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误入[校对版]》-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笃笃笃!”

        “你们还敢来啊!”门还没开,里面就传来了赵金海的怒骂声,待开了门后,见是朱代东,马上由怒转喜:“朱代东,怎么是你?”

        “怎么就不能是我?下午才到县里,既来给你拜年,顺便再混个顿吃,没问题吧,赵局长?”朱代东笑呵呵的说道。

        “要吃饭你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但是有个原则,不能带东西。”赵金海爽朗的笑道。

        “一斤武当山的茶叶,如果你不喜欢,我拿回去就是。”朱代东带来的茶叶连包装也没有,就用牛皮纸包着。

        “既然不值几个钱,那我就收了,下不为例哟。”赵金海道。

        “不值几个钱?我跟你讲,这茶叶可是有钱也买不到。”朱代东笑道,“要不等会我还是拿回去算了。”

        “好啊,开玩笑开到我头上来了,既然有钱都买不到,那就说明你不是买的,根本就没花钱,我拿的也是心安理得。再说了,你的东西就算是花了钱,我也照样收,树木岭酒怎么没给我带几瓶来?”赵金海哪会上朱代东的当,不但把茶收进了柜子,反而又开口要酒。

        “赵局长,你这可是索贿啊,树木酒现在我可是一瓶也没有了,新酒也要四月份才能上市,到时一定给你送两箱来。”朱代东苦笑道。

        “这还差不多,到时我可等着。”赵金海道。

        “没问题,赵局长,到时也能不能请你帮个忙,县公安局能不能把我们的树木岭酒列为接待专用酒?”朱代东笑道。

        “好哇,我就知道你的酒不会白给。”赵金海夸张的笑道,他想了想,又说道:“你们的树木岭酒包装大气,口感也不错,拿来当招待酒也不会失局里的面子,而且这酒也不贵,我跟管后勤的牛局长说一下。”

        “那我就先谢谢了。”朱代东连忙谢道。

        “看来你这个副乡长还是很称职的,时刻不忘为乡里的发展,但我们局的接待任务不多,县委县政府才是大头,你应该跟他们去沟通。”赵金海很喜欢朱代东这一点,什么时候都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由一名借调秘书升为副乡长吧。

        “那是书记乡长考虑的事,我可不能越俎代庖。”朱代东笑道,有些原则他还是要守的,别说自己在县委县政府没什么关系,就算有铁关系,这事也得由陈树立和袁平出面,自己最多打打下手。

        “你啊,进了机关,可不能太世故。听你说还当了讨债队长,怎么样,讨债还顺利吗?”赵金海人虽然在县城,但对朱代东的事也很关注,与侯勇通电话时,经常会问到朱代东的情况。

        “这年头讨债怎么可能顺利?特别是县里的债,难要啊。”朱代东叹了口气,县林业局水利局、财政局都有人欠了乡里的钱,而且都是私人欠的,这些钱想要讨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难要也得要,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赵金海大声说道。

        “那是,到时如果需要公安方面配合,还得请你多支持。”朱代东连忙说道。

        “那是当然。”赵金海道,忽然,他又大笑:“你小子鬼灵精灵的,进我家一次门,收了你一包茶叶,就替你干两件事了。”

        “不是有句话嘛,能者多劳,我在县里不认识其他人,不找你找谁?”朱代东连忙笑道。

        因为明天是正式上班的第一天,赵金海并没有与朱代东多喝酒,但就算是这样,两人也一起喝了四瓶。赵金海问了朱代东在树木岭的工作,朱代东也很详细的做了汇报。

        第二天,朱代东随陈树立回到乡里,年初乡里各种大会小会不停,而朱代东也接到通知,今年要“普九”验收。所谓“普九”,就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即房屋设施、仪器设备;软件主要是管理方面,包括升学率、辍学率,教师学历达标率,教学质量等方面。

        朱代东负责文教卫生,“普九”验收由他分管,朱代东接到通知后,把张治春叫来,现在张治春不但是树木岭中学的校长,还兼任学区主任,是树木岭教育系统的最高领导。

        “朱乡长,我们树木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一向不多,这次验收形势严峻。”张治春苦着脸说道。

        “那哪些项目能达标?”朱代东也是从学校出来的人,树木岭中学是乡里条件最好的学校,可就算是这样,很多设施都不足,他担任副乡长的时间只有大半年,好像乡里也没在教育方面投入多少。

        “哪顶都不能达标。软件方面勉强可以想点办法,因为可以作假,硬件绝对不行,摆在那儿,不能蒙混。”张治春在朱代东面前不敢说假话。

        “这么说关键就是一个钱的问题?”朱代东问。

        “确实如此。”张治春说。

        “那好,从明天开始,我们先下去摸摸情况,看这个缺口到底有多大。”朱代东说道。

        朱代东与张治春用了三天的时间,跑遍了全乡十五所中小学,条件确实很不乐观。中学条件稍好些,小学更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校舍不足,设备图书短缺,尤其是大山村,学校都是危房。

        每年农民的摊派,教育占很大一块,可就检查的情况看,近几年教育没有投资。朱代东想起乡里的欠款,如果全部收回来,够盖十所小学的。其实从陈树立还有他的前任开始,对教育都没有足够重视,问题越积越多,朱代东上任之后,虽然也知道这里边的情况,可是乡里的资金他却是没有动用的资格。现在一到检查,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这几天朱代东把讨债的事让李顺和新加入的贺喜去办,他与张治春一起搞了修整改方案,中心是校舍改造,算出结果,朱代东都吓了一跳,共需要一百五十多万。如果让村里投资,肯定没指望。

        朱代东找陈树立汇报,对于朱代东的工作陈树立是比较支持的,但是乡里现在也拿不出钱来。账上的钱总共才十几万,这还是朱代东去年讨债要回来的,否则乡里又只能打白条度日了。

        “你看这样行不行,全乡的图书仪器款,乡里给解决十万,剩下的,就看你的了。”陈树立说道。

        靠我?朱代东郁闷不已,验收通不过,县里的板子可打不到自己头上,一切由陈树立这个高个顶着,但是看他气定闲亭的样子,也不好多问。

        晚上,朱代东独自又去了陈树立的办公室,这次陈树立才告诉他,树木岭乡历来就是在全县垫背的,验收这种事,县里有统筹安排,让他不必太放在心上。看朱代东不解,陈树立又说道:“按照验收程序,要检查三分之二的乡镇,说是随机抽取,但到时候县里肯定有办法不检查团不来咱们树木岭。”

        原来是这样,朱代东豁然开朗,但他又为树木岭的教育感觉到悲哀,本来可以借这个机会,把硬件设施搞上去,但现在看来是没指望了。陈树立能拿出十万解决图书仪器,已经是给了自己天大的面子。

        “这么说就算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也不会来检查?”朱代东问。

        “那不一定,到时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县里不敢冒这个险,我也不敢。准备是必须的,但不必花太大力气。”陈树立说道,正是因为这样,他才答应解决十万的。

        按照陈树立的说法,朱代东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他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欣喜,自己分管文教卫生,怎么能在这样的时刻让树木岭当缩头乌龟呢?但他也知道,乡里已经拿不出太多的资金,一切只能靠自己在其他方面想办法。

        “书记,乡里的准备一定会非常充分的。”朱代东用力的点了点头,说。现在离“普九”检查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既为自己,也为树木岭的学生。

      第111章 钱从天上掉下来

        朱代东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钱,既要为乡里讨债,而且还得为乡里争取教育资金。为了讨债,他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怪招、绝招、妙招一齐上,什么装死、耍赖、盯梢、捉奸、堵截甚至还有威胁利诱,有派出所的协助,也有当地纪委的配合,两个月时间,除了一些实在没钱的跟一些比较敏感的欠款人外,二个月之间,朱代东收回了一百四十多万,离总目标不足十元了。

        讨债的顺利,有朱代东超强听力的帮助,也有李顺和贺喜的配合,他们两个给朱代东出了不少歪点子,让朱代东从俩人身上学了不少东西,有些东西,在日后的工作中,还真用上了。

        相比一百四十多万,那十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段日子,无论是陈树立还是袁平,脸上都乐开了花,乡里一下子增加了一百多万,他们两个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讨债能有这样的成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笔钱对于树木岭来说,跟天上掉下来的没什么两样。谁能想到,借了这么久的钱,竟然能被朱代东在短短两个多月之内就基本上全部要了回来呢?

        乡里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划了二十万给饲料厂,算是饲料厂借的。饲料厂与养殖场现在资金已经没有缺口,上海那边的设备也已经发出,只要机器一到,等调试、培训完之后,马上便能进入正式生产。为了配合饲料厂的生产,养殖场也正式挂牌,首先成立的是孵化场,乡里对鸡苗鸭苗的需求量很大,从外面购买幼苗显然不划算。

        孵化场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请了乡里的农技站和中学的几名教师当指导,很快便步入正轨。而养殖场还有一个大头,便是苗猪,按朱代东的规划,树木岭乡每年出栏的生猪至少要在五万头以上,每个月需要提供苗猪在五千头左右。因此,养殖场的猪种场也必须马上成立。

        但猪种场需要的技术可就要复杂得多,毕竟死一点鸡苗影响不大,但要死一批猪种,对养殖场来说可就损失不起。为了这件事,朱代东去了趟省农科院,请了两名专家来树木岭指导,在县农科所和乡农技站的配合下,理论加实践,猪种场派了二十名技术员跟学习,一直从母猪的喂养到苗猪可以销售,一条龙全部要学会。

        饲料厂、养殖场的事已经开始正式运转,迎接“普九”验收,朱代东也不能落下,这是他分管之中的事,其他人可以不放在心上,可朱代东绝对不能不当回事。要想树木岭验收合格,唯一的办法是让村里投资。可让那些村支书出血的事,朱代东这个副职分量还是不够的。

        他与陈树立商量,请求召开各村支书会,让陈树立给压压担子。陈树立同意,开会时话说得很重,哪个村拖了后腿怎么处罚云云,但朱代东冷眼旁观,几个需要改建校舍的村支书都表了态,可在朱代东看来,这些支书演戏的成分很大。特别是大山村,马明义干脆请假没来,把村长马二元派来了。几个需要改建校舍的村支书都表了态,只有这个马二元说需要跟马明义汇报。

        第二天,朱代东就去大山村找马明义,那几个村支书嘴上说得漂亮,其实在观望。大山村能建新校舍,他们修修顶子,换换瓦自然不成问题。马明义顶着不办,他们就会拖着。因此,朱代东的首要任务是啃马明义这块硬骨头。

        朱代东先到村委会,没等他开口说话,守电话的老汉就说话了:“打马支书吧,出门了,他丈母娘生病,不知多会儿回来。”

        老汉的强调带出了表演痕迹,而且朱代东的耳膜也有些感觉,经过武当山事件后,他听到别人虚假的言语后,耳膜不像原来那样刺痛了,改为轰轰的声音,就像耳鸣似的。昨天在村支书大会上,他有耳鸣的感觉,今天在这里,同样的感觉又出现了。

        朱代东知道,马明义这是在躲自己,他料定自己会来,朱代东轻轻笑了笑,对老汉说:“我不找马支书,他说我会找他吗?”

        “是啊,他说……”老汉猛然停住,慌张的说,“我这嘴,说话都不利索了。”

        朱代东冷冷一笑,去了马明义家,马明义女人跟老汉的话如出一辙,显然早有准备。马明义女人娘家在邻省,离树木岭三百多里,真要是去了丈母娘家,一时半会根本就回不来。

        朱代东也不跟马明义的女人废话,他骑着摩托车在大山村转了一圈,经过李顺家时,耳内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把摩托车停好,朱代东敲开了李顺家的门。

        “朱乡长,马支书又不在我这里,你来干什么?”李顺把门挡住,不让朱代东进去。

        “谁说我找马明义了,你们是不是开了村民大会?好像全村人都知道我要来找他似的。”朱代东往里闯,李顺要拦,但手一碰到朱代东,还是松开了。

        “朱乡长,你是来找我的?”李顺略略把声音提高了几分。

        “对啊,当初请你出山讨债,也是逼不得已,现在讨债任务基本完成,你的报酬乡里也批下来了,等哪天你有时间去乡里领。”朱代东说道。按照袁平当初与朱代东的约定,讨回来的债,朱代东可以拿出百分之二当花销,现在他要回了一百四十多万,去掉真正的花销后,还剩二万五千多,这笔钱朱代东不想要,想让李顺和贺喜分了,他们两个都是孤寡老人,有了这笔钱,就能让他们以后的日子活得很好。

        “我这几个月能跟你混吃混喝就可以了,这钱是万万不能要的。”李顺连忙说道。

        “那可不行,按劳取酬嘛,干了事就得拿报酬,否则别人不说我剥削你们?”朱代东走进屋,发现屋中摆了盘花生米,还有盘炒鸡蛋,有一瓶酒,而酒杯有两只。

        “我说过不要就不要,都归你!”李顺生气的道。

        “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如果你不要就太可惜了,明天你跟老贺说一声,让他去乡里领钱。”朱代东说道。

        “他也不会要,我们之所以跟你去讨债,是看你的面子,可不是为乡政府卖命,要是拿钱,根本就不会去。”李顺恼怒道。

        “好吧,你们不要,但也不能便宜了乡政府吧?我看这样好不好,这笔钱由我来支配,如何?”朱代东笑道。

      ¡¡¡¡¡°ËæÄã¡£¡±Àî˳àÔ³öÁ½¸ö×Ö¡£

        “老李,我想问你一件事。”朱代东坐在桌边,望着桌上的两只酒杯,笑眯眯的说道。

        “说吧。”李顺没好气的道,刚才他确实与马明义在喝酒,只是没想到朱代东竟然会在这个时间找上门来。

        “你说一个人蹲在柜子后面,要多久腿才会麻?”朱代东问。

        “这……”李顺望了望里屋的那个老旧的柜子,心里大吃一惊,朱代东怎么就知道马明义躲在那里呢?

        “朱乡长,你真是神机妙算。”马明义在后面听得真切,哪里不知道朱代东已经发现了自己?尴尬的站出来,笑了笑道。

        “我可不是神机妙算,要不然怎么不知道老李是你的老丈人呢?”朱代东冷笑道。

        “朱乡长,你真厉害。”马明义搓了搓手,嘿嘿笑道。

        “我厉害?我看你马支书才厉害!你天天为大山村着想,原来是假装的?为了多弄几个养殖户的名额,费尽心机,难道是另有所图?学校房屋透风漏雨,你不知道?不知道这样的房屋迟早得出问题?”朱代东厉声问道。

        “我也为这个发愁,村里实在拿不出盖房钱呀。”马明义为难的道。

        “你脑子活,人也精明,难道只想了这么个主意?躲得了一时,总躲不过一世吧?如果孩子们出了问题,你马明义良心能安?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你能跟我商量一下也没有,就躲得远远的,这就是你的解决办法?”朱代东恼怒道。

        “朱乡长,我错了,要不你干脆把我撤了吧?”马明义被朱代东说得哑口无言。

        “别拿这个挡我,今年必须把学校翻新,学校盖好再撤你。”朱代东恨铁不成钢的道。

        马明义叹口气,把头深埋下去。其实他何尝不想把村里的学校翻新?可是大山村连羊粪都是香饽饽,村里哪来的钱翻新校舍?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钱的问题,这件事如果放在其他村不好办,但你大山村最近可能会有笔意外之财。”朱代东看了一眼李顺,忽然笑眯眯的说道。

        “意外之财?”马明义喜道。

      ¡¡¡¡¡°¿©£¬¿´µ½Ã»ÓУ¬½ðÖ÷¾ÍÔÚÄÇÀï¡£¡±Öì´ú¶«³¯×ÅÀî˳¾ïÁ˾ï×ì¡£

        “小朱乡长,你没开玩笑吧,我今天的鸡蛋还是借来的,哪是什么金主?”李顺看到马明义狼一样的目光,连忙摇着手道。

        “你忘了刚才我跟你说的事?告诉你吧,袁乡长当初让我讨债,可是答应过,要给百分之二的花销,现在这笔钱还剩下二万五千多,如果你去领回来,大山村的校舍翻新不就有资金了?”朱代东笑道。

        “我的妈啊,二万五千多,李老爷子,你可真是义薄云天,这么多钱竟然都能往外推。”马明义立马对李顺肃然起敬,想到这笔钱马上就要成为大山村的,他的脸色也好看多了,“朱乡长,这笔钱如果真能归大山村,翻新校舍的事没二话。”

        朱代东立刻就拉着马明义去察看大山小学,一块搞设计,做预算,找工程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山小学破土动工。

        在大山小学,朱代东待了三天才回来,刚回到办公室,他就听到了急促的【创建和谐家园】,一接,原来是李阳打来了,朱代东刚说了句你好,话筒里马上就传来李阳激动的声音:“朱代东,我们要发财了……”

      第112章 这笔钱该怎么花

        “李阳,你是不是搞错了,距离今年的第一次摇号还有半个多月,要发财也得在摇号之后啊。”朱代东听到李阳如此激动,感觉有些莫明其妙。

        “你听我说完嘛,昨天晚上我倒淮海路去下馆子,结果听到旁边有人在议论,说每十份连号的股票认购证在黑市上已经卖到了七千多元,我当时饭也没吃了,马上就去验证这个消息,结果你说怎么样?我说了几个人,他们听说我手里有十号的股票认购证,马上给我出到一万三,我的天啦,我有二十份,如果一转手就有二万六,朱代东,你说我是不是要发财了?”李阳激奋的道,现在上海的万元户都不多,可是如今他马上就要成为万元户中的一员了,这怎么能不让他激动万分?

        “这是怎么回事?”朱代东也是万分诧异,三十元一张的股票认购证,这才二个多月就可以卖到一千多,足足翻了三十多倍,就算是买股票,能有这样的涨幅也很不错了吧。

        “我昨天也纳闷,上午我打听到一点内情,随着总设计师在上海视察之后,上海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大,股份制改造也需提速,原定的发行额度大大增加,今年上海全年发行的股票要增加到五十个!五十个啊,现在的股票认购证用洛阳纸贵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朱代东,我佩服你,也羡慕你啊,光是股票认购证,你就将成为大富翁了。”李阳兴高采烈的道,对于朱代东,他只有羡慕而无忌妒,当初要不是朱代东极力劝说,甚至是半逼迫,他一张股票认购证也不会卖,现在这笔钱对他来说,就像是从天上掉上来的一样。

        “这笔钱你准备怎么用?”朱代东心里也是激动无比,他有三百张连号的股票认购证,按照李最打听到的价格,十张号连的一万三,他三百张就是近四十万,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笔无法想象的巨款。

        “那还用说,先出去旅游一趟,如果回来后还有余钱,就买辆摩托车,那玩意骑着太帅了。”李阳惬意的说道。

        “你还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李阳,你再听我一次劝,这笔钱不要动,而且现在也不要卖,我敢肯定,在摇号之前,股票认购证的价格还会涨。你也不要把二十张认购证全部卖了,留十张,卖十张,把卖来的钱全部投在股票上,等过上三五个月,收益会更大!”朱代东笃定的道,现在形势已经非常明朗,股票认购证就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谁能拥有,谁就马上成为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如果不是李阳跟自己一样,没什么多余的资金,朱代东会劝他,一张都不要卖。

        “我觉得六百元变成二万六,已经足够了,朱代东,人不可太贪心啊。”李阳还真是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

        “这不是贪心,而是乘胜前进,这样的机会,一辈子可能只会碰到一次。如果这次你让这个机会从你手心溜走,也许你会后悔终生。”朱代东自信不疑,他坚信,这次自己的判断绝对不会错。

        李阳被朱代东说得犹豫不决,最后他一咬牙:“好吧,反正我现在也没有假期,再等三五个月也没事。你的认购证呢,准备怎么处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5: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