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调教大明》-第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下官亦觉有些荒唐,但那些东西不会有假的。”

        “此事确实是有叫人难以置信之感……”张居正沉吟一会儿,便十分果决的道:“此事你不必再管了,老夫会交给东厂和锦衣卫去处置,所有的物品,你都移交给锦衣卫吧。”

        锦衣卫里,张惟功也颇有几个熟人了,刘守用这个堂上官能力一般,但二百年的【创建和谐家园】也不是白给的,里头颇有几个能人,东厂的理刑百户魏仲平,锦衣卫镇抚官迟子凌,都是不打不相识,对他们的能力,惟功还是相信的,当下点一点头,答应下来。

        待回到英国公府的时候已经是起更时分,守门的一群人已经呵欠连天,不过见了惟功回来,都是赶紧上前来趋奉。

        “每人一两,多了是没有。”

        惟功手面极大方,平时出入当然没赏银,象这种回来迟了,叫人多等的情形,多少不拘会有点赏赐,所以这些人才一起拥上来。

        当下掏了一把碎银扔出去,笑着道:“人人有份,不过提醒你们,赌钱时小声些儿,不然被张贵逮着了,一听说是我的银子,怕是加倍罚你们。”

        他拿张贵打趣已经是常事了,众人都是哄笑起来。

        笑声之中,惟功满面春见的进来,一路上戳灯和灯笼极多,倒是将府中照的十分明亮,他没有直回梨香院,而是先奔了绿天小隐。

        因见院中还有亮光,便是在门口问一个小厮道:“大哥在里头做什么?”

        “大哥儿在检自己的窗课本子,说是明儿要送给皇上看。”

        “哦,我正是为此事来的。”惟功笑笑,提高声时,对着里头叫道:“叫大哥不要找了,皇上口谕,这两天没空,过一阵子再说吧。”

        “砰!”

        里头隐约传来砸花瓶的声响,惟功哈哈大笑,转身离去。

        四周黑暗处隐隐约约似乎是有不少人在窥探着,这两年,府中下人也是见识到了惟功的坚韧之处,不管怎么劣势,始终是这一副且歌且狂的模样。

        而张元德父子对他的打压,当然也是始终没有停止过,两边你来我往,甚是热闹呢。

        ……

        “皇上也手头短,还找咱小五借钱?”回到小院,一家人在院里闲话家常,七婶一听说万历叫进五千白银,也是大惊小怪起来。

        “天家用度也是有常。”七叔笑道:“也不是随心所欲。”

        “不过……”张元芳又道:“内廷这几年叫交进的银子可是不少。我记得,嘉靖末年,每年光禄寺报日常膳费开支为一年十七万两,当今即位之初,一年报开支是十三四万,较之嘉靖和隆庆年间又有减少,但这两年又大为增加了吧?”

        “去年是二十六万两,今年怕是不止。”

        “好家伙!”张元芳皱眉道:“现今的用度,比起嘉靖年间还多了不少,较之万历初年涨了一倍有余,这内廷是怎么回事?”

        “皇上喜奇玩,有些帐目,就是开在膳食费上了……”

        身为内廷亲从官,张惟功对钱往哪里去还是清楚的,皇帝的膳食费真正是在十五六万,较嘉靖年间差不多,反正大量的食材是每天都要用,皇上下几下筷子当然就不一定,吃不完的就赏给有脸面的太监,大太监再赏给小太监,吃不完的就直接倒掉,反正每天也不知道要靡费多少。

        这还是小头,多余的十万两,怕是万历用来买珍宝奇玩用掉了。

        张元芳叹道:“皇上还小,真是性子未定啊……”

        他又疑道:“再怎么没钱,要你这五千两有啥用处?”

        惟功一笑,答道:“皇上这是在试探,看看我这几家店到底赚多少……我当然不能老老实实的只进五千,兑成两千金子交进吧,皇上喜欢这玩意。要五千两银,给两千金,兑成银子一万二左右,又给皇上脸面,又不能显的我太有钱,也不能显的没钱,这里头的水深着呐。”

        “内廷差事,真是不容易伺候……”

        “呵呵,也还亏得这两年金价下跌银价上涨,不然得亏的更多。”

        “对了,有件事!”

        张元芳面色凝重,向着惟功道:“昨日有个同知都督,说是被人托付传话,人家想拿五千银子,买你的德胜门和宣武门两处门店。说是贵人,请你务必给这个面子。我当时说,小五这几家店都是辛苦创出来的,不是英国公府产,自是自己的体己,怕是不好转让。那个同知只说,传话这人向来不是好说话的,劝咱们不要因小失大,语含威胁……小五,你怎么看呢?”

        “呵呵,这几年挨打的人还不够多,还有人不死心?”

        惟功这些店,从开始到现在,两年半时间,群架打了十几二十回不止。开头是些市井中人,后来也有些权贵之家,到后来人家知道惟功不好惹,本身在内廷,又是英国公府的人,所以势力不够的,也就渐渐收了手死了心。

        现在旧事重提,想来是有不少人暗中起了心思,毕竟张惟功的那几家店,瞧着油水实在是太充足了。

        当然,若是叫人知道惟功的八家店一年能赚几十万银子,别说勋贵权臣们了,就连皇帝也会下黑手吧?

        这事儿还真别相信大明皇帝的人品,武宗年间就有皇帝强抢总兵官住宅,强抢大臣的土地为皇庄的事情也有,利字当前时,皇帝也红眼的。

        “七叔,放心吧,我自省得。”

        张惟功也是没说他下一步的打算,等他的顺字行有了钱庄功能时,朝里最少有三成是晋党的官员,还有遍及京城的那些山西老倌儿究竟会怎样,真是想一想就【创建和谐家园】的很呢。

        翌日清晨,一大早晨张惟功就换了衣服,一身短打扮穿上去,大家公子和朝廷官员的派头就都不见了,也不骑马,未来皇后的居住是西城大时雍坊靠宣武门方向的绳匠胡同,相隔几里地,迈迈脚也就到了。

      第085章 灵机

        说来也是巧了,守备在巷子口的正是锦衣卫的人,为首的大汉正是迟子凌,他戴乌纱帽,穿一身大红飞鱼服,玉带朝靴,绣春刀的刀把上还加套着小红旗,看起来真是威风赫赫。

        一见惟功,迟子凌便怪叫一声,逼上前来,两眼怒视着惟功道:“你这惫懒小子,真是给俺们找了一个好差!”

        惟功一边步伐灵活地躲闪着迟子凌的鹰爪手,一边笑道:“迟大哥这是何意,小弟是怎么招你惹你了。”

        “还不是通州那档子事!”

        “交到迟大哥你手里了?”

        张惟功是有点吃惊,这事儿没两天,这已经直接交到锦衣卫里头了,这件事这么雷厉风行的办,由此可见张居正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就锦衣卫专理吗?”

        “可不就是我们……而且,就专交给我一个人负责。”

        锦衣卫的镇抚不是后人想象的那样,只管北镇抚司那一档子事,得看是不是被上头赏识,如果被上头赏识,一个百户照样能勾当重要差事,体制是和普通的军镇卫所完全的不同。

        眼前这事儿,对锦衣卫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但对迟子凌这个北镇抚司的六品镇抚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没头没脑的人命案子,里头有海匪有真倭,还没有一个活口,有价值的东西信物也是不多,这案子,难了。

        “迟大哥有什么打算没有?”惟功想了想,劝道:“虽则这是一件难办的差事,但交在迟大哥你手里,还是说明上头对你还是看重的。此事,或许就是迟大哥你往上一步的机会了。”

        锦衣卫中现在几乎全部是世家子弟出身,大家是大哥不说二哥,除非刘守有这样有大根脚的直接任堂上官掌印指挥,其余的不论是同知或是佥事,镇抚,千户等等,都是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迟家虽然不是第一流的世家,但祖宗就是锦衣卫千户,世袭下来各代都有实职,最高也做到指挥同知,国朝的规矩,向来就是信任这些世家出身的武职官员,用着放心,锦衣卫这种鹰犬就更是如此。

        迟子凌一听就知道张惟功说的十分有理,脸上颜由阴转晴,点头叹道:“我何尝不知道现在是难得的良机?但目前是毫无头绪,现在有我只得派两路人出去,一路往福建,一路直接去倭国。”

        “去倭国?”

        这一次轮到张惟功吃了一惊,当下问道:“去倭国岂不是言语不通?”

        迟子凌横他一眼,道:“学一些日常用语就是了,大明流落在倭国的最少有几千过万人,多半是被俘的渔民,充为奴仆,也有一些商人和其余人等,混几个人到倭国有什么奇怪的。”

        “迟大哥你还真是大手笔……”

        惟功感觉自己对锦衣卫和当前的大明的认知还是需要修正的,毕竟还真不是日薄西山的末世,进取心和责任感都是很不错的。

        他穿越前看过一些小说,曾经提起在万历三大征时的壬辰倭乱时,也就是著名的抗日援朝之战时,锦衣卫曾经在三千里朝鲜含冰卧雪,从朝鲜北部直插南方,带回很多有用的情报。惟功曾经怀疑,以当时锦衣卫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是不是能完成这种任务,是不是过于传奇了一些。

        现在看来,也未必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当下满怀敬意,对着迟子凌拱手道:“愿迟大哥的人马到功成,破此巨案。”

        他灵机一动,又笑道:“如果去倭国的人要装扮打掩护,我手头有一些机灵的小子,可以假扮父子什么的,跟着打个杂也成。”

        迟子凌道:“这安排自是好,只是我手中使费有限得很,多一两个人不打紧,最少得多一二百银子的路费才够。”

        当时往日本也就是福建下海,沿着一年两次的洋流往返,一般来说是很安全的,但也不能排除船毁人亡,风险高,费用当然不低了。

        “这个银子当然是小弟出,老实说,我也是想派体己人跟着出去,长长见识和本事,将来使着更觉出色。”

        这个解释很合理,迟子凌便是很高兴地答应下来。

        闲话说毕了,惟功便是将今日来意和盘托出。

        替皇帝办这种差,迟子凌当然没的拦着的道理,只笑道:“前头是宫里头的人,司礼监张诚太监亲自坐镇,皇后家很快就要赐宅子,皇后父亲肯定按例封伯爵,你赶紧的吧,到那时关防就严密的多了。”

        张诚也是司礼监有品级和位份的大太监,也是隆庆年间从潜邸里出来的旧人,当然不如冯保混的开,现在宫中诸事都是冯保当家,和外朝的交道当然也是冯保负责,张诚这个司礼随堂太监只能到这里来做这种打杂的小事,由此可见,这宫中冯保的权势有多么熏灼可怕。

        一时无话,惟功进去时,锦衣卫的人都识得他,再有迟子凌带路,当然顺当。

        待看到大群戴三山帽,穿青色或蓝色曳撒,或是在外穿着鸳鸯罩甲,脚底一律白皮靴,也是按着绣春刀的人群时,惟功便知道这些是大内里头学过武和骑射的内监。

        到这里,锦衣卫都不便过去,只能惟功自己向前。

        “下官见过张公公。”

        “呵呵,是小张同知啊。”

        张诚长相普通,但嗓门不像一般内使那么尖利,有点温和醇厚的感觉,与人笑谈时,叫人如沐春风。

        惟功历次入宫,与张诚也是很熟悉了,他向来不喜欢装乔拿大,言语和气做事爽利,出手也大方,逢年过节,对张诚这样的大太监也没少孝敬,所以在宫中人缘甚好。

        当下说明来意,张诚先是一笑,接着便是摇头,见惟功不解,便是道:“小张同知自己去吧,不过你得装作一下,不能就这么进去。”

        “是,我省得。”

        皇后选出来,虽未进宫,但已经是一国之母,帝后乃是敌体,也就是说在名义上地位相当,与普通的后妃在地位上是有天壤之别,张惟功若是贸然进去,就算奉有皇命,被御史知道,也非得被弹劾不可。

        惟功笑道:“劳烦公公派个小火者,弄一对水桶来,下官装成挑水人便是。”

        张诚点头一笑,道:“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当时的北京城中聚集着大量的人口,勋贵权势和豪富之家当然不必提,一般人家,或是三五户合用一眼井,或是整个胡同就一眼井,或是干脆每天由挑水人送水到家里,反正家家户户都有大水缸,倒也方便。

        这两天这个乱劲,挑水人肯定不得进来,惟功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在人找水桶的时候,张诚赞道:“小张同知果然是在皇上身边得力的人,随便一个主意,就叫人觉得稳当,也有用。”

        “公公夸我了,下官不过人小,脑子动的快,公公这样在司礼监负责国事,那才是大智慧呢。”

        张诚瞥了惟功一眼,见这少年一脸挚诚,不像是取笑,当下叹了口气,答说道:“一切国政大事都在双林公公手中,我等不过随堂画诺,伴食而已。”

        以前似乎有过伴食宰相的笑谈,张诚言谈之中,也是将自己比成了唐宋之时的宰相。

        不过这倒也不算突兀,毕竟司礼监太监是标准的内相,外廷的题本和奏折,先到内阁,再由内阁拟出票拟,然后转入司礼,只有在司礼批红之后,才是正式的诏旨。

        所以司礼监自称为内相,并不算逾越。

        “久闻公公老于政事。”惟功仍然很诚恳地道:“历来代有才人出,公公未来出息亦未可【创建和谐家园】也。”

        “心感,十分心感。”

        在惟功这样近乎妖孽的少年面前,张诚不知不觉间,竟是以完全平等的态度与他对答起来。

        在自己并不得意,事事被冯保压制的时候,这个少年有这样的一番表示,难能可贵,张诚心中竟是有点感动起来。

        “下官进去了,和公公一向少会,今日欠了人情,容下官有空了置酒感谢。”

        顷刻之后,两个小火者担着水桶过来,惟功很轻松的接过挑子,大步往王家宅门而去。

        见他敲门进去之后,张诚身边才有一个伴当轻声道:“这惟功小官人,待人接物,真是没说的啊。”

        “是不错。”张诚亦是轻轻点头,同意道:“是个可交结的人,以前一直当他小,今日看来,果真是个角色。”

        有锦衣卫和太监们一路放行,惟功也是轻轻松松的进了王家的宅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2: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