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调教大宋》-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人可能觉得,唐奕说的夸张了,那不还有黄河天险呢吗?

        呵呵……您想多了。

        北宋时期,冬季气温比现在低很多,冬天黄河是结冰的。

        当年,辽军兵临澶渊,为什么宋真宗御驾亲征,又在斩首辽国大将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还和辽军签下了让后人诟病千古的城下之盟?

        就是因为事逢冬天,黄河不定哪天就冻上了,宋真宗拖不起了,就连大宋第一斗士寇准也不敢再拖下去了。

        万一要是在入冬之前没能解决辽患,黄河一结冰,辽国大军就可以绕过澶渊直达开封城下。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南宋恐怕要提前一百年落笔史册了。

        南有交趾诸夷,边患不断;北有契丹狼族,虎视眈眈。就连李元昊都能凭着一帮党项土匪鼓捣出一个西夏国来,时不时在西北搞出点事儿,再加上一个全祼的首都开封。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大宋不得不在边境、国都蓄养重兵。

        在后世,许多学者、文青诟病宋朝积弱,养了那么多的兵还窝囊成那个样子,谁都能欺负欺负。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客观的。

        南北两宋对外战争的胜率高达百分之七十,是历朝历代最高的。但是,办法,就这样儿,大宋还是被北方游牧民族给灭了。

        为什么呢?

        因为【创建和谐家园】呀!

      第8章 贼婆子

        “冗官、冗兵大量消耗着朝庭的财税,大宋民间虽然还是一派昌盛之象,但朝廷为其所累,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入不复出了。”

        唐奕一口气说完,就一瞬不瞬地盯着老者。心说,考我?老子前世的那个时代信息爆炸,随便抓一个泡论坛的,就能把大宋那点事说的头头是道。

        “至于求变之法……”唐奕沉吟着,“那就不是小子这样的粗人想得出来的了。”

        “足够了。”

        老者没头没脑的一句,弄得唐奕一头雾水。

        “什么足够了?”

        “能有这般见识,足够了!”老者眼中神采奕奕,似是得了什么不世宝藏。

        “唐家大郎。”

        老者神情一肃,十分正色地道:“我来问你,你可愿弃商从文,拜我为师,学习圣人治世之道?”

        嘎……

        唐奕差点没咽着。这老头太可爱点了吧?昨天刚被自己七侃八侃,聊得晕头转向,今天就要收我做【创建和谐家园】?

        唐奕愣在当场,一时没反应过来。老人也不急,目不转睛地盯着唐奕,看他的反应。

        老人还真不是开玩笑。昨天唐奕的一番惊世之言,让老人家一天都没反过味来,唐奕的凿凿之言一直在耳边轰鸣。

        直到晚上,老头儿才反应过来,比起那番言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唐奕这个人。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未识孔孟,却洞悉国家大事,这样的天份要是加以雕琢,那还了得。

        唐奕此时也有点蒙,一时间,脑袋有点转不过来。

        正在这时……

        “兀那马老三!”六婶一声厉喝,脸色通红的冲进店来。

        进到店中,六婶不由分说,指着马老三的鼻子就开骂。

        “老身真的倒了八辈子的霉运才接下你这桩烂事!”

        “他六婶这是……”马老三被骂的一愣一愣的。“这是咋了?”

        “咋了?”六婶一甩绢帕,“你说,你家大伟相上哪家姑娘不好,非要老身到张家去寻这晦气?”

        唐奕自打六婶进门,观其神色,就知道事情办的不顺利。现在听她这么一说,更加笃定。急忙给老人家抱手告了个罪,先去安抚六婶。

        “婶子消消气,您先喝口水润润嗓子。”唐奕拿来茶碗,亲自给六婶倒水。

        六婶把茶碗一推,“喝什么茶?给老身拿酒!”

        “酒!酒!拿酒!”唐奕忙支应着。

        一碗淡酒送到六婶面前,六婶接过,直接一口干掉,起伏的胸腹方略微平静。

        见六婶稍显平静,唐奕从容问道:“婶子这是怎么了?张家人没给您好脸色?”

        六婶一翻白眼,恨恨道:“若只是那张老汉,就老身这肚量也不会与之动怒。好死不死,正遇上城南徐婆子也上门说合。”

        “徐牙婆?”唐奕一怔,不由和马伯、马婶对视了一眼。

        这徐牙婆不就是昨天那个先要花红谢礼的那个吗?怎么转过天,又有人找徐牙婆提张家小娘的亲?

        原来,六婶到了张家门前还没等进去,就见打南边走来一个穿红戴绿的婆子,手里也提着一只活雁朝张家而来。

        一看是不是别人,正是城东的徐婆子,六婶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心中暗自发苦:怎么和这婆子碰到了一块了?

        这徐婆子在邓州可算是名声在外,有名的死要钱。而且为了达到目的,从来是不择手段。不但城里的百姓看不惯她的一些行径,就连同行都恨之入骨。

        徐婆子见了六婶似乎并不意外。

        “他婶子也是来张家提请?可是赶的巧了,老身也是受人之托,欲说合张四娘子的百年之好。却不知六姐姐是替哪家郎君说合?”

        徐婆子涂了厚粉的老脸笑得拧到了一块儿,扑愣愣直掉渣,看得六婶一阵腻歪。

        “今儿个出门没看黄历。老身改日再来。”六婶横了徐婆子一眼就要走。

        和这贼婆子赶到了一块哪还有好,倒不如以退为进,等这婆子走了,她再来。

        徐婆妇哪肯让六婶这么就走了?

        “来都来了,六姐姐怎能不进去就走?”强拉着六婶进了张家。

        一看两家牙婆一起上门,张老板已是见怪不怪。别说两个,早前,三四个媒婆碰到一块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过。

        轻车熟路地把两位婆子让了进来,寒暄几句,张老板就故作深沉地准备看着两个婆子表演。

        其实哪是两个婆子表演,完全就是徐牙婆一面倒的独角戏。

        两家同时上门提亲,自然而然的就会拿两边做个比较。即使张老板并非以财取人的市侩之徒,但也不能免俗。

        可是怎么比啊?徐婆子提的是升平当钱家的二公子,六婶提的是佣户马家的穷小子。那钱家在邓州经营典当生意几十年,家财巨亿。别说是佣户马家,就算唐家未败之前,都跟人家没法比。

        徐婆子口齿生花,有马大伟放在那做比较,自然是把钱家二公子说得天上有,地上无。张老板一时之间,还真有点动心了。

        六婶一方面被那徐婆子压得头都抬不起来,一方面也确实是马家条件太差,张老板再怎么不势力,也不想把闺女送过去吃苦。

        六婶自然败阵而归……

        亲没说成不说,还惹了一肚子的火气。

        ……

        “这个贼婆娘!”唐奕听完经过,不禁恨恨地骂道。

        现在就算傻子也知道,那徐牙婆昨天打的是什么主意,为什么非要马婶先拿花红谢礼了。

        这贼婆娘是准备一口吃两家,拿着马大伟和钱二公子的委托一道去张家提亲,到时候贬一个,夸一个。张老板两相比较,说不定还真能让她说成一个。

        而且不用想也知道,钱家是开当铺的,哪是马大伟这样的佣户可比?徐婆子是准备踩着马大伟来抬高钱二公子的身价,成功的几率自然就大得多。

        “你说,你找谁不好,非要去问那徐婆子,那贼妇见钱眼开,最没良心。不使足了钱,会给你踏实办事?”

        六婶本就怒气未平,听说昨天马婶曾找到徐婆子头上,更是气结,指着马婶一顿奚落。

        “老身就说怎么这么巧?正和那贼婆子碰到一块。想是她早知道咱们会今日去提请,故意和老身碰到一块。”

        马婶低着头,知道自己信错了人,默默垂泪。本来大伟与张四娘的亲事就不被看好,如今因自己一时之失,更没戏了。

        唐奕也恨那徐牙婆恨的牙根直痒,但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六婶可把那张文书给张伯看了?”

        “什么文书?”

        “哦……”六婶猛然想起,取出之前唐奕给她的那张纸道:“你说这个?那贼婆子冷嘲热讽,老身连话都说不上,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文书?”

        唐奕接过文书,“张老板可曾应了钱家亲事?”

        六婶道:“应倒是没应。不过看那老汉迟疑不定的样子,要是徐婆子再去说两回,还真有可能就成了!”

        “没应就好!”唐奕长出了一口气。

        大伙一怔,六婶疑道:“怎么个意思?大郎还不死心?老身可是丑话说在头里,这份活气,老身是不会再去受了!”

        唐奕道:“怎敢再劳烦六婶,这回小子亲自去。我就还不信了,非要那张四娘姓了马不可!”

      第9章 范仲淹

        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自身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藐视传统吧?

        用所谓门户之见,父母之命来左右婚姻,唐奕无法接受,更加无法妥协。所以,六婶说不成,那他就自己去说。

        在唐奕的心中,马大伟与亲哥哥无异,他一生的幸福,唐奕说什么也要为其争取的。

        唐奕回身走到那老者面前,告罪道:“老人家,真是不巧,小子家中赶上这档子事儿,小子急着帮大哥成全亲事,所以不能多陪您老了。”

        老者刚刚一直默默看着这一家人,也知道唐奕无心顾忌他事。笑道:“看来,老夫来的不是时候,你且忙家事要紧,向学之事也不急于一天。”

        唐奕深深给老者鞠了一躬,“那您老且慢饮,小子就先不陪了。”

        老人一摆手,“老夫也不久留了,就同你一道走吧,正好今儿个是坐马车来的,可捎你一段。”

        唐奕一怔,心说,之前猜测果然不假,这老者身份必是极贵。要知道,在整个邓州城,能用得起马车的人家那还真是不多。

        宋朝因为没有养马之地,马匹只能靠进口,而盛产战马的辽和西夏又与宋互为敌对,所以整个大宋缺马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马这种东西,真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得起的。

        更让唐奕意外的是,这老人家的马车用的还不是寻常驽马,而是一匹正经的高大战马。

        用战马当车,那可就有些了不得了,那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

        唐奕暗自思量,看来,这老人家还不是什么普通的读书人,不由对其身份产生了好奇。

        二人安步移车,高头大马伴着踏踏之声朝城东而去。

        “唐大郎,以你之见识,若肯一心向学,老夫保你十年之后金榜题名!”马车上,那老者又提起了让唐奕求学的话头。

        “十年啊……”唐奕悠悠叹道:“人生太短,十年太久了。”

        老者闻言一怔,想不到这小子能说出这样一句话。随即又摇头笑骂道:“你这小子莫要好高骛远,圣人之学博大精深,岂能一蹴而就?老夫说十年已经是高看你了!”

        唐奕道:“老人家误会了!小子的意思是说,用十年去搏一张官场的通行证太久了,不值得。”

        老者神情一肃,冷声道:“不值得?难道在你看来,为国出力,为民【创建和谐家园】,就是不值得?”

        唐奕笑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8: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