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徐杰眼前的欧阳正,竟然似有老泪在眼眶之中,又见欧阳正微微抬头,看了看廊柱子上的一盏灯火,随即还是叹气,又摇了摇头,拿起酒杯与徐杰示意,开口说道:“今日便不多说了,但有一日再回京,老夫必然给你徐家讨回这个公道!满饮此杯!”
徐杰耳中听着,脑中却在狂想,欧阳正几语,似乎揭开了一个秘密一般,那就是徐家人,本不该如此死在沙场之上,家中老奶奶也不该哭瞎了眼睛。或许,或许这里面更还有欧阳正贬官的原因。
徐杰想开口去问,却是又问不出口,不知该给如何在刚刚认识的这位学政面前去逼问当年之事。只得抬起酒杯一饮而尽。
欧阳正面色正了正,再看徐杰的眼神,少了许多生份,多了一些慈祥,便是开口问道:“文远,你可愿拜老夫为师?”
兴许是因为徐杰是那满门忠烈之后,让欧阳正少了许多的考教,让欧阳正竟然主动开口说出了这句话。
徐杰起身,眼前的慈祥看着自己的欧阳正,似乎与徐仲、徐老八之人有了几分相似之感。作揖而下:“学生拜见老师!”
欧阳正抬手去扶,扶起躬身而下的徐杰,口中连道:“好好好,收你为【创建和谐家园】,便是冥冥之中注定,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老夫便是等着,等着那回京之日。带着你一起回京城去!”
欧阳正说得有些激动,激动之中又有压抑。
徐杰想问,却还是没有问出口,抬头看着欧阳正,欧阳正正在对着徐杰点头。徐杰忍了忍,便是知道这位老师终归是要说的,要与自己说那当年之事。
欧阳正此时不说,便是知道还不到说出来的时候,有些事情对于面前这个少年来说,那便是深仇大恨一般,此时却还说不得。因为欧阳正知道自己还讨不回那个公道,更不能让这个少年冲动之下,葬送了大好的前程。
不过欧阳正似乎也有一种自信,自信自己有朝一日必然还会回到那京城之中。
徐杰有些压抑,本来想了许多与欧阳正侃侃而谈的话语,有另外角度的圣人之经义,有稀奇的道理,有不一样的见识。却是一句都说不出。
“老师,学生必然不负老师期望。”徐杰唯有答得这么一语。
欧阳文峰听不懂这些,却是感觉这气氛过于压抑,抬杯笑了笑道:“父亲,今日文远到家中来,又拜了父亲为师,当真是高兴事,喝酒喝酒。”
欧阳正闻言也挤出了一个笑脸,抬杯说道:“今日得文远为【创建和谐家园】,便是开心事情,说点轻松的,郡学过几日会组织春游踏青,今年准备走远一些,你青山县南有个九宫山,庐山稍远,今年踏青便去那九宫山,此番也是文会,文远当出彩。”
徐杰闻言便道:“老师,九宫山虽然在青山县内,学生却也从未去过,不过听说九宫山上的道观倒是极为灵验,里面的道长也是武当山过来的,道门里就属武当山与龙虎山名声最大,想那九宫山的道人必然也是不凡,此行不虚。”
欧阳正却也道:“老夫也是听说这些事情,还听闻九宫山之景色也是极佳,在大江郡十几年来却从未去过,所以今年便想着往九宫山走走,美景之下,当有佳篇,且看今年大江学子之文采。”
欧阳正说完话语,便看到门口急匆匆进来一人,有些不快,却也等着这下人走到头前。
那人走到欧阳正身边,面色急切,从袖笼中拿出一物呈到欧阳正面前,开口说道:“老爷,门外有人求见,让小的把此物呈到老爷当面。”
欧阳正看得面前这个东西,金光闪闪,上面还有几个字,连忙抬手一挡,站起身来眉头大皱,说道:“快把此物还回去,把门外之人请进来。”
徐杰也跟着起身,站到了一旁,虽然没有看清楚那个金光闪闪的东西,却也知道那是一个黄金做的腰牌之类的物品。能用这种东西之人,身份便也不敢多猜。
欧阳文峰起身说道:“父亲,我与文远兄要不要回避一下?”
欧阳正抬起手,正欲让徐杰与欧阳文峰回避,却是又停了手臂,说道:“你二人就站在我身后,不需回避,不回避才好,回避了才是麻烦。”
徐杰与欧阳文峰自然疑惑不解,却也不问,只是走到欧阳正身后站定。
门外已然能看到三个人走进了中院,头前一人年纪三十有余,一身华服,腰缠玉带,还有玉石环佩叮当作响。身后两人一身黑衣劲装,腰间挎剑,龙行虎步,气息绵长。徐杰打量之下,已然知道这两个黑衣之人必然是真正的高手。
欧阳正迎上前几步,躬身拜了一下,口中说道:“微臣欧阳正拜见吴王殿下!”
徐杰闻言又是一惊,今日进这欧阳府,已然惊讶连连,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见到皇家之人,还是吴王。吴王是谁?便是当今皇帝长子夏翰,封吴王,在苏州就藩。
只是有个问题让徐杰又极为疑惑,就藩之王,何以出现在了大江城?没有皇帝圣旨,一个王爷如何能出封地?
大华朝皇子封王倒是极多,也有封地,但是封地只是名义上的封地,并非真的有管辖之权,朝廷每年拨款养着这些各地的王爷,但是这些王爷并不能真的有地盘管辖,也不能养兵将,没有皇帝圣旨,更是不能离开封地半步。这吴王夏翰,便是不能离开苏州半步,私自离开,便是大罪,甚至是谋反的大罪。
走进大厅的吴王夏翰,俊朗非常,与欧阳正见礼,笑道:“欧阳公,冒昧来访,打扰之处还望海涵。”
欧阳正内心也是疑惑重重,这本该在苏州的吴王殿下,忽然夜里出现在大江城,还上门来拜访,这事情便是欧阳正也极为惊讶,便听欧阳正开口问道:“不知殿下奉圣谕来访是有何要事?”
欧阳正话中有话,已然就是在确定这位吴王殿下是否是私自离开封地的。就如之前欧阳正让徐杰与欧阳文峰不需回避是一个道理。若是吴王夏翰真的是私自出封地,又在夜晚上门,欧阳正必然要避讳许多事情,更不能让徐杰与欧阳文峰回避,甚至在场人越多越好。
因为,吴王私自出封地,夜晚密会欧阳正。这种事情,万一传出去,杀头都有可能!欧阳正如何能不小心翼翼。
夏翰听得欧阳正问话,爽朗一笑:“欧阳公,若是本王说自己是私自来的,欧阳公是不是要把本王赶出家门?”
第六十一章 你在怕什么?
欧阳正听得此语,眉头一皱,静默片刻,笑答:“殿下岂会做那般违反法度之事,殿下请上座。”
欧阳正已然确定了这位王爷是私自出了封地,却是又不能真正得罪,唯有如此一语先把事情略过去。
吴王夏翰闻言,又是爽朗带笑,往前走得几步,落了正座,环视几人,开口笑道:“欧阳公,本王日夜兼程而来,有要事相商,还请欧阳公屏退左右。”
欧阳正哪里能屏退左右,答道:“殿下,微臣给殿下介绍一下,这位是微臣之子欧阳文峰,这位是微臣【创建和谐家园】徐杰徐文远。皆是微臣心腹之人,殿下有事但说无妨,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为殿下分忧。”
吴王夏翰听得欧阳正这般的话语,哪里能不解其中之意,面色一冷,却又嘴角一扬,笑了出来,口中说道:“倒是也无妨,本王口中之语,想来也无人敢乱说。今夜拜访欧阳公,便是依稀还记得欧阳公当年在朝中的风采,谋事长远,行事稳健,这大华朝百多年不曾出过欧阳公这般的人物了,奈何明珠暗投,让欧阳公在这大江郡当了十几年的教书匠,怀才不遇便是说欧阳公也!”
欧阳正听得这一番夸赞,躬身一礼答道:“殿下谬赞,微臣老朽,年迈昏聩,朝中诸公皆是朝廷肱骨栋梁,微臣万不敢自大,拜谢殿下抬举。”
夏翰闻言哪里感受不到欧阳正话语之中的隔阂,站起身来往前走了几步,一直走到欧阳正面前,却还身形往前倾了倾,一直把头凑到欧阳正肩膀旁边,方才再次出言:“欧阳公难道就不想再一次身居高位?再一次指点江山,再次为国谋事,为民谋福?”
话语说到这里,便是徐杰都听明白了,这位吴王殿下今夜而来,便是想招揽欧阳正的。
欧阳正岂能听不懂,但是这种招揽,欧阳正哪里敢轻易答下来,王子夺嫡,那是什么样的旋涡,欧阳正岂能不知?不说现在只是一个小小学政的欧阳正,即便还是当年那中书省仆射的欧阳正,也不敢轻易参与这种事情。
便听连忙答道:“微臣虽为小小学政,却也兢兢业业,教导学子,也是为国培养栋梁之才,也是为国谋事,更是为民谋福。”
夏翰听到这里,面色再也露不出丝毫的笑意,头往前再倾了一下,说道:“欧阳公,有人说如今天下,能真正谋事者不过三人,其中一个便是欧阳公,本王听得这番指点,冒着巨大的风险昼夜赶路而来,便是想欧阳公能感受到本王的诚意。若是欧阳公但凡还有那一丝一毫的进取之心,还想再一次位极人臣,本王便是欧阳公唯一的道路。欧阳公以为如何?”
夏翰所言,这天下,能真正谋事者,只有三人!所以,怀才不遇,教书十几年的欧阳正,便是那看起来最好施加恩惠招揽之人。这个道理似乎是成立的。
欧阳正闻言不答,心中却是波澜骤起。这朝堂是怎么了?
徐杰此时抬头看着这位吴王殿下,这位吴王殿下昼夜而来,似乎当真有几分诚意。却是这说话的方式,却又让徐杰感觉少了几分诚意。这位吴王夏翰,有一种从内而外的自负,自负就体现在话语之中的胸有成竹与态度上的高高在上。礼贤下士,吴王做了个表面,却没有做出内在。
夏翰听得欧阳正还在沉默,低沉声音再道:“欧阳公是否还在想着父皇?想着父皇当年对你是如何的器重?想着父皇是不是终有一日把你招进东京?”
欧阳正闻言面色一变,显然这几句话语夏翰说中了欧阳正的内心。当年皇帝夏乾,对欧阳正的信任无以复加,欧阳正也从未让夏乾失望。欧阳正心中兴许当真就是这么想的,终有一日,皇帝还会把自己招回去。
夏翰察言观色一番,成竹在胸,环视所有人,眼神犀利非常,口中低沉说道:“父皇咳嗽一年多不见好,今年情况直转急下,已然连续两个月不曾上朝,欧阳公还要等吗?本王都出了苏州,欧阳公还要等下去吗?”
欧阳正闻言大惊失色,这种事情欧阳正远在大江城,如何能得知?却是欧阳正又听得这位为人子的吴王殿下,竟然以这种口气说出自己父亲重病缠身的事情,丝毫也没有一点为人子的担心,没有一点孝义之感。
欧阳正满脸的愁容,却是只答:“陛下染恙,微臣这几日要去九宫山,一定为陛下在神灵面前祈祷求福,愿陛下早日康复。”
夏翰慢慢退后几步,看着欧阳正,又笑出声来,笑得有些阴沉,话语再也不似头前,而是说道:“欧阳正,你揣着明白装糊涂,若是本王为太子,你可想过今日之后的事情?”
欧阳正面色苍白,心有狂澜,却不是被夏翰威胁的,而是还在想着皇帝是不是真的会这么走了。听得夏翰威胁之语,只是答:“微臣在此预祝殿下入住东宫。微臣一个小小从五品之官,上不达天听,下不管衙政,唯有一心为国效微力之忠心。只愿我大华世世代代,经久不息!”
夏翰面色一冷,一声冷哼,右手到这宽袖在欧阳正面前一挥,人已然起步往外,还听得一句低沉之语:“老匹夫,不识好歹!”
欧阳正满脸愁容,转身一语:“恭送殿下!”
徐杰看了看欧阳正,欧阳正站而不语。却见欧阳文峰似乎受了惊吓一般,双手不断的颤抖。
欧阳正慢慢转身,眼神扫视两人,看得欧阳文峰颤抖的双手,开口呵斥:“你在怕什么?”
欧阳文峰开口,语气都在颤抖:“父亲……这……”
也不过十六岁的欧阳文峰,何曾经历过这种事情,长了这么大,连什么是黑暗都没有真正见识过的欧阳文峰,陡然见到这般的场面,欧阳文峰不是害怕,而是紧张到脑中一片空白,紧张到喘气都费力。自小安逸长大,忽然看得一个王爷与自己父亲言语交锋的场面,还听得那王爷威胁谩骂之语,让这还没有真正成年的欧阳文峰如何不惊!
欧阳正看着这话语都说不明白的欧阳文峰,便是摇头,却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徐杰,忽然开口:“文远,你以为此事该当如何?”
欧阳正问出此语,显然就是相信徐杰明白刚才一番话语的深意。
“老师,学生以为吴王过于自负,身为嫡长子,久久不得太子之尊,皇帝陛下心中必然有计较。”徐杰话语,便也是刚刚心中所想。立长,乃是最正常的事情。只要这位长子没有什么问题,即便平庸一些,也应该早早就得立太子。而今这位长子,竟然封王就藩了,而不是入住东宫,那就说明这皇位应该与吴王夏翰并无多少缘分。
显然吴王夏翰似乎也多少明白一点,不然也不会这般着急着谋划未来之事。谋划事情,便需要真正有大智慧的谋士,落魄十五年的欧阳正显然是首选之人。
欧阳正点了点头,并不多说,只道:“文峰,你当多与文远学学。接着吃饭。”
欧阳文峰连忙连连点头:“父亲,孩儿多学,一定多学。”
这饭再吃,气氛已无。唯有欧阳正满脸的愁容。
第六十二章 与你不共戴天了
那一夜之事,一个私自离开封地的皇家王爷秘密造访一个十几年前的中书省仆射,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小到可以在好像没有发生过,大做文章便可成为两人之罪证,甚至是密谋造反的罪证。
徐杰机缘巧合之下见证了这件事情,又听的欧阳正对当年战事说到一半的话语,陡然之间,生活再也不似之前那么的无忧无虑,暗暗之中总有一些事情萦绕在心中,总有一些事情是徐杰想弄明白的。
早上听讲,下午练武,晚间要么与胖瘦二人喝得几杯,要么与欧阳文峰姐弟出门走走。空闲之时,徐杰便也提笔写得一些东西,虽然还写得不多,却是那武侠言情小说,已然有了一个开始。
小说的剧情,稍显烂俗,有青梅竹马,有血海深仇,有奇遇连连,之后大概还有报仇雪恨,还有因缘巧合,还有死去活来的爱恨。
本了徐杰还想把剧情上升一个层次,再来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却是想着练笔之作,先试一试这武侠与言情到底行不行再说。
踏青出游,便是文人雅事,也是这大华朝各地每年的惯例,吃得饱穿得暖的时候,人总是这般想尽办法去组织这些活动。对于文人来说,这活动就是一场采风远足,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活动也是与友人联系感情的必备项目。
冬日慢慢过去,日头渐暖,扫去几个月的寒冷,大地春暖花开,不出门去看看这大好河山,如何能显出文人不一样的品味与风范。
学政出游,虽然不似那北方郡守出猎那般“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但也是从者如云。
文昌诗会,基本属于学生年轻人的考试,郡学开课便也是年轻士子的仪式。但说这春游踏青,那便不一样了,一些平常并不多露脸正在备考春闱的举人,一些慢慢对金榜题名心灰意冷的读书人,大多也会参加。就连许多老学究也会带着家人出门踏青。
一年里,文人聚会的最【创建和谐家园】,便是这春游踏青了。因为这春游踏青,便不是那般只单纯为了扬名立万的场合,也不需要邀请,更不需要什么资格,甚至贩夫走卒若是想赶热闹,也可以跟在后面游玩一趟。
所以到得这一天,出城往南的人群,几千之多。有文人士子,有妻女家眷,有下人小厮,也有赶热闹的普通百姓。还有那些名楼画舫的大家,这种场合永远少不得这些大家之人。
有车架的便走在最前面,没有车架的就跟在后面。徐杰便也提前租了一辆车架,这一趟出游,虽然是远足,却也并非真的有多远,四五天便能回来,租金却也不菲。
九宫山,据《太平御览》记载,乃是南北朝时期,南陈陈世祖的第六个儿子晋安王陈伯恭最先在此处避祸,南陈为隋所灭,但是陈伯恭却在此成了方士,与兄弟九人建了九座宫殿,以此得名九宫山。
山顶之下三十丈左右,有一山中湖,名为云中湖,湖水面积不小,当真有几分云中之湖的感觉。当年的九宫殿已然不见,却是这湖边有一座瑞庆宫,便是真正的道家福地了。
游人如织,登上而行,云海慢慢到了脚下,这云中湖边,更是挤满了人,篝火连绵,酒菜之物摆满地面,欢声笑语无数。
老一辈的学究,以欧阳正为首,皆进得瑞庆宫中。瑞庆宫内的老道长也是笑脸相迎,瑞庆宫香火只算一般,为了这香火之事,这些方外道长见得这般的出游场面,哪里能不好好招待几番。
道观之内也备好不少清淡饭食,有身份之人自然可以入观宴席。
在湖边之处,那些今日还入不得道观的,相熟之人也大多聚在一起,山中的风带着一种林子里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有酒有菜,便也是热闹非凡。
徐杰随着欧阳正入了道观,拜了各路神仙之后,入得宴席。
欧阳文峰坐到了徐杰身边,神神秘秘说道:“文远兄,你猜我看到了谁?”
徐杰看得欧阳文峰神神秘秘模样,笑问:“可是哪家的闺秀?”
欧阳文峰连连摇头:“哪里是什么闺秀,是那马子良,你往那边后面看,一直在廊柱旁边。”
徐杰抬头顺着欧阳文峰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真看到马子良,笑了笑道:“看来他的伤是养好了,可以出门来见人了。”
欧阳文峰闻言大笑出声,说道:“文远兄,那马子良要与你不共戴天了。”
徐杰却答:“他大概是不敢了。”
欧阳文峰闻言也点头,说道:“兴许明着不敢,暗地里对你恨之入骨。”
徐杰不以为意。却是不知远处的马子良也在暗中看着徐杰,更在与身边之人谈论着话语。
“五叔,徐杰便在那边,如今他攀上了欧阳正,正是洋洋得意之时,不想他一个练武的农家粗鲁汉,小人得势便如此张狂……”马子良说得咬牙切齿,却还是在这位四叔面前保留了几分心中的恨意。
马子良的五叔,一个老举人,名叫马永仁,考了七八次的春闱,如今早已断了金榜题名的念想,做了个富家翁,也在文昌书院教授一些族中的子弟。
此番马子良被打,全家尽知,便是想藏也藏不住,徐杰在马子良口中就成了那个仗势欺人江湖拳脚汉,还阴谋诡计利用他人欺辱马子良。
这叫马家之人如何能忍?便听马永仁说道:“欧阳正在大江郡里受人敬重,不过是读书之人有求于他,若论权柄官职,比个知县都不如。徐杰不通往事,以为攀上欧阳正就是前途远大,却不知是自毁前程。江湖人有江湖人的圈子,我马家乃是官身,虽然你是被那凤池山上的人殴打的,那凤池山我马家拿之不得,这一个乡下小子必然要付出代价,且让他名声扫地,在这大江城待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