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贞观帝师》-第10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所谓医护人员,就是指医者与护理者,医者诊治、查验、定方,护者安抚病患、敦促其服药等等。而专业,则是相对于如今现有郎中而言的。毫无疑问,如今民间现有的郎中,都不够专业。所谓专业,是专精一业之意。专者,专一也,业者,行当也。其意指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又指对一种学问或行业了解极为透彻。专业医者,就是说其专门从事医疗行业,同时又对医学之道颇为精研,理解深刻的这些医者。”夏鸿升笑着向众人解释道。

      “若真如夏侯所言,倒也是一件大好事。”孙思邈摇了摇头,说道:“可如何达成夏侯口中的专业医者呢?”

      夏鸿升又给众人添了一轮茶水,这才又说道:“在下倒是有一个办法。”

      ¡°Å¶£¿¡±Ëï˼åã¿´¿´ÏĺèÉý£¬ÎʵÀ£º¡°ÏĺÇë½²À´ÌýÌý¡£¡±

      “方才已经说过,如今的郎中,非是不思上进也,而是就算想要上进也面临着没有好师傅教授的局面。正好孙道长与太医令大人都在,在下就想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治好百姓的病不如培养出来无数个能够治好病的医者来!为何不能由孙道长和太医令牵头,将我朝之前所有的医道成果全部进行验证对错,纠正之后,再行集结成册,同时发动天下郎中,由朝廷给予奖励,使郎中贡献出自己独门的方子来,再加上孙神医一生行医之经验所得,共同辑录,成就一部大唐的医道全书,集当世诊治经验之大成,是为总结之册。然后刊行天下,使天下医者有书可依,成我朝医者教科之用书,此书之于医者,犹如四书五经之于儒生。如此一来,天下医者岂不全都能学到孙神医的医术,全都能学到前人正确的医道知识,再也不愁无所可学?如此一来,天下郎中岂不全都成了专业医者,便是平民百姓,一些最简单的疑难杂症,对照此书也可进行初步的自我诊治,去看郎中的时候也好更加详尽!此法,诸位以为若何?”

      “此法甚善!”太医令立刻激动的一拍桌子,说道:“若是果真能够集成此书,那大唐医者便都有所依仗,以后无论是诊治病情,还是学习医术,都可以参照此书。如此一来,又该造福多少黎民百姓!好!夏侯之策甚妙,下官当率太医署所属医官鼎力支持!”

      “不错,此策大善!”孙思邈也是点了点头:“不过,便就是编纂出了这本书来,又如何能够推行天下?”

      袁天罡笑了笑,对孙思邈说道:“若是道兄真的愿意辑著此书,贫道愿意去说服陛下,令各州县医馆并行之。且,道兄还不知道吧,如今刊印书籍,早已经不用在做那费时费力的雕版了。全赖夏侯的活字印刷之术,如今天下再无缺书之忧。数万册不过也只是区区数月时间而已,道兄无须担心。”

      “孙道长!”夏鸿升站起了身来,躬身向孙思邈行了一礼:“若是此书著称,且不论诸位定然要名垂青史,就说这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又有多少能够受益无穷?!郎中有了参照,医术会进步,会治愈更多的百姓。孙道长一生探索医道,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走遍深山老林,了解草药特性,不断积累走访,收集民间医疗之经验,秉行济世活人之原则。若是能够著成此书,岂不更加能够济世而活人?在下替天下百姓向孙道长请求之,还请孙道长主持著成此书,升定当鼎力相助,提供一切之便利!只要孙道长答应,陛下那边自会有升与袁道长同去说服,且,升也相信陛下心怀天下民生,也定然会一力促成此事!还请孙道长看在苍生份上,主持编纂此书!”

      “不错,大唐之中,有能力与威望主持此书者,唯有孙道长一人耳!”太医令这时候也是起身躬身而拜,说道:“太医署上下一干人等,当全力助孙道长施行此事,著成此书!”

      “两位快快请起!”孙思邈赶忙站起了身来,将二人参附了起来,激动道:“诸位心怀天下苍生,贫道又何尝不知?贫道身无所长,唯此医术一道,尚有些许心得,为天下苍生计,敢不倾囊而献?!实不相瞒,贫道一直都觉得当今之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应当博采群经,删繁去复。还请诸位助我,为天下医者,为天下百姓,著成此书!”

      三人连声称是,众人又一起筹划了许久。孙思邈一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早已有著书的打算,如今有了朝廷的支持,定然会更加便利,是以此时也是兴致勃勃,立刻着手筹划了起来。

      “此书注定会是一部旷世之医书耳,不知当为何名?”袁天罡笑着对孙思邈问道。

      孙思邈看看夏鸿升,说道:“此策既是夏侯所提,不若便由夏侯来取个名字吧!”

      夏鸿升也不推辞,想起这历史性的一刻由自己一手促成,心中不免激动,脱口而出:“孙道长曾言,人命重于千金。此书若成,不如便借孙道长之言,为之《千金方》吧!”

      “好!”孙思邈不由的激动称是:“人命重于千金,此书,便叫做《千金方》!”(未完待续。)

      第272章 大唐皇家军官学校

      夏鸿升对于说服孙思邈着作医书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历史上的孙思邈就是有感于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于是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着作成《千金方》三十卷,成为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着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所以就请了袁天罡和太医令来,二人也已经被李世民嘱咐过,三人一起劝说孙思邈答应了主持《千金方》,如此一来,既能够促成这本医学经典早日出世,造福世间,又能够以此将孙思邈留在长安。

      孙思邈答应之后,众人就同他一起在李世民的面前同李世民一起唱了出双簧,演了一场劝说李世民的戏码来,李世民自然是当即立刻表态,绝对大力支持孙思邈的着书工作,并且指令包括太医署在内全国各个州县的医馆与地方官员必须要一力配合,而由孙思邈坐镇太医署,一力主持《千金方》之编纂。

      李世民自然是对夏鸿升的法子赞不绝口,夏鸿升也趁机提出了请李世民抽空到军校看看成果的事情。

      “朕记得,当初你问朕要八百人,朕只给了你三百人,让你拿去操持,试试你的想法。”李世民坐在御座上面,对对面的夏鸿升说道:“今日你既提起了此时,让朕亲自去看看,想必定然是有了成效了。说来听听。”

      夏鸿升躬身施了一礼,说道:“回禀陛下,微臣的想法是,要建立起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不同于国子监,也不同于弘文馆,它不教儒生,专门只教兵卒。在这所学校里面,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入学之后,也可以学到军事技能,作战技能,军事理论,学到我大唐名将无数战阵中拼出来的指挥经验。他们会在军校里面学到如何布置战场,如何分析敌人,如何安排兵阵,如何配备人手……他们会学到怎么守城,会学到怎么攻城。他们会学到在山地如何作战,在水面如何作战,在草原如何作战,在沙漠如何作战……他们还可以,学到怎么能够让手下的士兵信服,学到怎么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官,指挥着那些兵卒打一场胜利的战役。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军校中学到忠君爱国,能够练就一颗对大唐的赤胆忠心。如此一来,一旦他们从军校合格毕业,就会带着这可赤胆忠心,带着这一身的指挥本事进入军伍,指挥大唐的军队夺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照此说来,那三百人如今都已经学有所成了?”李世民饶有兴味的看着夏鸿升,笑道。

      “不错!陛下,如今那三百士卒,都已经学有所成了。”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自然,因为时间有限,他们距离微臣所说还有一些差距。不过,却也可以接受陛下的检验了。另外,臣设想的是,军校是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的地方,着重培养部队各级将领。从军校走出去的指挥官们,将是未来战争的引领者与指挥者。从军校中走出的军事人才,充入军伍之后会逐渐取代地方将军任命的中下级军官,成为军伍中的骨干。有朝一日,所有军中的指挥官员,必须从军校出身,如此以来,大唐的军伍就会以军校生为骨干,成为联系紧密的,忠诚于陛下的军队。这样的军队绝对不会成为一盘散沙,他们会忠于陛下,忠于国家,忠于大唐,却不会忠于某一个人。如此一来,断绝地方军阀割据的情况出现。”

      李世民听到这里,脸色玩味的笑容就没有了,而是换上了一脸严肃,沉声说道:“继续讲,朕要好好听听!”

      夏鸿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些间谍,他们的忠诚度是陛下所知道的,在军校中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员,就是那些人。他们不仅会每天对军校中的学员灌输爱国思想,更会暗中监视那些学员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对学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评估,保证军校学员的绝对忠诚。这样的军校生到达各地的军伍之中后,也会把这些思想带过去,传递给那些底层的士兵。如此以来,大唐军中不仅仅多了无数素质优秀的军事人才,更能够多上无数双陛下的眼睛。另外,陛下,目光得长远,咱们大唐虽然名将辈出,可是臣不得不说,这些名将都会一天天老去,身体会一天不如一天,终归有一日,他们会再也上不了战马,提不起马槊。这些名将都是能征善战的人,陛下就甘心让他们无数次战阵冲杀出来的经验和方法就此凋零?有了军校,就可以让这些名将去军校之中传授他们的兵法和作战的经验,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流传下去,如此以来,我大唐何愁百年之后无有名将?往后大唐的名将只会更多!陛下您想一下,如此多年之后,大唐的军伍之中,岂不是一个小小的校尉都拥有指挥一场大战的能力?!到时候,大唐铁骑的威势天下还有谁能相抗?!”

      “综上所述,臣以为,军校之事,小能培养无数军中人才,使我朝军中后继有人。大能改造军伍,以军校生为骨干,避免各地将军拥兵自重,兵卒只知将军而不知陛下的情况出现。有百利而无一害。故而,臣请陛下择日移驾军校之中进行校验,以观效果,组建大唐皇家军官学校!”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没有立刻说话,低头沉思着,指节在案几上轻轻叩动。

      许久之后,李世民才抬起了头来,神色严肃的对夏鸿升说道:“你所言军校之好处,朕已经清楚了,很好。只是朕有一个问题,若是果真如你所言,那日后军伍中之将领皆为军校出身,若是军校之中有别有用心之人,岂不是整个军队就要被其所控?”

      “对,所以军校之权力,就如间谍营与大唐刀锋一样,必须只能在陛下的手中。”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故而,若是陛下决定组建军校,臣会奏请陛下亲自担任大唐皇家军官学校之校长,乃在祭酒之上,为大唐皇家军官学校最高之长官。如此以来,所有军校出身之人,全都是陛下您的学生。一者,天子门生,能够极大的提高军校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百姓更加希望能够得入军校,也使军校生更能忠诚于陛下。二者,也将军校之权牢牢握住,万万不可流落旁人,便是陛下最为信重的人也不行。军校之大权,只能由陛下亲自把握!而无论往后多久,大唐的皇帝陛下永远都将士军校的校长,也是唯一掌控军校大权之人!”

      “天子门生?!”李世民眼中恍然一亮,低呼一声:“好!”

      夏鸿升见李世民已经欣然意动,于是又笑道:“陛下您早前被太上皇册封天策将军,战功无数,战阵之谋略兵法也是鲜有人能出其右者,若是陛下愿意,亲自去对军校生教授兵法,也未尝不可。若是陛下亲自教授,那些军校生该激动成什么样子?还会不忠心耿耿么?!如此一来,必能带动民间对军人的尊重,人们会想要进入军校,想要成为天子门生,会愿意进入军伍之中,成为大唐军队的一员。陛下,何乐而不为呢?”

      李世民的眼中越来越亮,明晃晃的,想必是已经想到了组建军校之后的诸多好处来了。

      又过了半晌,李世民才又开口说道:“很好!夏卿此策甚善!军校一事,朕仍需好生思量一番,不过夏卿且放心,此事朕必要做成!只是由军校生进入各地担任中下级军官之事,万万急忙不得,否则容易引起地方将军离心,只能逐批逐步推行。”

      “陛下圣明!”夏鸿升躬身拍了一记马屁。

      ÀîÊÀÃñºÜÊÇ×ÔÁµµÄÞÛÞÛϰͣ¬Ð¦ºÇºÇµÄ²»ÖªµÀÔÚÏëЩʲô£¬ÄÇÉñÇé¸úºóÊÀÀï»ÃÏë×Ô¼ºÖÐÁ˴󽱵IJÊÃñÒ»¸öÑù×Ó¡£

      “哈哈哈哈!……朕都已经有些忍不住想要看看那三百人的成果了!”李世民笑着对夏鸿升说道:“夏卿此策甚妙!甚好!甚合朕心!军校……大唐皇家军官学校,朕必要做成!”

      “陛下英明,还请陛下届时带诸位大将军一同前去,让诸位大将军也好看看。微臣往后才好请诸位大将军去军校授课,将自己指挥作战的心得和经验教授给军校生。”夏鸿升趁机向李世民要求到。

      李世民点了点头:“恩,为我大唐军伍留下火种,此举朕也定会促成的,夏卿放心便是。呵呵呵,到时候,朕亲自写下用兵之法与体悟,亲自去军校教授兵法。朕都亲自去了,到时候,看看那些个老货们哪个还能藏着掖着!哇哈哈哈……”

      夏鸿升也咧嘴笑了起来,李老二果然够黑,这一招使出来,其他的那些大将军还有那个人会不愿意去军校授课?只怕争着抢着都要去了!(未完待续。)

      第273章 李世民的突击检查

      天气渐渐炎热了起来,才刚刚约莫早上刚过去,夏鸿升的额头上就已经冒出来汗珠了。抹了一把额前的汗水,回头看看左边身后一步距离的马周,他额头上也是一层汗水。或许,让他们出汗,并非只是这逐渐熏热起来的天气?

      ÉíºóµÄ¾üУ֮ÖÐһƬÄþÚ×£¬Ò»Èçÿһ¸öÏ¡ËÉÆ½³£µÄÈÕ×Ó¡£

      方才夏鸿升才刚刚接到段瓒身边的亲兵快马传来的消息,李世民率领了一干文武重臣出了朱雀门,要往这里来,已经快要出长安城了。

      夏鸿升听闻这个消息一惊,连忙同马周一起一个班一个班的通知,让那些教员和军校生都做好准备,还要让他们表现出并没有提前知道皇帝要来的样子。来通风报信的是段瓒身边的亲兵,所以一定是李世民准备突击检查的,段瓒提前从段志玄处得到了消息,所以立刻派身边亲兵前来通知了。虽然这三百人已经为了这一天而准备了几个月了,可李世民的突然袭击,还是令夏鸿升心中有些紧张。

      军校中的路面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水泥硬化,四下看了看,有赖于平常完善的规矩,所以保持的十分干净。三百军校生十分爱惜自己的这个破学校,所以对军校的设施也十分爱护。这会儿他们正在进行着上午的理论课学习,因为他们“不知道”李世民要来,所以这会儿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往食堂去了一趟,检查了食堂的环境,木质的餐盘有没有洗刷干净,地面上有没有残羹剩饭的痕迹,做饭的操作间里面是否也保持了干净……里里外外这么又将军校转了一圈,看到都保持的很好,心中总算是回落了一些。

      “夏兄放心吧,这些人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如此久的时间了,周相信他们,一定不会出什么差池。”马周感受到了夏鸿升的焦虑,于是开口宽慰道。

      “我也知道,只是到底有些紧张。事关军校能否顺利组建,玩玩不容有失,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夏鸿升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也相信他们,只是相信归相信,终究还是有些担心啊!”

      说话间,两人已经从食堂走了出来,因为要装作不知道李世民来了,所以二人准备去办公室里等着。

      正走着,就见前面一个军校的护卫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跑到了夏鸿升的跟前来,对夏鸿升说道:“将军,外面来人了!是……是段大将军!还有好几个将军!段将军让小的来请将军出去!”

      听他的话,夏鸿升就知道是李老二一行人到了,这个兵卒没有见过皇帝,所以不知道皇帝也来了。夏鸿升也由此得出,似乎李老二是微服而来的。

      夏鸿升同马周相视一眼,然后深吸了一口气,二人一通往外面迎了出去。

      沿着通往外面的水泥路走到了尽头,就见了一群人穿着便装,正蹲在地上好奇拿手摸来摸去敲来敲去的,夏鸿升同马周赶紧走了过去,略微一扫,又立刻换上了一副大吃一惊的神色来,立刻几步快跑跑到了李世民的跟前去,立刻就要躬身行礼:“不知陛下驾到,微臣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呵呵,都平身吧。”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多礼,今日朕微服前来,诸卿也都是身着便装,就是不想要人认出来。前几日你所言军校一事,朕后来思绪良久,越想越觉得有理,故而,今日朕特带着众卿前来,要看一看实际的效果。”

      “臣自当恭迎陛下与众位大人。”夏鸿升躬身说道:“只是今日陛下也没有通知微臣一声,却是无所准备了。”

      “那样才能看个真切。”李世民捋了捋胡子,然后又问道:“朕答应让你按照自己的意愿操持这三百人,不想今日刚来,还未进门就先有惊喜。这地上是何物?朕观之极其坚硬,却又如此平整,用力砸它也不碎,想来马车在这上面也能放开来快跑也不嫌颠簸了。”

      夏鸿升笑了笑,早知道李世民一见这个定然就会要问。再看看周围的那些大臣们,这是也都站了起来,除了程咬金还在那里用力拿脚来跺跟水泥地较劲儿之外,已经全都看过来了,都在等着夏鸿升的解释。

      “回禀陛下,这东西叫水泥,是拿石灰烧出来的。水泥遇水之后回稀释然后凝结变硬成为一体,在水泥之中兑入坚硬碎石之后,水泥会将那些碎石牢牢的凝结在一起,坚如顽石。打个比方,水泥就是能将石头紧紧的凝成一体的‘鱼胶’,然后再在表面趁着水泥未干将水泥抹平,干了之后,表面就平整了。且水泥灰兑换搅拌,软化成型之后会重新变硬,变硬之后就不惧水火,坚硬耐磨,是修路与筑墙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夏鸿升对李老二和一众文武大臣解释道:“陛下您看,这条路,连同整个军校的地面,都是用水泥做了硬化的,不仅结实,而且平整,便是万马践踏也不会毁坏。”

      “此物真的如此神奇?”李老二很是惊讶的问道。

      夏鸿升想了下,说道:“这样,不如微臣带陛下过去亲眼看看,便知晓了。正巧里面还有一小片地正在进行着水泥硬化。”

      李世民显然这种材料十分感兴趣,立刻一点头:“走!”

      众人随夏鸿升沿着水泥路走进了军校之中,一路上踩着脚下坚硬平整的水泥路面都很新奇。到了军校之中侧边的一小块地上,就还只剩下左右不过七八步见方的一块儿土路了。那里正有几个人在操持着一个东西,那东西看上去是一个架子,过去却有几条绳子从那上面搭过去,绳子并未直接搭在架子上,而是搭在几个金属圆轮上面,绳子另外一头是一块方形巨石,绳子绕过了几个滑轮,另外一头在一个匠人的手中。就见他用力将身子往后一仰,绳子另一端的巨石立刻就被拉了起来,然后随着那人的松手又重重的落了下去。

      “此人好大力气!”尉迟恭惊叹的指着那人说道。

      “陛下,路面上铺水泥之前必须将原本的沙土路面夯实,否则铺上了水泥之后上面的水泥层容易开裂。”夏鸿升解释道:“至于那个人,呵呵,他的力气远远不如几位将军的!”

      “小后生,莫要诓骗老夫,便是老夫,也不敢说能凭一己之力拽起那方巨石来!”李世積头一个表示怀疑。

      “末将可不敢诓骗将军,大将军若是不信,自去试一下就知道了。”夏鸿升笑着对李世積说道:“关键在那几个轮子上,有了那些轮子,便是末将或者马周兄台,也能提起那方巨石。”

      李世積听了夏鸿升的话,看看那几个轮子,很是好奇,似乎有些意动,想要去试上一试,可又有些犹豫,似乎觉得万一自己没有拉起来,岂不是要在这么多人面前丢了脸面了。

      “让本将军去试试!”尉迟恭显然没有想的那么多,感到新奇,就直接去试去了。只见大步走过去,让那个工匠闪开,然后自己一手抄起绳索往手臂上一缠,猛地提气用力往后一拉,就见对面的巨石忽的一下升了老高,不由的大吃一惊,放下了巨石,说道:“咦?陛下,这玩意儿有古怪!如此大的巨石,拉起竟不费力!”

      一边说着,一边又连着拉了好几下。

      “这……”李老二瞪大了眼睛,惊讶的看着夏鸿升:“这区区几个轮子……这也是格物?”

      夏鸿升点了点头:“是,陛下。微臣曾对陛下说过,格物无处不在。”

      几个将军见尉迟恭这会儿得瑟的不停的拉起巨石,搞的跟自己力拔山兮似的,顿时眼红心痒,都过去争了起来,一个个的拉了起来。

      “将,将军……这……”那个早早被挤开到了一边的工匠看着一群在那里争抢着拉那方巨石的将军们,眼睛直愣愣的看看夏鸿升,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没事,这么多大将军替你干活,多有面子!你没看旁人都要眼红死了么?”夏鸿升压低了声音悄悄对他说道:“你就趁机休息一会儿!”

      李世民看看那些轻而易举将巨石拉起来的将军们,对夏鸿升说道:“格物之道果然神奇,区区几个铁轮子,就能让普通民夫凭一己之力拉起如此巨石,真是……”

      夏鸿升笑了笑,提起了一个布袋来:“陛下,这就是水泥,把它同碎石砂砾混合用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加以成型,干了之后就是您见到的了。”

      说着,给李世民指了指旁边正在铺路的地方,李世民走了过去,看几个匠人活了水泥,又铺到路上,将表面抹平。

      “如此,国际日之后水泥一干,就是方才的路面了。”夏鸿升向李世民解释道:“若是以此物将砖石裹挟,筑墙建城,则整座城墙浑然一体,坚若磐石,一般的投石机也无法砸跨了。”

      李世民顿时神色一凛,正待说话,就听夏鸿升又说道:“如今只有微臣庄子上的窑上能烧出水泥来,除却微臣和老窑头,再无旁人可以烧出这东西。”

      “那个老窑头……”李世民听了夏鸿升的话,点了点头,又道:“玻璃也是他主持在烧么?将他充入军机坊!”

      “微臣遵命!”夏鸿升躬身施了一礼,他就是这个心思。(未完待续。)

      第274章 参观

      众人在那里逗留了一会儿,继续朝军校中间过去,经过一个崭新的水泥台阶上去的台子,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因为不知道您今日要来,故而今日学员们都还在上课,微臣这就让他们下来【创建和谐家园】。”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不慌,朕今日不告而来,就是想要看一看军校真实的样子。那些学员在何处上课,带朕过去看看。”

      夏鸿升带着李世民往中间一排整齐排列着的营帐区走了过去,走到近前,就听见里面传来了一阵回答问题的声音来。李世民走到营帐口,从外面将头伸了进去。里面正在讲课的教员停了下来,看向了这边。

      “你继续讲吧。”夏鸿升对那个教员打了声招呼:“就是看看。”

      教员点了点头,继续对下面的学员讲解了起来:“所谓运动战,就是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来换取时间移动兵力包围敌方,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那个教员继续讲了起来,下面的那些学员一个个脊梁挺拔的坐在那里,一边听,一边在下面奋笔疾书着,他们的座位已经是夏鸿升照搬的后世里学校的那种课桌座椅了,听讲和书写起来都十分方便。

      “咦?”李世民听了一会儿,神色就变得有些肃然了,回头压低了声音朝夏鸿升问道:“此人是谁?他所言之运动战,朕前所未闻,方才听之,顿觉大有道理!此子……”

      话没说完,就听上面那个教员这时候已经讲解完毕了,然后向下面说道:“方才我所言,便是运动战之法……诸位可听明白了?现在挑一人来试着自行总结一下运动战之要义,其他人看看他总结的可否到位。邹林,你来试试。”

      从下面立刻刷的一下站起了一个人来,笔直挺拔的站在那里,沉声说道:“方才先生所讲的运动战,学生是这么理解的。这种作战方式更加适用于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同时我方又对战场地形十分了解,且敌人并未对我方军队形成彻底的包围。这种情形下,我方军队因为兵力不如敌人,故而可以使用运动战,利用周边广阔的活动空间来迅速转移军事力量,时而到这里,时而到那里,引诱敌人不停追逐我方,而我方的作战兵力则火速到达预定战场进行埋伏,利用敌人分兵追逐时,集结数倍于敌人一个分队的力量展开反向包围战进行歼灭,将敌人分批消灭。”

      前面的教员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去,然后又问道:“其他人,觉得他方才所总结如何?可有甚子需要补充的?”

      下面立刻有好几个人举起了手来,那个教员从中挑选了一个,然后那人便站了起来,说道:“学生有所补充,方才邹林所言,学生十分赞同,学生以为,运动战主要适合于地形复杂的战场,并且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利用广阔空间中的,看似杂乱无章的到处移动,引诱敌人分兵,然后再趁敌人分兵之后,立刻集中我方兵力围攻敌人其中某一支分队,将分队消灭,然后再次四散奔走,集中袭击敌人其他的分队,从而达成不断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不错。”那个教员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去,又说道:“运动战之要义,方才这两位学员已然总结的十分充分。一言以蔽之,所谓运动战,就是‘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好!”一个声音从夏鸿升的身后传了过来,众人回头看去,却见发生的竟然是李靖。见众人都看他,于是低声道:“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此法甚为玄妙,此句总结更是直达要义,陛下,此人是个将才啊!”

      正说着,忽而听见外面传来了一阵鼓声,就见那个教员又说道:“好了,下课时间,尔等出去休息吧。”

      李世民同夏鸿升一行人从里面出来,就见从那些营帐中涌出来了许多学员来,一起说说笑笑的,在外面耍闹了起来。

      “岂有此理!军中岂能如此散漫!”段志玄一皱眉头,立刻沉声喝道,马上就要提高声音,却被夏鸿升赶紧阻拦住了。

      “大将军且慢!如今这些人都是军校学员,既为学子,自然有与正规军队之中有所不同。他们一上午有四节课要上,若是连起来不休息,定然头晕眼花,自然是记不住学不会东西的了。所以每节课中间有一盏茶的功夫让他们休息一下,下一节课才好能听的进去。”夏鸿升向众人解释道。

      段志玄听了解释,不再说话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5: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