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误入官场》-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八十七章 三打书记落选

      第八十七章三打书记落选

      朱代东负责的养殖场资金筹集得很顺利,一个月之内,全乡一万多户,户户在养殖场入了股。 因为有朱代东一手'操'作的侯家塘豆腐厂这个成功例子在先,所有的村支书都很看好他。

      养殖场的资金超过了四十万,这个数字让陈树立和袁平都感到惊讶,全乡的百姓如此支持乡'政府'的行为,这是他们参加工作以来从未见过的。乡'政府'主要干些什么事?无非就是催粮收款、刮宫引产,这可都是得罪人的事。不被群众在背地里骂娘就不多错了,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而且是所有人的支持,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四十万,基本上就是平均树木岭乡的每一户投资了四十元在这家养殖场中。不要小看了这四十块,够买一只猪崽的了。也就是说,如果朱代东决定要拿这四十万来全部养猪,树木岭乡一下子就可以增加一万头猪崽。

      这四十万怎么花,花多少,原本都应该是朱代东说了算。但是因为养殖场的资金筹集得太顺利,因此,陈树立和袁平双双找到了朱代东,向他“建议”,乡里资金暂时还没到位,就由养殖场挪借二十万,让饲料厂先办起来再说,要不然,饲料厂不开工,养殖场也没米下锅。

      这个理由看似很合情合理,但是朱代东却知道,如果自己一旦答应了这件事,饲料厂想要拿到乡里的资金,几乎是不可能。

      其实早在陈树立要搞硅藻土厂时,他就让乡里准备了资金,而袁平也很配合,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就在朱代东清理厂房、招聘工人和实验员的时候,那时财政所还有一笔二十万的专项资金。

      但是随着陈树立项目的变更,硅藻土厂换成饲料厂,再由全乡集资办养殖场之后,这笔专项资金就变了味。乡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要说二十万,哪怕是二百万,只要袁平的手指松一松,一天之内就能全部用完。何况现在是年底,各种开支就更加多。这也为袁平使用这笔资金找到了非常合理的理由,乡里的干部年终奖总得发点吧,教师拖欠的工资和奖金也得补发吧?乡里的欠债,光是好再来就要五万多,总不能一直欠下去吧,人家也得过年。这样的理由不一而足,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要花钱,而且那笔钱必须得花。

      专项资金花完了,就有理由来调用养殖场的集资资金,也许袁平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早就知道朱代东能筹集到养殖场的资金,早就准备挪用养殖场的资金。而陈树立因为王文虎对朱代东的印象不佳,再加上他觉得自己扶朱代东当上副乡长,与他已经“两清”,与朱代东这段时间的关系冷淡了许多。袁平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敢挪用专项资金。

      “书记,养殖场的资金不能借给饲料厂啊,要不然饲料厂建起来后,养殖场就没办法运转了。”朱代东觉得这笔钱无论如何也不能挪给饲料厂,袁平这是想借鸡生蛋,可他不想想,如果养殖场没有资金,规模就上不去,没有规模的养殖场到时反过来也会影响饲料厂的发展。

      “代东,袁平同志不是都已经说了嘛,现在是年底,乡里要用钱的地方多,饲料厂的资金被挪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你要等乡里的资金,至少要过了年,到时耽误的可是你的养殖场。再说了,饲料厂办好后,生产的饲料也会赊给那些养殖户,就当养殖场提前预支饲料款嘛。”陈树立当然明白袁平的心思,但他这次却不想为朱代东出头。

      一来他对朱代东提出的树木岭致富工程还有些疑虑,之所以会力推这个致富工程,也是为了要在王文虎面前有说辞,要不然代正君这个假专家的事就会瞒不住。二来,袁平用的钱都是用在必用的地方,陈树立也说不出什么来。最重要的是,王文虎对朱代东的态度,致富工程要得到县里的重视,就必须要合王文虎的意,怎么才能合领导的意?至少不能重用领导不喜欢的人吧。

      “如果饮料厂的资金全部来自养殖场,那还不如让养殖场来办这个饲料厂,反正最后出钱的都是养殖场。”朱代东有些恼怒的道,之所以要让乡里办饲料厂,就是考虑到养殖场要从饲料厂赊欠饲料,而现在饲料厂反过来要养殖场提供建厂资金,那饲料厂再由乡里办有何意义?

      “这倒也是个办法,你可以向袁平同志汇报你的想法,如果他同意,我这边没有问题。”陈树立意味深长的看了朱代东一眼,缓缓的说道。

      “书记,我这只是打个比方,养殖场需要得到乡里的大力支持,并不是反过来。”朱代东虽然有四十万,但是这笔钱维持一个养殖场还是可以的,但要再办家饲料厂,可就有心无力了。

      “既然你不想挪用养殖场的资金,我也不强迫你,但是我有必要告诉你一点,饲料厂如果由乡里出资金,没有半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陈树立眉头微蹙,他也知道朱代东说的是实情,可是现在形势不同,饲料厂的前景如何,他也看不到,因为饲料厂的赢利情况,取决于养殖场,如果到时饲料厂亏本,对乡里也是一个打击。因此,用养殖场的资金来办饲料厂,是避免风险的好办法。

      朱代东终究还是抵御住了陈树立和袁平双双的压力,他坚持养殖场的资金要专款专用。这让朱代东在陈树立和袁平的心目中都失分不少,不听招呼的下属可不是好下属。虽然他坚持的是原则问题,但当原则问题与领导意志发生冲突时,再坚持原则,可就是不会做人的表现。为了全乡一万多户群众的资金安全,朱代东退无可退,只能做一回小人。

      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县党代会召开之后立刻得到了改变,在元月十日召开的党代会上,首先是选举县委委员,王文虎这个县里的党群书记只得了区区十几票,理所当然的落选了!

      书记、副书记都是从委员里产生,连委员都没当选,根本就没有当选副书记的资格!

      据说王文虎这次失去了风度,当场骂有人搞阴谋、搞串联,市委组织部长连夜来了雨花县搞调查。选举是按既定程序进行的,没有违规,王文虎的落选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他的落选,已经是既成事实。

      ------------

      第八十八章 饲料厂养殖场一起负责

      第八十八章饲料厂养殖场一起负责

      排名第二的县委副书记竟然落选,这可是爆炸'性'新闻,参加党代会的陈树立还没有回来,消息就传开了。 一时众说纷纭,什么样的大胆猜测都有。朱代东并不有参加讨论,这样的结果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唯一让他惊讶的是,没想到这件事造成的影响会这么大,当消息传来,王文虎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名字。

      陈树立是晚上回来的,原本他想在县城住一晚,但临时取消了。以往乡里的吉普车回来时,总会在大门处按两下喇叭,陈树立就像是树木岭的家长,喇叭声就是向全乡干部传递一个讯息:我回来了。但是今天,喇叭没响。

      朱代东主动去了陈树立的办公室,看到朱代东,陈树立呆呆的看了他半晌,这才说:“知道了?”

      “怎么会这样?”朱代东点了点头,他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知道了这件事,但就算是如此,现在他也得表现出惊讶、疑'惑'的样子。

      “王书记得罪的人太多,这次他也太大意了,没有防备别人会搞他。”陈树立叹了口气,不知道是什么人搞的鬼,整件事是滴水不漏,之前他甚至都没有听到一点风声。

      “没可能了……?”朱代东问,他知道这是多此一举,但又不得不问。

      “你以为这是啥?重选一次?开玩笑!”陈树立说道,停了停他又说:“乡里的饲料厂不用再指望县里的资金了,由乡里出资金也不现实,我看还是按你说的办,由养殖场来办这个饲料厂算了。”

      因为王文虎的意外落选,陈树立与朱代东之间的那道无形隔膜马上软化融解,王文虎落选了,他陈树立还当着党委书记,他不但要坐稳这个位子,还得干出成绩。现在往上跳的希望已经不存在,陈树立最大的目标就是坐稳党委书记的位子。没有了王文虎,一切就要靠自己了。

      “可是养殖场只有四十万的资金,不够哇。”朱代东叹道。

      “不够就想办法嘛,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有困难要解决,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不管你用了什么手段,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的,都可以用。”陈树立说道,“到了明年,乡里会提供一点资金,但不会很多。可无论如何,养殖场和饲料厂的事你要办好,办得漂漂亮亮的,拜托了。”

      陈树立是党委书记,他向朱代东交待工作,是理所当然的,而朱代东也必须认真贯彻书记的指示。可是现在陈树立却用到了拜托这两个字,王文虎的落选,对他的打击可够重的。现在陈树立要想马上做出成绩,就只有借助朱代东提出来的这个致富工程。这是他做出成绩最快也是好办的办法!

      “好,那我先把饲料厂建起来,现在离过年还有二十天,争取在年前把饲料厂的设备全部定好,年后马上就能生产。”朱代东说道,“但申请审批审核方面的手续,就得麻烦书记,我可没这么大的能耐。”

      “好,审批手续我亲自去办,保证你的设备回来之前,一切手续全部办好。”陈树立轻轻笑了笑,帮饲料厂把手续弄齐,这点事他还是能做到的。

      第二天,陈树立就在党委会上提出,乡里既然没有资金投入饲料厂,干脆,就让养殖场来办饲料厂。虽然饲料厂由乡镇企业降为集体企业,但是乡里对饲料厂的支持力度还要一如继往。陈树立对饲料厂的态度突然发生改变,让许多人联想翩翩,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王文虎的落选,陈树立想要进步,就只能凭借真才实料的成绩,而以饲料厂和养殖场为基础的树木岭致富工程,就成了他最关注的事情。

      在党委会开过后,朱代东就召集全乡的村支书来开会,养殖场的资金现在要用来再办一个饲料厂,各个村支书就成为各个村的代表,集体讨论这件事。当然,主要的议题不是办不办这个饲料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办好,而又不影响养殖场的问题。

      朱代东在会上提出两个办法,为了节约资金,养殖场将不能全部免费提供猪崽、鸡苗还有饲料,第二,全乡每户再强制入股十元,这样可以马上筹集到十万元,也可以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

      大部分村支书倾向于采用第一种办法,村里要集资,第一次也许不难,但在没有见到效益的情况下,又继续加码,村民们可不会愿意。也就是说,朱代东的资金只有四十万,但是饲料厂和养殖场都要建起来。

      这对朱代东来说有着很大的压力,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养殖场的资金还有些富余,但是现在饲料厂也要纳入养殖场,在资金方面就会很紧张。树木岭致富工程,本就是为了全乡的群众服务,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回笼的过程也很缓慢。如果是养殖户养鸡的话,还好些,鸡鸭的生长周期短,成年后就能产蛋。但是养一头猪至少得半年时间,这期间养殖场的投放会是一笔不少的数字。

      为了尽可能的节约资金,在请求了乡党委'政府'后,朱代东决定在年前去趟上海,他托上海的同学打听过,饲料厂的加工设备,上海的不但比省城的要好,而且价格也便宜,按运到树木岭的最后成本算,从上海买设备比省城要便宜二成。

      一整年产三万吨的饲料加工设备,需要十几万,能便宜二成,可是个非常大的数字,现在朱代东手中的资金很紧张,不要说便宜二成,哪怕只便宜半成,他也会去上海买设备。

      在县牲畜局请了名技术干部,带上侯家塘村的会计侯峰和金沙村的会计胡正卿,四人从省城转车,直奔上海。现在已经是农历十二月,再过二十天不到就是春节,在春节前,四人一定得赶回来。

      在朱代东发起的全乡集资中,侯家塘村和金沙村的资金最多,因此,朱代东让侯家塘村的会计侯峰当了养殖场和饲料厂的会计,而让金沙村的会计胡正卿当出纳。

      坐了五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后,他们终于顺利抵达上海,虽然四个人都有些疲惫,可是当他们出了出站口,看到这个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随处可见的国际大都市时,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

      “朱代东!”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朱代东知道接自己的同学李阳来了,果然,顺着声音的来源,朱代东很快就看到了李阳,他连忙笑着迎了上去……

      ------------

      第八十九章 初到上海

      第八十九章初到上海

      一见面就是一个熊抱,两人在大学时是室友,虽然李阳来自大都市,家庭出身也非常好,而朱代东是来自农村,但两人却是很要好的朋友。 刚开始的时候,李阳都惊呼,自己怎么可能跟朱代东玩的这么好,两人的观念、处世哲学完全不同。

      李阳做事张扬,和厨师打架,将一碗汤浇在厨师脸上,花医疗费不说,还背了个处分。和另一位男生争一位女同学,那位男生靠体贴关心打动女同学,女同学哪里不舒服了,他立马跑出去买一堆'药'回来,鞍前马后的侍候。李阳则是大手笔,元旦前夕,在校园显眼位置挂了许多灯笼,每个灯笼上都写着某某,我爱你!尽管系里让李阳写检讨,但这一招却把那位摇摆不定的女同学搞晕了。一个学期后,李阳移情别恋,追上美术系的系花韦娜。

      李阳为人处世如此,自然招人议论,这样的事朱代东从不参与,他出生在农村,从小,父母就教他老实做人,少惹事,因此,他总是持后退守望立场。

      在大学的时候,朱代东其实很羡慕李阳的敢作敢为,天马行空,但他也知道,李阳怎么做别人都容忍,但他朱代东如果另类,就死定了。这就是家庭出身决定的,他在大学的形象就是土里土气,只因安分守己,成绩又好,同学对他还算客气,当时,只有学习,是朱代东唯一的骄傲。

      对于感情问题,朱代东却是很少与李阳说,直到离校前,他才把自己与唐小丽的情况向李阳和盘托出。当时李阳就给朱代东扣了顶老土的帽子,外加一顿奚落。“爱情随时存在变数,不钉钉子就不可能牢固。”

      当时朱代东非常不解,又不是木板,怎么钉钉子?

      李阳哈哈大笑,“你小子真是土到家了。”

      朱代东才悟出李阳话里的意思,脸阵阵发热。但是他却认为,李阳的话非常有道理,通俗解释就是生米做成熟饭,没买票先上车,用之四海而皆准。只有给唐小丽钉枚钉子,才算是稳固了两人的关系,钉了钉子,就算做了记号。

      可惜,一直到现在这枚钉子还没有钉上,而唐小丽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

      “你跟唐小丽结婚了没有?”李阳松开后,又轻轻在朱代东肩膀上捶了一拳,笑着问道。在大学时,朱代东对唐小丽非常专情,两人毕业后又一起分配回了唐小丽的老家,他与朱代东通信,也问过此事,可朱代东却在回信中对此事避而不谈。

      “没,你呢?”朱代东问。

      “我怎么能这么早就结婚呢?走,先回宾馆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李阳,他借了辆车,拉着朱代东一行四人,直接去了早联系好的一家宾馆。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李阳,我大学同学,现在是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工作人员。”朱代东说道,李阳一开始分配到了报社,但他干了半年,就失去了兴趣,家里又给他找关系,转到了银行。

      “李阳,这位是我们县畜牧局的董科长,还有饲料厂的会计侯峰和出纳胡正卿。”朱代东又一一介绍了自己这边的三个人。

      李阳给他们准备的宾馆是工商银行的定点接待单位,环境幽雅,交通方便,闹中取静,而且价格也不贵,让朱代东一行都很满意。

      “这是我给你找的三家供应饲料加工设备的厂家,你先看看,我先回行里报个道,晚上给你们接风。”李阳把朱代东送到房间后,拿出一份饲料加工设备厂家的资料交给他。

      “晚上这顿饭应该由我们来请才对,你又是帮我联系厂家,又是安排住宿,这次来是公干,可不能让你吃亏。”朱代东笑着说道。

      “你我什么样的关系?不就一顿饭嘛,现在我是地主,这地主之谊当然要尽到,等哪天我去了你的地盘,再宰你就是。”李阳笑嘻嘻的说道,与朱代东两年多时间没见,他感觉朱代东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

      原来学校里的朱代东,腼腆、内向、不苟言笑、自惭形秽,但是今天看到的朱代东,谈笑自若、沉稳自信,完全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你先去上班,晚上咱们好好聊聊。”朱代东微笑着道,亲自将李阳送到宾馆外面,看到他开着车走了,才回到楼上。但他却没有到自己的房间,而是敲开了董金海的房门。

      “董科长,你好,没打扰你休息吧?”朱代东手里拿着李阳给的三家设备厂的资料,笑着问。

      “没事,朱乡长,什么事?”董金海微笑着说道,他是雨花县畜牧水产局畜牧经济管理科的副科长,省农大毕业,今年三十岁,是畜牧局的技术骨干。

      “这是李阳帮我们联系的三家饲料加工设备厂家的资料,我想先请你看看。”朱代东笑着说道。

      “好,这次的设备就从这三家定么?”董金海淡淡的问,他的年纪比朱代东要大,但是组织却没朱代东高,虽然他是副科长,但实际上只是股级干部,这是一个只有在下面县乡才会出现的级别,省市以上的机关里是没有的。

      “不一定,我们虽然时间紧,但也要尽量多跑几家,优中选优。”朱代东微微摇了摇头,虽然他很相信李阳肯定会给他办好这件事,但公是公,私是私,自己理应再去其他几家设备厂看看。

      “好,我知道了。”董金海没想到朱代东做事如此滴水不漏,原本有些轻视的想法,立刻发生了些变化。

      李阳下了班之后就来了这家宾馆,这里不但提供住宿,而且还有对外营业的餐厅,李阳就在这里宴请朱代东一行。李阳知道朱代东的酒量一般,在学校的时候,两瓶啤酒下肚,就东倒西歪,因此只点了一瓶五粮'液'和四瓶啤酒。

      但是在倒酒的时候,饲料厂的会计胡峰却将酒瓶接了过去,先麻利的给李阳、朱代东、董金海都满上,至于他们两位财会人员,则只倒了杯啤酒。这次出来,因为要赶时间,朱代东吩咐多带点现金,这也是为什么要把会计和出纳都带上的原因,他们身上有十来万的现金,不敢多喝。

      “朱代东,你喝白的?”李阳讶道。

      “这两年在基层工作,酒量也锻炼出来一点了。”朱代东微笑着,他这倒没有自谦,确实是锻炼出来了,但不是一点。

      “好啊,我正觉喝不痛快呢,服务员,再来两瓶五粮'液'。”李阳大笑,他有一斤多白酒的量,今天倒要看看,朱代东的酒量到底涨到了什么程度!

      ------------

      第九十章 股票认购证

      第九十章股票认购证

      李阳要与朱代东拼酒,结果只有一个,酩酊大醉的绝对是李阳。 朱代东也不知道李阳住在哪,看到他直接趴在桌上睡着了,只好让胡正卿去结了帐,他和胡峰扶着李阳到了自己的房间。虽然朱代东的房间是单人间,但是床却不小,睡两个人没问题,何况在学校的时候,两人就是上下铺。

      直到下半夜,李阳才'揉'着头痛欲裂的头醒来,此时朱代东还没有睡,他在看新买的上海地图。他在上面一一标注明天要去的地方,同时还有现在宾馆的位置。说出去也许有人会不相信,上海虽然大,但是朱代东看了几个小时的地图后,基本上对上海的大街小巷、各处地名、大厦,或者说只要是地图上标注了的地名,知道得**不离十。

      “你怎么还没睡?”李阳一睁眼就看到了朱代东,对于自己醉后的情况,他只记得个大概,'迷''迷'糊糊的知道朱代东扶着自己到了他的房间,之后就完全不记得了。

      “我看看地图,明天要去的地方很多,早点把事情办完,也好早点回去。”朱代东把地图收起来,该看的他已经看得差不多了,明天就是没有向导,他也能轻易的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明天我请假,陪你去便是。”李阳翻身下床,跑到卫生间去放了半斤。

      “不必,你能帮我联系这三家设备厂就已经很麻烦你了,不能因为我的工作,而影响你的工作。”朱代东坚定的摇了摇头,如果自己还在树木岭中学教书,那他肯定会接受李阳的安排,但他现在的身份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现在的他,已经与大学时的朱代东完全不同,就像脱胎换骨似的。

      “我现在的工作很轻松,请不请假都无所谓,不会扣奖金的。”李阳笑道。

      “还是你们银行系统舒服啊,待遇好,工作又轻松。”朱代东羡慕的道。

      “我们的工作可不轻松,原本年底就更应该忙,但是现在我被临时抽调到一个新组建的部门,专门负责销售认购证。”李阳说道,每个银行的员工,都有义务推销认购证。

      “认购证?认购什么?”朱代东问。

      “股票认购证。”

      “股票认购证?又要发行新股票了么?”朱代东讶道,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只有几种股票,所有的股票天天空涨,根本就买不到,属于真正的有价无市。

      “不错,今年会发行十几种股票,但毕竟是粥少僧多,因此,为了维持秩序和保证安全,今年所有新发生的股票都要通过股票认购证来购买。”李阳点了点头。

      “这可真是稀奇事,具体怎么回事能说来听听么?”朱代东问,他看过关于股票方面的事,也曾经关注过中国的股票市场,现在买股票就等于是捡钱,只是可惜的,股票不多,大家都只想买而不会卖,因此,导致所有的股票一上市,就像芝麻开花似的,节节向上冒。

      “今年曾经在上海的江湾体育场发行过“兴业房产”新股,发行的方法是先发认股预约券,通过预约券摇号、中签者可认购股票。当时,发财心切的老百姓提前两天就去排队,将偌大的体育场围得水泄不通,最后预约券是发出去了,但留下的是现场一片狼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6: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