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何不敢!”尉迟恭一抹袖子,俩人就要一起往外面去。看的夏鸿升一愣一愣的,这场面有点儿接受不了,皇帝还在跟前儿呢,这俩人竟然就敢这么来?还午门外真刀真枪的干一架,生死定输赢?夏鸿升四下看看,确定周围没有摄像机,自己的穿越不是楚门的世界一般的狗血剧。
“好了好了,你们二人莫要再闹,让小辈看了笑话来,在小辈面前丢了脸面!”李世積出来打圆场,夏鸿升却心头一跳,差点儿骂出一句粗口来,你打圆场可以怎么扯上了我呢?不带这样的啊!
果然,程咬金和尉迟恭俩人虎狼般的眼睛刷的下就过来了,跟刀子似的,看的夏鸿升心头发凉。
“哇哈哈哈!夏贤侄,常听处默处亮那俩小兔崽子说起你来,既然你们这些小辈交好,也要经常往家里走动走动呐!老夫怎么也是你的长辈,这孝敬长辈,恩,你那白酒一次给老夫送个百八十坛的!”程咬金大笑着就凑过来了,可夏鸿升怎么看他眼露凶光,里面这么大一股子威胁意味呢?百八十坛?!喝你个酒精肝去吧!喝死你这个老货!
这边话音还没落下呢,那边尉迟恭就也凑过来了:“哼哼哼,听说某家的那两个孽子也和贤侄以兄弟相称啊!既然是兄弟相称,自然也得跟他们一样孝敬老夫!老夫不要那白酒,贤侄把你家的厨子交给老夫便好!”
夏鸿升两眼发黑,这都什么人这是,还能不能愉快的让我憧憬历史上的名将了?
“这……小侄拜见两位伯伯,小侄刚才只顾着思考对策,却是什么都没有看见没有听见……”这两个老流氓的威压太强,夏鸿升赶紧服软:“先前送去的白酒只是实验之作,不甚完美,还请两位伯伯担待,等酒坊成了,小侄在向诸位伯伯都登门送上最好的酒来……”
也不用瞒着他们,反正酒坊的投资人都是他们家里的子孙小辈,在场的这几个人里面,就只有长孙无忌,魏征还有杜如晦不清楚这件事情,其他人的人都知道。
“酒坊?”魏征那张永远好像别人欠钱不还一样的脸就转向了夏鸿升了。
“呃,好教魏伯伯知道,小侄想出来了一种法子,能做出好酒来,先前有了一些实验品,本欲奉于魏伯伯一些尝尝,可书玉兄台说您不喜饮酒,就没有送。长孙伯伯和杜伯伯的子侄不再弘文馆,小侄虽然有心,却也不敢冒昧了,怕惹来误会。”夏鸿升赶紧一通话堵上,这叫左右都不得罪人。
果然,一番话下来,众人都面带微笑的冲他点点头。
“那酒……”李老二也露出了回味的神色来,果然,想着李恪也不会不给他尝尝看。不过到底没忘记正事儿,李老二还是很快就又问道:“程卿还有尉迟就别闹了,这正事还没有解决呢。夏卿方才说有办法让冯盎不反,策将安出?”
总算是回到正题上了啊!夏鸿升松了一口气来,被这两个老流氓一岔开,还真差点儿忘记了正事儿来。
既然回到正题上了,那就是讨论政事,便要用职场的称呼,不能再以伯伯小侄的称呼了。夏鸿升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然后躬身是说道:“陛下,微臣赞同魏大人的观点,认为耿国公并无反心。因为,若是耿国公真的有心要反,那一定早就反了,比如之前陛下登基之事,突厥背信弃义起兵叩关,一度到了长安城不远。那个时候若是耿国公起兵,胜算岂不是要比现在大的多?现在我大唐国内除了梁师都之外基本安定,而梁师都一部也不过是跳梁小丑,起不了多大风浪,现在才反……呵呵,微臣觉得耿国公不像是这么没脑子的人。不过,岭南之地广沃,耿国公一家独大,是有名无实的南越王。臣以为,耿国公虽无反心,但其下属却不能定论。方才大将军说冯盎和谭殿正在作战,因此,微臣以为,陛下可以一面遣使安抚耿国公,表彰耿国公镇压俚人叛乱的功劳,另一方面,派一小支精锐之士,深入南越,击杀谭殿,将谭殿人头送与耿国公。如此,能一举三得。”
李世民眉头一挑,就见站在他下属的李靖笑了起来,向着夏鸿升问道:“如何个一举三得发?”
“遣使表彰,可安抚耿国公,使其感念陛下恩德,此其一。展开斩首行动,击杀谭殿,扫除南越忤逆者,那南越之地,俚人獠人素来蒙昧野蛮,不懂恩德,陛下派精锐之士击杀谭殿,可震慑南越诸部,不敢与朝廷为敌,让他们知道,朝廷荡逆之意甚坚,也看到朝廷的力量,形成威慑,此其二。长安与岭南相隔千里,陛下仍可以以少许精锐之士,就能够不知不觉的千里击杀谭殿,也会让耿国公和他的属下心生畏惧,更加不敢有一丝反心,此其三。”夏鸿升逐一向众人列举出来,然后说道:“陛下,这样一来,既能够消除谭殿叛乱,又能够对南越诸部和耿国公进行威慑,彰显出朝廷的力量,如此一来,恩威并施,耿国公定然不会反。”
“斩首行动?”听到夏鸿升的话里出现了自己不明白的词语,一众人皆是茫然。
夏鸿升一愣,赶紧解释:“呃,所谓斩首行动,就是以小股精锐之士,集中力量,精准打击,通过暗杀对方的将领,或者是偷袭对方的某个重要地点等方式,首先消灭对方的首脑和首脑机关,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推动甚至直接完成战略目标。也就是所谓的‘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
“原来如此!”李世民了然的点了点头,笑道:“斩首行动,呵呵,这名字倒也贴切。”
“计策倒是好计策,不过,老夫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夏都尉。”站在李世民另外一旁的房玄龄笑的很是和蔼,捋着胡须对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拱手躬身:“房大人请问。”
“此策虽可一举三得,但其中关键,在于不惊动耿国公冯盎,和南越各部的前提下,斩杀谭殿。若是派了大军去剿灭谭殿,声势浩大,威慑反而会变小,而且,方才魏大人已言,岭南瘴疠险远,不可以宿大兵,只能选取少数的军中精锐之士。可若是人少,岭南地境复杂,丛林密布,其中毒蛇猛兽,又如何敌得过当地土生土长的南越各部?”房玄龄张口问道。
果然不愧是“房谋”,一下子便立刻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可是夏鸿升却不怕这个问题,实际上夏鸿升刚才的“一举三得”虽然也是真的,可是却只是个说辞,因为历史上,李世民按照魏征的说法派去了使节之后,冯盎当即就派他的儿子随着使节回到了长安以示忠诚。所以,甚至可能那一队人还没有抵达南越,冯盎就已经杀死了谭殿,派他儿子前往长安城了。夏鸿升这么说,不仅仅是想要达到一举三得的目的,更是想要让那一支特种小队深入岭南的原始丛林里面,进行实战训练。如同他们能够在冯盎之前杀了谭殿,那么一定会大放光彩,让朝廷,让李世民充分意识到特种小队的巨大作用,更加重视特种小队的建设。另外一方面,就算是特种小队没有赶上,那这一次岭南之行也是一次锤炼,对他们的职业特种军人生涯的开始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呵呵,陛下,您还记不记得那天微臣带您去看的那十来个人?哦,现下加上褒国公送给微臣的那二十个人,是三十来个了。”夏鸿升笑了起来,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眼中一凝:“你是说,派那天军营中所见的那些你谓之特种兵的人去对谭殿实施斩首行动?”
夏鸿升点了点头:“那十来个人是臣从八百人中选出来的,能够通过特种作战人员训练的人,另外那二十个,是褒国公给臣的精锐中的精锐,如今也随着原先那十来个人一起进行特种训练了。如今,他们的特种作战能力已经初步形成,正需要一场实际作战进行磨合和经验训练。”
“纵是夏都尉所说的特种兵战力极强,可又如何能抵得住丛林中的瘴气?”魏征上前一步,追问道。(未完待续。)
上架感言
感谢一直看到现在的书友,报告,《贞观帝师》今天上架了。
忘不了啊,结束白天繁忙的工作之后,晚上坐下开始码字到凌晨的日子;还有眼看着点击和收藏的数字一点点上升时的心情;收到第一张推荐票时候的喜悦;看见书友打赏时,哪怕只有十个起点币,也是书友对石肆的肯定,这种被肯定的满足……
太多忘不了的事情——书里面关于历史细节上的漏洞和错误被指出,惊出的一头冷汗;书友在评论区里面讨论,那种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的欣慰;还有怕再被书友批评细节出错,而去找书本翻资料问度娘,对石肆个人的提高……
《贞观帝师》的情节到现在,基本的铺垫已经大致完成,主角开始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根基,往后,就是主角渐渐展开一副画卷,以人为笔,书画大唐的时候了!
故事还有很长,日子也还不短,生活依旧,石肆希望能够和诸君一道走下去,甭管前面风霜雨雪,石肆盼望能与诸君笔墨神交,纵酒放歌,并肩前行,细水长流。
石肆从学校毕业之后,几经辗转,蹉跎至今,微薪难果腹,碌碌终无为,方知雨打浮萍,人事之所跌宕,寥落零丁,他乡之所路远;车马尘嚣,世事之所艰辛,枯劳困顿,众生之所皆难。如同涸辙之鲋,暴于困顿,挣于竭泽。
这本书的书友之中,兴许也有同石肆一样,正被现实所困扰的人吧?
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一丝心灵的温暖,与片刻的放松,于茫茫人海,碌碌如蚁的生活里,让你感受到一抹快意,隔着时空,会心一笑,然后继续朝着阳光走下去,把阴影留在背后。
也希望石肆能以此,在诸君的帮助和支持下,获得一份收获,好去继续绞尽脑汁,书画一个又一个故事。
凡欲树立,岂无艰险,前路渺渺,岂有坦途?
石肆与诸君共勉之,当信诸君壁立千仞,海纳百川,终当乘风破浪,有所建树。
是为感言,石肆拜谢!
第120章 动员
夏鸿升在决定引导他们同意派出特种小队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毕竟,林中瘴气是现下无法回避的问题,实际上,古时候对于岭南的开发一直落后,其中瘴气就是一大原因。
所谓瘴气,就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中医中的瘴, 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主要原因就是无人有效地处理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实际上,由于古代人们对瘴气的认识非常有限,所以并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其实,致病的瘴气,大多是由蚊子群飞造成的。大量带有恶性疟疾病菌的蚊子聚集在一起飞行,远远的看就像一团黑沉沉的气体。人畜被它们叮咬过之后,便会感染恶性疟疾。这也是为什么有去过岭南的人会说,看到森林里乌烟瘴气过后,人就倒下了,实际上瘴气就是蚊虫群飞而成的,而这些蚊子能传播恶性疟疾,造成了人的生病,乃至死亡。历史上,一直到后来西方出现了显微镜,在被“瘴气”侵袭过后的病人体内发现了大批微生物病毒,看不见的“瘴气”这才从此从传染病学中消失,代之的是能被科学家目证的病原微生物。
ºóÊÀÀïÏĺèÉý´óѧÀïÃæÑ§µÄÊÇÖÐÎÄ£¬ÀïÃæÓÐÒ»ÃÅÃñË×ѧ£¬¸ú×ŵ¼Ê¦µ½¹ýÄÏ·½µÄÔʼÉÁÖÀïÃæ¹ý£¬ÊÇÐèÒªÌáǰעÉäºÜ¶àÒßÃçµÄ¡£ÏĺèÉýµ±Ê±Îʹý£¬ÒªÊÇûÓÐÒßÃ磬ÔõôÑù²ÅÄܱÜÃâ±»¸ÐȾű¼²¡£ÏÖÔÚ»¹¼ÇµÃ£¬ÓÐһЩ¶«Î÷ËäÈ»²»Äܹ»×öµ½ÖÎÁÆ£¬µ«ÊÇÈ´¿ÉÒÔÔ¤·À£¬Ò»ÖÖÊÇÞ²ÜÓÈÊ£¬¾Ã·þÖ®ºó£¬¿ÉÒÔÇáÉí±ÙÕΣ¬»¹ÓÐÒ»ÖÖÊÇéÄÀÆ×Ó£¬Òà¿ÉÒÔʤÕΣ¬ÆäÓàÈçÐۻơ¢²ÔÊõÖ®À࣬ʱ³£ÄÃÀ´ÉÕÁËѬ£¬Òà¿ÉÒÔ³ýÕΡ£ÏÖÏÂéÄÀÆ×ÓÄÑÓУ¬¿ÉÐۻơ¢²Ôľ»¹ÊÇÄÜÔÚÒ©µêÀïÕÒµ½µÄ¡£
作为特种兵,这种东西自然是要学的,夏鸿升早就把自己所知道的野外生存的知识利用“夜校”的时间全部都交给他们了。
“作为特种兵,他们需要有远远超出一般士兵的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他们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战斗技巧,更有如何应对复杂的各种环境。避免瘴气侵扰的办法,在他们的特种作战训练课程中已经教过了,也该检验一下他们有没有好好学习了。”夏鸿升拱了拱手,向魏征答道。
魏征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向了李世民:“既如此,臣无异议。夏都尉此策,臣以为可以一试。”
“若能解决瘴气的问题,那此法的确为大善之策,臣附议。”长孙无忌深思熟虑了一番,也躬身向李世民说道:“不过,臣以为还是要做好出兵的准备,以防万一。”
李世積也点了点头:”长孙大人说得对,臣以为派出使节和精锐之士的同时,也要做好发兵的准备,能不发兵自然最好,可若是真的有个万一,咱们也不至于无措。“
旁边的杜如晦也点了点头:“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朝廷可一边做好用兵准备,一边以夏都尉之策行之。”
李世民是一个英果的明主,稍作思量之后,便立刻做出了决断,说道:“好!那就依此策行之!命散骑常侍韦叔谐,员外散骑侍郎李公掩为正副使节,持旌节往岭南传达朕对耿国公的慰问。令擢右武卫将军蔺暮并江、岭州之兵马做好准备。至于斩首行动,则由折冲都尉夏鸿升一力操持!”
“陛下圣明!”众人齐齐躬身,然后便都告退了后殿,各自去忙活了。
从皇宫出来,夏鸿升也对李世民的果敢又有了新的认识。像夏鸿升提出的斩首行动,关系到一个有名无实的“南越王”反叛的大问题,李世民都可以短时间内就做出决定敢于一试,这种魄力都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拥有的。要知道,夏鸿升自后世而来,知道冯盎不会反,可是李世民不知道啊!这一众大臣也不知道,可他们也敢于接受自己提出的有些激进的办法,或许,正是因为有一位如此大气魄的君王,和一群同样拥有魄力和能力的大臣,才会有强大的大唐的吧。
而今,自己也是这其中的一员了。
夏鸿升离开了皇城,直接去了军营之中。
ÕÒµ½ÁËÕýÔÚÁ·±øµÄ¶Îè¶£¬ÏĺèÉýÀ×ŶÎè¶¾ÍÍùÓªÕÊÀïÃæÈ¥ÁË¡£
“怎么了?”段瓒不解的看着夏鸿升,不明白他为何会如此兴致高涨。
夏鸿升笑了笑:“段兄,你我得到了一个机会,若是做成,在梁师都之前,你我兄弟就先有一份功劳了。”
¡°Å¶£¿¡±¶Îè¶Ò»Ìý¼û¹¦ÀÍ£¬¾ÍÁ¢¿ÌÁ½ÑÛ·¢¹â¡£
夏鸿升将方才宫中之事告知段瓒,听得段瓒也是兴奋的不停错手。若是那些特种队员将此事办成,那夏鸿升作为献策之人,夏鸿升与段瓒又为训练特种兵之人,必然能捞到一个大功劳。在夏鸿升看来,功劳事小,令李世民意识到特种作战的重要性事大,以后大唐和周边国家的联系一定会日益紧密,而大唐的疆域也会越来越辽阔,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定会渐渐变得不再适合,而小型的特种作战将会取代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来,一定要提早重视,提前建设,取得绝对优势。
“将军,末将还需要做何准备?!”段瓒充满干劲儿,抱拳问道。
夏鸿升想了想,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前那一批装备他们熟悉的怎么样了?我还要再想想,针对岭南的气候再设计出几样装备来。岭南雨林之中情况复杂,这段时间让他们抓紧时间着重记忆和练习雨林生存指南,特别是针对雨林中的有毒动植物,还有草药应急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要做到滚瓜烂熟!”
夏鸿升这段时间一来一直利用夜晚的时间对这些特种兵和斥候进行教育,中间也只间断过几天而已,段瓒跟着夏鸿升听讲,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由此而对夏鸿升更加佩服。
¡°Ä©½«ÁìÃü£¡Ä©½«Õâ¾ÍÈ¥¶½´ÙËûÃÇ£¡¡±¶Îè¶ËµµÀ¡£
夏鸿升想想,又道:“还是我去说吧。”
两人一同走到单独给特种兵开辟出来的区域里面,那些特种兵正在训练,段瓒【创建和谐家园】了他们,站到了夏鸿升的对面。如今,夏鸿升层出不穷的花样和他们前所未闻的知识已经深深地折服了这些人,获得了他们的忠诚。
“诸君,咱们经受了远远超出了一般精锐士兵的难度的训练,吃了那么多的哭,受了那么多的伤,如今,证明我们自己能力的时候到了!让咱们扬名立万的机会到了!”夏鸿升向那一群彪悍的特种兵说道:“你们是从千百号人里面挑选出来的佼佼者,特种作战训练的难度本将是知道的,你们自己吃过的哭,暗中流过的泪,心中发下的决心,只有你们自己知道。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代价,甚至隐姓埋名,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我们能够成为战场的主导,我们能够成为军中最最锐利的刀锋!今天,机会来了,陛下同意了本将的提议,将派出一支特种作战小队,深入南越地区,对叛乱的谭殿各部进行斩首行动。此事若成,整个大唐的军中都会知道,有一支神秘的小队,以数人之量,做到了几十万大军才能做到的事情!你们的队伍,我们的刀锋特战队,将被上至陛下,下至蛮夷,每个人深深的记住,你们将成为战神的化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为大唐万胜的基石!告诉我,你们有信心完成这次关系到特战部队建制的任务么?!”
“有!”三十个人,眼中闪烁着兴奋和狂热的神色,气势却如同数万大军一般。
“很好!”夏鸿升点了点头,又说道:“在出发之前,本将要求你们抓紧时间着重记忆和练习雨林生存指南,特别是针对雨林中的有毒动植物,还有草药应急这方面的知识。岭南雨林的危险,本将之前已经告诉过你们了,我希望你们去了三十个人,回来的时候还是活生生的三十个人。记住,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命令!”
“遵命!”三十个人再次齐声大吼。
夏鸿升交给了他们许多知识,不仅仅是作战的知识,生存的知识,甚至还有许多的自然知识。可以说,这三十个人,不敢说是知识最丰富的,但是却绝对算得上大唐军中知识最先进的人群了。他们每一个人的价值都不可估量,作为第一批特战队员,夏鸿升还指望着他们以后能够在军中推行先进的作战思想和理念,挑选和培训出来更多的特战队员,最终形成特种作战部队,这远远要比区区一个谭殿的人头重要的多。
煽动了一番特战队员的情绪,夏鸿升便匆匆回去了营帐,拿着纸笔仔细回忆起来,后世里还有什么特战队员的装备了。他真心的不想让这些人有一定点儿的损失,所以想要从装备上带给他们更多的生存机会。(未完待续。)
第121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李世民想要再看看冯盎的情况,备兵也需要时间,所以李世民将派出使节出发去安抚冯盎的时间定在了一月之后。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兵马做好准备,以防冯盎杀使叛乱了。得益于此,夏鸿升手底下的那三十个特战队员,也又多出了一个月的训练时间。这令夏鸿升的心中稍稍放松了一些。这三十个人原本就是军中真正的精锐,底子本来就不是一般的好,所以接受特种作战训练的速度很快,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掌握更多的东西了。而正因为他们作为特战人员的成长速度极快,所以也迫切的需要一场真真正正的特种作战,来将他们所掌握的各种东西通过实践化作真正掌握住的本领。实战的作用,是无论多少种花样、多少次数量的演习都无可比拟,替代不了的。这三十个人都是经历了无数战场厮杀存活下来的人,他们本身已经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再有一场战斗,能够让他们将自己本身的经验同特种作战的技能融合到一起,那么他们将成为真真正正的战场杀器,王牌特种兵。
“卑职拜见夏大人!”将作监里,中校署令见夏鸿升进来,赶紧起身拜见,夏鸿升摆了摆手:“校署令大人不必多礼,今日前来,却是又要麻烦大人了。”
将作监是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和纱罗缎匹的刺绣以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其中分为左、右、中三个校署和甄官署,各司其职。左校署掌梓匠之事。乐县、簨弶、兵械、丧葬仪物皆由其所供;右校署掌版筑、涂泥、丹垩、匽厕之事;中校署则掌供舟军、兵械、杂器等。夏鸿升这段时间以来,因为要为特战小队打制兵器,而在外面寻找铁匠打制,一来容易泄密,二来也容易受人攻劾,夏鸿升就干脆去向李世民请了一道旨意来,然后将图纸交给了将作监中负责兵械打制的中校署进行打造,同时还向李世民强调了对于这些武器保密的重要性来,不过,李世民只是在旨意中命令将作监一干人等对此绝对保密,却是同夏鸿升设想中的差了不少。或许他们以为做到这种程度就算是保密了,但是夏鸿升却知道这种程度远远不够。
现下,这些兵械还没有在大规模战争中使用过,没有露出它的好处,所以不被重视,到时暂且不用担心会有人来偷技,但是未来,一旦这些新式兵械在战场上出现,让敌人看到了好处和自己的差距,恐怕就要想方设法的弄到制作的技术了,到那个时候,只凭一道旨意必定是不行的。丢失了技术,大唐在军械上面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夏鸿升认为,这些东西至少也应该做到同灌钢、百炼钢一样的保密等级才行,而且,一定要扭转上层的观念,那些先进的技术一定要保证只能留在大唐的疆域内。历史上,日本的遣唐使到中国之后,学习了灌钢和百炼钢技术,将唐刀等武器带到了日本,在日本经过改良之后形成了独特的炼钢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刀工艺,流传了下去。但是在国内,炼钢法的发展却逐渐放缓,到了后来的明代,倭寇之所以如此难以荡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武器之利,所以在与明军的作战中占据了上风。
要是没有遣唐使从大唐学走的炼钢方法,日本根本不可能发展出比中原更加先进的炼钢法来,技术的泄露,导致了原本落后了无数年的日本在很多方面直接站在了同大唐同样的起跑线上。
可是现在李世民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些大佬们都没有认识到,特别是那群文官,都认为圣人仁德,大化胸怀,对于其他国家的使着来请求学习技术,非但不引起警惕,却反而洋洋得意,大度把技术都给他们。
同大度的对他国共享技术的危害成正比的,是匠人或者医者等各个方面的人对于自己的技术的保密,导致了后世多少先进的东西反而失传!该保密的地方不保密,不该保密的地方,却能死守着带进棺材里面。
“呵呵,夏大人客气,夏大人为国费劲心思,设计的那些兵械,哪一样不教人惊叹?今日夏大人又要打制甚子?尽管吩咐下来便是!”中校署令不大不小的恭维了夏鸿升一下,说道。他是中校署令,从八品下,而夏鸿升则是四品的折冲都尉,而且还有爵位在身,并且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夏鸿升正在渐渐成为皇帝眼前的红人,这从那次屈突通病逝之后,皇帝除了那些大佬们之外,就只传召了夏鸿升一个人过去就能够看得出来。所以对于中校署令来说,夏鸿升是他的一份机缘,夏鸿升喜欢格物,而他又负责这些器具的打制,若是能够因此而结识,日后若是夏鸿升有所提携,便是他的出头之日了。所以对于夏鸿升让打制的东西,中校署令也是分外上心,欲图借此机会同夏鸿升建立起来良好的关系。
实际上,朝中有这种思想的人也不在少数,夏鸿升年纪轻轻便已经是男爵了,而且有了四品的实职,是一个十分有前途的人,那些在官场上混迹了一辈子的人,对此是十分敏感的。不过夏鸿升却也并没有因此而恃宠而骄,一来他现在官职还小,还用不着自污以保身的时候,二来,他心里清楚,李世民如此待他,看中的也是他那层出不穷的新想法而已,能够从新的角度给李世民带来灵感。
所在目前夏鸿升仍旧坚持着自己不得罪人态度,不管事朝廷上的大佬,还是底下的小官,只要没有涉及到自己,那就能不得罪就不得罪,现下还远远没有到不得不给自己树敌的地步呢。毕竟,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子。
“那就有劳署令大人了。”夏鸿升笑着拿出来了几张图纸来:“还请署令大人随我往匠人处一去,这上面还有许多要交代的地方。”
虽然觉得这种保密程度还不行,可是现下却也无可奈何,观念要一步一步的扭转,需要时机,让李世民认识到技术的外泄对于大唐的危害,夏鸿升再趁机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倒不是夏鸿升奸猾,而是后世里干工作的职场经验,有时候领导的思想很固执,你不能直接上去触霉头,要旁敲侧击,迂回达到自己的目的啊!
从将作监出来,夏鸿升先去军营里面转了一圈,然后看看时间,便又匆匆往醉仙楼去了。今天是几个纨绔在一起签订合同的日子,夏鸿升身为大股东,怎能不在场呢!
到了醉仙楼,李恪等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小弟有公务在身,来的迟了,诸位兄台恕罪。”夏鸿升一边说着,一边从齐勇手中拿过了嫂嫂缝制的背包来坐下,从里面掏出来了一叠叠纸来,放到了众人面前的案几上面。
“酒坊管理制度……”李恪挠了挠头。
“员工管理制度……”李业诩眨了眨眼。
“员工薪资待遇及业绩奖惩制度……”程处默往桌子一放:“这啥玩意儿?”
……
众人分别拿起那一叠叠纸张来,将那上面的名字一个个念出来,然后将不解的目光都投向了夏鸿升来。
“这酒坊是咱们兄弟自主操持的头一个产业,自然应该尽善尽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制度就是在酒坊中不论是下面的杂役,还是咱们,都要遵守并且维护其权威性的规矩。有了这些规矩的约束,咱们的酒坊才能够蒸蒸日上,不发生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算是以后做大了,发生了,也有所凭依,知道该怎么处理。”夏鸿升向众人解释道:“诸位兄台还是先看看吧,看完之后就明白了。若是其中有不解的地方,小弟当为诸位解答。”
“鸿升,这每月休假两天,休假时间可自定……这是什么说法?”李恪已经看起来了,抬头向夏鸿升问道:“那些杂役也有旬假?”
夏鸿升点了点头:“杂役也是人呐,也需要休息,两天的旬假,时间让他们自己选择,让他们能够得到休息,转换心情,更好的投入工作中去,也耽搁不了酒坊的事情。而且,包括那些薪资待遇和奖励,都是为了留住人心,想要酒坊更好的办下去,下面的员工必须与酒坊一心才行。”
“静石倒是精通御人之道啊。”程处默做出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点了点头说道。
“也不是御人之道,只是将心比心而已。”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
众人一时间也不说话,都拿着夏鸿升根据后世里的规章制度结合大唐的具体情况改良出来的制度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