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贞观大闲人》-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家兄弟目光愈发殷切。

        李素暗叹口气,接着道:“不要绝望,至少你们的判断还是很正确的。”

        “啊?”

        李素继续安慰:“老天是公平的,给了你一张丑脸,一定会再给你一个穷的家。”

        王家兄弟真快哭了。

        “噗嗤!”牛车旁,一名商队的护卫终于忍不住喷笑出声,笑了一声又很快板起脸,指了指远处一片高耸巍峨的城墙,道:“长安城到咧。”

        ……

        ……

      ¡¡¡¡¾ÅÌìãÑãØ¿ª¹¬µî£¬Íò¹úÒ¹ڰÝÃá켡£

        长安,两千年历史最辉煌的古都,一个最强盛朝代的都城。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雄城,城中除了权贵,兵士和居民外,还有异国商贩,佛道僧尼,异国使者等等,汉朝开始,长安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惠及后世大唐,如今与大唐通商建交的异国和地区多达三百多个,真正意义上的“万邦来朝”。

        长安城分为外郭城,宫城,皇城三部分,北枕龙首原,南垮重岗,由北向南,次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重,同用一道北城垣。其城暗合《周易》六爻之理,城中朱雀大街有六条高坡,为乾卦之象,“故以九二置殿以当帝王居,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及兴善寺以镇之。”

        李素和王家兄弟下了牛车,怀着兴奋的心情,从西面的延平门慢慢走进城。

        走过十余丈的城门甬道,仿佛瞬间走进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古城的繁华和沧桑,夹杂着各种喧嚣叫卖声扑面而来。

      µÚ¶þÊ®°ËÕ ÂôÊ«å÷ÎÄ

        三兄弟进城后颇显拘谨,标准的乡下人进城的模样,王家兄弟是因为自卑,毕竟又丑又穷的他们……怕挨打?

        李素则是因为敬畏。

        长安古都啊,两千多年来朝代更迭,这座历史最雄伟的古城只有在大唐时才焕发出它最年轻最繁华的模样。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好诗!这诗适合卖给权贵,不给两贯钱都不好意思拿出去显摆。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好诗!这诗应该卖给那些吟风颂月的书生,把他们的钱袋掏干净,然后看着他们用这些诗穷得瑟……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好诗!这诗可以卖给……嫖客?算了,这诗不卖,自己留着。

        李素一路走一路思考怎样展开业务,王家兄弟则好奇的四处打量,虽然太平村离长安城不过六十里,可兄弟俩从小到大进长安城的次数屈指可数。

        路上拦住一位行人,向他请教了铁匠铺怎么走,行人很热心的指了路。

        时年长安城里铁匠铺不多,大唐虽是最宽容的年代,但宽容也不是无限制的。秦始皇当年一统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于咸阳,担心的也是民间兵器太多,怕颠覆他的统治,老李家比较大气,没有做出这么过分的事,但铁匠铺这种能打造兵器的行业还是比较敏感的,跟后世的开锁公司一样,长安的铁匠铺必须在官府立册造名。

        长安城按天罡地煞之数,共计一百零八坊,每坊设坊正,每里设里司,离李素最近的铁匠铺位于西城的胜业坊,一路行去又问了几位路人,三人终于找到了铁匠铺。

        拿出早已画好的活字印刷制版图,铁匠琢磨了半天,摇头说做不了,主要是缺材料,也缺雕工师傅。

        李素早有心理准备,材料确实不太容易凑齐,铁匠铺里,生铁和炼钢自然不缺,但活字印刷需要的是铅和锡,这就不太好找了,而且雕工师傅也不容易找,大抵要到卖文房四宝的文具铺才有。

        铁匠师傅仔细琢磨了一下活字印刷版,估了个大致数,做几千个小铅块是个大工程,少于两贯钱不干,而且铁匠很热心的指点了迷津。

        这世上除了铁匠铺,还有一群神神怪怪的人也卖各种金属,说他们是出家人也好,说他们是化学家也好,反正每天关上房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为了炼长生不老丹药,这群人比【创建和谐家园】还执着,什么水银啊,铅啊,朱砂啊,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都敢往嘴里塞,不但往自己嘴里塞,而且还往皇帝嘴里塞,真是一群作死的人啊——孙思邈这位道友居然能活到一百零二岁,委实是个异数,不具任何代表性。

        城里的宗圣宫就是座道观,是高祖皇帝亲自赐名的道观,去找那群【创建和谐家园】,必能买到铅和锡。

        李素懂了,但没去宗圣宫,因为……没钱。

        ……

        有钱才能办事,李素和王家兄弟只好四处闲逛,寻找机会。

        王家兄弟现在也终于知道李素进城的目的,二人不由有些不解。

        “卖诗?好好的为何卖诗?”

        “当然是因为缺钱。”

        王桩愈发不懂,挠着头皮道:“诗这个东西……应该算学问吧?没听过有卖学问的咧,学问留着自己用不好吗?将来用出去说不定可以扬名……”

        李素叹道:“这样的诗,我大概能记得几十上百首,卖一点无所谓,再说我才十五岁,少年扬名真的好吗?祸福难测啊。”

        对这个年代,李素终归还是有着很深的戒备心理,既想赚钱又不想扬名,只有这个选择了。

        王家兄弟说不出话了,这已不是他们简单的头脑能考虑的问题,李素也没法跟他们细说。

        ……

        胜业坊离长安西市不远,这里异国商贩很多,包着大头巾裹着一身绣花毯似的胡商牵着一长溜的马和骆驼,牲口背上满载着大唐精美的丝绸和瓷器,脸上堆着春风拂面般的和善微笑,见人就让道,而经过的长安百姓却挺直了腰杆,眼角都不瞟胡商,神情自若地从他们身旁经过。

        自信,强烈的自信。

      ¡¡¡¡ÕâÊÇÀîËØ¶Ô³¤°²°ÙÐյĵÚÒ»Ó¡Ïó£¬Ò»¸ö»Ô»ÍµÄÄê´úÀÁ¬ÆÕͨ°ÙÐÕ¶¼ÓÐÁËÄÇÖÖî¢íþÒ»ÇеÄ×ÔÐÅÆøÖÊ£¬Òì¹úµÄÒ»Çж¼Ã»·ÅÔÚÑÛÀ¡°Íò°îÀ´³¯¡±µÄÕæÕýÒâÒ壬ÔÚ°ÙÐÕÉíÉ϶¼¿É¿´µÃ¼û¶ËÄߣ¬´ÓÀïµ½Íâ͸×Å¡°Ì쳯ÉϹú¡±µÄãóãóÆøÅÉ¡£

        莫名的,李素的心情激动起来。

        一千多年后的女人们为了一张外国绿卡,不惜委身异邦番汉,那时的民族自信心,大抵已降到了令人痛心的地步,相比之下,李素越来越喜欢这个年代了,连百姓们趾高气昂的样子都透出一股子可爱。

        铁匠铺不远处有一个面摊,李素经过时不经意一瞥,然后,眼睛亮了。

        面摊的桌子旁坐着一位壮汉,不到二十岁的年纪,正埋头啃着胡饼,吸溜着胡辣汤,吃得满头大汗,身上穿的却是一身绫罗锦丝,看起来非常华贵。

        李素笑了,生意来了。

        几步走到壮汉前,拼桌子坐下,然后朝壮汉拱手:“兄台请了。”

        壮汉抬头,李素这才看清了他的相貌,和王桩一样,这家伙皮肤黝黑,一脸横肉,丑得很有特色。——看来大唐的帅哥果然是稀缺资源,李素心里忍不住唱起了欢快的歌儿。

        王家兄弟也看清了这位壮汉的模样,三人对视良久,皆露出惺惺相惜的表情。

        “啥事?”壮汉瓮声瓮气,李素的英俊外貌可能令他受到了【创建和谐家园】,语气不怎么和善。

        大家容貌差距太大,可能没什么共同语言,李素决定绕过寒暄闲聊,直奔主题:“兄台认字么?”

        “认得不多,咋了?”

        大致估摸了一下壮汉的外形,嗯,应该是豪放派的,丑人一般都只能走这个路线。

        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李素左翻右翻,从里面挑拣了一首出来,递给壮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壮汉念了一遍,两眼忽然放光,猛地一锤桌子,喝道:“好诗!这诗好,念着提气儿,小子,谁作的?”

        “无主之物。”李素淡笑。

        “无主?”壮汉愣了,满头雾水地看着他。

        “兄台衣着华丽,必是富家子弟,不缺钱吧?”李素殷切地看着他。

        “……不缺。”壮汉的神情似乎多了一丝好笑。

        “这首诗两贯钱卖给你怎样?此诗可署兄台之名,在下对天发毒誓绝不外泄……”

        “两贯钱?”壮汉拧眉沉吟,不但没有半点被侮辱斯文的愤慨,反而眉头微挑,似乎有点心动了。

        李素见状大喜,很好,终于遇到了一个斯文败类,大家的道德底线处于同一水平。

      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气

        人生难得一知己,大唐的百姓太有道德了,李素总觉得是陋习,想请大家把道德底线降低一点,又怕被人抽。

        现在终于看到有个家伙的道德底线跟自己不相上下,令李素不由产生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快慰,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贼在前门撬锁,撬开锁后发现另一个贼从后门也撬锁进来了,除了握手问好,互道珍重,剩下就是分脏了。

        壮汉现在的眼神也有点分脏的意思,直盯着李素的怀里。

        “刚才见你掏出那么多,你到底有多少诗作?”壮汉斜眼瞥着他。

        李素愈发惊喜了,这是个大客户啊。

        “诗作有很多,你自己挑,哪首合适都拿走,两贯钱一首不贵吧?”李素从怀里把所有的货都掏了出来。

        壮汉果然挑了起来,一首接一首的看,看得很仔细,看完后点点头,赞道:“好货色!”

        李素喜欢这句话,它很专业,手上的不是诗,是货,大家谈的也不是文学诗作,而是生意。

        统一了认识,彼此沟通起来快捷多了。

        壮汉挑了四首诗,也没怎么看内容,五言的看都不看,挑的全是七言绝句,连连道:“这几个好,字多,量足……”

        李素:“……”

        这是个很实在的人,做买卖干脆利落,而且价值观也很朴实,以量多为优。

        “头回买卖,给你打个折扣,四首诗六贯钱,公道吧?”李素心情大好,心情一好就忍不住当了败家子。

        壮汉也乐了:“小子文文弱弱,说话做事倒也是个爽快人,行,你这朋友我交了,家住哪里?下次若我还想买诗再去找你。”

        李素犹豫了,对他来说这是一杆子买卖,卖完就走,泄露了住址怕会有麻烦。

        王家兄弟在一旁亲眼看到几张纸竟卖了六贯钱,兄弟俩眼睛发直盯着李素,目光很呆滞。学问这东西……看来真的很值钱啊,不仅这回赚了,而且下回还有赚。

        见李素犹犹豫豫,王桩急了,脱口道:“太平村李家……”

        李素顿时脸黑,很后悔,为何不把这俩货嘴抽肿了再出门。

        “太平村我知道,离长安不远,当年颉利可汗兵指长安,驻营泾阳县……呵呵,不说这个,坐这里等一会,我叫人拿钱。”

        壮汉拍了拍手,李素身后的桌边忽然站起来六个人,一身玄色短衫打扮,神情冷峻,体格剽悍,一看就是那种五碗饭喂不饱的狠角色。

        壮汉朝其中一人挥挥手,一人抱拳后匆匆离开。

        李素眼皮子直跳,交易已接近尾声的此时,他才发现自己好像选错了客户,这家伙的做派……远远不止只是富家子弟啊。

        “这位……兄台,刚才这四首诗……”李素有心反悔,又担心挨揍。

        “咋了?”

        李素干笑:“没什么,祝您用得愉快……”

        不管了,钱到手就撤,壮汉是什么身份关他何事?

        刚才离去的汉子很快回来,双手捧着一个大包袱,往李素身前桌上一放,哐的一声巨响,汉子默不作声退后。

        壮汉拍了拍包袱,道:“六贯钱在此,一文不少,这买卖做得值。”

        王家兄弟满脸喜色,两眼放光,面前六贯钱像磁铁似的把他们的目光紧紧吸住。

        交易完毕,壮汉满意地拍了拍揣在怀里的四首诗,豪迈长笑:“别人都说我家满门白丁,放他娘的屁!老子今就作四首绝世好诗给他们长长眼!”

        仰头望天,壮汉眼眶渐渐湿润:“家门有幸,额家马上出诗人咧……”

        李素现在真对壮汉有点敬佩了,刚刚银货两讫,立马把产权转移到自己名下,这脸皮……

        ……

        李素和王家兄弟匆匆忙忙走在回家的路上。三人合力捧着六贯钱,靠着驾轻就熟的卖萌技巧,请出城的商队顺路将他们捎到太平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5: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