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贞观帝师》-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于是夏鸿升悄悄伸了手过去,见那只金鸡还是没有动静,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伸出了手去,一把揪住了那只金鸡长长的尾羽来,猛地往回用力一拽,就硬生生将那根尾羽给拽了下来。金鸡顿时一声惨叫,夏鸿升转身就跑。徐齐贤此刻已经傻了眼睛,说好的只是捡东西的呢?听到那金鸡尖厉的惨鸣这才惊醒了过来,赶紧拔腿就死命的往外跑去。到底是年纪大一些,身体成熟腿更长,死命狂奔之下很快就追上并超越了夏鸿升来,俩人一溜烟就冲回了前院去了。

      两个人回到教室里面,此刻正是中午休学,学室里也不见旁人,夏鸿升和徐齐贤两人气喘嘘嘘,紧紧关了门来,才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回了椅子上。刚坐回椅子,就见徐齐贤又猛地一下跳将了起来,一脸死灰的哭丧着对夏鸿升说道:“完了完了,我本以为只是真的去捡拾些东西,却没想到师弟你竟然会偷山长的宝贝,这次弄伤了金鸡,你我二人吃不了兜着走,这所书院恐不会再留我等,完了完了,这一次为兄一定会被书院辞退,回家里被老父捶死才算罢了!没来由的,你就要这样诓骗为兄,为兄这次可被你害惨了!”

      “徐哥,莫慌,此事只有你我二人知晓,你我都不说,岂会有他人知道?所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只要山长问起时你我皆死咬不松口,没人能耐你我何!”夏鸿升却浑不在意,从长袖中抽出那支尾羽来,朝着一看到那根尾羽就一下子脸色煞白的徐齐贤说道:“徐哥莫急,且看小弟给你变个戏法来,请借小刀一用!”

      徐齐贤还一副愣愣的模样,听见夏鸿升用刀,虽然心中生气,但还是想要看看夏鸿升这么急切的从山长那里偷来一根金鸡尾羽来要做什么,于是就拿出了一直随身携带的,长辈赐予的一把镶嵌着玛瑙的小刀来递给夏鸿升。夏鸿升接过小刀,顿时眼红,靠,有钱人就是奢侈啊,按唐朝的这个市场情况,这把小刀就够我和嫂嫂不愁吃穿用度的过活十年的了!夏鸿升拔出了小刀,将金鸡尾羽按到桌上,左右两侧小心翼翼的各边轻轻一划,切出了形状来,然后揉软了毛管,握在手里试了试,恩,还不错。夏鸿升手握尾羽,将切出了形状的一头沾了墨,然后扯过一张抄写文章的纸来,提笔刷刷的就是一竖行字来。很好,虽然不能算太流畅,但至少让夏鸿升的书写速度快了许多倍!世界上第一只羽毛笔在我的手中诞生,这是多么值得得瑟的一件事情啊!夏鸿升心里一高兴,立刻就又提起了笔头,洋洋洒洒很快抄完了一遍文章,分分钟而已。

      “咦!师弟,你竟然能用鸡毛写出字来?!”徐齐贤这会已经看直了眼睛,伸手一把抓住了那张纸来凑到了眼前,没错,就是那篇文章,字虽然不如毛笔好看,但到底都写对了,而且速度在那里摆着,朝了一整篇文章的时间,合着用毛笔才能写出少半篇就不错了!

      徐齐贤吃惊的看着夏鸿升手里的羽毛笔,又看看自己手中的纸张,恍然大悟的一拍脑门:“师弟,你偷山长的金鸡尾羽,就是要来做这种写字更快的笔来?”

      “是,徐哥也知道,小弟被先生罚抄五遍,这实在是太慢,恐怕写到晚上也写不完,所以小弟就想到做这个羽毛笔,写起字来到底比毛笔快的多了。”夏鸿升还有些小得意。

      “不妥!”突然,却听徐齐贤一声大叫,吓了正在得瑟着的夏鸿升一跳,只见徐齐贤一脸正色,郑重其事的对夏鸿升说道:“师弟,先生常常教导我们,君子立身,行事不苟。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就是说,我们要做一个君子,就无论是立身、学习还是行事都要端正,都要恰当合理,绝不能苟且。今日师弟做这羽毛笔虽然奇巧可工,但手段却终归不合君子之道,落了下乘。你若要做羽毛笔,自当前去请示山长,征得山长同意。便是现在,也应大丈夫有所担当,做则做了,便是有所惩罚,自有你我二人承担。如今你却想要逃避责任,如此不义的苟且之举,岂是我辈所为?我等随先生学习君子之道,岂能让这些坏念头污浊了胸中浩然?!师弟,且随我一起去叩见山长!”

      徐齐贤的话越说越严厉,说道最后,竟然有一种先生的威严来,那一脸的正气,竟然让夏鸿升说不出半句反驳的话来,好似他身上萦绕着一股浩然之气,让人威慑。夏鸿升震惊了,随即感到脸上燥热,羞愧难当。大丈夫必有担当,唐人尚且如此看重这一点,自己这个比他们先进的多的后来人,反而却忘了?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般的正气浩然,是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逃避责任的小人了?!这是唐人的信条,还是书生的意气?夏鸿升只觉得徐齐贤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当头一棒,古人重道义,可何为为人之道?必然是言必行,行必果,重道义,有担当了!

      夏鸿升羞愧的想要挖条地缝钻进去,赶紧弯下了腰来鞠躬,唐人尚且能够如此注重担当,自己这个先进的未来人,不能输给他们啊!

      “小弟一时猪油蒙心,做下了错事,还想要妄图逃避追责,此刻听闻师兄一席话,犹如当头棒喝,一语点醒梦中人!小弟虽然年少学小,但是也知道君子为人处事,当有正气浩然,这便随徐师兄前去叩见山长,俯首认错,但凭责罚,绝不敢有半句怨言。”夏鸿升向徐齐贤拱手鞠躬说道,今次的一席话,让他对唐人的价值观有了一个深刻而真切的认识,要想在这个时代顺利的生存下去,就必须改造自己的价值观,使之符合唐人的普世原则,否则,就终将受人诟病,不得合群。

      “好,这才是我师弟!走,我们一起去向山长认错!”徐齐贤见夏鸿升态度极其诚恳,于是立刻脸皮一松,舒了一口气来,高兴的一把拉住了夏鸿升,转身就要跑出去。不过,这一转身,就立刻愣住在了那里:“山山山……先先先……”

      夏鸿升见徐齐贤不对劲,于是抬头顺着徐齐贤的眼神往外一看,就见窗户外面赫然站在两个人影,可不就是山长与自己的先生!

      “好,好一副师兄弟授受图,你们二人,虽然学问在我书院中不能拔尖,这师兄弟之谊,倒是端的是楷模了。”老山长一副饶有趣味的神色,盯着夏鸿升和徐齐贤来回看看,开口说道。

      夏鸿升顿时脸色灰败,俩人赶紧灰溜溜的走出了学室,出门之后就直接躬身长跪在了两位老夫子的面前:“【创建和谐家园】错了,任凭山长与先生责罚,绝无二话!”

      山长看看夏鸿升和徐齐贤,目光在两人的面上来回流转,然后又看向了夏鸿升手中的羽毛笔,开了口,却并非是问责他们的话来,而是有些好奇的张口问道:“静石,你与齐贤去后山偷我金鸡尾羽,就是为了做这个东西?这鸡毛,为何能够写出字来?可否为老夫讲解一二?恩……且慢,老夫刚才在窗外看你用鸡毛写字,犹如行云流水,速度极快,且让老夫也来试试!”

      夏鸿升大吃一惊,一抬眼,却见自己先生在山长的后面又是羞恼,又是急切的冲自己使着眼色,让自己赶快向山长解释。看着先生恼恨与关怀交加的面色,夏鸿升突然鼻子一酸,赶紧用力抽了一下,立刻转过了身去,恭敬的说道:“禀告山长,此物学生暂且称作硬笔,它与软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以点代面,以纤细线条代粗平笔面,去其肉筋而存其骨质……”

      第五章 《三字经》

      夏鸿升心里忐忑,徐齐贤目瞪口呆,先生伸着脖子仰头望天,似乎在催眠着当自己并不存在于此刻此地。老山长学着夏鸿升刚才握笔的样子,指勾如爪,捏着细细的鸡毛笔写了两行字来,歪歪扭扭的,看得夏鸿升跟徐齐贤俩人都替他脸红。山长看着自己写出来的字,老脸也红了,面红耳赤的,吭吭哧哧了半天,这才嘟囔了句:“新奇……咳咳,不过,却不耐用。笔杆太细又太软,难以持握,不能着力……”

      徐齐贤脸憋的通红,吭哧着憋不出半句话来,夏鸿升一看徐齐贤连半句话都憋不出来,赶紧眼珠一转两手作揖一躬身,语气里充满了崇敬的说道:“山长不愧是一代书法大家,轻易一试就如此准确的找出了这种羽毛笔的弊端来!”

      赶紧用马屁堵上,免得这位老爷子脑羞成怒!这是夏鸿升这一刻心中的想法。

      说罢,夏鸿升赶紧用眼睛朝徐齐贤挤,可是徐齐贤紧拧着眉头,屁也放不出一个来,看的夏鸿升恨铁不成钢,恨不得冲过去踹他一个大脚丫子来。

      只是夏鸿升没有想到,自己先生的马屁水平已入化境,也不说话,只是低头往前一步,径直伸手拿起了羽毛笔来,也装模作样地在山长写下的那行字旁边也写了几个字来,然后放下了羽毛笔,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来:“唉……实在是……”

      先生故意满脸遗憾地摆了摆头,那一竖行字比起老山长的字来,没有最丑,只有更丑。老山长瞬间就找回了心理的平衡,嘴唇上扬,眼角都笑出了皱纹来。夏鸿升惊呆了,直想从老山长的另一侧背后朝着自己的老师竖大拇指,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先生一旦也恼羞成怒,那戒尺板子挨在手上的感觉可真不是一般的疼!

      老山长心满意足,很是新奇的拿起那只羽毛笔来细细端详了一会儿,又开口问道:“静石,你是怎么想起用这东西的?我瞧你用这只笔写起来就很是顺畅。”

      “禀告山长,是学生上一次被罚抄录文章时,觉得毛笔太慢了,然后又想起来,平日里先生讲解【创建和谐家园】,有些话只听过一遍不行,脑子记不住,需要记录下来,后日里细细品思记忆,而学生用毛笔书写太慢,总是跟不上记录笔记,所以才想着做出一种能让学生书写的速度块一些的笔来,好跟上先生讲解的速度,于是就在家里试着做了。至于书写流畅,唯手熟尔。”

      “哦……此物,虽不合传统,却也……恩,速记起来,倒也有几分用处。呵呵,以老夫金鸡的尾羽为材,看上去倒也别致。”老山长一双鹰目闪闪,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夏鸿升几人也不敢声张,只能恭敬的躬身在那里,等待山长发话。良久,才听山长说道:“此物倒是新奇,老夫一生从未坠过笔耕,想来区区羽毛笔,还难不得老夫,恩,这跟羽毛笔是你用老夫的金鸡尾羽做成的,未经老夫同意,所以这笔自然归老夫所有。老夫也要练习以此物书写,呵呵,到时,静石可与老夫比试一番,看看谁书写的更快。”

      夏鸿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还是迂腐的古代读书人么?拿鸡毛笔写圣贤字,怎么看都是有辱斯文的举动。不过夏鸿升也心里暗自庆幸,幸好啊,这是遇到了一位开明的山长!

      老山长说完之后,就转身准备离去了,夏鸿升刚准备松一口气,却听徐齐贤突然问道:“山长,我与师弟犯了错误,理当受罚!”

      呃……夏鸿升看着一脸正气,理直气壮的徐齐贤,突然觉得刚才自己好像有些过于高看他了。

      “是该受罚。也罢,齐贤,就罚你将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李长《元尚篇》,扬雄的《训纂篇》,贾纺的《游喜篇》,去各抄五遍吧。至于静石,恩,老夫觉得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文章倒是极有深意,不过听之似乎未全,你且去默来,交给你等师尊吧。记住,都用羽毛笔来写,却不许再去打老夫金鸡的主意!哈哈哈……”

      说完,老山长便带着那根羽毛笔飘然离去了。

      三人恭送山长离开,一回头,就见夏鸿升神色有异的看着先生,先生脸色一沉,喝道:“看什么看!老夫只是觉得那几具话里甚有道理,却不知出处,因而问于吾师罢了!想不到山长竟也不知出处,对此大感兴趣,因而特来寻你。却不想正看见你二人竟从后山狂奔而至!竖子!竟然如此行事,看老夫不打折了你们的腿!”

      老先生越说越恼,刚才他还担心山长一怒之下将此二人逐出书院去,此刻看山长被那羽毛笔的新奇给平复了,心中也是侥幸,看到自己的两个学生,便是怒火心中来,抬要手就打下去,吓的夏鸿升和徐齐贤赶紧转身就逃。

      夕阳西下,几声蝉哑,转眼间书院中学子散去,一片寂静了。

      夏鸿升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看了看身边写突了的几根羽毛笔来,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总算是将先生所罚的文章抄完了,也默写了一遍修改过了的《三字经》出来,准备要给山长送去,只是还没有想好,山长一会儿问起来这《三字经》从何而来,要怎么说才好,总不能说是自己在心里消遣先生,然后瞌睡迷糊之际顺嘴将后世学的文章给背出来了吧。转头看看徐齐贤,还在奋笔疾书着,他本来毛笔字写的就不错,只要熟悉了硬笔握笔的姿势,再写起来就顺畅多了。而且有毛笔字的底子,写出来的字也要好看的多。

      又等待了一会儿,徐齐贤才终于完成了山长罚抄的内容来,抬头看看夏鸿升,朝他笑了笑,说道:“今日可真是吓坏为兄了,唉,要不是山长对你的羽毛笔起了兴趣来,恐怕今日我等就不只是罚抄这么简单了。静石师弟,以后可切莫再如此做事了。你现在还小,偶尔犯错,尚且不会有人追究。可须知这么做习惯了,以后就难以自立,凭白的让人看不起了。”

      “徐哥,我知道了,谢谢你!”夏鸿升很是诚恳的点了点头,他虽然表面上还是那个小学生夏鸿升,可是内里却已经是一个工作几年的成年人了,看的出来,这个徐师兄是真心的关心自己,对自己有师兄弟之义,所以对他的态度自然就好了许多。

      “那便好,走吧,先生还在等着我们呢。”徐齐贤见夏鸿升态度真诚,觉得自己把小师弟从差点儿就误入的歧途上给拉了回来,心里十分有成就感,人也高兴了起来。

      书院其他的学子已经散学归去了,两人结伴去找到了先生,恭敬的将自己抄写的东西交了上去,先生坐在桌旁仔细看过,然后将朝徐齐贤点了点头。徐齐贤嘴一咧就笑了,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却见先生又拿起夏鸿升默写的东西看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恩,的确如此,初生幼儿不通世事,犹如白璧无瑕,焉有不善之理?……性相近,习相远,确实如此啊,既然人之初性本善,那人的性情最开始都是一样的,只是后来生活的环境,造就了芸芸众生相啊!”先生摇头晃脑的,品读一句,分析一句,越往下看,两只眼睛就瞪的越大了起来,眼中精光大现,仿佛看到了无上的宝贝了一般。先生脸上的神情变了又变,只要看他捻断的胡须和张大的嘴巴,就知道他此刻心中的惊奇了。篇幅不算很长的《三字经》已经品读完毕,先生却仍旧面容呆滞的愣愣坐在那里,手中死死的捏着那几张纸来,生怕一不小心手一松,那几张纸就会跑了一样,嘴里喃喃的叨念着,突然,先生猛地一下站了起来,抬手用力往书桌上一拍:“好!好文!千古好文!”

      说罢,先生就神情激动的转头过来朝着夏鸿升和徐齐贤抛下了一句“你等且归去吧”,然后就一头冲出了房间,往后山跑去了,激动之下,竟然忘了问夏鸿升这篇文章是他从哪里得知的了。

      夏鸿升与徐齐贤相互对视一眼,徐齐贤很是好奇的问道:“师弟,你给先生看了什么东西,居然让先生如此激动?”

      夏鸿升故作神秘的笑笑,也不回答,只是将两手放到了脑后,瞅见远远的天上飘着几朵纸鸢子,几抹炊烟在金色的夕阳辉光中袅袅升起,深吸一口气,身心都好似放松了下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夏鸿升看着眼前的景致,随口念叨了一句,然后回身向徐齐贤摆了摆手算是告别,就径自离开书院了。

      “恩?师弟什么时候学会作诗了?”徐齐贤看着夏鸿升的背影出去了学院,笑着自言自语了一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妙哉!竟是如此一首好诗,想来要是告诉先生知道,先生也该会高兴了吧!”

      说完,徐齐贤也不多作停留,抬手招呼了一下一直等在槐树下的自家下人。

      青衣小厮抱着一只大公鸡跑了过来,不过那只大公鸡很是可怜,翅膀和尾巴上的长毛已经快被拔光了,光秃秃的,很是难看。

      “笨货,抱着那个做什么!绑到院子里,明日还要用!”徐齐贤训斥了小厮一句,便也离开书院回家去了。

      第六章 小吃车的构想

      夏鸿升出去了书院,特意绕到了集市上转了一圈,却没有看见自己的嫂嫂,想来葱油饼已经卖完,所以回家了。径自回了家里,却仍旧没有见到嫂嫂的身影,等待了一会儿,才远远的看见了自家嫂嫂的身影,背着许多东西正一步一停歇的慢慢往家里的方向挪过来。夏鸿升赶紧跑出去,见嫂嫂背上背着几个粗布袋,手臂上还绑着几个,手中还挽着几个,满脸的汗水往下滴,走一步都得花费好大的力气,总要停下来喘几口气顿一顿才能迈出下一步来。夏鸿升远远的看着,鼻子里头瞬间就酸了。二十二岁,想想后世二十二岁的女子是什么样一副样子,看看自己的嫂嫂,又是什么样子!夏鸿升赶紧跑过去,也不顾嫂嫂的阻拦,径自从嫂嫂的背上卸下了粗布袋来,憋住一口气手臂一翻背到了自己的后背上。夏鸿升忘记了自己现在只是一副十多岁的身体,沉重的粗布袋一下子就将夏鸿升拖的差点儿往后倒下去。不过夏鸿升还是咬牙坚持住了,一步一步的往家里走去,任凭自家嫂嫂在身后呼喊也不放下那几个沉重的布袋来。

      等到了家里,夏鸿升一身力气全部耗尽,将粗布袋往地上一放,一脚就软了下去,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到了地上,靠着布袋喘息了起来。她嫂嫂没有了后背上的粗布袋,就快了许多,赶紧跑了过来,将行李往地上一放,赶紧去给夏鸿升擦汗。

      “嫂嫂,何不雇个木车送回来,怎么自己背着,早上也是这么去的?”夏鸿升有些气恼,怪嫂嫂不懂的心疼她自己的身体。

      “东西又不多,嫂嫂自己能行的,何必雇木车呢?对了,鸿升,咱们的葱油饼卖的可好了,嫂嫂早上刚一出市,还没有做几个呢,就围了一大群的人过来!老天爷,嫂嫂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嫂嫂一直不停的做,卖出去了一个又一个,可是周围的人总是不见少,后来有一个人把过来想要包圆,嫂嫂见有那么多人都等了许久了,就没有答应他。可惜,今天的面太少了,所以嫂嫂就把今天卖葱油饼的钱全都去买了材料回来,还有你说的猪油,嫂嫂也买了!”夏鸿升的嫂嫂激动的说个不停,都不带停顿喘气的,累的满是倦红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激动来,虽然仍旧风重霜厚,但是却多了一种生机,显现出一片朝气来。

      夏鸿升知道,葱油饼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卖得好是必然,只是看自己的嫂嫂激动如斯,不忍扫了她的兴致,于是就做出一副满怀期待的样子,问道:“嫂嫂,今日卖了多少?”

      “你猜猜看!”嫂嫂兴奋的神采奕奕的看着夏鸿升,脸上带着些许得意和神秘的笑容。夏鸿升有些惊讶,至少在原本的夏鸿升的记忆里面,嫂嫂还没有这么开朗过。还没等夏鸿升猜呢,女人自己就先忍不住了,竖起了一根指头来,激动的说道:“一贯钱!鸿升,光是今日里就卖了足足一贯钱呢!”

      夏鸿升也瞪大了眼睛,一贯钱,那就是一千文铜钱!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面吗?!

      “怎么样,吓到了吧?!”嫂嫂得意的伸出那根指头在夏鸿升的眼前摆了摆。

      嫂嫂是从没有露过这么活泼的一面的,夏鸿升心里清楚,二十二岁的年纪,早早的被生活的重担压在了身上,哪里还能活泼的起来。可是今日不一样了啊,总算是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眼前似乎已经出现了日子好转过来的样子,心里一轻松,这个年纪的本性就回来了。

      “嫂嫂,今天早上的面有多少我心里知道,撑死了不过烙出来一百来个,你……卖了几文钱一个?”夏鸿升有些忧虑,葱油饼注定是不能走高端精品路线的啊,必须是薄利广销才可以。因为不出多久,市上肯定出现其他卖葱油饼的人来,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技术难度,要是定价如此之高,以后定然再无人肯买自家的了,到时候再降价,又会落得个不好的名声来。

      “放心吧,鸿升,嫂嫂又不是笨货,自然知道这东西不能卖贵了。是市集里的逸香居,要我明日里优先送去三百个葱油饼,这一贯钱是定金。我说三百个也要不了一贯钱,可逸香居里的管事却说,多余的钱,是想要让我明日里把摊子摆到他逸香居的对门。”夏鸿升的嫂嫂拍了拍夏鸿升的脑袋,笑着说道:“才一天的时间,就赚了一贯钱,照这么下去,过半年就能将咱们的房屋修缮一下了。兴许还能够盖成新的,就可以托人给你物色个闺女,再有个两三年的时间,我家鸿升就也该要成家了……”

      嫂嫂仰头望天,一脸的憧憬,夏鸿升却张大了嘴巴,等等,没有听错吧,两三年的时间……那也还是未成年一个,现在就想着给找对象了?!

      夏鸿升幽幽一叹,也不打扰自己嫂嫂畅想未来,只是顺手往那串铜钱上捋了一把下来,然后背着手走了出去,他记得自己的邻里里面有个做木匠活的人在。

      跑到木匠家里,隔着篱笆,里面正刨着木条的老汉一眼瞅见夏鸿升了,就笑着喊道:“夏家小子,那日里你给我孙儿喂了什么饭食来,这几天我那孙儿竟挑起了嘴来,家里的饭食塞都塞不进嘴里,非要哭吵着要吃你家的饼子!”

      “是我嫂嫂烙的葱油饼,您看我这都不知道,要不然也不会空手过来了。您放心,待会儿小子就包几个送过来,保管让您孙儿吃个够!”夏鸿升笑着拱了拱手算是问好,然后说道,他家里贫困,平日里这些邻里之间的对他和他嫂嫂也多有扶持,所以也不能小气了。

      “哎,不能行!你家里做些面食不容易,没来由的被这小娃子凭白给糟蹋了,不能行。说吧,你小子今日里上俺家来做什么,需要帮什么忙,只管说就是。”张老汉方才只是调笑,见夏鸿升这么说了,就摆摆手表示不用送过来。

      夏鸿升进去了院子,向张老汉施了一礼,又说道:“我知道张大爷您一手的木匠活做的好,今天是想要请你打个物件来的,这是订金,先行付上。”

      可惜张老汉看都没看那些铜钱一眼,两眼一瞪,就冲夏鸿升鄙夷的乜斜了过去:“噫!你个娃子也太见外,你一个读书人,看上了老汉的手艺,让打个木器来,一句话的事情。两辈人的邻里了,若是你室有余粮则还罢了,现下你与你嫂嫂二人勉强过活,老汉家里也不算富户,平日里接济的本就不多,如今有用得着老汉的地方,那自然是开口便可。可你小娃子竟然还给老汉付起了钱来,莫不是真当老汉是那种不义的奸商了?老汉虽然没有读过书,也大字不识一个,可这做人的道义却还是有的,你小娃子莫要在书院里学了那些酸文人的小家子气来!”

      夏鸿升挠了挠头,不对啊,这跟自己想的场面不一样啊!难道大唐的人真的全都是如此大气,连一个住着茅草屋的木匠也这么高义?看来普世价值观的力量还真是可怕。

      “张大爷哪里的话,嫂嫂最近做出了葱油饼来拿到市上贩卖,也挣了一贯钱下来,如今已然好的太多了。况且小子想要打造之物颇为复杂,不是一件容易的器物,所以这些钱币张大爷您一定得收下。若是不然,小子心中有愧,就不敢劳烦张大爷啦!”夏鸿升十分礼貌,但是态度却很是坚决。

      看看夏鸿升认真的样子,张老汉就摆了摆手,说道:“先做吧,做出来再说。你要老汉帮你打造甚子东西?可有图纸?”

      夏鸿升转身跑到了张老汉家的灶火里,从火塘中扒拉出一根烧成了碳的木条来,然后跑了出来,在地上开始画了起来。他想要打造的,是类似于后世街边夜市里卖炒面之类的小吃的那种小吃车。顶部有棚子,可挂招牌,可以防止日晒雨淋,下面是案板,左侧用来放置面团,中间则用来揉面,右侧则是炉子,上面用来烙饼。案板下是柜子,用来放材料。最下面则是几个木轮子,两侧还都做的有用来推拉木车的把手。如此一来,嫂嫂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背着东西去集市上了。推着这种小吃车去集市上现做现卖,不仅方便了制作,还可以自由移动。

      夏鸿升将图纸粗略的画在了石片上,又将自己的想法详细的告诉给了张老汉,张老汉眼睛睁的老大,嘴巴也张的老大,临到末了咽了一口唾沫,惊讶的用一副看妖怪似的眼神儿看着夏鸿升,搓了搓手说了句:“你娃子这脑袋是怎么长的?竟然能凭空想出这么个东西来?!看来不得了,老汉也要多挺几年活头,攒些钱来送孙儿也去书院里面长长脑子了!”

      夏鸿升咧嘴笑笑,张老汉对这种自己没有见过的木车也极为感兴趣,拍着胸口放下话来,说不出半月定能做好,让夏鸿升放心。夏鸿升回去家里,嫂嫂已经忙着又开始和面了,夏鸿升让嫂嫂烙出了一叠饼子来,又死磨烂缠的让嫂嫂答应了明日里雇个推车,这才又出去了家门,将葱油饼送到了张老汉家里,张老汉一家人高兴的不行,张老汉一拍桌子,让自己那也随着他做木匠活的大儿子也参与了进来,定然让夏鸿升不出七天就能看到那辆木车的成品来。

      第七章 遭遇挑衅

      一大早上,嫂子用力和面发出的声音让夏鸿升从睡梦中清醒了过来,天色微凉微亮,已然是需要去书院的时候了。夏鸿升不禁幽幽叹了口气,古时候小学生还得上早读,这么早就得起床,什么时候才能睡一个懒觉呢!一边这般想着,一边起床走了出去,洗漱用的水嫂嫂已经准备好了,夏鸿升洗了把脸,漱口的时候不禁怀念起了牙刷牙膏来,往门外瞅瞅,虽然已然春来,但柳枝上却仍未长出新芽,家中赤贫,更别提洗口用的青盐了。想到青盐,夏鸿升就走到了灶火里面,向嫂嫂问了声好,然后提了一个空木桶出去,往木桶里面舀了一桶水来,然后提到灶火,翻找出来家里的盐土来,穷人家里买不起精盐,只能买这种粗盐,其实就盐矿磨碎了,带着一股子的苦涩。夏鸿升手一抖,就将那些盐土全都倒入了木桶之中。

      “鸿升!你干什么?!”他嫂嫂看见了,顿时喊了一声。

      “嫂嫂莫慌,鸿升做个实验来,要是成了,咱家就有好盐吃了。”夏鸿升朝他嫂嫂说道:“这桶咸水千万不要倒掉,等我散学回来有大用!”

      女人不知道夏鸿升要干什么,但是鉴于夏鸿升做出葱油饼的先例,女人就也没有多管,催促着夏鸿升赶紧吃饭,她也急着去集市里,逸香居要的三百个葱油饼,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烙出来的。

      夏鸿升匆匆几口扒完了饭食,告辞了嫂嫂,就出门直奔在书院去了。早间尚有些春寒,夏鸿升干脆就一路慢跑了起来,既能够暖和起来,还可以锻炼身体。到了书院的坡下,远远的就看见一个身影正站在那里翘首以望,待又走进了一些,才看清楚,可不正是自己的老师么。夏鸿升脚下加快了几步,跑到了先生的跟前,刚准备要鞠躬向先生问好,却突然被先生一把抓住了衣衫,匆匆的道了句:“随我来!”,便拽着夏鸿升急匆匆的往后山大步走去了。先生拉着夏鸿升一路到了后山山长的院落外面,这才停下了脚步来,向夏鸿升交代道:“静石,待会儿山长问你话,你务必要如实回答,万万不得有半点隐瞒,你可明白?!”

      “学生明白!”夏鸿升恭敬了施了一礼,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走进了院子里面,到了屋里拜见了山长。

      山长正坐在书桌旁边,见夏鸿升进来,就拿起书桌上的几张纸来,向夏鸿升问道:“静石,这篇文章……哦,是叫《三字经》的,你是从何人处得知,是否知晓此人名讳,可还能找得到此人?”

      夏鸿升面上露出了一副有些为难的神色,鞠躬答道:“好教山长知道,学生其实也不能说得清楚来,前段时间学生随嫂嫂到老君山中捡拾柴火,中道累坏了,就躺在一方青石上睡了一觉。梦中见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正在放牛,学生看他年长,就上前帮了他。事后老翁说了句与学生有缘,就用手拍了拍学生的脑袋,念了一句诗,然后学生就醒过来了,脑子里面就多了这些东西来。此事说来蹊跷,听来也十分奇异荒谬,学生告诉了嫂嫂,嫂嫂说那是天大的机缘,还不许学生讲与旁人听。学生回来之后大病了一场,昏迷了几天,方才醒过来,以至于错过了书院的春试,前几日先生与徐师兄还去探望过学生。”

      夏鸿升一脸正色的向山长说道,说完之后目光直视山长,山长在夏鸿升的脸上盯了半天,夏鸿升只是一脸坦然,也没有看出夏鸿升神色有异来,这才又开口问道:“哦?这么说来倒也奇异,对了,你既说到那梦中老翁念与你了一句什么诗来,你可还记得?”

      夏鸿升恭敬的回答道:“学生自然记得,梦中那白发老翁拍着学生的脑袋念了一句诗来,是‘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这几句。”

      唐朝时期,李世民家族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说自己的祖先是李耳,也就是那骑青牛的老子,后人盛传的太上老君。所以唐朝道教兴盛,无数人寻访深山,试图找到隐世的仙人学习那修仙长生之术。所以夏鸿升才想出了这么个借口来,就死咬着是自己做梦时梦到的白发老翁教的,别人不管信与不信,都拿不出什么证据来,也就拿夏鸿升没有办法。而且,结合初唐时候重视道教的环境,说不定相信的人会居多。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山长喃喃自语的重复了一遍,又看看夏鸿升,不再谈这《三字经》的来历,只是说道:“老夫观这篇《三字经》,浅显易懂,短小精悍,且其典故宽范,文史皆通,天文地理与人伦义礼、忠孝节义俱全,三字一句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极易背诵,想来如果是初有进学的孩童,熟读这本《三字经》,便可知晓千古事了。静石,老夫欲将此经作为我书院启蒙必学之典籍,原本想要问问你看是何人所做,征得许可。想不到竟是世外仙人梦中所托,老夫便需向你征询了。静石,你可同意?”

      “这《三字经》蕴藏诸多道理,又简单顺口,易学易懂,正是启蒙的不二之选,自然是越多的人学到越好了,学生听凭山长做主。”夏鸿升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朗声答道。

      “好,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却也有这般大气的胸襟,老夫承了你这个人情。也罢,从今往后,你便与你白师兄一起,做老夫的门生吧,你可愿意?”

      夏鸿升大吃一惊,不过随即便反应了过来,赶紧跪拜:“学生不胜荣幸,拜见颜师!”

      山长姓颜,以前不是夏鸿升直接的老师,所以只能称作山长,而现下已经是夏鸿升的老师了,所以夏鸿升就要改口称呼为“颜师”了。

      一篇三字经,换来了山长门生的身份,以后不仅免去了书院的一应费用不说,颜师的身份很高,就算是鸾州城的县令到了老夫子面前,也得恭恭敬敬的弯腰作揖,小心的伺候着。虽说不清楚这个老夫子到底是什么人物,但就这一点,就能让他和嫂嫂两人以后的生活不会再受人欺凌了。所以夏鸿升就觉得值的很。

      夏鸿升成为山长门生的事情很快就在这鸾州书院中传遍了,其他的诸多学子里面,质疑者有之,鄙视者有之,猜度者有之,暗中谩骂诟病者亦有之。当然,也有人前来道一声祝贺与恭喜的。而发自内心在真心替他高兴的,却是唯有徐齐贤一个了。

      “静石师弟,为兄可真是替你高兴,如今你成了山长门生,一定要更加勤勉才行,切不可堕了师尊与为兄的名声来!”徐齐贤拍着夏鸿升的肩膀一脸兴奋的说道,好像成为了山长门生的是他自己一般,转眼偷偷看了先生一眼,又偷偷压低了声音来,交代道:“嘿嘿,一定要把那个白傻子给挤下去,替哥哥出了这口胸中闷气才行!”

      他被白建之抢去了头名,一直认为不是自己文不如人,而是白建之太过奸猾,从别处请人作了诗作来,这才胜过了他,要不然凭借真才实学,他白建之怎么可能超过自己,所以心中一直憋着一口闷气。

      夏鸿升冲他挤挤眼睛,徐齐贤立刻会意,俩人告别了师尊,然后退出学室来。出去学室,夏鸿升一眼就瞅见了被绑在了槐树下面的那只大公鸡,此刻他身上的鸡毛已然快要被拔光了,羽毛笔被夏鸿升和徐齐贤用了几次,被其他的学子撞见了,就也学着做了些,后来有人说山长也有一根羽毛笔,于是立刻就有更多学子效仿。如今才几天的功夫,书院里面的学子们就几乎人手一根羽毛笔来了,令夏鸿升不得不感叹山长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之大。拜此所赐,徐齐贤让下人从家里带来的那只大公鸡,此刻早已经光秃秃的,离死不远了。

      “静石师弟,你成为山长门生,是多好的一件事情,走,今日师兄我作东,请你去逸香居吃一顿嘴去!”徐齐贤替夏鸿升高兴,一出来就叫嚣了起来,还故意放大了声音,惹得周围的学子们都听到了,频频侧目过来,徐齐贤则炫耀似的朝那些学子们一个个的重又看过去,骄傲的不行。

      夏鸿升看看那只光秃秃无人问津的大公鸡,眼珠一转,向徐齐贤说道:“徐哥,干嘛要去逸香居吃,且等小弟手写几样东西,你且遣人去坊市里买来,小弟亲手泡制一道你绝对没有尝过的美味。”

      时至初唐,这时候佐料不全,许多调味用的香辛料还没有摆上餐桌,而是偶尔分散在香料店或药店之中了,夏鸿升回去写了些佐料的名字,然后交给了徐齐贤家的小厮,让他到香料店与药店之中多寻几家,集市上多看看,能买到的就买来,实在找不到的就算了。青衣小厮领命一声,拿着那张纸就飞快的跑出了书院,往市集上跑去了。

      “师弟,你这神神秘秘的,是要做什么?”徐齐贤好奇的问道。

      “等等你就知道了。”夏鸿升卖了个关子,没有告诉他。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