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们是疯了才敢受这样的赏赐。
看着周围那些大臣异样的目光,司马孚只觉得头疼。
“恭贺叔父。”
不知何时,司马昭出现在了司马孚的身边,行礼说道。
司马孚停下了脚步,转过头看着司马昭。
“子上觉得这是有利于宗族的事情吗?”
司马昭看到叔父脸上的严肃,赶忙收起了笑意,“叔父勿要生气,我听闻,麻蝇不能害人,故而以嘈杂声扰之。”
“此麻蝇无用之功也,倒也好,只怕众人再也不敢亲近麻蝇了。”
司马孚皱着眉头,严肃的说道:“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叔父,并无他人....”
司马孚并没有等司马昭多说什么,转身就离开了这里。
司马昭无奈的看着他走远,在他走远之后,司马昭方才看向了身后的杜预。
“元凯,你觉得陛下是要做什么呢?”
“陛下此举颇为荒诞,却是暗藏杀机。”
“现在,有些大臣会认为这是您的吩咐,而他们都希望跟着您一同进爵,接下来,他们就会以这件事来上书,请求您接受,一同受赏。”
“而像高司徒这些人,则是会愤怒,认为您操之过急,想要夺取他们的权力。”
“若是您接受了,会遭受天下的非议,大好局势会断送,若是不接受,那就要应对群臣的上书和不满....”
“不过,臣以为,陛下用这个办法,只是想让您分心,他大概是别有图谋,这件事只是他用来掩盖真正目的的....”
“图谋??”
司马昭险些笑出声来,“他都进了皇宫,还能有什么图谋?”
“内外之人,都是贾充亲自去安排的,他的一举一动,甚至是晚上的梦话,都听的清清楚楚,图谋?好,那就看看这位贤明的君王到底有什么图谋吧!”
看着一脸嘲弄的司马昭,杜预却是说不出话来。
他是被司马家提拔上来的,是司马家的门生故吏,自然也效忠于他们,只是,像对付宗室,谋国这类的事情,又实在不是他所愿意去做的。
杜预的心里其实也极为的纠结,听到司马昭的笑声,心里更是苦涩。
他可以为将军点破皇帝的一些想法,却实在不想给将军献上对付皇帝的策略。
而另一边,却有黄门找到了高柔,请他去见太后。
当高柔赶到了昭阳殿的时候,郭太后和郭建早已等着他到来。
面对高柔,就是太后也不会太无礼,还得起身回拜。
郭建也是赶忙起身,请高柔上坐。
高柔大大方方的坐在了郭建的对面,看向了太后。
“太后叫我是有什么大事吗?”
郭太后一愣,郭建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些愠怒,却不敢发作。
太后长叹了一声,开口说道:“今日陛下前来见我,他告知我,您知道一些事情,将您叫来,就是为了询问这件事。”
高柔顿时笑了起来。
“竖子信口开河,太后何以放在心上呢?”
高柔是不愿意再跟郭氏继续掺和这些事情了,出于盟友的好意,他提醒道:“我看陛下这几日的行为,举止放荡,荒诞不智,还需要太后多多管教。”
“今日登基之时,陛下开口要册封司马孚为公,又声称要册封司马师等人为王公。”
“使群臣惊恐不已。”
“我听闻,处于危难的地步而不自知的人,迟早是要失败的。”
“当今陛下孤身一人,不想着如何本分度日,却屡屡招惹大将军,妄图挑衅,这属实是有些不知死活。”
“太后啊,您往后还是勿要再与此子纠缠,否则,定受其害。”
“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没有纠结的必要,往后,请您多束缚族人,安心待在昭阳殿,定不会受什么亏待。”
高柔甚至都没有隐藏的意思,将话说的极为直白。
说完,他站起身来,“臣还有要事操办,且先告退。”
他转身离开了这里。
郭建的脸色极为难看。
“兄长逝世之后,这老狗对我家是愈发无礼了...”
太后的神色同样不好看。
“若不是我,当初他岂能....”
郭建咬着牙说道:“大姊,这厮分明就是不愿意说实话,昨日群臣都亲眼看到曹髦附在他耳边说话,他的神色还极为惊讶,莫不是这厮看我郭氏失利,就彻底放弃了我们?”
太后在此刻也感受到了无助。
平日里,都是由郭德来充当决策者,当他不在之后,太后遇到这类事情,顿时就找不到人来定策了。
迟疑了许久,郭太后仿佛泄了气。
“如今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不如....就按着司徒所言...”
“岂能如此呢?!”
“若非我们,这老狗能有今日的地步吗?这司马家能有今日的权势吗?”
“那司马望分了宫内军权,这也就算了,那个贾充,欺人太甚,他居然敢自作主张,更换我麾下的人,难道连贾充这种狗贼都能欺到我们头上吗?!”
“大姊,这件事,绝对不能这样作罢!”
ps:太平天国式治国法,人人有王位,一个不落,哈哈哈~~不为别的,就是折腾!
------------
第045章 监听是吧?
曹髦在西堂内转悠了起来。
他身后跟着四位内侍。
门口站着两位黄门。
廊下站着数个甲士。
身边这四位近侍,年纪都不算太大,低着头,毕恭毕敬的跟在曹髦的身后,这四位都是阉人,是大将军生怕曹髦照顾不好自己的身体,故而派来照看他的。
大将军的大恩大德,曹髦大概是无法偿还了。
曹髦好奇的在堂内转悠了好几圈。
他的评价是,不如我家乡公府。
西堂是整个皇宫内装饰最为简陋的地方了,当初文皇帝曹丕在修建太极殿的时候,就没有大肆的修建自己的住所,他将这里弄得很简陋,又将北侧的昭阳殿弄得很豪华。
他以此来告知群臣,自己是个相当勤俭朴素的皇帝。
说完,他转身就走进了昭阳殿....
等到明皇帝曹叡继承大位,他对太极殿进行了一定的扩设,唯独没有修建西堂。
他以此告知群臣,自己也是個相当勤俭朴素的皇帝。
说完,他转身去了郊外新修建的玄武堂....
等到了曹芳,曹芳多次表示自己住的太差,想要住好点,然后,他就变成了群臣用来博名声的工具,有事没事就劝说皇帝要勤俭持家,不易动工。
这就造就了如今的简陋西堂。
“先前听闻烈祖皇帝为人勤俭朴素,尚且不信,今日总算是相信了。”
曹髦有些无奈的开口说道。
身后四人都没有回答,只是保持沉默。
曹髦笑呵呵的看向了他们,“往后就由你们来服侍朕,可朕却不知道你们的姓名。”
听到曹髦这么说,那四人赶忙彼此对视了几眼,赶忙报上了姓名。
在充分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后,曹丕“置散骑,合于中常侍”,由世家大族的子弟来担任宫廷内官,不再由阉人来担任。
散骑的官位很高,没有具体的职能范围但能平尚书奏事,迁转时多任重要官职。
中常侍就这么被取代了。
这倒是没有了宦官为祸,可这也使得曹髦没有了人手可用。
曹髦确定,自己面前这四位内侍,会盯着自己的一言一行,禀告给司马家。
可他依旧是记住了这些人的姓名,甚至给与了他们赏赐。
他又令人将门外的两位黄门叫来,询问他们的姓名身份。
很多人以为黄门郎也是由阉人来担任,其实黄门都是由士人来担任的,曹髦面前这两位黄门从官,就是读过书的士人。
第一位倒还好,第二位却引起了曹髦的重视。
第二位黄门从官的名字,唤作焦伯。
这人年纪并不算太大,双手粗壮,神色坚毅,颜值不错,这大概也是能担任黄门官的原因。
曹髦悄悄记下了这个人。
在历史上,曹髦向司马昭发动最后冲锋的时候,身边有两个心腹。
第一个是冗从仆射李昭,冗从仆射能理解为皇帝的侍卫头子。
第二个就是担任黄门从官的焦伯,黄门从官主要是负责为皇帝跑腿,传达口头诏令。
果然,在随后接见侍卫的时候,李昭也在这些人之中。
这人的相貌看起来平平无奇,身材倒是魁梧,跟刘路差不多。
只是如今这位李昭的脸色很是难看,而且他也不是侍卫头子,只是副手。
曹髦接见了众人,激励了一番,便让他们返回自己的岗位上。