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贞观帝师》-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夏鸿升撑着脑袋,面前展开着一张粗纸,想了想,提起羽毛笔蘸了蘸墨汁,在纸上写下了一个词:号召力。想要把先进的科学和思想传播开来,教化天下万民,这个号召力绝对不可或缺,有了号召力,其他人才会慕名前来学习,才会在自己的号召之下接触这些学问,才会进而发现这门学问的奥妙。号召力的形成,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颜师古已然花甲,一辈子在儒林之中钻研,恪守道德人格,这才博得这一代文宗的名声和号召力,由此就可以看得出来,想要有广泛的号召力得有多难。这事儿只能慢慢来,真的着急不得。

      夏鸿升叹了一口气,走出了学室,刚出门就迎头遇到了几个正经过的学子,看见了夏鸿升,就远远的朝他打招呼:“夏师弟,什么时候给我们变戏法儿看啊?”

      夏鸿升顿时气急,没好气的冲他们翻了翻白眼,作势就要从地上捡起一块儿石头扔他们,那几个学子大笑着跑了,夏鸿升随手将石头又扔回地上,随即便也哑然失笑了。以前的夏鸿升,或许是因为家里贫困有些自卑,为人也本来就木讷,在书院里除了读书之外别的事情什么都不做,也不同其他的学子交流,根本没几个人认识他。后来的夏鸿升,灵魂换成了后世人,在书院里大出风头,还有了神童的名号,其他的学子虽然见了他多有打招呼的,却也是客套性的居多,施一个同辈礼,叫一声夏师弟而已,距离感倒是不少。旬假那天操之过急,又不接地气,还没有铺垫,以至于兴趣小组成了笑话,自己也出了丑。这一出丑,反而走下神坛了,书院里的学子们距离反倒拉近了不少,每每见了面,还都能调笑攀谈几句了,已然回归了正常的,友好的同学关系。不得不说,人都是有这种心理的,一个人倘若没有污点和瑕疵,反而容易被孤立起来,被其他人保持距离。或许周围看似认识很多人,但是真心走的近的却没有。一旦发现这个人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犯错,也会做傻事,便顿时亲近了许多。

      这还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得知桑榆。当学生的日子是最好的时候,后世里已经工作了的夏鸿升对那段时光怀念不已,如今重又变成了学生,又跟这些同学真正的搞好了关系,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夏师弟,我们准备去你嫂嫂那里吃油泼面,你要不要同去?”夏鸿升正往外面走着,就听见一声招呼,转头一看,过来一个胖乎乎的同窗学子来。

      “学兄,小弟正打算往集市上去,中午人多,小弟得去帮忙,几位学兄也去那里,便一同走吧。”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

      刚说完,就见那个胖乎乎的学子立刻眉开眼笑,嬉笑道:“那可太好了,夏师弟,有你一同过去,我们几个怎么着不给便宜几个铜板来?”

      夏鸿升一口气差点儿没上来,瞪大了眼睛转头看着那个胖乎乎的学子,靠,这是什么人嘛这!看夏鸿升那副跟吃了苍蝇似的样子,那几个学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那个胖乎乎的学子赶紧拍着夏鸿升的肩膀笑道:“玩笑,玩笑,能看到有神童之称的夏师弟露出这般表情来,也是为兄我的一番本事啊!哈哈哈哈……走,夏师弟,中午我请你吃饭!”

      夏鸿升翻了翻白眼,那就是我家的摊子好不好,我还用得着你请?!夏鸿升算是看明白了,自己是书院中年纪最小的一批,前几天连着出了几个风头,早让这些年长一些的学子们看着眼红了,那时候恭敬有礼的问好,是因为不了解自己,以为神童嘛,自然应该很高傲,不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也不太想理会其他人的。旬假那天出的丑,把他夏鸿升从一个神童,重又变回了普通的学子,也让这些学子同窗们看清了,这不是什么神童,只是天资聪颖一些的人而已,也会发疯犯傻的。没有了顾虑,这群人这就开始拿着自己开涮了。

      说道开涮,哎呀,突然好想吃火锅啊,可惜唐朝没有火锅,等有空了找铁匠打一个去。恩,回去要不要教嫂嫂学做麻辣烫呢,可惜唐朝菜蔬种类还不多,会少很多东西,有些美中不足啊。

      夏鸿升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同那几个学子一道了出去书院,往集市那里去了。到了集市,老远就看见了嫂嫂的摊子,没办法,那摊子周围总是围许多人,街上地方小,小吃车也小,实在带不来那么多折叠桌和马扎了。想吃的人只能一波一波的等。有钱,又有闲工夫,就想吃个新鲜可口的,就到对面儿的逸香居里去坐下,叫一壶酒,就俩小菜,一边闲聊,一边享受着逸香居提供的代为排队的服务。这逸香居的老板也真是聪明,但凡去他店里坐下等的,只要你点东西了,就能够享受到一项服务来,就是让逸香居的小厮代替排队,买来给你端桌子上。因此小吃车周围等着的人就不少去了逸香居里,小酌几杯,闲谈几句,等店小二替自己去排队,把东西买来了吃。这样一来,逸香居里也拉进去了不少的客人。

      这三百文钱花的值啊,区区三百文钱,带去了多少客户?这逸香居的老板也眼光老辣,嫂嫂上街的头一天就他可就看出了小吃摊的前景,也看出了这么一条拉客之道来。这是双赢的事情,是好事。嫂嫂一个人上街,总是不太好的,泼皮无赖之类的人哪里都有,现下虽然还没遇见,可生意越来越好,这里又天天围了这么多人,总会有惹人眼红惦记的时候,万一到了那个时候,垫带着小吃摊能拉来这么多的客源,这逸香居怎么不也得照看一下嫂嫂?

      本来没有想到,也就没什么,可现在一想到这上面,夏鸿升就有些不安了。还真是,生意越来越好了,肯定会遭人惦记,这泼皮无赖地头蛇的,就该过来敲诈了。唐朝这种情况多不多还不知道,但是后世里这种情况可绝对不少。嫂嫂一个女人家的独自在街上,自己又整天在书院里,这边连个照看的人都没有,万一遇到泼皮无赖上门了,岂不是要受到欺辱?

      不成,看来得往逸香居去一趟了,这逸香居能够开大,自然肯定有所倚仗,若是能让他们照顾着嫂嫂,那便能松一口气了。所幸这逸香居是个卖饭食的地方,凭借自己知道后世那么多的菜肴花样,配方做法交给他们,换他们来保护一下嫂嫂,总是可以的。夏鸿升当即就做下了决定,过去了中午饭点这会儿,逸香居里面的人少了之后,就过去找他们商量。

      “这得等了,这会儿人正多,桌子不够用了。”看看小吃摊周围围聚着那么多人的样子,夏鸿升转头朝那几个学子歉然说道。

      还是那个胖乎乎的学子,摆了摆手,笑道:“无妨,反正中午时间还长,等一会儿便是了。对了,夏师弟,你看着对面的逸香居,你可曾去过没有?”

      “从未去过。”夏鸿升摇了摇头。

      胖乎乎的学子冲着夏鸿升挤挤眼睛一笑,神神秘秘的说道:“夏师弟,这逸香居,本是洛阳城里逸香居的一家分号。愚兄曾在洛阳城中的逸香居里吃过几回,这逸香居里有一个彩头,就是若是有人在居中题诗,得十人叫好,则免去一半的饭钱,得二十人叫好,则这一顿酒席免费。若是能引得当场所有的人都叫好称赞,就免费为其提供一个月的饭食来。想来,既然是分号,恐怕这逸香居里也有这么个规矩。”

      “哦?这逸香居的老板倒是好算计,看上去他们是损失了些小利,可是名号却被传出去了,这些小利补回来也就多级桌子的饭食就可以了,名号带来的可远不止这几桌子的饭钱。”夏鸿升看了看,怪不得这鸾州城里逸香居的掌柜有如此心思,能想到借用嫂嫂的小吃摊来往自己的店里带人来。

      “夏师弟,刘兄的意思是,夏师弟这么好的才情,在书院里传开的那几首,无一不是上佳之作,若是夏师弟也去逸香居里题上一首,嘿嘿,咱们不也能混上一顿免费的酒席了?”旁边的另外一个学子凑了上来,提醒道。

      却见那个胖乎乎的学子顿时一急,推了他一把,说道:“莫要诽我,某可没有这么想!恐怕这是你自己的心思吧?!”

      那个学子坦诚的点了点头,承认了:“对,小弟这家中贫寒,逸香居里的饭食从来没有尝过,有机会免费混上一餐,岂能不用。夏师弟的诗作乃我书院第一,换他一桌酒席来,岂不是易如反掌。要不然,刘兄请咱们几个去吃上一嘴,也是极好的啊!”

      “对!对!”另外那两个学子也立刻冲胖乎乎的学子起哄了起来,怂恿他在逸香居里请客。

      夏鸿升在一旁只是笑,心思却活泛了起来。自己贸然去找逸香居的掌柜,要他逸香居帮忙照顾嫂嫂,自己人微言轻,恐怕不行。这题诗,倒也不失为一个走偏门的办法。

      第二十八章 题诗逸香居

      “夏师弟,你嫂嫂的手艺太好了,自从上一次听徐兄台讲了这油泼面的滋味,愚兄每天都得来吃上一碗才行,若是哪天没吃上,吃别的东西就老觉得没味道。”胖乎乎的学子打了一个饱嗝,他刚吃了一海碗的油泼面,还就着油泼面啃了一个葱油饼,这会儿满足的向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笑了笑:“刘师兄,为了你好,这东西你还是克制一些为好,这油泼面油气太大,虽然吃着不腻,但却是实打实的一碗面一勺油,这些油都吃进肚子里了,对身体不好。你不妨试着克制一些,换换口味,一旬来吃上一碗就行了。”

      “那岂不是要把愚兄给憋死?说出来不怕夏师弟笑话,愚兄没有旁的兴趣,唯有喜欢吃上一嘴,若是再克制了,人生岂不是再无趣味?”那个学子摆了摆手,不以为然的说道。

      夏鸿升笑了起来,不再劝他,道了句:“也是,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啊”

      却见周围那几个学子眼中顿时一亮,胖乎乎的学子更是一拍桌子:“好!好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哈哈,我辈正该如此,放浪形骸,肆意今朝,活在当下,明日无忧啊!好一个夏鸿升,随口成章,舌灿莲花,夏师弟之才,愚兄叹服,自愧不如!哈哈,可惜夏师弟还是年纪略小了,不然,今日愚兄非要拉夏师弟去那逸香居里痛饮三百杯!”

      这位刘学兄的话听的夏鸿升直翻白眼,痛饮三百杯?还要不要肝脏了,酒精中毒妥妥的,自己寻死不要拉上我!

      “夏师弟的诗才,当真是我等拍马也不及了。那首‘草长莺飞二月天’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连颜师都不禁拍案叫绝,可是夏师弟看起来却好似混不在乎,连个名字都没给起。赠送给王玄策兄的那首诗,更是每每吟之便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刻直冲霄汉,施展一腔之抱负。”另外一个学子也长叹一声,说道。

      “诸位师兄谬赞了,小弟愧不敢当。”夏鸿升赶紧摆摆手,那几首诗都是他盗版来的,要是让他自己作诗,他哪儿会啊,所以当然是愧不敢当的。

      几人有在哪里闲聊了一会儿,该是回书院的时候了,夏鸿升推脱要帮嫂嫂收拾收拾再去书院,其他几位也不勉强,就同另外一群来这里吃东西的学子一道离开了集市,结伴回书院去了。

      他们刚走,就听旁边传来了一声舒气,一个人说道:“哎,方才这有这帮子学问人在,吓的老子都不敢大声吸面条,生怕老子的粗鲁污了人家的眼睛,哈哈,可没曾想到,这帮读书人吃面条却原来也是如此嘛!架势比老子还猛,哇哈哈哈……”

      这人的话引得周围其他人登时便是哄笑一片,夏鸿升也咧嘴笑了起来,转身往对面的逸香居过去了。吃饭完又闲聊这一会儿,饭点已经过去的差不多了,不过逸香居里的人也还不少,只是到底没有刚才那么吵闹。走到门前看看,管事的也闲了下来,正站在柜台后面拿笔在纸上记东西。

      夏鸿升回头看了一眼嫂嫂,她还在那里忙碌个不停,于是便深吸了一口气,抬脚走进了逸香居里面。

      立刻,就有店小二看见了他,几步就跑到了跟前,很是恭敬的将他往里面请:“这位公子,里面请!不知公子几人,是上二楼雅座,还是就在一楼凑合儿?”

      “你且去忙,不用管我,需要了自会叫你。”夏鸿升笑着摆了摆手,向店小二说道。

      店小二应了一声,便又匆匆转去其他的地方去了。夏鸿升扫视一圈,看了看那些食客们桌子上摆放着的食物,上到了二楼,掀开竹帘子到了二楼雅座,却见二楼上能看到远远的老君山,远远看去,山上已然泛青了,如同淡墨调了浅青,写意的随手画下了一般,端的是一番好景致。

      二楼里就没有一楼中的人声鼎沸了,皆是几人成座,围聚在一起低声说话,饮酒。也有人只是临檐而坐,静静的凝望着远处的老君山出神。

      转头看看,就见二楼上果然有一处屏风,上面真写的有不少诗作,夏鸿升走上前去看看,默读了几首,果然如同颜师所说,那些诗作大都追求辞藻华丽,但是却只是辞藻的堆砌,而言之无物,到底空洞了。唐初时期,文坛还没有从魏晋南北朝争相纤构的狭小宫体诗中摆脱出来,那些诗坛改革的人都还未出现,初唐四杰估计这会儿还正读着启蒙文章呢。夏鸿升虽然自己写不出来多好的诗歌,可是欣赏的水平还是有的。屏风上面的这些诗作美则美矣,可是到底却缺少了一些内涵。就像是一副临摹出来的图画,有其表,却无其神。唐诗经初唐四杰在风格上的改革,发展到盛唐时期,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到达了巅峰,李杜二人的诗作万古流芳,成了古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座无法超越的山峰,以至于到了后面的宋代,诗歌上无法超越唐朝成就,文人们只能另走偏锋,没想到却引领起来了一座文学的巅峰,宋词。

      诗不过唐,词不过宋,后面的朝代,这两个方面都无法再做出更高的突破了,因为它们已然到了极致。

      “公子,这些都是前来逸香居的文士所做,其中不乏有些声名远扬之辈,小的看公子也是读书人,公子若是有兴也留名其上,小的这就去为公子拿来笔墨来。”正当夏鸿升沉浸在感叹之中的时候,一个声音出现在了夏鸿升的身旁,转头一看,却原是二楼上的小厮见夏鸿升看着屏风出神许久,所以过来了。

      也罢,为了顺利让逸香居照顾嫂嫂,就再做小人,盗版一下后世的诗作吧。夏鸿升转头看了看小厮,笑道:“且拿笔墨来!”

      ¡°ºÃàÏ£¬¸ÒÎʹ«×ÓÃû»ä£¿¡±Ð¡ØË¹§¾´µÄÏòÏĺèÉýÊ©ÀñÎʵÀ¡£

      “鸾州书院,夏鸿升是也。”夏鸿升笑着答道。

      那小厮立刻转身,朝着下面高呼一声:“笔墨侍候,鸾州书院夏公子留墨逸香居!”

      这一声高呼,便顿时惊动了二楼雅座里的食客们,都转头朝着屏风这边看了过来,却见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学子正站在屏风前面。有几个就起身走过来了,想要看看热闹,还有人则仍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静看其变。

      很快,下面的管事就拿着笔墨跑了上来了,一眼就见了站在屏风前面的夏鸿升来,几步跨了过去,将笔墨奉上。

      “在下的字迹难看,献丑了,还望不要笑话在下才是。”夏鸿升笑着拿起毛笔,虽然有原本的夏鸿升留下的底子,可后来就一直在用羽毛笔,毛笔虽然也用,可到底写出来的字不地道,说完,转身提笔在屏风上立刻书写起来,寥寥几笔,就见后面围观的几个人面上就露出了惊讶之色来,周围其他看着这边的食客便好奇了起来,又有几人走了过去。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身后有人随着夏鸿升的书页诵念了出来,一边念,一边脸上神情变化,从淡笑,到讶然,再到瞪大了眼睛,两手一拍:“好诗!”

      这首其实不是唐诗,而是宋词,浣溪沙的词牌。那人出声叫好,便又引来了几个人匆匆走到了屏风后面看了起来。

      却见夏鸿升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突然笔锋一转,换了一个位置再次写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次倒是没有人出声叫好了,夏鸿升落下了名字,将毛笔还给了管事的,转头让开到一旁,但见后面围观的那些人,脸上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来,有些愣愣的。

      半晌,突然有一个人越众而出,走上了前来:“惭愧!惭愧!我等只顾在这里品味鱼肉之鲜美,却忘记了渔民劳作之辛劳。民生疾苦啊,我等如今衣食无忧,却忘记了百姓之辛劳,今日,反倒是被夏公子点醒了!”

      说罢,那人竟然向夏鸿升深深的弯下腰施了一礼。

      “小弟只是眼见春寒料峭,河上渔夫却仍旧辛勤捕鱼,所以心有所感罢了。当不得先生如此对待。”夏鸿升赶紧避开了那个人的施礼,说道。

      那人直起了身子,却见旁边的管事笑着问道:“小的只是识字而已,诸位都是大家,何不来品评一番?小的且斗胆一问,此二首诗作如何?”

      “自然是佳作了!”方才那人朗声说道:“前一首,以早春景色入笔,而后则出人意料,以清茶野菜入诗。明面上,是写这山中野味才是人间佳肴,实则寄情于物,暗藏清旷、闲雅,不污于世。后一首诗犹在前一首之上,用语朴实无华,不用艰字僻典,也无斧迹凿痕,但却耐人寻味,体味民生疾苦,心生怜悯,端的是一首上佳的诗作了!”

      听此人言,周围其他的人也都是点头称善,附和起来。

      管事的扫视一圈,见众人都在点头附和,便走到夏鸿升跟前,躬身行礼道:“多谢夏公子留墨,我逸香居有一规矩,留墨之人若得称颂,便免去一个月的饭食钱财来,夏公子接下来这一月之中,可到本店免费饮食。”

      “这位管事,逸香居的饭食盛名再外,小子庆幸。只是,小子想要吃的东西,您这店里没有,不若,把这换换如何?”夏鸿升笑着朝管事的说道:“这一个月的免费饭食我也不要,且将厨房与里面的原料借我一用,容小子自己动手做一桌饭食出来便是。”

      管事一愣,目瞪口呆的看着夏鸿升:“这……”

      第二十九章 逸香居中显厨艺

      逸香居中的材料何其丰富,夏鸿升一点都不担心里面会做不出来一大桌子菜来,只是调味用的香辛料有所欠缺,还是那句话,许多后世用的调料,现下都在草药店和香料店里面呢。夏鸿升特地跑回家了一趟,把家里自己用的,已经磨碎成面儿了的调料取了过来。一颗看热闹的心是无论那个朝代的人都有的,二楼上方才的那些食客都不走了,本来这么年纪轻轻的一个学子,能写出这么两首好诗来,已经令他们吃惊,听到夏鸿升放弃了那一个月的免费饭食,而是要求自己亲自动手做一桌出来,就更加惊奇了。这还真是新鲜的紧,还没有听说过有人放这逸香居一个月免费的酒席不要,非得自己做一桌的,难道他自己做那一桌,就能抵得上逸香居里一个月的酒席么?这些食客们动了好奇心,就想看看他能做出什么菜肴来。

      夏鸿升今日是存了心思来的,就是要把这些饭食的做法卖给逸香居,只不过,他所欲得的不是钱财,而是逸香居对她嫂嫂的保护。颜师名头虽大,但到底远水解不了近渴,这逸香居能如此做大,必有背景,嫂嫂就在他家对面,几步路的距离,倘若小吃摊上真有个万一,这逸香居也能第一时间出面。既然是存了卖东西的心思,那自然就得抬价,至于如何抬价,自然是把东西弄的越神秘越好了,越是小心谨慎,越是彰显出做法配料之难得。

      已然是下午了,逸香居里除了一些喝酒的人会叫几个下酒的小菜之外,也没有多少旁人了,二楼的那些人此时成了看客,厨子里就闲下来了。管事的带夏鸿升进去厨子,夏鸿升也不动手,也不说话,只是看着管事笑。管事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伶俐人,一见夏鸿升的样子,便立刻明白了,于是转身朝着那些厨子喊道:“我逸香居从来以诚信待客,今日这位夏公子题诗两首,四壁皆尽叫好,按我逸香居规矩,当奉夏公子一个月的座上宾,不收钱财。夏公子既提议换成亲手做一顿饭,咱们逸香居也自当奉行。只怕夏公子要做的是独门绝技,咱们还是出去吧!”

      这个管事很会说话啊,把人弄出去的同时,还顺带替自家做了宣传。管事的带着一种厨师和那些看热闹的看客们出去,然后转身向夏鸿升施了一礼,关上了厨房的门。

      做出一桌子菜来,这根本难不倒夏鸿升,后世里就是一吃货,吃的滚胖溜圆的,连个对象儿都说不来,可就是管不住这张嘴,不仅爱吃,还爱学着做,吃到什么好吃的了,就想要学会。所以在后世里不管换了哪一行的工作,大厨的身份总是不变的,每回出去玩,做菜的必然是他,可未曾想这一手好厨艺也没有抓住哪个妹子的胃,反倒是把自己的胃给养开了,收都收不回去!满汉全席咱做不来,不过十道八道菜的,那根本不在话下。夏鸿升在厨房里逛着看里面有的食材,果然不愧是大的食楼,看着那些原料来,夏鸿升分分钟脑子里就过了数十道菜肴了。鸾州县隶属于洛阳城,这洛阳水席可是后世闻名的名宴之一,哎呀,对了,据说洛阳水席就是从唐朝开始流传的,好像是武则天那会儿形成的,我要不要让他提前一些呢?

      这么多材料,比自己后世无论哪一次都要多的多,夏鸿升的瘾头就被勾起来,麻溜的挽起长袖,将自己带来的包裹铺开,里面制成的调味料一样样摆放出来。

      大件儿名菜就不说,没这个材料也没这个功力,那些翻着花样儿的家常菜,收拾一桌子出来不要太容易。糖醋排骨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肉片儿这是一块儿,麻婆豆腐麻辣鸡丝酸辣白菜剁椒鱼头这又是一块儿,红烧肉回锅肉东坡肘子炖莲藕,拍个黄瓜煮碟儿花生调盘山菜切把肚丝……夏鸿升嘴里哼着小曲儿,各种有的没的菜名顺口溜儿一般从他嘴里蹦出来就没停过,仿佛回到了原本的时空在自己租住的小屋里炒勺翻飞,引得一群到自己家里蹭吃蹭喝的朋友同事一阵阵的惊呼不断。

      厨子里有现成的热屉用来给菜保温,外面那伙人从午后一直等到日头偏西,这才总算是听见里面的动静儿不见了,就见厨房的门一开,夏鸿升擦着手走了出来:“小二,上菜!”

      说罢,就自己径自上去了二楼,挑了临窗能望见老君山的雅座坐了下来。

      店小二和那个管事鱼贯而入,将那一盘盘的菜肴摆放到夏鸿升面前的桌子上去,里面有许多是连他们见都没有见过的,而仅有的见过的那几样儿,却也散发着不一样的味道来。

      夏鸿升面前的桌子很快就被摆满了,一直等了几个时辰来看热闹的看客们这下子也全都围聚了过来,他们哪一个不是吃遍了山珍海味的人,可是看着面前的一大桌子,竟有许多不知道是什么菜肴,叫不上来名号。

      “承蒙诸位等了这么久来看小弟胡闹,来,请入座,这一桌东西,诸位也请尝个新鲜。”夏鸿升坐在那里,很是大气的手臂一挥,向那几个看客说道。那几人也不客气,听到夏鸿升邀请,道谢一句便立刻坐了下来。却见夏鸿升又道:“这位管事,来,也请坐下!”

      管事一愣,赶紧练练鞠躬摆手:“不敢!不敢!小的粗鄙,不敢打扰众位的雅兴。”

      夏鸿升哈哈一笑,道:“这桌酒席是小弟所做,小弟说请谁就请谁,且坐!”

      那个管事犹豫了一下,挪了挪脚步坐到了最下的位子上,临坐下时,还顺带着偷偷往后使了一个眼色,一个店小二就匆匆的转身跑下去了。夏鸿升将这看在眼底,只是笑笑,却装作不知。

      “诸位,请动筷吧,莫要糟蹋了这一桌美食。”夏鸿升拿起了筷子,在其中一盘菜上夹了一下,说道。众人看他动了筷,方才拿起了面前的碗筷来,抬手就近夹了自己面前的菜肴来放入小碗,斯文的送入口中。这一口下去,就见满座食客皆睁大了眼睛,一个个露出了讶然震惊之色。

      那些看客开始交口称赞,夏鸿升一会儿一句“不敢”,一会儿一句“谬赞”的,偶尔加几筷子,一边眼睛不时的往上来二楼的楼梯帘子那边瞅。

      “咦?这位管事,你怎的只夹不吃?”突然间一个食客问道,将众人的目光引了过去,却见管事面前的碟子里,各盘菜肴都夹了一筷子,但是却放着不动。

      “这位管事是怕掌柜来的慢,到时候掌柜来了,众位已经把菜肴吃完,所以各样给掌柜留了一口尝鲜。”夏鸿升哈哈一笑,替那个尴尬的管事说道。一听此言,那个管事更加尴尬了,坐也不是立起来也不是,却还能撑起笑脸朝众人拱手。

      正尴尬间,就突然听见楼梯帘子后面传来了一个声音:“某听闻有高厨在此,特摆下一桌酒席,某家别无他爱,就好吃这一嘴,故而厚脸前来讨口佳肴以慰脾胃,哈哈哈,众位贵客不要笑话某家啊!”

      随着话语,一个人撩开了帘子大步走了过来,管事的赶紧站起来让开位置,那人也不客气,一【创建和谐家园】做了下来,拿起筷子一样一口,将面前碟子里的菜肴吃了干净。

      那些看客们这才看出了不对,此时都停下了筷子,看看掌柜,又看看夏鸿升,却见夏鸿升一脸淡笑,气定神闲。

      “这菜肴着实美味的紧呐!某家经营着鸾州城的逸香居多年,这一桌子上的菜市也没有见过几样。却未曾想到,高厨竟然如此年纪轻轻。”掌柜的把桌上每一盘里的菜肴尝了个便,这才放下了筷子说道:“也罢,敢问阁下是何方神圣,来我逸香居摆开了阵仗,有何要求,两家未尝不可一谈。”

      这掌柜的见夏鸿升来店里一菜未点,连那一个月的供奉也不要,非得自己动手做一桌来,而做出的菜肴,又大都是自己没有见过的新菜,见过的那些,也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么高的厨艺,又来自己店里大张旗鼓的做出一桌来,这明摆着就是划了道道前来砸场的,所以还道是那家新开张的食楼前来挑衅的,是以才有此问。

      却见夏鸿升只是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掌柜的想差了,小子前来并非挑衅,而是来做生意的。”

      “哦?”掌柜的一愣,看着夏鸿升。

      却见夏鸿升指着一桌子的菜肴,问道:“掌柜的以为这桌菜肴如何?”

      “端的是一桌上佳的酒席了。说出来不怕众位贵客笑话,这桌子上的菜肴,某家能叫住名字的绝不超过三成,材料还是那么材料,可做法菜式却全然不同,便是那些能交出名字的,也别有一番风味。”这掌柜的倒也说的中肯,没有故意诋毁。

      “这一桌子菜肴,可还入得了贵楼的眼?”听了掌柜的话,夏鸿升复又笑道。

      却见那个掌柜眉头一挑,惊道:“阁下是欲将这些菜肴的做法,售于小店?!”

      “对,这些菜式做法,我都可以交给逸香居。”夏鸿升坐正了身子,说道。

      第三十章 京城来人

      掌柜面露惊诧,与那个管事对视一眼,复又沉声问道:”请恕某家多嘴,这些菜肴俱是佳品,凭借阁下手艺,自可开做一家酒楼了,若是就这么卖了,岂不是可惜?阁下意图若何,不知可否告知在下。“

      “这些菜肴于我来说,不过是些家常小菜而已,又不是多么金贵的东西,还不值当我来藏私自用。”夏鸿升笑道:“再说了,我可是读书人!货真价实的鸾州书院学子,又不是厨子。”

      “某家失敬,请恕某家有眼无珠,竟以厨子揣测公子。”掌柜的进退有度,不卑不亢却又不失礼数,拱手告罪道。读书人的身份受到尊敬,这个掌柜的这么做倒也正常。

      “掌柜的,你且先说这一桌子菜肴,你愿意出多少来买?以某观之,倘若你逸香居里推出这些新菜,恐怕这洛阳城属,就再也没有能超过你逸香居的酒楼了。哈哈,这可是你逸香居的机缘啊!”先前品赞夏鸿升的题诗的中年人这会儿开了口,却是在替夏鸿升说话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