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夏鸿升将二人送出门去,一回头,见嫂嫂站在他身后,于是就问道:“嫂嫂,你怎么来了?”
“没事,鸿升,嫂嫂想问你一些事情。”嫂嫂对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嫂嫂,你想问啥?”
女人看了看门外,然后走到了夏鸿升的近前,两人一同往里面回去,就听嫂嫂一边走,一边问道:“嫂嫂就是想问问你,你咋看这徐家的丫头?你虚岁也十五了,也该是时候先定下来一门亲事,等明年一过,满了十六,就该成婚了。咱家不比旁人家里,咱夏家人丁稀少,如今男丁只你一个,故而要早些成婚,开枝散叶,方才不负祖宗庇佑!嫂嫂看那徐丫头,八成也是对你有意的。以前你们俩就要好,如今你贵为侯爷,又是有从三品的实职在身的。也不必徐家差了。嫂嫂寻思着,这徐家的女娃子样貌那是一等一的,性情又好,嫂嫂看啊,以后一定是个能贤惠过日子的。所以嫂嫂想问问你,若是你也看中了人家,那嫂嫂就托人去说个媒,两家里先将事情给定下来,也免得这么好的姑娘被旁人抢先了去!你看如何?”
“这个……”夏鸿升挠了挠头:“嫂嫂,这有些太早了吧……别说是徐惠了,就算是我也才多大?是不是有些早了……”
“不早!不早!”见夏鸿升说有些早,嫂嫂立刻就摆着手摇起头来了:“可不早了!当初你嫂嫂可是十二岁就入了夏家的门了的!再者说了,又不是让你俩现下就成婚!只是头前先说好了,到时候岁数一到,就可以直接成天作之合,多好!”
嫂嫂喜滋滋的,都会拽成语了,还天作之合……是这么用的么?夏鸿升腹诽道,不过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嫂嫂。
喜欢徐惠么?当然喜欢,离开长安城到朔方,还有被绑走的这段日子里面,恐怕想起的最多的就是她了。
可真要说结婚,这也太早了啊!放后世里面这可算犯法的!
“行了!”嫂嫂看上去很是高兴的掩嘴笑了起来:“看你这犹犹豫豫的样子啊,嫂嫂反而觉得这事儿行了。好了,这件事情你就别操心,嫂嫂给你操持了!惠儿可端的是一个好姑娘,可不能错过了!”
说着,嫂嫂就兴致很高的匆匆走了,也不知道想起来了什么,走路的时候脚步都跟要飘起来似的。
夏鸿升留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未完待续。)
第249章 放长线钓大鱼
夏鸿升跑到书房里面坐了许久,一直坐到天都黑了,外面的下人已经来喊了好几回了, 这才从书房里面走出来。心乱,就连什么情绪也都没有了,晚上本来是可口的饭菜,也没兴致去夹上一筷子了。有些愣神的几口喝完粥,放下了碗筷就又跑书房里面关着了。
嫂嫂推开书房的门走进去的时候,见夏鸿升正坐在书桌前面发呆,听见门声了,才抬起头来一看,是嫂嫂进去了,就赶紧随手拿了本书盖在了面前的桌上。
“藏什么东西呢?”嫂嫂笑了一笑,走了过去一抬手就从书桌上面拿起了书本来,就见下面压着几张纸来,拿起来一看,是两张画的人像,可不正是徐惠,于是调笑道:“怎么,鸿升这是高兴的等不及了?”
夏鸿升一把将纸张夺了回来:“我才不急,我是觉得嫂嫂太急了!才这么点儿年纪,谈婚论嫁也太早了!嫂嫂,能不能再缓缓?”
“不行!”嫂嫂斩钉截铁,一口否决了夏鸿升的提议:“其他旁的事情嫂嫂都由着你,都可以依你,唯独这件事情绝对不行。事关我夏家香火传承,而且如今夏家只有你一个男丁了,更应该尽早开枝散叶,振兴夏家才是!这件事情你不要管,嫂嫂会为你安排妥当的。”
这到底是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啊,嫂嫂如今成天接触的都是这位夫人那位诰命的,这也学出了一丝威严来了。此刻瞪着眼睛,还真有一番老夫人的风范来。
见夏鸿升不说话,嫂嫂又对夏鸿升说道:“鸿升啊,不是嫂嫂逼你。当初阿爷和你兄长一起出征之前,阿爷就提前请人给你求了字,就是觉得自己万一回不来了,你能够早早的成家立业。婆婆生你的时候阿爷和你兄长都已经战死,本来婆婆就是因着你还没出世,所以才憋着一口气,生下了你之后,松了那口气,人就不行了。可嫂嫂知道,婆婆泉下有知,也希望能早些看到你娶妻生子。咱们家里不比那些大家大世的,总共就咱们这俩人,男丁又唯独你一个。幸亏老天开眼,祖宗保佑,鸿升你能如此聪颖,如今才十四实岁,就已然是侯爷了。那可是以前咱们就是做梦也不敢梦见的事情啊
!所以你才更应该早日成婚,诞下子嗣,告慰夏家祖宗的在天之灵。”
“嫂嫂,你说的这些鸿升都知道,可……”夏鸿升摇了摇头,对于这么早就谈婚论嫁仍旧十分排斥。且先不说自己了,就说徐惠,放到后世里这会儿才刚刚进入初中吧?身体都还没有长成呢,过早的结婚,那是在害她!是在要她的命!夏鸿升断然接受不了。
夏林氏看看他,又叹了口气,说道:“鸿升,嫂嫂听说过一些传闻,嫂嫂也知道,那个常来咱家的公主殿下跟你之间也……你长大了,凭自己的本事挣到了这一身身份地位和荣耀,嫂嫂本不该在你面前多嘴什么,你自然都明白的。可嫂嫂还想跟你说说嫂嫂的想法。咱们啊,就是寻常人家。这寻常人家里面起媳妇,就是冲着一起过日子的。这过日子,茶米油盐的,夫妻二人应该是你扶着我,我搀着你,俩人安安稳稳,本本分分的,过去这几十年的光景。这两个丫头嫂嫂都见过,惠儿呢,性子好,又活灵,人有聪慧,跟这样的女子过日子,才会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公主殿下虽然美貌至极,可这性子就不如惠儿了。虽说是心善没错,也从来没有摆过什么公主的架子,温淑有礼,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可公主不爱说话,这有什么事情都在心里憋着可不好,以后少不了自己个儿的生闷气。再者说了,你取了徐惠,这个家里还是你说的算。可若是换做公主,你做了驸马,咱们这一家就得听公主的。鸿升,你是个聪明的,嫂嫂问你,你愿意整天里在自己的妻子面前低声下气,还像是当个臣子一样的过活?那可是一辈子的枕边人啊!”
夏鸿升沉默着不说话,心中却清楚嫂嫂所言的全都在理。嫂嫂也不说话,只是在旁边静静的等夏鸿升自己考虑。
良久,夏鸿升才叹了口气,说道:“嫂嫂说的我都懂,可真非要我做出个选择来,我又下不了这个狠心。嫂嫂,你说我该怎么做才能让长乐公主不那么受伤?她那么善良,又喜欢在心里面憋事情,一定会很长时间想不开……”
“这……这倒也是。”女人也有些为难了:“公主殿下从来没跟嫂嫂面前摆过架子,对待家里的下人也都是客客气气的,若是因为这事儿伤了人家的心思……不过,鸿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还是不要拖,早些了断,也好过以后用心深了,更加难受。”
夏鸿升挠了挠头,刚要说话,却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了一个小厮的声音来,朝里面说到:“公子,外面来了一个人,说是有要紧的事情向公子禀报。被咱们围起来了,公子,您要不出来看看?”
夏鸿升一愣,连忙起身过去打开了书房的门,就见门外正是门房小厮,于是点了点头,那小厮就前面带路过去了。
到了宅门外面,远远看过去,就见一众家丁亲兵围聚着一个人来,夏鸿升一看,就马上认出了他,于是摆摆手说道:“都进来吧,自己人。”
一众亲兵听了,这才让出了一条道来,那人匆匆跑到了夏鸿升的近前来,凑到夏鸿升耳边说了几句来。
当下就见夏鸿升脸色一变,立刻回头喊到:“来人,备马!齐勇,带人随我走!”
齐勇立刻应和一声,那些亲兵迅速形成了队列,旁边有眼色的小厮则立刻回去牵了马出来。
夏鸿升翻身上马,前来禀报的那人朝前跑去,夏鸿升打马紧随其后,那些亲兵则紧随在夏鸿升后面狂奔起来。
因夏鸿升的宅子就在距离东市不远,故而很快就到了长安城门,就见段瓒已然叫开了城门,正好带着一队人马正要进来,被夏鸿升及时的给拦住了。
“听间谍来报,说是发现有人私运兵器进了百花楼,我便立刻带了人过来了。”。二人勒马停下,段瓒骑在马上对夏鸿升说道:“看来你果然没有看错,这百花楼果然是乱党集结之地!”
夏鸿升自从上一次在百花楼里面看见了那个眼熟的人之后,带这间谍去找了几次,却都没有再找到,是以便留下了两个人来监视百花楼,看看是否有可疑人物出入。一连多天,都没有什么发现,让夏鸿升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杯弓蛇影了,就准备撤人了,没曾想刚才那个间谍去报,竟然发现有人趁夜往百花楼之中运进去了几车刀兵来!间谍去通知了段瓒,段瓒立刻就要带兵过去围剿,夏鸿升正是听说段瓒立刻要冲去围剿,才立刻匆匆的过去拦住了他。
私藏兵器,往严重处说的话可是欲图谋逆的大罪,所以间谍才会如此急迫的将段瓒和夏鸿升都通知过来。
“我这就带人冲进东市去,查抄了这百花楼,将里面一干人等全部缉拿!”段瓒看了看东市里面,当即就要带人进去。
“慢!”夏鸿升阻下了段瓒来:“段兄且莫冲动。你想想,这百花楼里面方才运进去了兵器,里面又有不少留宿的人,若是贸然冲进去,那些乱臣贼子将留宿的客人胁做人质,你我又该当如何?且你带兵冲入东市,这么大的动静,打草惊蛇,那此后许久一段时间咱们就再难找到乱党踪迹了。”
¶Îè¶Ã¼Í·Ò»Ö壺¡°ÄÇ´ýÈôºÎ£¿¡±
夏鸿升凝眉思虑了一会儿,忽而抬头笑道:“段兄,咱们若是现下就冲进去了,不过剿灭乱党一个据点而已。那些乱党大可以再另辟出其他的据点来。段兄,你就不想知道这些兵器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避过城守进入长安的,又是躲开巡夜的武侯的?敌在暗我在明,发现他们的一个据点不容易啊,咱们总得要通过这个据点尽可能多的有所斩获。”
¡°Å¶£¿¾²Ê¯¿ÉÊÇÓÖÓÐÉõ×ÓÖ÷ÒâÁË£¿¡±¶Îè¶ÎʵÀ¡£
夏鸿升点了点头:“依我来看,咱们就在这里打道回府,各回各家,暂且不要去端掉百花楼。”
¡°°¡£¿¡±¶Îè¶Ò»ã¶¡£
“首先,加派间谍密切在百花楼周围布控,一旦百花楼有什么异动,能在第一时间控制住局面。其次,那些运去了兵器的马车必然要出来,派人跟着马车,看看是到了哪里,然后再顺藤摸瓜,寻找其他线索。再次,派人混入百花楼中作为内应,试着打入百花楼内部,作为卧底,探查更加有用的情报。”夏鸿升向段瓒说道:“如此一来,放出长线,或可挖出一条大鱼来,最差的结果,才是将百花楼剿灭掉。”
段瓒想了想,点点头说道:“不错,还是你考虑的周全。那就这么办!”(未完待续。)
第250章 形势一片大好
两人安排好了一应人手之后,天也已经亮了。夏鸿升赶回家里本来准备补上一觉的,可是刚到家中还没有来得及走回房去,外面就有下人过来传话,说是管家和老窑头从庄子上来了。
没办法,夏鸿升只好匆忙拿凉水洗了把脸,就出去见他们去了。
远远的就看见老窑头很是拘谨的坐着,不过脸上的喜色却是清楚可见的,洋溢着兴奋和激动的神色来,不住的来回张望。
“老窑头,可是玻璃窑上有什么好消息了?”夏鸿升走了进去,开口笑道。
管家和老窑头立刻起身拜见了夏鸿升,然后就见老窑头抬起了头来,喜滋滋的递过来一个包袱:“公子!烧出来了!”
夏鸿升接过包袱,就听见了里面清脆的响声来,放到桌子上打开,但见里面十来个晶莹剔透的杯子来,虽然不如后世里面的玻璃杯那么透亮,可与先下的琉璃制品比起来,那可就是很大的差别了。
“来人,速速去烧湖滚水来!”夏鸿升从中随手拿出一个玻璃杯来,然后朝旁边的下人说道。
下人立刻就领命往后厨上跑去了,没过一会儿,就提来了一壶开水来。
滚烫的开水被夏鸿升缓缓的倒入了杯中,只见其间莹莹剔透,白水在玻璃杯中宛若明净的琼浆。外面刚刚升起没有多久阳光斜斜的照入堂中,透过玻璃杯中的水,在玻璃杯后面散射出来一道小小的“彩虹”的。
夏鸿升就这么看着玻璃杯,一直等到里面的水都重又放凉了,这才端起了玻璃杯来,轻轻的喝下了一口。
放下水杯,夏鸿升点了点头,转头对老窑头和管家说道:“暂且等一会儿,我去给你们画几个图样,你们带到窑上去,先照着我那图样吹制就这么十来套来。”
说完,夏鸿升便回去了书房,匆匆拿出自己的画箱来,伏案画了起来。因为也并不是多么负责的东西,故而花费的时间并不算很久,夏鸿升总共画出来了三种图样来,高脚杯、茶具还有玻璃水瓶,高脚杯用来装葡萄酿看上去很有比格。透明的玻璃茶具兼具茶具的古朴典雅,又能透过被子看茶叶的沉浮卷舒,很有情调。而细长的圆柱形透明水杯看上去简洁大方,也很好看。
这几种都不是十分复杂的东西,所以夏鸿升没在书房里面待多久就出来了,去将图样交给了老窑头,又讲了讲需要注意的地方。老窑头烧了一辈子的窑了,却没曾见过这种样式的东西,自然又是一番讶然。
“公子,还有个好消息。”见老窑头捧着图样跑一边研究去了,管家这才笑着对夏鸿升又说道。
“怎么?”夏鸿升看看管家,问道。
“水泥窑做成了,已经试着烧出了头一批水泥来了,公子之前说过烧出来的水泥有大用,要运到长安来,故而特意来问问公子,要运到哪里去?”管家问道。
夏鸿升想了想,说道:“好,等等我派几个亲兵随你们一起回庄子上去,让他们带人把水泥运回来。且有劳你先再准备着,我估摸着,要真成了的话,这一个水泥窑可不行,起码得五个!至于以后啊……啧啧,说不定要专门弄出个水泥作坊来了。”
头一批水泥运到那个简陋的军校里去,先铺出来一块儿地方,至少,在进行阅兵的时候,要保证有一条水泥路出来。如今那三百军士正在加紧为阅兵而做准备,就连马周等人也都开始学起了齐步走和正步走,到时候他们会成为第一个方阵出现在李老二的面前。演习的事情也已经差不多快要制定出来具体的方案了。基本大的方向就是让这三百人为一伍,再从右羽林卫借了兵来,使两方进行攻守对抗,以此来展现出那三百军士的军事素养来。
管家得了夏鸿升的话,就准备着同老窑头一起离开了。临走时,夏鸿升却又想起来答应过徐惠的事情,于是干脆让齐勇架好了马车,一同回去了。
在马车里面睡了一路,到庄子上的时候也已经日头偏西了。从马车上下来,夏鸿升交代了几句,自己就直奔木匠那里去了。
到了作坊,木匠正在那里给窑上做模子,用模子盛了黄泥炕干,才能做出吹制玻璃的模子来。见夏鸿升过去,赶紧丢下了手里的活计过来拜见了夏鸿升来。
夏鸿升对这些匠人的态度很好,也不在他们身上吝啬,故而替夏鸿升家里做事情的人都对夏鸿升十分敬重。
“公子,您怎么亲自来了?您有甚子吩咐?”木匠搓着手对夏鸿升说道。
“来找你做些东西。”夏鸿升从袖子里面掏出两张纸来:“先是这个,下面要做一个把,不用太粗,人手能够合适的握住最佳,前面箍出来一个圈圈,不能太圆,像我画的这形状就是。里面还得绕上网,用竹镊子最好,竹镊子有弹性。还有这个,前面用软木塞做,一定要用软木塞才是,前头削成圆的,后面弄平,找些短而硬的鸡毛插到平的这一面上,固定起来。形状就照着我给你画的来。明白了么?我有大用!”
“好嘞!公子,您就放心吧!就这么个小玩意,明天小的就能做出来交给公子!”木匠对自己的手艺很是自信,夏鸿升也相信他。庄子上的这几个匠人,手艺还都是很不错的。当初建作坊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找手艺扎实的,所以夏鸿升给出的例钱一开始就比旁处的要高。事实证明,这钱花的值。
当即木匠就翻翻找找的,寻齐全了东西,开始做了起来。
夏鸿升在边儿上看着,过了一会儿,起身准备走,就见远远走来了几个身影来,仔细一瞅,却原来是泾阳县令和县丞。
“下官拜见夏侯!”那泾阳县令二人和几个衙役走到了近前来,朝夏鸿升行了一礼拜见。
“县令大人不必多礼。”夏鸿升摆了摆手,然后疑问道:“却不知县令大人怎的会在这里?”
“下官正在那边看人翻土肥田,见了侯爷府上管家,听说夏侯回庄子上了,故而特意问了问寻了过来。”泾阳县令恭敬的答道,上一次因为夏鸿升的指点,他在皇帝面前露了一回脸,这对他以后的仕途大有好处,故而心中十分感激夏鸿升。
翻土肥田?一听这个,夏鸿升就知道是大棚那边了。如今那里的大棚骨架俱都已经搭成了,且草甸子之类的东西也都已经准备好。如今天气回暖,蝗灾渐消,正是趁着现在不用盖上草甸子,将大棚里面的土给拾掇拾掇。
大棚的地都分给庄子上的农户了,由这些农户们按照夏鸿升的法子进行种植,到时候的产出二八开来,夏鸿升要两成,农户自己留下八成。且用不着农户自己投钱,他们就只管平日的维持就是了。
夏鸿升笑了笑,朝县令拱了拱手:“有劳县令大人费心了,多谢。”
夏鸿升心说这县令还挺会做人,知道正是翻田地的时节了,所以还来招呼招呼自己庄子上的田地,如此一来,等传入自己的耳朵里,这就是一份殷勤。也显得他对自己的事情很是上心,取得自己的好感。
既然县令都来了,那夏鸿升自然就不会再待在作坊里,邀了县令同去看看。田埂上面,远远的就能瞧见一座座大棚的骨架,不敢想,这要是在后世里,这么大一块儿地的租金得多少啊!而现在,哇哈哈全都是我的,私人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下去田埂,就见那些农人抬着一筐一筐的东西往地里倒,然后又翻着土将其埋入到土下面。
土干,荡的到处都是尘土飞扬,夏鸿升寻思着,如今的蝗灾已经基本上不怎么出现了,说明干旱的天气正在转变,空气中的湿度渐渐开始恢复起来,估计再过不了多久就可能会下一场雨来了。
只要一场雨一下,大唐就算是度过这次干旱跟蝗灾了。蝗灾的灾情并没有历史上写的那么严重,李老二的秀做的很到位,后续的操持也很到位。有了李老二的带头,发动百姓去主动灭蝗、吞服蝗虫来补充蛋白质的事情就推行起来容易了许多。可能正是因为激发了人们的自救行为,才让这场蝗灾并没有像历史上原本应该有的那样危害巨大。
照这个架势,今年冬天就不用吃饭只能就着咸菜了。这么一大片大棚,冬日里的产出怎么都够了。若是能拿去卖,想必长安城里面的那些富户决然不会在这上面吝啬的。夏鸿升痴了一冬的咸菜了,太了解那个滋味。可冬天里只有在温汤水边儿上,靠着温汤水的热气才能种出来几颗新鲜的菜来。温汤水就是热泉,而热泉大都被皇家所占据,那少少的鲜菜,也只有宫里才能吃上几口了。
可是马上,冬天里面新鲜的菜蔬就该成为饭桌上的标配了,这么大一片蔬菜大棚,产量不会太低。
夏鸿升看看眼前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建设着的庄子,畅想一下美好的明天,形势一片大好哇!(未完待续。)
第251章 不会说话了
晚间在庄子上住了一宿,第二天又跑到木匠那里等了小半天,等木匠把东西做成了,就带着回长安去了。没在坐马车,天气已经开始令人觉得坐在马车里面闷热的慌了。快马加鞭的赶在午后回到了长安城里,让其他人先回去,自己带了齐勇一人径自就往徐府上去了。
敲开了门,也用不着通告,就直接进去了,两家太熟,这些客套就不需要了。到了堂中,就见徐孝德正同人在商量事情,见夏鸿升进来了,徐孝德就起来行了一礼:“下官拜见夏侯!”
同徐孝德商议事情的那人,见徐孝德如此,也连忙过来见了礼,这是有外人在,礼数若是不周,或有可能传出去了落了他人口实来。平常若无外人,却是并不需要如此的。
“徐伯伯您客气了!您自去忙便是,我来找齐贤兄长的。想来今日旬假,徐兄应是在家。”夏鸿升摆摆手让开到一边,徐孝德有徐孝德的礼数,可夏鸿升也有他自己的态度。接受徐孝德的见礼,是全了他的礼数,于他自己来说,却是不愿见徐孝德如此的。
“齐贤侄儿正在后院。”徐孝德说道。
夏鸿升又道别了一声,便就径自往后院去了,临出去屋子,却不经意听得一句:“徐大人,您……您与这位侯爷……”
“呵呵呵……夏侯本是我那侄儿同窗,之前……”后面的话夏鸿升就没再听了,从语气里面听得出来,徐孝德对于夏鸿升的尊敬态度,还是很高兴的,也给他在外人面前长了脸面。夏鸿升笑了笑,据说因为自己的关系,使李承乾对徐孝德很是信重,也算是自己报答了当初徐家的照顾吧。
往后院走去,沿路上的丫鬟小厮们见了夏鸿升,也都恭敬的道一声公子,两家太熟了,夏鸿升来这里,亦或是徐齐贤去夏家,都是一样的。
刚到后院门口,便先听到里面传来了一片银铃般的笑声来,清脆之中蕴藏着如同这季节里萌发的生命般的活力。
“夏家哥哥!”正偷听着呢,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很有元气的呼喊来,吓了夏鸿升一大跳,赶紧转过了身去,却原是徐惠正站在身后,微微喘着气,红润的面颊上还有微微泛起的薄薄一层汗珠,脸上带着的笑容灿烂犹如日照,竟然令夏鸿升恍惚有种阳光晃眼的错觉。那一声夏家哥哥软软糯糯,欣喜之意溢于言表,让夏鸿升心中瞬间就被触动了一下,立时便柔软了起来。
“答应给你做的东西做好了。”夏鸿升笑着说道:“所以趁着今日旬假给你送过来。”
“这么快啊!”徐惠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来,看向了夏鸿升手中的东西:“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