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报告将军!今日训练已毕,请将军指示!”校台下面,突然传来了一个高声呼喊来,一个士卒昂首挺胸的以标准军姿站立在下,一股子的彪悍。
“解散,军营中自由活动一炷香的时间,然后集结开饭!”夏鸿升点了点头,一声令下。
“是!”那人一转身,标准的跑步动作跑向了校场,传达了夏鸿升的命令。
“令行禁止,如今末将方才体会到了将军刚开始之所言。如今,末将倒是一点也不担心将军与家父的打赌了,那十来个人,现下……”段瓒笑了起来,能够在这场打赌中赢过他父亲,他自己也有一份不小的功劳,这是他凭自己的真本事得来的,所以心中自然高兴。
夏鸿升点了点头,又问道:“对了,前几日里,本将让段将军准备的鸽子,如今可准备好了?”
“末将已经准备好了!”段瓒抱拳答道:“不过,将军弄那么多鸽子作甚?便是烤着吃,也用不着那么多吧?!”
“呃,自然不是用来烤着吃的,本将是要效仿古人鸿雁传书啊!”夏鸿升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段将军,你说说,梁师都占据朔方,从朔方到长安,若是用快马传递消息,需要多久?”
段瓒略微一思考,然后答道:“若是八百里加急,则需一天不足,两天有余,一天多便能抵达长安。”
夏鸿升点了点头,八百里加急,也就是日行八百里,这其中要根据官道的路线,途中还要在驿站更换骏马。真正能日行千里的马匹极少,那些用于八百里加急的骏马,时速也不过能够达到七八十公里每小时而已。但是一只经受过训练的信鸽,时速能够达到九十多公里每小时,而且出于鸽子的生物习性,它在归巢之前除了进食之外基本会昼夜不停尽快的“回家”,况且会寻找最近的路线,而不用受到官道的制约。飞鸽传书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中国也是养鸽的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在先下这个时期,使用信鸽传递书信的主要还局限在南方,后世里的广州等地,不过早在汉代,就有过使用鸽子传递书信的记载。
“段将军,这些鸽子若是训练成了信鸽,若是朔方梁师都有何异动,那边的探子以飞鸽传之,到达长安的时间最少能够节省出来三成,甚至节省出来一半的时间也不无可能。”夏鸿升对段瓒说道:“军机稍纵即逝,段将军应该明白,能够节省一半的时间得到前方军情,对于咱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段瓒吃惊的瞪大了眼睛,继而抱了抱拳:“末将明白了!末将这就派人去寻找最好的养鸽人来!”
“哈哈,段将军莫急,这天下之大,飞鸽传书之事又少人知道,哪里会有现成的训鸽人来?”夏鸿升笑眯眯的看着段瓒,摆了摆手来。
段瓒一愣,是啊,是没有听说过有人专门训练鸽子的,于是急道:“将军,那怎么办?咱们自己训练?将军既然能够想到此法,一定有所对策了吧!”
夏鸿升摇了摇头:“如何训练信鸽,我倒是知道一些,可到底不算熟悉。不过段将军放心,此事嘛……呵呵,只要咱们说明白了其中的利弊,自会有人替咱们操心。”
¡°Å¶£¿¡±¶Îè¶Ò»Á³µÄ²»½â£¬Ã¼Í·Ò»ÌôÎʵÀ¡£
夏鸿升笑了起来,冲段瓒挤了挤眼睛,说道:“段兄,你我一起去面圣如何?”
¶Îè¶ÏÈÊÇһ㶣¬¼Ì¶øÍ¬ÏĺèÉýÒ»Æð¹þ¹þЦÁËÆðÀ´¡£
第109章 密码
将监督训练的事情交给另外一位果毅都尉之后,夏鸿升同段瓒便离开了军营,两人一起往皇城打马而去。到了宫门外,劳烦了侍卫前去通报,两人则便在外面等待了起来,不多时,就见那个侍卫匆匆跑了回来,放他们进去了,说陛下正在太极殿中。夏鸿升与段瓒一起往太极殿过去,到了殿外由内侍通报了一声,便将二人带进去了。
李老二正在批阅奏折,看见二人过去见了礼,于是笑着说道:“免礼,两位爱卿前来,所为何事?说起来,夏卿还是头一回自己主动来见朕呐?”
“启禀陛下,臣与段兄奉命操持梁师都一事,商量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来。”夏鸿升上前一步,拱手向李老二说道。
李老二将手中的奏折往身前的案几上一放,说道:“哦?说来听听。”
夏鸿升说道:“陛下,臣请斗胆一问,从夏州传来的关于朔方梁师都的情报,需要多久才能到达陛下的手中?”
李世民没想到夏鸿升会这么问,想了想,说道:“若是一般情况,两百里足以,若是有所大事发生,视其情况由六百里加急与八百里加急,从夏州至朕手中,八百里加急需要一天多一些。怎么,夏卿问这个作甚?”
“陛下,您也知道,军阵之中,战场之上,情况瞬息万变,这一天多的时间里,前军形势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咱们得到的这些过时的情报,对作战之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做出的决断已经不符军中的境况了。”夏鸿升向李老二说道。
“朕自然知道。只是八百里加急已是最快,朕也只能如此。故而自古以来,便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军中将令,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突然像是又想起来了什么似的,猛一抬头,问道:“你可是有什么办法?!速速道来!”
“信鸽!训练信鸽,训练成熟的信鸽至少可以将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少三成,甚至能够缩短一半的时间!”夏鸿升向李老二说道:“而且,鸽子的目标很小,使用信鸽也能够有效的防止传信途中被敌人拦截下来。”
“用鸽子传递?”李老二眉头一挑,微微皱了起来。
夏鸿升点了点头,复又向李老二解释道:“对,就是飞鸽传书。陛下,此法古已有之,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汉书》中曾有言: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陛下,鸽子这种鸟儿对方向极其敏感,飞行的速度也十分快,而且极度恋巢,具有强烈的归巢性,尤其是遇到危险和恐怖时,这种“恋家”欲望更强烈。若将鸽携至距“家”百里、千里之外放飞,它都会竭力以最快的速度返归,并且不愿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栖息。这种特性是其他的鸟雀不能比的,所以咱们可以利用鸽子的这种特性,将情报缠于鸟足,进行飞鸽传书,大大缩短情报传递的时间。”
为了李老二能够采纳使用飞鸽传书进行情报消息的传递,夏鸿升可是做足了功课,还从历史上找出了佐证来。
李老二看看夏鸿升,微微想一想,又问道:“你是如何得知鸽儿有此习性的?”
“呃……这个,臣以前听一个老人说起过,然后自己又大量观察方才得出这个结论……”夏鸿升唯独忘记了怎么去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的,这会儿临机一动,解释道:“那老人游历天下,说在我大唐岭南临海一代,便有当地人使用飞鸽传书。”
“如若果真如卿所说,倒也能当大用。只是朕仍有一问,若是敌人有那神射手以弓箭击之,那我大唐军情岂不是轻而易举落入敌人手中?”李老二看问题很能找到关键:“若是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朕宁愿慢一些。”
夏鸿升既然想要推行飞鸽传书之法,自然已经是考虑的周全,此刻李世民提出这个问题,夏鸿升早已经有所对策,便是李老二不问,夏鸿升也会自己提出来的。
于是夏鸿升拱手答道:“陛下放心,微臣与段将军已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经过微臣与段将军一起商量,已然想出了解决之策来,陛下请看!”
说着,夏鸿升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来,然后呈了上去。李世民旁边侍立着的王德赶紧快步过来,将那纸条呈到了李世民的跟前。
李世民接过纸条,但见上面写着几组数字来,还是以那种便于计数之用的数字所书写的。这种数字现下还没有推广开来,只在国子监和弘文馆中试行。旁人不认识,李世民却是认识到,看了看手中的纸条,问道:“这些数字是何意,如何能够解决方才朕的问题?!”
“必须,这些数字臣称其为密码,以后咱们的军情就以这种密码来进行书写,那些敌人连这些数字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弄明白这些数字代表的意思了。”夏鸿升对李老二解释道:“如此,即便是信鸽别人击落,又或是遭受意外,也不怕泄露了军情来!”
李世民拿着手中的纸条翻来覆去,夏鸿升哪里会不知道是他也看不懂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意思了,不过夏鸿升也不开口,只是看着李老二笑。
李世民抬眼看看夏鸿升的模样,怎能不明白他的心思,于是说道:“王德,让人都退下吧。”
旁边的内侍遵旨一声,走下去示意里面的一众宫女侍卫都离开了大殿,他自己也随后离开,关上了大门。
“好了,说吧。”李老二对夏鸿升点了点头。
夏鸿升拱手施礼,说道:“如此,还请陛下取《论语》一册,这些数字每三个为一组,第一个数字乃是页数,第二个数字乃是行数,第三个数字乃是字数。如此,对照之下便能找到那些字来,组合出来,便是一篇完整的军报了。”
“哦?!”李老二顿时眼前一亮,自己起身来到后面取出了一册《论语》来,依照夏鸿升方才说的对照之法进行对照,将那句话给组合了起来,却是四个字来:“大唐万胜!”
“好!好!”李老二在案几上用力一拍,很是激动的站了起来:“此法甚善!抛开那飞鸽传书不说,单是此法,也当得大用了!哈哈哈……两位爱卿年少有为,为国分忧,果然不愧为少年英杰,朕当有所赏!”
“谢陛下!”二人赶紧躬身行礼,夏鸿升又到:“陛下,方才拿《论语》只是试验之用,陛下可换成更加复杂的书本或数字组合,甚至可以单独为此另行编纂一本书籍,专做密码之用,如此一来,便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密码外泄的风险。”
“很好!此策深得朕意。还有那飞鸽传书之法,两位爱卿既然解决了军情外泄的问题,倒也不是不可一试,爱卿有何困难,但讲无妨!”李老二得到了密码之法,凭借他的战略头脑,立刻就深深的意识到了这种保密办法所能够带来的巨大优势,是以此刻心情大好。
夏鸿升躬身一礼,说道:“臣等都没有驯养鸟儿的经验,又不知能从何处找来这训鸽之人,是以无从开始。”
“原来如此。”李世民笑了起来:“也罢,两位爱卿即是为国分忧,朕当提供便利才是。训鸽人之事,就交给朕吧,两位爱卿回去静等朕的消息即可。”
ÏĺèÉýºÍ¶Îè¶¶ÔÊÓÒ»ÑÛ£¬Ä¿µÄ´ï³É£¬Ò²¸ÃÊÇÁ½È˸æÍ˵ÄʱºòÁË¡£
两人出了宫门,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就见段瓒突然转身站到了夏鸿升的身前,深深的弯腰施了一礼,说道:“末将什么都没有做,将军却将此功劳分给了末将,将军恩德,末将绝不敢忘!”
功劳不能独占,要不然会发同事之间的不团结。你有肉吃,总的给旁人也留一些汤喝喝,功劳分出去一些,大家都立功都有好处,自己又不损失什么,还能得到一份人情,这叫双赢。有功劳大家一起分,你好我好大家好,关系就是这么处出来的。职场之中最忌吃独食而不顾旁人,这样最容易被孤立被边缘化,夏鸿升后世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这种事情再熟络不过。
是以听见段瓒此言,夏鸿升赶紧过去扶起了他来,说道:“哎呀!段兄,我等兄弟相称,你又何须跟小弟如此见外?这要是传出去本那帮纨绔知道了,岂不是要笑话死咱俩?段伯伯待我不薄,些许微功而已,若不是段兄支持小弟也想不出来啊!这功劳本就有段兄的一份,段兄,可切莫要在如此外气了!”
听到夏鸿升的话,段瓒大为感动,上前握住夏鸿升的手来,笑道:“哈哈哈哈……那为兄便谢过夏贤弟提携了!也不跟兄弟客气,走,今日段某便去醉仙楼摆宴,叫上他们咱们一醉方休!”
第110章 开导李丽质
秋风已经呈现出了微微的萧瑟,阳光虽然仍旧挚烈,但却到底少了一份夏日里的激越,变得内敛的起来。天穹湛蓝,日色耀眼,这么个秋日好时光。
晨起时已经开始觉得凉了,白天里却又仍旧些许燥热。夏鸿升找了片树荫躺下,嘴里叼着一根野草,定定的出神看着湛蓝的仿佛不真实一般的苍穹。
远处那一群人还在围着一个来自程处默家里的超大号烧烤架吵嚷着,想想这东西是由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的,还能够给人带来不少欢乐,就从心里觉得高兴。
远处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感受着身侧微微淌过的,带着秋日里温纯暖意的微风,心里也是一片安详。
“夏家哥哥,怎么不去吃东西去?”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仰脸看看,徐慧和李丽质这一对好姬友手拉这手,在树荫下的草地上抱着双膝坐了下来。
“我已经在吃着了。”夏鸿升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来,向徐慧说道。
可他手里明明什么都没有呀?徐慧不解的看了过去:“吃什么?”
“吃生活。”夏鸿升咧嘴笑了笑,换来了徐慧可爱的两个白眼仁儿,顿时让夏鸿升心旷神怡,如同入眼的这一片秋日晴空,广沃无垠。
徐慧撇了撇嘴,突然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似的,又转过了头来,对夏鸿升说道:“对了,夏家哥哥,你还欠我们一首曲儿呢,你答应等嗓子好了之后就教给我们的,可先下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该不会是忘记了吧?”
听徐慧这么一提,夏鸿升才想起来这一茬来,当初为了给徐慧个台阶下,自己就随口那么一说,原本以为徐慧已经忘记了,却没想到徐慧现下又给想了起来。
夏鸿升这刻心情正好,也不忍拂了她们俩的兴致,想了想,突然想起来一首老歌来,就笑着对徐慧和李丽质说道:“这样,估计你们两人都没有去见识过田园风光吧,我且教你们唱一个曲子,或可让你们俩感受一番田园之乐。且听好了:走在乡间的下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悠然的旋律从夏鸿升的口中缓缓而出,徐慧和李丽质二人随着那悠扬欢快的小调和充满意境的词句不由的痴了,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落满金色辉光的丰收的旷野,牧童骑在黄牛上轻轻的吹奏着笛音,徐徐缓缓的在田间小路上往前走去,悠闲自在。
这是一首能够让人心神安宁放松的旋律,夏鸿升从徐慧和李丽质那脸上渐渐升起的恬淡笑容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徐慧跟李丽质都是聪慧过人的女子,这首词曲都很简单的小调儿很快便就学会了,两人轻轻柔柔的唱起来这首同样欢快柔软的曲调来,比从夏鸿升口中唱出又不知好了多少倍来。
唱罢一遍,夏鸿升抬手鼓掌:“果然动听至极。”
徐慧很是高兴的扬了扬下巴,在夏鸿升的有意影响下,这个丫头变得越来越活泼了,比之以前小大人一般的模样好了许多。李丽质却很是礼貌,笑着看向了夏鸿升,面带绯色,朱唇轻启,柔声谢道:“多谢夏公子,这首曲调听起来让人很……舒服……丽质觉得好久心里就没有如同此刻般轻松过了……”
李丽质身为皇女,处处要彰显皇家风范,只怕比徐慧受到的拘束更多,可李丽质又是个温柔如水的女子,不会去反抗,心事更不会说与旁人知晓,只会憋在自己心里,对外则永远都是那一个完美的皇女长乐公主,想必那些被压抑起来的天性,都郁结在了心中吧。兴许历史上她红颜命短,跟她这万事都往心里藏的性格也有不小的关系。毕竟,在心理学上,被要求完美对一个人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一个人不可能让所有人全都满意,便是孔圣人,不也有仇视他的人?每个人都会有他个人的感觉,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待这个世界,去看待别人。太在乎别人的赞美,会变得自负,太在意别人的批评,会觉得自卑,对人或对事都不好。所以,最好的方法应该:随时保持心的平静,我自己把该做的事做好就是了,问心无愧,旁人无论怎么说,怎么看,那也就无所谓了。真的,不要试图让所有的人都对自己满意,那样将永远或者别人的世界里,永远也得不到自己的快乐。”夏鸿升往后一仰,继续躺在了草地上,阳光晃眼,微微闭上眼睛,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说给谁听。
徐慧很是聪明的听出来了夏鸿升的话是说给谁听的,转眼看看李丽质,却见李丽质微微低着头,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夏鸿升也没有指望李丽质能够马上就理解他的话——习惯本就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的。
两个小丫头都默默不语了,夏鸿升也开始思考着自己的事情。
前几天因为认为自己乔迁新居需要用钱,徐孝德让茗香居的账房提前结算红利,那些钱财已经在几天前送达了到了夏鸿升的府上。嫂嫂亲自去给押送的人一同清点了,完了之后就连夏鸿升也被吓了一跳,总算是明白搬家那天徐孝德说的新茶的生意出乎意料是什么意思了。分给夏鸿升的红利足足有四千多贯,想一想,从茗香居开始做新茶的生意到现在才多久,满打满算才一个季度而已,照此算来,一年下来不得一万多贯的进账?
徐孝德想的周到,随行押送红利而来的人里面有一个看上起有四十来岁的人,徐孝德说夏鸿升现下也是有了家业有了产业的了,需要一个账房先生来管理家中的钱财用度,而这位账房先生的人品绝对可靠,管理账房也是一把好手,先给夏鸿升用作账房支应着,等夏鸿升培养起来了自己放心的人,随时替换了就是。
徐孝德替他想的周到,夏鸿升也相信徐孝德不会对他安什么不好的心思,于是也就用人不疑,让那人做了自家府中的首席账房,管理府中的一应钱财用度,这段时间下来,倒是将那些钱财管理的井井有条,夏鸿升已经利用那些红利一口气在庄子上建起来了几个作坊了,一个木匠的,一个铁匠的,还有一个酿酒的,还有一个烧窑的。这些作坊的用意是夏鸿升开始打造自己的产业链的开始,不过其中有的也暂时用不上,算是未雨绸缪,顺便体验一把土豪的【创建和谐家园】。另外还雇了几个庄户整理出来了一片不过的土地来,然后让木匠去架棚子去了。木匠拿着夏鸿升画的图纸正在研究,而夏鸿升先下里在考虑的是,棚子的木架架起来之后,拿什么东西往上面覆盖,现下可没有什么农用薄膜,到时候只能弄一些草被、草苫来搭盖上去试一试了。
这期间夏鸿升干了一件十分能够收买人心的事儿,还是他雇佣那些庄户平整土地的时候发生的。夏鸿升贵为男爵,又是从四品折冲都尉,还是这些庄户的地主,所以一听夏鸿升让他们帮忙整地,一个个就都来了,夏鸿升给他们商议工资的事情,反而将他们吓了一大跳,有几个都跪地求饶了。管家赶紧给他解释,夏鸿升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闹出了乌龙来。可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的人,最看不过去那些拖欠工资的事情,所以求个问心无愧,也不想欠着这些庄户们。本来让他们每年都得给自己交租,都已经是特权了,于是就下令,庄子上以后让庄户帮忙劳动的,就要给开工钱,不能让庄户们白干,男丁每天每人二十文,妇人每人每天十五文,按照劳动的量和强度来酌情增减。
夏鸿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就是这么一个命令,就叫那十几个庄户当场感动的痛哭流涕,不停的磕头。夏鸿升看的也是鼻子里酸酸的,民生疾苦,其实这些朴实的人们所要求的并不多。
正是这一件事情,坚定了夏鸿升心中带领自己庄子上的人致富的决心。只有不愁温饱了,人们才会取追求思想上的进步,无论要做什么事情,物质永远都是一切的基础。
“夏公子?”李丽质独特的柔软带着温糯的声音传了过来:“你走神了,不知道夏公子在想些什么?”
夏鸿升被这声音从思绪中拉了出来,看看李丽质,说道:“在想着怎么挣钱呀!”
“夏公子乃我朝男爵,又是从四品的折冲都尉,还缺钱财?”李丽质还是头一次主动跟夏鸿升这么闲聊的。
夏鸿升笑着摇了摇头:“自然,吃穿用度上的钱财,现下是不缺了。不过,我这是在为理想攒钱啊!”
李丽质对夏鸿升的话不解,不过却聪明的没有多问。夏鸿升想想自己深埋于心的野望,暗中叹了一口气来,对,没错,还是得攒钱!
第111章 皇帝与臣子的家常
夜色渐至,东宫丽正殿中,大唐的帝后正在绣着什么东西,虽然早已贵为皇后,但是这女红的习惯却没有丢掉,她的郎君,大唐的皇帝,此刻还在太极殿中处理着未完的政事,不到深更半夜,恐怕是不会结束了。
“母亲,长乐来看您啦!”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来,长孙皇后的脸上立刻就绽放开了一个笑颜来,抬头看过去,就见自己的女儿盈盈步入,到了跟前朝前一拜:“丽质见过母亲!”
“快过来!”长孙皇后很是高兴,将李丽质招揽到了身边去:“如何,今天跟你三哥出去游玩的怎样?”
李丽质依偎到了自己母亲身上,眼睛立刻成了两道弯弯的月牙儿,用力点了点头:“今天女儿玩的可开心啦,跟惠儿妹妹一起动手做了烧烤来吃,可惜宫里没有烧烤架,不然丽质也可以让母亲尝一尝丽质的手艺了!对了,丽质还学会了一首曲子呢,唱起来很舒服!”
长孙皇后揽着自己的女儿,满眼宠溺的轻轻抚着她的头发,笑听着自己的女儿讲着今日游猎的见闻和有趣的事情,觉得自己的这个女儿好像比平日里面开朗了一些,比平日里多了些小女儿的天性来。
“哦?朕的女儿学会了甚子曲调,快快唱来让朕与皇后一同听听!”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两人一转头,就见李世民从外面走了进来,也不等二人见礼,就直接坐下去了。
长孙皇后与李丽质还是起身见了礼来,长孙皇后笑问道:“今日二郎怎么这么早就处理完政务了?”
“有一件棘手的事情,朕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对策来,干脆不想了,明日召集房卿等一同商议一下。”李世民抬手就揽过了长孙皇后来:“不提这些烦心事,观音婢,咱们的女儿可是新学了小曲儿来,何不赶快听听?”
长孙皇后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聪明的女人总是能够把握一个度,她如今是大唐的皇后,不再是那个天策府的夫人,而他也已经成为大唐的当今天子,不再是那个二郎了。所以自从当上皇后之后,长孙无忌便很少再去主动过问李世民的政事了。后宫干政是每一个帝王的忌讳,她身为帝后,不能仗着帝王情深而开这个头,更不能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大臣们抓住把柄。
“既然是你父亲要听,长乐,且唱来让我们听听吧!”长孙皇后笑着对李丽质说道。
李丽质很是害羞,脸都红了,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张口唱了起来。
一曲既罢,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有些吃惊,两人对视一眼,长孙皇后说道:“此种曲调……倒是新鲜的紧,跟平日里妾身听过的曲子都不一样,却又是极妙,叫妾身想起那田园闲逸,果然如长乐方才所言,听起来很是舒服,这心里也没来由的变宽松了呢!”
“呵呵,观音婢,可曾记得前些时里承乾和恪儿他们唱个不停的那《精忠报国》?”李世民笑了起来,对长孙皇后说道:“虽然风格大为不同,但曲调之规律却很是近似。长乐,若是朕猜的不错,这曲子便是那夏鸿升交给你的吧?”
长乐公主盈盈点头:“父亲没有说错,的确是夏公子教给女儿和惠儿妹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