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豪门重生手记作者:御井烹香》-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皇后又没得罪桂家——”文娘有点不服气,嗫嚅着就说,话出了口,自己也就跟着明白过来。“哦,她现在就更不敢给太后留个话口子来对付她了……牛家可正少个帮手呢。”

        “再说,就你刚才说的那两户人家,平时和我们没什么往来,又是当红的军中勋戚,”蕙娘淡淡地说。“军政贸然结亲,不犯皇上的忌讳才怪,她们不会那么傻的,要说亲,也一定会说一户极妥当、极合适的亲事。”

        这其实已经是侧面承认了文娘的猜测,文娘立刻就动起了脑筋。“又要身份高,又要——又要和你人才匹配,又要不介意咱们家人口少……这,我可想不出来了,还能有谁呀?”

        要在从前,蕙娘自己其实也没想出来,祖父和她说起时,她还吓了一大跳,现在她面上就能保持淡定了。只在心底狠狠地叹了口气,才几乎是咬牙切齿地道,“我也不知道,我还巴不得她们想不出来呢!”

        即使明知道这感慨一点作用都没有,她还是在心底补了一句:要我自己说,我宁愿嫁何芝生,都好过嫁他!

      ¡î¡¢11ÌáÇ×

        蕙娘能想到的,四太太也许还想不到,可文娘能想到的,她要都想不到,那这个豪门主母,也的确就当得太失职了一些。进宫一路上她都在考虑:宫里在腊月里忽然来人,肯定是有用意的,没准就是为了蕙娘的亲事。

        究竟是哪家的面子这么大,还能请动宫里的娘娘出面保媒呢?

        自然,以焦家身份地位来说,后宫妃嫔见了她,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的,但这却并不代表一般官宦人家,也能令宁寿宫、坤宁宫同时传话过来,将她请去相见。

        宫中地方宽敞,按例道边又不允许植树,从车里一出来,四太太就觉得风直往骨头缝里钻。两宫客气,派了暖轿来,要将她接到宁寿宫,四太太犹豫了一下,也没有回绝。

        还在轿子里,她就犯起了沉吟,待到进宫,一眼见到权夫人、孙夫人、牛太太等人笑吟吟地在众位妃嫔下首陪坐,牛淑妃、杨宁妃都到了不说,连这几年很少露面的太妃都被邀出来,即使四太太见惯场面,也不禁有几分受宠若惊,更是又好气,又好笑:就为了防备清蕙进宫,这些妃嫔们闹出这么大的阵仗,也实在是太给面子了吧。

        按焦阁老的辈分,四太太在皇后跟前还算得上是半个长辈,同太后那都是平辈相交。她作势才要行礼,太后、太妃都笑道,“几年没进来,倒是都生分了!还是免了吧!”

        四太太坚持跪下来,把礼给行完了,这才笑道,“臣妾见了娘娘们,哪有连礼都不行的道理。”

        她又给皇后等人行礼,皇后却并不谦让,只微微侧着身子受了,众人倒有几分诧异,余下牛淑妃、杨宁妃,都不敢受四太太的礼,纷纷站起来笑道,“您不必这么客气!”

        就这么客套了一阵,彼此这才安坐说话,也无非说些当年如何给焦四爷治病下葬的事,连太后都叹息,“四爷是极好的人才,他不出仕,先帝心里是很遗憾的。只可惜被这病耽误了,也是命薄。”

        即使明知道都是社交场上的客气话,四太太还是红了眼圈,“他没福分也就算了,其实我们心里最对不起的还是公爹。又让他老人家,白发人送黑发人……”

        众人都叹息了一番,皇后要说话,却被她娘家嫂子——也是阁老杨家的二姑奶奶,以眼神止住。四太太看在眼里,心底自然有几分诧异:都说皇后这大半年来,思绪有几分恍惚,平时说话做事,渐渐地没那么得体了。今天一眼看去,她人还是收拾得一丝不苟的,还当终究不过是谣言。不过,看孙夫人的表现,难道……

        “也还是有福分!究竟是留了个男丁。”太后却显得很精神,甚至有几分兴致勃勃,她今年也有五十岁了,可鬓边头发,竟没一丝斑白,看着说是四十岁的人,也一点都不过分。“叫什么名字来着?今年也三岁多了吧。”

        “小名子乔,刚才两岁多一两个月。”四太太说。

        太后和太妃对视了一眼,太妃忽然叹了口气,“可惜了,要是早生几年,蕙娘就不至于耽搁到这个年纪了。翻过年也十七岁了吧?从小就得先帝的喜欢,还没桌子高的时候,就时常进来了。小小年纪,就弹得一手好琴……怎么样,四太太,明年选秀,你可别舍不得蕙娘,该是咱们宫里的,迟早是咱们宫里的人,也该让她进来,再耽搁不得喽。”

        其实,按一般选秀的条件来说,蕙娘过年十七岁,已经算是有点超龄了。选秀稍微一限制年纪,不选她也是很自然的事。不过,该怎么选,那就是宗人府的事了,现在宫中女眷不在宗人府那里下功夫,恐怕还是因为皇上那边,有不一样的看法……

        这种种思虑,在四太太脑中一闪即逝,她却也没有往深里想——自从夫君去世,已经很少有什么事情能引起她的兴趣了。她按公公的吩咐,笑着推拒了一句,“她那个性子,哪里适合入宫。再说,家里人口少,她祖父也就最宠着她了。要是进了宫,终究不便相见,老人家性子执拗,早就发了话,就算要选秀,他拼了多少年的老面子,也要和宗人府打声招呼,放过蕙娘去呢。”

        杨宁妃和牛淑妃对视一眼,就连皇后,神色都微微放松:不管蕙娘进宫后会不会受宠,后宫的一亩三分地里,已经有够多大神了,再来一位,挤挤挨挨的,谁都不会太舒服……

        “既然这么说。”太后也笑了,她看了权夫人一眼。“我就冒昧保个媒了。也是我老婆子多事,见到这落单的金童玉女,就忍不住想唱一出《定婚店》,把个月老来当。今早良国公夫人进来看我,正好大家都在,一说起来,也都觉得小两口般配得很!媳妇,你说是不是?”

        皇后也笑得很真诚,“您说的,那还有假?我心里也犯嘀咕呢,权神医这都打了多久的光棍了,怎么良国公夫人还不给物色媳妇,敢是太忙,又或者是太偏心,竟把这茬给忘了?被您这一提,我才明白了,原来天生的缘分,耽搁到了现在,是在等她呢!确确实实,不是权神医,也配不上蕙娘这样的人品,不是蕙娘这样的人品呀,也配不上他权子殷!”

        即使早在太后那一眼时,心里多少就已经猜出了端倪,但直到皇后这么一开口,四太太才终于肯定了权家提的是次子权仲白,并且更是请动了这一宫的女眷来为她壮声势,太后亲自做保山。——权家人还是这样,不行事则已,一出手,就是震惊四座的大手笔……

        不过,权家也不是谁都有这个面子的,即使换作长子伯红,能否请动这一宫人也不好说。四太太环视一圈,心里早打起了算盘,面上却显得很吃惊、很谦虚。“不是我妄自菲薄,蕙娘条件是不错,可要配国公府的宝贝仲白,恐怕还差了那么一截吧——”

        这是谦虚,也不是谦虚,良国公是开国至今唯一的一品国公封爵,世袭罔替的铁帽子,在二品国公、伯爵、侯爵等勋戚中,他们家一向是隐然有领袖架势的。这一、二代虽然没有女儿在宫中为妃,但也没停过和天家结亲的脚步。不论是皇后娘家孙家、太后娘家牛家又或者是太妃娘家许家,宁妃娘家杨家,在权家跟前,都还输了三分底蕴,就更别说焦家这样崛起不过三代,连五十年都没过,人丁又很单薄的门户了。从门第来说,即使焦阁老权倾天下,但焦家还是输给权家一筹。

        从人品来说,蕙娘是够出挑的了,容貌才情无一不是万里挑一,可权家次子仲白也是一样样的人中龙凤。他是良国公元配所生,外婆是义宁大长公主——四太太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什么阜阳侯夫人特地上门来看清蕙,那可是权仲白的姨母——也有皇家血脉,虽然不入文武之道,也没在朝廷供职。可上到宫中妃嫔,下到文武百官,没有谁不争着和他结交,权家本来就高贵不错,可这些年来却是因为他变得更加吃香。

        就是皇上对他,也都是哄着拍着,他不进太医院,好,从先帝开始,两代皇帝特旨可以随时入宫面圣,任何人不得阻拦,他不受一般金银赏赐,好,香山脚底下给他划了一个药圃,说是药圃,却比一般公侯府邸都大。这种种超卓待遇,全凭的是他的本事,他的能耐——生死人、肉白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病只要还能治,权神医就能把他给治好。

        偏偏就是这样的人,夫妻缘上却很坎坷,当年为给先帝治病,耽误了自己元配的病情,只能匆匆过门冲喜,可据说成亲时女方已经昏迷不醒,才成亲三天,原配夫人就黯然去世。一般妻子去世,丈夫只用服一年斩衰丧,可权仲白硬生生服了三年,从出丧开始,说亲的媒婆就没断过往国公府的脚步,没成想,就是前两年,焦家还在孝中的时候,权家给他物色的续弦,才定亲不多久,又染了时疫,一病就那样去了。权仲白人当时人还在外地,收到消息时自然已经来不及。这都三十岁的人了,膝下犹虚,说实话,要不是这样,恐怕权家也不至于来说清蕙。蕙娘虽然样样好,但要做他权家媳妇,身世上的硬伤真是个问题。焦阁老望八十的人了,还能再活几年?可良国公的爵位却是一代传一代世袭罔替。按权仲白的抢眼表现,还有些事,可很不好说呢。

        不过,这门亲事也的确太有诱惑力了。不论是对蕙娘本人,还是对焦家来说,都要比原本的选择好上几倍。何家固然还算不错,可和权家比,简直就是黯然失色……

        毕竟是自己看大的,能把蕙娘嫁个好人家,四太太如何不做?忽然间,她有些庆幸:还好蕙娘本人还没对何家亲事吐口,不然,对何家就有点交代不过去了。她还是很熟悉老太爷的性子的,为了抓住权家这个盟友,别说何冬熊是他门生了,就是他的老师,恐怕老太爷都不会顾这个情面。

        权夫人自然是回了几句客气话,把蕙娘夸得和一朵花似的。事实上她能特地把这群人撮弄起来,已经证明了权家的诚意,四太太也就没有再斟酌言辞,她也没给准话,只是笑着推说,“蕙娘的事,还要她爷爷点头,老人家太疼爱孙女了,连我都做不了她的主。”

        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当场给个答复。看四太太神色,便知道她自己对权仲白肯定是满意的。权夫人和她眼神一对,彼此一笑,其余人等也都很满意。太后扫了皇后一眼,便开口把话题给扯开了。

        “今年,吴家的嘉娘也有十六岁了吧?她这几年倒是少进宫来,听说也是生得国色天香的,可有这么一回事吗?”

        太妃笑着说,“我们幽居宫里,自然说不出所以然来,还是请几位诰命说说吧。应该都有见过她的?”

        次次选秀,自然都要挑选名门淑女。像蕙娘这样,条件好得令所有人都感到危机的,终究只是少数。吴家的嘉娘生得相对没那么美,家世没那么显赫,反倒得到长辈的喜欢。尤其是太后、太妃身边,都有容貌出众的妃嫔,再抬举一个,也不觉得多么过分。

        不过,对焦家来说,吴家出个娘娘可不是什么好事,四太太笑而不语,便拿眼神望向了权夫人、孙夫人。

        权家究竟有没有诚心结这门亲,就要看权夫人的表现了。

        #

        每次从宫里回来,权夫人都累得太阳穴突突地跳。这一回自然也不例外,在炕上歪了半天她都没缓过来,甚至还觉得后腰有些酸楚,左翻右翻都不得劲,正好她女儿瑞雨过来请安,便主动跪在炕边给她捶着,权夫人便打发丫头小黄山,“去香山把二少爷请来,就说我的腰又犯疼了。”

        她犹豫了一下,还添了一句话,“贴了他给的药膏,也都还不管用。”

        等小黄山出了屋子,权瑞雨便细声细气地冲母亲抱怨,“二哥也是,一句腰痛,怕是请不来他,非得您添了后一句,他才当回事吧。就是这样,从不从香山回来,我看也都还是没准的事。”

        她是权夫人的老生女儿,一贯比较受宠,和权夫人咬耳朵告刁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一次,权夫人却没惯着她的脾气,她一拧眉。“你当你二哥在香山是成日里游山玩水吗?他平时多忙你也不是不知道……成天没事就会告哥哥们的状,他又怎么得罪你了?是上【创建和谐家园】来没来看你,还是又不肯给你买什么金贵的小玩意了?”

        瑞雨嘴巴一嘟,“我想去探姐姐,刚好这不是二哥也要过去给姐姐扶脉吗。让他把我捎带过去,完事了再送回来,能费他多少事?他就硬是不肯!”

        权夫人的大女儿权瑞云,就是杨阁老的独子媳妇。权家这一代,就这两个女儿,姐妹俩的感情一直是很好的。

        “你也快到说亲的年纪了,想见你姐,月子里我自然会带你过去。没个长辈领着,就这么登杨家的门。传出去了难道很好听吗?”权夫人扫了权瑞雨一眼。

        小姑娘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又嘀咕着问,“这一回进宫,您事儿办得如何?”

        “还成,”权夫人不禁挺直了身子,又嘱咐了女儿一遍。“你哥这一阵子都没过来,应该是还没听到风声,一会儿等他进来……你该怎么做,心里可有数了?”

        权瑞雨咬着下唇,眼珠子咕噜噜地转,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道。“您就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的……哎,就为了焦家那个姑娘,您这样费力巴哈地,又是进宫请人情,又是这么拉我唱双簧的,值当吗您——”

        话音刚落,院门一推,院子里多了一抹青影,权夫人猛地掐了女儿一把,权瑞雨眼里顿时蓄起了一泡泪,她拿手背一抹,眼圈儿这一块的粉就有些糊了。权夫人刚把一块手绢撂过去,权仲白就进了屋子,他关切地给权夫人行了礼。“听说您腰眼又犯疼了?”

        “才要给你送信呢,”权夫人也不急着让儿子问诊了,“怎么就回来了?是皇上又叫你?”

        权仲白平时虽然在香山住,但因为皇上身子骨不大好的关系,他在宫中留宿的日子也不少。

        “那倒不是,是定国侯老太太又不吃饭了。”权仲白捏一捏眉心,轻轻地叹了口气。“水米不进,已经三天啦。”

        在他少年时期,京中就曾传说他是‘魏晋佳公子再世’,这一两年来,这样的说法倒是渐渐未听人提起,却并非因为他丰姿稍减,而是人人一听权仲白三个字,心底自然而然便能想到魏晋风流。这三个字已经取代了许多形容,从前京里夸人生得好,都说生得‘俊朗温润、朗然照人’,现在么,往往只夸一句话——‘令郎生得好,有三分似权家的仲白神医’。似乎只这一句话,便抵得过无数溢美。

        权夫人自己是时常能见到儿子的,从小带大,再美的容貌也都能看厌了,可就是这轻轻一口气叹出来,那被风吹皱了的一砚水一般,永远在他周身动荡流转的风流,竟似乎也随之四溅而出,洒了一墙一地时。休说身边丫鬟,就是她心底,也不由得有几分感慨:可惜叔墨、季青,生得虽然也不错,但却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哥哥!

        “那的确是得上门看看了。”权夫人也长出一口气,“可怜孙夫人,自己家里事情这样多,还要进宫给皇后撑场面……她的失眠症,现在还没好?”

        以权仲白的医术,自然是后宫女眷们求医问药的不二人选,他对后宫密事,知道得也一向都比谁都要清楚。皇后自从年初就开始闹失眠症,最严重的时候,几天几夜地睡不着,连人都是恍惚的,说出口的话又怎么可能滴水不漏?现在虽然比从前好些了,但要和几个宠妃、长辈短兵相接,一并接见几个重量级诰命夫人,恐怕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思虑得太周全。身为娘家嫂子,孙夫人是肯定要进宫给她撑场面的。

        权仲白未有答话,他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不对,一边眉毛向上一挑——风流便俨然跟着这动作往上跑,“您才从宫中回来?”

        一家人,无谓玩心计弄城府,她从宫里回来最爱犯腰疼,权仲白是知道的,现在腊月深处,无事不进宫,进宫必有文章,这也是瞒不过他的。权夫人也答得很坦然,“可不是?说起来,孙夫人还是我请进宫的呢,为了给你说个媳妇,可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只这一句话,屋内温情的气氛顿时不翼而飞,权神医的反应很激烈,他猛地站起了身子。“你们怎么又自作主张——”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样的语气不大合适,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俊容上怒意渐敛,再开口时,已经是一片冰冷,甚至是端出了对外人的态度——虽然无一语鄙薄,但只是眉宇之间,就已经透出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高与尊贵。

        “我也不是个孩子了。”权仲白淡淡地说。“从一开始,您们就没能在这件事上做了我的主,眼下自然也不能例外。不论说的是谁,我看,您还是算了吧。”

        只看他的神色,权夫人心底就能明白:这个桀骜不驯的二儿子,已经是动了真怒。这番经过极度克制后,不容分说的通牒,自然也在她意料之中,她看了权瑞雨一眼,也是分毫不让。“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你耍性子的余地。不说别的,只说你大哥,现在已经是三十往上了,膝下还没有男丁。你到现在还不肯娶妻,谁来传承你母亲的血脉,到了地下,我怎么和姐姐交待?”

        没等权仲白回话,她又抢着加了一句,“更别说你没有妻室,底下的弟妹们能够说亲吗?你父亲的意思,叔墨、季青的媳妇,决不能越过了你的媳妇去,说亲得按序齿——”

        几句话,就把气氛给逼得间不容发,权夫人看了女儿一眼,一时间语气竟又软了下来,她多少带了些感伤。“瑞雨今年也是十四岁的人了……还能再陪你耗几年……”

        瑞雨眼底本来就是红了,不知何时,珠泪已是盈盈欲滴,越发显得眼周脂粉狼藉,想必先前是在母亲身边哭了一遍的。见权仲白向她望来,她便垂下头去,使劲地把眼泪往肚里咽,又拿手绢抹脸。这点倔强,倒衬得她格外的可怜。

        权夫人看了儿子一眼,长长地叹了口气,“你当我愿意逼你吗?你还不知道你爹的性子?叔墨、季青,耽误几年是几年,我也都随他去了。可瑞雨就不一样了,女儿家一耽搁,那就不值钱啦……”

      ¡î¡¢12ÕùÖ´

        才清静了两年,焦家的这个新年就又忙碌了起来。从初一到初十,焦四太太忙得是脚不沾地。焦老太爷就更别说了,来见他的各地官员,从初一起就把焦家二院坐得满满的,论资排辈地往下排,最后连门房里都全是人候着——这几年朝廷里不太平,杨阁老府上也是一般的热闹。

        要在往年,蕙娘还能帮着母亲招待客人,可现在她是没出阁的姑娘,正是议亲的时候,就不大方便抛头露面了。即使如此,等应付完了来拜年的各色人等,到了要吃春酒的时候,四太太还是令蕙娘白日里在谢罗居坐镇。“我光是四处吃酒就忙不过来了,这段日子,底下人要有什么事往上报,就让她们给你回话吧。”

        曾经是要接过家业的人,对这个家是怎么运转的,蕙娘自然心里有数,她从容答应下来,并不去看五姨娘的脸色:焦家行事,自然有一定的规矩,将来四太太就是忙不过来,把事情交给身边的大丫头绿柱,那也轮不到一个姨娘出头管事。就是要管,三姨娘还在前头呢……

        但四太太这样想,五姨娘未必这样想,她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咬着下唇并不说话。四姨娘扫了她一眼,又和文娘对了个眼色,两个人都偷偷地抿着嘴笑。

        四太太不是没看见,是懒得管,她留蕙娘下来和她单独说话。“这一次进宫,太后问起了吴家的兴嘉,我和权夫人都没说什么好话。对她的选秀,那肯定是有妨碍的……正月里要是有什么场合和她碰面,你心里可要有数。”

        吴兴嘉过年十六岁,在京城也算是大闺女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定亲,就是因为有意选秀入宫,这一点,几家都心知肚明。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她才特别讨厌蕙娘,现在蕙娘自己不进宫,却还要来阻她的青云路,以她的性子,对焦家的恨意自然上了一层楼。蕙娘微微一笑,“她爱冷嘲热讽,由得她去,娘就放心吧,我和文娘都不会搭理她的。”

        “你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很看不惯吴家人的做派,”四太太淡淡地说。“不搭理归不搭理,可也不能弱了我们焦家的面子。”

      ¡¡¡¡Õâ¾ÍÊÇÔÚ¸øÇåÞ¥¶¨µ÷×ÓÁË£¬Þ¥Äï²»½ûݸ¶û£¬¡°ÄúÒ»±²×ÓÒ²¾ÍÊÇ¿´²»¹ßÎâ¼ÒÁË¡£¡±

        “我看着她们母女盛气凌人的样子就生气。”四太太想到宫中场面,唇角不禁微微上翘。“就告诉你知道也无妨,吴家其实也是打了进退两便的主意,若进宫不成,她们曾经和权家也是有一定的默契在的。现在却怕要两头落空……看宫里是怎么传这事的吧,要是保密功夫做得好,话传得妙,只怕还有好戏看了。”

        四太太话风其实很紧,进宫回来有十多天了,因老太爷没开口,她也一直都没提起权家的事,要不是清蕙已经把这几个月的大小事情都经历了一遍,她也不知道实际上此时权家已经对焦家抛出绣球,到四太太露口风的时候,可能祖父心意都已经定了。

        蕙娘从前也没追问,此时倒不禁低声嘟囔了一句,“好像谁乐意抢她的意中人似的……”

        看来,十三娘兰心蕙质,已经悟出了自己的意思。

        四太太眼神一闪,她笑眯眯地逗蕙娘,“怎么,和他比起来,你难道还更中意何家大少爷?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亲事。你还挑得出什么不是不成?”

        要挑不是,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来,焦清蕙眼睛一闭,就能说出权仲白的千般不是:到底不是正经的文官武将,虽然现在风光,可却不是什么正路子,在良国公府,他有几分话语权,那还是难说的事;虽说元配过门三天就去世了,说不定连房都没圆,可自己过去就是继室了,名分上始终差了一头;权家财雄势厚,在官场无所求,也就从来都无需对焦家服软,比起嫁去何家,自己要更步步小心;还有,还有……

        还有她心底最介意的一点,就是在有些刻薄人口中,权仲白是有克妻命的:从阎王爷手里抢了太多人命,阎王爷也要从他手里抢条把命走。

        第一个达氏是一场大病落下病根,病情反复未能控制住,病死的,他在宫里没能赶上,第二个是藩王亲自养大的外孙女,定了亲偶然淋了雨,染上了时疫,发高烧没能止住烧烧死的,藩王封地在山东,等他收到消息,人都已经下葬了;自己更惨点,定了亲,离成亲就几个月的时候被毒死了。从毒性发作到死过去,说不定就只是半天的事——当时她痛得神智不清了,对时间的把握,也没那么分明,但可以肯定的是,绝没有拖过十二个时辰。那时候权仲白又在广州,估计知道消息的时候自己也一样是已经下葬了。虽说自己被毒死,毕竟是被害,也不关他的事,但不管怎么说,意头不好,这是肯定的事……

        从前不说什么,那是因为权家没开口,她不可能未卜先知,给母亲、祖父打预防针。那岂不是自作多情得可笑了?即使再被动,也得等长辈们询问自己意见时再说话,这一世,自己在杨家已经极力收敛锋芒,都没和权夫人照面,没想到该来的还是来了——

      ¡¡¡¡ÇåÞ¥²ÅÒª¿ª¿Ú£¬ÍûÁËĸÇ×Ò»ÑÛ£¬È´ÓÖ¸ÄÁËÖ÷Òâ¡£

        她从小和四太太在一块,难道还不明白嫡母的心思吗?说得难听点,四太太挪一挪【创建和谐家园】,她都能知道母亲是要拉屎还是放屁。只看母亲的表情,便能知道,她固然是疼惜自己,有更好的机会送到手边,也会为她略事争取。但要四太太为了她去大费唇舌地说服老太爷,再重又为她物色一门婚事,那也就实在是太为难她了。

        “我都有几年没和他打照面了,还能挑得出什么不是吗。”蕙娘不免有几分悻悻然,极为难得地,这句话冲口而出,竟没过脑子。

        四太太顿时被逗笑了,“你这个鬼灵精……行啦,娘知道你的意思!”

        清蕙一时不由大急——原本她和权仲白那次见面,可不大愉快,她几乎被气得七窍生烟。这一次要再被气一气,她可没那份闲心!

        刚想说些什么打消母亲的念头,稍一寻思,却又还是算了。四太太拍了拍她的手,笑得很有含义,“今天这事,你还得先瞒着你姨娘一阵子。等我们这边定下来了,我和你说,你再亲自同你姨娘说去。虽说没过媒证都不好宣扬,但我知道她的心事,早安心一天,也是一天。”

        四太太虽然一辈子命苦,但也的确一辈子都心善。蕙娘的心,一下又软了几分,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还是您疼她。”

        还是这么会说话。四太太望着清蕙笑了笑,她忽然很想说:‘母女天性,你和她更亲近些,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这话到了嘴边,却又被咽了下去: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就不必扫她的兴了。

        她合上眼,往后一靠,“给我捏捏腿吧,这几天周旋在宾客之间,连腿都走细了。何太太还一直要见你,费了我好些心思,才把她给打发出去了……”

        #

        从正月初十开始,四太太便带着文娘四处出门去吃春酒,文娘天天换了最时新的花色衣裳,还问蕙娘借玛瑙,“你攒了那么多好衣服,就匀我一两件穿么!免得见了吴兴嘉,我心底还发虚呢。”

        事实上,由于年后就是选秀,嘉娘应该也不像年前那样频繁出来走动了。蕙娘懒理妹妹,叫来玛瑙吩咐了几句话,把她打发到文娘那里去,不到一天玛瑙就又被打发回来了。文娘气鼓鼓地来找蕙娘告状,“这个死丫头,还是这么没心眼!一到我那里就说,‘姑娘要穿姐姐的衣裳,先要饿几天,把腰饿瘦了,才不显得紧绷绷的……’她什么意思!”

        不过,因为蕙娘不出去,嘉娘也不出去,余下的小姐妹里,论容貌打扮,应当是以她最强,她也就是稍微一发作,便又喜孜孜地去挑蕙娘的首饰,“这个给我,哎呀,那个也好看——”

        蕙娘让她去找孔雀,“你知道我屋里的规矩,孔雀说能借,就借给你,说能给,就给了你也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3: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