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着这些个学员和工匠们使用了各种器械之后,我把钟骅拉到了一旁:“钟大人,这些东西全都必须要改进。而且,我们还需要增加一些威力大的,操作性更简洁一些的攻城器械,对了,那些热气球的小型化和便携化现如今可有消息?”
“大人,热气球现如今已经可以拆卸了,大小不等的热气球按您的吩咐,也已经做了数个,可是大人,您觉得光凭这些,不需那些个攻城用车,真能攻下坚城不成?”钟骅还是有些担心,他虽然也见识过火药的威力,但是他并不相信火药在攻城战中能发挥其作用。
我点了点头:“这样吧,交给你个任务,五日之内在研武院的北谷内筑一幢城墙,不需要太长,但是规格嘛,要按咱们大唐的中型城廓来建造,可有把握?”
钟骅飞快地盘算了一番,点了点头:“可以,不过长度不会超过二十丈。”
“够了,让工匠们先回去,本官先把我考虑好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好好地构思一下,过两时再把图样给你们,照样督建便是,对了,咱们的床弩远可及多少?”
……
这个钟骅答不上来了,回首招来了位正在床弩跟前研究的匠师问询了一番,方知道现今的床弩的射程大概在四百步到六百步之间,这要根据建建床弩的各种木头的质材,还有弓臂木的韧性和弹性来测算。
“这样啊。”我摸了摸下巴,我记得好像有一种方法能提升射程,这时候,席君买正指挥着大群的骑兵学员从操场边上疾驰而过,马【创建和谐家园】后边的马尾都被剪短或者束住,是为了防止干扰队友的视线。
一直跟在我身边的房成和勃那尔斤还在那儿讨论这些马匹属于哪一种马种,而我的目光,落在了马【创建和谐家园】上,眼睛是越来越亮,是的,我想到了一种强大的,能够获得强大的动力来驱动弩臂带动弓弦抛射弹丸和箭矢的新式器械。
¡¡¡¡¡°ÖÓæè£¬ÎäÑÐÔºÖпÉÓÐÂí×ס¢Æ¤Éþ£¬»òÕßÊÇÅ£½îʲôµÄ£¿¡±ÎÒÒ»°Ñ½«ÖÓæè×¥Á˹ýÀ´£¬ºÜÊǼ¤¶¯µØÎʵÀ¡£
钟骅被我吓了一跳,赶紧点头:“有,都有,大人您说的这些,不光武研院,工部里头更是多不胜数。”
“好,咱们就先从改良床弩开始。”我大喜,太好了,扭力弹簧,这就是土制的,依靠各种非金属物质能够获得的动力驱动装置,远远比要加强、加粗床弩的弩臂要来得便宜和方便。
匆匆地赶到了武研院内,工匠们开始从仓库中搬出了一大叠硝制好的软皮,还有动物肌腱,马鬃较少,没关系,眼下只是做试验,如果成果,到时候再去收割也不迟。
¡¡¡¡×î¼òµ¥µÄ¾ÍÊÇÓÃÊÔÑéÀ´ËµÃ÷£¬ÏõÖÆºÃµÄ´óÁ¿ÈíÆ¤·Ö¸î³ÉϸÉþ×´£¬Ëü½«ÓëÄÇЩ¶¯ÎAëìÒÔ¼°³¤³¤µÄÂíβºÍÂí××¶¼ÓÐÁËÓÃÎäÖ®µØ¡£
我先命工匠打造了一个结实的方框架子,前边加装了两根粗壮的圆木,外层包裹大量的麻布与软皮作为缓冲,然后,在结实的上框和下框两翼处各钻了个洞,把大量的由马鬃、软皮绳、动物肌腱束成的圆柱体安插了进去,两头固定死,然后往这种新式扭力弹簧中塞入了两根结实的圆木作为弩臂。在我的指挥之下,一具小型的,新结构的床弩出现了,不过造型与床弩了有相当大的差别,倒有点像后世的那种机动跑台,主梁置于支架之上,其前端两侧装有两具扭力弹簧组,每个弹簧组带动一只弩臂,弩臂末端连接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纳投射物的编制网袋,同样也可以安装箭矢。横梁上侧带有燕尾长槽,一个带长导轨的滑块可以沿着长槽前后滑动,滑块的后方装有一套精巧的击发机构,可以方便的锁定和释放弓弦,横梁的末端有绞盘,操作者可以通过扳动手柄,可以通过绳索拖曳滑块移动,当击发机构锁定弓弦并向后拉开后,武器就处于待发状态。而且还在横梁上安装了一个瞄准器,更便于使用者对准目标。为了让让开弓的工作不必一气呵成,又能调节武器的抛射力量,从而获得需要的射程,在绞盘处增加了圆形棘轮,使操作更加简便可靠。
不过,虽然是试验品,尽量小和精致,可是个头却也差点有我高了,终于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集中了大量武研院技艺精深的匠师们合作之下,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作为参考,我也很虚心地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毕竟我做器械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才是,我只不过比他们在见识上和理论上略高一筹而已。
才把这东西给完成掉,这些熟悉制作各种器械的工匠们对此都啧啧称奇,因为这玩意在外型上已经与床弩有了极大的差别,就像我说的,跟后世的那种炮台倒是很为相近。
第二天一早,段云松与席君买还有苏名将也被我邀请来凑热闹,毕竟这些东西要让军方使用,通过他们的评价,方能更进一步的知道这种全新的远程打击武器的优劣性。
果然,这三位一见到这东西,很是好奇了半天,不过由于还没试射过,大家都不好说啥子,只能对这东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不过那些匠师们到是对这种扭力弹簧十分地欣赏。认为仅仅凭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能整出这么强力的弩臂,实在是让匪夷所思。
不过,苏定芳和席君买对于这种新式武器并不看好,语气有点轻蔑,倒像是在谈论这东西的木质如何,靠,分明就是对我没有信心。至于段云松稍好一些,必须跟着我最久,对于我的才华也比较了解,只是专心地听我介绍着这些武器的构造及原理。
段云松甚至想拿手去试着板动弩臂,后果自然是以他的失败而告终,这更是让他好奇了。
钟骅安排好了人手去把箭靶按每五十步摆放一个,最远是五百步,最近的是百步,一切都搞定之后,驱散了这部炮台前方的人群,准备开始试射了。
第一次测试是一百步外的箭靶,当然,我义不容辞地当起了第一个试射员,先把弓弦拉到了一半左右的位置,微一用力,抬起了这座重心很是平衡的炮台,主要是在底座和弩身之间采用的是可以自由转动的基座,就是为了赋予这种炮台以灵活的方向和仰角。
大量的工匠和匠师还有武研院的官员,以及我带来参观的军方人员都已经把目光盯在了我的身上,对于能不能射中百步之外的箭靶他们根本就不抱任何的希望,他们更想瞧瞧我这个名人是咋使用这种新式武器的。
瞄准了目标之后,我示意边上的人把一枚石丸摆到了网袋里,扣动了板机,强大的反作用力带动了弩臂,更驱动了弓弦,只听到了百步之外的箭靶发出了一声脆响,所有人的目光立即又被发出了异响的箭靶给吸引了过去。
……
“啊?!”苏定芳这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想跟席君买比比谁的嘴巴能张得更大,总之,两人的后槽牙全露了出来,前方,那个木制箭靶已经被石丸给撞得四分五裂,倒伏到了地上。果然够强大的,这才是上了半弦,不过让我遗憾的是不知道有没有命中红心,很有种当阻击手的感觉,爱死这东西了,比我的六石劲弓强多了,毕竟,用弓我还从来没射中过目标,用这玩意竟然一击中的,太爽了。
已经有人去把箭靶拿地过来,果然,被石头撞击的地方完全化为了木屑,看样子,半弦的威力远远不止百步。席君买和苏定芳的表情变得凝重了起来,重新开始审视起这个比一般的弩具要显得笨重得多的多方向多仰角的攻击炮台。
“继续!这一次,本官瞄准一百五十步的箭靶!”我很兴奋地大喝了声,又重新把弦上了起来,得意地哼起了我们都是神【创建和谐家园】,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小调,再瞄准,发射,再上弦……从一百步开始到五百步之间一共有九个靶子,我一共发射了十二次,除了五次脱靶之外,其余七个正中目标,而剩下的四百五十步箭靶只被撞倒,没能造成损害,五百步的箭靶则没有丝毫的动静,也就是说,这玩意的最远射程竟然高达四百步,而且我所用的不过是圆石丸,如果采用箭矢,相信其准确性还能更上一层楼。
第422章 小治,想当渔夫吗?(上)
苏定芳和席君买不知道在边上商议啥子,半天才晃悠到了我跟前:“遗爱贤弟果然极擅制作器械,此物之精准与易用,确能让我大唐于守城之时,多一锐器,不过,用这东西以攻城,似乎不妥吧?”
“定芳兄莫要着急,正戏尚未开始。”我朝着苏定芳笑了笑,咱的那石丸不过是拿来测量距离的而已,这是才是戏肉。回头朝着钟骅点点头,钟骅一挥人,立即有工匠捧了一枚铁制的手雷走了过来,安在了已经开弦的网袋里,这下子,三位武将脸色都有些变了,这个手雷他们可是瞧见过威力的,杀伤范围可是比单纯的弹丸或箭矢来得厉害得多。
苏定芳若有所悟地点点脑袋,看样子他也想明白了,毕竟手雷依靠人手来投掷虽然也可以,但是毕竟距离短,可是若是通过此物发射出去,可以想象得到,敌人会产生怎样的混乱。
短短的引线,上边有时间的刻度,这些引线可是工匠们绞尽了脑汁才整出来的,燃烧均匀,不会有突然跳火的情况出现,也不会中断燃烧。
我朝着那位执着烧香的工匠点了点头,工匠收到了指令之后点燃了引线,我瞄准远处扣动了板机,手雷呼的一声窜了出去,在大约三百五步的距离突然炸开,把原本还立着残肢的箭靶毁坏殆尽。
这一次,武研院内没人再敢怀疑我的设计理念和水平了,钟骅信誓旦旦地向我拍胸膛保证,一定能照此样设计一批大小各异的这种新式投弹装置,并且会把霹雳车按照我所言的方式改良。
“不过,这种弩具再称之为弩车不妥当吧?”边上的席君买凑过了询问道。
我点了点头,拍了拍这种全新理念打造的远程打击器械:“要不就叫它弩炮如何?”
……
“弩砲?”边上的段云松也加入了思考的行业。“不是石字旁的砲字,而是火字旁的炮字,若我大军攻城,可以以远于敌方攻击射程之外,将火药制品抛射上敌方的城头,如此一来,可以让守城之敌军丧胆,士气大挫。当然用以守城更为良器,不需特制之箭矢,佐以砖石,同样也能对城下之敌予以重击,况且,此物不需像我朝其他弩具,弩臂需得以多道之工序方可成型,既费工时,又耗人力,而这东西,制作起来也相对的简单,诸君以为如何?”我微笑地望着这一干人等,我知道,这种新式远程打击武器的表示已经完全折服了这些人。
接下来对其他器械的改良就显得简单了,例如【创建和谐家园】炮,嗯,改名了,本公子可正统的华夏男儿,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土升土长的,所以,发明人的血统既然不是【创建和谐家园】人,这种炮自然得改名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叫长安炮来得顺溜,咱可是在长安乡下发明的东西,自然叫这个名字。
实际上也就只是对原本的大唐所使用的炮车进行简单的改良就能达到效果,因为这种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看见过一眼的人都能改良,采用的也就是杠杆原理,一个大而稳定的大木架子,中间安了个转轴,中央位置固定了一根韧性十足的木头为稍,一头长,一头短,短头上系着一个巨大的巨篮,置重物于其中,当然不是越重越好,不过肯定重量必须够,不然没办法把稍的长头提起来,长头是用来装载需要抛射出动的弹丸,使人用滑轮组让长头拉下,让短稍头把重物提起,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一放手,依靠短头处的重物的自由落体把长稍头端甩起,于是长稍头中的石弹靠惯性抛出。
这种炮车与以往大唐使用的炮车区别很小,以往的炮车采用的并非是这种抛掷方式。而是让由人力来拖拽绳索,将另一端甩起,抛出石弹,这种一来,如果想要射程远,那就得许许多多的人同时拉拽绳索,实在太浪费人力,而且多人拖拽的力量不均,在准头上也难有保证。
使用滑轮组之后,原本需要十数人操作的炮车只需要一到两人就能轻松地拉起,然后由一人来瞄准,一松手,石弹自然能飞出去。
“简单,太简单了,为什么老朽就没有想到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匠师激动的眼睛都红了,拿着图稿的手一个劲地哆嗦,很感慨的语气,其实这不能怪他们,人们的思绪模式是最固定的,就像是西方人用惯了刀叉,不习惯我们的筷子的使用方法一样。
今年是贞观十六年,也就是距离太子哥和齐王佑的贞观十七年不到一年的功夫了,反正我只知道他们在历史上的这一年叛变的,具体年月我可没那闲功夫记,现在跟没办法记,我总不能窜齐王佑跟前问他吧?怕是他很有可能先布下五百刀斧头了才肯告诉我答案。
当然,不知道也没关系,总之,我需要注意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名气与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拉拢出一个团体,形成一个小集团,这样,才是最佳的保命之策,毕竟,除了谋反之外,怕也是很难有罪名扳得倒咱房家。
“俊哥儿,这个题目我做完了。”李治总是能第一个交卷,而且错误很少,看来还是很聪明,就是胆量太小,做事总是思前想后,这样的人,确实可以成为善于纳谏的明君,但同样也有坏处,容易被权臣给控制住。
“嗯,不错,今天你错的很少,对了这几日怎么瞧你那精气神差得厉害?”抬眼看李治,确实,这孩子的心情看样子并不开心,李治随口敷衍了下我,没有再说话,这不对劲,看得到来,李治的心情十分的灰暗,再三催促,李治却欲言又止,一副很委屈的小媳妇样,得,看样子还是真吃了啥子亏了。
我找了个由头,拉着李治步入了殿门,悠然地在太液池的北边闲逛,这里人是最少的,而且临近湖边,四周不会有人听到我与李恪的谈话。
“怎么了?”这一问下来才知道,前天,魏王泰落了一块心爱的玉佩,让李治的一位贴身护卫捡到,可他不知道是谁的,自然是收入了囊中,可谁想到,魏王泰找上来了,当着李治的面,把那名李治的贴身护卫狠狠的责打了一顿,若不是李治出面护住,怕是连命都保不住。连带李治也被魏王泰给威协了一通,以至他这两天心理阴影尚未消退。
李治慢慢地迈着步子,面色泛苦,嘴角上全是自嘲的笑意:“我与四哥虽然一母同胞,同样是母后的嫡子,可我父皇帝自小喜欢我大哥,然而自大哥患足疾之后,性格开始变了,父皇由此开始疏远了大哥,又把目光落到了四哥的身上,四哥才学虽不像俊哥儿这般出采,但在我父皇的儿子中却是拔尖的,再加上我四哥善于在父皇跟前……唉,俊哥儿,我真想早一点成人就藩,也落得自在轻闲。”
走到了一座半斜入池面的小亭里,我与李治席地而坐,我问道:“你怎么不找找你舅舅,或许他说话,你四哥未必不敢不听。”
李治愤愤地拿起了刚才在亭外捡来的石头狠狠地掷向了水面,听了我这话,摇了摇头:“我那位舅舅,关心的是我大哥,我那四哥虽然不得他的喜爱,可是又能怎么样?以往我也曾拜访过舅夫数次,可他一见我就是板着脸训我,从来就没关心过我的感受,也不问我是不是受了委屈。”李治的声音是越来越大,我分明见到他目光里一闪而过的愤怒。
“小治,莫要忘记了,这里是皇宫!”我低喝了一声,把李治震得个激凌,赶紧四下扫了一眼,确信没人之后,李治才丧气地倒靠在地板上。
……
这孩子,看样子也够苦的,第一次,我这是第一次听到了李治的心里话,看来,他对这个四哥还有李叔叔都在心里头很有意见,可是这有用吗?他不过是排行老九的小弟,虽然也是长孙皇后的嫡子,却性格懦弱,一向不得李叔叔喜爱,就连他那个舅舅也如此看不起他,可是他心里头难道不会有想法吗?本身李治就不是傻子,正因为他不受到重视,他却能以旁观者的身份瞧得清楚明白每一个人对他的态度,每一个人对他的爱憎。
我也总算大致了解了些,为什么当初女皇跟他的舅父掐架时,他不但不帮自己的亲舅舅,反而在女皇的身后敲起了边鼓助威,看样子,他是打心眼里头恨极了这个从来不愿意正眼瞧他的舅父,即使是长孙阴人助他一臂之力方才得到的皇位,可是心底里那口憋了这么些年的气,怎么会不找一个发泄口呢?
我看着李治,李治同样也看着我,或许他认为,我这个师长能帮得到他些什么,我扯了扯嘴角:“你现在想干什么?”
第423章 小治,想当渔夫吗?(下)
李治轻叹了口气:“小治大婚之后,就欲携新婚的妻子就蕃,远避这皇宫,离开这是非之地,怕是也只有在并州,我才能活得自在一些。只不过,日后怕是不能在师尊的跟前聆听教诲。”
“别什么师尊不师尊的,我是你的姐夫,要么你叫我俊哥儿也成,我可不希望你跟李慎似的,咋了,不就是受你四哥打击了一回,就成了这样了?”我拍了这小家伙一巴掌,朝着他笑道。
“嘿嘿嘿,知我者,俊哥儿也,只不过我真的在这宫里头实在是呆腻了,我多想像三哥一样,瞧他活得多自在,整日乐呵呵的,想干嘛就干嘛,从来没见他发过愁,也从来没见他与哪位王叔和王兄王弟们红过脸。”李治抬头望着亭子的顶,很向望的眼神,喃喃地低声道。
“可是,若是你父亲不允你就蕃,你又该如何?”
“为什么不让我就蕃?!”李治倒反问起我来了。
“这话你别问我,我是说万一你父亲不允你就蕃,你该如何?”我慢条斯理地回了一句。
“能干啥,不就蹲在我的王爷里头,学我那些个叔王们风花雪月呗。”李治翻翻白眼,很是无所谓地道。
“你要真这样,那我可真帮不了你了。”我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弯起了嘴角,轻笑道。
李治的表情不由得一僵:“帮我?俊哥儿,您说这话是甚子意思?”
“小治啊,你可曾听过孟子的一段话?”我郑重地坐身了身躯,沉声道。
“我说俊哥儿,我在问您话呢,您怎么又来问我?”李治很是无奈地倚着亭柱道,坐都没点坐像,我严肃地瞪着他,没有开言,就这么盯着,没一会,李治开始觉得不自在了,赶紧端坐起来,朝我露出了个干巴巴地笑脸:“俊哥儿您说。”
“听好了,孟子曰:舜发於畎亩之中,傅说举於版筑之间,胶鬲举於鱼盐之中,管夷吾举於士,孙叔敖举於海,百里奚举於市。后边的,你可还记得?”
……
李治反应很快,朝我点了点点,继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接着诵读了下去,一口气读完,李治还很得意地朝我挤挤眼,示意他的记忆力很是不错。
“这话里的意思你可明白?”我继续保持严肃,现在可是谈正事的时候。
“自然知道。”李治点点头道。
我凑上前了一些,把声音压得更低:“小治啊,你难道就没有一点儿雄心壮志不成?你难道忘记了我跟你说过的,每一个人都有理想,如今,为师再问你一句,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理想?”李治摸了半天脑袋,没回忆起自己的理想是啥子,这个小王八蛋,不知道他平时倒底有没有用心听讲。“那我问你,你想来也听到了一些关于你大哥还有你四哥之间矛盾的风声了吧?”
“知道。我四哥眼下跟大哥正掐得起劲呢。”李治很用力地点了点头,说话也说得比较隐晦。好歹也是李叔叔的娃,这连种消息再没点儿反应,那还真不如骑着毛驴去封地上种红薯得了。
“胜负呢?”我回复了一副懒神无气的模样,其实我的心里也很紧张,说实话,对于李治,我的心里头还有忐忑不安,因为照着这个历史发展下去,李治登基是必然的,虽然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已经非常仔细地观察了李治,他对我的感情甚至超过对他父亲,可是谁又能料得到世事如何?
“胜负?”李治闻言不由得一愣,抬眼看我,然后垂下了眼帘,静静地望着波光荡漾的水面缓缓地道:“莫非俊哥儿是以为我这二位兄长……”
“是我在问你,可没让你问我。”瞪了一眼这小屁孩子,李治嘿嘿地笑着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若依小治看,若大哥再有错着,我四哥问鼎储位之日不远矣。”
“嗯,想法不错,可是你知道诸位朝庭重臣对你四哥是如何评价吗?”我点点头,按正常的推断,确实如此。
“不知道,可就算知道又能如何,反正是轮不到我这个老九的头上。”李治不以为然地道。
看样子,他还没有一点儿知觉,我笑了笑:“你觉得做皇帝好不好?”
“啥?!”李治被我这话给吓了一跳,站起了身来,很是惊惧地望了四下一眼,很是心有余悸地道:“俊哥儿,您别吓我成不成?”
“吓你干吗?你那胆子也就这么点大。”朝着李治比划了小手指的指甲盖,“俊哥儿!”李治一脸黑线地瞪着我,咬牙切齿,很是悲伤状。
“咋了?你的胆子能有多大说来我瞧瞧?”斜了一眼李治,这孩子,也就是嘴巴子上叫得凶。李治翻了翻白眼,半天才回过气的,看样子自我调节得还不错。李治一【创建和谐家园】坐我边上,拿胳膊肘捅捅我,压低了声音:“俊哥儿,您问这问题不妥当吧?我可是排行老九,前边几个哥哥们可都不是随意就能打发的主,您觉得我能越过他们当上太子?”
我没有说话,目光直视着李治,直到李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谁不想当皇帝,既为皇子,自然想的就是日后能做一个像我父亲一般的开明之君,让我大唐永世昌盛。俊哥儿,我答你了。”
李治的目光与表情没有了以往的不正经,或许他也从我的问话里边听出了什么,就像是春天来临时,虫卵被春的气息给撩动了意识,有了破茧的迹象,李治看样子,也似乎起了这么一层心思,虽然还很浅,可毕竟已经有了一个缝隙,迟早会裂开。
我拍了拍李治的头,表情有点伤感:“小治啊,不管你高兴不高兴,这是我最后一次拍你的脑袋了。”
“为什么?!”李治有些惊讶,这一次,他没有拔开我的手,很满意,皇帝的脑袋都不知道被我拍了多少次了,也算占了李治不少偏宜。
我站起了身来,没有回答李治的提高笑着朝李治道:“你可曾听过渔夫的故事?”
“渔夫的故事?莫非您说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治眼睛一亮,亮得很是烫人。
“果然聪明,”我赞许地点了点头:“慢慢的当那个垂钓的渔夫,小治,我这儿还有一言相告。”
李治站起了身来长躬及地:“还望师尊教诲。”
“我华夏千百年来以仁孝治国,这仁孝二字,莫要忘记了才好。”仅仅丢下了这么一句话,我起身径直离开了太液池,我也算尽到了我身为师长的职责。
“俊哥儿慢走,小治一定铭记在心,他日若……”李治后边的话我没有听清,不过,听不听都算了,总不能让他立字据,这根墙头草的性格我了解得非常的透彻,不过嘛,只要他心里头记住便成。
……
“俊郎今日整的这么心不在焉?连教我妹妹拉琴都无精打彩的,莫非是有心事不成?”宫女姐姐依了过来,拍了拍我的手臂道。
我抬起了头,看着虽为人母,依旧艳色未改的宫女姐姐说道:“今日,我跟晋王殿下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