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茶壶盖讨了个没趣,扭过头去的同时又说了一句:“七邪,这个名字真奇怪。”
汽车慢慢驶上了十分颠簸的小路,车子左摇右晃得,唐三成吃的东西都快要被颠出来了,他一直捂着自己的嘴,生怕自己一松开,刚才吃的驴打滚就会从嘴里源源不断地吐出来,萧宁见他这样子,赶紧将自己的水壶送过来:“喝一口吧,压一压,你吃得太多了。”
想到这水壶刚才还被萧宁放在嘴边上喝过,唐三成心里就一阵莫名的激动,他小心翼翼地拿袖口擦了擦壶嘴,这个动作却让萧宁不高兴了:“我都不嫌你脏了,你还擦什么擦,怕我有传染病吗?”
唐三成连连摇头:“不是的,你误会我了,我是怕弄脏你的水壶。”
这两人在众目睽睽下共用一个水壶,这其中的蹊跷再明显不过了,刘知习扭过来看,看看唐三成,又看看萧宁,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完了又有些失望,坐在他旁边的雷子看刘知习这样子,已经猜到这又是一女两男的俗套爱情故事,雷子拍了一下刘知习:“刘呆子,你得了吧,我看萧宁的心已经靠向唐三成那边了,虽然你们俩都是呆子,可是她更喜欢张呆子,知道不?”
第152章 群龙坐
雷子的声音很亮,唐三成和萧宁都听到了,萧宁一把抢过唐三成手上的水壶,又冲雷子嗔怪了一声:“你瞎说什么呢?”
雷子摸了摸自己的头:“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就可以说实话了,说实话不犯法。”
唐三成喜上心头,看着乐滋滋的唐三成,七邪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白逸更是百般滋味在心头,自己与符羽已经是一对苦情的恋人了,但幸在符羽本身也有不平凡的经历,自己虽然身受长生蛊,有可能变为邪尸,却仍有希望,还有与符羽共度下半生的希望,只要找齐七物,破了长生蛊变成普通人即可,到时候符羽也能完成使命,出了崖棺,两人就熬出头了。
可是唐三成不一样,他的长生有可能是血脉关系,他与任何一位普通的姑娘在一块,这个秘密迟早是会被知道的,对方能不能接受这是一回事,就算对方接受,看着自己的伴侣在自己变老,变死,以唐三成的心性,真的能够承受吗?
白逸轻轻地咳了一声,看着窗外,说道:“白河镇快到了。”
这白河镇是进长白山的必经之路,托长白山和天池的福,白河镇有一项最特别的出产,那就是导游,不少本地人以带人进山为职业获取报酬,白逸的进出口公司在这边有一个供应商,专门为白逸的公司提供长白山野参,这名导游就是他提供的,据称是他的远房侄子,据说沾点亲带点故地,做事更放心一些。
车子拐进白河镇里了,下面不少小旅店的人正在下面拉着客人,一时间十分熙攘,十分热闹的光景……
白逸一行人下了车,几个人一下来,马上就有人用着东北口音叫着:“大兄弟,住店不,有电视,有热水,还有三餐供应,大兄弟,大兄弟……”
他们的胳膊被人拽住了,白逸低低地说了一声:“小心包。”
唐三成头一回遇到这种光景,他死死地拽着自己的背包,跟在他后面的是一位十【创建和谐家园】的小姑娘,身子一直贴过来:“大哥,住店吧,来我这里吧,有电视,有热水……”
“不住,不住。”唐三成不知道怎么招架了,只有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可是那小姑娘也像上了发条的发声机器,嘴里还是不停地重复着:“大哥,住店吧,来我这里吧,有电视,有热水……”
萧宁冲了过来,一把拍掉那只抓着唐三成胳膊的手:“干嘛呢,说了不住了,不要拉拉扯扯地!”萧宁像只母夜叉似的,那个小姑娘瞪了她一眼,松开了抓唐三成的手,悻悻然地离开了,萧宁找到白逸:“白逸,我们的导游在哪里,这里可真是不能呆了,这拉客拉得都不成体统了,个个跟流氓似的。”
白逸提醒萧宁在这里不要态度太凶了,这里都是些山里的乡民,一旦惹恼了他们,可是不得了的事情,然后就带着大家伙儿挤出那些小旅店拉客的人群,朝镇子中心走去,那位供应商说过,他的侄子姓陆,在镇中心的位置开了一间干货店,自己平时给人带带路,赚点零花钱,因为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对长白山的情况十分了解,一些别人说不出名的小山脉,他都能叫出名来。
到了镇中心,白逸有些头大了,这里的干货店可不是一家两家,街道的两边一眼望过去,全是卖干货的,这供应商怎么话里说得好像镇子上只有他远房侄子一家店似的,就在白逸有些迷茫的时候,看到了茶壶盖,他走进了一家小旅店,从旅店里出来两个人来迎接他,那两个人提着两个大袋子,里面隐约露出一些棉衣还有包住耳朵的耳套子,白逸心里一惊,这是要进到深山里的行头,难道这个茶壶盖和这两个人也都是要进山的?同行?
看这个茶壶盖十分狠辣的手段,这伙人假如真是同行,那得一定要小心提防的,就在白逸关注那边厢的时候,有人叫了一声:“这位是白老板吧?”
白逸一回头,看到一个穿着薄棉衣的三十左右的男人,双手抱在胸前看着自己,白逸说道:“你是哪位?”
“我是陆山,就是陆鸣的远房侄子,他说你们估摸着这个时候到,我一直留意着呢,看来看去,你才像大老板,我估摸着就是他说的白老板了。”这个陆山很会说话,白逸想他的干货店一定生意很好。
白逸和陆山接上了头,一行人被陆山引着住进了一家相比比较干净整齐的小店里,住了下来,天色快暗下来了,今天不适合进山了,只有坐等明天了。
唐三成站在窗边,看着不远处的山峰,那里大白天地也被雾里笼罩着,隐约露出三个小山头,一列儿排开,唐三成来了兴趣,把算了一下方位,又看这三座山的朝向,他是越看越激动,突然大力地拍打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把正在检查进山装备的白逸拉了过去:“白逸,你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群龙坐了。”
“群龙坐是什么东西?”白逸问他。
“群龙聚首,也就是龙脉都集中到一块了,你看,我们现在正前方的三座山,这三座山应该是长白山的分岭,三山相连,都在龙脉上,都是属于支龙,三条支龙并肩而行,龙头就在这三座山里,像不像是三条龙坐在这里,所以称之为群龙坐,这可是难得的风水局。”唐三成有些激动了:“明天我们应该朝那里去,一定有所收获。”
白逸激动不已,他拍了唐三成一下:“你小子,越来越像个活神仙了,这群龙坐里三条支龙,这得多少古墓在里面啊,依你说,这长白山是满族的圣山,那么里面有不少清朝的古墓了?”
“这个就得进去后才知道了。”唐三成说道:“希望一切顺利。”唐三成望着正前方的山,才不过十月,山顶上已经有皑皑白雪了,山里的气候恐怕很恶劣,唐三成立刻打了一个哆嗦,好像已经看到在山里又冷又饿的样子了。
白逸看唐三成这幅德性,知道他又在胡思乱想了,摇了摇头:“唐三成,你得硬气一点,对了,你的虎虫甲呢?”
“你是说小虎?”小虎是唐三成给那只跟着自己出来的虎虫甲起的名字,虎面嘛,所以叫小虎也十分贴切,唐三成把虎虫甲从口袋里掏出来:“在这里呢。”
“不知道它能不能适应山里的气候,毕竟我们对它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白逸有些担心,这只虎虫甲十分难得,若是死了就太可惜了。
“我早有准备了。”唐三成掏出一个用棉花铺成的小首饰盒子,这是他捡来的,灵机一动,里面铺上了棉花,软软乎乎地,又在盖子上钻了一个小眼,好让空气进去:“我把小虎放到这个里面就不会冻着它了,反正它不吃不喝也能活,好养。”
“不,它是有食物的,你和它呆了这么久还没有看出来吗?”白逸说道:“它是靠吃自己活下来的。”
白逸曾经仔细观察过,每天大约晌午的时候,这虎虫甲就会咬着自己的肚子,那里就会缺失一块,虎虫甲的嘴里还一咀一嚼的,看上去就是在吃自己的肉,奇怪的是,被咬缺的那一块,在第二天太阳初升起的时候,就还原了,怪不得这虎虫甲不吃不喝也能活,并不是它不吃,只是它吃的是自己!
第153章 汇合
唐三成听完白逸的话,只觉得毛骨悚然,他拍拍盒子里的虎虫甲:“小虎,你不会真是吃自己吧?”
白逸说道:“不是说这虎虫甲是黄金家族的圣物吗?可是它们对你却很感兴趣,我估计也是与你的神秘血液有关系,要不然它谁也不跟,偏偏要跟着你?”
唐三成觉得白逸说得很有道理,点点头,他突然想到七邪来,七邪这老半天了,说是去镇子里逛逛,怎么半天了还没有回来,这可不像是他平时的作风,他不是喜欢闲逛的人,唐三成在心里拧巴了半天,问白逸:“你觉不觉得七邪有点不一样了?”
白逸不说话,七邪的来历成谜,他不说是有他的道理,不过他也觉得来这长白山,七邪的确表现得比较异常,似乎有些抗拒,而且总是保持着警惕的态度,这到了,又总是不见人,难道说,七邪与这里有什么联系?这与他的来历有关?
就在白逸在心中揣测的时候,七邪推门进来了,他的头上还沾着水气,手里捧着一包用纸包着的肉包子,一进来就丢给唐三成:“吃吧。”
“你去买包子了?”唐三成兴奋地打开纸包,大口地吃起来,嘴里含混不清地说道:“七邪,明天我们要进山了,得多备点干粮。”
“水,水才是一切的源泉。”七邪哑着嗓子说道:“我在街上看到与我交手的那个人了,他和另外两个人在街上闲逛,看他们买的东西,也是要进山。”
这就叫狭路相逢吧,这下子是同行没错了,白逸问七邪与茶壶盖同行的两个人有什么特征没有,七邪特别提到其中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手上总是不离一把罗盘,像是风水先生,唐三成一听对方也有风水先生,立刻说道:“假如那个风水先生不是水货,那么他们要去的地方,肯定和我们是同一个地了,这群龙坐的风水局太显眼了,只要不是外行都能看出来,这下子可真是撞上了,唉,偏偏还和他们结了梁子。”
白逸说道:“不怕,明天我们看着点对方,尽量错开时间,让他们先进去。”白逸估计着对方也是计划明天进山,寻思着让对方先进去,他们这一队人马在后面跟上,若是真有什么雷点儿,也是他们先踩上了。
白逸将他的想法一说,唐三成就拍手叫好:“这主意好,就让那仨替我们打头阵,探探路!”
这一夜休整休息,各人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好说,雷子经过火车上的教训,人也学聪明了,不敢出言不逊,到处惹事,等到了第二天一早,那个叫陆山的导游就过来叫了,他脸上一直赔着笑,让白逸他们收拾好了,下去,正准备观察一下茶壶盖他们仨有没有出发,就惊讶地发现,那仨居然就站在小旅馆下面,每个人身上还都背着一个大包。
见白逸傻了眼,陆山一直搓着手解释:“白老板,你看,这三位客人也是要进山的,反正带你们一队也是带,再带一阵它还是个带不是?人多点还好照应点,所以我把这三位客人也带来了,我们一起进山,您看行不?”
这个陆山,两头都不肯丢,索性把两队人马和在一块了,白逸心里暗暗叫苦,那仨也是一脸麻木,没有太多表情,唐三成一看那仨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乐了,还真是罗盘不离手啊,这罗盘就挂在他脖子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风水先生似的,那老头看唐三成盯着他的罗盘看,不大乐意,把罗盘正了正,清了一声嗓子冲陆山说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和他们去的要不是一路儿,你可咋办?”
白逸说道:“不知道你们要去的可是西南方向?”他手一指,指的正是群龙坐的那三座山峰所在的位置,那老头吃了一惊:“你们也要去哪里?”
被唐三成猜中了!
陆山望了一眼那山,没吭声,完了,茶壶盖有些心急了:“既然同一个方向,趁早赶路吧,不要在这里墨迹了!”
雷子闪在人群的最后面,避免与那茶壶盖打照面,这下子两股人马汇成了一股,在陆山的带领下朝群龙坐的方向走去,一开始并不觉得凉,只觉得这里的山格外地深遂,现在是十月,正是金秋岁月,山里的枝叶依然茂盛,都飘着那么一点黄,太阳一出来,照得斑斑点点,倒别有一番风味,就这么地走,倒像是出来郊游的,可是越往山里走,这山里的寒气就一点点全冒出来了,每个人都拉紧了衣领子,把下巴捂得严严实实。
白逸慢慢地游走在队伍的后面,跟着雷子走在了一块,他好生地观察了一下这三个人,除了茶壶盖和那个年纪最大的风水先生,余下的第三个人从出发到现在,连一句话也没有说过,十分沉着的样子,也不知道这仨进去这群龙坐里是否和他们一样,是来倒斗的,还是有什么其它的目的,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离那三座山越来越近了,感觉一股股冷风刮过来,路两边的光景越来越凄凉了,陆山说道:“这三座山我们当地人管它们叫兄弟山,因为三座山连在一块,像是一母所生三胞胎。”
那位风水先生说道:“嘿,这可不是什么三胞胎,这是三条龙啊,这三座山照理说应该是通的,否则三龙不在一个方向上,就乱了方向了,误了主龙脉了,这三龙不在一条脉上,就不是什么风水宝地了,葬在这里的人子孙后代也享不到什么福荫了。”
唐三成心里“咦”了一声,因为这个风水先生说得很在理,这三条支龙脉,是属于北龙脉的分支,都是同样的龙气,假如三座山的龙脉不相通,那就是乱了龙气,原本好局也成了败局了,还有就是这种风水局,一般是群葬,比如兄弟墓,若是主墓,再有一群陪陵,比如有皇帝的墓,那肯定有皇后或妃子的,要不然就有生前极看重的臣子,亡后葬在附近伴君左右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进去后,若是发现墓室,就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了,这个风水先生居然还是有一手的。
白逸看唐三成没有开口反驳,估摸着这风水先生说得在理,他看看时间,现在进山有一个多小时了,越深入,凉气越盛,陆山看了看两边,突然停下了脚步,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白逸看出他有话要说,不耐烦地吼了一声:“有话就说,有屁要放!”
陆山苦着一张脸说:“我没法把你们再往里带了,最多只能到这里了。”
那茶壶盖一下子跳过去,凶神恶煞地说道:“你娘的把我们才带到这里,依我们说好了,我进山才行,现在离山没有多远了,你把我们抛下是个什么意思?”他揪着陆山的衣领子,吼了起来。
陆山居然也不怕他,叹了一口气:“你们看到这两边的石碑了没有?”
大家朝这山道两边一望,这两边都是一些残旧的石碑,看清楚了,才发现是墓碑,大多不完整了,胡乱地倒在那里,只有碑,没有坟,两边加起来,数量大约两百多个,唐三成一愣:“这是怎么一回事?”
第154章 虞朝1
白逸走到右手边上的石碑前,看到上面都刻着一些花鸟的石纹,上面还有字,大多只有一个字,是姓,陈,李,王,之类的,全是些象形文字,上面连个卒日的时间都没有,只有这些歪歪扭扭的字孤寂地在上面,白逸问陆山他不肯带他们进山与这些石碑有什么关系。
陆山苦着一张脸说道:“这些石碑不是我们镇上人的,镇子上死人不往这里埋呀,这老老远的,又是山路不通车,往天池去还有路,谁往这里来啊?”
雷子听得急死个人,这个陆山讲话总是不利索,一句话要分三句来说明,他都快要急死了:“我的个天爷,你快点说成不,捡重点讲!”
“就是这里面我不能进!”陆山往地上一蹲,一幅你们爱咋地咋地的样子。
“为什么不能进,总得给个理由。”白逸说道:“你叔说你人实在,痛快,现在看来完全不是他说的那样儿。”
陆山听到白逸提到他叔,叹了一口气,冲白逸说道:“白老板,我初开始不知道你们要上这里来呀,我跟你说了吧,这里我们本镇上的人从来不来,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两边的乱坟岗,你们只见碑,不见坟,知道为什么吗?坟全在这三座山里呢,进去的人会死无全尸的,这些人是暴死的,死后全成了厉鬼!”
雷子要失笑出声了,他倒斗这么些年了,除了粽子,还没见过鬼长啥样呢,他嘻嘻哈哈地笑道:“要真有鬼,我就逮一只,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煮来下酒吃,哈哈。”
刘知习也扶扶自己的眼镜:“我觉得……唯物主义。”
“这两位兄弟你还别不信,以前我们镇上的人有来过,可是来了以后就不见人影了,进一个人,少一个人,久而久之,这话就传开了,你想,要不是真的,怎么会这么邪乎呢?”陆山涨红了脸,一跺脚:“非但我不进,你们也最好不要进,会没命的,这样吧,你们跟着我回去,剩下的一半钱我不要了。”
白逸就笑了,这陆山已经收了两边一半的钱了,合起来也是一整份了,现在回去他还有得赚,白逸就和陆山说,他可以回,但进不进他们要自己拿主意,看着一脸笑意的白逸,陆山抓了抓头,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早在旅馆下面听说他们要来的是这边,他就寻思着要不要带,还是实话实说,可是终究没有抵住收双份钱的诱惑,愣是一路带到了这里,他也没想到这些人的胆子这么大呀。
陆山实在没办法了:“这样吧,我在这里等你们,等到傍晚,你们若是不出来,我就先回去了,你们就自求多福吧,这样我也心安一些了。”
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仨人也没有撤的意思,陆山站在那里,觉得左右的石碑太瘆人了,又向前走了一段,选了一个地方坐在那里,白逸给他留了一些干粮和水,就领着人朝大山里走了,这个,离三座龙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差不多要看到雪,离目的地才近了。
越往里走,路越狭窄,有的山路两边都是些深不见底的水涧,众人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确保自己不掉进去,偶尔不小心踢到小石子掉进那水涧里,好半天才听到响,这更让众人心惊,本来就没什么交流,到了这份上,更没有精力去说话了,两队人马就这么安静地前进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风水先生突然嚎了一声,原来他的罗盘失效了,指针停在三点钟的方向一动不动了,风水先生像是离了罗盘就不能活一样,一直唠叨着寻不到龙穴了,寻不到龙穴了,白逸趁机问他们来是为了什么的?风水先生瞅了一眼那个一直不说话的人,摇了摇头,就一声不吭了。
赶了半天的路,眼看就要到山脚下了,天上突然飘起洋洋洒洒的雪花来,白逸让大家换上厚点的棉服,就让他们把干粮放在衣服里暧起来,这种天气,一会儿干粮就冻得硬邦邦地不能入口了,水壶也用准备好的棉花套子套了起来,捂在胸前,为了找到躲雪的地儿,大家低着头,往前赶路,雪越下越大,一脚下去就是一个印子,身上也越发地冷了起来,好不容易到了山脚下,看到有一个岩洞,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伙人全钻了进去,在里面捡了一些乱枝乱柴,堆放在一起就起了一堆小火,众人围坐在一起烤起火来。
唐三成早就饿了,掏出心口窝里的干粮在火上烤了一下,就吃起来了,大家也都学他的样子,开始补充能量,白逸掏出自己的手表一看,和那风水先生的罗般一样,指针停在那里,早就不走动了,现在也不知道时间几何了,进到这大山里来,就只觉得有种天涯两茫茫的意思了。
风水先生话多,现在也藏不住话,说道:“我看你们几位和我们不大一样,你们几位只握是进来寻宝的吧?”
他说寻宝,不是倒斗,看来是外行人,这一点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了,白逸不回答,反问他:“你们只怕也不简单吧,都听那导游说了,这里进来一人少一人,可是你们偏偏不怕死,还赶着要进,又是为什么?”
那个一直没有说话的男人这时候才开了口:“刚才那个导游的话只说对了一半,他说坟在这三座山头里是对的,可是恶鬼什么的,全是胡说了。”
“听你这话,你好像知道这里面的内情?”白逸问道:“我看你的打扮像是搞学问的,让我猜一下,是研究民俗学的吧?”
那个男人有些惊讶:“算你猜对了一半。”
白逸想到在湘西找符羽时认识的民俗老教授,此时正好可以搬出来和这个有些神秘的男人套套近乎:“何方文教授,你认识吗?”
“你也认识何教授,难道你也是研究小组的一员吗?”这个男人激动地问道:“何教授还好吗?我十分佩服何教授,他对于民俗的研究给了我不少灵感。”
研究小组,白逸估摸出一点意思来,但还是把话说得模糊一些:“你们是研究哪个课题的?”
这个男人说道:“虞朝,我一直在寻找虞朝真实存在过的痕迹!”
七邪听到虞朝两个字,脸上有些许的变化,转瞬即逝,看着那个男人的眼光中,就多了一些防备,然后听到白逸在问那男个的名姓,然后才把这三个人的身份给弄清楚了。
原来,这个话少的男人是做历史研究的,也就是那甚子历史学家,和何方文所教授的大学是结了对子的,就是兄弟学校,所以是认识的,他自己姓史,史文博,这个名姓听来就是弄学问的,那个年纪大点五十来岁的叫刘算子,对风水十分在行,是别人介绍给他的,至于地个茶壶盖,居然是史文博的妻弟,大名叫韩红庆,从小在武术学校学习武术,生得一股蛮劲儿,这次来是为了保护姐夫。
白逸在心里哭笑不得,这个三人组太不伦不类了,自己还险些以为他们是同行,这样来看,倒是不相冲突,不过对于史文博所说的虞朝,白逸他们都是第一回听说,十分好奇,就问史文博这虞朝是怎么一回事。
第155章 虞朝2
看白逸他们感兴趣,史文博的话终于多了起来:“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但《韩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而夏朝是470余年,加上冰河时期大洪水,虞朝当在千年以上,还有,清光绪12年蒲州知府事赢杜崧年《续补永济县志序》上首句就是:蒲坂自虞帝以来经天纬地之人,历代层见迭出,昭著史册,目河中为人文之蔽。既然称说虞帝,可见认为就是一个朝代。中国封建王朝一代最长的为清康熙王朝61年,以此估算奴隶社会的虞朝至少二十四代。如按舜在位五十年算一代,虞朝至少也有三十代,这样算下来,虞朝可就是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样一个泱泱大朝,突然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雷子没好气地说道:“不觉得,在你不和我们提起来之前,我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什么虞朝,夏商周,夏商周,从小就是这么听说的。”
“好了。”白逸打断雷子的话,这个史文博追循虞朝的痕迹为什么会找到长白山来呢,假如这群龙坐里真有虞朝的蛛丝马迹,那么就挺有倒头了,原本以为这里是满族人的源头,这里能倒个王候格格的斗,突然就杀了一个虞朝出来,这可就带劲多了。
唐三成吃完了,拍拍手,胡乱地在山洞里转悠起来,完了,看到这山洞里居然有钟乳石,数量不多,悬挂在山洞里侧的上方,湿润清新,倒挂在山顶上,有的伸到了唐三成的脑袋上方,只差没有拖到地面上来了,钟乳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现在看过去,这些钟乳石就像是悬挂的瀑布一样,水流到一半,突然停住了,倒是美不胜收了。
唐三成这几十年来走南闯北,对地理知识还是很清楚的:“怪了,这里怎么会有钟乳石?”一般钟乳石主要出现在广西和云南,其它地区很少见。
史文博一听说钟乳石立刻跳了起来,蹦到唐三成的旁边,话也不多说,掏出一个放大镜就对着那钟乳石研究起来,白逸说道:“这钟乳石的形成其实很简单,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化学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子,这是和地理环境有关的。”
“钟乳石。”史文博手舞足蹈起来:“哈哈,是钟乳石。”
大家都不懂一个钟乳石有必要这么高兴嘛,雷子退到萧宁的旁边,连连摇头:“疯子,这仨都是疯子。”
萧宁摇摇头:“他不是疯子,他所说的虞朝我也听图书馆的老学究提过,这一朝代的人据说他们很钟爱钟乳石,曾用钟乳石摆在房间里作为陈设,我想,他现在一定是认为找到了证明这里与虞朝有所联系的证明,所以才会这么高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