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豪门重生手记作者:御井烹香》-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已经快到清蕙休息的时候,因今晚绿松要亲自在西里间上夜,众位丫头便都退出了主屋。绿松很快就从小柜子里取出了文房四宝,又亲自拉下了蜀锦做的帘子,密密实实地挡掉了室内往外的所有光线。她合上门,小心地拨亮了油灯,便将头顶的玻璃宫灯给罩灭了,令室内一下昏暗下来,散发出了些许诡秘的气息。

        蕙娘倒被她逗笑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倒闹出这深夜密议的样子来,你也是小心过分了。”

        绿松哪里会被这轻飘飘的一句话骗到——她服侍蕙娘,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姑娘等闲从不错乱作息,今天宁可熬夜也要这样,必定是有要事吩咐。”她低眉顺眼地说。“再小心,也都不过分的。”

        就是因为她从来如此谨慎,才能力压石英,稳稳地坐在这首席大丫环的位置上。蕙娘望着绿松,眼底也不禁闪过一丝欣赏,她点了点头,慢慢地说。“你跟着我多久了?”

        “十二年了。”绿松毫不考虑地回答,“打从姑娘在路边把我买下带进府中,已经过了十二年了。”

        绿松的经历,和三姨娘是有相似之处的。当时蕙娘陪着父亲去京郊散心,车遇大雨,停在庙前,见她在廊下啼哭,身边还摆了两具由草席草草一裹的尸体。她年纪小,不懂就中文章,便问父亲,“怎么义庄不曾出面收纳这两个路死者。”

        焦四爷是何等人物?眼睛一扫,就指点给女儿看,“义庄人做事,一向是最谨小慎微的,这女孩容貌秀丽,是个美人胚子。恐怕附近的青楼楚馆,已经是有人看上她了。”

      ¡¡¡¡ÇàÂ¥³þ¹ÝÀÉÙ²»Á˵ÄÊÇµØÆ¦ÎÞÀµ£¬ÒåׯÈ˾ÍÊÇÏë¹ÜÓÖÔõô¹Ü£¿ÇåÞ¥µ±Ê±»¹Ð¡£¬Ëµ»°Ò²Ö±¡£¡°Õæ¿ÉÁ¯£¬Í¬ÒÌÄïµ±ÄêÒ»Ñù£¬¶¼Êǹ¿àÁæØê£¬¾ÙÄ¿ÎÞÇ×ÁË¡£¡±

        被这么一说,焦四爷倒笑了,“遇上你,也是她的缘分。”

        只清蕙一句话,绿松一生命运都发生改变,她进了府中当差,三姨娘最怜惜她,将她收在身边教养,没有几年,就进了自雨堂做小丫头。凭着三姨娘这一份同病相怜的飘渺好感,和她自己逐渐养成的谨慎作风,清蕙十岁的时候,她已经是自雨堂里的大丫头。当时清蕙已经有了城府,从此刻意提拔绿松,令她做了自己身边的大丫环。从此主仆两人相伴至今,已有七年了。

        “在我身边这些千伶百俐的小妮子里,我一向特别抬举你。”蕙娘淡淡地说。“除了你本身资质好,还有一点缘由,想必你也是清楚的。”

        这些事,平时大家心照,蕙娘从来不曾说穿,如今特别提出来,当然是有用意的。绿松直言,“姑娘身边的丫头们,一个个都是有来头的。唯独我没亲没戚、孑然一身,有什么事,我心底想的只是姑娘和三姨娘,再没有别的顾虑。”

        蕙娘身边这些大丫头,石英是二管事焦梅之女,玛瑙是布庄掌柜之女,孔雀是蕙娘养娘女儿,雄黄是账房女儿,石墨就更别说了,在府里她哪里没有关系?姜家算是府里最大的一个使唤人家族了,她和文娘手下的黄玉,太和坞里的堇青,说起来都是很近的亲戚。——就算人才再好,没有主子的特别关注,又或者是很硬的后台,想进自雨堂打杂,那都是难的。

        “嗯。”蕙娘点了点头,“就因为你没有别的亲戚,一辈子都着落在我身上,我对你,自然也要比别人都放心一些……”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竟亲自拈起墨条,在砚池中添了些清水,自己磨起墨来。

        “你说我最近有心事,也足证你观察入微。”绿松又等了一会,终于等到了主子的下文,“我是有心事……出孝摆酒那天,我收到消息,有人欲不利于我的性命。”

        蕙娘口吻虽淡,但以绿松的沉稳,亦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她怔怔地道,“姑娘——这可不是可以开玩笑的事……”

        “我也没有和你玩笑的意思。”蕙娘淡淡地说。“如今你是明白了吧?知道了这消息,没有心事,也要变得有心事了。”

        难怪,难怪姑娘作风大改。一改从前息事宁人、能忍则忍的态度,太和坞那边稍有表示,她就立刻杀鸡给猴看,狠狠地打了几个下人的脸……绿松这下是真的恍然大悟了:在这个家里,想要姑娘命的人,恐怕除了太和坞,也没有谁了吧?

        可仔细一想,却又实在是不合情理。绿松乍着胆子望了蕙娘一眼,见蕙娘神色宁静,似乎已经完全接受事实,并没动情绪。她便疑问,“可都有人上门提亲了,五姨娘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她总不是担心您的陪嫁吧——老太爷再疼您,也不可能把焦家家产全给您陪走了。”

        是啊,五姨娘又有什么动机一定要她的命呢。焦家家财亿万,清蕙即使拿走了一半作为陪嫁,这剩下的一半,也足够焦子乔和五姨娘花天酒地挥霍上十辈子了。再说,她能陪走家里十分之一的钱财,对于一般富户来说,这份嫁妆也已经是多得骇人听闻了,要陪再多,只怕夫家人都不敢承受。为了钱,似乎有些牵强。

        至于为了势,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出嫁女怎好管娘家事?有子乔在的一天,蕙娘顶多也就是多帮衬着娘家一点,难道她还能强行把子乔夺过来养育,顺便把家产一并谋夺了不成?真要有这份心思,她也就不会令焦子乔活到现在了。五姨娘就算一开始有这样的担心,现在焦子乔都两岁多了,自雨堂半点动静没有,她忙着恭送清蕙出嫁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多添是非。

        但若不是她,又还有谁呢?

        老太爷、四太太同三姨娘,这三个人是肯定不会要她的命,老太爷疼她都还来不及呢,四太太是个老好人,对庶子女也没得说,一辈子都善心。三姨娘更别说了,那是自己亲娘,蕙娘一去,她下半辈子还有什么念想?剩下的主子,也就只有四姨娘和文娘了。

        这两个人,又有什么好害自己的呢?四姨娘本来就是个可怜人,害死了自己,她的处境也不会好上一分。至于文娘,两姐妹的确有不合的时候,文娘心底就算对她有几分恨意,蕙娘也不会吃惊,但先且不说她哪来这份城府和能耐,这都到姐妹分手的时候了,她至于吗?

        要是文娘对何芝生情根深种,那倒还好说了。也许为了嫁给何芝生,她在不知道事态变化的时候,会铤而走险,生出恨意,布置出对付她的手段。可蕙娘自从出孝摆酒那天以来,处处留意,几番试探。文娘是真的对何芝生、何云生都半点不热心,十四姑娘的眼界,要比这两兄弟更高。

        再说,姐妹两个从小一起长大,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可对文娘,她自认是摸透了妹妹的脾性……要不是实在找不到怀疑的对象了,她真是都不愿去怀疑自己的亲妹妹。

        焦家人口少,就这么几个主子和半主子,下人们也被管束得严格,再说,自己的死,对贴身下人来说,几乎只有负面影响,再起不到什么正面的作用……思来想去,除了五姨娘闹鬼,那还有谁?

        要不是知道自己确确实实,即将在未来某日忽然毫无征兆地中毒身亡,清蕙自己都很难相信这个说法。——说得俗气点,焦家的钱就和海一样多,这海里不过游了五条鱼,就这样还能磕着碰着?

        可事实俱在,没什么好不承认的:在从前那段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中,她就是棋差一着,连死了都没闹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

        说人蠢,就常用这句话:被害死了都不知怎么回事。焦清蕙自负一世聪明,她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是输给天意,输给上意,输给任何自己无法违逆的力量,而居然是输给了……输给了一个不知名的对手,一双未露过任何行迹的透明手。

        她又怎么能服气呢?

        “这世上没有谁会嫌钱多的。”她淡淡地说,“五姨娘和子乔是只有两个人不错。可她一家人生养都强,麻家一大家子,上百人总是有的。”

        要摆脱嫌疑,有时候难得‘跳到黄河洗不清’,可要给人安上一点嫌疑,却要简单得多了。绿松眼神一闪,顿时有了些联想,她虽然还有几分怀疑,但语气已经松动了不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五姨娘想要提拔娘家也是人之常情,但却未必要……”

        “太太好性子。”清蕙慢慢地说。“祖父去世后,能镇住场面的,也就只有我了。不乘我还在家的时候出手,我一出门,她就真是鞭长莫及啦。”

        其实,这借口还是有不合理的地方。到时候五姨娘要真掌握了家中大权,给清蕙送东西的时候下点毒药,也有很大成功几率,不过,这毕竟已经是一个有力的猜测。绿松当即就信了八成,她呼吸都急促起来。“姑娘的意思,是暂时不打算把此事闹大?”

        “没凭没据。”蕙娘不置可否。“就是闹大了,难道还凭一句话就定罪?就连这一句话,也是上不得台面的。你也不要问此人是谁了……她能说这一句话,已经很有勇气。”

        见绿松眼神闪烁,蕙娘心底也是明白的:以这丫头的性子,肯定还是要不断去猜、去想……只是这一次,她的怀疑,却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结果了。

        “既然如此,为今之计,还是我们这里先从内部防起。”绿松却没把自己的心思表露出来,她不过沉吟片刻,就为蕙娘奉上了几条思路。“姑娘吃的、用的,都要防得滴水不漏。私底下再在府中明察暗访——”

        有个贴心人,办事都舒服得多了。蕙娘唇边现出一丝微笑,她冲着桌上的小书册抬了抬下巴。

        “这件事,我也就只放心你做了。”她说。“从今天起,我平时哪怕是吃一口茶,你也要记下来。但凡我吃了什么,你都留下一点……去挑一只猫来,我吃什么,它也吃什么。我听说猫狗这样的小东西,对毒药要比人更敏感得多,即使是慢性毒药,它们的反应,也会比人来得更快。”

        这就是试毒了,只是以猫狗来试毒,毕竟没有以人试毒那么稳妥。绿松嗫嚅了一下,到底还是没对此做什么评论,她手按书册,轻轻点了点头。“奴婢自然会办得不着痕迹的。”

        “能者多劳。”清蕙叹了口气,“悠闲了两三年,现在你要忙起来了。除了这件事之外,你随常在家,也要留意留意我们身边这些丫头。我看,就先从石墨开始查起吧,不论谁要下毒,没个内应总是不行的。就算想要我命的人不是五姨娘……那人也得从石墨下手。”

        焦家几个主子都有自己的小厨房,清蕙的厨房里更是名厨云集,她和老太爷事实上是共用一批厨师。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傅,都是天下名馆招揽来的,本身就有丰厚家业,毒害主子这样的傻事,自然不会去做。她的吃食真要出什么问题,这问题也就只能是出在石墨身上了——这丫头一天别的事不管,就专管清蕙的三餐点心,负责在小厨房和自雨堂之间跑腿传话,看着婆子把食盒送到自雨堂来。

        而偏偏石墨就出身于姜家,和太和坞,也不算是没有关系。焦子乔身边的大丫环堇青,就和她沾亲带故……

        知道有人要对蕙娘不利,绿松看世界的眼光都变了,只觉得四周简直是鬼影幢幢,想起谁,都觉得她的面目上似乎笼罩了一层阴霾,她再也不为蕙娘的异样表现而疑惑了,反而很钦佩姑娘的城府——虽然在谈的是这样事关生死的大事,但焦清蕙脸上,却依然是云淡风轻,仿佛这世上没有什么事,能够令她变色。

        至少在人前,她始终都维持了这样的一层体面。至于在人后么……

        绿松忽然明白,为什么姑娘这么爱静了,也许只有私下独处时,姑娘才会让一点心事流露出来,也许,她也会望着帐顶出神,也会隐隐有几分恐惧吧——同一个想要害死你的人住在一块,对谁来说,都是个沉重的负担。

        但她又哪里能完全摸透清蕙的心思呢?当她望着清蕙的时候,清蕙也正望着她。十三姑娘心里始终还是有几分不得劲:可以绝对信任的几个长辈,对她的帮助都极为有限,不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绿松,这丫头就不能完全帮上她的忙,有时候,更会无意间成为她的阻碍。毕竟,虽然身份有别,绿松只能听从她的吩咐做事,但情愿去做与不情愿去做,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尤其绿松一直很有自己的主意,虽然出发点几乎都是为了她好,但她有时也会自作主张,替自己做主。

        可,绿松真的值得自己的这份信任吗?或者这个深受自己信重的大丫头,也有一个不得不除去自己的理由呢?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可是最难说的一件事……

        清蕙不禁蹙紧了眉头,她又一次告诉自己:一来,你也没有别的选择了。二来,也不能因为死过一次,就看谁都是坏人了。害死她的人也许就那么一个,

        她身边所有人之中,也就只有那么一个坏人,余下所有人对她来说,都是她的助力、她的伙伴,她不能自己把自己整垮,把自己所有的助力,都往外推。

        话是这么说,可一想到那一天的情景……

        蕙娘闭上眼,她忽然有几分轻轻地战栗,竟险些激起绿松的注意,但好在焦清蕙并非常人,她很快又控制住了自己,当绿松结束沉思,抬起头时,她已经又摆出了一副无可挑剔的淡然表情。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惊喜地提早更新~

      因为我等下要出去不知道会不会准时回来~~~~~~

      看起来,加更的脚步又再次要接近了……不知道是评论先到1000,还是收藏先到2000

      ¡î¡¢10ÕÙ¼û

        主仆两个都是藏得住事的心思,这一席长谈,不过给蕙娘留下了一双淡淡的黑眼圈,心思不细,都很难发现得了。合家上下,也就是教拳的王供奉问了清蕙一声,“有心事?”

        王供奉平时笑眯眯的,似乎什么都不在意,其实她练武的人,眼力又好,心思且细,真正是明察秋毫。蕙娘平时身体有一点异状都瞒不过她,被这么一问,只好敷衍着笑道,“昨晚贪吃一口冷茶,倒是起了几次夜……”

        王供奉也就没有追问,手底下拳势不停,口中淡淡地,“你这个年纪的姑娘了,有点心事,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你一向是很有打算的人,想来,也是很懂得为自己打算的。”

        要不是焦家权倾天下,恐怕也请不到王供奉坐镇,她出身沧州武学名家,家境富裕,因少年守寡,一辈子潜心武学,在行外人中虽籍籍无名,但据行家推举,即使在沧州当地,身手也是排得上号的。会到焦家坐馆,其实还是为族里将来前途着想而已。虽在焦家居住,平日里待遇有如上宾,但王供奉平时惜言如金,除了武学上的事,其余事情几乎从不开口,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是对蕙娘的提点。

        清蕙心中一暖,低声道,“多谢先生指点,我心里有数的。”

        王供奉瞅了她一眼,似笑非笑,“有数就好。女人这一辈子,还是看男人。要不然,纵使家财万贯,活着又有什么趣儿呢?”

        这话带了武学人家特有的直率粗俗,可却令人没法反驳:王供奉本身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清蕙想到自己将来那门亲事,以及将来那位夫君,一时间倒对未来少了三分期望,她轻轻地出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却没接王供奉的话茬子:要是没有焦子乔,自己还能挑肥拣瘦的,在亲事上多几句说话。现在这种情况,家里人固然也不会给她说一门极差的亲事,但要说‘可心’两字,那却难了。

        从拳厅回来,她去了谢罗居。这一次,谢罗居里就比较热闹了:按焦家的作息,三位姨娘也都已经吃过了早饭,到了谢罗居,给四太太请安。

        昨天才刚回来,五姨娘一时怕还不知道家里的事儿。今天看到蕙娘,她的脸色就要淡了一分,连招呼都不那么热络:清蕙虽然没有直接为难太和坞,但底下人在处事上稍微有点偏向,就被老太爷老大耳刮子打得血流满面。作为太和坞的话事人,五姨娘心里肯定也不是滋味。

        小户出身、少年得意……清蕙从来都懒得拿正眼看五姨娘,就是现在,她也不打算给她这个体面,五姨娘对她热络也好、冷淡也好,她总归是还以一个客套的微笑。就同三姨娘,也不过是眼神打个招呼。

        三姨娘欲言又止,眼神里内容丰富——昨日蕙娘派绿松盘问符山,这是瞒不过她的——蕙娘只做不知道,她在四太太下首坐了,笑着同四太太说了几句家常话,四太太倒是没注意到她的黑眼圈,径自和女儿叨咕。“宫中召见,也不知为了何事。眼看都要进腊月二十了,还这么着着忙忙的,令我明天务必进去。按说就是有事,正月觐见时稍微一留,什么话不都说完了?”

        宫中召见为的何事,从前蕙娘不清楚,这一次,她心里是比什么都明白。只是连四太太都不明白呢,她有什么明白的缘由?只好也跟着不明白,“想来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儿,也许就是听说咱们出孝了,想和您叙叙旧吧?”

        四太太忝为焦家唯一内眷,自然受到宫中众位妃嫔的垂青——这也都是面子上的事,朝中重臣,有不少人家曾在宫中为妃,焦家虽然和宫中并不沾亲带故,但联系一向也还算得上紧密。尤其是清蕙刚长成的那几年,先帝很喜爱她的琴艺,曾多次奉诏入宫面圣,现在焦家出了孝,宫中有所表示,也是很自然的事。

        “若只是叙旧,也不会这么着急。”四太太看了蕙娘一眼,若有所思。却也没再说什么,只是笑着同刚进来的文娘打了招呼,又问五姨娘,“今儿怎么没把子乔带来?”

        “昨晚大半夜的,闹着要吃橘子。”五姨娘叹了口气,“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奴婢回来了,小祖宗闹得厉害,后半夜才哄睡了,今早就没给叫起来。”

        清蕙、令文两姐妹,从小起居定时,家里人养得娇贵,什么都捡好的给。但管得却也严格,休说打滚放赖,就是稍微一挑食,焦四爷眉头一挑,下一顿就是“姑娘最近胃口不好,清清净净地饿一顿,也算是休息脾胃了”。那时候四太太对孩子们的管教,也要更上心一点儿。哪里和现在这样,焦子乔就被放在太和坞里,由五姨娘一个小户出身的下人管着,倒是养得分外娇贵。四太太就是一早一晚和他亲近亲近,仿佛逗狗一样地逗一逗,就算完了。

        蕙娘见嫡母漫不经心的样子,不禁在心底叹了口气:父亲的病拖了这些年,到去世前半年,每天都像是从地府手里抢来一样,说句老实话,大家对他的去世也都有了准备。连老太爷,虽然悲痛,却也看得很开。唯独母亲,先失子女,到如今连丈夫都已经失去,即使已经过了两年多了,却似乎依然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别说整个焦家内院了,就是她自己的谢罗居,似乎都没什么心思去管。什么事,都是两边和和稀泥,也就算是尽过心了。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四太太不大在意,“不就是蜜橘吗,传话下去,从浙江上来那也就是几天的事。我这里还有大半盘呢,先送过去给子乔尝尝。只别吃多了,那毕竟是生冷之物,由着他吃,他容易腹泻。”

        焦子乔没来请安,或者的确是因为昨天没有睡好,但没有睡好,是否因为缠着五姨娘要蜜橘吃,那就实实在在,的确是未解之谜了。四太太看来丝毫都不介意自己屋里的下人被老太爷打发出去,五姨娘一击不中,也就不再纠缠,“他小孩子一个,可别惯着他了。大过年,打墙动土的从浙江送,可是份人情,就为了他贪嘴,那可不值当……”

        文娘心底是不喜欢五姨娘,可当着她的面倒并不表现出来,她眼神里的鄙夷只有蕙娘看得出来,“这说得也是,弟弟难得喜欢成这样,横竖我也不大爱吃蜜橘,回头姨娘派人到花月山房去要。几斤橘子,大年下无谓麻烦别人,弄个千里送荔枝的典故就不好了……我们姐妹从前也是这样,底下人送来的东西,就是喜欢,轻易也都不再索要的。不过家里还多着呢,也不必委屈了子乔。”

        这摆明了是在讽刺五姨娘拿了子乔当令箭,也不知五姨娘听出来没有,她略带尴尬地笑了。焦太太摆摆手,“好啦,既然子乔不来,那咱们就先吃饭吧。”

        几个姨娘顿时都不吭声了,一个个全都站起身来,又给焦太太行了一礼,这才退出了屋子。

        #

        从谢罗居出来,文娘就跟着蕙娘回了自雨堂,“瞧她那样,才回来就找场子——呸,也不照照镜子,她是哪来的信心,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主子了。”

        她又冲姐姐撒娇,“姐,我今天说的那几句话好不好?”

        “前头都还好。”文娘难得求教,蕙娘也就教她,“最后那句话,意思露得太明显,也没有必要。咱们怎么做的,太太看着咱们自然能想起来,她要想不起来,你这么一提,她也还是想不起来。”

        文娘若有所思,垂下头不说话了,蕙娘也不理她,令石英去专管她那些名琴保养的方解那里搬了天风环佩来,自己在那里细细地调弦,过了一会,文娘东摸摸西摸摸地,也寻了她屋里小巧器皿来玩,一边和蕙娘说些闲话。“我今天过来,怎么没见绿松?”

        “她前几天咳嗽了几声,”蕙娘说。“这两三个月她也累得慌,我令她在下处休息几日,等大年下,又有好忙的了。非但她,连石墨、孔雀她们,都能轮着休息休息。今年大年,肯定那是最忙的了,人家年节不能跟着休息,年前休休,年后休休,心里也就念主子的好了。”

        顺便又教妹妹,“家里怎么管人,那是家里的事。花月山房是你的一亩三分地,底下人最近风貌如何,对上头有没有怨言,你心底都要有数。你能把她们安顿好了,她们服侍你自然也就更精心。”

        文娘吃亏就在没有亲娘,四太太又是不在这些事上用心的。老太爷和焦四爷精力有限,只能管得了蕙娘一个,她虽也聪明,但这些事上只能依靠蕙娘得闲教她一点。平时家里延请来的管教嬷嬷只教礼仪,哪里会管这个?听蕙娘这么一说,她倒没和从前一样不服气,大抵是也知道丫头服侍得精心不精心,同自己的生活质量很有关系。一句句地听了,又寻出别的话来和蕙娘说。“明日娘进宫去,也不知道为的是什么事儿。”

      ¡¡¡¡Ò»±ß˵£¬Ò»±ß¾Í͵¿´Þ¥Äï¡£

        一切重来一次,很多事都和以前有所不同。就好比自己,如不多嘴说何芝生一句,文娘就不至于不肯见何莲娘,她也就不会知道何芝生对自己有一定的好感。很多事都是这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好比从前,自己没下太和坞的脸面,五姨娘不说蜜橘的事,文娘也就不跟回自雨堂了。蕙娘嗯了一声,往手上涂香膏,一边敷衍妹妹,“我也不知道,你猜是为了什么事?”

        正如她猜测,文娘被她一语提醒,现在恐怕是真的惦记上了姐姐的婚事。她既然不喜何家兄弟,当然希望姐姐能成其好事,自己就又能从容挑人了。小姑娘在姐姐跟前,从来不拿腔作势,她立刻趴在桌上,一边斜着眼打量蕙娘的眼色,一边神神秘秘地道。“我看大家都费猜疑呢,我也就没说话了。其实我看啊……这事也简单,来年也许就要选秀,宫里肯定也心急呢,这一次进宫,肯定是问你的婚事去的。”

        这个小丫头,说她深沉,她有时候轻浮得让人恨不得一巴掌刮过去。可说她浅薄,她眼神有时还真挺毒辣。蕙娘不置可否,哼了一声,轻轻地拨了拨琴弦,“你听不听?若不听,我也就不对牛弹琴了。”

        “我知道你不好意思自吹自擂,往自己脸上贴金。”文娘当没听到,自顾自地往下说。“其实也简单得很,宫里选秀,按理是在直隶京畿一带甄选名门闺秀,充实后宫。要不然也就是往江南一带找……三年一选,皇上登基后已经有一次没选了,谁也拿不准这次选不选。要选,没有不选你的道理。”

        她的语气又有点酸了。“先帝夸了你那么多次,要不是当时子乔没有出生,现在你说不定连贵妃位份都有了……不是宫中还说,连皇上都觉得你琴弹得好?你要进宫,我看没有两年,别人的脚都没地儿放了。宫里那一位的性子你也清楚,提拔杨宁妃,那是因为那时候她爹还没太起来。现在她爹入阁了,她又生了儿子,那位对她也是又拉又打的。咱们这样的身份,她哪会放心让你进宫呀。就是别人,也巴不得你快点说个人家算了,说不定,这一次进宫,就是为你说媒的呢。”

        皇上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的确在帘子后头,和先帝一起听过一曲清蕙的琴曲。

        “那时候你还小,根本就不懂事。”清蕙叹了口气,“先帝多番说我,也不是就为了我的人品,里头文章复杂得很……”

        “我不懂事。”文娘嘿然道,“宫里那些娘娘们肯定也和我一样不懂事,你瞧着好了,等明儿娘回来,你瞧我猜得对不对!”

        她又是酸溜溜,又有点幸灾乐祸,还有一点淡淡的担心,语气倒狠起来。“要是硬要保媒,把你说给阜阳侯、永宁伯家里那些纨绔子弟,出身够了,为人也挑不出大毛病。娘耳根子又软,要给了个准话,连祖父都不好插手……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蕙娘又好气又好笑——这个文娘,恐怕是很担心自己嫁不成何家,她就要同何芝生过一辈子,所以自己没急,她倒是着急上火得很。“你以为人家是傻子呀,说这么一门亲,以后她们家和我们家还怎么见面?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她们自己也不是铁板一块。牛家刚和桂家闹翻了,把桂统领家那个宝贝一样的姑奶奶给得罪得透透的,她们敢再得罪我们焦家?”

        “可皇后又没得罪桂家——”文娘有点不服气,嗫嚅着就说,话出了口,自己也就跟着明白过来。“哦,她现在就更不敢给太后留个话口子来对付她了……牛家可正少个帮手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