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贞观帝师》-第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却是一次也没有往泾阳回去了,只是让家中的那些亲兵时刻保持着警惕。

      一连三日过去,每日一号都会去军营之中向夏鸿升汇报情况。

      第四日早间,一号又一次大步跑进了军帐之中,见了夏鸿升在里面,也不顾上夏鸿升开口问他,便立刻施礼说道:“启禀将军,关于另外那一伙人的身份总算是有了眉目,潜伏在附近的人听到了院中人晚间的对话,提到了他们是义安王的人!”

      ¡°Òå°²Íõ£¿£¡¡±¶Îè¶¾ªµÀ£º¡°ÀîТ³££¡¡±

      “义安王李孝常?”夏鸿升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听过,有些熟悉,但是却不甚清楚。

      段瓒解释道:“义安王李孝常,瓒听家父说起过,前朝末年天下大乱,太上皇起兵太原,进军途中因粮草不足而迟迟未能渡河入关。李孝常曾掌握永丰仓,投效太上皇,解决了粮草不足的问题,太上皇册封其为上柱国,登基后封其为义安郡王!如今,义安王李孝常为利州都督!”

      地方上的都督,又是外放的郡王,却同京城之中的禁卫联系密切,焚毁书信之举太过可疑,如今已经可以向李世民报告了。

      于是夏鸿升向一号说道:“继续密切留意此三方势力的动静,通知安【创建和谐家园】去的人,尽最大可能搜寻他们谋反的证据!前提是万万不能够打草惊蛇!”

      “卑职遵命!”一号再次抱拳施礼,然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

      夏鸿升又看向了段瓒,说道:“地方上的统军都督,又是外放的郡王,却同京中禁卫暗中如此密切联系,已然是十分可疑的事情了。前段时间陛下方才说过要消减封王,想来,这幕后主谋定然就是李孝常了。段兄,你我这便立刻向陛下告知!”

      两人一同匆匆离开了军中,往皇城奔去。

      至于皇城朱雀门外,正待通报进入,就见长孙安业披甲走了出来,对二人皮笑肉不笑的问了句:“这不是夏都尉和段都尉么,神色如此匆匆,不知所谓何事?”

      段瓒正不欲理会他,夏鸿升却眼珠一转,说道:“回将军,自然是面见陛下了,岭南急件,冯……呃……”

      夏鸿升住了嘴,长孙安业也是一愣,继而一转身:“去休,莫让本将军听见。”

      夏鸿升故意编造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来误导他,倘若长孙安业要反,结合之前的传言,长孙安业定然会以为岭南冯盎反了,一定会与李孝常通信,趁着“冯盎谋反”有所动作。倘若能够截获通信,那就有了长孙安业谋反的证据。

      二人匆匆进入了皇城之中,直奔太极殿而去。(未完待续。)

      第141章 义安王反

      夏鸿升与段瓒进入太极殿中,李世民并未在,内侍前去通报,二人又等待了一会儿,方才见李世民进了太极殿中。

      施礼问安之后,见夏鸿升和段瓒两人均是一脸的神色肃然,李世民就问道:“两位爱卿所为何事?”

      夏鸿升与段瓒对视一眼,然后夏鸿升朝前走出一步,再次拱手拜道:“启禀陛下,前几日陛下关心微臣,让微臣派人查查跟踪微臣的人是什么身份,现下有了眉目,特来报于陛下。”

      李世民眼中一凝,沉声道:“讲!”

      “回陛下,臣本来以为,自己没有得罪什么人,跟踪微臣的应该是一些惦记着想要从微臣这里弄些钱财来的小【创建和谐家园】而已。那日里陛下让微臣派手下间谍探查其身份,那些间谍对跟踪微臣的人实施了反跟踪,发现跟踪微臣的人原来是右监门将军长孙安业家中的人。微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在西市上,长孙安业将军家的家仆欲图以五十文钱的价格买走一个卖炭老翁的千多斤木炭来,老翁不答应,他们便动手殴打,险些将那个老翁打死。微臣恰巧路过,看不过去,就多管了闲事,教训了那几个恶奴。后来上次向陛下传达岭南喜讯,入宫时被长孙将军阻拦扬言报复。可是后来出宫之时,恰巧有长孙伯伯、房伯伯等诸位伯伯帮微臣说项,微臣与长孙安业将军已经和解,故而没有想到会是长孙安业将军家的人。”

      “长孙安业?”李世民的面色一沉,身上的气势陡然便的凛冽了起来,抬眼看了夏鸿升一下,又沉声道:“只有这些?”

      夏鸿升摇了摇头,躬身回道:“若是只有这些,倒也不必劳烦陛下关心了。只是,间谍在反跟踪到了长孙安业家中之后,却令有了意料之外的发现!”

      李世民双眼一挣,犹如鹰眼,扫向了夏鸿升来:“有何发现?!”

      “间谍发现,长孙安业将军同另外两伙人接头密切,那些人带来给长孙安业将军看的书信,长孙将军看完后便当即焚毁。”夏鸿升小心翼翼的说道。

      果然,就见李世民的脸上瞬间便黑了下来,一种莫名的寒意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令夏鸿升的心头泛起了一种危险的感觉来。却听李世民一双鹰眼瞬间便直勾勾的看向了夏鸿升来:“为何不早报于朕?!”

      李世民的一双眼睛看的夏鸿升心头发慌,有一种自己的身体被刺透了一般的感觉,连忙答道:“长孙安业将军毕竟是我朝从三品的将军,微臣谨慎起见,决定让间谍追查出来同长孙安业将军接触的人之身份后再来报于陛下,方才间谍查出了那两方人的身份,微臣与段都尉这便立刻前来报于陛下了。那两方人,其中一方乃是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将军的人,另外一方,乃是义安王李孝常的人。微臣命令间谍继续留意长孙安业将军与刘德裕将军的动向,以及密切注意真右监门卫和右武卫的动静,并让那些间谍活动时尽量不要惊动他们,不能有贸然之举动,等候陛下处置。”

      “义安王……”李世民的声音低沉,里面透着一股寒意,领夏鸿升和段瓒二人俱都是心脏一颤。李世民抬起了头来,看了看夏鸿升,说道:“你做的不错,义安王乃是太上皇所分封的郡王,贸然而动,毕竟不妥。夏卿,着你手下的那些间谍继续留意他们的动静,朕特赐你可不用通报直接入宫面见朕,你须对朕一日一报其动向。”

      “微臣遵命!”夏鸿升躬身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你们两个退下吧,这件事情朕自有定夺,尔等做好份内之事便是。放心,这一份功劳,朕不会忘记的。”

      “微臣为报陛下信重之恩,不求功劳。”夏鸿升复又说道:“臣等告退。”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说道:“此事,切莫走漏了风声。”

      “陛下放心,臣等晓得。”夏鸿升点点头答道。

      夏鸿升和段瓒一齐告退,临出门的时候往后看了一眼,就见李世民面无表情的坐在御座上微微低着头,手指在面前的案几上轻轻的一敲一敲,看不出心中有什么样的情绪。

      两人离开皇宫,出去朱雀大门的时候却已经不见了长孙安业了。

      回到了军营里面,段瓒交代了任何人不得进入军帐之中,两人在里面商量起来。

      “静石兄,以你之意,咱们接下来应该如何做?”段瓒坐下来之后,向夏鸿升问道。

      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咱们一切照旧,明面上,段兄还是每日照例在军营之中操练士兵。平日里咱们做什么,就还继续做什么就是。暗地里,那些间谍搜集到的情报,你我必须第一时间知道并通知陛下。”

      “我倒是不明白陛下还等什么。外放郡王与京中禁卫暗中曲通,已经犯了大忌,陛下完全可以先发制人,直接派出一卫之精兵,前去捉拿长孙安业与刘德裕,再命一府之兵突击利州,出其不意,定然叫李孝常束手就擒。”段瓒叹了口气,说道。

      夏鸿升耸了耸肩膀:”咱们只管做好陛下安排的事情就是了。如今陛下登基方才一年,想来,陛下是想要藉此机会,好好深挖一番,毕全功于一役了。段兄,无论如何,陛下定然自有安排,正如陛下所说,咱们做好分内之事就好,多余的事情不要去搀和。”

      段瓒点了点头,又问道:“你呢?长孙安业既然要反,想必一定不会再有所顾忌,他有心报复于你,你倒是要多小心才是。”

      夏鸿升咧嘴笑笑,摇了摇头:“小弟倒是认为小弟眼下反而不用担心长孙安业了。他虽然派人跟踪我,想来也一定是一时气愤所致,自信一定能够谋反成功,到时候才收拾我了。眼下,既然他要谋反,那定然就不会再做出太大的动作,在谋反之前将朝廷的目光吸引过去,我相信,这点城府长孙安业还是有的。”

      夏鸿升和段瓒的日子照常在过,官员照常上朝下朝,商贩照常经营,长安城中一切照常,如同一湖平滑如镜的湖水,无波无澜。

      夏鸿升没有改变一号汇报新情况的时间,也没有为掩人耳目而选择晚上入宫汇报。反正长孙安业那是右监门将军,夏鸿升进出宫都瞒不住他,于是索性不瞒,随时入宫,故意张口说些能够令长孙安业发生误判的话来,让长孙安业以为夏鸿升频繁出入宫禁是因为岭南冯盎和朔方梁师都的事情,给长孙安业创造错觉,让他以为岭南冯盎已经暗中反了,梁师都也有了动作,只是朝廷故意隐瞒,如此一来,能够更加激发他的投机心理,让他尽早有所动作,露出马脚来。

      表面如常,暗帝紧锣密鼓,平静的长安城中似乎谁也没有觉察到一股暗流正在涌动,酝酿着这片暴风雨前的平静。

      “陛下,一号等人如今已经在那处小院四周秘密潜伏起来,只要陛下一声令下,立刻就能够出其不意,将利州来的人一网打尽。”夏鸿升向李世民说道:“另外,右武卫中除了刘德裕之外,另有统军元弘善者,亦为其党羽,乃是刘德裕之外甥。”

      “哼哼,一帮鼠辈,在老程手下,也敢行这忤逆之事,老程视察右武卫,见了那刘德裕,恨不得当场就将他的脑袋给拧下来!”程咬金一双拳头握的噼里啪啦,咬牙切实的说道:“不过陛下放心,右武卫的将士不同旁人,老程敢保证,除了元弘善一部,其他的右武卫将士决计不会与之同谋。”

      程咬金如今乃是右武卫大将军,督管右武卫,是刘德裕的上司,如今本事身份敏感的时候。可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多,程咬金就是其中一个,足见李世民对程咬金的信任。

      夏鸿升看看在场的几个人,这些人无疑是李世民可以信任的绝对心腹,长孙无忌,房、杜二人,魏征,高士廉,程咬金,尉迟恭,李靖,李世積,秦琼,段志玄,其他便再无他人。还有自己在这里,也算是获得了李世民的信任了吧?

      心念着自己因缘际会,得以与这一帮大佬共同站在这里。只是对于李世民对自己的定位,夏鸿升一直不甚通透。按说,李世民对待夏鸿升真心不错,似乎是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可有不太一样,这里面似乎有更多的另外的成分,似乎是故意把夏鸿升放的很近,紧紧看着一般。

      “十六卫之中,唯独右武卫与右监门卫有动静,其他都无所动静,利州之地,已经开始有了动作,李孝常正在暗中积聚粮草兵马。若是臣料的不错,李孝常是要起兵利州,勾结禁卫打开宫门直入皇宫进行逼宫了。”李世積一双眼睛里面精光四射,脸上带着一丝阴险的笑容来,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寒光来,沉声说道:“朕已命隆、始,静、西、龙五州暗中调遣兵马,合围利州,诸位各自做好准备,朕倒要看看这次有多少人会随之而动!”(未完待续。)

      第142章 请君入瓮

      这些文武大臣们本就经常出入宫禁,如今,又有夏鸿升故意时不时的一不小心的从嘴里漏出几个词来,故意误导长孙安业。是以在长孙安业看来,这一众大佬一齐出入宫中,定然是为了商议如何应对岭南冯盎的反叛的事情的,心中更是喜不自胜。李世民听从夏鸿升的建议,故意不外传岭南冯盎已经接受安抚,谭殿叛乱也已经平息的,且冯盎遣子入朝以示忠心的消息。夏鸿升做出一副好交往的态度,让长孙安业以为夏鸿升是为了弥补之前得罪他的事情,而故意示好,以为夏鸿升终究年小,缺少城府,重要的消息不经意就说漏嘴了,所以对夏鸿升口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词语深信不疑。

      长孙安业以为自己深藏不露,却毫不知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被人所知道了。一张大网早已经铺开在了他的头顶,只等李世民一声令下,就要立刻收网。

      出了皇宫回到军中,段瓒亲自在操练军队,夏鸿升着人喊了段瓒入帐,屏退了左右,便对段瓒说道:“今日宫中,陛下已经有所安排,李孝常在利州起事,长安城中右武卫与右监门卫必乱,右武卫有程大将军督管,想来刘德裕和元弘善被镇压也只是顷刻之间。至于右监门卫,恐其大开宫门,直入宫中,虽有左监门卫牵制,但是到底不太稳妥。宫中虽有千牛卫拱卫陛下,可到底不能轻敌。段大将军督管右羽林卫,乃是京中主要力量,咱们到时与叛军必有一战,得提前做好准备,却还不能让人看出了动静来。”

      “瓒明白,家父也交代过了。”段瓒点了点头:“如今,咱们手下的八百兄弟,半盏茶的功夫内就能够完成准备进入战斗。只等叛军一旦有所动作,便立刻叫他们尝尝咱们的厉害!”

      夏鸿升点点头,与段瓒一道去巡视了将士,然后给段瓒交代了自己的去向,便带着齐勇离开了军营——他必须保持着如同平日里一样的日常,不能被跟踪他的人看出端倪来。

      带着齐勇到西市上闲逛了一圈,因为天气干冷,没转多久,便就去了徐齐贤家中。

      到了徐齐贤家里,却听闻徐孝德在家中,于是便去了书房拜见。

      “贤侄来了?”徐孝德让夏鸿升坐下来,侍女便适时的沏上了已被茶端了上来,夏鸿升喝了几口暖了身子,便又听徐孝德问道:“如何,陛下可曾重视贤侄被跟踪的事情?”

      “一切确如伯父所料,陛下令我派出人手探查跟踪我的人的身份。”夏鸿升点了点头,向徐孝德说道。至于涉及长孙安业谋反的事情,李世民交代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所以夏鸿升就没有提及。

      徐孝德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羽毛笔来,说道:“这羽毛笔,应急起来倒也方便——唉,实不相瞒,早在尹阕之时,便有人暗中接触老夫,提及此事。贤侄也知道,老夫乃是前隋旧臣,那些人找到老夫,欲求老夫代为联络前隋旧臣,老夫岂敢应承?故而回绝了他们。实际上,这次能调入京城,是借用了以前的关系,也有避开那些人的目的,老夫终是拒绝了他们,不可不防他们的报复。老夫承蒙陛下不弃,如今又成了京官,陛下心系百姓,乃是明君,这天下方定,却总有人不知珍惜,总想让它再起硝烟……”

      夏鸿升一愣,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徐孝德帮他想出办法的时候提到的那个名字来。

      “不说这个了,贤侄,我已经命洛阳逸香居的掌柜年关交接完成之后,便即刻带着家眷前往长安,想来,也就是这几日里就能到了。贤侄看上了他的经营之材,是他的机缘。酒坊的生意,是齐贤为家族里做的第一件事情,老夫已经决计不去干涉,看看齐贤自己能做到何种地步,有贤侄在,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徐孝德向夏鸿升说道,他心里十分清楚,凭借徐齐贤自己,恐怕是不能成就多大的功业了,可能处对了关系,却也可以受益无穷。徐孝德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力,若是徐齐贤能够保持好同夏鸿升的关系,那即便是他身后,也不用担心徐家会受人欺辱了,还可以在其的提携下进一步壮大。心里也庆幸,当初徐齐贤在鸾州城中,对待这个同窗极好,才有了这层关系。没有做成颜师古的门下,能与夏鸿升情同兄弟,倒也不枉在那偏僻的鸾州城中耗上的几年时间了。

      夏鸿升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说道:“多谢徐伯伯,那位掌柜是个人才,酒坊这边,小侄的手段那位掌柜也学去了不少了,由他来开这个头,能替小侄省去好些事情来。茗香居的生意也不能丢,只是不知道他能否两边忙的过来。若是不行,一年之后,等他培养几个人出来,到时候酒坊还是茗香居,看他自己选择了。酒坊之中,小侄占了个大头,齐贤兄长的份子也不少,更重要的是,齐贤兄长可以借机同不少勋贵产生联系,伯伯让齐贤兄长进入弘文馆,不就是为了这个么!”

      徐孝德摇头苦笑,说道:“贤侄莫要看老夫不起啊,这也是为了家族——贤侄也是,如今是贤侄年纪还小,等再大上几岁,便要开枝散叶,光大门楣,你夏家如今只有你一个男丁,全要靠你来振兴家族,等你到了那个时候,就明白了。”

      “小侄明白伯伯的苦心,怎会看伯伯不起?!”夏鸿升摇头说道:“伯伯放心吧,齐贤兄长会如伯伯所愿的。”

      “呵呵,但愿如此。”徐孝德捋着胡子笑笑,问道:“对了,贤侄过了今年,也就十四了,如何?家中可有留意过中意的女儿家的,贤侄家丁单薄,当早日成家,开枝散叶,方才对得起祖宗先人!”

      “呃,伯伯,就算是过了今年,小侄也还有两年才成年呢,太早了,太早了……”夏鸿升讪讪的挠头小小,不过方才徐孝德提到中意的女儿家的时候,脑海中却蓦地闯入了一张面容来,又被夏鸿升赶紧转移了注意,微微别开了徐孝德的眼色来。

      徐孝德呵呵笑笑,就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来,匆匆到了书房门外,朝里面说道:“老爷,门外有一军士,说是要找夏公子,是否叫他进来?”

      夏鸿升一愣,同徐孝德对视一眼,赶紧起身走了出去。

      管家头前开门去了,夏鸿升和徐孝德到了前厅,就见了那军士来。

      见了夏鸿升,那军士便抱拳施礼,道:“将军,卑职奉段都尉之命前来寻找将军,段都尉说若是将军不在西市,便在徐长史府上。”

      夏鸿升临走时对段瓒交代过自己要去哪里,也是为了若是有甚子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

      “何事?”夏鸿升问道。

      “岭南又有书信传回,段都尉派末将来唤将军回营!”那军士答道。

      夏鸿升转过身来,看看徐孝德。

      “公事要紧,贤侄快快去吧!”徐孝德说道。

      夏鸿升点点头,告辞一声,便随着那名军士匆匆的离开了徐孝德家,回到了军营之中。

      岭南传来书信到夏鸿升这里的,就只有特战队,使节的书信时直接交由皇帝的。夏鸿升匆匆进入军帐,就见段瓒正在翻着密码本一一对照,纸上已经对照了大半,很快就将剩下的对照完毕。

      “特战队和使节快要回来了。”段瓒抬起了头来,向夏鸿升说道:“书信上落的时间要更早,算算,如今再有不足七八天的时间,特战队和使节就能到达长安了。”

      “能跟上回来过年了啊!”夏鸿升说道。

      段瓒没好气的冲他说道:“你就不怕他们一回来,长孙安业他们发现岭南冯盎没有反,因而猜出来咱们的动机?”

      “怕,所以我决定把这个消息尽快告诉陛下,然后让陛下下一道旨意,让特战队和使节快马加鞭,用最快的速度秘密回朝。”夏鸿升耸了耸肩膀:“若是特战队能够在长孙安业等人动手之前赶回来,那就正好可以再捞一件大功了——这刚从皇宫里面出来,可又要再进去了,难免让人生疑啊!段兄,不如你去跑一趟如何?”

      ¡°ºÃ°É£¡¡±¶Îè¶µãÁ˵ãÍ·£¬ÄÃÆðÄÇÕÅÖ½À´£¬±ã´Ò´ÒÀ뿪Á˾üÓª¡£

      特战队回来,那恐怕就能够花费很小的代价平息了长孙安业等人的叛乱了。这三十个人在满地毒虫的丛林里面尚且还能够不被南越各族发现而将其首领击杀,派去直接俘了长孙安业和刘德裕以及元弘善,定然更是不再话下。

      到时那帮叛军还没有开始动手,就发现自己的头儿已经被抓住了,真想看看他们到时候回事一副什么样的表情啊!

      夏鸿升咧嘴笑了起来,胜券在握,长安城中如今已然如同一个巨大的瓦罐,就等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等人动手了。

      请君入瓮!(未完待续。)

      第143章 曝光的“密谋”

      长安城中暗潮涌动,表面上却平静如常,除了距离年关越来越近,大街小巷里都开始弥散开了一种热情洋溢的欢庆气氛来。

      眼看就要过年了啊!夏鸿升暗叹一声,自己到了大唐之后的第一个春节,能不能好好过呢?

      泾阳的封地,已经多天没有回去了。不知道家中准备的怎么样了。有田管家和徐账房在,倒是也不用怎么担心,过年的准备他们俩一定会安排的妥妥当当。只是到底是自己在大唐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夏鸿升是想要在自己家里好好的过一过的。只是看眼下的局势,恐怕这个春节要过不安生了。不管李孝常和长孙安业他们动不动手,这件事情不等到彻底尘埃落定,夏鸿升就别想安生下来。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年关越来越近。

      过年前的最后一次朝会,在皇帝与文武百官其乐融融的道喜中结束了。

      距离除夕还有三天,正是唐朝的“春节”假期开始的时候。

      其实,唐朝并没有“春节”这一说法,因为唐朝只有农历历法,大年初一叫做“元旦”“元日”“元正”或“岁日”。每年朝廷有“除夕元正假”,加起来一共也是七天,不过时间安排却与后世里的七天不同,乃是除夕当天及之前三天,连同和初一、初二、初三一共七日的时间。

      散朝之后,一众官员都都开始回去家中准备过年去了,全都是一副神色匆匆的样子往家里赶去,但是眉目间却流露着喜色。夏鸿升也匆匆回去了长安城中的宅子里准备了一番,然后便有一辆马车从夏鸿升的宅子里驶出,载着人匆匆的奔向泾阳封地而去了。

      长安城中到处一片喜气洋洋,不拘是【创建和谐家园】宦达亦或是贩夫走卒,阳春白雪者,下里巴人者,全都暂且将烦心琐事放到一边,好好度过眼前的年,准备着辞旧迎新,期望来年能有个好气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0: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