窗外,只是李愔和兕子一个折一个玩都很专心,其他学子要么读书要么写字也都没注意窗外,所以竟然没人发现。

        当老李同志看到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六儿子不但自己不读书,而且还折纸引诱兕子玩耍时,就已经气的脸色铁青了,身后的君臣要么摇头轻笑、要么面露不屑,接下来更不成器的老八李贞竟然抢自己妹妹的折纸,这让老李同志在群臣面前更加尴尬。而接下来李治出卖兄长的表现直接让老李绝望了,三个混小子的表现实在太丢人现眼了。

        最后看到兕子也要挨戒尺时,李世民虽然心中不忍,但来上学是兕子自己的选择,在学堂就要遵守学堂的规矩,所以就算是再心疼他也只能忍了。但没想到李愔竟然开口阻止了孔老夫子,然后又巧妙的激老夫子打赌,最后竟然又朗诵出一篇不输于千字文的三字经。

        “参见陛下(父皇)!”看到李世民进来,孔老夫子和学子急忙行礼。大唐还不像后世那样动不动就下跪,一般除了正式的典礼或祭祀外,很少有下跪的时候,而且这里是学堂,只用行学礼就行了。

        “呵呵,免礼免礼!”李世民笑脸如花,本来以为老脸都在群臣面前丢尽了,但没想到李愔的半部千字文让他挣足了面子,看着后面群臣或震惊或赞赏的目光,让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很是自豪。

        “父皇~!”还没等众人直起身子,小兕子就直扑到李世民身边,刚才她可是受了不少老夫子的委屈,哭又不敢哭,现在见到父亲,立刻冲了上来,两只大眼睛泪汪汪的,看起来可怜之极。

        “哈哈哈~,早就告诉你上学不是那么好玩的,你却非要来,现在吃苦头了吧!”李世民一把将兕子抱在怀里笑道。

        “愔儿,刚才那三字经可是你所作?”老李同志一亲切的问道,这让李愔十分的不适应,上次见到自己时,这位皇帝老爹对自己的态度可并不怎么亲热。

        “启禀父皇,三字经的确是儿臣在府中无聊时所作。”虽然有点心虚,但既然话都已经说出去了,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嗯,不错不错!诸卿以为如何?”太宗一脸微笑的看向群臣,这是一个父亲在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儿子。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三字经的确如梁王所说,文句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内容也浅显朴实、深入浅出,是难得的幼童启蒙读物,臣请梁王将此【创建和谐家园】完,然后发行天下,以便更好的开启幼童的才智。”一个身材干瘦胡须苍白老臣站出来说道。如果其他人说这段话,难免会让人感觉拍马屁的嫌疑,但这个身材干瘦的老臣却是一脸正气,语气更是不卑不亢,让人感觉一种刚正不阿之气。

        这位老大人的话刚一出口,立刻引起一片附和之声,看得出来,这位大人在群臣中极有人望,甚至连那些不感兴趣的武将也有不少人点头赞同。老李同志更是笑的很得意,似乎十分享受现在这种气氛。

        “魏大人所言甚是!”正在这时,又一个略显阴柔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一个白面黑须的中年帅哥,不同于老李同志的阳刚型帅哥,这位帅哥更偏向于阴柔型,“不过臣更要恭贺陛下,梁王殿下年不过十四,听闻前段时间还受了伤,竟然还能表现如此才华,实乃陛下之福!”

        长孙无忌!可能是之前的李愔对这个人的记忆太过深刻,李愔看到这个人时,脑子里立刻就闪过这个名字。【创建和谐家园】,这家伙不是好人,看起来是夸自己,可暗里却是在提醒别人,梁王年幼又失忆,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怎么可能写出三字经这种经典的启蒙教材?至于被他称为魏大人的,难道是魏征?难怪在群臣中有这么大的人望。

        “嗯~”李世民啪脸色一沉,以他的英明神武,如何会想不到这一点,不过之前的这几个儿女让他丢了面子,全靠李愔的那半篇三字经力挽狂澜。所以就算心中有些疑惑,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质疑这个儿子,但没想到一向精明的长孙无忌竟然当面问了出来。其实李世民也明白,长孙无忌做为太子的亲舅舅,任何时刻都不会放弃打压其他皇子的机会,以免有皇子威胁到太子之位。

        在场的文武群臣也都没一个蠢人,这里面的弯弯绕谁都清楚,一个个都饶有兴趣的看着李愔,看他如何接下长孙无忌这当头一棒。

        “启禀父皇,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儿臣这次重伤昏迷之时,冥冥之中似乎得到神人相助,虽然失去了以前的记忆,但却明白了许多以前想不通的道理,对事物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甚至连学业也有了很大的精进。”自己和以前的李愔有如此大的不同,肯定有人会质疑,所以李愔早就想好了解释,只见他一脸淡然的继续说道,“儿臣虽然不太认识字,但却自信书中的道理懂的不比任何人少,而且脑子中经常闪过一些莫名的词句,比如这三字经,就是儿臣灵光一闪所作,连儿臣自己也想不通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好的文章,不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许是老天借儿臣之手,将此文流传于世间也说不定。”

        李愔这一通玄之又玄的说法,把当场的众人震的是目瞪口呆。李愔话中的意思很简单,直接告诉他们,老子脑子受伤后虽然失忆了,但却变成了天才,什么是天才,就是拥有天生的才能的人,你们想不通我为什么会写出如此精妙的文章?想不通那就对了,因为我是天才!反正古往今来号称天才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我一个!

        耍赖?没错,李愔就是在耍赖,自从来到唐朝之后,他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可想来想去却想不到什么好理由,最后一想干脆直接耍赖,只要一口咬定自己被打成了天才,就算他人怀疑又能怎么样,反正又没有证据说他撒谎。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句!好句!能做出如此佳句,梁王之才,的确让人佩服,想必这三字经更是不在话下。”正在这时,又一个白胡子老头跳出来支持李愔,不过这老头看向李愔的目光很奇怪,不像一个大臣看一位皇子的目光,反而像是一位慈爱的长辈看着晚辈,难道是哪位李氏宗族?

        这位白胡子老头显然在群臣中威望很大,他一开口,立刻引来一片对李愔的赞美之词,听的李愔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嗯,六郎你既然有此奇遇,当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多做些为国为民有利之事,从明天开始,你不用来这里上学了,在家将这三字经尽快补完,然后交于礼部,由礼部推广,做为幼童的启蒙教材。”李世民虽然对李愔的那一套说辞心存疑惑,但却不想现在就质问李愔,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有什么事等到私下里再谈也不迟。

        “是,儿臣遵命!”李愔立刻躬身行礼道。同时在心中高呼:终于不用再和这帮小屁孩一起上学了。

        接下来老李同志发表了一通讲话,内容无非也就是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反正没什么新意。趁着这个机会李愔让李治为自己介绍了一下面前这些文武官员的姓名,至少下次见到了人家能叫上名字。那个支持自己的白胡子老头原来就是萧禹,也就是李愔那个未婚妻的爷爷,难怪他刚才帮自己。

      第十一章 饮宴听琴

        一直到快下学时,老李同志才心满意足的带着这帮文武官员离开,孔老夫子接着又讲了几句,这才放这帮早就不耐烦的小屁孩离开。刚才老夫子还向李世民请辞,因为他之前说过,只要李愔能有比千字文强的文章他就告老还乡。不过却被李世民好言挽留下来,毕竟三字经与千字文各有优缺点,并不能说谁好谁坏,所以老夫子也没有输。为此老李同志还训斥了李愔几句,搞的他无比郁闷,明明是老夫子自己提出来的,关我什么事?

        下学了,这帮小屁孩是一哄而散,李治带着兕子向他告别,抱着一堆折纸欢欢喜喜的回宫向长孙皇后显摆了,李贞这小子也跟着他们【创建和谐家园】后面去了,估计不要到几个折纸是不会死心的。李永早就在小学门口等着他了,两人一起出了东宫,然后骑上马向长安城中最大的酒楼——君子楼驰去。

        李愔以前根本不会骑马,现在之所以能骑的像模像样,主要还是禁足这段时间在王府里突击学习的,梁王府有个不小的练武场,骑马射箭都能放的开。别看以前的李愔是个胡作非为的纨绔子弟,但骑马射箭却样样精通,以前经常在练武场上与王府的护卫演练。这倒便宜了李愔,穿越来了之后就得到一副十分强健的身体,别看才十四岁,力量却已经不输于成年人,能开两石弓、骑烈马,可惜李愔穿越来了之后,骑马射箭的功夫都没了,现在骑个马也都很勉强,慢跑还行,快一点的话就有点危险了,幸好这里是长安城内,也不敢骑的太快。

        君子楼位于长安城中最热闹的西市,长安城东西两市虽然齐名,但因为东市周围住的都是王公贵族,比如李愔的梁王府就离东市不远,所以内部经营金银首饰珠宝等奢侈品的商家极多,而西市经营的都是各种民生物品,而且西市靠近丝绸之路的起点——开远门,所以胡商极多,相比之下商业要比东市繁荣许多。

        刚一进西市,李愔立刻感到一种国际大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街道两边商店林立,客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宽阔的大街上人马如潮,肤色不同奇装异服的胡商来往如织,不时的进入商店操着熟练的汉语杀价,路边的空地也摆满了地摊商品,卖东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不时的拉住经过的行人推销自己商品。

        前有护卫开路,李愔和李永十分嚣张的骑在马上慢行,感受着周围或羡慕、或嫉妒、或敬畏的目光,李愔不禁有些飘飘然,骑在马上看着下面来来往往的行人,高人一等的感觉油然而生,的确很让人沉醉。

        君子楼是座高达三层的大酒楼,顶楼上一共分成‘天地玄黄’四个包间,李永已经定了最好的天字间。上了三楼还没进门,就已经听到天字间内的喧嚣嬉戏声,男人的粗嗓门和女人的娇嗔声不绝于耳。

        “哈哈哈~,六郞,看来这帮【创建和谐家园】已经开始了!”李永大笑一声推门而入,李愔也跟着进到里面。

        这君子楼不愧是长安最大最奢华的酒楼,迎面就是一个价值不菲的白玉屏风,包间内的空间很大,四周的装饰奢侈却又不缺乏雅致,看起来极为赏心悦目。

      ¡¡¡¡×ª¹ýÆÁ·ç£¬ÑÛǰ¾Í³öÏÖÁËÒ»·ù¹Å´úæýç«×ÓµÜÒû¾Æ×÷ÀÖͼ£¬³ýÁ˽øÃÅÕâÒ»Ãæ£¬ÆäËûÈýÃæ¶¼°Ú·Å×Åʳ°¸£¬ÖмäµÄ¿ÕµØÉÏÓм¸¸öÎèÅ®Ìø×ÅÎ裬ÅԱ߻¹ÓÐÀÖʦÅäÀÖ£¬Ê³°¸ºóÃæÐÎ̬²»Ò»µÄæýç«×ÓµÜÒ»±ßÐÀÉ͸èÎ裬һ±ß»¹ºÍÉí±ßµÄ¼ËÅ®µ÷Ц£¬¿´ÉÏÈ¥ºÃ²»ÓÆÏС£

        【创建和谐家园】!实在太【创建和谐家园】了!恍惚之间李愔感觉好像进了后世的KTV包间,如果把中间跳舞的【创建和谐家园】换成点歌机的话,和后世的KTV里的气氛几乎没两样。

        “六郎、九郞,你怎么才来,我们都等了好一会了!”刚一进门,坐在右边首位的小胖子高声招呼道,看样子和李愔极熟。

        “这位是江夏王之子李景恒,算起来是我们的堂兄!”李永为李愔介绍道。

        “怎么?六郎真的不认识我们了?”左首那个留着小胡子的家伙也是一脸疑惑地问道。

        “呵呵,小弟脑子受伤,的确不记得以前之事了,还望各位包涵!”包间里一共有十几个人,看起来都比自己和李永年纪大,来的路上李永已经简单为他介绍了来的人,几乎都是皇亲宗室,所以称小弟也没错。

        “六郎放心,这个场子六叔一定帮你找回来,老子早就看程家那帮小子不顺眼了!”小胡子拍着胸口高声叫道,其他人也是同仇敌忾,一个个叫嚣着要灭了程家满门,场面火爆的不得了。

        听到小胡子自称六叔,李愔猜到这个一定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六子李孝节,在这里面就属他的辈分最大,李神通是李渊的弟弟,九个儿子七个都是王爷,可以说牛的不得了,这个李孝节排行老六,今年二十多岁,这么大了也不学好,整天和李愔他们这帮小辈混在一起,顶着个王爷的名号混吃混喝,算的上是老资格的纨绔了。

        李愔可不会真的相信这帮人的保证,别看他们一个个叫的响亮,可真对上程家他们可没那个胆子,虽说这里都是皇亲宗室,但他的皇帝老爹怕宗室专权,所以登基后就将宗室将领手中的权力收回,现在一个个都是闲散在家,身份尊贵却无实权,面对掌握着长安禁卫北军兵马的程家而言,根本没任何威胁。

        叫嚣了好一阵子,李永这才将在座的众人介绍给李愔。看一个人的人品怎么样,首先要看他身边的朋友。现在看看李愔身边的这帮朋友,就能想到他以前是个什么样子。通过李永的介绍,再加上李愔自己的分析总算是明白了,这帮纨绔看起来一个个人五人六的,但其实在家中的地位普遍不高,没什么可能继承父辈的爵位,又没啥人生理想,所以每天吃吃喝喝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基本没啥出息,李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点倒是和以前的李愔十分相似,怪不得能混在一起。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其中还有例外,比如那个江夏王之子李景恒,他是嫡出的长子,还有李孝节,人家也早就是清河王了。除了李愔之外,这里就数他们两个的身份最高。

        “来,我们为六郎的康复干一杯!”李孝节站起来第一个举杯,怀中还不忘抱着那个服侍他的【创建和谐家园】。周围的人也是哗然站起来,李愔也照样举起酒杯干了一杯。

        靠!这也算酒?李愔本来就不喜欢喝酒,这还是他来到唐朝第一次喝酒,却没想到这么好的酒楼,酒却淡然无味,度数估计和啤酒差不多,李愔还以为是搀了水呢。

        想起来了,这时候蒸馏酒还没发明呢,怪不得度数这么低!想到这一点,这倒让李愔发现一条不错的财路,有时间把蒸馏器做出来,搞点高度酒出来,就算不卖送人也不错。

        音乐响起来,歌舞跳起来,几杯酒下肚,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这里都是年轻人,出身又都差不多,所谈的无非也就是风花雪月。李愔一开始还有点拘禁,不过很快就放开了,和众人相谈甚欢。他身边也安排了一个姿色出众的女子,听说是长安城的名妓,名叫云霓,是个清官人,也就是卖艺不【创建和谐家园】的那种。来这里也只是陪陪酒,其他的就别想了,除非李愔用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聊的倒很开心,吹牛打屁发酒疯。但李愔却有些失望,本以为能在这君子楼吃到什么好菜,却没想到味道还不如自己府上的厨子。

        “听闻云霓姑娘弹的一手好琴,不知今日云霓姑娘能否奏上一曲,以助吾等之兴?”正喝的高兴,一个油头粉面的家伙站起来说道,这家伙名叫燕北,字南飞,很骚包的名字,他是后宫燕妃的亲侄子,燕妃和李愔的母亲杨妃一样是四妃之一,上午李愔在小学遇到的李贞就是燕妃的儿子。

        燕家祖上出了个不肖之祖,把名声给败坏了,所以至今没有人做官,燕北这家伙仗着亲姑姑的面子,混了个县子的爵位,整天里附庸风雅能吟几首歪诗,和李愔他们这帮人相比,算是才学比较不错的了。

        “大人谬赞了,如果大人不嫌弃,小女子愿献上一曲!”云霓为李愔倒上一杯酒后,这才施了一礼说道。这个小女子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很冷淡,似乎并不太愿意在这里陪酒。李愔早就注意到这一点,这种女子一般都有几分才学,身上难免也就有了几分读书人的傲气,平时陪客人也就是弹上一曲就走,很可能今天是她第一次陪酒,连倒酒都不会,酒液洒了一桌子,也不知道李永他们使了什么手段才让她来陪自己?

        云霓献艺,音乐和舞蹈立刻都退了下去,几名下人将古琴置好。这时云霓才站起身,轻移莲步来到场中,试了试音色这才说道:“小女子奉上一曲《梅魂》,请各位大人品鉴!”

        “好!”一帮没文化的家伙跟着起哄。李愔心中暗笑,没想到这个小女子还真有意思,弹什么不好非得弹梅,显然是将自己比做梅花,虽然被胁迫来此,但依然是傲骨铮铮。除了李愔外,估计也就燕南飞这个才学不错的家伙听出了云霓的言外之意,脸色十分的尴尬,不过当古琴的声音响起时,他却很快沉醉在那优美的琴音之中。

        李愔向来对音乐不感兴趣,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云霓弹的确不错。李永他们听的如痴如醉,连服侍他们的【创建和谐家园】看向云霓也都是一脸的仰慕,这些女子都是教坊司里出来的,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得到她们的赞赏,可见云霓的琴艺之高。

        “好琴!好手!”一曲刚过,众人还沉醉在琴声中不可自拔,却听门外有人高声喝道。紧接包间的门被推开,一个白白净净的胖子带着不少人一拥而入。

      第十二章 斗诗

        “四哥?”李愔急忙起身行礼,为首的胖子正是越王李泰,小名叫青雀,是长孙皇后第二个儿子,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李世民对他宠爱之极,连李愔的三哥李恪都比不上他,是李承乾太子之位的最大威胁。

        “参加越王殿下!”在坐的众人也连忙起身行礼,他们可以和李愔这个梁王打打闹闹,但对嫡出的李泰时,却不敢失了礼数。

        “哈哈哈~,我在门外就猜,弹琴的一定是云霓小姐,果然不出我所料!”对于李愔和众人的行礼,李泰却视而未见,径直走到云霓面前亲切地说道。

        李愔心中怒火爆起,史书上说李泰为人十分自傲,除了对饱读才学之士十分礼遇外,对其他人都是不屑一顾,甚至和朝中大臣的关系都很恶劣,没想到他对自己这个弟弟竟然也是这种不屑的态度?这让李愔十分的恼火。李孝节等人也都很尴尬,李永这愣小子更是一脸怒气,几次想发作却又忍了下来。

        “越王殿下谬赞了,小女子的琴音能入得越王之耳,是小女子的福分!”看到来人是李泰,云霓立刻变的热情起来,微笑着行了一礼说道。有才学的人果然到哪都吃香,刚才云霓陪李愔时,可是没露过一丝的笑容。

        “哈哈~,云霓小姐过谦了,谁不知道你的琴艺冠绝长安,也只有越王殿下才配欣赏如此仙乐!”紧随着李泰身后的一个家伙跳出来说道,不但夸了云霓和李泰,顺便还贬了李愔他们这帮人一顿,言外之意李愔他们根本不配听云霓弹琴。

        “这【创建和谐家园】是谁?”李愔强压着怒火,走到李永的身边问道。

        “这家伙叫柴令武,平阳公主的儿子,而且还是你的姐夫,他妻子是巴陵公主。”李永咬牙切齿地说道,和对面李泰带来的人相比,他们这些人的身份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人家说什么都得忍着。而且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李永他们几乎都快习惯了。

        “六郎,我要在这里举办诗会,你带着人去地字间,云霓小姐就留在这里吧!”李泰和柴令武等人又相互吹捧了几句,这才转头向李愔吩咐道,说话的语气十分强硬,就像是对一个下人一般。

        李愔心头怒火更盛,前世自己虽是个小人物,却也没这么【创建和谐家园】裸的被人看不起,现在自己和李泰同样贵为皇子,他却对自己如此态度,实在是忍无可忍!

        “哈哈哈~,四哥的才学小弟一向佩服,不过诗会这种雅事,怎么能找这些满腹草包的人来滥竽充数,和这些人开诗会,岂不是让人说四哥你附庸风雅?”李愔大笑一声,指着李泰身后的人指桑骂槐道。以李愔的身份直接骂李泰那就是自找苦吃,所以干脆拿他身后的人开刀。

        李永等人听到李愔的话后,都是一脸的呆滞,连云霓都是一脸惊愕,谁也没想到李愔竟然如此大胆,所谓打狗还要看主人,李愔骂李泰的人就是在打他的脸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21: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