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贞观大闲人》-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莫假惺惺说什么鸿福,大丈夫说话做事爽快点。”李积很不客气,三言两语间语气已带着几分长辈训斥晚辈的味道了。

        顿了顿,李积喃喃道:“泾阳县,太平村……倒是个好地方。”

        程咬金是个爆脾气,今日上门自然也不是来拜寿,而是找事的,见李积一次又一次将他无视,不由火冒三丈,嘶声吼道:“李老匹夫,你欺人太甚!”

        话音落地,李积和李素皆无语地看着他。

        “欺人太甚”这个词,多厚的脸皮才能说得出来?明明你是你自己上门闹事好不好?

        “老货莫闹,当着娃子的面,要像个长辈样子,事后你我大战三百回合由得你罢了。”李积不急不缓化招。

        程咬金一拳打到棉花上,不由也有点败兴,于是悻悻作罢。

        “今带这个娃子登老夫的门,老货啥意思?”李积指着李素道。

        程咬金笑道:“没啥意思,让你认认,还有,这娃子酿了一种酒,十分的霸道,只剩小半坛了,叫人拿来让你尝尝。”

        说到酒,李积终于有了精神,也露出了今日见面以来的第一个笑脸,指着程咬金道:“你这老货自打进门到现在,总算说了第一句人话,快,酒来!”

        李素心下恍然,终于明白程咬金的用意。

        上门闹事打架只是托辞,把李素和酒介绍给这些当朝名将们才是真意。李素不由感激地看了程咬金一眼。

        这个人外表莽撞,做的每一件事有目的有理由的……

        大街拍闺女【创建和谐家园】的理由?——男人拍女人【创建和谐家园】,需要理由么?

        程府下人很快将剩下的小半坛酒送来,和程咬金的动作一样,李积抱着坛子仰天便往嘴里狠狠灌了一大口,然后……眼球充血,瞋目裂眦瞪着二人,许久才缓过气来。

        “哈哈哈哈!好烈的酒,果然霸道!”李积抱着坛子又灌了一口,神情痛快之极。

        脸上泛起红晕,李积斜眼看着李素:“这酒你酿的?小娃子到底还有多少本事没掏出来?”

        李素急忙陪笑:“掏空了,全掏空了,一点也不剩。”

        李积大笑,又看着程咬金:“确是个宝贝,倒让你这老货抢了先……这酒,怎么个章程?”

        程咬金笑道:“明起,长安城里先开十家酒肆试试深浅。”

        李积点头:“好,老夫府上的酒,以后就定它了,每月送三十坛来,对了,好酒该有个好名才能匹配,此酒有名字吗?”

        程咬金和李积的目光同时望向李素。

        李素是发明者,而且还作过几首绝世好诗,算是文化人,取名的事自然由他定。

        李素倒也不推让,仰头看着天空,忽然想起前世某个很美丽的句子,“你温柔了我的岁月,我惊艳了你的时光”,像酒,越久越沉香,再配上如此酸溜溜的句子,喝起来滋味就像……兑了醋?

        “以小子陋见,莫如就叫‘温柔岁月’酒?”李素喜滋滋地将新取的名字显摆出来。

        两位名将同时皱起了眉,然后互相对视一眼。

        李积捋着黑须缓缓点头:“嗯……”

        李素有点不踏实了,小心翼翼道:“李公爷‘嗯’是啥意思?”

        “‘嗯’的意思是……果然是陋见。”

        李素:“……”

        程咬金使劲一挥手,恶狠狠地道:“什么狗屁破名字!听老程的,此酒以后就叫‘五步倒’!定了,不改了,敢再卖弄什么‘温柔岁月’,抽不死你!”

        李积神情大为缓和,看来颇为赞同。

        ……

        终于离开程家和李家两大凶险之地,一个龙潭,一个虎穴。

        没事找事的麻烦,李素决定以后做事还是要干脆一点,办完事就赶紧回家,千万别生出什么逛一逛的无聊心思,所谓无聊生祸患,就是这个意思。

        名将府上一行收获的不仅是担惊受怕,还损失了绝世名酒的命名权,这是个很重大的损失,“温柔岁月”这么美的名字,活生生让程老匹夫改成了“五步倒”,名酒配个耗子药的名字,实在是明珠暗投,生不逢时,长歌当哭……

        日后大唐的文人们高举酒杯放浪形骸,漫口吟哦“举杯邀明日”,只能硬生生改为“举杯五步倒,五步果然倒”……

        画面太美不敢看,这是对大唐诗歌事业的犯罪啊……

        ……

        回到家时夜色已深,老爹李道正睡在新房子前院,屋里没灯,估摸已睡着了。

        新房子盖好,李家父子已住了进去,房子足有三进,前院中院内院,因为资金不够,没修回廊花园水榭,只是很普通的三进大院,十多个房间左右,唯一的亮点就是比别人家的房子多了一个颇具前世现代风格的【创建和谐家园】,一个泳池,一个浴室和一个桑拿房。

        房子建成之后,李道正卷着铺盖住进了前院,任李素如何劝说,他死活不愿搬到内院去,说什么将来李素娶了媳妇才应该住内院,两口子在内院过日子生娃,老汉住进去不合适。

      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门

        李道正对新房很满意,厢房够多,占地也大,里面清一水从程家骗来的红木家具,怪模怪样挺稀罕,除了对【创建和谐家园】,泳池和桑拿房略感不满外,其他一切都不错。

        李素是享乐主义者,泳池也好,浴室桑拿也好,都是为自己的享乐而服务,对老爹的横挑鼻子竖挑眼,李素只好选择无视,过几日把泳池洗干净灌上水,请老爹来试试,相信他会改变看法。

        只不过想到老爹光着膀子穿着犊鼻裤在泳池里瞎扑腾的样子,那画面真是……

      ¡¡¡¡·¢Ã÷С¿ãñÃÓ¦¸ÃÌáÉÏÈÕ³ÌÁË¡£

        第二天李道正起得很早,扛着锄头满脸堆着希望的笑容准备下地,李素叫住了他。

        印书坊有皇帝陛下撑腰,高度酒与卢国公府合伙,不出意外的话,李家的家底将会越来越厚实,将来大堆的钱和银饼往家里搬时,老爹还不得吓得直抽抽?

        有些事情无法瞒下去,该坦白了。

        李道正仍是老习惯,哪怕住进高大亮堂的新房里,仍旧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门槛上,李素很欣慰,老爹果然是真汉子,虽富贵却不失本色。

        鉴于老爹不太良好的卫生习惯,李素特地在长安城铁匠铺给他打造了一个铁痰盂,圆圆胖胖的很可爱,此刻就摆在李道正面前。

      ¡¡¡¡¡°¹þ¡ª¡ªßý£¡¡±

        果然,李道正的开场白便是一口浓痰,不偏不倚吐在——痰盂外面。

        李素黑着脸,默默找铲子,驾轻就熟地扔进了史家院子。

        “爹,咱家发了!”李素严肃地道。

        “是发了,大房子大院子,美滴很。”李道正慢脸堆笑环视新房。

        “不是这个意思,咱家不仅有新房,还有很多钱……”

        “啥?”

        “咱家在长安城里有买卖。”

        “咋做上买卖了?”李道正错愕地看着儿子:“啥买卖?”

        “孩儿……胡搞瞎搞,嗯,酿出了一种酒,很霸道,一口就倒,上次来过咱家的大将军记得不?程将军看孩儿很顺眼,我便与程家合了伙干这买卖,这个买卖很赚钱,一年大概……”李素掰着手指算了半天,也不知道应该进帐多少,不管了,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反正很多,多到可以给你买很多个黄花婆姨让你糟蹋。”

        “嘶——”李道正圆睁双眼,倒吸一口凉气。

        “还有……”

        “还有啥?”李道正面孔微微抽搐。

        “孩儿又一次胡搞瞎搞,搞出一个活字印刷术,印书用的,与城里一位姓赵的掌柜合伙……咳咳,一不小心,被当今皇帝陛下御笔亲题了招牌,特许长安城里独此一家。”李素神情不太自然。

        “御笔……亲题?胡……胡搞瞎搞?”李道正傻傻地重复,目光呆滞地看着他。

        李素叹息:“胡搞瞎搞,不知怎的就成了,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

        “你……”李道正面孔抽得愈发厉害了,脸色也越来越红,不知是激动还是……蠢蠢欲抽?

        不知过了多久,李道正终于接受了老李家发财了的事实,脸色仍旧一片通红,这次李素可以确认,老爹是喜极而红。

        粗糙的大手掌上扬,似乎想轻抚李素的头顶,李素的个子已经不矮了,李道正抬手有些吃力,李素急忙垂下头,让老爹的手掌落在自己头顶上。

        “娃啊,你长大咧。”李道正长长叹息。

        李素笑道:“爹,孩儿说过,我们会过上好日子的。”

        ……

        父子刚结束谈话,家里便来了客人。

        客人是个中年男子,穿着很寻常的麻布长衫,看起来就像村里普通的庄户汉子,经自我介绍才知道是泾阳县的司户曹吏,说白了就是管户口的,无品无级,算是官府的编外人员。

        小吏姓扈,笑容很和气,对李家的新房更是赞不绝口,而且非常平民化,没有一点架子,如同庄户老农串门般亲切。

        扈司户也不大讲究,学着李道正一样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门槛上,和李道正拉了半天家常,一边说话眼睛却不停地往李素身上瞟,看来对李素这个人,扈司户多少也有点耳闻。

        家常说了小半个时辰还没说到正题,李素微觉不耐,正打算找个借口出门找王家兄弟时,扈司户终于说起了正事。

        正事很简单,一句话可以说清楚。

        李素该娶婆姨了。

        不用奇怪,大唐初期的基层官府确实管得很宽,谁家孩子多少岁了,发育到什么程度了,家境如何,能不能顺利嫁娶等等,官府都给你掐算着日子呢,少男少女们差不多到岁数了,如果家里迟迟不见动静,官府便会派人上门来催你成亲,没有对象不要紧,家里穷也不要紧,官府给你介绍人家,你只管办事负责生娃就行。

        经过多年战乱,民间人口锐减,人口生育是大唐国策的重中之重,所以对于嫁娶和生育,官府一直都是很重视的,人口指数的升与降直接与官员的政绩考评挂钩,也就是说,治下人口的升降直接影响着官员的升降,所以扈司户的职责也不仅仅只是管户口,他还有一个很积阴德的身份,那就是给未婚的少男少女们做媒,因为是以官府的名义出面,千年后的学者给他这种人下了一个定义,叫“官媒”。

        扈司户今日登李家的门自然也是为了说媒,李素快十六岁了,十六岁在乡下算大龄男青年,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成亲了。

        扈司户说明来意后,李素傻眼了,不仅傻眼,而且震惊。

        “成亲?今年?”李素急了。

        扈司户笑眯眯地看着他,赞道:“多灵醒的娃子,仅是治好了天花,被当今陛下亲旨褒奖,便该被十里八乡的闺女抢破头,陛下的旨意啊,庄户家谁有过?更别说家境也好,二十亩地,这么大的房子,据说还作过诗?学问人咧,而且是对朝廷对陛下有功的学问人,这样的人若娶不到婆姨,老天瞎眼了!”

      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

        大唐初期的官府并没有专门的官媒机构,官媒只是个说法,一般由县衙里的小吏兼任,比如扈司户这种管户口的。

        说明来意后,李道正和李素父子俩的表情迅速变幻,而且截然不同。

        李道正乐得两眼眯成了一条线,大手撩着衣角使劲擦了擦,然后朝扈司户不停施礼,一副农奴喜见【创建和谐家园】的狂喜。

        “想啥来啥啊!我家娃子可不就要成亲了么?我还发愁到哪里找个媒婆说说这事,大人这就来了,不多说,今留我这儿吃饭,酒饭管饱……”

        扈司户笑着摆手:“不吃饭咧,太平村里还有几家的娃子也到了年岁,该去问一问咧,李家当家的,你家只有李素一个娃子吧?”

        “对,只他一个。”

        “说亲了没?若是已定下亲事,我就不多事咧……”

        李道正忙不迭摇头:“么有咧,么有咧!娃子说话就十六了,以前家里穷,没底气说亲,怕好人家的闺女不愿嫁,现在多少有了一点家底,该成亲咧,哪有十六岁的娃子不成亲呢?说出去都成笑话咧!”

        扈司户笑得更灿烂了:“放心,你家娃子的婚事包我身上咧,一定给你家娃找门好亲,不但模样水灵,性子也好,主要是能生养,将来生三四个男娃,你老李家就开枝散叶了,官衙还有赏钱咧。”

        李道正闻言老脸笑成了一朵花,连连点头:“托你吉言了,一切还请大人多费心,附近十里八乡的都打听一下,模样好,性子好,能生养,聘礼不是问题……”

        二人兴高采烈地讨论起十里八乡哪家闺女模样好,哪家闺女【创建和谐家园】大的话题,大家表情很严肃,都拿出研究学术的态度来讨论这个很流氓的话题。

        李素怔怔看着他们,心里别扭极了。

        十六岁都不到的年纪,咋就要成亲了呢?虽然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但他现在的心态却越来越年轻,几个月来渐渐已真把自己当成了十五六岁的少年,心态变了,但价值观还是没变的,前世十五六岁的孩子在干嘛?还在读初中吧?这一世却都要娶老婆生孩子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2: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