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奶团子把小脚脚架到他身上,小身体紧贴着他:“心宝睡不着,要的的唱歌才会好。”
唱歌?
唐大哥咳了一声:“大哥不会唱歌啊?”
黑暗中,妹妹大眼儿乌亮的瞅着他,满是期待,唐大哥又咳了一声,忍着少年的羞耻,沉沉的哼唱:“羊羊羊,跳花墙,花墙破,驴推磨,猪担柴来狗弄火,小猫炕上捏饽饽……”
奶团子一觉睡到大天亮,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
可能是怕冻着她,门是关着的,四哥坐在床前编着什么,见妹妹醒了,就向外头道:“大哥!心宝醒了!”
不一会儿,唐大哥就进来了,居然真的没上山,蹲下给她穿上鞋。
二哥哥背着手儿,慢悠悠的陪着妹妹去洗了脸,刷了牙,一边在她耳边小声问:“心宝做梦了没有?”
奶团子摇了摇头。
二哥哥放了心,回来坐下,给她梳起两根小豆芽。
唐大哥把饭给她端上来,一边道:“你别老问她,好不容易才忘了。”
“要问哒,”奶团子认真回答:“心宝还小,做梦容易忘掉,二的的问了,就不会忘了。”
唐大哥笑着摸摸她头。
他是典型的大男人想法,长兄责任感十足,觉得应该挑起家中的重担,让妹妹安心无忧……可是这世上很多事情,本来就是人力所不能及的。
二哥哥低声道:“哥,说起来,咱们家的人,也真够多灾多难的。”
唐大哥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神一凝。
二哥哥敏锐的察觉,看了他一眼,唐大哥避开他眼神,道:“吃刺梨不?这么多,咋处理啊?放着就烂了,送人又不大舍得。”
奶团子举手发言:“心宝几道!”
唐大哥笑道:“你知道什么?”
奶团子道:“可以用梨梨熬糖。”
“啊?”唐大哥没想到她真能说出什么来,皱眉道:“熬糖?用这个咋熬糖啊?”
唐四哥在那边都听笑了:“心宝说你也信!糖是那么好熬的?”
糖在这个时候可是个稀罕东西,还挺贵的,制糖的法子,也不是什么人都会的,糖坊都守的严实着呢。
被质疑,奶团子顿时不高兴了:“心宝就是几道!”
她站起来,努力给他们讲解。
她说的熬糖,其实是熬糖稀,用刺梨熬糖稀,还真不算难。
刺梨有刺,但这刺跟粟子什么的刺不一样,它其实就长这样,所以不削也可以,直接切成块或者条,用网过滤一遍,再用细布过一遍,然后把滤出来的梨汁,上大火熬。
看火候,至少要熬一个小时,梨汁会渐渐的变稠,然后换小火再熬,慢慢的,熬到能拉丝的程度,就要边搅边熬……一直熬到想要的稠度就行了。
而且刺梨虽然酸,其实糖份并不少,比鸭梨肯定要低一些,但熬糖稀是没问题的。
她现在不能很系统的讲,讲了前头忘后头,讲的有点颠三倒四,但关键问题倒是讲明白了。
唐大哥闲不住,立刻就张罗着想试试,唐四哥也过去帮忙,二哥哥抱着心宝:“心宝怎么知道的?”
奶团子熟练的祭出金句:“心宝也不几道为什么会几道,但心宝就是几道。”
谎言重复一百次就成了真理,她说的理直气壮。
第039章 文化人可真会扯
二哥哥微皱眉头,沉默半晌。
奶团子一脸无辜的眨巴大眼,然后二哥哥下了结论:“心宝应该是个有宿慧的。”
唐四哥洗着刺梨,遥遥问:“什么叫宿慧?”
二哥哥道:“就是累世而来的智慧……佛陀说,有宿慧者,若在今生遇到极大的机缘,就有可能慢慢显露……这种福缘可遇而可不可求,万万人中无一。”
“哇?这么厉害?”唐四哥不明觉厉:“怪不得心宝认识药草。”
唐大哥也道:“心宝这就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哎??
奶团子大眼卜灵卜灵的瞅着她二哥哥,你们文化人可真会扯……居然就这么圆过来了。
累世的智慧什么的,其实还真没说错,前世她疯狂的学习和工作,现在想想也没有浪费,她这辈子完全可以躺赢了,美滋滋。
于是奶团子放了心,积极主动的过去帮忙。
软呼呼的奶团子到处挤来挤去,唐四哥不得不把盆子推远一点,好让她能蹲过来,她从盆子里拿,然后再递给他,贡献了三岁小宝宝能贡献的最大力量。
唐大哥洗干净一块布用来过滤,一把一把的攥出汁儿,先少熬了一些试试。
起先他们觉得,梨汁什么的,放火上烧,那不顶多就烧开了?怎么可能熬稠熬少?
可是呼呼的烧了半个来时辰,居然真的变稠了。
唐大哥和唐四哥都是精神一振,这说明这个法子真的行!
连二哥哥也忍不住,坐到灶房门口看着。
奶团子也蹲累了,过来坐到了他脚上,远远瞅着。
自从变成了幼崽,她发现坐人脚脚真是VIP宝座,又不会弄脏衣服又可以靠着,又不会累到哥哥。
四双眼睛巴巴的盯着,又熬了会儿,唐四哥抽了抽鼻子:“糊了糊了,我闻见糊味儿了!”
唐大哥赶紧抽出来几根柴,一边还总结:“看来到了发稠的时候,就得火小一些。”
唐四哥道:“我见阿娘炒糖就是容易糊。”
奶团子在旁边注解:“要搅。”
“要搅么?”唐大哥就挽着袖子站起来,慢慢的搅着,一边不时的道:“试出手沉来了,越来越觉着稠了。”
又烧了一会儿,他道:“我咋觉得行了呢?”
唐四哥也站起来,上手搅了搅,举起勺子来的时候,挂出一道丝,慢慢滴下。
唐四哥道:“我觉得还得再熬会儿。”
满灶房都是甜香,奶团子馋的口水都流到了下巴上,唐大哥一眼看到,失笑道:“舀些出来,叫心宝尝尝。”
奶团子猛点头儿,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心宝先尝尝。”
于是唐大哥舀了一小碗出来,拿布垫着下头,又拿了一双筷子,放到二哥哥手里,奶团子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小手手攥住了筷子,沾了一点,迫不及待的舔了一口,眼儿都眯了起来:“好吃!”
刚才火大了,糖熬的有一点点糊味儿,但还是很好吃,只是不够稠,一次只能挑起一点儿,倒是正好,不用担心烫着。
奶团子很快咂吧完,嘴角上沾了一点糖,小舌头卷呀卷的,半天都舔不到,整个脸都忍不住朝那边偏,呆头呆脑的,可爱的很。
二哥哥笑眯眯的看着小馋猫儿,没想到她下一次挑起糖来,就送到了他嘴边。
二哥哥尝了一口,又热又甜,奶团子又挽了一筷子,转回身,一边走一边就要滴下来了,她用另一只小手手虚接着,急的直叫:“的的!大哥!”
唐大哥还烧着火,怕她摔倒,赶紧过来尝了,道:“心宝乖,大哥不吃了,心宝自己吃。”
唐四哥也尝了,然后他品了品,就开始寻思。
半天他问:“大哥,那一片刺梨多吗?”
“挺多的,”唐大哥道:“得有……二十【创建和谐家园】棵的样子,果挂的也稠。”
唐四哥道:“你说,我们多摘一些,熬了糖去卖怎么样?我见过庙会上卖糖稀的,拿两根小签儿一搅就是三文钱,贵的很!就咱熬的这一点……有十斤果没?倒出来就得有一碗,起码能卖个几十上百文钱了。”
唐大哥眉头一凝,手上的动作都停了。
隔了一下才又开始搅:“还真行!那地儿不好找,咱们摘的时候避着点人,别叫人知道地方……估计还真能卖几天。”
唐四哥整个人都兴奋了:“大哥,那不如这样,我们先把这些熬了,然后就拉去街上卖卖试试,要是行,咱就趁黑多摘一些,糖稀这东西,放十天半月都坏不了,只要摘回家,那就是咱们的了,怕什么别人抢?”
唐大哥点了点头:“我看行,我们去的时候,要是能卖得了,就再买些家伙什儿,大锅什么的,下回熬着也方便。”
二哥哥补充:“这熬糖的时候,也得注意点儿,别叫人看着了,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什么人都会的。”
一边说着,糖也熬的着不多了,二哥哥用两根小细棍子试了试,果然能搅起来了,他兴奋道:“行了!”
熬出来,确实只有一碗,浅浅的金黄色,拿两根小细棍儿一挑,然后互相缠呀缠,越缠越稠,越缠越亮,浓浓的刺梨香,一咬,又劲道又香甜,好吃极了。
几个人都十分兴奋。
正忙着呢,小五哥和小六哥也回来了,一进门就嚷嚷:“好香!什么这么香!又甜又香!”
“嘘!”唐四哥嘘了他们一声,示意他们进灶房,奶团子双手捧着碗儿叫他们看。
双胞胎一看就道:“这是什么?是糖吗?”
“是糖,”唐四哥给了他们小棍儿,一边简单说了两句,又道:“吃完了,去叫三哥回来。”
“我去吧,”唐大哥整理了一下衣裳,“顺便跟爹说一声。”
唐四哥有点不乐意:“爹肯定又要说这说那,不让去。”
唐大哥欲言又止,安抚的拍了拍弟弟的肩,就走了。
他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带着憨憨三哥,朝弟弟点了点头。
唐四哥很高兴,眼都亮了。
兄弟几个齐下手,很快就把两筐刺梨洗了出来,三哥力气大,他下手搅,动作堪比搅肉机,两手一搓,汁汁就直往下淌,两筐刺梨不一会儿就绞完了汁,满满的一大锅。
几个人午饭都没心思吃,一个个兴奋极了。
熬出糖来,才商量着谁去。
一听说能坐新驴车,大家都想去。
唐四哥年纪虽然不大,斗大的字儿不识一筐,却很会算帐,他是一定要去的,唐大哥不放心,也是一定要去的,二哥哥想去买个篆书什么的,也要去,奶团子缩在下头,仰着小脸,眼儿乌亮,满是期待,显然也挺想去的。
于是唐大哥一锤定音:“这趟我和二郎四郎心宝去,三郎上趟山,再摘一些果子,等我回来跟你上去背,小五小六在家看家,削些小棍子,下次带你们去。”他安抚的摸了摸弟弟的头:“乖。”
看着小屁孩儿失落的神情,奶团子心虚的别开了眼。
第040章 帅不过三秒
动身的时候就已经是未正(14点),有点晚了,套上驴车的时候,村里人不少跟他们打招呼,“这是要去哪儿?”
唐大哥只道:“赶巧了有些事儿要办。”
一路出了村儿。
驴车是敞篷的,后头有座儿,四周都有栏杆,坐着还挺有民国时期黄包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