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贞观大闲人》-第7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管怎么夸大自己,李素也觉得自己应该没这么高的待遇才是。

        长孙管家传完了话,很恭敬地朝李素施了礼,然后离开了,从头到尾没有半点宰相门房七品官的倨傲派头。

        李素定定站在原地,目送着长孙管家的背影,站了许久,忽然仰天苦笑数声。

        现在总算明白李世民为何破天荒亲自将他这个十几岁的小娃子送出殿门外了,这个举动或许才是长孙无忌愿意化干戈为玉帛的真正原因。而李世民天子之尊,自然也不会无缘无故亲自送一个小娃子,说白了,他这是无声的保护李素,他不想看到一个对社稷有价值的才俊莫名倒在官场争斗中。

        李世民的城府,长孙无忌的城府,中间夹了一个愣头青般后知后觉的李素……

        城府和算计还能接受,最令李素惊奇的是,从安仁殿走到太极宫门外的龙首渠大约需要两炷香时辰,而这两炷香时辰内,长孙无忌便收到了李世民亲自送李素的消息,并且迅速做出决断,令管家在太极宫前等李素……

        贵圈太复杂了,李素忽然好想回家,想睡觉,想……东阳?

        对了,东阳呢?

      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

        太极宫前的龙首渠外,四周皆是执戈握戟的军士,中间是一片空旷的广场。

        李素目送长孙管家离开后,独自站在广场中央四下顾盼,却不见东阳的身影。

        想想也是,东阳的胆子应该没大到敢在太极宫前跟李素约会,会要命的。

        李素牵着马独自往广场外走去,走出太极宫的宫禁范围,差不多快到朱雀大街上时,街边拐角一个暗巷里,一名侍卫打扮的人向他走来,李素眯着眼打量了一下,然后露出了笑容。

        嗯,很眼熟,每次跟东阳坐在河滩边时,河滩后面的侍卫人群里就有他,不知道名字,但一定是东阳公主府上的。

        “小人拜见李县子……”侍卫躬身行了礼,小心地环视四周,然后压低了声音:“公主殿下在巷子里的马车上,小人为公主传话,请李县子独自骑马出东城延兴门,在城外五里处等候片刻,公主殿下的车驾随后即到……”

        李素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然后二人仿佛从不认识似的擦肩而过。

        心跳莫名加快,明明是男未婚女未嫁,这种莫名其妙的偷情幽会的【创建和谐家园】感是肿么一回事?

        ……

        骑马赶到东城外五里的大道边,李素独自坐在夕阳的金黄色余晖里发呆,过了一会儿又觉得无聊,怀里掏出随身必带的小铜镜,左顾右盼痴迷地盯着镜子,李素渐渐发现这个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里,照镜子居然非常容易打发时间,痴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仿佛才过了几个呼吸,东阳的车驾就远远驶来,四名侍卫打头开道,后面跟着二十多名披甲卫士,一辆宽得占住大道大部的马车前套着六匹骏马,马车的后辕处打着五翅高屏。

        李素暗暗咋舌,这便是全副的大唐公主仪仗,那个曾经与他同坐在河滩边,二人说笑逗骂毫无身份差距的女子此刻就坐在马车里,她的身份是高贵的大唐公主,神仙般可远望而不可接近的人物……

        李素忽然有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那个河滩边赤着双脚又哭又笑的女子,与此刻这个坐在马车里的,是同一个人吗?

        车驾在李素身边停下,马车侧旁的小窗掀开了帘子,露出东阳那张清丽脱俗的俏脸,带着几分微微的嗔意。

        “又照镜子!又照镜子!女人家都没你这么爱脸的!”东阳狠狠白他一眼。

        李素面不改色将镜子塞回怀里,笑道:“如此好看又好吃的小鲜肉,少看一眼都是损失,不多照一照怎么知道自己如此优秀呢?”

        东阳噗嗤笑了:“走吧,一起回去,你,你……”

        东阳贝齿咬得下唇发白,犹豫许久,俏脸一红,声音愈发细若蚊讷:“你……把马儿交给侍卫,你上我马车来。”

        “啊?”李素有点吃惊,呆呆地看了看马车前后的侍卫,侍卫们仿佛一个字都没听到似的,人人板着酷脸直视前方。

        东阳见李素踌躇的样子,不由恼羞成怒,恨恨放下帘子,气道:“不来算了。”

        “来!”李素二话不说窜上了东阳的马车。

        马车里香喷喷的,不知熏了什么香,车厢很宽敞,软软小榻旁甚至还摆着一个小矮几,上面搁着一本书。

        见李素真的上了马车,东阳羞得不行,这年头未婚男女单独相处于暗室还是颇为惊世骇俗的,老实又单纯的东阳怕是从来没有做过如此大胆放肆的事情。

        “你……谁叫你上来的?快下去!”东阳没好气踢了李素一脚。

        “请神容易送神难……”李素咧嘴一笑,四下顾盼打量着车厢,嘴里啧啧有声:“真漂亮,果然是公主仪仗,以后等咱们老了,你得教教我投胎有个什么讲究,我努力一下,下辈子也投个帝王家的好胎……”

        马车启行,车厢微微摇晃,李素的马儿却有些吃醋了,不时从小窗外将硕大的马脑袋伸进来,李素急忙将大脑袋推出:“别闹,我有事。”

        马儿很不高兴地朝他打了个响鼻,喷了他一脸鼻涕,东阳看着他发绿的俊脸咯咯直笑,从怀里掏出一方洁白的丝绢帮他擦脸。

        擦着擦着,东阳握着丝绢的手微微颤抖起来,动作也越来越慢,刚才给他擦脸只是下意识的动作,她却没想到这个动作竟如此亲昵,俏脸顿时红得比晚霞更绚烂。

        触电般缩回手,东阳用力将丝绢攥在手心里,掩饰般拂了一下发鬓,每一个动作似乎都在微微颤抖,显示出此刻的心情多么慌乱。

        李素却浑然不觉,他的心思没那么细腻,反而在马车四处东摸摸西按按,一副好奇的样子。

        喀嚓一声轻响,李素不知怎的从马车里抽出一个暗格,暗格不大,一尺见方,里面摆满了小零食小糕点,什么同心生结脯,升平炙,八仙盘,小天酥……琳琅满目,品种繁多。

        李素白她一眼:“坏人,有东西吃还藏着掖着,非要等我自己翻出来,一点不懂待客之道……”

        说完自顾拈起一块小天酥扔进嘴里大嚼起来。

      ¡¡¡¡ºÃºÃµÄì½ì»êÓÃÁÆø·Õ£¬±»ÀîËØ½ÁºÍµÃȫȻÎÞ×Ù£¬¶«ÑôºÞºÞÒ§ÑÀ£¬ºöÈ»ºÜÏëÒ»½Å°ÑËûõß³öÂí³µ¡£

        一边嚼着糕点,李素忽然指了指小窗外,道:“你公主府上的侍卫是怎么回事?咱们公然坐在马车里……不太好吧?”

        东阳瞪着他:“不好你怎么还上来?”

        悻悻哼了哼,东阳解释道:“……外面这二十多人算自己人了,你少操心,这两月我叫绿柳给他们赠赐了不少钱财,侍卫们的家小也由公主府出面将他们安顿在长安城里住下,前些日他们已发誓愿为我效死,不然你以为我有这么大的胆子当他们的面把你叫上马车?”

        迎着李素调戏似的目光,东阳越解释脸越红,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索性不说了。

        “你今日为何被父皇宣进宫?父皇不是任你为火器局的监正吗?难道你闯祸了?”

        李素叹道:“你太不了解我了,难道我在你眼里就是个整天到处闯祸招惹是非的人吗?”

        东阳很坦然地道歉:“好吧,是我误会你了……”

        李素比她更坦然:“嗯,我接受你的道歉,原谅你了。”

        “那你告诉我,父皇今日为何宣你进宫?”

        “火器局里有个小监丞很讨厌,今日忍不住抽了他,抽得很重,约莫一两个月下不了床,后来你父皇知道了,把我叫进宫嗯嗯,那啥……畅谈了一下人生。”

        东阳呆住了,这叫不闯祸?这叫不招惹是非?

        车厢里沉默了许久,东阳忽然疯了似的,小小的粉拳雨点般落在李素的肩上,背上……

        “又骗我!你太混账了,好好当你的官,没事抽人家七品监丞,大唐立国都没人敢这么干,你这还不叫闯祸?”

        李素乐得哈哈大笑,忽然出手,将那雨点般落下的小粉拳攥在手里,入手暖玉生香,这一刻忽然心跳莫名快了许多。

        东阳大惊,接着大羞,急着把手抽回,却被李素牢牢握住不放。

        “你……你松手!”

        “不。”

        “快松手!不成体统!”

        “不!”

        马车载着东阳又羞又急的娇嗔声渐行渐远。

        ……

        太极宫的反应有时候很慢,有时候又很快。

        吴王李恪在火器局外金吾卫的营帐里住了三天,甚至连营帐外一步都不敢踏出,以此表示清白,可惜李世民根本没搭理他,然而昨日李素进了一次宫后,今日清早,太极宫便来了旨意,宣吴王李恪进宫。

        日落时分,李素骑着马离开火器局回家,金吾卫探哨范围外的大道上,却发现吴王李恪一袭白衫骑在马上,含笑注视着他。

        李素只看着他的笑容就知道,这家伙渡过难关了。

        不愧是李世民所有皇子里最彬彬有礼的一个,李素快到跟前时,李恪忽然下了马,站在大道边,待李素也下马后,李恪整了整衣冠,朝他长长一礼。

        “恪,谢李贤弟救命之恩。”

        李素急忙还礼:“谈不上救命之恩,殿下言重了。”

        李恪重重地道:“不,确是救命之恩。”

        说完李恪眼中还闪过一抹后怕和庆幸。

        李素懒得跟他客套了,直接问道:“今日进宫还好吗?”

        李恪苦笑点头:“父皇不轻不重敲打了我几句,什么只顾嬉玩浪荡,不思读书进取,终日混迹长安风月之地,败坏天家名声等等,至于误闯火器局一事,父皇却是只字未提,然后任我为安州大都督,明日赴安州上任……”

        李素笑道:“也算是有个好结果了,恭喜殿下度此难关。”

        李恪黯然叹道:“然而,陪同我一同游猎的九名随从,昨日被父皇下令全部杖毙,我的老师权万纪亦因教导无方,而被罚了一年俸禄……”

        李素的手微微颤了一下,沉默地垂下头。

        第一次真实而深刻地体会到大唐宫闱里的残酷,九条人命在李世民一句话里永远消逝,而这九条命消逝的意义,仅只在于警告李恪。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积累人脉

        在大唐谈人权是件很可笑的事,人权这个东西,大唐从君臣到百姓恐怕没一个人能明白它的意思。

        其实李素也不是很明白,对目前所处的大唐环境来说,所谓“人权”,意思应该就是自己不想死,便可以不死。

        可笑的地方也在这里了,想不想死根本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决定全在李世民,他说你可以不死,那么你就不死,也就是说,如果大唐真有人权这东西,那也是李世民赐予的,和历代传说中的免死金牌一样,皇帝想什么时候收回去就收回去了。

        九名王府随从的死,令李素忽然间有了许多复杂且矛盾的感触,害怕,所以想往后退,找个由头辞了官,从此低调地活在乡野田陌间,一生庸碌老死而无憾。不服气,又想努力往上钻营,用一种名叫野心的东西填充自己的生活,立更多的功劳,做更多的事,当更大的官,以此来寻获更多的安全感……

        进也好,退也好,都只是为了活着。

        李恪逃过一劫,虽然令李世民感到不满,把他赶出长安,赴安州上任,但终究是逃过了一劫,他不小心触碰到最敏感的皇权还能全须全尾的离开,除了命好以外,当然还得感谢李素。

        所以李恪今日特意等在大道边,就为了跟李素说声感谢。

        “若非李贤弟昨日在父皇面前为我开脱,今日我的结局怕是……”李恪苦苦一叹,然后再次朝李素施礼:“大恩本不该言谢,然而今日还是要当面谢你,此番搭救之情,恩同再造,其实不是一句感谢能应付过去的,送你什么或是说太多花团锦簇的话都显得俗气,然而我实无法一表心中感激……”

        李素越听眼睛越亮,最后揉了揉鼻子,忍不住开口道:“其实……嗯,其实……”

        “其实什么?”

        “其实,这个救命之情么,是可以折算成钱的,我真不介意,殿下王府的用度应该颇为宽裕吧?”

        李恪呆呆看着李素许久,试图从他脸上瞧出真假,然而李素的表情实在太真了,真得简直就像……真的。

        “贤弟……贤弟莫闹,此番恩情怎能谈这些俗物?贤弟站直了,且受恪一礼……”

        李素忽然出手扶正即将躬身的李恪,神情无比严肃认真地道:“我真没闹,这个恩情真可以用钱折算,不介意的话,我甚至可以给你列个清单让你方便记账……”

        李恪的脸色有点难看了:“贤弟,真的……莫闹了!”

        “我没闹!”李素努力让自己的表情变得很诚恳,目光炯炯地直视李恪,无声地告诉他,自己很认真。

        李恪与他对视许久,然后……噗地一声,大笑起来。

        “贤弟真风趣!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

        李恪还是走了,明日便离开长安,赴安州上任大都督,李素很伤感,直到李恪转身离开的那一刻,终究还是没给钱,还直夸李素太风趣云云……

        不过总的来说李素还是很欣慰,他发现自己在唐朝又交到了一个朋友,真正的朋友,日后自己危难之时,或许斜刺里会伸出来几只手稍稍扶他一把,其中有一只手的主人也许会是李恪。

        人脉这东西,其实像存款一样,平日里一点一滴地存起来,别嫌少,积少成多,等到有一天,人脉积累到可以抵消自己人生里的一次要命的危难,就能证明自己做人很成功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30 04: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